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1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旅游步道;建设标准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黄山是一座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进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随着交通的便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山每年所接纳的游客越来越多,给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缓解客流量的压力,近年来,黄山旅游景区也相继开通了天都峰新道、白云溪步道、莲花峰循环道以及梦幻景区游道等。
1、旅游步道的分类
旅游步道可以根据旅游步道的宽度、坡度、所处区域及客流量的不同状况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旅游步道三个等级。其中一类旅游步道的宽度为2到2.5米,坡度不应大于25,可以建设在精华景区客流集中交会地段以及索道站进出口连接通道;二类旅游步道的宽度为1.5到2米,坡度不应大于35,主要建设在精华景区、步行登山道以及分支游览道;三类旅游步道的宽度为0.6到1.5米,坡度不应小于35,主要建设在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的游览区域。
旅游步道选线与设计
在景区选线应遵循的原则是依山就势,以景定路,以路串景,隐显结合,曲直并举,陡缓结合等。设计的理念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最强,游客观景的效果体现最佳,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最好”为指导思想,从而体现出旅游步道的舒适性、安全性、生态性以及观赏性等。而这些特点的体现可以通过设置安全护栏、安装安全警示标牌、修建上方浮石滚落、安装路灯、安装休息平台与椅凳等方面来实现。
旅游步道的基础
旅游步道的基础可划分为实体基础、架空基础以及悬挑基础。实体基础主要利用自然岩体基与旅游步道自身开发线路上的自然散乱的石块砌筑基础。在砌筑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将石块的自然面朝外,也不用对石块进行打凿规整,砌筑的宽度通常为350mm到lO00mm。架空基础是指沟、坎、低洼、树根穿越处一般采取钢筋混凝土柱梁板架空,条件允许也可采用长条石架空。悬挑基础是指在自然岩体上进行悬挑梁洞的开凿,在岩体内植入悬挑梁以作为路基支承路面。另外,悬挑梁洞的开凿绝不允许在孤石或弱风化的岩体上。
4、旅游步道的路面
旅游步道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平台与台阶。按照施工材料部同,可划分为石质路面、木质路面以及混凝土仿石路面。
4.1平台的建设
平台的建设可分为观景平台与休息平台两种。而观景平台的建设则要根据景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游人的最佳观景效果。建设面积通常在5m2到30m2之间,其形状可根据景区环境设计,并设置外沿设护栏。休息平台则设置在旅游步道的两侧,配备休息椅凳。平台的间隔距离可根据旅游步道的等级与客流量确定。通常在一类步道上应相隔40m至100m,二类步道上应相隔60m至150m,三类步道上应相隔80m至200m。
4.2台阶的建设
在一类步道上,台阶的路宽应为300mm左右,高度为150mm左右,并在连续上5步处设缓冲平台;在二类步道上,台阶的路宽应为250左右,高度为160mm左右,并在连续上15步处设缓冲平台;在三类步道上,台阶的路宽应为230mm左右,高度为200mm左右,则要根据地形进行缓冲平台的设置。
旅游步道的护栏
