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1

摘 要: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

>> 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浅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8]吴海燕,张耀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科教导刊,2014,(4).

[9]李亚莉.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以西安某独立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1):12-14.

[10]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5-23.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选课制;学分制

本文为辽东学院201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之一,课题名称:“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推进我国高校学分制建设的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4日

一、学分制的历史沿革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学分制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迅速,这与其自身特点不无关系。

(一)学分制的定义。学分制及学分积累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经常使用的一种按学分累计成绩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在预定的学习时间内,以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为毕业标准,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个单位,配以教学计划从而确定教学目的和学生取得成果大小。随着中国教育制度发展,教育体系的完善,学分制已经不单单是学习中的计量单位,逐渐成为高校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手段,跨越了学年制,打破了教学时间与学科空间上的界限。

(二)学分制的特征。学分制的实质,是保证学生对知识最低限度的积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满足社会对基本人才需求的同时,可以凸显出个体对知识掌握的侧重点不同,实现教育的灵活多变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一,科目引导性强。根据学科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划定学习的科目,根据侧重点不同,依托学分制引导学生有效地选择科目,并完成科目学习,达到学习计划要求。

第二,单位标准可塑性强。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课时、实践、考试等多方面作为获得学分标准,其表现了学分制可塑性强的特性,他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把握,通过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科目学分,分配比例,获取难度,科学地衡量学生学习量多少,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第三,延展性强。学分制以其自身特点,在高等教育实践中被逐步细化,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学分体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附加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学分×绩点。

加权学分制也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对某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质量,以区分学生专业水平高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加权学分,将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根据课程类别、修业成绩差异等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计划学分乘以权重系数,得出加权学分,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并作为选拔尖子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附加学分制是在要求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学分才能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说来,课外附加学分可根据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思想品德与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来评定。

二、学分制在国内高校应用特点

学分制作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共性。

(一)学分制功能单一性。学年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其通过简单的时间排序,按年度划分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学年制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学分制贯穿在学年制中,其地位和功能逾期叠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学年制取代,在教学过程中学分制的功能相对单一,他逐渐演化成了只是用来衡量学生学习达标与否的指标。而其自身的引导性、可塑性、延展性都没有得到应用与发挥。

(二)学分制对基础课程的倾向性。中国的教育特色就是打牢基础,基础课程是教学过程中最被老师看中的,并加以侧重。传统学年制教育课程安排配以学分制的教育管理结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特色,由于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循序渐进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往往被学年制束缚,大一不能修大四学科,加上学分在基础性学科上的比重较大,形成了学生刚入学就有学业负担沉重,快毕业又无事可做的现象在大学里比比皆是,虽然学分都已获得,但由于学分对基础学科的倾向,导致了教学分配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存在。

(三)学分制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学分制的应用除了最终的评判性,在最先的学习科目的选择上,需要学生自主判定,从而学分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影响。在校大学生由于认识能力有限、自主选择能力较弱加上对专业理解程度又不高,学生会出现对自身认识不足、对自我评价不够、对自我设计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目前各大高校采用导师和导员辅助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科目,但这些行为显得多余,反而忽略发挥学分制的自身优势,没有能够依托学分制的教育管理特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分配,适当、合理、正确地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分制框架内的个体得到突出,又能科学合理地区分不同专业与不同学科的区别,让学科的存在更具价值,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并且不做无用功。

(四)学分制与高校收费的不统一性。高校的学费一般按学年收取,这也是学年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潜移默化的结果,按学年收取学费会出现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学费一样的情况,出现了形式化的不合理现象。学分制作为能够评判学生获得知识量多少的标准,完全可以用来衡量学校出售教育的成本,实现学费与学分制的统一性,可以进一步打破各高校间人员的交流,实现中国教育资源的共享,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高校加强学分制建设对策分析

(一)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最高目标,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我们打破现有封闭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教育体系。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其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立足学分制的教育制度建设在一段时期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改革创新,合理优化学分制,打破学年制的固化,进一步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

