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1
关键词:信息环境;计算机网络;经济发展
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社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动力形态。随着国内信息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它在社会经济结构完善与创新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此,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其发展的前提条件。
1基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关系定位
想要彰显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要先对两者之间的开发趋向进行定位,笔者将其要点归纳为:
1.1经济发展是计算机网络开发的物质基础
依据哲学理论可知,社会经济发展是一切物质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它为社会多元性整合提供了可实践的环境。计算机网络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自然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则[1]。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社会物质条件、经济产物逐步增加,创新,则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会逐步增多,尤其是便捷化的网络信息产业传输形式,更是会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比如,虚拟经济体系的建立,虚拟金融产业开发等;反之,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一个虚拟空壳,借助程序所传输的信息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自然也不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计算机网络开发最终就会消失在人类的发展舞台上,本文对经济发展中计算机网络开发物质基础情况进行探讨。
1.2经济发展是计算机网络开发的目标趋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社会需求情况直观性展示的实践形态,它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形成良性的经济运转与调控模式,满足和适应不同阶段的实践需求。一方面,经济发展往往是通过多方面形态展示出来的。比如,金融产业繁荣发展、农业开发产业链良性运行、教育人才输出结构协调推进等方面,计算机网络开发则是在社会基层变化的基础上,对应进行技术、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从某层面而言,只要经济发展趋向明朗,则计算机产业必然要跟随相应的进行延伸性开发。比如,计算机网络中的农业经营产业链、网络规划格局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性探索的具体表现。
1.3计算机网络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
计算机网络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下形成的一种动力开发形式,它迎合了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多视角联动的实践效果需求,同时能够在用户需求结构逐步更新的状态下,实现多元化定位的互动沟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多维经济因素创新型开发的状态下,实行层次化的转变与优化时,自然也需要有与之对应的结构体系作为向导[2]。也就是说,社会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出现,已然成为新时代经济资源多维度运行的主导性因素,它可以反向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寻求更加多维的产业实践导向体系。
1.4计算机网络是经济发展的新式展示形态
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基础程序结构、智能化产业开发、数字化信息联结等,多方相互沟通的信息传输沟通循环模式。当社会网络信息体系逐步完善、创建时,计算机网络模式可起到综合定位与协调运行的调控状态。其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行数字化、程序化的经济运行模型创建。比如,社会现代化金融交易产业链、社会产业沟通金融因素调节等;其二,计算机网络为社会经济资源的运行带来了更为直观的展示形态。比如,大数据分析模型,信息产业核心折线图等,它们都可以利用多样性的信息传输导向需求,打造与社会模式相互承接的社会资源整合结构,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新形式的展示形态。以上四部分,就是关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探究整合归纳。
2基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联动方式
基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联动方式调控要点可归纳为:
2.1创建多层次的发展结构
在信息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结构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兼容并进,首要工作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多层次相互融合、相互带动的产业资源整合新模式[3]。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信息环境下,将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因素,都规整为一个系统化的产业开发调控链条,这样方可确保多重控制条件之间的综合运用,逐步整合,我们将这种新型联动形式称之为经济模式。其一,计算机网络在新模式中的融合,需要将基础创造动力的条件都进行无缝隙关联。比如,社会金融领域既要与农业开发进行关联,又要与工业领域的开发需求情况进行适当地调配。这些与社会资源之间相互的基层因素,需要在其基础发展结构的状态下,合理进行实践要素的整合与定位。比如,未来进行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之间沟通与互动期间,有序进行各类管理调节要素之间的把握与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实践要点:(1)结合社会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本情况,对未来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多元化统计与定位后,初步进行发展状态的评估。(2)将当地农业、工业以及旅游产业三个部分的核心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并实行具体化的经济资源条件统筹安排。(3)利用计算机网络常见市场化的三方联动性产业经济体系。同时,逐步将医疗、保险、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养老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都进行分支结构的设计与协调性安排。结合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形成社会资源模式与计算机信息传输渠道相互协调的信息规整结构,可避免局部经济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发生,它是规避产业开发资本要素,合理实行新型经济资源定位探索的保障性条件。
