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1
一、采用实践简约实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不停地给学生们补充一些他们认为比较有用的知识,也就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法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知识量过大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知识不够系统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严重降低。所以,面对这样的弊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象。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简约实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下,教师把教材当成了教学内容的全部,总是认为应该精讲,讲透,把知识讲到位。所以就出现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固定形象——一个人条分缕析,喋喋不休。但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效果常常是很不理想的,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调整教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简化教学目标,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点、知识生长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解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什么知识是必须学的,什么知识是现阶段可以暂不考虑讲授的,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而不是被教学内容过分牵绊,明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集中时间讲授,跟随学生需求的脚步进行简约得当的教学实践。
二、简约实用性教学策略的初步应用
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便很成功地运用了简约实用性的教学策略。由于这是一首为大家所熟知的词,在没讲课之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背诵下来,在我课间询问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大致知道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政治不得意,苏轼与弟弟兄弟情深却无法相见。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念他。可见学生们对这首词的熟悉程度。这种情况既是好事又有一定的弊端,由于学生太熟悉,所以要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该词的时候,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不会觉得老生常谈、枯燥乏味。为了到达这一效果,我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下了一定的功夫。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2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探索
一、引言
技工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成为技工教学改革的重点,并将在技工教学领域逐步推行。
二、何为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说通俗点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操能更好的衔接,打破理论课、实验课或实操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为何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技工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这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组织形式。这样的教学有许多弊端:
1、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大部分理论课教师不会教实操课程,不知实操课使用哪些理论知识,常常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学科逻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学的一些理论在实操中用不到或已经陈旧过时,而一些实操中必需的理论却没有学到或学的不深不透。受技工学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和学生对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水平的限制,脱离实践的理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也就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2、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动力最主要来源于实习操作或是实践应用,即学习兴趣具有明显职业倾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使学生不清楚理论的应用价值,造成学生学习理论课程动力不足。失去理论的实践教学,只能变成简单重复练习,单调枯燥,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
3、不能满足现代生产企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现代生产活动要求技术人才不仅能操作机器,还应该懂得生产原理,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理论基础。脱离理论的实践,把学生变成只会重复操作的“机器”,使学生不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和适应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能力,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能力。
四、如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推行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将会是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浅谈几点:
1、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材,而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已大大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因此,很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现以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将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可分三大模块,分别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例如《数车操作与编程》每天六节课,(其中一节理论五节实训),四至六周为一个阶段完成一个教学模块,同一模块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这种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着力构建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将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
2、编写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很难适应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编写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根本。首先,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再次,编写一体化教材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摈弃“繁难编旧”的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2)在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同时,采用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3)遵从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对骨干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时,应突破传统的教材重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着力以技能为重点,以实践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教材应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硬件设施,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教材还要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通过实践,这套教材理论知识删繁就简,通俗易懂,实践技能便于操作,实用性强,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3、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中心。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这就要求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甚至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如我校数车实训车间。在数车实训车间旁设置数车仿真室,该仿真室为教师提供了理论教学的场所,理论讲解完后紧接着就可以在该仿真室进行模拟加工练习,然后再到实训车间进行实际加工(操作)训练。这一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一位教师主讲并指导实操,因此该理实一体化实习车间为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4、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即使有了完美的一体化教材、再完善的实训中心,如果理论教师仍然讲理论,实习教师指导实习的教学模式,那么理实一体化教学如同空谈。所以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关键。要实施一体化教学,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因此,建设一支“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可以由三个渠道进行:一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等;二是向社会招聘,包括各种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让他们取得教师资格以后,以专职或兼职形式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培训,缺什么补什么。三是利用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轮训,也可以进工厂进行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或是技师培训等,为教师接触生产实际和了解科技进步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
五、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也是技工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由于它涉及面广,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在短时间内不能顺利、彻底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又因一体化教学要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所以不能将所有专业课程都进行一体化教学,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逐步推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3
数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思维逻辑性比较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小学生求知欲旺盛,而数学则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学好数学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正是因为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因此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超级画板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困难,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这无疑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二、超级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化
超?画板中有很多美丽的数学图案,学生可以进行具体的操作,演示各种图案,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数学图案和形象,培养图形想象能力。比如,借助超级画板,学生可以将基本的图形旋转成为另一种图形,就像三角形通过旋转可以成为平行四边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图形想象能力,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具体的实际操作来发现规律比教师直接讲述更利于学生理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2.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本身就比较好动活泼,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数学则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又非常考验思维能力的学科。现如今,大部分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特别是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亟须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不强烈,这样非常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则是问题的关键。而超级画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得更加轻松,更有效率。比如,在探究学习三角形面积的几种不同求法时,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超级画板去操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不断地推导出最终的结论。
