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1

作为小学教学的管理人员,首要应集中精力,不断地借助多方面的力量,为教职员工构建友好、和善的教学环境,使教育工作人员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科适当地改善教学器材的设备,增添教学器材,充分发挥器材协助教学的目的;第三,学校要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个性特征,为学生创建和善、友好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二、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

过去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只重视对结果质量的考查,严重地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教学的质量并不是考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中创造的,因此,在管理上,学校工作的重点是对教学整个环节加强管理。当前,我国对小学的教学管理,对学生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管理还很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严格统一规定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各科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考虑各科作业的均衡度;一些学校课外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展。因而,要实现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调整管理,还要协调各科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提高教师布置任务的质量,以及加强学校对于课外活动的有效安排和管理,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三、学校加强对教师培训管理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2

一、安全防范

1.每位教职员工都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以预防为主,强化防范措施,开展群防群治。

2.加强对库房、生活用水的管理,严防坏人投毒破坏,预防食物中毒事故。

3.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宣传和防范,完善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设施,配齐配足灭火器材,预防火灾事故。

4.严格用电管理制度,对学校线路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或不符合要求的线路,禁止超负荷或违章用电。

5.学校集会、大型活动、做操、放学及遇有紧急情况,班主任及跟班教师要到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下楼梯,防止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6.学校体育、艺术场地、器材及体育、艺术等教学活动均应符合运动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适合学生身体状况,严防运动安全事故。学生上体育课,教师必须跟班、带队,现场组织指导,以防发生意外伤亡。

7.对于要求接学生放学的家长,教师一定要确认其身份才能将学生交其接走。

8.学校劳动教育及卫生等工作,应当注意学生年龄和体质条件,禁止学生爬高、登窗台、翻栏杆进行打扫,不准学生随意触动电器。

9.学生实验应充分考虑安全保护措施,实验课教学要有科学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严防学生接触易爆易燃、有毒有害的物质。有关实验老师要认真负责,严防实验事故。

10.学校电脑室要防止电路电线的损坏,保护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经常进行维修,由电脑专任教师负责。如发现电线有异味要及时上报总务处予以妥善处理。

11.禁止学生进行不安全的活动游戏,严禁跳楼梯、爬栏杆、翻围墙、在楼梯走道奔跑跳跃、追逐打闹、随带利器火种。教育学生注意校外交通安全和用电用火安全。班主任要向学生经常传授自护自救的生活安全常识。

12.实行学生外出春游、参观、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报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学校或年级(班级),获准后应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并有安全保障措施。

13.学校门卫值班人员严格值勤保卫和夜间巡逻制度,并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

14.学校配置消防设备,在消防部门配合下进行防火灭火知识教育,总务处、校长室负责做好。

15.学校注重卫生防疫工作,做好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预案,严防传染病流行。

二、教育培训管理

1.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由分管校长负责,并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校内各有关部门或人员应分工协作,积极配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教育先行,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原则,共同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学校的每个教职工都有维护教学秩序,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

3.坚持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进行家庭生活、户外活动、社会生活、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护自救技能培训,在学生中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教育,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锻炼和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3

合作内容

1、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分别挂牌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_______人才培养及项目研发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双方互惠互利。

2、甲方所属系(部)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和项目、课题给予适当安排,并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习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实习的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乙方可根据自身业务及规模发展的需要,在甲方建立“定制班”或将需要提供给甲方,以便甲方在学生培养方面有所侧重;同时乙方可利用甲方的技术知识资源及学生资源,将一部分项目的前期调查及研发或工作量较大的非核心技术任务交学院完成,以降低成本。

4、双方建立合作领导小组,负责产学研合作的指导及管理。并安排专人负责进行联络与沟通,其中甲方由______负责,乙方由_____负责。

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协作。

2、确定实习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通过各种渠道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以扩大企业知名度。

3、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经乙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4、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实习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实习指导。

5、负责实习学生的往返交通和其它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6、教育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乙方订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劳动制度,保密制度等。

7、在特定的实习项目中,为学生购买必要的劳动、工伤等保险。

8、对实习学生故意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和经济损失给予适当的赔偿。

9、优先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优先为乙方提供技术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二)乙方:

1、充分利用乙方企业的行业优势,根据自身需要对甲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可在甲方校内成立“人才培养及项目研发基地”。

2、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实习内容,组织及指导实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3、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

4、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相关的评价和考核。

5、根据情况酌情为实习师生提供工作午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少量劳动补贴。

6、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

7、学生在使用乙方的机器设备时,指导监督学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8、可将预研项目及非核心技术工作委托甲方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以降低成本费用。

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_________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其它

1、本协议的附件包括:双方的简介;乙方的设备、设施及技术人员情况等。

2、其他合作内容以附件形式作为补充。

3、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4

全体教职员工同志们:

大家好!

