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网络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网络分析范文1
1 垂直细分社交网络信息特点
1) 垂直细分社交网络以特定的专题领域为目标,发挥专业化特点,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2) 社交网络信息中80%是非结构化数据,即:各种格式的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3) 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往往代表多种不同类型的实体、不同类型的实体之间存在的关系类型不同,即“多模”性;4) 不同社交网站的信息存在异质性[1,3-4]。
本体(Ontology)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2]。针对垂直细分社交网络信息特点,引入专业领域的本体,通过提供机器可理解的信息,规范信息的建模与存储,并为社交网站中的信息共享及网站间的协作提供帮助。
2 音乐论坛社交网站信息建模与存储
垂直细分社交网络的领域特征强,以音乐论坛类社交网站为例,如:百事高音乐论坛(http://bbs.besgold.com)现有会员118万人,分论坛、群组、家园、上传等板块;清风音乐论坛(http://bbs.breezecn.com)有会员52万多人,有音乐交流、朋友圈等板块。这些在线音乐论坛具有明显垂直细分社交网络的特征:主题单一、音乐价值链完整、专业性强、活跃会员的关系稳定。因此,建立音乐论坛社会网络信息的本体OMSN(Ontology for Music Social Network)[5],通过恰当定义论坛用户以及各个主题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设计易于存储的数据模型。
2.1 信息特征分析
音乐论坛中形成主题社会网络和会员(用户)社会网络。1) 会员(用户)社会网络蕴含着具有相近兴趣爱好的用户群体,可用RDF三元组表示:(member A,member B,relation Value),含义是:“member B”回复或者引用“member A”的次数是“relation Value”;如需要用户的权威度,可通过记录出度、入度,再结合精华、威望、级别值等表示。2) 论坛中的关键用户是论坛中影响力大的会员,关键用户发起的话题或者关键用户关注的主题一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往往会引起论坛其他会员的共鸣。通过主题社会网络分析可通过找寻关键用户发现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时下热点主题群。
2.2 音乐本体设计
FOAF(Friend-of-a-Friend)和SIOC(Semantically-Interlinked Online Communities)是使用广泛的本体框架,具有共享应用的基础。可借助这些本体进行音乐论坛中用户信息的建模。采用FOAF本体描述论坛中人的概貌信息,SIOC本体分两部分:一是记录论坛内容;二是记录FOAF等词汇间的映射关系。部分本体词汇如表2所示,音乐论坛的本体结构如图3所示[5]。
2.3 信息存储设计
使用关系数据库存储OMSN本体,如表2,表3所示。
3 结束语
本体可表示网络间需要共享的计算机可读的信息,通过建立共享的垂直细分社交网络本体可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完成共享信息的建模存储。通过设计的OMSN本体,完成音乐论坛类社交网站中部分信息建模及存储,但对于社交网站中动态变化信息(如:在线用户的变迁、信息的更新等)的处理还不完善,这将是下一步需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Mining. Washington USA: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47-52.
.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China: IEEE Computer Society,2010:95-99.
.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35(3):383-413.
社交网络分析范文2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价格不断降低,已经达到普通百姓所能接受的价格。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网络几乎普及到每家每户。网络的普及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网民人数不断增加,方便了网络产品的推广,庞大的网民为开心网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扩招带来熟悉网络的用户
开心网的社会动力来自“蚁族”。“蚁族”,简单地说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工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劳动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临时性工作或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①
“蚁族”是人,有自己的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只能从虚拟的网络中寻求心理安慰。“蚁族”有高智商,又受过高等教育,所以更熟悉网络;“蚁族”群居更有利于开心网的传播。
高房价让买房成为“奢望”
开心网最火的两个游戏“开心农场”和“抢车位”均与现实密切联系。节节攀升的房价让人触目惊心,人们期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期待有个自己的家,期待能有自己的鱼塘、花园、菜园、别墅,期待闲暇之余朋友之间的交流。抢车位源自大城市车辆多、停车困难。
开心餐厅源自于时间紧张而无力做饭。玩起来还不错,还能和朋友们互相帮帮忙,雇用服务员,或者是分享食物,都挺有意思。
情感需求
现代都市的生活空间是狭窄的,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忙忙碌碌,每天的工作又大多处于封闭状态,相对于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更缺少交流的空间,经历了一天的忙碌,乘坐拥挤的公交下班,很多人下班后的选择就是回家休息,把自己关在那个狭小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从心理角度分析,都市中忙碌的人更有社交的需求。而开心网的出现正满足了这种需求,在开心网营造的游戏环境中,很多人感到很放松,很快乐,并且他们可以在这里宣泄,可以去“偷”(偷菜)可以去“抢”(买卖奴隶),这些行为突破了伦理,可以使人体验不受制约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中的宣泄,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对现实的不满。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工作生活和信息社会密切相关,需要了解外部信息,尤其是和自己相关的朋友、同事、亲人的信息。年轻人正处于社会角色转变的阶段,生活阅历仍然不丰富、心理素质不够硬、事业刚刚起步,他们更需要朋友之间交流,以便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开心网利用“实名制”再加上特色小游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网络游戏“拒绝现实”的不足。同时,这也正是开心网的缺陷所在,它缺少了虚拟的新鲜和刺激。
