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问题;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的现代化技术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帮助人们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受到各行业的重视。因此,各行业积极运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更新发展观念,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时间较短,仍存在着核心技术不足、发展战略不足、缺乏平台建设途径等问题需要我国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各行业积极探索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而且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自动化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现代化技术概述

1.1现代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技术有效的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进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在我国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外,现代化技术在我国经济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1.2技术缺陷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化技术也不例外。我国现代化技术由于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较为典型的案例为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意识,并且很多较为先进的技术都引进于国外,现代化核心技术较为匮乏,以至于我国现代化技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其次,我国现代化技术产业在电子信息工程行业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致使我国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市场较为混乱,导致了盗版等侵权行为的发生。

1.3发展方向

现代化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现代化技术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必须科学的选择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另外,现代化技术要想迅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撑,我国政府部门应立足我国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加大政府资金投放力度,使我国现代化技术能够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十分重要的发展成效,从而极大地推动我国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

2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核心技术不足

我国现代化技术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现代化技术发展大多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发达国家出于对自身利益保护的目的,在进行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会特别的保护其核心技术。由于我国缺乏对核心技术的科研能力,严重依赖于引进外国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电子信息在发展中严重缺乏自主性。甚至在一些特殊领域,核心技术的缺乏对我国产业的发展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长期稳定的发展。

2.2发展战略不足

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加速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进程,很多企业也在电子信息发展中发现了商机,并将其视为重要的机遇。但是,由于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重要支撑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战略存在严重的不足,使得我国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受到了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企业无法创造技术科研的良好条件,不利于企业现代化技术长期发展。

3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中必须加大对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3.1.1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企业要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现代化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并立足企业现状,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强化技术人才的特长,并借助社会实践不断的将被培训者自身知识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便有效提升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3.1.2整合教学资源

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具有先进性的特点,但是并不一定符合我国现代化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既要认识到国外技术的先进性和可取之处,也要考虑是否适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情形,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结合国外技术优势与国内教学资源,摸索出符合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培养方案。

3.2加大国家支持力度

3.2.1加大政策支持

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撑。因此,在发展我国电子信息工程过程中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现代化技术进行适当的扶持和保护。政治政策的扶持不仅能够为现代化技术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还能够极大的吸引足够的人才。经济政策的保护可以极大的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并使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发展核心技术。

3.2.2营造良好环境

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外界发展环境。它可以为现代技术开发、应用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应对电子信息工程现代技术发展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便保障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良好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借助自身权威有效的规范市场,使得现代企业能够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和约束下形成良好的竞争风气,为推动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3.3保护知识

产权知识产权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应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政府应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使企业出现违背法律条规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顺便整顿我国现代化科技支撑下的电子信息工程市场。(2)严厉处罚盗版产业。政府应对盗版产业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以便在对盗版行为进行威慑的同时,为现代技术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侯留洋,郝昌臻.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

[2]王杨帅.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8).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模式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成为企业提升核心 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生产活动完全是 指令性和计划性的,产品实行国家订购、国家统销, 这实际上是一种“收购经济”加“政府保护”。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基本没有创新活 动。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但在引进过程中没有进行很好的消化和吸 收,从而陷入了“引进一落后,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怪 圈。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有自身特定的 国情和战略需求,不能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实践也证 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 取得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

近年来,通过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 作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正在增强。在全部 研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已占到了60%,一批依 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但是, 我国企业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同知名 跨国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尽快确立企业技 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 心竞争力,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和经济 发展的当务之急,也将决定我国在未来世界经济竞 争中的战绩。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2.1 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长明显

从调查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加快了自主创 新的步伐,加大了科研开发的投入,为企业的长远发 展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从2001年到2005年, 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明显,平 均每年增长50%以上,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 到4%,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比例 已经超过了5%。

2.2 企业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观念也在改变

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性使企业意识到:要想 发展,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单纯靠技术模仿和引进是 不行的。调查中,企业家们已经走出了“技术创新就 是技术改造和引进”的认识误区,大多数大中型企业 已经从依靠技术引进转变为自主研发。这些企业在 技术开发过程中主要经过商业分析――技术开 发――市场实验――营销战略――商品化等阶段的 管理和操作。这一现象表明,本地区的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有所提高,已在逐渐摆脱依靠外国企业技术转 让的局面。

