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1

一、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开始优化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模式,为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而努力。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思想,还没有摆正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不能实现人性化、多元化和科学化。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乎学生前途与命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有的学校却有所淡化。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有时也是形式大于内容。教师重视不足,教学方法枯燥,教学内容滞后,没有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学校在课程设计和学时安排上,没有做到科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滞后性。这就导致有的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愿意聆听,也学习不到有效的知识。可以说,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时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实效性。在有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缺乏专业人员的授课。虽然有的学校有心理咨询师,但是由于教师配备较少,再加上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咨询师咨询,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都是班主任或者其他科任教师兼职任教。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讲授的时候多数都是照本宣科,采取灌输式或者满堂灌的方式来授课。面对抽象枯燥理论化的心理教育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能有效结合学情,对于学生较为关心的异性问题、早恋问题和交往问题是避而不谈。心理教育的内容显得失真、空洞,学生自然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2)教育方式单一,灵活性不足。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总体来说教学设计不够灵动,校本研究滞后。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比如教学方法,多数采用的是讲授的方法,课堂的互动较少,课堂中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较少,学生多数的时候都是被动接受。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不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一举例都是典型的个案。对于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高中生密切关注的情感、性等问题避而不谈,只对一些模糊的可讲可不讲的问题进行简单剖析。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远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3)心理辅导随意性强,缺乏约束性。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急需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但是,如何帮助高中生排解实际的学习压力和青春期带来的萌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进行详细设计。在教学内容上,也是东一下,西一下,教学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笔者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制订详细的心理教育计划,在相应的学科建设、学科教学和部门建设上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坏来说,也没有一定的评定标准,这也就导致做与不做,做多与做少没有实质差异。为此,个别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走心,不认真,就连基本的态度都没有。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提升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

高中生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成才。目前很多的数据也已经证明,有的高中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为此,面对着新形势,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工作的急迫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确保高中生获得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1)丰富教育内容,突出实用性。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上一定要具有多元化和针对性,按照高中生的特点和所处的时期,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棘手的早恋、学习压力等,给予重点关注,在交际、态度、习惯等方面给予引导。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实施灵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解读,规避假话、套话和空话的产生。在教学的形式上,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可以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跟踪,让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学习压力、竞争力的增大,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人群越来越多,现阶段中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问题是人类最常见、最复杂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等,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体育教学要重视的问题。

1 体育教学中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体育教学, 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通过体育课引导学生形成良的心理健康,要打破传统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法并举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积极鼓励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刺激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人施教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并且通过体育课中教师言行举止引导,体育游戏引导,体育项目教学引导,教学比赛引导,体育游戏引导以及室内课的健康教育引导等,来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1.1 教师言行举止引导。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 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以及教师语言的鼓励和表扬。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1.2 体育项目教学引导。

耐力跑教学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和意志品质。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球类项目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有关。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不仅需要娴熟的球艺,更需要默契的配合;既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同时,这些项目本身对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的 心态也大有裨益。而进行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教学,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 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飞镖等项目教学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克服焦虑心态和情绪不稳、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1.3 体育教学比赛引导。

体育教学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并检验教学质量。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 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

1.4 室内课的健康教育引导。

体育教师根据高中生出现的青春期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例如青春期闭锁心理、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早恋等等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科学用脑,要劳逸结合、充分的休息、合理分配用脑时间、改善用脑环境、加强大脑营养等。如果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早点去心理咨询,严重的话必须要去心理医院接受治疗。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是看各类中学是否重视,体育教师如何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就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2 建议

2.1 针对中学体育的特点,,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高中生。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年级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时,都应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中生。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刘慎年,许尚侠.体育运动心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3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需要更深刻地思考自我与社会,更理性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学会面对生活。高中心理活动课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高中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既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并非仅是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偏重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不能促进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有效学习。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这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互动体验式教学”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互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使师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活动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和理解、内化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性知识,最后将理性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生成情感、健全人格、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互动体验式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的互动过程。

“互动体验式”教学有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所揭示的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心理学依据。大卫·库伯认为体验学习过程要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到行动应用四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经历从感知者、观察者、思考者到实践者之间的角色转变。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杜威认为,知识就是经验,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立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主导为中心,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拓展知识。