他们在开心网寻找一种归属感,正如临床心理学家胡纪泽在《中国人的焦虑》一书中揭示的事实: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深入,人们的焦虑越严重。户口、房子都是影响人的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宅文化”的流行
“宅文化”与SNS社交网站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我国,“宅文化”的定义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主要是指在家里呆着而不愿意出门的人,其主要现实原因是社会交往成本太高,朋友聚会之后,按照中国的行为模式,一般都要去吃饭,而这一切都需要成本。寻找一个较为正规的饭店,然后把酒言欢,这个成本远远大于平均生活成本。下班之后,短暂的休息时间,无聊之余,上网或许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因为成本低。而SNS社交网站满足了他们足不出户与好友之间互动联系的需求,开心网就是建构了这样一个平台。“宅文化”促进了新的网络交流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匿名往存在信任危机
在传统的网络交流方式(聊天室、论坛等)中, 个体是以虚拟的身份加入的,所扮演的角色也是虚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具有匿名性、想象性以及责任缺失性等特征,匿名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随着现实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在这种匿名性中得不到满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在实名制下,人际传播仅仅是现实社会的翻本,有效杜绝了匿名性传播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暴民”等现象,使人际交往依然在社会规范的作用下运行,我们可以看出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是社会需求的必然。
注释:
社交网络分析范文3
关键词 青少年 媒介环境 社交行为
一、青少年社会交往媒介的网络化
数百年来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现代媒介环境呈现出信息全球化、信息海量化、媒介网络化、形式视觉化和交流分离化的传播特征。日新月异的传播媒介和无穷无尽的信息传达,空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在这一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生活环境势必会走入一个全新的社会交往空间。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该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半儿童、半成人、半优质、半成熟的特殊心理特征。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速度滞后于生理发展速度,生理、心理水平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逐渐从“自我中心”向“去自我中心”转变,呈现出心理:上“断乳”症状:他们开始尝试脱离家庭自己去适应并改造世界;与父母、家庭渐行渐远,而希望从社会和同辈处获得帮助;越来越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越来越强烈的寻求“自尊”与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通常意义上来讲,媒介环境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和舒解压力需求,而且可以满足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尤为重要。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青少年群体内交往和青少年群体外交往。他们通常是在校内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环境下进行的。文化环境是青少年社会环境的重要方面,是指由人创造的、非自然提供的、社会性的人所接触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总体环境。文化环境中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媒介环境,即社会中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媒介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环境,而当下的青少年已然完全生活在这一媒介环境中,并时时刻刻在改变着自己的社会交往方式。
二、社交网络媒介的发展状况及技术特征
(一)社交网络的发展状况
“社交网络”,是网络与社交的合称,也可称“社会化网络”是 “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简称,它是致力于建立接近现实社会交往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系统。这些服务往往是为了建立网际社会关系,但这种解释还不能完全覆盖那些社会化网站(SNS网站)的功能,因为社会化网络已经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简单的说,这种网络使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社交主页并成为一个信息的主体,根据“六度分隔理论”与“150定律”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一般人可以维持稳定社交关系人数的最大值为150。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发现,通过6个人可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数便是150的6次方,即11390625000000。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人数之和,我们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想认识的任何一个人。我们目前接触的许多网站都属于SNS性质的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QQ空间、QQ校友、51、淘江湖等等,它们提供了交友、游戏、资源共享等种种乐趣。到2009年2月,中国网络社区(SNS网站)月度业务用户规模已达1.632亿人,较2008年1月1.188亿用户,增长了41.7%。另外,SNS业务还渐 向传统网络领域如搜索引擎、通讯软件、下载网站等延伸,可见互联网的SNS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SNS社交网络的技术特征
