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家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家庭教育范文1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地位平等
很多人在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时,都会认为学校教育更加重要,因为学校教授给学生的是各种知识。然而,事实不然,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很大,但是家庭教育却是学生的第一教育,孩子第一个老师也是父母,从这种观点出发,家庭教育会更重要一些。这种观点也较为片面。事实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地位是平等的,其作用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中学教育过程中,不平等现象明显存在。比如有些学校的教师对家长不够尊重,也不采纳家长的建议和观点。再如,有些家长也会不讲理,认为自己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是学校和老师导致的,跟自己没有关系。这两种情况,在教育中经常存在,这对教育进步发展非常不利,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大。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教育的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成才。随着时展,教育发展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将来的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走出误区,在面对学生教育问题时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给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帮助其进步。通过实践已经证明,若是教育过程中仅仅重视智育教育,而不重视品德方面的塑造,这样会给学生全面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培养出来的人有文化没有教养、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样的人才不但无法给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能会危害社会。这便要求家长和教师在对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时,必须认真进行,走出误区,绝对不能对立或者厚此薄彼。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者还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制约。现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顺利开展需要家庭方面的支持,家庭教育的进行也离不开学校教育,二者联系比较紧密。但是现在教育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现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家长会怪教师和学校,教育时没有做到位,教育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和学校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还会起到消极作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这便要求,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协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重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制约。为了学生的教育更好进行,家长和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断的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做好二者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独立、不可替代
学校家庭教育范文2
关键词:家校;家庭教育;尊重;沟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11-02
“知子莫若父,怜子莫若母”,家长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也是一种很值得去开发利用的广阔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在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从而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尊重家长是家校合作的前提
人与人只有在平等的交往中才更容易接受对方,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也不例外。有的教师在指责学生错误的同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对学生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家长的身上,埋怨家长没有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甚至说出一些诸如“孩子是跟你一辈子的,你现在还不教好他,以后后悔的还是你自己”的话;有的教师把家长当成助教,随意给家长提要求、布置各种任务,处处要家长签字,弄得家长筋疲力尽。这样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在推卸自己的主要职责。也有的教师总爱把学生的过错完全归咎于学生或学生家长,这必定会使家长心里不舒服而导致彼此关系僵化。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首先要以诚相待,使交谈气氛和谐一致,提高双方的心理相容度。如家长访校时,教师可起身相迎并让家长坐下,让这些无声的语言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使家长觉得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进而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以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其次,要尊重、理解家长,在交谈中要善于倾听,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二、沟通,为家校合作搭建平台
沟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与家长沟通,是教师和家长的双边活动,是语言、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好沟通前的准备。事前要对该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充分了解,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学生做了哪些工作等。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孩子特别关心、重视,以及教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其次,要创设合适的沟通方式。教师应当发挥更多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沟通机会,开拓沟通渠道。如针对学生在家“不参与家务、做作业拖拉、爱看电视”等现象,特地开设“每周家长意见反馈本”,让家长每周给孩子的表现来个小结,并于周一带回,教师适时回应家长的某些疑难或简单描述学生在校的表现。这种方式的沟通很受家长的欢迎,家庭与学校对孩子都有更深入的了解,既促使家长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也能收到很明显的教育效果。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家长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沟通技巧。针对放任型家长,要强调父母的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使家长明白自身的责任。针对粗暴型家长,应该有策略地向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减少家长粗暴现象的发生,促使家长与子女交流,消除教育过程中的障碍,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环节中的作用。针对理智型家长,则应该实事求是地向其介绍子女的全面情况,一分为二地分析,并帮助其确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法。针对呵护型家长,应该突出问题的不良“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沟通是一门艺术,只要在充分尊重家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增强家校合作效果
要想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多提指导性建议、少说空话,不要把沟通当成是汇报情况或告状,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在真心真意地帮助他的孩子进步。
1. 专家型指导
现在的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尤为迫切。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铺天盖地的练习题,假期排着满满的兴趣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结果适得其反。有的家长却认为工作很忙,于是把家庭教育交给家教、长辈,或只单纯地关心孩子的成绩、作业等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缺乏客观的评价,觉得自己的孩子总不如人,孩子有一点儿毛病就感到无可救药。也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健康,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诸如此类,都是部分家庭教育的误区。为此,学校可每年或每学期开展一些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咨询活动等,以更新家长的家教观念,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2. 教师的专业指导
