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管理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务管理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务管理理念

劳务管理理念范文1

在所有的药物使用者当中,老年人堪称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老年人的各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的过程与青壮年迥然不同。同时,老年时期也是一个多病的时期,平均每人患重要疾病2~3种以上,用药种类繁杂。不良反应较青壮年多2~3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各国住院病人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约占15%。在全球的死亡病人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的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的用药。尤其是老年人,不仅病情复杂,而且肝、肾、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便使病情急转直下,常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因此,在临床和家庭的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当了解老年人在药物吸收和代谢方面的特点。①药物的吸收。老年人胃肠粘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胃酸分泌相对不足。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一些药物也会干扰老年人比较脆弱的消化功能,如地高辛、氯化钾以及抗生素等,很容易影响食欲,引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使本来已经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②药物的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实验证明,参与药物氧化、还原和水解的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其生成数量和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老年人服用氨基比林、保泰松、苯妥英钠、巴比妥、眠尔通、四环素等药时,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这是老年人易发生毒性反应的重要原因。③药物的排泄。老年人肾脏的肾单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而药物的排泄受到限制,容易出现蓄积作用、超量反应,需要通过血药浓度的监测来指导合理用药。④药物的分布。老年人体内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脂肪所占的比例相对增加,这就会引起药物分布的变化。某些亲脂性药物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产生持久的作用。⑤药物的耐受性。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趋向降低,女性比男性更明显。通常在单用或少量药物配合使用时,一般可以耐受,但当许多药物配合使用又不减量时,便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及胃肠道症状。

老年人一人多病,用药种类较多,药物之间很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甚至是严重的毒副作用。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据报道,同时应用1~5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6%,5种以上药物并用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至81.4%。20%以上的药物并发症都与合并应用多种药物而发生的相互作用有关。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必须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总体说来,老年人用药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老年人生理衰老,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若药物使用不当可使病情恶化,甚至无法挽救。如有一高血压病人,平时肾功能稍差(BUN7.14~10.71毫摩/升),在肺部感染时选用青霉素加庆大霉素肌注,2天后肾功能衰竭,BUN升至28.56~35.70毫摩/升,5天后尿闭,7天后死亡。尸检发现多灶性肾近曲小管坏死,符合急性药物中毒性肾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器官的功能情况,对有些病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就不要滥用药物。如失眠、多梦,可通过节制晚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烟、茶等收到良好效果。老年人精神情绪抑郁,可进行劝慰、心理治疗,其效果常比用药为好。

(二)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量。老年人对药物耐受能力差、个体差异增大,因此,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对于这个问题各家意见不一。有人主张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年人用量的1%;还有人主张60岁以上用成人用量的 1/3,70岁用1/4,80岁用1/5。我国老年人的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病人应从“最小剂量”开始。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便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三)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这种规律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的,如洋地黄、胰岛素,凌晨4时的敏感度比其他时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多主张对长期用药者在病情控制后,采取隔日1次给药法,即把2天的总量于隔日上午6~8时1次给予。这是根据皮质激素昼夜分泌的节律来安排的。每日晨分泌达高峰,这时给予较大量皮质激素,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对外源性激素的负反馈最不敏感,因而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较小,疗效较好。多数口服药物可在饭后服,尤其对消化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铁剂、某些抗生素等。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有些药要求在饭前服,如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

(四)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指导和监测。老年人病种多,服药品种亦多,再加上记忆力差,忘服、漏服、错服是很常见的,据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研究人员报告指出,对老年人给予非常明确的用药指导,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调查,老年病人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有2/3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在给老年病人用药时要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慎重选择用药,详细交待药物名称、特性、药效、用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药物的禁忌证、贮藏方法等。

劳务管理理念范文2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管理;公共卫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01-02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总人口的89%。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逐年上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对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形成较大压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加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已显得尤其重要[1]。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2]。其建立在现代医学模式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基础上的,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3]。

2009年,卫生部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疾病防控知识教育,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基础上,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1次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对体检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但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及目标,特别是边远山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度就更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基数大、高龄老年人多,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整体上带病生存时间长。我们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保障服务能力不相适应的严峻挑战。

二是老年卫生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尚未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山区多,平原少,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孤寡老人和少年儿童,再加上他们年老多病,自给尚且不足,还要跋山涉水到卫生院或者村卫生室搞健康体检,确实有些困难。下面,就以我区分乡镇为例,说明一些具体问题:

分乡镇地处夷陵区东北部,辖区面积32042平方公里,主要为山区和丘陵地形,大体是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20米,总人口37802人。2011――2012年,全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分别为2745人、3437人,占总人口数比例分别为726%与903%,增长比例为252%。2012年,为全面完成我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任务,我院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组建健康体检工作专班(由公卫、临床、化验室、心电图、护理等专业共10人参加)和人员落实工作专班(各村委会、村卫生室人员组成),携带相关仪器设备,历时40天(包括双休日),转战14个体检场所,历经艰辛,完成了16村的老年人健康体检任务。本次共体检2195人,体检率为638%。从体检结果来看,除少部分人没有发现异常外,绝大部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以5月22日的数据为例:当天共体检67人,其中化验室检查有问题的占49人,比例高达731%,其中血糖14人、谷丙转氨酶3人、尿素2人、血脂26人、肌酐4人。同时我们重点统计了慢病患病情况,在本次体检人群中,新增高血压患者261人,糖尿病患者40人。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时非常有必要,而且也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为什么我们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动用了这么大的物力与财力,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这就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宣传要到位。要大力宣传65岁及以上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公益性,普及他们对健康体检的认识,公布健康体检项目,要让老百姓认识到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主动参与其中并放心体检。

二是组织要到位。在体检前,要做好老年人的通知、运送等工作,保证老年人能准时安全到达体检地点;在体检过程中,要做好组织安排工作,保证所有老年人安全有序完成体检。有条件的地方还有准备一下水和食物,防止体检时间过长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三是管理要到位。要加强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明确村委会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好本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

四是服务要到位。可以组建工作专班,以村为单位,开展集中体检,对于遗漏的、行动不便的、年岁太高、居住太远的,可以组建小分队开展上门服务,也可以在卫生院组建老年人健康体检室,利用老年人到卫生院就诊的机会,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五是资料收集要到位。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束以后,要对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趋势,掌握重点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做好追踪调查与管理。

六是注重实际要到位。各乡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于本乡镇的体检方式,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落到实处。不要片面的强调体检率,那样既不安全又有耗时费力,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

参考文献

[1]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100例老年人对社区保健需求的调查[J]海峡药学,2010,(10):37+258

劳务管理理念范文3

1 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药代动力学特点为被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清除的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从而易出现毒副作用。

2 老年人用药常见的误区

2.1“求新” 老年人对药物容易产生过敏及肝肾毒害等不良反应,要慎用新药。

2.2“求洋” 药品用量及反应存在种族差异,按“洋”人剂量用药,可发生不良反应。

2.3“求贵” 药物的疗效不以价格而定,价格贵不一定疗效好。

2.4“求多” 应用药物品种越多,药物相关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2.5中药无毒论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2.6滥用补药和保健品 补药和保健品不能包治百病,也有副作用,不能滥补。

3 老年人用药原则

3.1药物的选择 首先必须明确是否需要用药,尽量使用无毒性或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应尽量简单,防止过度和滥用药物。

3.2药物的剂量 应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到合适的剂量,一般使用成人剂量的1/2-3/4,最好根据患者肾功能降低的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

3.3剂型和给药途径 以口服为主,并选用适合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药物剂型,在给药途径上,应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考虑,以口服及静脉注射为主。

3.4给药间隔和疗程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出现退行性减退,对于药物的清除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应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在病情缓解后治疗药物应及时减量,并适时停药。

3.5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外,老年人容易发生精神症状,性低血压等,而且对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可能并无预兆症状。因此,在使用利尿剂、降压药、降糖药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劳务管理理念范文4

关键词:老年工作;方式方法;探讨

老年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责任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始终坚持“老年工作优先保障,老人问题优先解决”的基本思路,围绕“六个老有”,落实“两项待遇”,善于思考和认真研究老年工作特点,努力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的开拓,工作方法上有新的举措,工作实践上有新的创造,立足管理、活动、服务三大职能,强制度,搭平台,建载体,促进老年事业精细化、多样化、亲情化发展,推动老年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转变观念,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老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政组织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油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老年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了解和掌握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和掌握本单位老年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对老年工作的领导,加大对老年工作关心、关注和支持的力度,切实把老年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亲自过问,亲自指导,亲自组织,亲自帮助老年部门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两项待遇”落到实处,推动老年工作顺利的开展。

二、创新载体,推动老年管理工作精细化、多样化、亲情化

对油田来说,老同志在推进企业改革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丰富创新老年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措施,促进老年事业精细化、多样化、亲情化发展,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为推动和谐企业建设再立新功。