3.使数形结合更加紧密
要想更好地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将数和形结合起来则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学好、学懂数学。超级画板正是抓住了数学学习的这一方法特点,将各种图形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感觉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再认为数学是天方夜谭,不可以想象,而是能够更好地看到和感受到。通过这样的数形结合,能让小学生不再害怕数学,而是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4.使数学推理更加严谨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了知识视野。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给学观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特技手段使用教学内容形象化、直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路刺激,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如;我在讲“认识左右”时,一开始就展示一段动画:孙悟空与猪八戒分别在楼梯上下两端面对面站立,并且在激烈争论“靠右走”应走哪一边才对,孙悟空说这边,猪八戒说是另一边。我问学生:他们俩谁说的对呢?同学们能用什么知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就这样,立刻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我继续用多段动画作引导,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数学学习空间,增强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拓展数学学习空间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为了探究百分数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搜集有关数据。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收集到各种材料:有祖国各地区占地面积的百分比,有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银行存取款的利率等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课后我又让学生登廊坊市的各有关网站,搜寻反映廊坊市经济发展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处理、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网站收集资料完成家庭作业,有的选择廊坊市近年来的人口、人均年收入,有的选择廊坊的绿化面积、小车数量、手机用户等,并能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的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做出了调查报告、环保的公益广告、科技小论文、警世图等较为成功的作业。
我们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
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掌握面积公式是重点,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难点。而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是很难理解的。我们用多媒体演示就形象多了,动态演示把一个圆先平均分成四份,用不同颜色表示,拼起来不象圆;再把四份平均分成八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然后,再依次进行平均分成十六份、三十二份、六十四份,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知道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把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深刻印象,实现了由感知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学得轻松自如。
四、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增加了教学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还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学校教育所普及的一门学科,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扩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知识,就不能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而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本课程,对整个大学教育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上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的。
1 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师范院校以培养未来的教师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因此计算机教学始终不是学校教育的主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的问题有三种,第一,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大多数学生只重视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娱乐性”;第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比较低,课堂内容通常不能够完全被学生掌握;第三,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评估不科学,这使得学生难以领会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意义。
1.2 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产生“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有效性较低”、“教学评估不科学”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师范院校学生来源较复杂,本身素质良莠不齐,已有的学习能力不一致,无法达到整个学校学生学习心理的统一;第二,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教学法,虽然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流行,但因为受到学校条件限制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因此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达成;第三,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不受重视,因此教学评价方法也比较落后。
1.3 能够解决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的方法
要解决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建设,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课堂上得以完全发挥的方式,又是能够使学生维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方法。要使计算机教学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又能够达到学生学习态度改变的目的,就需要计算机教室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重新编排课堂,使课堂分文发生转变,项目教学法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教学方法。
2 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将课堂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内容,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解决工作问题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该理论认为,模拟实际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度的内化,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建构。在同一个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建构方法不一样,所用的学习方法也不一致,因此,项目教学法能够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的;除此之外,因为教学情景设定,项目教学法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课堂也会因此显得更加轻松活泼。
3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3.1 设定项目目标
师范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由浅入深,以课程的目的不同划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应用三个部分。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用途是在以后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传课件、计算学生的学科考评成绩等,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并学会将教案和科研内容到网络上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以在网络上教案以及学生的课业成绩内容为例,整个项目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Excel、Powerpoint使用(办公软件应用);如何处理工作内容过程中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应用)。
3.2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项目
设定项目目标之后,教师接着进行的是向学生呈现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以往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者”,学生则单纯负有接受知识的责任,而在项目教学法主导的课堂上,教师成为真实的职业环境的指导者,学生是“应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教师”。以计算机程序应用为例,教师让学生直接编程是不实际的,因此,教师的指导仍是有必要的。给学生一个项目:比如:您正在上传一个教学课件,而您有急事要出去,您会怎么办?停止上传?太可惜了!继续?下载完后电脑怎么关闭?您可以使用该命令解决:针对整个项目,教师应先给学生呈现c:\windows\system32\shutdown.exe-s-代码的使用方法,在观察学习之后,教师应协助学生完成shutdownst3600(系统在3600秒后关闭计算机,时间自定);出现RPC漏洞而导致倒计时自动关机,使用该命令取消倒计时自动关机:shutdowna(方法:”开始”->”运行”->”shutdown a”->”确定”);利用Shutdown命令实现网络统一关机。
3.3 师生共同分析项目完成的效果
在完成项目后,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一件事情是对项目完成的效果进行分析,这是学生在项目结束之后,对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发展出来的学习心理进行巩固和内化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呈现给学生另一个与之前项目相仿的教学问题,然后退出“指导者”的角色,仅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学生如何主动地调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如何寻找资料并通过何种途径完成新的项目。在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使用到小组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应注意控制课堂,使项目的进行不会混乱;另外,分析项目完成的效果相当于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评价,以巩固项目教学法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所成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种种问题,而项目教学法则是能够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改变、改善计算机技术课堂模式、完善计算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设定项目目标、使学生在教师辅助下完成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项目的效果是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基本过程,在应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对课堂的合理管理以及及时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刘长青.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
[2]刘海龙.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05):225-227.
