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1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策略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教师方面

部分教师把学生小组活动时间完全当作了自己的放松,休息时间。让学生像脱了缰绳的马一样任意驰骋,也不去理会他们是否在有效地进行小组活动。把自己放在了旁观者的位子上,笔者认为这恰恰是对自主学习的一种错误认识。

(二)学生方面

小组合作活动中最严重的现象是,大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所使用的语言80%为母语,甚至还要多,英语只是偶尔穿插的几个老师要求使用的单词或词组或是为了应付老师的巡视的一种武器,甚至有些集中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小组把讨论变成了闲聊和休憩的美好时光。

(三)在分组方面

教师通常让前后桌的学生组成讨论小组,而并没有认真地考虑一下怎样合理地安排一下合作小组,合理地搭配一下小组成员,嫌麻烦又费时费力,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导致讨论活动无法顺利进行或成效甚微。导致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态度不积极,甚至不参与,表现为消极抵抗,自行其事。

(四)在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方面

教师设计活动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不实际性。有些老师经常是为了任务驱动而活动,被任务型教学牵着鼻子走,而不考虑活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活动中要么情绪高涨,争论不休;要么无话可说,面对任务往往浅尝辄止,甚至无动于衷的两种截然相对的态度。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实施困难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缺乏调控能力。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指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有时合作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点拨;有时合作偏离主题,又需要教师纠正。如果老师根本不参与其中,没有及时给学生进行指导,大多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就会用汉语来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练习口语的机会,那么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作用。

2.随意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分组随意会使得小组间力量不均衡,竞争不公平。有的小组成员聚集了英语口语好、知识面广的学生,他们自我优越感强,合作时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有的小组能力较弱,他们口语差、表达能力不强,胆怯、自卑、缺乏信心,常常出现合作冷场,无法进行下去的局面。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合作学习完全没有意义。

3.合作目标不明确,不适宜。教师没有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对合作的内容进行选择。没有考虑它的难易程度,有的目标过于简单,无探究价值,没能让学生动起来,没有体验到探究的乐趣。相反,有的目标定得太难,学生达不到要求,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畏难的情绪。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

4.评价肤浅、片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只对学生的反馈是否正确,答案是否标准进行评价,却忽视了过程评价,对合作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参与性、合作诚意、合作技巧置之不理,视而不见。这种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二)学生方面

1.缺乏合作意识。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冷场”。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2.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有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而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另外有很多同学有从众心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众心理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消极影响,它容易使学生产生随意附和别人的思想,自己不作深入地思考。这样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促进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法有效实施的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1.积极的相互依赖感(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即学生们要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2.个人责任感(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Personal Res-ponsibility)。即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不同的任务。

3.人际和小组技能(Interpersonal & Small Group Skills)。即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交技能,使他们彼此认可,相互信任,准确交流,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4.小组自评(Group Processing)。即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二)促进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法有效实施的策略

1.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时机。当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难点疑点,大多数学生思维受阻时,正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此时,由于思维受阻,学生内心产生了困惑感,这种困惑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开始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合作需要。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究合作交流,促进思维的发展。由于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思考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意见往往会出现分歧。当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时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极好时机。”

2.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各组成员可以自行安排合作形式,利用图书馆、网络、阅读报刊杂志等来收集资料和信息,然后小组成员再到一起把每个人所找到的资料汇总、分析、讨论,最后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不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而且在互教互学中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也学会了自主学习。

3.合理分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般以 4-6人为宜。分组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这样才能满足各种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既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又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各种小组制定规则,同时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对规则进行调整和更换。如今,英语交际能力是考察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所以可以适当考虑把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纳入成绩评定中。同时,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就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交际技能,他们不但学得轻松愉快,而且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4.创设情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给学生一种不断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建构新知识的有效的学习环境,还能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养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习惯,还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及能力训练选取适当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创设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情景,使学生融入合作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中。

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2

关键词: 语法教学 合作学习 同伴评估

1.引言

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Ellis(1990)提出,“语法教学确实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正规的语法教学在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明显,但对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我们知道,“外语教学的对象是目的语的言语,言语是语言的生成品,我们不可能学完目的语所有的言语,而只能学习语言范式,取得生成言语的能力”(张正东,2001)。