2.3 民营企业在创新中显示较大活力

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面临着国内、国际双 重压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根本途径就在于自主 创新,增强民营企业活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而这也正是本地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持续生存 的最重要条件。民营企业一般管理体制灵活、决策较 快,在创新上往往能快速出击。如作为民营企业的先 声药业,由于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对自主创新比较重 视,且制定了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了创新 能力的快速提高,在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家知名 制药企业。

2.4 产学研结合在企业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京具有显著的创新人力资源优势,每年都会 产生大批发明创造项目及专利和科研成果。但这些 单位主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成果的转化还是要 靠企业。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不可 能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其技术创新大都通过委托 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或直接受让技术。这样,产学研 结合就成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 径。在调查中有85%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 合作关系。

2.5 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核心技术创新有待提高

企业创新中,大多是通过“不断创新一形成核心 技术一生产核心产品一衍生系列产品一形成核心竞 争优势”的模式来逐渐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其中, 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关键。从全国范围来看,真正 由南京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还不是很多,现有发明 专利也是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其它实用新型和 外观设计专利大都属于产品的小改小革,不能形成 核心技术。企业中也缺少像海尔、华为等全国知名且 极具科研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2.5.2 自主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不单单是一个科研开发和 进步的过程,所调查的大多数企业创新意识虽有所 提高,但对创新的理解和把握还远远不够。许多企业 对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都持肯定态度,但对这 些机构建立起来以后作用的发挥认识还很模糊,尤 其对创新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利用和获益存在严重 的认识不足。这说明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目标存在认 识偏差。

2.5.3 企业在创新管理中缺乏有效激励手段

调查发现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缺乏 对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对研发项目有重大贡献 的科研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奖赏和激励。研发中,科研 人员往往呕心沥血才能开发出关键技术,并在实施 后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却不能获得任何奖励。长 此以往,就使得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降低 到了最低限度,这无疑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最大 障碍。

2.5.4 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困难

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创新中的一个较大难题 就是技术研发融资困难。我国虽然也设立了各项创 新基金,但申请条件都比较严格,只有少数企业能获 得支持。在南京范围内的民营中小企业数量较多,而 且大多处于发展初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我 国企业创新风险基金制度又不完善,进行融资就显 得愈加困难。

3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3.1 基本发明创新

基本发明创新,即原始性创新,是建立在一整套 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上的新的发明创新,属于基础 性研究,一般是基于科学原理产生的。它打破了经典 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两分处理方式,强调基础 研究的用户导向和应用性研究的重要性,常常能开 启新的市场和潜在应用。例如爱迪生的留声机,在完 成之前不存在任何记录人声音的装置,像这样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就是基本发明,另外的晶体管取 代电子管、聚乙烯、纳米技术的产生等都属于基本发 明,但是基本发明创新一般研究开发周期较长,必须 投入大量资金并要有雄厚的研发实力,而且风险很 大、成功率也较低。

基本发明的创新模式在我国主要适用于从事基 础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实力较强的企业可 以与之进行联合研发。

3.2 核心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取得产品 关键部件或部位、元器件的制作工艺、技术,并在此 基础上继续推动核心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 术和产品商品化的创新活动。像电视机的显像管技 术、电脑CPU技术、DVD的光驱读取技术等都是核 心技术创新的典型。

核心技术创新有三个基本特点:(1)创新的核心 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依靠自身 力量,主要通过独立研发而获得的,这是其本质特 点,也是与其他创新模式的本质区别;(2)核心技术 的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在技术开发的竞争中,其他 晚于该创新专利人的同类成果都不能受到专利保 护;(3)相关知识和能力支持是核心技术创新成功的 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 等创新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 持。

跨国公司中的都多数企业像西门子、飞利浦、索 尼、IBM等都非常重视核心技术创新。像3C、6C掌 握的DVD生产核心技术,英特尔掌握的半导体芯片 技术等都是核心技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 高科技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 资金和人才实力,可以进行核心技术创新和产品的 转化研究。这些企业一般集中在能源化工、电子通 信、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3.3 改进技术创新

所谓改进创新,是指企业引进技术后,通过消化 吸收,在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专有技术后,在自身技术 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再根据市 场需求,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纵深挖掘其价 值,并实现质的突破,进而摆脱对原技术的依赖。