(二)利用学分杠杆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利用学分制教育管理,适当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程数量,提高质量,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选修课与实践课作为学分制推行的关键因素,是优化教学体系,做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二,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打破学科限制,合理设置课程,通过学分手段,创造学生夸学科学习机会,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科交叉依托学分分配手段,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加全面,学科融合性更好,多元化的因素对学科自身发展和学术交流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学分制推动教师流动性。传统的师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固定,随着改革开放,教师外聘成为了知识流动的方式,但这种流动只局限在课时以外、休息时间。学分制加速了学科建设的灵活性,同时也对不同专业的老师需求增加,进而促进教师的流动,打破教师流动授课的限制,提高社会知识利用率,有助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助社会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学校建设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会促使班集概念破碎,学生的团队精神会变得薄弱,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荣辱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也需要以学分制为依托,增加校园集体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比重,弥补知识教育以外的缺失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

(五)建立教育体系内统一的学分制收费体系。教育资源市场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的最佳途径,如何为每一位求学者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就要从教育收费的统一性入手。教育收费的标准化,可以打破中国教育各自为战的封闭空间,同时也是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学者来华留学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收费体制,应与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相互融合,学分制作为一种优势教育管理体制,应该作为高等教育收费的参照标准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教育管理 创新 文化特征 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76-02

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只有保证具备相应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基A,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管理的实际价值。另外,在教育管理理念形成的过程中,评判管理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教育管理理念的传承性和社会认可度。也就是说,在满足社会文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要求教育管理创新结构具有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

1 教育管理创新概述

1.1 通过人本管理实现教育管理创新

在教育管理落实过程中,要从多元化角度对教育管理结构进行深度分析和解构。人本管理过程是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能借助人本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从而创新发展并积极落实教育理念。另外,在运行人本管理框架的过程中,教师能在管理模式中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高效提升,确保文化传播和继承之间形成有效的平衡关系。第一,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教师充分信任。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管理的实际价值,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具备更加贴合教育理念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育环境,并且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科研项目落实,深度实施教学改革项目,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管理的优化创新[1]。第二,及时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学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关心,不仅仅是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也要集中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利用有效的奖励机制提升教育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开展教育研究项目以及创新教学模式。在满足教师实际需求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予教师物质方面的奖励,也要为教师提供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机会,从思想意识层面为教师提供优化的路径,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创新的可能性。第三,积极落实教育管理的服务措施。教师要积极落实行政管理条款,确保行政运行结构和行政管控项目之间建立有效的平衡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建立教育管理创新模型的过程中,人本管理要保证个人管理和群体管理双管齐下。

1.2 通过效能管理实现教育管理创新

效能管理是带有工业特征的管理模型,需要教师借助高效管理结构和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借助更加灵活多样的创新手段,才能进一步达到效能管理的实际目的。第一,创建贴合学校实际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型。在教育管理创新项目建立和健全的过程中,要逐渐淡化垂直管理模型,有效提升管理策略的水平,并且将指导协助作为基本的管理层级,真正强化信息动力、精神动力以及物质动力的多维度融合。例如,一些学校已经将管理决策权下移至年级组,真正落实了年级组责任制。第二,强化学校的规划性建设力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制度建设中权责分明,在原有的管理机构层级上进行有效调整,确保相应岗位人员能清晰地认知到自身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导向和诊断审计的功效[2]。第三,深度贯彻落实学校内部管控模型。目前,要实现教育管理创新,就要积极落实中层干部竞选上岗和教职员工竞争上岗的制度,并且在岗位管理过程中深度贯彻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学校内部在有效制度管控下实现管理优化[3]。

2 教育管理创新的文化特征分析

2.1 教育管理创新的文化相对性

从文化结构分析教育管理创新,也就是说教育管理创新需要借助文化发展模型作为蓝本,提升管理措施的时效性,也要顺应文化运行的基本趋势。文化背景意味着创新发展的整体走向,只有保证教育管理创新贴合文化结构和基本参数,才能真正优化管理教育创新的管控层级。没有文化背景的教育管理创新会略显空洞和低效能,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创新结构充分融合文化要义,实现并行管理模式[4]。

2.2 教育管理创新的文化自主性

教育管理创新式自主管理结构的运行,是一项自主活动,而并不是带着功利心的行为,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创新负责人员在实际管理模型建立过程中规避盲目推崇和强行实施特殊文化,在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时刻秉持教育和文化的独立性。自觉自主的教育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效果,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在达到教育目标的同时,保证教育结构的自主性和管理价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文化的自主性[5]。