护栏按照材质可以划分为石质、金属、绳索以及筋混凝土护 栏。若按照建筑形式则可分为椅凳式、柱板式、仿石壁式、仿木式、柱绳式以及柱链式。在景区中,主要在高、险、陡路段以及急转弯处进行护栏的设置。另外,护栏的设置高度则要根据道路的宽度以及视觉景观的影响程度进行考虑,通常为800mm至1150mm为宜,在平缓的路段可适当减低高度,在高险陡且游人非常集中的路段,则参考房建的标准进行。
6、旅游步道的休息椅凳
休息椅凳按照材质可以划分为石质与混凝土两种,在黄山上,木质、椅凳不宜使用。若按照形式可划分为钢筋混凝土仿条石坐凳、条石坐凳、钢筋混凝土仿木坐凳、飞来椅以及天然石休息坐凳等。通常设置在旅游步道的休息平台上与较宽的路段上。其中条式坐凳的断面宽度为220mm左右,厚度为150mm作用,凳面距地面500mm左右。另外,凳上表面和正侧面应达到一遍剁斧标准;坐凳背侧
面与可以看见的底面、端侧面应达到二遍錾凿标准。另外,还要对条式坐凳棱角进行快口加工处理。
7、排水沟
由于雨水容易对旅游步道的路基造成冲刷作用,因此在淹没路面的地段上必须要设置排水沟或排水孔。排水沟的深度与宽度以及排水孔的直径的设计要根据最大水流量与缓陡坡度来确定。通常,排水沟的深度要大于60mm,但不得大于300mm,其宽度要大于80mm,但不得大于400mm,架空与悬挑路段应在道路与石壁的相邻部位沿线顺应水流方向每相隔2m到5m处预留排水孔。排水孔的直径通常为50mm到100mm。
涵洞与桥梁
当道路穿越自然山沟的跨度不大于5m时,可采用涵洞的形式进行排水,要是大于5m,则要选择桥梁实现排水。通常,涵洞都是采用拱形与方形两种形式建设,而涵洞的大小则要根据水流量来确定。涵洞两侧基础可采用方整石卷拱砌筑或块石砌筑,水泥砂浆应大于M5,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桥基表面应采用高于1:3水泥砂浆勾平缝或凸缝。另外,为避免涵洞的入口侧壁被水冲刷影响,必须在涵洞的上方修建护坝,将流水顺势引入涵洞确保安全。而桥梁按材质分为石桥、毛石混凝土桥梁以及钢筋混凝土桥梁。按外观形式分为拱形桥与平桥,桥梁宽高度要以观景效果、游客流量、百年历史水位高度来确定。通常的桥宽在2500mm到4500mm之间。
旅游步道的护坡
护坡可划分为石护坡与混凝土护坡两种形式。其中,石护坡包括干砌、浆砌两种。而混凝土护坡则包括分毛石混凝土护坡与钢筋混凝土护坡两种。坡护主要设置在游道旁边、对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与可能导致植被损坏的山体边坡、可能产生山体坍塌以及浮石滑落的部位。其中干砌块石坡护的高度应低于1.5m,厚度应为300mm左右。浆砌块石护坡的高度应高于1.5m,厚度在400m左右。
10、辅助设施
在景区的旅游步道上设置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标识标牌、垃圾池等。其中标识标牌的主要内容包括指路牌、警言牌、警示牌、景点介绍牌、植物介绍牌、温馨提示牌等。而垃圾池也可以划分为自然石垃圾池与混凝土仿树筒垃圾池等。
11、生态保护
旅游步道开发建设中,必须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必须坚持开发建设与景观环境统一、协调、和谐融入的思路。实现游客通过游览道路体验到生态环境游的目的。
12、危石清理与加固
在建设旅游步道前,要对上方山体上的浮石以及下方道路的危险石头进行沿线排查、清理,对风化松动、裂隙较大、难以清理、存在塌落隐患的石头应进行锚杆以及钢筋砼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游览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建设标准对旅游步道的各方面措施进行建设,有效缓解游客拥挤问题,并扩展游览面积与游程,既提升景区的游览品位,还提高游览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汪言盛,范兴毅.试析黄山风景区旅游步道的建设标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03(12):82-88.