第一,SNS大多采用实名注册,使网络环境的真实感进一步增强。实名制注册是SNS社交网络最新的特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和传统网络相比使人更有安全感;第二,SNS采用“一对多”的网际传播模式,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在SNS中,每个注册者都充当了一个传播中心,这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第三,打破了传统的网络社交沟通模式,使资源共享更加快捷方便。与传统QQ、MSN不同,国内的SNS网站最初是针对青年人群体设计的,因此更符合年轻人们的需要;第四,应用功能丰富多彩,进一步满足各个阶层用户的多样性需求;第五,针对目前人们对手机终端的依赖,大多数SNS社交网站开发出手机终端服务功能,用户可以用手机连接互联网直接登录SNS网站,操作自己的主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登录 网站的时空限制,满足了不同用户对SNS的使用习惯 。
三、网络媒介的社会交往特征
第一,开放性和自主性。网络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参与者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就可以参与进来,平等自主地利用网络进行自由交流。第二,间接性和虚拟性。网络社会交往具有虚拟性,交往主体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网络技术作为中间环节的。这种方式消 解了物质空间障碍,使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了。第三,动态性和偶然性。网络社交不受时空的拘束,使人际交往变得自由灵活的同时,也决定了交流场所的多样化和多变性,这体现出网络社交的瞬时性、动态性。这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对缘分的体验,但又让网络社交中的人际关系变得不那么让人放心,也许今天聊的很开心,明天就会成为陌生人。
总而言之,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渴望交流的,网络社会关系是改变了传统意义中的社会关系如血缘关系、职业关 系、地域关系等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在这里,交往主体的思维方式和交往行为都出现了新的特点,与现实社会交往呈现出了较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9-13
[2][英]巴雷特.赛博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1998:7
作者简介:
社交网络分析范文4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社会关系管理将是重要的在线生活趋势,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将是迈向社会网络时代。但是目前国内外SNS发展却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网站倒闭,营收下滑,国内的两家SNS网站——360圈和蚂蚁网先后宣布停止运营,千橡陈一舟也坦承“千橡的营业额首次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国外Facebook全球用户突破5亿,在美国的普及率已高达42.1%,社会化网络时代初步呈现。因此通过分析发现,SNS网站的成长的关键驱动力是提供社会化、生活化服务,而这也是国内外SNS社交网络差距主要原因。
从所提供的服务与机制来看,Facebook已经启动了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趋同的过程。国内的SNS用户行为已经开始不自觉的向社会化迈进,但是网站的服务还没有来引导用户完成社会化、生活化,国内的SNS社交网络仍处于娱乐化维系社会关系的初级阶段。
(1)Facebook——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从Facebook的热门功能与应用可以发现,Facebook已经成为了一个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人们在Facebook不仅仅可以进行社会关系的管理与维护,还可以展开一系列的社会化活动,Facebook正在努力为用户创建一个服务完备的网络社会。
活跃、丰富多彩的活动(Events)。每个月350万个活动发起,平均每个月每个用户被邀请加入3个活动。
用户生活化特征明显,广泛的社会化应用。用户关注领域多种多样,生活化是主流国内新闻,体育,运动,旅游以及家居和园艺。Facebook执行公开的整体开放战略,为用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主要通过超过52万个开放的第三方应用所体现。在Facebook上的社会化应用广泛,包含了商务、教育、购物支付、理财等各类。
图表69Facebook社会化应用列表
强大的社会化分享。开放平台聚集有180个国家的100万个人及机构开发者,超过50万个开放应用,超过8万家网站连接,每个月超过6000万用户在外部网站上参与。
社交网络分析范文5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关系分析工具 信息分析工具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明确这个框架很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社交网络关系与信息的布局,其中,关系是根本,它对信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只有通过系统的视角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社交网络的整体脉络,了解在不同的关系框架下,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传播与反馈的,并且通过关系与信息工具来分析社交网络的整体布局构造。其次,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关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建立和维护这两个方面,通过划分关系强度来了解不同网站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关系框架的建立而确定,在某些方面,关系框架不仅决定信息的流向,还在某些方面决定信息的开放度以及内容分类等。
一、三个关系分析工具
“三个关系分析工具”指的是社交网络“关系强度”“关系需求”“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工具。
(一)“关系强度”分析工具
关系强度,简单来说被划分为强、中、弱,强度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作为社交网站的基础,关系强度往往影响各大社交网络的建立与发展。一般来说,关系强度较弱指偏虚拟化,关系强度较强指偏现实化。以信息流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关系强度较弱。第一,以新浪微博为例,在使用期间,用户可以彼此互相关注,因此这种关系是偏弱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强关系存在,在发展初期,关系强度较强的关系不会超过较弱的关系。第二,以Facebook为例,Facebook使用期间,以同学、朋友等现实关系为主,因此是强关系为主的关系强度。第三,以微信、腾讯QQ为例,主要是以“朋友圈”来区分关系,譬如腾讯QQ系统会向客户推荐适合客户圈子的群或公众号,由此可见这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用户把不同类别的关系放在不同的朋友圈中去管理。第四,不同的社交网络,其内部的关系强度,是有所差别且具有自己的偏重点的。因此在初始阶段便应该确定好相应的关系强度,并在以后的发展中随环境趋势逐步改变侧重点。