E.Alexander,L.G在北外的一次演讲中谈到,“Grammar plays a very supportive role.We can say that it is a shortcut to language acquisition.”(语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它是语言习得的捷径。)但如何教语法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把语法结构作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这种以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操练句式、句型及翻译练习为主,通过反复模仿、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以适应各种考试的语法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脱离语境,把学习语法和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分割开来,在学生所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输出、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更谈不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语法规则,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学习正是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及组内成员的努力互动学习语法,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某个语法项目来参与有意义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真实的语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分析语法规则,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教学的始端是语言结构的非交际性介绍,终端是交际性运用,而教学过程应是从始端向终端扩展和强化的不间断的过程”(Harmer,2000)。可见,实现英语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关键在于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活动,去运用知识,最终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合作学习通过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促进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有机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者不但获得更多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而且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更高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语法学习的效率。

2.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模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优化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Johnson,et al,2006)。我国学者王坦把合作学习定义为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王坦,2001)。但合作学习并非仅仅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流、个人责任感、合作技巧和检查小组交互活动等基本核心要素。合作学习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的。合作学习倡导一种“多边活动观”,使各类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要科学地分组,确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制定基本的教学流程等。结合交际法语法教学的基本模式,同伴合作学习语法时不应该把某一语言点分离出来孤立地呈现,而应该先让学习者进入包含有某个新语言点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要在交际活动的进程中让学生去发现、总结语法知识,同时了解学生对新语言点的掌握程度,然后再对新语言点加以讲解和进行适度的语法句型操练。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新的语言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复习该语言点的特征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后一个交际活动是对前一个交际活动的强化。通过多次强化的交际活动,达到学生更熟练地运用新语言点进行交际活动的教学目的。现以虚拟语气和过去时作为同伴学习语法中的例子来说明。

学习虚拟语气时,教师先提出一个topic,让学生进行讨论,如选定题目为“If I were the principal of the school,What would I do?”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就会自然地把语言训练和交际活动结合在起来,在交际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语言,使交际活动达到目的性、可靠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在学习过去式时,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成员相互介绍自己曾经有过的有趣的经历。此时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非正式场合下的随意交谈,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非正式的,可能会犯一些语法和语音错误,但教师不必去干预、纠错,而应促使学生尽力用英语表达和描述,进行以流利为目的的语言训练活动。然后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把本小组交流到的最有意义或最有趣的故事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因为这属于正式场合下的交流,学生自然会产生使用规范的语言的强烈欲望或压力。但教师在此之前要不时地“协助”“作报告”的学生做发言准备,修改和排练正式场合下的报告。这个排练过程会使学生的语言质量得到提高,学生也会努力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此外,小组内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语法。如在学习情态动词时,教师先精讲各自的含义,然后将它们置于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口笔头练习。如:John房间里保险柜中的一笔巨款被盗,Kate,Tom和Jack都是警方的嫌疑人。Kate是John的同事,了解John的活动规律;Tom是John的好朋友,有John房间的钥匙;Jack是John的中学同学,一个惯偷犯。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警察的角色,分组讨论:“who is the thief?”并尽量用上情态动词。

S1:As John’s workmate,Kate knows when John leaves home and when he comes back,so it might be her.

S2:No,it can’t be Kate,because she can’t enter his room.

S3:Because Tom can enter John’s room,it might be him.

S4:It may not be Tom because he and John are good friends.

S5:It might be Jack because he often stole something.And we can tell the footprints on the floor are his.

S6:I agree,it must be Jack.

总之,在学生进行同伴合作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把组织交际活动放在首位,按照从用到学的顺序进行教学,即采用交际法的强型(strong version):Produce-present-practice.

此外,同伴间的语法合作学习还可以向课外延伸。学生通过各种资料包括各种图书、期刊、工具书甚至网络资源查找当次课堂需要完成的语法点,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各组长对任务完成的情况、结论、决定、发现等向全班进行口头汇报并做书面总结。同时回答其它小组对此语法点所提出的疑问,最后留出两次课的时间,各小组交换书面报告,由教师主持进行评定。