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按照“保护优先、永续利用,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城乡统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努力把**市建成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产业发达、生态文化浓厚、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态文明展示区。
二、总体目标
到**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达到和优于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气化率达90%以上。
到2015年,初步建成“六大体系”,即: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体系、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科学完备的管理决策体系和保障有力的生态支撑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展示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区
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实施环境(资源)整体保护战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保护。
1、加强生态资源和文物资源保护。重点抓好景区森林防火、古树名木及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自然资源安全;开展景区文物古迹普查建档工作,及时抢救修复濒危文物,进一步挖掘恢复文化遗迹,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旅游产品。
2、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所有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对酸雨的监测预报。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确保宾馆饭店和职工食堂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景区内实行“禁鸣”,严格控制交通和旅游噪声。加快固废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进程。对可再利用的固废进行分类回收,禁止在景区内焚烧、填埋垃圾。
3、抓好饮用水源管理。加强景区水源地保护和水库水质安全管理,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竖立水源地保护标牌。制定和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监测水源水质并备案,依法查处影响景区水环境的违法行为。
4、提升管理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景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水平。加快构建以遥感技术、GPS全覆盖系统为核心的景区数字化体系,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科技水平。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实施景区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加快温泉、天海和玉屏楼污水处理设施新、扩、改建工程建设,提高景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率。
二是实施景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转运网络工程,完善垃圾分拣房、游步道两侧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实现建筑垃圾及固体生活垃圾下山,取缔核心景区内生活垃圾焚烧点。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三是实施景区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加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控设施、森林防火设施、核心景区防火水网、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建设,不断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展示母亲河秀美风采
坚持开发式保护原则,在重点抓好**江中心城区段、**江山水画廊、月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母亲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水质。
1、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提高污水纳管率。加快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收集转运系统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园区内排污管网、集中治污、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
3、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用水调蓄功能,确保流域生态用水安全。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施有效的河道监管,严禁非法采砂,加快河道生态恢复。加强各类水库、水塘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快实施三江口至花山16公里、总投资120亿的**江延伸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湖边水利枢纽和花山坝工程,建设码头,营造景观水面,实现河道通航,带动两岸综合开发;拓宽疏浚河道,兴建防洪堤岸,使防洪标准近期达到25年一遇;同步建设发电、污水处理、供水等设施。
二是2009年底前,完善中心城区和休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处理负荷大于70%。建成歙县─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并投入运行。完成黟县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年底前,各区县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转运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
三是加快实施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到**年底,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7平方公里。
四是加快歙县南源口至深渡镇10公里的**江山水画廊开发工程建设。全力加强山水画廊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旅游资源整合、特色景点开发。
(三)加强森林、水资源保护,展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
坚持把保护好自然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在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全力抓好生态功能修复和提升,维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
1、发挥林业生态主体功能。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珍稀树种栽培、速生丰产林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种、林分结构,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到**年,各类经济林面积达140万亩,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6立方米/亩,林业产值超过50亿元,林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建设,坚决阻止松材线虫病侵入我市。加快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防火工程建设,将全市森林火灾灾害率始终控制在0.4‰以下。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林地、湿地的保护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严格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合理划定城乡饮用水源地,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完善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原则,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土地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科学制定矿产开采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区和限采区、禁采区。从严审批矿产权,禁止在地质灾害重发区、易发区和环境敏感区开采矿产资源,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已造成生态破坏和发生严重地区灾害的矿山实行限期整治。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快实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监测预警、检疫御灾、控灾减灾、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
二是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全面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全市540万亩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监测工作。