2011年是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拼搏,喜获丰收的一年,在运管处、交通局正确领导下,学校稳步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指导方针与要求,结合当前培训市场的特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办学,开展全新的驾驶培训模式,同时不断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教学水平,加强了内部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向了人性化,高效化和规范化。

一、优化队伍建设,增强教练员队伍素质提高

今年在培训管理上我校正处在初级阶段,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年初我们首先对教练员的队伍进行了优化,招聘了一批有丰富驾驶工作经验,有一定素质的驾驶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初步实现了我们自己培训,为自己服务的目标,新的教练员上岗以后在老教练员的帮代下,进步很快,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他们很快进入了角色,有的人不论是教学成绩,教学态度,教学质量,招生,用油气车辆保护,都很突出,很多教练员也不同程度上做出贡献。

今年教练员经历了两次培训学习,一是去有经验的兄弟学校学习,二是聘请天豹驾校优秀教练员实操培训,学校利用这两次培训,首先对教练员理论知识进行再提高,要求每个人在讲课时必须充分利用四法教学去教学,结合每个学员的心理,认真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学,对待学员严肃认真、负责、对待不同性格,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员,做出不同的教案,促使教练员从简单的教学水平,走向真正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统一的高水平的教员。

二、加强教练员管理,狠抓培训质量

历年来,驾培市场竞争激烈,全区多所驾校,都有一定的实力,要想站稳市场,赢得社会与学员的认可,年初,学校完善了教练员管理制度,明确了目标责任,教练员在教学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令法规,按章操作,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0月份根据培训质量及工作运转情况,实行教练员3人优化组合,让教练员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了教练员的职责就是教好车,练好车,考好试,安全无事故。

三、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1、校内上半年发生安全事故2起,下半年1起,全年校外发生事故1起。

今年以来,全国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市交通局、运管处为此对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市主管部门多次开会,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到人。学校班子深感责任重大。首先统一了认识,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生产就是效益。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着重从教练入手,要求教练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宗旨。出车前必须检查好车辆状况,收车后做好保养工作,确保车辆100%安全行使,教练员必须抓好学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学员出入平安。为了确保学校公共设施及财产安全,我们还加强了对门卫的管理,要求他们必须全天坚持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做好值班登记,坚决制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内。

四、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驾校自身形象

1.按市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对教练车的车身标识喷绘。

2.及时完成市主管部门要求对教练车的年检、技术评定、入保、二级维护等工作。

五、车辆的维修情况

因所有教练车为新车,上半年车辆基本正常运行,下半年有一辆车电子泵、发动机损坏,经查实,车辆改气时没有安装油气变换开关,现已全部改好。

六、上车学员的培训

根据学员的时间、教学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到校的每一位学员能够练到车。使我校的学员不仅能学会驾驶汽车,取得驾照,也能通过陪练加速提高驾驶技术。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jhai23”为你整理了这篇人力社保局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区审计局的《审计报告》(临委审办报〔2020〕5号)收悉后,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对照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整改措施,并制定《整改方案》,将整改任务逐项逐条分解到相关科室及下属单位。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整改的总体情况

审计报告要求我局整改的主要问题共有10个,已完成整改10个,整改完成率100%。

二、问题整改的具体情况

(一)基金使用管理方面

1.关于“部分人员死亡后仍领取养老待遇”和“养老待遇重复发放”的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根据临审决〔2020〕3号的审计建议,加强稽核人员力量,全面依规开展对审计中发现问题人员的追讨,已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所有追讨程序。截至8月底,已追回应追回的72.8%,尚未追回部分因追讨对象均为死亡人员,其家属确实经济困难无力一次性偿还,但已知晓关于死亡多领待遇的情况并签署承诺书,明确承诺一旦有相应经济能力后一定偿还(追讨结果已另行书面反馈)。