2.2探索便捷性的产业实践导向
在计算机发展的状态之下,实行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探索过程中,可实行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行性定位分析:(1)社会经济要素的长期性发展探索过程中,明确各类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并进的趋势。比如,农业周期性开发后,要如何对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进行探索规划,如何从计算机产业未来定位的视角上加以科学性探讨等。(2)在信息发展因素科学性整合后,结合金融领域、旅游产业开发趋势等方面,探究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实行网络虚拟信息交互期间的产业深入性开发推进。从计算机网络发展和社会经济开发的具体情况入手,系统进行统计条件等深入性分析与把握方式的定位方式,起到了很好的资源统筹规划与科学性引导的作用,它为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带来了可靠的保障。
2.3规制灵活化的发展体系
计算机发展环境下社会金融资源的统筹安排与科学性分析,除了有内在因素的整合作为保障,还需要有外部辅条件作为基础。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产业实践期间,应形成系统的产业规划体系,并着重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把握;另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也要进一步整合定位[4]。比如,经济法、经济纠纷处理策略等内容,都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具体的相关性条件。在未来计算机发展环境下进行规制条件的探讨中,相关工作实践期间可以给予具体的制度调整方式:(1)在当前计算机产业规划的思路上,合理进行产业开发要素的明确管理。比如,计算机网络金融体系、社会资源整合思路等方面,都是其探讨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同时,计算机安全信息结构进行定位解析时,也要进一步确定规制因素探讨思路,开展线上与线下安全问题的协调同步。(2)当前金融经济产业因素的调整与把握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经济产业中的相关制度。从计算机网络结构现有规制条件开始,有序进行产业实践方式的统筹规划中,如何创建更为规范化的产业管理模式,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计算机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创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资源运行结构。
2.4形成服务化的市场运行循环
形成服务化的市场运行循环结构,是信息发展状态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结构之间良性调节的因素之一。简单归纳,它主要包括关联条件、供求规则、市场形态以及实践趋向四个部分。在未来进行计算机网络和经济发展关系之间的定位剖析时,将以上四部分的探讨方式整合为:(1)不断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状态下,寻找能够将经济开发因素关联在一起的条件,实行更加多维度的产业经济规整思路。比如,智能化电子产业等方面。(2)供求规则的调整。在社会经济结构体系逐步完善过程中,通过技术更新、思维意识更新的方式,寻求与社会发展趋向相互一致的定位探讨趋向。(3)在市场结构动态开发导向的视角上,开展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比如,结合经济结构规制思路,开展相应地资源统筹安排向导。(4)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序进行归类具体问题,实行相应具体的结构处理体系,打造良好的产业结构规制结构,这就是社会资源结构统筹的代表方式。从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良好的城市规划服务模式,是创建科学而长远的产业规划新导向要素。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2
【关 键 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意义
把人类社会比喻为“有机体”自古就有,但是比较专门而有价值的探讨则始于法国的圣西门、孔德,特别是英国的斯宾塞。圣西门初步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他的弟子们则明确提到“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社会这个统一整体的各个器官”。作为圣西门秘书的孔德把社会与生物学中的“个体有机论”作比较,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种族或阶级是社会的组织,社区或城市是社会的器官。后来,英国的斯宾塞把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的同与异作了比较分析,他依照生物有机体三个器官系统把社会有机体划分成生产物质资料的支持系统、在分工基础上加强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联系的分配系统,以国家为首保证各个部门服从于整体的调节系统,并相应提出担任生产营养职能的是工人阶级,担任分配与交换职能的是商业阶级,担任调节生产的是工业资本家。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又不同于生物有机体而是一种“超有机体”,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各部分的活动比较分散与自由,因而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整体,但又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他提出了社会静力学的命题,并用静止状态的观点来解释社会有机体,认为其间的完善调节与平衡状态是社会的理想状况。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上述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相似之点,但又有其重大的本质的区别。