三是**年底前,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处,解决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展示绚丽的城市魅力
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
1、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抓好城市建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亮化等设施建设,确保城市整体风貌与**的自然山水、厚重文化和优美环境相协调、相融合,彰显精巧、雅致、徽韵、生态的城市特色。
2、强化城市大气环境监管。继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合理规划餐饮布局,规范建设油烟排放通道。加强城市建筑及道路运输土石抛洒管理,降低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交通沿线等环境敏感区的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实施专项治理,督促重点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继续开展并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
3、加强城市水体景观保护。对流经城镇的河道及水体实施专项环境整治,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取缔沿河排污口,定期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合理控制城市景观水体水位,严厉查处影响城市水体景观的违法行为。
4、严格城市噪声污染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公示制度,组织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的查处整治力度,进一步巩固城市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达标成果,确保城市良好的声环境质量。
5、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以文明城市创建促生态文明宣传,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观,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创建,弘扬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质,使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巩固城市园林绿化成果,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在城市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及户外显示屏中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在餐饮、工业等行业积极推广使用液化气,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严厉查处损害城市文明形象的违法行为。
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及时查处城市居民反映的烟尘和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障居民的环境权益。
(五)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展示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
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区)处理”的四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秸秆焚烧的监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推进养殖业废弃物利用,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立农牧循环模式,加快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利用。有效控制大型畜禽养殖场(区)环境污染。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
3、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肥料面源污染,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加快实施病虫绿色无害化防控和专业化防治工程,大力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其技术。
4、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转和处置网络建设。到**年,50个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完成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及镇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150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到**年,力争创建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村50个。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基地建设。到**年,建成3.8万口农村户用沼气设施、5个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30处农村养殖大户中小型沼气工程。新建、扩建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途径。
(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展示科学发展新态势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
1、加快建立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市经济园区和主导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坚持以天然气、太阳能、沼气、水电、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积极发展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信息、金融、文化、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方向转变。
2、大力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区县经济园区为支撑的经济园区建设。以推进**市循环经济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集中度大、关联性强、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体系;引导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特色文化、新型印刷包装、新型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茧丝绸服装、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茶叶、竹木业、油茶、蚕桑、果蔬、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加快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的实施,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4、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乡村旅游为重点,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环**乡村旅游圈、沿**江乡村旅游带、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三大板块和景区依托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四大类型,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增长点。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结合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制定我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二是加快**市循环经济园建设,配套完善园区排污管网、集中治污等环保基础设施。
三是积极推进茶叶经济“双十工程”项目建设,依托十大龙头企业,建设十万亩高效生态茶园。
四是积极开展以优秀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壮大乡村旅游规模和提升乡村旅游档次。
(七)加强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建设,展示**交通生命线的勃勃生机
着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国省道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使其成为展示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窗口。
1、加强交通干线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已建成的交通干线以及乡村公路的绿色生态建设,在沿线可视范围内,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管护。严禁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开荒毁林。建设沿线生态护坡及复绿工程,积极美化、绿化沿线两侧的荒山、丘陵及山体,沿线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2、加强在建交通项目环境监管。对在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绿化工程未达标的工程,不得验收。