(二)“关系需求”分析工具
关系需求即分析网络用户需要什么,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解决用户“做什么”的问题,了解用户需要什么并准确地表达出来作出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关系需求面对大众客户,因此分析时也具有一定的困难,与关系强度分析工具相同,不同的社交网络有着不同的需求,每个社交网络的侧重点也不同。第一,以新浪微博为例,因为只需要单向关注便可以建立新关系,所以新浪微博有着较低的门槛,容易发展新关系,满足众多网络使用者的需求。第二,以微信为例,微信与新浪微博相比,侧重点大大不同,微信在建立新关系之前需要双方确认,其侧重点是维护旧关系。
(三)“关系模式”分析工具
关系模型目前存在三种方式,分别为双向对等模式、单向请求模式、单向指定模式。第一,以新浪微博为例,采用的是单向请求的模式,无需征求对方意见,都可以关注对方的动态,接受对方的私信。新浪微博的社交网络模式与国外的Twitter发明的follow功能相似,主要侧重点在于发展新关系。第二,以微信为例,其采用的模式为双向对等模式,即在确立关系之前,需要双方确认。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下,微信所涉及的模式不仅仅是双向对等模式,它还包括国外path的单向指定模式,例如只有在关注公众号的情况下,才可以收到其推送的单方面的消息。使用者也可以订阅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消息,这一点又恰恰融合了新浪微博的单向请求模式。
二、三个信息分析工具
“三个信息分析工具”指的是“信息发放度”“信息流向”“信息分类”的分析工具。
(一)“信息发放度”分析工具
由于每个社交网络的关系维度不同,各个社交平台的信息流向也不同,信息发放度自然有所侧重。以微信、新浪微博作比较,微信在网络结构上,实际上与腾讯QQ是大致相似的,二者与新浪微博对比,微信的信息开放度低,更多是以一对一的隐私对话模式为基础的,而新浪微博作为开放的个人媒体信息平台,其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让其信息流动速度更快,系统自净能力更强,信息开放度自然要高很多。从关系维度上来说,新浪微博强调信息但不过分强调关系;而微信中,信息则更多是在意关系焦点的。因此,信息发放度受关系框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而信息开放度的设定,一般是居于网络用户需要基础。
(二)“信息流向分析工具”
一般的社交网络流程,追随者通过互粉、互圈、互指与被追随者建立新关系,来接收被追随者的信息。信息流向关系到或接收信息的范围、信息传播效率以及社交关系的发展与稳固,因此“信息流向”分析工具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工具。依旧将微信与新浪微博作对比,新浪微博的传播效率明显高于微信,其社交范围也广于微信,由于微信的单向请求的关系模式,其与接收的信息路径收紧,信息流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传播效率自然不及新浪微博。与“信息开放度”分析工具有相同之处,二者与关系分析工具具有紧密联系,信息流需谨慎规定,才能与关系框架保持和谐。
(三)“信息分类”分析工具
信息分类分析,相比前两种信息分析工具,更为简洁,步骤更加易懂。一般分为原创图片、采集图片、线下消费分享、线上服装搭配分享等多个方面;而分类模式最常见的有直接法、职能法、网络法等。当然,不同的分析角度与关系框架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类别。信息分类,也可作为信息垂直发展的问题来看待。第一,微信和新浪微博从基本角度观察,都是属于图片型社交网络,二者均创建相册供用户分享图片信息,但新浪微博在2015年开通的live photo更胜一筹,支持动态图片,音形合为一体,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因为新浪微博的开放性,其在信息分类的过程中,新浪微博的角色、对象分类模式具有统一的趋势。第二,微信的信息分类更多地体现在公众号的推送机制上,公众号会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用户也可以针对不同内容关注不同的公众号来实现信息的分类。
三、综合分析比较
在新兴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中,典型产物即是新浪微博与微信。虽然微信的诞生要晚于新浪微博,但是其影响力却不比新浪微博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会超过微博,这恰恰体现了社交网络的流动性和发展性。
首先,新浪微博具有大众性,如同一张巨大的广告牌,将信息展示在公众的眼前,有利于公众话题的传播;而微信,更倾向于一对一的私密谈话,上文中也一直有提,这一点与新浪微博的“广播式”截然不同,采用的是非公共机制,这样,信息的范围大大缩小了,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部分用户的隐私。因此两者有弊有利。
其次,如今社交网络的渐变,借助社交网络来展开网络营销的这种模式已经崭露头角。虽然新浪微博与微信在营销内容上交叉,但是细分开来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从信息角度来看,微博对传播信息的作用明显高于微信,因为微博作为公众话题区,传播效率高,很容易通过一个公开信息来定位一个用户。从关系角度来看,微信处于优势,微信由于更加私人化,其关系维持和沟通能力明显强于新浪微博,微信的移动性和及时性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四、结语
从电子邮件的起点开始,社交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步壮大,国内的社交网络在学习国外的经营模式之外,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从一开始最基本的交友模式,渐渐演变成娱乐化模式,网络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再拘泥于维护旧关系的程度上,而是扩大现实范围,将网络的虚拟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完美结合,更加注重建立新关系的关系维度上。创造出更多的多媒体空间,引爆用户,吸引注意力,让关系和信息这两个层次互相影响,互相碰撞,摩擦出更劲爆的火花。也由此可见,关系与信息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除以上分析工具之外,研究社交网络的方法还有很多,也出现更多该方面的学术性研究。从2005年至今,我国的分析社交网络从不够系统、力度小、研究方向分散到现阶段的拥有系统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并有相关权威的行业研究,比如行业深度访谈、桌面访谈等。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亮. 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
[2]林茂申.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机制及治理探究――基于微信与微博的比较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3]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2009.