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解释社会,具有反神学、反教权的积极意义,其关于社会有机体的相关结构的描述、自我调节的功能和自由松散的整体等思想包含着合理的内容,但其关于三个不同阶级担负不同社会职能的推论在理论上是牵强附会的,用社会静力学来期望社会出现一个平衡的理想状况也是背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这种社会有机体理论明显地带有为资本主义社会机体各部分的现存状况与永恒合理性辩护的意味。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有趣的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不仅在书名中明确使用,而且被广为论述,不过他们此时的重点是通过联系精神生活条件同法与国家等政治生活条件,特别是同所有制的关系等经济生活条件来考察社会,这种由上而下地考察,实质上已经形成了社会形态的思想,尽管“社会形态”这个概念直到马克思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时才正式提出,但是社会形态的思想始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无疑的,而且“社会形态”这个概念显然大于即包含“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为了进一步剖析社会形态,又深入到社会经济形态中去,力求揭示社会形态更替中的本质原因,他在此不仅制定出“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而且提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说明“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是对“社会形态”的具体展开,因而仍包含在“社会形态”这个概念之中。需要指明的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就贯穿始终,而且一旦提升出社会有机体的概念,那么它就大于即包含着前面三个概念。
马克思最初是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个概念的,他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又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这两处论述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社会有机体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因而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囊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跨层次性的、整体性的范畴。概而言之,所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
二、马克思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由此只有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才能真正揭示对社会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内容。
首先,社会有机体有两个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一个是人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必然要同自然环境发生有机联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由此被纳入人的生产实践范围的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不可分割的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另一个是人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必然要同时进行人自身的生产,一定的人口因素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二,社会有机体有一个基础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这是社会有机体中承下启上决定其他部分的最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三,社会有机体有一个上层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里包括最上层的由人的精神生产的实践创造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由人变革社会的实践创造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社会制度体系或政治法律及设施。
在掌握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时,从总体上了解它由哪些内容构成是重要的,但不要机械地把社会有机体理解为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简单相加的结晶体,因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社会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着的大系统,特别是要懂得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是一个具有自组织性、发散性、开放性、再生性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这是理解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区分其与以往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实践出发概述了社会有机体活动的和发展着的图式。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3
[关键词]客源地;出游力;因子分析;三角图解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6-0018-06
引 言
雷珀(Leiper,1979)将旅游系统分割为3个地理要素:旅游客源地(generating-rekion)、旅游通道(transit route)、旅游目的地(destination-region)。因此,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旅游研究则应相应存在7个范畴①,出游力属旅游客源地出游研究范畴。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63)、威廉姆斯(Williams,1970)、米塞克(Miossec,1976)、格里和沃尔(Greer and Wall,1979)、修诺特(thurot,1980)、布里顿(Britton,1980)、霍维克(Haivik,1980)、戈曼森(Gormsen,1981;1997)、朗德格仁(Lundgren,1982)、皮尔斯(1987)、希敦(Seaton,1997)、吴必虎(1994;1997;2006)、张捷(1999)等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家,针对客源地出游的研究集中于出游的距离衰减性、相互流动性、集中性、等级性、核心边缘关系等空间特征,除吴必虎(1997)、史春云(2006)分别就旅游个体出游特征及其影响要素、城市客源地出游力影响要素进行研究以外,基于区域宏观的视角研究客源地出游力则不多见。
客源地出游力侧重从宏观尺度研究游憩活动客源产生地,关系到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生产力的区域合理化组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是否得到合理利用,客源地出游力是预测旅游流的基础,关系到旅游目的地如何定位其旅游腹地及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因此,本文以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为研究对象,侧重省际地理尺度,主要阐述两个问题:①客源地出游力的影响机制是什么?②中国省际国内旅游出游力呈现怎样的地域空间形态?