二、“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方法

根据中学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互动体验式”的课堂结构,可以架构为:“引入话题—创设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迁移应用”这样六个环节。现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述如下。

1.“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引入话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设计者是教师。因此,教师有一个启动互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话题来引发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话题可以是我们咨询时了解到的学生们关心的话题,例如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

2.“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载体:创设情境

作为“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情境活动。所创设的情境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情境材料,要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能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学生亲历的事件,也可以是案例,还可以是名人典故或者小故事。大课堂的空间下设计情境,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把握好时间。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兴趣原则,即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主题原则,情境要围绕教学内容和主题,要和教学内容相契合;具体原则,情境要有目的、有计划,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和教学单元的内容一致;时间原则,每节课的情境设计不超过15分钟。情境设置可以利用小表演、投影或者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3.“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观察反思

这个阶段是学生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自主体验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他们探寻感悟或体验的方式和方法。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的反应,引导学生关注所听到、看到和感觉到的,将学生的体验由感官的表层感受引入内心深层的思考。

4.“互动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阶段就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辩论,互相启发,运用团体的互动,让学生个体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贡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和收获启发。团体内彼此的分享,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可以促使作为体验主体的学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在交流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正面来指引学生的行为方向。为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这个环节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尊重对方的观点,专注倾听,发言要围绕主题,随时聚焦和掌控好时间。

5.“互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的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总结要简短、概括力强,可以通过名言警句将本次课程的学习理论要点进行连接、提升;也可以采用与学生分享的方式,用学生分享总结的最精彩的原话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同时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使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6.“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迁移应用

迁移应用是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强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当然,以上六个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备课情况有所侧重,作灵活的调整,一切以实效为依据,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三、“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策略

“互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心理学学科特点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挖掘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切入点和操作模式。

高中心理活动课互动体验式教学如果离开心理学知识去实施,是无实效的。另外,体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师应根据心理活动课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把学习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人际适应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等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融入到恰当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这样,既保证了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了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学习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具体而言,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互动体验教学的方式。

1.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课堂上使用心理情景剧教学时要注意选题应能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剧情集中,反映教学主题,典型性强。整个情景剧的时长控制在八分钟内为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讨论、分享体验环节,并从中归纳心理学理论知识或解决方法。

2.游戏活动。将游戏作为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教学中开展游戏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有兴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后的分享讨论是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讨论,点出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使学生在玩中、做中、乐中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电影(视频)赏析。所选材料要密切配合教学主题,所截取片断要集中突出所讲的心理健康内容,典型性强。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观看前提示学生注重心理感受,不要过分注重故事情节和艺术表演。视频素材放映后,教师要组织讨论或辩论,深入分享并要学生联系自我形成心理学认识。

4.冥想。冥想是使人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冥想可以使人们放下理性认识的控制,全然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使生命的存在摆脱“我应该”的状态,全然地进入“我是”的自然状态,与真实的我在一起,去感受,去觉察,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去改变,去成长。课堂上如何使用冥想呢?先让身体放松,然后根据课程目标使用指导语,语速缓慢、轻柔。如果有条件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最终通过分享、讨论和总结、解说,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思考与认识。

5.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对测试题的回答,了解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状况,同时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在使用心理测试时,要注意测试题的科学性。指导语应提示学生按照他们的真实感觉而非理性的“应该”去完成测试。分数只是参考,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分享讨论时尊重个人隐私和个人选择,不要强求每个人都表达或全部表达。

6.案例教学。围绕教学目的,把学生的心理个案加以典型化和保密处理,形成供学生讨论研究的案例。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个案分析中了解某种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思考如何解决这类心理问题,从而增加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们体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观察所形成的意义通过行动应用来验证和理解,透过“看”与“做”的交替,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

四、“互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作为高中心理活动课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它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特征和适用范围以及操作策略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认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以下问题:

1.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片面化”倾向

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体验,仅把体验学习理解为一种新的“寓教于乐”活动,只停留在“体验”具体活动阶段,忽略了学习者个人经验的处理及转化,并没有将体验后促进其内化的“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或“迁移应用”等循环走完,结果是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强调“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催化、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并建构学习经验,然后将形成与类化的概念运用到新情境中去检验,防止出现只有“做”却没有“学”的片面化倾向。