2.3 教育管理创新的文化品位性

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持文化的品味和基本价值,只有提升文化传播的时代意义,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品味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说,教育实践和科研活动要贴合时展进程中文化的基本特征,实现高标准的文化优化。

2.4 教育管理创新的文化本土性

在教育管理创新结构中引进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需要贴合实际需求和本土教育理念,确保制度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并且要对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和再设计。在管理模型和文化理念磨合的过程中,实现管理创新结构的逐步完善和优化。总之,在文化层面上选择性发展,是教育管理创新的必经过程。

3 教育管理创新和文化制度创新的有效融合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管理创新活动和文化制度之间的贴合度,就要积极探索当地民族和地区文化在运行过程中是如何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也就是说,教育管理创新更加注重交流和沟通,文化结构和管理层级的变革,需要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6]。教育管理创新和文化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关联作用,教育管理模型的改变也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校园文化,确保组织和制度结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平衡态关系。教育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以及制度模型要和运行环境相适应,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教育追求要和国家的文化价值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和实施教育管理的优化创新。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文化特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建立适合学生能力提升的最有效管控结构,确保整体管理模型贴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在不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高人本管理和效能管理的实际价值。只有保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教育管理的优化发展,为教育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在东,王昊.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18(7):183-187.

[2] 肖海燕.论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公共教育管理路径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4,28(7):48-51.

[3] 郭振宇,方芳.高等学校资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以“六个结合”推进受资助学生的后期教育管理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1):97-99.

[4] 赵亮.论西南联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及其对当代教育管理创新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2(5):137-138.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字】教务;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020―04

教学事务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简称为教务系统,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系统,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教学管理情况,并为管理中的对象和业务提供重要信息化支撑。教务系统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工具,对教学管理事务中各种数据、流程进行处理和执行,并向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对教务系统的管理,涉及到人员、事务、技术等多个层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管理的革新,原有的事务流程和教务管理者角色也处于不断变化中,教务信息管理工作也面临变革。本文针对高校教务系统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教务系统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构建教务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 解构

教务系统是高校教学事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务系统管理包括基础设施管理(如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环境)、信息系统管理、教学管理人员等,教务系统管理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既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也革新了教育管理的观念和组织结构。

1 管理中的相关者

教务系统是一个综合的信息系统,业务范围涵盖课程任务计划、师资管理、教材管理、课程编排、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录入、实验实践、教学评价等教学事务全过程,在参与事务流程的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务员、教学秘书)共同参与到教务系统的使用与管理,完成教学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务系统管理者需要有效地沟通和协调三类相关使用者,将不同的工作或业务整合起来,为整体的事务管理任务目标服务,使得事务信息有序流动,提高事务管理的绩效。三类使用者与系统管理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系统位于相关者的中央,是联系教学事务管理的媒介,相关者之间通过各种事务流,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信息和任务,以数据的形式在不同相关者之间进行传递,从而完成教务管理活动的各个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一些原有的业务流程变得不再适用,并要求教务系统做出调整,打破部门、科室的职责界线,在新的流程中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与关联,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连续。

2 管理中的边界

对系统的管理以系统本身为主体,涉及业务功能控制和信息技术管理。这使得对系统的管理出现了业务应用与技术应用的分界,如图2所示:

管理边界的存在,是系统管理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教务系统中的业务、技术边界困境也是影响系统管理的一个突出矛盾。一般来说,高校教务系统的业务功能通常由教务部门总体管理,根据科室的分工,划分具体业务模块到不同的职能部门,而信息技术的管理则或由相关技术人员,技术部门协助进行,或完全交由技术部门管理,只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提出相关的要求,对其他的技术事项并不加以影响。众所周知,技术和业务在管理上是存在边界的,然而在各自固守的管理边界中,教务系统的特殊地位和应用环境又要求同时对业务和技术进行整体管理。业务管理要求技术管理能满足业务功能的变化,了解和遵循教学管理的规律,提供快捷、稳定的技术服务;技术管理反过来也要求业务功能的改变要遵循数据库设计和网络安全的规范,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提供连续、健壮的业务服务。若技术管理不能了解和遵循业务管理的规律及特点,将使业务应用变得笨拙和缺乏灵活;业务管理不懂技术,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教务系统管理是业务管理与技术管理在教学事务管理的结构和特点之间形成自身管理特点的产物,在遵循教育管理规律的基础上,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过程需要一种融合,并且面临着复杂性和挑战性。