改进创新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新行为,并具 有自身的特点:(1)技术的跟随性。改进创新能够最 大程度地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吸收与继承率先者的成果。在技术方面,改进创新做 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追随者;在市场方面也不用 独自开辟新市场,而是充分利用率先者开辟的市场, 从而可以节省先期开发费用;(2)改进创新并不是单 纯的模仿,它并不单单照搬照抄率先者的技术,而同 样需要投入足够的研发力量,并对率先者的技术进 行完善和进一步开发;(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 改进创新避免了前期开发的投入和风险,能够集中 力量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改造等创新链的中 游环节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改进技术创新的主要缺点是被动性。由于创新 者不做研究开发方面的广泛探索和超前投资,而是 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因此,在技术方面有时只能被 动适应。改进创新还会受到率先创新者取得的知识 产权的法律保护壁垒的制约而影响实际效果。

对于改进技术创新,具有中等以上研发实力的 企业都可以实施。企业可在取得先进技术的许可实 施后,集中攻关,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专有技术,并在 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和研发。

3.4 产品设计创新

产品设计,是对产品的外在造型、内在结构和整 体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包括内部设计和 外部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自身的外观和性能,对提 高企业生产技术,以及企业品牌建设都会产生直接 的影响。产品设计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从产品设计构思审视阶段进入产品设计选择阶 段,再到最后的产品设计实施阶段,从而最终将技术 和市场结合在一起。

产品的设计创新,适合那些技术力量薄弱的中 小企业。这些企业可以从工业晶的外观设计和实用 新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创造方面着手,这两 个方面具有广阔创新前景,特别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实用产品,如实用制品、生活用品、工艺品、玩具等 等,尽管简单但市场潜力很大。

3.5 传统文化创新

同志曾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 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 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是 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由各民族和 地域群体所创造并传承的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知识 尤为璀璨夺目,我国企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优势,在 我国的传统文化领域和民间艺术方面大力挖掘,进 行这方面的自主创新开发。

在传统文化的利用创新上,许多企业也已经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像南京的“荣萍”服 装制造,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已经成为中式服装的领 军品牌;中医药企业挖掘传统中医药秘方,融入现代 加工工艺,也已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如能 利用好传统文化这块资源宝库进行深入发掘,一定 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3.6 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

3.6.1 模式选择要和企业经济及技术实力相符合

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同,选 择的创新模式也应该不同。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 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在选择 时要考虑的自身因素有经济实力、科研开发投人、科 研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组成、科研管理体制、产品市场 需求状况等等。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商业秘密;重视;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F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61-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依靠雄厚的施工能力、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驾驭市场的本领之外,还需要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

《胜利油田商业秘密保护规定》中对商业秘密的解释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和独特性三方面的特征。”

二、施工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

商业秘密的范围按其性质来说分技术性商业秘密和经营性商业秘密。根据施工企业实际情况,保密范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一)生产信息方面: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尚未实施的企业策划、投资计划和论证数据、图表;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在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点工程的特殊管理方式和方法;生产形势综合分析及生产发展规划。

(二)经营开发信息方面:经营开发工作的决策、措施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策略;投标前的计划、标底方案及内部协调具体措施;投标过程中对外谈判的内部方案;中标工程对外分包的指导单价。

(三)多种经营方面:新项目的开发利用资料。

(四)科技信息方面:尚末公开的科研决策和中长期科研规划;处于行业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技术诀窍、技术潜力、关键技术等;科研项目中的设计方案、图纸、试验报告和可(五)内部管理信息方面: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部特殊管理方式和方法;内部技术人员及其他方面拔尖人才的技术、档案资料等。

(六)财务管理方面:尚未公布的财务预算、决算以及企业潜在的经济实力。

(七)凡认定有侵害企业自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其他事项。

三、施工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主要途径

(一)人才流动泄露商业秘密;(二)兼职工作泄露商业秘密;(三)离退休员工被其他单位聘用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四)保密观念淡薄泄露商业秘密;(五)企业自身经验介绍,接待来访等泄露商业秘密;(六)发表学术论文,泄露商业秘密;(七)企业职工为私利或私愤泄露商业秘密;(八)发生意外事故。