(二)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方面

1.关于“委托运营企业存在占用园区资源现象”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制定出台《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临安)管理办法》,明确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对大创园管理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入园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入园流程、创业企业管理以及第三方运营机构监管等内容。二是完善监管考核机制。制定出台《区大学生创业园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对园区进行巡查,根据第三方运营商月报表,绘制园区平面图,一一对应核查,及时掌握了解园区项目情况和运营情况,每季度定期走访企业,且不定期对园区企业进行抽查。

2.关于“大创园日常监管存在漏洞”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组织人员全面核查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出现的问题,落实专人加强园区管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加大对第三方运营机构运营的监管力度。二是加强企业入园联审和园区运营监管力度,对入园申报材料实行纸质和电子版双重存档,建立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审制度,指定专人对已成立的企业进行信用、税务审核。三是对4家不符合入园规定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目前已全部清退出园,并及时追缴违规享受政策期间的所有费用,现已全部追回资金。

(三)政策执行管理方面

1.关于“重大项目决策履行不严谨”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修订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对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安排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细化和明确。二是规范会前议题征集和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党委会工作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研究决策制度,涉及人财物及重大决策等事项全部纳入党委会研究范围,充分听取和交流班子成员内部意见,认真执行集体分工负责制。三是专门指定人员负责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的会议记录、纪要整理以及归档等工作。

2.关于“政府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已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和有关规定,从政采云系统中或询价比价等方式规范采购。

(四)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面

1.关于“超标准补助活动经费”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分管领导对就业培训科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谈话,并对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补贴是否超标进行全面排查,未发现其他超标核拨补贴情况;二是在就业培训科内部加强各类培训补贴政策的学习,强调政策刚性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做到经费开支有章可循、有理可据。三是及时退回超标准补助款,已协调餐饮协会退回并上缴至财政专户。

2.关于“个别专项资金实施办法不够严谨”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出台《临安区打造人才高地若干意见》及相关细则,明确大学生申报创业项目资助的信用状况以“信用杭州”平台查询结果为准;二是出台《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及相关细则,明确园内房租政策为“免费使用100平米内办公场地和园内公共设施,期限不超过3年”,并于入园前书面告知超过100平米部分以市场价计算支付。

3.关于“个别补助项目审核程序执行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贯彻落实《杭州市临安区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实施办法(试行)》(临人社发﹝2018﹞50号),与区财政局做好联合初审工作;二是严格执行《临安区打造人才高地若干意见》有关规定,按照审批流程严格审查申报对象及资格条件,同时明确专人审查各申报企业的信用状况。

(五)财务管理方面

1.关于“培训场租费打入个人账户进行支付”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

一是抽派局财务人员对技工学校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出台局《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系统财务管理,指导下属单位规范使用财政资金;二是进一步规范技工学校社会培训工作,制定出台《杭州市临安区技工学校社会培训管理办法》,按照政府定点采购有关规定,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校外培训场地,培训实施由专人监督、核查,场地租赁费以财务转账方式进行支付。

三、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

审计提出的4条建议均已采纳。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进一步修订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内部控制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集体研究年度预算、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加强政策制度学习和制度执行监督,明确科室和下属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执行第一责任人,发挥制度控制作用,同时对相关业务工作人员、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熟悉制度内容,实现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相衔接,有力地推进制度规范执行。二是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制定出台《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印制下发《财务制度汇编》,明确资金使用、财务结算以及报销审批流程等。强化财务监督和业务指导,通过举行财务法规知识培训班等形式,深化财务人员专业知识,防范财务风险。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纪委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完善巡查内容和方式,增强巡查工作的实效。三是进一步规范大创园管理。制定出台《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临安)管理办法》,细化管理职责、入园流程、创业企业管理等内容,加强第三方运营机构的监督管理,充分整合园区资源提高使用率。对现有大创园运营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提升运营和绩效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加大监管和整改力度,拓展就业空间,推动双创升级,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四是进一步增强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谋划和科学编制部门项目预算,梳理对所有补助项目的政策依据及流程,进一步完善补助项目评审办法,确保补助项目评比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实施项目经费绩效目标管理和跟踪监控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同时,树立项目资金管理责任意识,资金使用要严格按照财政规定和审批程序,保障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校外培训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吴国琴(1978―),女,汉族,本科,重庆市璧山人,重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农业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中国有13亿人口,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占绝大多数。相应,农村基础教育也量大面广,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低下导致的农村整体人口素质的低下。因而农村的基础教育势必极大地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农村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面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要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顺利实施,则是势在必行的有效策略。我国于2001年推行新课改以来,高度重视新课程师资的培训与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存在以下的特点和不足:一是几乎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新课改实施的策略、模式,由于受以往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以及偏重城市教育的影响,而更多的带有城市学校教育的烙印,对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不强。二是对农村教育的研究普遍倾向于现状、问题、对策等,专门有针对性的对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研究较少。三是在“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重庆21个实验区中,课程改革走的也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道路,基本上都是从城市学校试点逐步推广到农村学校。因而对重庆市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研究还处于一种弱化状态,对广大农村学校师资的新课程培训还普遍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