(一)强化制度,促进老年管理精细化。

精细制度体系。要在不断规范老年组织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包括支部组织生活、党员学习,以及福利品发放、卫生保洁、走访慰问等日常管理制度,完善组织建设、培训教育、考评表彰制度体系,实现组织建设有规范、培训教育有阵地、考评保障有依据,使离退休职工党员教育管理达到全员覆盖。

精设教育内容。要按照就近参加活动、就近接受教育、就近发挥作用等“三个就近”原则,认真落实“”制度,注重日常教育,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要充分发挥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的作用,采取看录像、听讲座、交流心得等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使离退休党员的教育和活动实现“组织生活不脱节、思想教育不断线、先锋模范作用不削弱“,保持离退休党员队伍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创新活动方式。要紧紧围绕“保本色、保健康、保稳定”等“三保”活动要求,把离退休党员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从政治上爱护、思想上关心老同志的具体体现。对身体状况好、有学习能力的老党员,要积极组织参加形式多样的集体学习活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有困难的老同志,要通过“送书上门”、“送学上门”等方式抓好学习教育。如,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党员承诺”、“热点论坛”、“看点沙龙”、“主题演讲”等活动,调动起广大离退休职工在政治学习、纪律监督、文明创建、社会治安、公益工作等方面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一支心系大局、积极向上、和谐稳定、发挥余热的离退休老年队伍。

落实“两项待遇”。在生活上,要认真落实离退休金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力支持机制,坚持为老同志安排健康疗养、健康查体和健康讲座,认真执行老同志优待规定,优待证免费办理,定期走访慰问和联系帮扶,让其亲身感受到油田发展、社会进步为老同志幸福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在政治上,要坚持做到“三个必须”,即党的方针政策必须传达贯彻到全体离退休职工,企业重要政策出台必须征求离退休职工的意见,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出台必须向离退休职工讲明说清。同时,要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定期走访慰问、主动联系帮扶、”“读报阅文”等制度,以信任换来理解,以尊重赢得支持,使离退休老同志不在政治上落后,不在生活上孤立,本色永存、健康永驻,和谐进步。

(二)搭建平台,推动老年活动多样化。

要以特长培训为阵地,搭建老年学习教育平台。始终遵循老年教育规律,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教学方法,立足自身优势,坚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的原则,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相统一,科学开设老年专业。要实行长期班与短训班相结合,传统课与特色课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取点评式、展示式、观摩式、表演式、沙龙式和自修式等教学方式,如通过开展“戏曲秀”、“书画展”、“音乐欣赏”、文艺演出、“四季有约”、户外沙龙、“相约重阳”艺术展等活动,以学助养、以学促为、寓教于乐、学乐结合,不断巩固老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要以文体娱乐为阵地,搭建老年文体活动平台。要始终坚持“老年工作优先保障”和“再难也不能让老同志为难”的原则,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使用、活动开展、场所建设及维护等方面全力支持,确保老同志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器材、学习有保障。要促进老年文体活动专业化、规模化和团体化,使各类活动贯穿于全年始终,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训练,四季有表演,形成春有“元霄游园”,夏有“激情广场”,秋有“金秋汇演”,冬有“新年晚会”的活动模式,并逐渐树立老年人喜欢参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老年文体品牌。

(三)创新载体,实现老年服务亲情化。

劳务管理理念范文5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服务行业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专业护理人员难以满足现代社会老年人对服务的要求,相关的专业人才较少,素质有限,这也严重的影响到了老年服务行业的管理与发展。本文主要对现阶段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完善老年服务行业,为其构建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老年服务 专业人才 难点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时现阶段世界各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其服务的管理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老年人的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老年服务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严格化,这就要求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以此来保障老年人养老的舒适。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难点

老年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是公共事业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将强的行业特点,其对人员的素质、专业能力以其实践能力均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严重考验。在这环境下,各大院校逐渐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培养全面人才,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么有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以下对现阶段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阐述。

1.专业目标方面

根据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现在76.5%的学生明确学校进行这一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阶段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问题,为老年人的相关产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类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对较为明确,可以积极的去参与学校的实践活动,主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对现阶段该行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解,这一状况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其在学生入学阶段对其进行专业的介绍,使其可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高校对老年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实际岗位的要求并不相符,这也就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认识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偏差,同时,我国的养老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其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育方面对这一问题的考虑并不充分,其主要是面向养老机构的人才要求,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方式缺乏全面的教育与理解,对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兼顾严重不足。