1 假说的提出:客源地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游力大小
史密斯(Smith,1995)认为可将旅游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地理现象、一项产业,并针对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收入,以及受教育年限等社会经济变量对个体旅行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综述分析。国内学者定性指出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吴必虎,1999;保继刚,2002),分析了年龄、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和家庭结构等特征对个体出游力的影响。
社会经济属性对出游力的影响已为国内外所关注,但侧重从微观尺度研究社会经济属性对旅游个体出游力的影响。宏观尺度上,是否客源地出游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相应的社会经济属性?遵循从“假设”到“验证”的假说研究方法,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地理尺度,假设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游力大小。
2 数据来源
皮尔斯(Pearce,1995)系统总结了国内游客出行的基本规律,指出人口分布对游客出行模式影响极大。简森・维必克(Jansen-Verbeke,1995)利用旅游客源指数TOI(tourist origin index),同样研究发现客源地产生旅游流的能力受人口潜力分布影响。吴必虎(1999)认为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水平、交通状况和消费水平。阿萨纳瑟保罗斯(Athanasopoulos,2007)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经济统计变量与国内旅游需求的关系。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体系中,选取城镇人口比重、就业人员数、年底人口数、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21个社会经济变量,描述200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属性。
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以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经过方差最大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因子提取标准;将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对各省份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因子综合得分;将因子综合得分定义为各省份的出游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省际出游力的影响机制及地域空间形态。
3 因子分析与假说的理论、数理验证
3.1 因子分析与假说的理论验证
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结果显示选取的21个社会经济变量相关性显著,KMO值和变量共同度平均值分别为0.812和0.913,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代表性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76%、26.28%和6.26%,累计方差贡献率91.30%,解释了21个原始社会经济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显著(表1)。
因子1在年底人口数、就业人员数、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旅游周转量、运输线路长度等10个变量上因子载荷大,主要反映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可概括为社会经济规模因子。
因子2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个变量上因子载荷大,可概括为居民生活水平因子。
因子3在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5个变量上因子载荷大,可概括为对外联系水平因子。
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及居民生活水平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85.04%,是影响中国省际出游力的主要社会经济属性,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一致。如希尔和朗德格仁(Hill and Lundgren,1977)在研究加勒比海旅游影响时发现,在国际旅游流流动层次上,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构成了旅游流发生的核心,发展中国家则形成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形成国际旅游“核心一边缘”综合体;威廉姆斯(Williams,2003)研究发现发达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和旅行社等,相当规模的就业人群,使得西欧一直是传统的国际旅游客源地;而据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2005年统计资料,国际旅游花费总额前20名国家(或地区)有17个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
对外联系水平因子是影响中国省际出游力的次要社会经济属性。对外联系水平高的地区居民,因 旅游者示范效应,往往形成良好的出游传统和消费价值取向。食品、饮料、地方文化、当地服务业、纪念品、以及其他所有旅游区内向游客出售的商业享受,会在当地居民中间,树立起比传统生活水准更高的物质享受风气。同时这些地区因旅游开发较早,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游客出行极为便利。
3.2 假说的数理验证
将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对各省份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因子综合得分(表2),并将因子综合得分定义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游力。因省际绝对出游数据缺乏,本文将2005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旅行社组团国内旅游人数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游力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16,显著性水平为0.01,呈现高度相关性。因子分析结果可信,“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客源地出游力大小”的研究假说得到验证。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联系水平因子是影响客源地出游力的主要社会经济属性。
4 中国省际出游力影响机制与地域空间形态
4.1 三角图解法――中国省际出游力因子分解
引入三角图解法,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内旅游出游力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联系水平因子等3个维度上进行分解,阐述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在省际地理尺度上的区域差异。3个因子的刻度线均起于左侧,向右侧增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3个因子上的得分之和为100;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游力大小(图1)。
绝大多数省份集聚在三角图中江苏点的周围,出游力在3个因子上的分解普遍呈现“6:3:1”的比例分割形态(图1虚线部分),即约60%的出游力由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决定,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影响比例占30%,对外联系水平因子则仅占10%。