一、重庆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状况。重庆市是集中心城区、贫困山区、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年轻的直辖市,辖42个区县(自治县、市),其中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16个三峡库区淹没县和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人口3090万,农业人口约占80%;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重庆市于2001年启动新课改实验,截止2003年秋季,课改实验区达到21个,用新课程教学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50%左右,到2004年则达到近80%,各实验区均有部分农村中小学参与课改实验,如首先实施新课改实验的北碚区2001年参与课改实验的155所小学和10所中学中,60%都在农村。

据统计,重庆市现有农村中小学1.52万所、教职工20.89万人、专职教师17.7万人、学生(乡镇中学、中心校、村校)约600万人,分别占全市的70%左右。而在目前新课改背景下重庆农村学校师资状况堪忧。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仅彭水县,按标准测算,全县尚差教师编制1390人),教师学历偏低,队伍整体素质较差。农村中小学仍有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据18个区县统计有代课教师9219人。代课教师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接受什么培训,教学观念落后,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基本上仍停留于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模式。农村教师培训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重庆市各地区基本上都遵循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这一原则,新课程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有所提高,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农村学校教师受传统固有思想影响严重,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缺乏参与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下表:

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有较为积极的认同,但对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信心不足,农村的师资素质及其态度影响了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也制约着新课程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培训中存在几类不可忽视的较为明显的差异。

(1)地区差异。重庆市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区域性不平衡,这是不争的事实。地区差异是指重庆市内经济、教育等发展存在差异的几类地区之间,特别是市内较发达的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差异。(2)层次差异。层次差异主要是指中、小学两阶段之间的差异,农村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上表现出较显著性差异。(3)学科差异。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状况,语、数等“长线学科”教师普遍充足,而综合、科学等短线科目教师严重不足,很多都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4)年龄差异。年龄差异是指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培训情况之间的差异,农村中老年教师本身学历层次低,业务能力相对较差,他们不愿接受新事物。

3.培训内容缺乏一定层次性和针对性。在当前新课程培训中,培训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面比较广。新课程的理念、标准、教学策略、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等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很少涉及课程开发,因此新课程培训出现“万人一面”的状况,缺乏农村和地方特色。对广大农村教师而言缺乏实用性,使得他们无法把握新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产生更多困惑。

4.村小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是最薄弱环节。村小教师由于自身学历低,业务能力不强,对新课改存在畏惧心理。其次,由于村小自身条件差,经费和资源严重缺乏使得他们不愿参与培训,更无力组织校本培训。调查显示,在访谈的5名被调查的村小教师中有2人从未参与培训。村小教师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快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资源严重匮乏,跟不上培训步伐。

二、重庆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薄弱的师资状况和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影响培训的内在因素。作为农村学校新课程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参加培训时,农村教师由于平时学习、积累不够,参与培训的次数少,往往持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接受能立刻用于实际,立竿见影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心态反而影响了效果。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仍把学生的学业成绩看作是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对新课程的实施存在观望心理。面对新课程,虽然参与了培训,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理论层次和观念层次的内容,但由于自身业务素质薄弱,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致使选送教师外出培训受到影响,校本培训不到位。