3 管理中的理性

在传统的教务系统应用概念里,教务系统更多的是以辅助工具的形象出现在教学管理相关者的视线里,辅助编排课表,公平推进学分制选课,规范控制成绩的录入、统计与查询,减轻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是以工具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和管理整个系统的。然而,在教务管理信息化为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趋势下,教务系统不再仅仅只是一个事务工具,其自身在流程再造和整个高校管理体系的变化中,逐步具有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移并突破事务主导的新趋势。首先是事务处理的速度加快,总体的教务信息筛选,联系和处理能力得到提高,这一前提使得对系统的管理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其次,数据作为系统和系统管理的核心,其价值和地位开始显露,原本处于信息孤岛中的各部分信息,因为事务的联系变得富有生机,开始流动于高校管理的其它领域,比如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的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中的教学评价,质量工程建设中各类基本信息的获取,等等,都可来源于教务系统,数据的增殖使得系统管理有了更积极的内涵。再次,教务系统组织文化将教学事务管理引向了个体与组织的兼顾与和谐,效率与公平的共生。参与到系统的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在系统中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能自觉行动,完成事务流中各自角色的任务,即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共生共存[1]。

二 建构

1 管理者的适切性

教务系统管理作为信息系统维护与执行的最高层,负责整个系统的组织与协调,对系统的管理有很大的决策权与控制权,与单纯的业务管理或技术维护相比,更需要有良好的适切性。系统管理者必须以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为基础,熟悉相关教学管理文件、规定以及业务流程,还要有完整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体系为依托,能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具有技术服务教学管理的敏感,并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念,丰富与完善管理。

管理是信息系统发展和运作的基础,良好的管理不仅能保障教学管理秩序,同时还能调动相关者的积极性。适切的管理者需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性思维,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和探索系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针对关键问题拟出各种方案,根据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优化和改进,厘清业务和技术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协调系统相关者,既不满足现状,墨守成规;又敢为人先,另辟蹊径,开辟出系统管理的新天地,以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行为准则实现最佳的系统管理[2]。

2 IT运维的方法

历经数年的应用与升级,教务系统已经变得冗余与复杂,尤其在存储了多年的教务数据后,业务对高效的运行并且能够继续提供安全、灵活服务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采用IT运维管理就变得更为关键,教务系统运维管理是指系统管理人员运用IT部门采用的相关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教务系统运行环境(包括如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等)、教务系统业务和教务系统使用者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运维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将系统的相关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管理中的边界,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适用平台,从而整体提升管理水平。运维的内容包括:(1)基础设施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等基础设备的运行状况的优化和管理。(2)应用服务管理:对系统相关的B/S、C/S、数据库、中间件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端维护、监控的管理。(3)数据管理:明确数据资源的重要性,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有效利用。(4)业务管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系统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使得教学管理秩序有保障。(5)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IT部门的技术标准和信息安全准则,实现组织方式、人员、技术等各层面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在尽可能小的影响系统运行和教务工作的情况下,使系统安全稳定。因此,教务系统管理是包括业务管理、网络管理、应用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撑教务系统的优化,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灵活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体系,从而为保障教学管理、教务处理效率、实现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化基础支撑。

3 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在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种重要的黏合剂,在管理责任与系统运转效益之间起着一种联通作用,教务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事务杂,环节多,工作量大,这要求必须按一定规范流程进行科学管理[3]。

长期以来,教务系统管理的定位比较模糊,有的单纯理解是对教务系统业务功能的管理,缺乏对技术环境和先进性驾驭的能力;有的则完全当作一个技术事务,单纯从技术层面无法达到应用中和管理中所有的要求。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教务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都难以有效的查明和解决,对教学管理带来被动因素。建立教务系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设置突况响应预案,设置数据保密和安全管理规定,对教务系统管理、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等做出明确的权责规定,将进一步规范有据、有序的系统管理,同时,在制订的内容上,既要考虑事务管理的效率,也要兼顾技术管理的原则,降低制度带来的局限和不适影响,在制度制订中也要遵循最优化管理原则,改变制度缺失状态下的权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的局面。