3.同伴评估

合作学习更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合作小组中,学习者个人的目标、责任、独立性与主动性是完成共同合作目标的基础。通过合作,学习者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得以增强。大学英语语法学习中的同伴评估还包括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评价。这里主要谈谈学习习惯的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自己在几个不同时期内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及取得的成效,来看自己的习惯是否良好。具体做法是:学生任意选定一段时间(约两周),坚持每天记录下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段及学习任务的完成量和所采用的方法,然后再和其他英语成绩好的同学作比较,主要是比较每天学习英语所花的时间是否合理和有规律,每天是否按时完成一定的学习量,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最后再比较学习的成效。通过和别人比较,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及时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学生在语法学习中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分析学习效果和其对应的学习方法,就能判断出哪些方法最适合自己,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评估任务结束后,由教师和学生同时给各小组打分,取其平均值作为各小组成员的成绩。同时值日组长为各组员评分,以两项平均值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给小组评分是为了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感,而给每个成员打分则是激励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交际活动,提高个人责任感,作为一种推动任务实施的手段,评估以肯定性激励为主。

4.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语法的同伴合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互相合作,学会“用语言去做事”。另外,语法教学应提炼“精华”,要善于发现语言规律,总结语言规律,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交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当学生在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中互相交谈时,你会看到他们结成了一个紧密的伙伴群体(Peer group),他们这时所用的语言是真正的交际(R.W.布莱尔,1986)。

参考文献:

[1]C.E.Eckersley,Language Learning a Skill.Britain: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1997.

[2]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Johnson,D.W.,Johnson,R.ABC――The Nuts and Bol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4]Richards,Platt,Weber,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125.

[5]Rod.Ellis,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asil Blackwell,1990.

[6]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Research,Practice[M].Second Edi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1995.

[7]Woods,E.G.Some Criteri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grammar tasks[J]. TESOL Quarterly,1988,22:624.

[8]罗勃特.W.布莱尔.外语教学新方法[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3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基本情况

(一)英语教学上重语言轻文化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来看,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围绕语言知识展开,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偏重于语法、句型讲解,很少关注语言文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教学行为,和人们传统观念上的“语言工具论”有很大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将英语当做了一种语言符号,从而导致了重语言轻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局面。而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多数大学教师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也仅仅是关于语言本身的内容,忽略了英语文化教学。

(二)英语教育评价体系影响文化教学发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将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指标。鉴于四、六级考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益扩大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都开始了“填鸭式”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题海战术,将四、六级试题作为语法讲解的主要例子,虽然这种教学办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四、六级考试成绩,但是却忽视了英语的实际运用,直接发展成了“应试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往往无法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而只是单纯的学习英语考试技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

(三)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较高的文化教学意识

现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大一部分的教师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教学的积极意义,还是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注重词汇、语法和句型等方面的教学,文化教学意识亟待提升。而且,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本身也不具备充分的文化知识储备,对于跨文化交际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直接阻碍了文化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优化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在语言功底上要有深厚基础外,还需要在母语和英语这两类语言方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适应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需要。因此,就高校来讲,必须加强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在英语文化理念上对教师进行培养,强调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意识,使教师认识到英语文化教学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高校有必要以教师培训等多样化的活动,进一步强调文化教学意识,对跨文化知识研究予以大力支持,为学生交际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为了使教师更好的体验英语文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教师派到国外亲身体验,从而使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能够结合实践经历更好地向学生介绍西方风俗,更具体的教授学生社交礼仪等。

(二)加强教师自我能力提升

就英语教师而言,应加强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和日常的学习中注意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向学生教授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为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构建良好的氛围。同时,教师要注意的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也要掌握适当的范围,不能过于宽泛,要从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出发设定文化教学内容。而且,文化教学也应该与学生的交际有机联系起来,以便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应用。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尽量避免传统意义上的英语知识教授,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从旁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结合语言和文化教学将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激发,从而提升英语文化教学水平。

(三)注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从更大的范围拓宽英语文化学习资源。在具体教学实施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可以举行一些英语文化讲座活动或中英文化交流会,或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英语短剧表演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兴趣。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借助网络、多媒体等,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一些英语影音。因为,就电影和录像片而言,绝大多数都可以从中找到国外的文化缩影。不仅如此,在英语文化学习上,要想更多了解文化知识,阅读国外文学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比如,国家地理、风土人情等,这些都可以从国外文学阅读中得到解答。

三、结语

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4

论文摘要:英语“四位一体”英语复习教学方法,摒弃了几十年来教师普遍采用的英语总复习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和老师都从“题海战术”中真正解放出来。只用十几套阶段练习,就把总复习三分之二的内容和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达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前言