2.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趋同化”倾向

一些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即用传统课堂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或者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独特的自我”特性,因为体验者的经验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个体体验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体验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个性在“体验教育”中的必然反应,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的真实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引导学生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3.正确认识并定位互动体验式学习的作用

体验学习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心理活动课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善于将体验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体验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今,互动体验式教学将成为普遍采用的心理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4

一、推进新课改,首先要落实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到高中体育,它既考虑了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了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了高中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因此,高中体育新课标既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又符合我国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和贯彻新课标的科学精神和先进理念,才能指导高中体育的一线教师更好地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让这门学科的教学能够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继续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以过去七次课程改革作为基础的,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传统的体育课程只重视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新课标更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更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更强调学生体育爱好、运动专长的形成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新课标的这些变化为高中体育新课改指明了方向,所以推进新课改,首先要落实新课标。

二、推进新课改,必须要紧扣学科性质

高中体育,是指《高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顾名思义,这个学科包括了体育和健康这两大内容。其中的体育主要是指体育知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健康主要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是途径,健康是目标,而健康又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新课标规定了这门课程的五项具体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项目标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每一项都不能脱离其他项而独立实现。

高中体育虽然不属于高考学科,但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这门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学科。这门课程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学科。这门课程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既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学科。在推进新课改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和学科性质,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推进新课改,关键要关注学生发展

实验证明,传统的“填鸭教育”、“应试教育”、“接受教育”束缚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束缚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新课改面临着转变教育类型的紧迫任务,实施课程改革,就是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铺开“素质教育”、“探究学习”、“创新教育”,就是要从过去的“接受继承”向“发展创新”转型,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强调教育、课程、教学要适应每一位学生。

落实在高中体育的课改中,就是要在每一堂课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能充分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我们既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又要全面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培养自己独特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督促每一个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贡献我们的力量。

四、推进新课改,在于坚定信念,坚持不懈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5

一、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增进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加强养成教育专项教育力度,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

1.创新活动形式,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学初各校要依据“质量管理提升年”中《学生管理细则》和《养成教育规划》的要求,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使此项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养成教育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育人观念。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托,加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学生良好的书写、阅读、计算、实验操作等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各校要继续落实好“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月”活动,将此项工作长期的抓好、抓实。

3.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彻底整顿校园周边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和物品,不允许学生进入教堂等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场所,防止文化渗透,保证校园内外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抓好主题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要以阅读《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教育读本为契机,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张旗鼓的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学雷锋、感恩、培育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各校要突出学校的特点,使主题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5.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创建学校德育工作品牌特色。探索将社团建设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深入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教育活动,开展读书周、读书月、读书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6.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社区、农村及大自然等资源。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时间,要精心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

7.要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德育资源,开展好爱国主义、感恩、环保、科普、红十字等教育活动。要将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结合,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报告会和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三)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8.建立健全单无亲学生、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广泛开展爱心帮教活动和“每月一访”活动,切实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有效解决个体存在的实际困难;组织开展优秀典型评选活动,做好宣传、以点带面,树立单无亲学生和留守儿童学习、自理、自立的信心。

9.各校要重视和加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和心理扭曲倾向,要把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咨询等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0.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合力育人。要进一步发挥老工委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培训班、家长会,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征求家长意见。

二、加强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方式研究,提高课程执行力

11.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开展初中“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从课堂入手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把课堂教学转型作为破解“学困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汉族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培训和教材体系的研究。进修学校要深入开展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的全员培训,进行专项考试,成绩纳入校长和教师业务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教材体系的研究,使每一位教师吃透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材体系,建立优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检测等教学资源库。

13.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高中办学水平,促进高中内涵、特色化发展。组织开展高中堂教学“说、观、议”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质量。抓好高中学业考试工作,继续做好高三复习质量检测工作,提高高中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4.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开展质量管理评估、常态课教学视导、学业水平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分析和评价。召开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对全市所有学科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分析,认真总结。同时,各校也要对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进行认真总结,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年”活动,规范办学行为

15.抓好常规教学的落实。继续推进“质量管理提升年”活动,切实落实好省、州《教学常规》和《教学规范》。加大学校常规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保证教学常规一月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市教育局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学校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将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16.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深化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切实加