4 系统管理中的知识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教学管理中各种日常工作对系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依赖性,如何保证关键业务正常运行?如何在故障发生最短时间内定位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教务系统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员难免会因为遇到异常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对自己不熟悉的业务环节或设备出了问题而感到不知所措,如果因工作调动而更换了系统管理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更是无从下手,解决办法是引入知识管理的概念。

这里提到的知识管理是指整体管理经验。显性经验知识包括设备配置文档,系统使用手册,管理操作规范等在相关文献中可查阅的明文技术知识;隐性经验知识是指技术人员头脑中积累的大量工作经验,如现场排障经验、系统调试经验、解决疑难技术问题的经验等未形成文档的知识。如果教务系统管理也能建立这样的知识库,把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知识积累起来并分类整理,随时更新,就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查阅、参考知识库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快速定位故障,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整体系统管理水平。

5 系统管理的评估

系统的管理是一个连续、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某一个阶段能稳定使用的系统,并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和变化,系统管理需要通过评估来检验。这里的评估不仅包括管理活动本身,还包括新的管理理念运用、数据库完整性的约束、安全风险以及为优化、调整提供确定性证明等。评估的目的不在于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而在于促进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和负面影响的评估来确定系统管理中未来的可能性[4]。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管理评估的要素有:(1)使命:即教学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的工作任务,使命对教务系统依赖的程度越高,系统管理评估的任务就越重要;(2)资产及其价值:资产是通过教务系统建设积累起来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和服务能力等,价值是指资产的敏感程度、关键程度和可再利用程度;(3)威胁:教务系统可能受到的侵害。由于信息系统存在的脆弱性,人为或自然威胁导致信息安全事件或教学管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影响;(4)事件:系统适应管理的变革而进行的功能调整、扩展、软硬件计算机系统环境的升级、优化,系统相关者在事件中的角色及权责变化、适应等;(5)制度措施:为保证使命的有效行使,需要评价管理制度规定及权责的行使,在突发网络安全事件中的应急方案,日常技术维护的基本要求等。

由以上评估要素可知,评估在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检测、安全决策、应用环境分析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评估,也在管理手段上成为系统管理制度化保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部分。适时对系统管理进行评估,也使管理更符合了动态的内涵,有利于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实践,有利于改善师生在系统中的交互体验。

三 结语

教务系统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实现教务系统管理的变革,可以更好的实现高校教务信息共享,发掘教务工作的应用效益,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最大限度为领导提供教务决策依据,达到教务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目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务系统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服务高等教育管理的引擎作用,引领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杨林,高月春,冯保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分布式决策的边界困境及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56-58.

[2] 朱杰.高层管理团队组件方式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13) :114-116.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5

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质量搞上来,而利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形式及方法,使教育活动达到预期希望值的过程称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本文章通过研究、调查得证论述根据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思想,改革教学管理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内容和机制体制,深层更新,大力提高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对于我国而言现在正属于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进步的瓶颈期。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很难进行突破,怎样进行更合理的改革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治国的根本方针,如果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时其更加完美的融合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提升我国人才质量。[1]对于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据的位置和指导思想,本文加以陈述。

一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就是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更好诠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针,其中反映了我国现处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整改的意见。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如果能将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融合进行整改,势必会对教学质量有着本质改变。以科学的指导方针作为改革的基础将会是高等教育管理上的一大新的创举。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质量搞上来,而利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形式及方法,使教育活动达到预期希望值的过程称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其中包含:专业建设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心内容,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改革根本任务就是对于人才培养,以更好的完成创新教育及教学质量改革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方针进行的改革应从其包含的问题入手。

二对于教育教学宗旨的整改问题

对于教育教学管理来说,最难的问题就是管理,很简的两个字具体实施起来却有着很大的难度。面对高等院校的管理更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正确、科学的方法,不能盲目的实施想要进行开展的工作。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而言这是唯一的路径,过程中需要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和升级改革内容。对于社会所需要高等学校人才的要求做到充分了解,随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整改,与其保持同步,是如何更好的进行彻底改革的科学依据,改革的步伐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开展。[2]