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给英语复习教学带来了深刻而彻底的革命。这一复习教学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解决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高投入、低产出”“少慢差费”状况的一项重大成果和举措,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一、“四位一体”强调“阶段”为主,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四位一体”符合认知规律和当代教育理论,强调“阶段为主,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改变了传统的依课本顺序,每课/单元复习的“吃透课本,抓纲靠本”的复习方式。四位一体阶段复习以系统归纳为主,在一段时间里,集中时间、精力突出解决一两个语音项目,一两个语法项目,一些课本内容,分散了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是一个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收获的好方法。在去年的英语复习中,我采用了这一方法,虽然由于时间紧张,只进行了半个月左右的阶段复习,未能充分展开这一环节,但仍然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四位一体”突出强调练习的质量,精讲精练

“四位一体”突出强调练习的质量,精讲精练,反对“题海战术”“满堂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并形成技能,因此重视训练的质量十分必要。运用“四位一体a”,精讲精练,会以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会出更好的成绩。为提高练习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训练的材料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对手头的材料作一番加工整理,不仅考虑到广度和深度,还要考虑练习的顺序和方式。第二,讲演的例题要有扩散性、典型性、目的性。精讲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复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指导,巧学妙记,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为便于防止训练难易度控制失当,应吃透大纲和考纲精神,以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精讲巧练,举一反十。

“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鼓舞学生参与教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因材施教。

三、“四位一体”采取以模拟为主的复习模式

“四位一体”改变了传统只有阶段和模拟训练的两步骤,并以模拟为主的复习模式,并赋予“四位”中每一“位”都与传统不同的内涵;在以阶段复习为主的基础上,大胆推出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两个重要步骤,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有了着落。

复习就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因此对模拟训练百般重视,热衷于让学生大做特做所谓的模拟试题、仿真试题,四处搞题、抓题,鼓吹怎样考就怎样练。“四位一体”推出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这两个重要环节作为“四位”中的中间“两位”,这“两位”为阶段复习中获得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了符合客观规律的、必不可少的台阶,使转化的过程有了重要且不可缺的“磨合期”,为知识向能力顺利转化提供了保证,弥补了传统复习模式的严重缺陷。

四、英语“四位一体”中复习教学法将总复习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

英语“四位一体”中复习教学法将总复习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复习、单项练习、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各个阶段本身也遵循从阶段侧重的原则。从整个复习过程来看,侧重点放在“阶段复习”上,且时间安排是总复习的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时间。基础知识夯实了,再进行单项训练以查漏补缺,培养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以培养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提高解题技巧,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实用性上。

五、深入研讨“四位一体”,创造性地运用“四位一体”

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四位一体”,具体操作中会碰到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四位一体”只是提供了复习教学中“大四位”和“小四位”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观点以及一般的操作办法,至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一“位”的复习内容要求等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研讨“四位一体”,创造性地利用“四位一体”,丰富和发展“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对指导复习教学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再次,“四位一体”是一种复习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师复习教学而设计的,同样对平时的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期中期末复习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结论

复习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自然发展和延伸,它有着同新授课教学完全不同的自然规律和特点,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将复习教学纳入了整个教学进程,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布置,填补了我国教学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5

摘要:语法是语言运动的游戏规则,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能开启娴熟交际大门的钥匙。在语法教学中要否定呆板和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讲究语法教学的目的性和策略性。通过学习语法的目的性入手,探讨了教授语法的有效策略、方法及多元化手段。

关键词:语法;策略;多元化

一、学习语法的目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中突出地提到了“强调主体教育”,实则是要求“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主体教育者重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以及两者的融合,弥补因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而导致的意义失落和主体性的泯灭。从本质上来说,主体教育观就是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走向自然,有机会与社会和现实社会生活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还有机会关注自己的个人知识,在自我感受和体验中获取知识”[1]。可见“主体教育”中课程的基本来源里具有“生命主体”的是“人”,而其在教学中的对应实体是“学生”。诚然,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主体教育”的本质意义框架下,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就在于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用来交流和应试。

二、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企图在所接触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发现秩序,寻找规律[2]。其实,语言同样也有自身的规律。学习外语与学习其他任何知识一样,整个过程是一个发现规律、寻求规律,并对原有规律进行重组的过程[2]。语言是由句子而不是孤立的词组成,而句子的构成靠一定的规则,因此,英语学习和教学中语法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懂得语法规则、结构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其记住有关的规则和结构;对规则、结构理解得越深,运用语言就越自觉、越准确;同时还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2]。所以,语法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习得知识和正确灵活运用语言的效果。