孩子能够成才是每个家长殷切的期望,但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懂得运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因此,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不定期给家长印发家庭教育资料或推荐相关网站、报刊。教师可以派发给家长《中、美孩子吃饭异同》《关注孩子的心理》等资料,推荐“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网”“中国教育网”“中华教育网”等网站,并鼓励他们到邮局订阅《现代家长报》。这样,就使家长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了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抽时间去阅读教育资料。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地去发现并纠正家长在教育中的偏差。如班级同学小L的家长在“家长意见反馈本”中常提女儿的缺点(其实小L是个很乖的孩子),每周都能找出女儿的一些不足之处。小L刚开始一两周还是很愿意改正妈妈提出的要求,但慢慢地就没有动力去改了。这时,教师从中发现了原因,及时指导家长对孩子要有客观的评价,语言最好要有激励性,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看待孩子做事要重过程,不能光盯着结果,不然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小L家长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在以后常能看到她对女儿的赞美。小L也越学越带劲,上学期还取得了总分第一名。
3. 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的互相指导
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经验介绍,因为他们的经验也许比老师的指导更有吸引力。有些在家庭教育中处处碰钉子的家长也可向其他家长或老师请教。这样,大家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下共吐心声,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体会,可能比看书得到的收获还要大。
4. 开展相关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指导
教师可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以增强教育效果。如每周要有一次以上与孩子共同读书、谈书,结合生活实例教育孩子,给孩子的读书表现写个评价,有条件的可拍下相片或录像等。亲子活动有很多,但无论搞什么样形式的活动,都必须让家长明白其中的好处,让家长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激励,让家教动力更为持久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指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他本身的能力,也与教师及同伴对他的期望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能发挥的力量也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教育理论水平,还与家长自身、学校与社会对孩子的期望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教合力,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要多提学生的优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同时,也要多赞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让家教的动力更为持久。如班级上学期进行了“优秀家长”的评选活动,并给部分优秀家长发了奖状,使有的家长(尤其是一些中下生的家长)受宠若惊,连连感谢老师的认同,并表示会继续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一活动引起了其他没获奖的家长的注意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促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教育工程,家长一定要有爱心、耐心、信心,用亲情和关爱温暖孩子因犯错而受伤的心灵。当家成为孩子激烈拼搏后的坚实基地、温暖的心灵港湾时,每一个父母都会为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汤聪.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J].甘肃教育,2016(06).
学校家庭教育范文3
(一)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全在学校
现在,不少小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学校应该全权负责,而自己的工作就是将孩子安全地送到学校;还有部分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只听从学校老师的话,所以在孩子犯错误或者成绩下降的时候会将责任推及学校,推到教师身上;家长认为,如果学校对学生教育的好,那么学生的一切就必定会好,不会出现差错;更有甚者,认为家长的责任就是将孩子生下来,让孩子不愁吃穿,至于孩子能否成才,就是学校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对小学生的教育主要为教学任务,不容易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来进行特殊化教学,很难对每个孩子都给予相同的关注度。教育主要有三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从目标的培养方面来看,一个学生的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良好的品性、态度、生活、学习方法、习惯等培养起来。如此看来,在社会这个整体系统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一个小学生的教育绝对不可以将二者分隔开来,必须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学校与家庭进行交流的内容相对单一
许多家长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要再做,也没必要做,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的成绩。但是,家长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并未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变家长这种错误的想法,缺少和家长有效的沟通。就算和家长进行沟通,也只是针对学生成绩的沟通,在内容方面较为单一。
(三)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存有冲突
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骄傲、自大、恃宠而骄,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和性格。而这些性格和习惯并不利于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在学校里学生会有不合群、感情脆弱的现象出现,这些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遵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家长都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造成了孩子学习中的压力,容易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产生冲突。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一)优势互补
首先,应该对家庭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加以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的内容,应该依据其内容明确相应的职责。在对双方的责任加以明确之后,就能够避免家庭和学校双方的重复劳动以及替代性劳动的出现。其次,家庭和学校应该将各自在教育中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占有不同的优势,双方应该以各自的优势为依据对责任进行分工。
(二)构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心理健康制度
首先,学校应该每周都更新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卡。这个健康教育卡记录了学生在这一周之内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那些教育,同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些方法应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方法施行后的效果又如何?将这些内容分分填写到卡片之上。其次,学校和家庭将健康卡相互交换,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三)学校积极进行家访家访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和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二者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从某种程度上讲,家访也是一种对家长进行教育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告诉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受到相对较专业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四)让家长走进学校
学校家庭教育范文4
一、利用多种渠道,树立家长正确理念