(一)不断增强关于学术的管理思维意识

对待专业的学术人才要重视对待,大力吸取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人才要采用特殊事件特殊处理。从而保证人才的聚集不流失,对其要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不能懒散消极。在高等院校中进行改革时一定要郑重强调教学管理工作将要发生改变的重要内容及改革过后应当如何具体实施才能逐渐提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必要时应该聘请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对教育教学进行统一整顿、改革及管理。防止在改革过程中发生“换汤不换药”的局面。杜绝大力整改过后依旧是一场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面子”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大办事力度,适当的施加改革压力,确保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顺利进行,保证对于日后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不断增强、开放管理意识

对于管理者来说应该做到被管理者能够自主的进行管理。要求被管理者的思想觉悟迅速提升,被管理者不能只依靠别人的管理,应该时刻自我监督及自我调整。全民性的进行管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管理工作,只要提出的理念符合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都应该被采纳接受,只有开放了管理大家才能尽快的提高管理意识。我国的教育管理系统属于构成部分过多、职能机构不完善和管理人员过于饱和’,并不是单一的决定能够完成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应当是全透明的模式,对于被管理者应当能够清晰地了解所管理自己的体系属于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人在进行着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全体都能进行参与。[3]

(三)不断增强民主管理意识

我国推行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应该推广应用到现代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在教学决定、教学计划、教学执行、教学检查等全程都存在民主化,执行民主决定,科学合理的进行搞笑的教学教育管理,逐渐完成民主与法治相融合。

(四)树立国际标准的管理思想

在针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整改问题上我们应当坚持本土的指导方针为根本,加入国际标准为辅助,修订出即属于中国独有的管理方法又能和国际管理方法接轨的标准体系,在完成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有符合我国的特色,整理出最具优势的管理模式。

(五)建立现代化管理意识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要有时代特色,依据以时代同步发展,不断更新改革内容,创新手段、保持优越性。

(六)树立科学发展管理思想

为了建立能够体现公正、公平的管理,要找到符合这一精神的方法是很艰难的,而可持续发展管理创造的就是拥有持续稳定的管理环境,从而完成能够高效率管理整改。[4]

三对于管理体系的修改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大力打造积极、自主独立又能够以学生和老师作为管理改革的核心地位,组建具有现实社会竞争力、激励的体制,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要求一定要体现管理的清晰度、具有的科学化、采取的全名参与等特点。将传统的管理模式改为弹性模式进行,将目标型定为基本的管理方式。采取的主转变应由民主化、导向化代替行政化、控制化,管理方法必须要以多种形势完成开展和注重网络的参与。[5]应该做到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对于教学提供高效的保障措施。高等院校应该尽快完成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管和网络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建设内部完整、紧紧相连、整体合理得教育教学体系。加速完成决策系统,建设决策中心,修订年度工作计划标出工作重点,作好教育发展的规划。与此同步进行对教学的宏观指导工作、决策验证、查询指导作用。对待教学管理与保障机构中管理职能要清晰、工作明细要确立,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执行系统。修补教学工作中监控系统的不足,建立立体化的监控体系,严格要求目标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试评估等。在整套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一定要注意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的配合与协作、互动与联系。应该建立严格却又能够灵活应用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为学生打造充足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老师要尽到主导主导者的义务,把传统的刚性模式转为弹性模式,更好的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对于主讲老师进行选择,在课堂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以此增添学习上的兴趣,对待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修改,允许跨专业学习、学习感兴趣的科目、缩短学习年限、跨年级选课,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将课程进行分层次学习,学习的板块可由学生自行选择,给予学生可以选择想要学习的范围,对于学生放手管理制,让其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将重点放在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上,对教学实行全方位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等。有效的调整教学工作。通过新改革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更好地巩固竞争及激励制度,充分激起老师和学生教育、学习的积极性。针对院校的改革进行制定目计划、建立目标,所有的教学都向培养高质量人才靠近,对于优秀的教育者和学生进行奖励和重点培训。[6]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一切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好的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原动力。[7]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振兴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掌握当前现状经过认真分析,建立高等教育教学“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理念,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我国当前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为祖国培养更多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姜文,苏靓,崔庆玲.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以2001-2010年数据库为样本的统计分析[J].高教探索,2011,4(11):159-160

[3]李素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5,,4(30):134-135.