记得古汉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可见,策略的突出特点在于对手段、方法的计谋性思考[1]。在实际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在语法学习和使用中最困难的是英语语法头绪太多,顾此失彼,并且大学英语语法学习比较枯燥乏味,且多数知识点已在中学学过,学生免不了会出现积极性不高,不够重视的现象,这就尤为显得教授语法需要策略的重要性。把策略用在教学上被称为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过程、方法的综合规定[1]。对于庞大且纷繁复杂的语法体系来说,语法教学就是要强调策略,否则单一、呆板、硬灌和死抠的教学无疑导致混沌、死板、被动和遗忘的结果。

三、语法教学策略

(一)语法教学中运用的教学理论

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换言之,正确的理论可以作为我们实施行为的向导。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关注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即教育对于人的价值以及实现这种价值需要采用什么方式,呈现何种教学内容,它的研究方法是哲学的思辨和理论体系的构建[1]。以此理论可以设计和管辖教学的过程,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再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加入,打破了填鸭式教学这一传统灌输模式,使知识的获得更具牢固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知识是语言运用的规则,我们不能去创造而只能是习得。建构主义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和生成性则有失偏颇。因此,建构主义持有的观点在语法教学中应作为帮助语法教学的多元和有效手段与主导式教学方法相结合。

(二)语法教学的原则

民主合作原则是成功实施教学活动的保障,就是要在教学中“创建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1]。大学语法学习中,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基本的知识体系,他们的认知发展顺序一般是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因此,教学时要遵循此认知规律,有逻辑、有步骤地安排知识点的讲授,把握住知识点的内在有机联系,使讲解体系化。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的重要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1]

(三)语法教学方法

在大学语法教授中,因为很多语法知识是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获得的,所以一再地反复、冗余重述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必然出现被动、消极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对英语语法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对语法现象作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最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转贴于

1.再现法

由于在大学前,多数语法基本知识学生们都学习过,那么再把抽象、一般、普遍的语法定义和知识作重复地讲解就没有必要了,既浪费时间也没有作用。但我们要明确,为了加强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提高语法运用能力,当我们就某一语法知识点进行深入地认识和提升时,教师不得不高度归纳该知识点的核心语法现象,运用定义、图表、列举等方法和手段把习得过的语法知识再次呈现给学习者,激活其大脑沉积的相关知识,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2.演绎、归纳法

演绎法是先让学生接触和理解语法规则、结构和规律,然后再举例验证和解释语法规则。而归纳法在此处强调教师先学习、观察、分析和比较语法现象,然后再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或规律,最后传授给学生。

(1)特例总结

在习得某一语法点的基本和一般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有必要掌握在此范围以外的特殊用法,这是教授大学语法的必要任务,是更好地较为全面地掌握语法知识并熟练应用于交流和应试的必然要求。演绎法首先为学习者呈现语法规则,并总结和列出标志性的词和句子结构,然后举例并释解其具体用法,同时如有类似用法或需要对比、区别的词语或句型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或区分以方便其加深记忆。例:虚拟语气用在asif(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中,其动词形式与虚拟语气用在wish后面的宾语从句中的动词形式相同。另外,虚拟语气用在宾语从句中,动词suggest意为“建议”之意时其形式是“should+动词原形”或省去should直接用动词原形;但当suggest所跟的宾语从句不是“建议”而是“表明、暗示”之意时,则用陈述语气。

(2)技巧总结

如我们所知,语法规则繁杂且不容易穷尽,若我们只死记语法条款肯定会事倍功半,但如若通过语法现象作出总结,得知一些规律性、技巧性的语法结构并固化下来,这样就能够省力地帮助加深和牢固记忆。例:在Itis(about/high)time(that)…从句中要求用虚拟语气,表示早该做而未做的事,并含有建议的意味,其动词形式用过去式。因此,总结出的这类词和句子结构能很有效、快速和牢固地为学习者所记忆并掌握,且不失为一种能提高交际应用和应试之高效性和准确性的技巧。

3.练习法

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和顺利通过应试的能力。因此,对教师来说,科学地设计语法练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操练无疑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按照熟悉、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分为三种操练方法:(1)机械操练。在此练习中,学生的反应完全受到控制,学生不用理解意思就可以作出正确反应,如模仿、替换、重复等。这类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熟悉记住词、句等语言形式或结构。(2)内化操练。指学生的反应仍然按教学内容和目的受到控制,但学生必须熟记语言形式或语法结构并理解意思才能作出正确反应,如造句、改写句子、改错、完形填空、翻译句子等等。这类练习的目的是理解语言形式或结构使之在记忆里巩固下来。(3)交际操练。指学生根据自己所习得和掌握的语法知识作出反应。这种方法更接近于实际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这类练习可以通过问答及场景对话等口语交流方式得到锻炼,其目的是灵活运用语言形式或结构。