史春云(2006)通过因子分析研究中国城市出游力发现,因子1主要反映城市经济与居民生活水平,因子2主要反映城市规模辐射能力,因子1和因子2影响作用大致一样,城市客源地出游力呈现出区别于省际客源地出游力的影响机制(表3)。
对比推断如下:客源地出游力主要表现为出游人次和出游花费。出游人次取决于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出游花费取决于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城市旅游产业链完善,居民出游意识强,旅游消费水平高,较少受空间距离束缚,表现为出游人次和出游花费均偏高;城市客源地出游力由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和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共同决定。2005年各省份人均GDP最低是贵州为5306元,最高是上海为51486元,均超过400美元。依据国际经验,国民普遍产生旅游动机,全国各省份旅游需求旺盛,但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出游人次,出游消费偏低,如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出游率为92.7%,但人均总花费仅436.1元;省际客源地出游力由3个因子共同支配,其中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占主导。因此,社会经济规模因子是影响中国省际客源地出游力的主导性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重要性次之,对外联系水平因子最低。
依据表1、表2和图1,山东、河南、四川、河北、湖南、湖北等成为出游力大省,源于其数量巨大的人口、相当规模的就业人群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上得分偏高,表现为出游人次规模大。在居民生活水平因子上得分偏低,出游花费不高,游客出行多为短程游憩,近域特征明显,旅游活动行为主要为基本层次游览观光。如陆林(1996)和钟士恩(2007)研究发现,黄山、庐山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客出行空间距离限制性门槛为400公里,超过400公里游客分布呈现距离衰减,主要客源市场集中于本省及周边毗邻省份,游客出游就近分布特征明显。而据2006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游览观光占出游目的比例高达44.9%,远高于其他出游目的。
上海、北京、天津等传统重要旅游输出地,虽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上得分偏低,但因居民生活水平高,旅游需求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游率高使其仍表现为大规模出游人次,出游花费大使其较少受空间距离束缚,游客出行不但钟情于短程游憩,更将旅游足迹遍布全国各大特色旅游地,在全国各大旅游地客源市场比例排名中较为靠前。
浙江、江苏两省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和居民生活水平因子上得分均偏高,源于除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旅游需求旺盛外,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和出游花费在全国也均位居前列。广东在对外联系水平因子上得分极高,历史原因和示范效应使得广东居民形成良好的出游传统,良好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又使得游客出行极为便利。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居民国内旅游需求不旺盛,出游人次和出游花费均偏低。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国内旅游出游力主要表现为出游人次规模大,出游花费偏低,游客出行多为短程游憩;全国各大旅游目的地、组织或团体,客源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应重点针对本省、周边毗邻各省及远距离出游力较强的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等5省、直辖市;客源地旅行社应侧重推出中、小尺度游览观光型旅游线路。
4.2 出游力等值线――中国省际出游力地域空间形态
将各省份出游力数值赋予对应省会地理坐标点,采用hreGIS9.2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标出值分别为-0.8、-0.4、0、0.4和0.8的5条中国省际出游力等值线,探讨中国省际出游力地域空间形态(图2),结果显示:
(1)全国尺度上,中国省际出游力地域空间形态整体呈现“三级阶梯状”,与中国三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值分别为-0.8和0的等值线是两条重要的出游力分界线;各省份出游力值经过极差标准化处理,计算三级阶梯出游力从东到西为近似“7:3:0”的比例分割形态,累计70%的旅游出游力集中在第三阶梯;居民出游力区域差异明显,从东部到西部,总的趋势是出游力表现为明显的距离衰减。
(2)区域尺度上,累计约60%的出游力集中在“四大旅游输出地”:冀鲁豫、苏浙沪、鄂湘粤和四川。冀鲁豫、苏浙沪客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旅游输出地。源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如上所述,社会经济规模因子是影响客源地出游力的主导性因子。
(3)省际尺度上,依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游力值,通过组间平均链锁距离进行Q型层次聚类分析,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4种类型:①出游力强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河南;②出游力较强的四川、河北、上海、湖南、湖北、北京、辽宁和安徽;③出游力一般的福建、江西、黑龙江、天津、陕西、广西、重庆、山西、吉林、内蒙古、云南、贵州等;④出游力差的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和。前两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后两类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
5 结论与讨论
(1)研究假说成立,客源地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游力大小;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联系水平因子是影响客源地出游力的主要社会经济属性。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客源地不同的社会经济属性、发展阶段及其对出游力的支配性,为科学预测客源地出游力提供了数据和理论依据。
(2)将客源地出游力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联系水平因子等3个维度上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尺度客源地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影响机制不同。
针对不同尺度的客源地出游力分析应区别对待。省际客源地出游力影响机制区别于城市客源地出游力,源于同时包括农村居民出游力和城市居民出游力。农村居民出游具有极大潜力,对外联系水平成为旅游发展重要瓶颈。乡村旅游的开发除加强城市、农村交通联系水平外,更会因旅游者示范效应,有利于农村居民出游价值取向、出游习惯的形成。
(3)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主要表现为出游人次规模大,出游花费偏低,游客出行多为短程游憩。旅游地客源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应重点针对本省、周边毗邻各省及远距离出游力较强的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等5省市。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4