[4]刘素华,朝克.基于内蒙古支柱产业需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网络财富教学前沿,2015,6(29):233-234.

[5]玲玲,高娃.内蒙古高等学校蒙古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3):333-334.

[6]朱苏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一般地方高校的发展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6,18(3):284-285.

融合教育管理制度范文6

学校管理研究与实践表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而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教职工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达到有机融合,促进学校的科学、和谐发展。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问题,是工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除了通过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激发职工内心热情,迸发工作积极性是我们基层工会的重要目标,是职工群众“要事”和“我要干事”两种工作态度的分水岭。

下面,笔者结合教职工个体需求等方面,谈谈如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刚柔并济,推行人文制度管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实现学校管理高效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办好学校的有力手段;而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活力源泉。只有把制度管理的“刚”与“柔”有机融合,刚柔并济,才能形成既有制度约束又有人文关怀、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整体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达到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

1.有效制度要“取之于师”

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和考核方法的直接执行主体是广大的教职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才能创设一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工作氛围,才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科学、和谐发展。

如何建立一套能充分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规章制度呢?笔者以为,学校规章制度“用之于师”那么也应“取之于师”,让最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的教职工真正成为建章立制的“主人”。学校规章制度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甚至是学生的意见;制度出台后应有个试行期,试行期间应根据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作恰当的调整后最终实施。这种“取之于师,用之于师”的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而且更易于为广大教职工所接受,也是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2.制度管理要以人为本

面对丰富多变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制度管理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其价值取向是人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内容都必须以人为本,与人的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成为能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制度,而不是束缚人发展的“牢笼”。

(1)制度管理要重“人性化”。这就是要突破传统制度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性化,通过“竞争、激励、参与和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让教职工和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人,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制度管理要有“人情味”。学校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教育,教育者是人,教育的对象也是人,这决定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管理制度以人情味,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例如,建立学科和班主任带教制度,破除了那种简单的“优胜劣汰”法则,体现了学校对年轻人成长的关心。这个制度能及时帮助年轻人修正工作中的过失,使他们尽量少走弯路,而不是等到他们不适应时再被淘汰。

(3)制度管理要具“公平性”。不断寻求发展是人的共性,每个教职工都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制度管理要协调这个矛盾,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合理,避免亲疏厚薄,但也要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具有层次性的“公平”制度,以适应共性的发展和实现个性的超越,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我校的奖励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层次性和动态式,既较好地协调了教职工整体寻求发展的共性,又从不同层次上满足了不同个体的发展要求——从新教职工到教坛新秀,从教学骨干到学科带头人,再到教育名师的发展层次,使得教职工们都能找到自己在现阶段的位置,又能满怀希望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这已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深层次发展机遇的公平。

(4)制度管理要成“系统性”。制度管理是刚性的,但不是僵化的。学校的制度是一个不断扬弃与完善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当某些制度滞后阻碍学校与教育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就应该及时修订。传统的管理制度以其独立性、固定性来规矩人和约束人,即每一项管理制度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现代学校制度管理更体现为“系统性”的特征,并通过动态型、层次性和递进式的管理来实现各种管理制度的相互联系。例如我校对师德、考勤、绩效工资等有关规定,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我们基层工会是广大职工的组织,工会主席是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我们要把握住自身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群体间的关系,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工会主席有别于其他行政领导,不能“官味”太浓,把自己全然置身于管理层中。不能以群众职工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必然是缺乏针对性的;职工群众想什么,盼望什么不掌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会出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对我们基层工会工作怎么把群众的声音采纳上来,发扬职工群众的民主作用意义非常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职工的意见能被管理层听取采用,得到了尊重,体现了职工自身的价值。二是工会主席是管理层的工作部署在群众中的实现者,在必须围绕大局开展工作的前提下,实现管理层的意图。作为基层工会主席,要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区分群众职工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会正确甄别群众的要求,属于合理的,通过正常渠道为大家争取,属于不合理的、个人利益为主的,要善于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3.制度管理要搞民主化