(二)培训资源缺乏,影响培训的有效实施和效果。我市农村地域广阔,社会、经济、人文、地理较为复杂,客观上使各区县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经济的差异必然导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不平衡。和城市学校相比,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不足。农村学校缺少新课程的图书资料、音像设备和音像资料,网络处于没有或得不到有效使用的状况,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及时更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几乎空白,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实行“一费制”后,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更为紧张,培训经费缺乏,无法组织更多的老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农村学校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很少得到校外专家的指导,校际之间的交流、观摩很少开展。各区县培训基地在设施、设备、培训者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能胜任新课程培训的需要,软硬件建设亟须加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效果。

(三)农村淡薄的人文环境和低下的家长教育素质制约着农村教师参与课改培训的热情。农村学校很大程度上脱离于农村的社会背景,学校和农村社会之间很少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学校在农村社会当中处于孤立的地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教育模式”表现出严重的农村歧视和非理性的功利化,使教育、经济严重分离并企图超然农村实际。由于农村家长自身教育素质低下和农村社会人文环境淡薄,导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也有牢骚和功利性的看法,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目的就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成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社会中的宣传力度不很得力。在这样的农村社会大背景下搞新课程改革,只能是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一厢情愿。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学生更自由了,对分数更淡薄了,而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不少家长对新课程改革存在异议以及农村社会整个人文环境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功利性使教师对课改踌躇不前、参加培训热情大减。

(四)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培训效率。新课程培训不是一项简单孤立的工作,其自身内部也由许多环节组成,涉及到许多因素。培训管理既受教师状况、专业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评估机制、约束机制等制约。而这些正是新课程培训中缺乏的有效管理措施。在当前的新课程培训中,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手段,很多培训仅仅只有对培训的终结性评价,即培训后进行简单的测试;对培训的监督和反馈不够,在培训中应及时反馈教师的培训信息,在不断反馈中改进培训。

三、重庆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新课程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施新课程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新课程师资培训必须贯穿在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当中,并适度超前进行。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周期长、要求高的全员培训任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重庆市农村教师人数多,实施新课程的理论和经验相当匮乏,而新课程的挑战首先是指其蕴含的新思想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走进新课程”首先是思想、观念要走进,有了新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因而树立新理念是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前提条件。“判断一个观念是否需要更新,不是看它存在时间的长短,接受人数的多寡,而是看它是否适应时展的需要,对实践有无促进作用”。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是农村教师能不能实施好新课程问题,而是绝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保障机制。

1.加强管理、统筹规划农村地区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农村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培训职责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培训管理。

2.保证培训经费、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农村地区在新课程培训中普遍存在经费和资源短缺的状况。各区县各级政府、学校应该明确责任,切实保障新课程培训的经费投入。广开渠道,建立农村新课程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3.建立城乡教师互动机制。通过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做好送教下乡这篇文章,城区示范学校与乡镇的薄弱中小学结成对子,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优秀城区教师到乡、村学校起好带头、引领作用;乡、村教师轮流去城区学校观摩、学习。形成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对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中的薄弱环节的指导和支持。重庆市贫困区县较多,其农村教师结构和素质存在更大问题,经费和资源缺口更大,观念的转变和新课程的实施更为艰难。如果不加强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的新课程培训,将会导致新课程的难以实施和地区、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和差距的继续扩大。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村小在数量和学生、教师人数上都大幅减少,村小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和参与培训方面容易被忽视和遗忘。这就要依靠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的“地方政府分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一方针的指导,采取硬性措施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加以落实。因而从政策上必须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村小的倾斜,从业务上要投入更多的有经验的培训教师,组织更多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逐步跟上,最终适应新课改的步伐。从学科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现成的模式,教师难以把握,尤其需要方法、技术的指导,农村学校可根据本地特点,将劳动技术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内容进行整合、补充、调整和拓展,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在培训中,要结合这些情况,不能将分科知识简单的拼凑在一起。要结合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培训,为教师实施这类课程提供借鉴、打开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学敏.关于两个贫困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调查.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郭峰.农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建.中国教育学刊,2003.3.

〔3〕郭永福.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关系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4.4.

〔4〕樊香兰,孟旭.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5〕阚兆成.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偏差问题的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04.4.

〔6〕温世仁.教育的未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胡艳等.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观――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海南出版社,2000.4.

〔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