社交网络分析范文6
关键词:社交网络;市场营销;营销模式;互联网
一、前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应用平台不断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也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涌现和壮大奠定基础。社交网络应用具有明显特点,即点击量高、用户多,使得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市场营销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多家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模式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探索创新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提示企业应当充分与时代相结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降低运营成本、宣传产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及管理模式最优化。此外,企业还可通过调查不同购买者的能力和需求,制定详细具体的营销策略,以改善运营成效。鉴于此,本文将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与分析作为重点,为企业市场营销的应用提供理论参照。
二、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概述
1、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界定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商业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企业或商家可以将产品信息全面、清楚的展示给消费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社交网络通过产品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产生网络营销,利用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对不同用户或潜在用户进行宣传,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影响力与知名度、改善销售业绩的目的,便是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的范畴。2、社交网络时代背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企业或商利用互联网对自己产品开展宣传和销售即可成为市场营销。在此过程中,企业与商、企业与企业、商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关于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均需要利用社交网络完成,上述不同角色均是社交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并通过后者产生相互关联。由此可知,社交网络是企业后商完成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也是消费者购买生活用品的全新途径。此外,社交网络对所有企业和商赋予的功能和身份一样,可保证其公平参加竞争,且社交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和平等性给竞争能力较差的企业或商也提供了更多较为理想的契机。与此同时,基于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和商技术要求也更高,对于营销人员的要求更为细化,不仅需要有专业的营销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成功完成市场营销。由此可知,社交网络时代对于市场营销具有双面性的影响,应当针对社交网络特点改善自身素养方能充分利用其优势取得营销业绩制高点。
三、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特点
1、市场营销更具精准性和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相比较,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更具精准性。通过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企业的营销部门或商能够将目标客户锁定于更小、更细化的范围内,进而对目标或潜在客户提供重点服务。此外,对于目标客户购买力、产品需求等信息的精准了解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以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还可以利用目标客户群体在各自社交网络的宣传能力,产生“蝴蝶效应”,最终达到理想的品牌宣传效果,更进一步拓宽潜在客户的范围。由此可知,社交网络工具是企业或商寻找精准客户群体的重要途径,且消费者通过社交网络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也会影响下一步市场营销业绩,故而二者可相互影响,使得企业或商对潜在客户的锁定也更具精准性。2、运营成本降低社交网络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成本低、不受时间限制且收益较快。和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相比较,利用社交网络可以随时对产品进行宣传,也可以及时和目标客户完成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无需实体店面、节约金钱和时间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企业或商市场营销的前期通过利用社交网络减少资金投入,促使增强企业流动性并降低运营风险,再加上社交网络节点较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将开设实体店面、店面装修和资源配备、名人代言宣传等费用均可节省下来,对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客户群体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上述分析可知,社交网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对企业市场份额扩大也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改善其经济效益。3、市场信息反应更为及时、直接、准确市场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多变趋势。但是众所周知,对于市场信息及时、准确的掌握有利于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评估和预测,同时对企业发展战略调整、竞争力的提高、营销业绩的改善均可产生重大作用。利用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模式能够通过直接与目标客户的沟通更为及时、直接、准确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且更具针对性地掌握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和信息。而建立在客户意见反馈基础上的企业产品设计和质量调整、营销能力的改建势必对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合理调整企业资源至关重要,对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分析及创新探索