3、规范沿线城镇及乡村建设。加强沿线城镇、村建设规划,规范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突出地方特色,以徽派建筑为主逐步统一建筑风格,严格道路两侧的建筑规划管理和控制,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的农民新村。落实沿线城镇及农村居民垃圾处置措施,减少沿线城镇及乡村垃圾污染,杜绝产生“白色污染带”现象。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强已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措施,消灭沿线荒山和山体。
二是切实加强在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将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加强对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工业烟尘排放和秸秆焚烧的监督管理,确保交通干线环境优美。
(八)加强西递、宏村等景区景点环境综合整治,展示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新水平
持续开展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景区景点环境管理秩序,确保合理开发利用。
1、科学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本着突出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抓好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
2、加快景点景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景区河道;禁止乱堆乱倒生活垃圾,确保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出景区,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开发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和控制项目开发对景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旅游景区的开发,应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擅自开发旅游资源。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强太平湖景区开发与保护,在推进中心湖区、乌石湿地景区、黄金群岛景区、平湖三峡景区、太平史韵景区等5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景区范围内森林植被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以牯牛降、齐云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二是加强以西递、宏村、屯溪老街等为代表的古村落(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古村落(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古村落生态水系整修和水口园林恢复工程,使之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和水口园林景观。
三是到**年,各旅游景点景区内淘汰、禁用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茶炉及大灶,全面使用太阳能、电能、液化气、沼气等清洁燃料。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大目标执行力度。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和指导思想,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信念、立场和自觉的行为方式,进一步增强建设生态文明展示区的信心和决心。在生态文明展示区建设中,不断提高完成指标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3
关键词:垃圾桶;光伏;环保;分类
1引言
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将垃圾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将生活和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变成可以再次造福人类的资源,成为世界各国激烈讨论的话题。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垃圾排放量以9%~10%的速度增加,且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收集仍处于混合收集状态。人们每天将产生的垃圾未经分类直接投放进垃圾桶,环卫部门收集然后焚烧或者掩埋。这样的收集方式简便而且易于操作,对管理和设施的要求很低,所以到现在仍然被大多数的城市采用。但是对于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其弊端都暴露出来了。不管各种垃圾都混在一起,其中有不可分解垃圾、可回收的垃圾还有厨余垃圾,后续的垃圾处理难度和成本大大提高。
2功能描述
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能够对投入的垃圾进行识别并完成分类工作。具体功能如下:(1)当有垃圾投放到垃圾桶中,垃圾桶启动,皮带开始运行。(2)垃圾被放进投放口时,会先被电缸抵住,然后一件一件掉落至皮带。(3)掉落的垃圾随传送带运动、传感器检测后,被电缸推入相应的垃圾箱中。(4)一件垃圾分类后对下一件垃圾分类,直到投放口内没有待分类的垃圾,垃圾桶停止工作。(5)当垃圾再次被投放后,垃圾桶再次开始工作。(6)当垃圾桶某个分类箱内装满后,垃圾桶的指示灯会点亮,提醒需要对箱子清理。
3硬件设计
针对现在民用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很少,本课题提出了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该垃圾桶以太阳能供电装置作为供电电源,省去电缆、布线和更换电池的麻烦。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利用PLC作为中央控制单元,结合传感器检测和电机的控制技术实现对投入的垃圾进行智能自动分类。供电模块: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课题需依据光伏智能垃圾桶的功率,对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控制器和蓄电池进行选型,完成电源系统的设计。传感检测模块: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具有自动分类垃圾的功能,可辨别湿垃圾、金属垃圾、塑料垃圾和其它垃圾,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完成相应的检测电路设计。执行机构模块: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不仅能够辨别垃圾种类,还可将不同的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箱中,执行机构的选择及线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控制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4软件设计
垃圾桶通电后,各个模块通电,当有垃圾投放后,垃圾桶开始工作,皮带开始转动,对于投放口内的垃圾一件一件进行分类,待垃圾分类完毕后自动对下一件垃圾进行分类,当投放口内没有垃圾时,垃圾桶停止工作,等有垃圾投放了,垃圾桶再恢复工作状态。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1)按下启动按钮,当检测到有物料块时,传送带电机运行,物料块掉落至传送带上,运行至湿度传感器,如果是湿物料块时,湿度传感器给PLC信号,电缸一动作,将物料块推进分类箱一。(2)当检测到有物料块时,传送带电机运行,物料块掉落至传送带上,运行至湿度传感器,如果不是湿物料块时,继续前进,运行至电容传感器,如果是金属物料块时,电缸二动作,将物料块推进分类箱二。(3)当检测到有物料块时,传送带电机运行,物料块掉落至传送带上,运行至湿度传感器,如果不是湿物料块时,继续前进,如果不是金属物料块时,继续前进,运行至颜色传感器,如果是塑料物料块时,电缸三动作,将物料块推进分类箱三。(4)当检测到有物料块时,传送带电机运行,物料块掉落至传送带上,运行至湿度传感器,如果不是湿物料块时,继续前进,如果不是金属物料块时,继续前进,运行至颜色传感器,如果不是塑料物料块时,继续前进,碰到旋转杆,物料块掉进分类箱四。(5)当没有检测到物料块时,传送带停止工作。(6)当某个分类箱内装满后,指示灯会点亮,提醒需要对箱子清理。
5总结
光伏智能分类垃圾桶能有效的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智能分类垃圾桶还可以解决环保的问题。国内外众多大型工业垃圾分类机器人相继被研制出来,但民用的很少。本文设计的光伏智能垃圾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能够实现垃圾自动分类,节能环保,还能减少人力。智能垃圾箱便捷生活,有利于环保,在垃圾分类上有足够优势,对垃圾回收再利上起到很大的帮助,需求量大。信息化的今天,以机械取代人工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智能分类垃圾桶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陆佳.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设计门[J].自动化应用,2020(10).
[2]朴政国,周京华.光伏发电原理、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M],2020.
[3]张宏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困境与纾解建议.环境与发展[J],2020,32(12).
[4]杨诚熙.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实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J].智库时代,2020,7.