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家长的教育能力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正确科学的民主家庭教育理念能让孩子积极向上。作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帮助家长树立其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一)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认识。家长和学生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到校时间来学习,要让所有的家长一起参与到学校来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学校首要的任务就该是指导家长树立其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如果理念正确,那后面的教育都会是事半功倍。学校应该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初举办家长学校活动,针对学校家长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例如我们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家长比较多,教师就该针对这一特点,讲一些深入浅出的典型案例,极大地激发家长正确教子的责任感、紧迫感。其次,还应该针对不同年级,由班主任围绕《苏州家庭教育读本》分别对家长进行培训。这些具有年级特点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很受家长欢迎。(二)进行家访强化,及时沟通交流。家访是家校联系的常用方式,虽然当今处于信息时代,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传真为传递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代表,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登门家访,面对面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商对孩子的教育大计,具有极强的人情味,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在家访中,我们更能观察到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判断出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为家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三)约见特殊家长,建立信任情感。我校外地学生占了60%,这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非常缺失,他们大多都是只顾工作,既没时间又没方法考虑子女的学习、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了问题生,指导这些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要多约见这些家长,多交流孩子的长处,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真心想帮助他们,与他们一起畅谈社会的形势,引导他们知晓今后的社会需要的是有学问的人才,引导他们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二、巧用信息平台,创设家长学习机会
当今信息时代,除了家长学校、家访、单独交流等形式之外,电话、手机、网络等为我们家校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要巧用这些平台,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家长有更多的发表观点的平台。(一)利用班级QQ群,潜移默化影响家长。因为家长不可能经常集中到校,那么我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QQ群,就该充分利用这班级群,让它成为指导家长家庭教育学习的平台。首先,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班主任通过筛选,可以自建QQ群,让每个家长都能学习到,鼓励家长进行学习交流,家长间的交流沟通更有利于引起家长的共鸣。其次,由教育局主编的《苏州家庭教育读本》是非常好的教材,班主任应安排每周一次在QQ群里的学习,家长一起沟通、交流,这也非常有助于家长间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也有很多家长会在群里向我咨询教育方法,这时我就会给予认真回复。我也鼓励其他家长交流自己的经验。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更多的家长。(二)及时发现榜样,传播正能量。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除了网上和教材的学习,老师们更要善于发掘身边的真实案例,及时发现班级内家长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信息平台,多树立班级内的榜样家长,传播其正能量。家长可以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但看到榜样人物的长处,更能对比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以他人的长处为榜样,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而被作为榜样示范的家长也可以从中得到鼓励,树立自信,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打造关键活动,实现家校协同
学校家庭教育范文5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两者教育都不能缺失。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调解的作用。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而教育又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两者教育都不能缺失。统观教育现实,我们发现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却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行为及思想,显然家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还是学生学校教育的补充。
目前我国公众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其中,一些家庭从学生成长的特点出发,按照教育规律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或是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是不懂得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将孩子成长的任务完全寄托于学校或盲目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够正常完成学业,通过调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调解的作用。
一、过分溺爱子女
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胆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等。如刚入大学的刘某,在家人极度呵护下办理了入学手续,再三叮嘱老师和班级同学对其照顾,而刘某一语不发。在第一次办理请假手续时,由于不与他人沟通,耗费了近3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办公室,无法办理请假手续。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较少参加集体活动,母亲每周来校为其打扫内务,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对子女放任不管
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任性与孤僻冷漠。
如大二女生李某,文静柔弱,平时少言寡语。一次在水房中,另一名女生不小心把水溅到李某身上,为此,李某大打出手,致使对方多处受伤。李某的平时表现与此次行为让老师和同学们震惊,通过了解,得知李某父母爱好打麻将,家中凌乱,对李其不管不问,李某经常煮方便面充饥,在家庭中缺乏温暖。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容易实施暴力倾向。
三、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
这是指用武力高压的手段制胜不听话的子女,动辄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家庭冷酷无情,丧失学习信心。如在校生刘某,自入校以来无故旷课,沉溺网络,对此多次沟通,刘某性格胆小,从不辩解。后经母亲了解刘某父亲严厉苛刻,处理问题不理智。一次回家较晚,父亲对其打骂,母亲惧怕,母女二人待在寒冷的冬夜,不得回家。
四、对子女过分严格
这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对子女的教育过分专制。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孩子就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如大一学生张某,入学后经常不在教室宿舍,节假日不回家。经过多次沟通,得知张某家庭管教严格,不允许随意出门,个人爱好家人不支持。张某期待大学生活,远离父母,彻底解放,享受自由。由于思想、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过分限制,在学校教育中需多引导,避免耽误学业。
五、家庭结构的差异性
这主要表现在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或是父母智力或身体有缺陷,如精神病、盲人,他们自己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给子女以教育。处于这种家庭的学生, 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还可能因家庭缺限受到歧视,不能够专心学习,影响学业。如孙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从事体力劳动,家庭贫寒。孙某自尊心极强,经常占用上课时间打工,为自己购买赛车,名牌服饰,对其母亲和老师的教诲置若惘然,学习成绩日益荒废。
六、家庭文化素质的差异性
这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如刚满18岁的宋某,来自农村,在入学不到两个月里面,频频请假回家,和家人沟通后了解,宋某入学前在家人的安排下已成家,妻子现已有身孕。面对家人落后的思想,面对家庭的责任,宋某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奔波于家庭和学业之间。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的,教育成效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如果两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不是孩子学习的教师,是对孩子成人的教师,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而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胆怯、嫉妒、孤僻、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完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的成功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m]