艺术的技术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其本身的发展来看,艺术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发展变化,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下的经济无疑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艺术服务于社会经济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社会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艺术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知识经济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GDP的增长不等于幸福水平的提高。不能以物质消费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人们对产品的层次需求也会提高。艺术作产品就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引导人的需求、创造人的需求为目标的,艺术产品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精神需求,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艺术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会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话剧,歌剧,画廊和博物馆,还有电影等,这些艺术活动所来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向前迈进。还可以服务于社会的需求,繁荣人们的社会生活。艺术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家的创意产品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的层次上的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进步。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艺术的内容也要以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在物质基本并不匮乏的今天,艺术体现着人民生活水平程度。
当代产品不仅要有消费功能还要有审美享受功能。最好的产品应该是物质效应与体验效应的统一,要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有审美的体验。当人们在生产劳动过后,茶余饭后,在闲暇时间我们对艺术活动的需求就会上升。当代人们对艺术活动的需求不断高升,以至于现在人已经脱离不了艺术产品带来的精神食粮的享受。艺术活动帮助人类丰富社会生活,丰富情感世界,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艺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同时艺术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在国名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艺术产品也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小结:
一个地区艺术活动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艺术活动繁荣与否应作为当代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高低,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我们可以从这个地区艺术活动的多少,参与艺术活动的人数,艺术活动的产所,以及接受艺术教育人群的年龄和多少,可以判断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程度。
总结: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5
关键词:花鸟画;文化语境;转变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44-01
一、对“文化语境”的理解
“‘语境’这个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种是狭义的情景语境,另一种是广义的文化语境。将“语境”的概念引入艺术领域中,我们通常指的是“文化语境”,即广义的语境。它包含时间、空间(地域差异)、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文化潮流、艺术家的身份地位、观看手段和媒介以及观赏群体的喜好和对艺术的认知以及艺术观念等等多方面影响艺术创作的因素。
二、影响花鸟画创作的因素:文化语境的转变
(一)时代背景与地域限制
可以说,公元前东方和西方的绘画都只在固有的环境中互不相干的发展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外来艺术与本土艺术的对话是在魏晋时期佛教文化从西域传入中国。而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是在1840年敲开中国的大门,逐步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后。新思潮接踵而至,中国画进入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关键性时期。花鸟画也在新思潮的冲击下,积极地探索新的发展,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面貌。
(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潮流之转变
20世纪以前的中国基本处于经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的社会形态,其政治文化语境形态处于一种是以儒家文化贯穿提倡政教人伦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境况,以黄荃、赵佶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就是受其影响;另一种则是以太极、八卦和老庄、禅宗学说为本的“无为”的文化语境,从而大兴与院体花鸟画分庭抗礼的写意花鸟画、文人花鸟画。
到了现当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交通、科技、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进入快节奏的生活。但同时许多社会问题与冲突引发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触发人们内心渴求些许审美形象来得到一种心理慰藉。所以花鸟画家们的艺术创作也试图摆脱对传统文化语境的单相思,描绘当今时代的变化,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当下社会形态与人们内心情感意识。因此,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催生新的文化形式的出现,文化语境已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转变为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渗透。
(三)观看方式的变化
古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方式常以手卷、条屏、扇面、立轴等,致力于一个小众的私密空间中独自品读。而进入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形式的更替,住宅空间的变化,加之展览热潮驱动的艺术场馆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传统的观看方式势必与今天的空间语境显得格格不入。而现代人根本没有处于农耕时代的古人那种案头把玩的闲情逸致,而是对图像的感官刺激津津乐道。人们更适应在高楼大厦的水泥廊柱、五彩灯光照耀下观看展览。从而,花鸟画小众精英式的私人身份由于观看方式和展示空间的改变而转变成从属于社会的大众艺术。各类展示空间的面积扩大,观看方式的转变,都推动者传统花鸟画创作的转型。因此,花鸟画家们从当下语境出发,从自身出发,不断进行探索实验,力图找寻适应新的展示空间的样式突破。
(四)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变
以往的中国美术教育,多以师徒相授为主要途径。这种讲究理法、慧灯以继的学习方式能够深切的了解前人绘画的表现过程和技法步骤,把握中国画的创作规律。
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昔日师徒相授的传统模式已是不现实的了。在近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专业的美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拉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帷幕。发展至今,出现一批专业的美术院校。中国的新兴美术教育,是封建社会解体,西方学术思想与艺术思潮如浪潮般涌入所催发出来的产物。这一类新型的美术教育机构的大量涌现,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与转型产生重要影响,促使其更加走向专门化和职业化。并且在教育方法方面,学习西方和日本,以素描写生作为基本训练,注重西方式的写实造型能力,从而为花鸟画的创新开辟了一条借古开今,融会中西的新局面。