四、总结

总之,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法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英语语法学习比较枯燥乏味,且多数语法知识已在中学学过,学生免不了会出现积极性不高,不够重视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主次、重难点之分,必须以教学策略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贯穿于语法教学中,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对英语语法知识形成全面、系统、深入、牢固的认识和掌握,并能对语法现象作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最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应试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代芯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冯秀红.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与实践[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80-82.

大学英语学习法范文6

论文摘 要: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本文系统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探索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证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多数大学学生虽然学了多年英语,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弱,听说能力较差,很难用英语与人进行流畅的交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急需改变。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强调“做中学”,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同时习得语言,促进外语学习的进步,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课的一个一章话题“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 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来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

一 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和模式

1)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 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条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例如: 几个人或几个小组各讲或写一个故事的内容,然后把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 一个或一组学生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学生有另外一系列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一项交流活动,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 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达成一致。

5)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exchanging tasks): 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

Skehan提出任务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即任务设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同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总结和归纳。

任务中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该阶段的活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积极从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角色扮演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由分析(教师分析并评价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组成。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口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根据在教学实践中所学的主题不同,可组织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并对任务活动及时检查、总结和评价。活动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本单元(“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的教学内容是跨国婚姻,学习有关爱情和婚姻的英语表达方式。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非常适合任务型教学。可以把要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知识,把要培养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化解到具体的一个个任务当中去,使本节课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把目的语(英语)当成一种工具去用,这样,学生们会因为此话题的趣味性及实用性而感兴趣,故能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Task 1: Pre-class Task

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爱情跨国婚姻的资料信息以备上课讨论和展示.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要求:(1)把找到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是文字(英语),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各种形式。并做好在课堂上用英语给小组和全班同学介绍的准备.(2)尽可能使用本单元词汇和语言知识。

(设计分析:爱情话题对学生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这次让学生搜集资料,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所找资料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Feez(1998)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的焦点在过程上,而非结果上,这样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另外,此项任务的设计是对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有效拓展,活动没有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了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会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Task 2 Group Work ( Discussion )

把学生分为8组(每组5名成员),让同学们在小组内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归纳总结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以备在全班展示之用。

(设计分析:此任务属于“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同学们所找的信息不尽相同,此设计符合任务活动设计中的信息差原则。此任务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属于“做决定式任务”,让学习者在多种结果中通过协商选择一个结果。)

Task 3 Team Work

把上一任务中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的内容在全班进行展示,同学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影视,图片等教具。要求学生自己在全班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两组并给予奖励。

(设计分析:此任务属于“信息差任务”和“交换意见式任务”。此活动能培养学习者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也体现了任务设计中的激励原则。)

Task 4 Role Play

假设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谈恋爱(名字分别为Mark 和 Gail),但女方父母反对。让每组同学参加角色扮演,五位同学分别扮演故事中的男女主角,Gail的父亲和母亲和该故事的讲述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他们之间的对话。

(设计分析:这个任务活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更接近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体现了设计任务的真实性原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学习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任务,而且具有“能动性”,能让学习者行动起来。)

Task 5 Post-task

要求同学们自由组合,四人人一组准备一次英语电视采访节目:介绍自己家乡的传统婚礼。(1人为主持人,另外3人为采访嘉宾)。下次上课向全班同学表演。

(设计分析:此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会让学习者在活动中感到新鲜,同时,把学习内容应用到口语上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用外语解决问题,有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分析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体会到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2、在任务型活动中,老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监督者,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防止一些学习困难者开小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在面向大家作汇报时,可能产生一些紧张情绪,教师要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3、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但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造成课堂混乱,影响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要防止少数人在学,多数人在看热闹的现象发生。

当然任务型口语教学中也有其不足之处:如课堂效率低,难以保证大班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任务经常占去大半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专注语言学习的时量受到压缩,课堂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过分依赖教师的教学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或出处:

[1]Candlin C N.Toward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A].C N Candlin,D Murphy.Language Learning Tasks[C].Lond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1987.5-22.

[2]Willis,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Britain: Longman

[3]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