学校家庭教育范文6
1.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
父母的亲切关怀和教育引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离开这一条件,孩子就会程度不同地呈现出心理、情感、性格等问题。家庭教育的特点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家庭生活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融入了父母的温情和关爱,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智健全、品德培养、劳动习惯养成等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初级教育,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规范孩子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力量代替不了的。
2.家庭教育缺失及其影响
曾说:“抚育作用不能由一女或一男单独负担,有了母亲还得有父亲”[2],即儿童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共同抚育。因为处于6~16岁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正处于塑造期,认知能力处于初始化阶段,易产生焦虑、孤独、自责、冲动等情绪,若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心理疏导,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且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严重且持久的。有心理学家分析,残缺教育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亲情[3]。因情感缺失,易产生敏感多疑、自闭冷漠等行为;也易滋生怨念,进而衍生为冲动暴躁、言行过激、暴力叛逆;还会在外界寻求慰藉,被引诱到偷盗、斗殴、抢劫、吸毒等犯罪道路上。也有学者反对夸大留守的消极作用和留守学生身上的问题,认为这样容易导致留守学生被“污名化”,从而给留守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压力[4]。现实中确实不乏自强自立的留守学生,但不可否认,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初始化阶段,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很容易导致认知上的偏差。
3.学校代偿教育的提出
前ILF全美教育委员会主席马振翼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认为,家庭教育缺失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5]。其实,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出台了针对家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2016年)等,对家庭教育作了明确部署和要求[6]。对此,有学者提出家庭教育的“缺位”,可采取学校“补位”的办法,即家庭把固有的教育和监护未成年子女的职责移交给学校[7],学界称这种现象为“学校教育代偿制度”。
二、学校代偿教育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
1.学校具备代偿教育的条件和优势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所起的作用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重要补充。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因其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既注重文化传承和安全教育,还注重性格养成和品格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元素都能在学校打造,所以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外,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学校能够履行代偿教育。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要在人的身上塑造新的人格”[8],这涉及两个命题:教育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其实是学校教育最为关心的命题,也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根本内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主阵地,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在学校能够得到较大补偿。
2.学校代偿教育的功能发挥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特征和优势,可以针对家庭教育的缺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目前盛行的“第二课堂”,通过开设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健康情感,让农村留守学生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9],尽可能弥补留守学生亲情关怀的缺失。还可通过提升教师心理学素养,或配备心理咨询师,便于发现、及时矫正留守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等等。正因如此,《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强调,“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三、代偿教育赋予学校教育新内容和新要求
1.代偿教育带来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学校代偿教育是教师代替父母给予留守学生的教育补偿,补偿的是本应由家庭提供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学校教育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给学校教育自身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教育者角色的变化,如何由教师转变为教师和家长(履行家长之职);二是教育内容的变化,如何由学校的正常教育转化为“学校的正常教育+家庭教育”。即学校除了在既定的学制内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尽可能地补偿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由于教育功能差异、教学时间限定、教育关系转换、受教育者家庭情况和身心发展各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2.代偿教育赋予学校教育的新内容
对农村留守学生来说,情感安抚和心理慰藉的需求最强烈,学校在这方面的供给又是最为困难的。我国中小学普遍没有开设心理系列课程,面对情感缺失的留守学生,必须增开心理咨询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指导学生善于寻求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且有耐心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创造留守学生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平台,将积压已久的心结打开,以便恢复心理平衡,预防极端性格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帮助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3.代偿教育提出学校教育的新要求
学校代偿教育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校教育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代偿教育将教师的单一身份变为双重身份,双重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逐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10],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育能力。代偿教育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校对留守学生定制培养。如留守学生的建档登记制度,准确掌握其个人信息(包括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针对“寄宿制”留守学生,能及时解决其心理、生活、学习、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各种现实问题[11]。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络机制,创造条件让外出务工父母经常和子女、学校保持联系,积极配合社会群团组织的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共同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四、学校代偿教育的局限性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1.学校代偿教育的局限性
学校教育虽具有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等优势,但学校代偿教育是有限的。因为完善的教育应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的效果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得到巩固与深化,还会导致家庭教育对学校的依赖。实际上,无论学校如何努力,对幼小的留守学生而言,父母的陪护和亲情关怀是任何其他主体都代替不了的,还会导致学校教育主体功能弱化,教师的大部分精力耗费在教导留守学生的日常生活上,往往身心疲惫,逐渐丧失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