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不文明旅游行为 原因 影响 对策研究
在近年对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不文明旅游的概念及其特征由最初的朦胧、模糊不清逐渐形成了一个约定成熟的、被大家认可的、能够文字叙述的定义。这样就便于旅游界内人士对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研究,同时也便于被旅游者区分认知。
1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概念和界定
1.1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概念 在理论分析的前提下,目前对于文明旅游行为的概念界定呈现出泛化或者窄化的倾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括。有些学者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等同于不道德旅游行为,还有多数学者把“不文明旅游行为”当做触犯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行为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加以接受。由于概念界定模糊不清导致人们在描述不文明旅游行为时多采用枚举法从而导致了缺乏结构化的分析。故而至今能够明确给出定义的文章样本也仅此几篇,故在这里引用了以上所说的几篇文章,并加以综述整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在参与游玩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是介于符合社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与违公德、违反相关法纪之间的,并对旅游地资源、环境、居民、其他游客,甚至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或无法挽回损失的行为。
1.2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分类 不文明旅游行为从心理状态方面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①无知型:旅游者在缺乏相应的文化涵养和文明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文明旅游行为;②知而不做型:旅游者在拥有相应的文化涵养和文明意思的情况下依然故意或放任自己的行为而发生的不文明旅游行为;③知而未做型:旅游者拥有相应的文化涵养和文明意识,也明确地知道这些行为不文明,但受当时环境氛围的影响做出与自己态度不一致的不文明行为。这些都是改变不文明旅游行为所必须要关注的要素。
2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表现
①在非吸烟区吸烟,在公共区域打喷嚏不掩口鼻,危害他人健康;②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洗手间不随手冲水,污染公共环境;③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没有排队的习惯,喜欢拥挤,抢占老幼病残孕座位席,对于老幼病残孕也没有谦让行为;④在景区内的一些文物或者是植物乱涂乱画,践踏草坪,破坏旅游之源与文物;⑤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物与游客安全;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闹、无视他人甚至是警告牌;⑦在公共区域衣衫不整、袒胸敞怀,穿着不合时宜;⑧强拉外宾合影,在相应的地点违反规定拍照、录像;⑨贪占小便宜,吃自助餐时多拿多占,离开景区时带走了一些文物或者宾馆饭店时取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⑩在纪念堂、寺庙等特殊场所,不遵循社会公德要求,影响他人;■不尊重少数民族和他人的;■在公共场所说脏话,遇到一些小事就大嘈大闹,并且行为粗鲁蛮横,缺少素质修养教育;■讲胡编乱造的低级趣味黄色笑话、宣扬封建迷信例如:“”等,涉足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3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特征
3.1 复杂性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表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变的。首先它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括个人习惯、文化修养、社会影响等。不仅仅是行为表现种类上的复杂多变,而且其影响也具有复杂性,影响的范围有大有小,影响的后果具有可恢复性与不可恢复性之分。
3.2 普遍性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普遍性包括三个方面:①空间上来看:不文明旅游行为在国内、国外,甚至是全世界都有存在;②时间上来看:不文明旅游行为存在时间较长,与旅游活动同时起步至今;③年龄结构上来看:不文明旅游行为存在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中。
4 对于不文明旅游行为应采取的对策
4.1 制定相应的具有约束力的公约或手册 公约或手册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工具,他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很好的注意自己的行为。因此旅游协会可以通过调研,研究制定比《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指南》更为详尽全面的手册,将不文明行为写入这些手册中,作为具有影响力但非强制性的推荐指南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推广普及,来引导和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游客感觉到这就是旅游中的法律法规,如果违反了这里面的款项,就有可能受到处罚。这或许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4.2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现在的网络相当的发达,传达的信息面相当的广,网络和媒体是人们和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让网络或媒体充当一个监督的角色。对于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网络和媒体应该对其大肆的曝光,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种行为在旅游时是不被允许的,而且对景区的环境还是有害的。使得人们知道不文明行的严重性。有关部门也可以在景区内举办一些有关文明旅游的活动,使得社会大众通过种种措施对不文明旅游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文明出游已成为一个社会和网络的热点话题,网络是一个快速且非常有效的宣传媒体,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加强对出游公民的社会公德、个人美德教育,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3 景区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对于一些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旅游景区应该重视,并讨论采取一些相关措施,比如合理放置美观有趣的垃圾箱,使游客便于、乐于负责任地处理废弃物。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柔性的语言文字来提醒景区内的游客不文明的行为会对景区内的公共设施或者生物或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需要游客注意自己的行为。其次,旅游景区管理人员首先应发挥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保持景区的整洁。除此之外旅游景区还可组织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起开展文明旅游活动,这样既可强化工作人员文明行为,又能起到对公众的宣传作用。再次,景区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在景区内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汇总和总结,并在会议上汇报这些情况,可以向领导申请并出台一些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处罚规定,并把相关的规定张贴在旅游景区的醒目位置,或者是通过宣传车进行宣传等。这对于一些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应该予以制止,并对其进行警告,对其他的游客起到警示的效果。在一些景区举办的旅游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添加一些宣传文明旅游的项目,使得游客能够在生动的活动中了解到不文明行为,还能起到对游客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能够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旅游景点或景区可以营造一种文明旅游的氛围,使得游客感觉到景区的一切东西都是共同拥有的财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保护,每一个破坏这种氛围的人都会受到谴责,这样就会起到一种很好的效果。尽管如此,也总是有那么几个别的人会脱离群众,所以,对于一些几次警告都不改的游客,景区人员可以采用处罚措施或者直接驱逐出旅游景区。