1、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分析(1)社交网络下市场营销渠道的构建。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历程尚短,社交网络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渠道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企业营销秩序混乱、产品销售管理不够规范。在企业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市场营销渠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完整和规范相应规章制度,保证市场营销渠道健康、长远发展。(2)产品植入。首先应当明确意识到社交网络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价值,才能对社交网络充分利用达到理想的市场营销业务水平。信息传递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网络平台的本质,在此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网络平台上虚拟的礼品表达自身情感。企业将产品植入至虚拟礼品中利用社交网络实现市场营销的最大化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交网络平成含有企业产品的虚拟礼品赠送与回赠过程中无形间扩大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广告效应。(3)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或商利用社交网络建立的市场营销模式具有多方面作用和价值,在对自我产品宣传外也可实时关注客户关于产品信息的反馈。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有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方能保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而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客户的信息并了解其心理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推送产品。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客户信息系统可为挖掘潜在客户、制定个性化产品及销售服务、拓展企业的营销渠道奠定基础。2、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探索(1)多级商模式。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首先应当注重营销员工能力。唯有提高对营销员工能力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且具有较强能力的营销员工可以通过拓展商群体完善多级商模式,进而达到理想的营销业绩。如在天猫、当当、京东等大型商品销售网站,企业可建立多级商模式,鼓励其发展下线,在“双11”、“情人节”等大型促销活动中,零售商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产品宣传建立多级商,利用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针对大型企业,可以将内部的营销团队划分为“分销商”,督促其利用各自的社交网络平台发展初具规模的零售商,并依据其业绩完成情况给予一定奖励,最终可提高产品销售量。(2)多个社交网络联合模式。多个社交网络联合模式无疑是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一种理想的市场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中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竞争对手、市场环境和自身等,将单一的社交网络发展成为多个社交网络联合的市场营销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轻松自如地面对挑战,完成自身蜕变和发展。如阿里巴巴在天猫、淘宝等购物网站平台上均有相关信息的链接,产品需求者可以通过不同社交网络联合更为清晰、全面了解产品信息,同时也更为直接比对不同企业产品特点及优势。在此种市场营销模式下,淘宝、天猫的销售业绩均有所提升,且产品相关信息的链接也可发送至QQ、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而网罗更多用户。(3)多渠道整合模式。随着社交网络多样化发展,多种市场营销模式和渠道整合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途径。企业在推广产品相关搜索引擎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页面,植入产品信息链接,利用更多机会达到更好的产品推广效应,充分发挥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交友软件、购物平台的销售功能,增强企业或商的市场营销能力。在社交网络销售平台和交友软件整合的同时,还可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渠道共同扩展,将其作为企业商品广告的投放和植入对象,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新型市场营销模式,完成企业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促使其销售业绩和利润不断增长,同时增加其市场占有份额,最终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五、结束语
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或商的关注和重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网络用户群体的增加,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市场营销将为企业产品营销带来更为客观的效益,且市场营销平台和渠道也将被拓宽。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和客户的沟通交流为产品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直接、及时的信息反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春丽.论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J].中国外资,2014,04:99-100.
[2]王羽超.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