2.专业建设方面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与高校相适应的,所以围绕当地的产业结构来对高校职业进行建设至关重要,专业设施是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纽带,按照市场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的,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动态变化等诸多方面均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彰显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前五个学期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并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部分院校对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环节中比较重视对学生的考核,通过频繁的考核来鉴定学生的能力,这种传统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导致教育与实际脱节。也有一部分的高校比较重视教育的成本,所以选择成本较低的实践项目,这种方式并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成本低的因素受到广泛的运用。此外,很多教学活动中学生实际到达养老院的次数有限,并没有做好实践工作,难以满足学生想要接触社会的心理。

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凸显出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教材的知识结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优化与更新,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也会职业院校学生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教学手段缺乏职业化的特点,很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认为通过理论与实训的了解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思想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比较常用的是多媒体教学,通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方式传统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与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不相符,与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差甚远。同时,院校进行课程考核的方式也比较传统,主要是对理论知识、实验课程以及实际的技能进行考核,这也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相关的领导需要对其进行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问题。

3.课程设置方面

学生对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要求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根据调查与研究表明,很多该专业的学生对基础专业课程的了解有限,并不能准确的掌握课程的性质。同时,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过于重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

4.师资方面的问题

缺乏专业的教师,由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相对较晚,相关专业教师有限,并有很多属于非专业教师,尤其是双职型教师相对较少,很多教师都是后来进行该专业学习的,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践教育,直接影响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效果,很多教师只是按照课本的理论来进行讲解,自身的实践经验有限,这种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1.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合理的教学方案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完善的教学方案对培养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对方案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变化,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的目标来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同时还应该对资深的专业教师进行聘用,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全面型的实用性人才。此外,在对课程的构建环节中也应该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2.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育,鼓励教师可以在养老机构进行工作与学习,定期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试与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时,还应该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双师型人才的数量,以此来完善老年服务浓郁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效果。

3.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老年服务类专业应该加强人才的技能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但很多院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训基地较差,相关的教学设施并不健全,与该项课程相关的养老护理、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等等知识严重匮乏,这也不利于教学的质量,所以,面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院校可以对相关专业具有成功经验的院校进行借鉴与学习,定期举办相关的交流会,以此来加强相关类院校的合作,通过对成功经验与优秀思想的学习来探索推动该专业进步的措施。

4.构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由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还未成熟,服务层次相对较低,所以学校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重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教育的效果,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老龄化严重化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与发展,这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必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张颖心.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2)

[2]魏红敏.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校管理,2012(6)

劳务管理理念范文6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管理

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是一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新兴的专业,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该专业着力培养系统掌握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机构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康复保健技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城乡各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居家养老等相关领域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管理、护理、保健等工作岗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实践教学目标,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最前言的新技能,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2.1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密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多种方式,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为了培养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专业人才,学校积极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相关养老机构共同完成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2.2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应该重点加强实用性建设,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在编制教学计划过程中,要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按理论课安排实践教学的方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组成部分,两者各具特色,不分主辅。应该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系统的编写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技能训练、校本教材、学生技能训练计划、实习指导书等,一个成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要求,努力开拓具有应用性、创新性强的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众多因素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一个学校师资队伍不具备强大的社会实践能力,就很难担当起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的措施有:一是引进医务护理专业管理一线人才;二是加大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老年服务管理一线挂职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出国进修,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聘请校外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四是适时地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实行资源共享。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物质基础。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与养老服务行业全面合作设立校内实训中心,建成老年医护实训室、老年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老年养护基地、老年产业基地4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老年医护实训基地可满足本专业《医学基础知识》、《基础护理技术》、《老年病学基础》等医学课程的实验、实训所需;老年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老年护理和老年常见疾病康复》、《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需;老年养护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概论》、《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需;老年产业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老年产品开发》、《社区居家养老》等课程的教学需要。为了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余专业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省级的护理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大赛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支持学生参与专业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到企业做兼职工作,形成重视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一种开放式与社会化的实践模式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在老龄化进程日趋加剧,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紧缺,国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树立培育新型养老人才理念,建立协同、协作,培育养老人才模式;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养老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实施养老人才培养工程、养老课程、教材体系、教学资源库协同联动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水平逐步提档升级;继续加大与优秀养老企业进行合作的力度,实行订单式培养,形成完善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壮大。

作者:魏红敏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克营,张娜,曹稳根.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