4.4 导游发挥监督作用 导游是和游客距离最近的人,同时也是对游客的行为起直接到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导游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和协调游客的问题、解说景区的文化,同时还应有引导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职责。导游要充分发挥起监督作用,调动每一名游客都参于进来,让游客之间也进行相互监督。导游在帮助游客在景区旅游的同时,应鼓励游客文明旅游,防止其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出现。与此相适应,在学生考取导游证时,旅游管理部门在导游考评等方面可适当增加有关文明旅游方面的内容,并加入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行为教育的考核。对于一些出境旅游的人或者团体,是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对此,旅游管理部门可以一些政策的规定来杜绝出境旅游时可能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比如:进行文明方面的考试等措施。这些都能够有效降低不文明旅游行为。
参考文献:
[1]肖芸.影响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文化原因初探[J].黑河学刊,2007(02).
[2]何晓琳.对我国旅游者中的不文明行为分析及对策[J].价值工程,2007(08).
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5
全面开展城镇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不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镇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
二、行动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进一步解决城镇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城镇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镇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通过开展3年的整洁行动,到年底,力争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6%;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
——城市未达到管理规范标准的农贸市场减少一半;
——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10%,完成600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提高1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10%。
三、行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活动。在城市重点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死角,保持市容和社区卫生整洁美观。在农村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搞好室内外卫生。
(二)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市政环境卫生设施的完好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三)加强乡镇和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步骤、有重点、有规范地建设村镇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开展村庄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垃圾、人畜粪便等统筹清理、收集和处理。
(四)做好重点场所、行业、铁路、公路和河流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升城市农贸市场规范化水平,促进农村乡镇农贸市场整洁有序。加强学校、车站和城中村、施工工地、流动人口及农民工聚集地、乡镇与集市、畜禽养殖场(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卫生院、中小型水厂以及旅游景区(点)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大城镇结合部和农村餐饮业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铁路、公路和河流沿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
(五)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按照国家农村改厕项目要求,落实责任,加快实施步伐,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农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公共场所、集贸市场、卫生院及中小学、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工作。
(六)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的老鼠、蟑螂危害控制达标工作,降低城镇病媒生物密度,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七)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镇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加大城镇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力度,提高居民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实施“门前三包”制度,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向乡村延伸覆盖,建立村庄清扫保洁机制,逐步开展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八)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传递健康信息,弘扬健康文化,使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提高城镇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要高度重视,将整洁行动列入本部门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实行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逐级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确保落实。
(二)部门合作。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市爱卫办要协调各有关部门,确定每年工作重点,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检查、督导,建立规范的信息统计、数据汇总、资料收集工作机制。