三、结语
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与文化语境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视觉图像之滥觞的冲击下,花鸟画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势在必行。因此,花鸟画家们传承传统花鸟画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思想,同时又注入新的血液,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和艺术的可取之处,革新花鸟画的图式,并融入自身情感与思想观念,与当今文化语境相契合,从而赋予当代花鸟画新的审美形式与新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基本形态范文6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郊区和乡村粗放型经济的影响,这就给乡村水土保持,环境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乡村林业治理作为一种生态治理的手段,其通过将小流域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小流域,这是可以在各个小流域治理中进行普遍推行的一种治理模式。
关键词:乡村;林业;小流域;治理;路径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独树一帜,这对于我国的国家地位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看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郊区和乡村粗放型经济的影响,这就给乡村水土保持,环境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乡村林业治理小流域的功能与目的
乡村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与城市成为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在城市中主要进行着工商业基本活动,而乡村则是以农林畜牧为主要活动,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厂矿企业逐渐搬离了城市,来到乡村选址落户,这极易打破乡村脆弱的生态平衡。加之,乡村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一时的经济效益,忽略乡村生态的保持,这使得乡村的生态环境一方面受到脆弱的生态平衡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压力。因此探索乡村环境治理的特殊模式和路径,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固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治理与开发相结台。对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1】乡村林业治理就是这样一种特殊路径。林业治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林业治理促进乡村生态治理。林业资源是生态资源的一部分,林业资源本身就能够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通过绿化环境,保持水土来减少水土流失。其次,林业治理促进乡村社会发展。林业治理是乡村小流域治理的组成部分,林业治理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实现小流域治理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也能给乡村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即通过林业治理实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共同发展。因此,从以上功能出发,乡村林业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乡村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且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林业治理小流域的基本路径
(一)统筹规划乡村林业,促进小流域治理
乡村小流域治理时一个系统工程,即是指通过对小流域单元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科学治理,运用生态的,工程技术的以及其他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林业治理是乡村小流域治理中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林业治理也需要针对小流域单元内的农林畜牧业以及河流,土地资源综合考虑基础之上进行统筹规划。统筹规划林业治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让林业规划服务于综合治理的全局目标,尽最大可能的利用林业治理的效能以及给乡村小流域单元内的农副业生产带来积极的效果。具体见下图:
(二)加强乡村林业治理的补助力度
乡村林业治理小流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单依靠小流域范围内的政府投入和群众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比较全国各地在小流域治理方面的投入来看,吉林省仅2011年,全市投入治理资金1288万元,对22条小流域进行治理,完成治理面积10.1万亩。而山东省莒县借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植树造林等项目进行水土流失治理。4年来,累计投资达6761万元,通过对芦家河、大山、万子山等3条重点流域进行了清洁生态型集中连片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62平方公里,先后治理小流域38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6平方公里。小流域单元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其生态,水土环境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小流域区域的群众参与治理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是薄弱的,因此必须加强乡村林业治理的政府财产补助力度。因为小流域治理不仅对现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项目。
(三)提升乡村林业发展加工水平
小流域治理是对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性,补救性质的治理。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乡村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成本。与此同时,乡村社会经济需要不断的发展,这就需要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之上,探索一条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又不影响乡村小流域生态环境的道路。通过林业治理乡村小流域作为一条重要路径,那么则可以通过提升乡村林业加工发展水平,摒弃粗放式的林业加工模式,增加乡村林业加工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将乡村小流域的林业治理与乡村林业发展相结合。让林业资源一方面为小流域的生态环境服务,另一方面也为乡村的经济效益服务。
三、结语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普遍落后。加之我国小流域数量众多,并且较为分散,这给我国小流域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全国各地的小流域各有特色,并且小流域附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乡村小流域治理并没有一个通行的路径。但是乡村林业治理作为一种生态治理的手段,其通过将小流域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小流域,这是可以在各个小流域治理中进行普遍推行的一种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