由于基层工会主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工会主席在开展工作中要具有发现和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这是基本要求,更不能害怕矛盾,遇上问题躲着走,无所作为,消极对待。

我们要想在工会工作中提高发现、观察、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就必须俯下身子,了解实情、解决困难、得民心、顺民意。要借助已有的职工权益保护办法,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制度,不断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尽可能创造条件,加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激励教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欲激励别人,先激励自己。要求教职工争先创优,管理者必须先有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这样,管理者就可以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激励大家,在学校形成团结共进的凝聚力、率先垂范的号召力、能言善辩的说服力、坚毅强硬的震慑力的良好氛围。

(2)实行校务公开,开展民主监督,才能真正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校务公开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做到校务公开,才能增添教职工的信任感,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必须制订校务公开实施办法,保证校务公开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凡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等情况,都予以公开。具体包括:学校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管理制度、财务收支情况、基建进度、大宗物资购置、人事选拔任用、奖金分配、评优评先以及其他应给予公开的事项。实践表明,校务公开使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教职工对学校事务更加关心,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看待问题和处理事务,学校干部队伍工作的规范化明显加强,真正达到了“还管理者清白,使教职工明白”及凝聚人心的效果。

(3)完善教代会制度,彰显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教代会制度的实施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载体,教代会为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提供了舞台,对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教代会制度应与学校的发展同步,不断完善,例如,教职工代表应由全校教职工投票选出,兼顾年龄、性别,有广泛的代表性。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教职工代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议案,反映教职工呼声。学校管理层应认真分析议案,对每项议案及时作出答复。教职工为学校献计献策,既弥补了管理中的不足,又反映了民主治校的精神。况且,由于学校不断采纳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使教职工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并使学校的一些决策执行起来顺应民心民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职工自身的发展目标的不断统一。

二、关爱教职工,促进教职工主体发展

现代管理理念认为,三分管理七分情。如果说人文制度管理是刚柔并济的先进机器,那么在落实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如何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细节处体现关心,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则使我们能“和谐”驾驭这台机器。

1.以心换心,关爱教职工

关心和严格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要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大大小小事情上关爱教职工,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职工,处处体现对教职工的尊重爱护。对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职工,不求全责备;对教职工有要求但学校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耐心地做出解释,切实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如工作受挫、生重病、遭遇意外、家庭矛盾、婚姻问题等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沟通中的激励。通过沟通产生激励效果,渴望获得尊重、欣赏是人的共性,在沟通中对教职工适当赞美,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自觉发挥其才能。第三,关心爱护教职工也要明确责任、严格要求,压担子,促使教职工忠于职守、敬岗爱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团队理想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学生、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如利用教师节、三八节等节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教职工每年体检、实施“教职工生日关爱工程”等,让教职工时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以诚相见,沟通心灵,呈现出一个人人争先进、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2.“名利”激励,激发干劲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只讲奉献,完全不计个人得失是不现实的,完全不计个人得失就没有了利益的纷争,也就没有了进取的动力。可以说,只讲奉献没有奖励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一所好的学校既要发扬奉献精神,又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两者相得益彰,不可缺少。管理者要学会运用政策和赏识的眼光激励教职工,要不断对教职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不仅给予评优选模、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也给予奖金补助等方面的物质奖励,以满足教职工的多种需要,全方位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干劲,促使学校形成勇挑重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成人成事,促进发展

首先要学会知人善用、用人之长。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使用人才最关键。有些教职工教学业务能力强,适合一线教学,有的教职工精通电器,适合做后勤保障工作。既要学会发现教职工身上的优秀品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在不断发现中弘扬,又要学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不断发现中改进。只有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教职工的潜能才会充分发挥,学校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要抛弃传统的恩威并施的激励方式,鼓励每个人成为人才,成就一项事业,满足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其中大胆使用干部就是促进成人成事的一项举措,它是信任原则的具体体现之一,关键在于“用人不疑”。充分信任教职工,大胆放手使用,让下属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大胆使用干部就是一种艺术性“施压”。但信任不等于放任,领导者应向下属明白什么时间、什么事项、什么情况下必须向上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