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以“立足发展,制度促进,纵横结合,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实现“课程管理研究化,课程研究管理化”,促进学校开齐开足课程,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实施“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校历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减负提质”活动,进一步规范教辅用书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7.严肃规范学籍管理制度。建立运行与全国接轨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不断优化现代化教育治理结构。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继续抓好中小学网络化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简规范学生转学审批程序,对学生变动情况适时进行动态化管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控辍工作专项检查工作。

18.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制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坚决杜绝分重点班、快慢班,确保“阳光分班”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今年将2011年入学新生的化学和物理实验操作;2012年入学新生地理、生物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

四、坚持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20.实施“市学科中心备课组”教研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分学科分年段组建“市学科中心备课组”,建立城乡教研一体化制度,推行城乡教研一体化,有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破解校际均衡发展的难题。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6

一、以高品质的德育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佛山一中注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倡教师进行“爱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全面的教育”,通过高品质的德育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即使是在紧张的高考备考中,仍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品质。

1.在育人中研究高考,造就“最牛理科班”

2012年高考中佛山一中高三(10)班的李健华夺得广东省理科总分原始分状元,还有两位学生分列全省第3、第10名,班上共有7位学生位列广东省理科总分前50名,人数列广东省所有中学之最。这个高考奇迹引得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纷纷称之为“最牛理科班”、“最牛宿舍”。这个班的许多趣闻轶事也被挖掘出来。十班的学生都是学习佼佼者,难免心高气傲,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绝对自信,个性强又不太愿意与别人分享。针对这个现象,班主任何历程就在班上提出“做最好自己,助他人更成功”的箴言,鼓励学生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要求学生从分享解题方法做起,一起碰撞思维,让学生在分享中受益。此外,该班还形成了一个“值日班长”制度,就是每个学生轮流做一天班长,并写班级日记,放学前上台对着全班演讲。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维护班级荣誉。此外,何老师还在班上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和辩论赛,营造了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作为高三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何老师一点也不放松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和思想教育。他提出的“在育人中研究高考”思想,以及致力于打造班级文化的举措,正是学校“崇道正行,文化润泽”德育理念的生动阐释。

有学生在毕业留言中说:“十班带给我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光环,还有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教育要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培养目标,寻找离开学校以后仍然积极影响学生的东西。佛山一中一直都在践行着这一信念。

2.教育就像一次学生的自助旅行

佛山一中的德育,不在于课堂枯燥的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社团成果展、岭南文化嘉年华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品味其中,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成长。

2012年3月,佛山一中举行了一场“功勋航天员进校园”活动。“杨利伟要来学校”的消息在师生中迅速传开,更是让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们兴奋无比。作为“学生媒体人”特有的触觉,他们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经过商讨,他们决定制作一个以“超越・梦想”为主题的专题片。于是,就有了连续一个多月的忙碌:策划、采访、拍摄、制片,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最好。为了做好对校友孙锦云教授的采访,小记者们和指导老师作了精心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采访非常成功,连杨利伟的助手也大为赞赏,主动提出可以增加对杨利伟的采访。这是一个惊喜更是挑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成功完成对杨利伟的专访,表现出很高的专业素养。最后,这个专题片不但受到了师生的热捧,还获得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大赛综合类和主持人两项金奖。佛山一中电视台还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中小学校园百佳电视台。

除了制作专题片,学生电视台每周都会出一期节目,因此每天都能见到在校园穿梭的小记者们。与他们一样忙碌的,还有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成员。开办“学生公司”、举行学术年会、站岗维持纪律、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校园处处可见学生活跃的身影,事事都能听见学生理性的声音。这样一种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觉参与的氛围,使得教育就像参加一次自助旅行。

二、以丰富的课程成就学生精彩的人生

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普通高中教育根本的价值追求。因此,佛山一中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注意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以多样的课程为切入点,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发展意向,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提供现实的基础。

1.丰富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12年2月19日,《佛山日报》一则“小专家把脉世界经济,广佛高中财经社团齐聚佛山一中纵论经济话题”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原来,这是佛山一中JA经济学社主办的首届学术年会,会议邀请了华南师大附中、广东省实验中学等省内一流高中的JA社团齐聚佛山一中,纵论世界经济。

2010年,佛山一中政治科组与JA机构合作,在学校成立了“JA经济社团”,开设了《JA经济学》和《学生公司》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而且有机会进行经济社会实践和公司创建实践。佛山一中JA经济社成立近3年来,已经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财经社团,被《商赛人》网站评为“2013全国十佳中学财经社团”,并在广东省举办的2010、2011、2012年中学生商业挑战赛中蝉联冠军,并两次获邀参加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JA中国未来企业家峰会”。