[3]章露.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于思考[J].2014(01):233-235.
[4]蒋英.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科学中国人,2014(05):105-107.
[5]万欢.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6):115-117.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计划范文6
关键词:集装箱;配载;信息化;教学设计
1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推进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港口物流管理专业的《集装箱码头业务操作》课程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利用信息化手段再现和模拟集装箱码头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码头业务操作技能。对高职港口航运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教学整体分析
《集装箱码头业务操作》课程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港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码头业务操作实训》。“集装箱船舶配载”是本课程第四模块“集装箱码头出口装船操作”中的第三个子任务,共计6课时。在以往的教学中,流程化的教学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集装箱船舶配载的要求;手工绘制船舶配载图效率低下,返工率高;码头企业现场机械较多,危险系数高,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难以大范围的实现工作场所的学习。
2.1设计依据及理念
依据成果导向设计的理念和“做中学、做中教”的原则,针对集装箱船舶配载的知识点,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企业实地学习困难,手工绘制船舶配载图效率低下,难以突出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学生可以在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系统和3D仿真系统中直观地看到自己配载设计的成果。
2.2学情分析
《集装箱码头业务操作》课程开设在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
2.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与人才需求分析,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2.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实际和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的重难点。
2.5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较好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们采用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情境导入、任务驱动、上机操作、角色扮演、虚拟仿真体验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QQ&微信公众号、动画视频、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系统、3D仿真系统4种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设计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技能形成规律,以集装箱配载为主线,将6学时的教学活动依次设计为课前准备、课程导入0.5课时、课中导学4课时、3D仿真1课时、考核评价0.5课时、课后提升6个环节。
3.1课前准备
提前课堂教学一周,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课前任务,分享近年来由于配载不合理导致的集装箱船舶侧倾、沉没等灾难性新闻。这一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集装箱船舶配载的相关案例,认识到配载的重要性,对本次教学单元的内容有所准备。
3.2课程导入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集装箱船舶配载的3D动画视频,了解什么是集装箱船舶配载。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配载,比如全家出行时车辆后备箱应该如何放置五个大小不一的行李箱,从而引出集装箱船舶配载的含义。最后,带领学生复习巩固集装箱船舶结构的相关知识。这一教学过程中,微视频导入的方式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微视频中的3D画面逼真,仿真的机械设备迎合90后学生的喜好。
3.3课中导学
首先,教师以任务驱动法任务书,现有一艘船舶沿着“西江航线”从珠海高栏港开至广西梧州港,有8个整箱的格力空调出口,有2个箱的冷冻海鲜出口,其中,6个20英尺普通集装箱装载空调体积20m3,净重20t,2个40英尺超高集装箱装载空调体积45m3,净重45t,2个冷藏箱装载冷冻海鲜40m3,净重40t。要求将这10个集装箱进行合理配载;然后指导学生使用烟台华东电子开发的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系统完成集装箱船舶的初次配载操作,按照船舶贝位顺序,把十个重箱配载到船舶箱位上;初配结束后若有不合理现象,系统会给出提示,如20英尺箱不能放在40英尺箱位上,特殊箱不能配载在普通箱的箱位上,杠杆平衡状态可看出船舶受力是否均匀;根据学生的初配结果,教师讲解配载基本原则:上轻下重,下强上弱;特殊箱应配于甲板外侧便于抛货;同一卸货港箱量不宜过分集中等;接着QQ视频连线企业专家,使用企业真实配载软件guider视频答疑并讲解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最后指导学生再次进入系统对初次配载的不合理现象作出调整,最终导出配载图。
3.43D仿真
现场指导学生进入3D仿真系统虚拟的码头环境,以配载员、拖车司机、龙门吊司机、桥吊司机等角色共同完成集装箱出口配载装船的操作。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呈现了集装箱船舶配载的实际场景和流程,解决了教学过程抽象、难以理解等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使学生以配载员的身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掌握配载原则,提升了学习兴趣。
3.5考核评价
学生查看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系统中自己的成绩,找出扣分原因并总结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点评学生成果及工作过程,重点强调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措施。这一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点评强化学生的记忆,再次巩固知识和技能点,且系统评分高效客观。
3.6课后提升
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本次教学单元的课后小结、集装箱港口相关资讯等。这一教学过程有利于全方位和系统的回顾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刻、创新的反思和探究,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使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后小结及资讯,方便知识在朋友圈的传播和交流。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