(三)宣传动员。广泛深入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氛围,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扬爱国卫生传统,开展义务劳动日活动。组织妇女、共青团员和青年投入到整洁行动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武警部队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整洁行动。
(四)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城镇卫生文明创建等各类活动载体,积极推动卫生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在整洁行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及时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景区垃圾分类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二十字”方针和“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目标,按照“点、线、面”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省级中心村建设、自然村整治、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常态化管理等工作,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美好家园。
二、工作重点
重点围绕“点、线、面”,全面开展美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工程”、“美好乡村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巩固提升工程”四大工程,突出抓好8个省中心村,提升已建5个省中心村,整治100个自然村,推进两条示范带建设,打造凤青线样板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覆盖常态化管理。
(一)省级中心村建设工程。1.合理选点、规划先行。按照“五个优先”和“两个结合”原则为2014年省级中心村。各地要结合镇村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2、精心实施、打造精品。中心村建设重点饮水安全、污水处理、村内道路、供电、通信网络设施、村庄绿化亮化、河塘沟渠治理和“三线四边”治理等方面,不建大广场、大门楼、慎砍树、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注重把美好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一村一品”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3.提升标准、完善管护。对已建设5个省级中心村,加强中心村活动场所、道路、水电、公厕等公共设施及村庄绿化的管理和维护。探索采取乡村投入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管护基金,专门用于村级公共设施管护,巩固美好乡村建设成果。4、联动考核,实施奖补。2014年,市美好乡村建设领导组将成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组,根据《省美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对8个中心村进行考核,其考核成绩直接折算我市对8个中心村的考核成绩,并直接纳入该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成绩,根据得分高低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各1名,分别奖励20万、15万、10万元,鼓励奖若干名,每村奖励5万元,我市不再另行组织考核。
(二)美好乡村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4.突出自然村整治。以“三清四修五化”为主要内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修整危旧房屋、猪圈、旱厕、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推进村庄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整治一个自然村,条件允许的可适当增加整治的自然村数。5.强化“三线四边”整治。以行政区域为主体,推进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以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村旁屋边等“三线四边”的环境整治,从整体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垃圾、建筑、广告标牌、矿山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等“四治理一提升”行动,重点清理沿线生产生活垃圾,对居民沿路建房、违章搭建进行综合整治,对高速公路和城市出入口区域,杂乱无序、违法设置的广告牌,依法进行治理;将河流无专人保洁区域纳入乡镇保洁范围,适当增加保洁人数;对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地段进行修复治理;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开展“三线四边”绿化,整体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
(三)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工程。6.巩固提升绿化净化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绿道系统建设,实现示范带全路段绿化,形成绵长、整齐、优美的绿化带。对示范带沿线村庄内的道路、农户庭院、村庄空闲地,见缝插绿,进行植树造林,或种果、种花,提高绿化率,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乡土自然的绿化景观。示范带沿线集镇、村庄严格落实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保洁人员、经费保障、制度建设“四个到位”,公路两侧清扫保洁任务,按属地管理原则分解到沿线乡镇、村,实现保洁常态化,确保沿线集镇、村庄清洁干净,确保全路段无成堆垃圾。
(四)农村环境卫生巩固提升工程。7.完善考核机制。采取“4+3+1”方式,即全年开展4次暗访、3次季度明查、1次年终总查方式,对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常态化考核。考核结果按比例2:4:4计算全年考核综合得分,全年考核成绩以综合得分高低为序,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分别奖励25万、15万、10万;在季度考核中对前三名乡镇、街道分别奖励3万、2万、1万元,后两名乡镇、街道在季度通报会上表态发言。8、试点推进,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减量化。总结推广宁墩镇纽乐村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经验模式,在甲路镇、中溪镇选择1个村(省重点中心村必须纳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分类示范试点,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化和市场化,农民每人每年12元自付经费足额收取,同时扎实开展农村“十星清洁户”评选活动和村旁屋边环境整治,并在6月底之前完成试点工作,从7月份开始在全市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把美好乡村建设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清洁工程乡镇党委书记负责制和中心村建设乡镇长负责制;分管负责人要抓好组织协调、具体建设等工作。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美好乡村建设。
(二)增强工作合力。市美好乡村建设各协调指导组要切实履行指导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形成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市直单位帮扶美好乡村建设制度,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项目结合、资金整合和力量联合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2014年资金整合意见,确保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推动美好乡村建设。根据中心村建设任务,进一步调整市领导联系、市直部门帮扶美好乡村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