2012年暑假,在复旦大学分别举行“2012JA中国未来企业家峰会”和“2012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联大会”。而作为佛山一中JA社团和模联社团的骨干,高二(19)班何楚婷和高二(11)班的邝秋鸿却在犹豫中,因为暑假一结束就将进入紧张的高三。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远赴上海参加了这次社团盛会,并且在大会中表现优秀,何楚婷荣获全场唯一“未来企业家之星”称号,邝秋鸿则获得在“模联大会”杰出代表奖。在随后的高三复习中他们仍保持良好状态,分别以617和646的高分被重点大学录取。

谭根林校长介绍,佛山一中以课程架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丰富的课程成就学生精彩的人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构建了“7+1+1”课程体系,每天1~7节为国家必修课程;第8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学科拓展、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发展;第9节为体育活动课程,强身健体。

学校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为依托,将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弘扬岭南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和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在实践中研究、探索,编印出版《佛山一中校本课程学生选课手册》,作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选课手册》整合了拓展类、活动类、竞赛类、社团类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学生可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能发挥或培养自身特长的课程,参加该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拓展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大放异彩,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在高考中,他们大显身手,取得了优异成绩。2013年广东省文科总分状元杨睿昕是学校红十字会会长,获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的杨昕是小蜜蜂志愿者协会会长,理科总分原始分大市第二名的许方园是沧浪文学社社长,她们三人分别被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文科总分原始分全市第二名、广东省第16名的张妍炜(被北京大学录取)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虽然平时社会活动多,但丝毫不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她说,为同学服务既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学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一生都感到幸福

上课预备铃刚刚响过,高一(2)班的学生已全部在心理专用教室就座,马上又将开始一段盼望已久的心理旅程了。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学生每2人一组,一人做“盲人”,一人做 “拐棍”。“盲人”蒙眼后由“拐棍”无声引领走过一段有障碍的旅程,然后双方互换角色。旅程结束后学生们交流体验。学生A说:“我先当拐棍时,看到我的拍档表现那么紧张害怕,心里在耻笑他。但换了角色后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何表现那么紧张。”学生B说:“我先当盲人时就体验到了无助和害怕,当我做拐棍时我很能理解同伴的需要,我给予了他最充分的帮助。活动让我充分地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心理课在很多学校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而佛山一中自1995年起就将心理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并引进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次年又建立了多功能心理辅导中心,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使佛山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佛山市的品牌,荣获“广东省第一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佛山一中以积极心理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一生都感到幸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每周开设的心理必修课,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李绮萍老师指导的“心大陆”社团已经形成了学生心理社团自主发展模式的特色,并由学生为主体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心育活动:如趣味心理测试、中外经典心理电影赏析、趣味心理游戏、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校园心理短剧大赛、心理学专家精彩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拓展训练、爱心义卖、心理辩论会、阳光天使选拔与培训等。每年学校的心育节均由心理社团策划与组织,内容丰富,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3.活教活学,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复杂的科学问题

2010年11月,广东省中学教师创新实验设计比赛评审中,一个“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设计引起了专家的兴趣,实验设计者用鲫鱼作材料,让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动物激素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所用的试剂“胰岛素”和材料“鲫鱼”,取材都非常方便,价格也很便宜。此外,设计者还摒弃了传统的静脉注射式输液方法,改用鳃部喷注,使实验操作起来非常简便。这一创新性的实验设计,获得了广东省中学教师创新实验设计一等奖。实验设计者佛山一中生物科组黄广慧老师谈了他的设计动因:在“动物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中发现,利用教材安排的模拟活动,很难让学生获得感性体验,采用这个创新实验,充分体现了实验学科的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仅仅是佛山一中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智慧教育,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一个案例。多年来,佛山一中坚持“活教活学,轻负高质,主体发展”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自特长,不同教育教学对象、目标、内容和情境,灵活使用不同的教育教学设计、原则、策略、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培养目标;在师生地位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不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设计上,提供灵活多样的各类课程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个性,自主创新。

2013年广东省文科总分状元杨睿昕在毕业留言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