四、施工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什么是商业秘密认识不清。部分领导干部对商业秘密认识不清,存在“重市场经营管理,轻商业秘密保护”的传统观念,只看到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营优势,看不到本单位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商业秘密;总认为自己单位“无密可保”,从而把本应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看作一般信息,不采取任何保密措施加以保护,随意处理。有的把一些经济报表,情况分析和科技资料当作废纸扔进纸篓垃圾箱;有的将内部文件,资料随意卖给废品收购小贩;有的在对外学术交流,经验介绍,接待参观等活动中,保密防范意识缺乏,无所不讲,无所不看,甚至毫无戒心地允许别人参观,拍摄一些重要生产工艺和流程及场所;有的在业务往来中不分辩对方意图,有问必答,有意无意中泄露商业秘密。

(二)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不完善。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机构和规章管理制度,对核心技术人员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致使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将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从而导致企业的商业秘密流失,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员工保密意识淡泊。企业只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没有加强对员工关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得员工缺乏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使得企业商业秘密流失事件频频发生。

(四)人才流动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有些掌握和了解公司商业秘密的职工离职时带走公司的一些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甚至有的职工离职后,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客户信息自立门户,从事和公司相竞争的业务,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五)发生泄漏商业秘密事件后,处罚力度不够。

五、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建议

一是提高企业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职工保密意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企业领导、人员认识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做好商业秘密管理,对维护企业利益,维护市场竞争正常秩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认识到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保住自己的秘密信息。

二是建立管理和监控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将商业秘密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建立专门的商业秘密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事宜。商业秘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保密规章制度,使保密义务人在履行保密义务时有章可循;对本单位的商业秘密进行认定并划分等级,确定解密期限;完善商业秘密的归档工作,健全登记制度;严格审核对外的科技技术、经营管理等信息。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 知识产权 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企业既是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的实施主体,也是大量知识产权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其知识产权的发展,决定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民营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仍然较弱,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只是“概念”上的认识,知识产权战略更是缺失,有的还处于真空地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发达国家企业早已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2. 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构想

2.1 战略重点是商标和专利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确权、保护与运用,从而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应该把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依托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为战略定位,把实施与商标相关的品牌战略和与专利相关的技术战略作为重点。

2.1.1 与商标相关的品牌战略构建

品牌战略是企业以商标的创立、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利用名牌效应来发展壮大的策略。第一,以创立品牌为目标进行商标进行注册申请。在对注册申请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的产品而选取相应的商品别类,然后对于具有相关性的产品类别也要注册以加强保护。当遇到有与本企业商标相似的商标时要采取防御注册措施;第二,以创立品牌为目标进行商标推广。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对商标的规范使用引起重视,以免出现因商标不规范而使其他商家的商标权受到侵犯的现象,这样一来便使得本企业的商标权同时受到了损害。

2.1.2 与专利相关的技术战略构建

技术战略是企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利用专利保护和打击对手的竞争策略。企业若要进行长远发展则必须要具备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缺少了核心技术的企业只能是他人的生产工具。核心技术的建立应从基层做起,然后一步步的稳定发展。首先,民营企业在初建之期要十分注意对当前的专利技术加以检索,对于即将失效或者已经失效却又能使用的专利技术进行跟踪,然后结合当前的技术来开发跟进,从而研制出新的方法,并及时进行专利保护申请。其次,民营企业要时刻关注新技术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然后对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及时跟进开发。这样一来便可以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以及经费,专利布局的预先设置,技术高地的抢占,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2 实施关键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自主创新不仅要生产有形的产品,还要形成无形的技术、资产,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自主创新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也需要企业自身的相关投入和管理措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技术方面重引进轻吸收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在技术方面难以掌握自。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竞争力。民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促进核心技术的原创性开发,而不应该一味的进行技术模仿。竞争无处不在,花钱购买的技术通常不会是最新技术,甚至是二流技术,最新且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无法买到的。所以民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自身内外的各种有效创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国内外智力、技术、人才和信息资源,通过合资、合作,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途径,在技术难关上加强突破,从而将引进技术转为自己技术且具有独特的技术特征,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

2.3 运行保障是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内部要设立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设立知识产权部门的时候要对企业的实际竞争能力,以及竞争对手的实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此同时还要遵从企业的经营同发展战略。

3. 构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了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更好的保护,还要为之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应是创新环境。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质在于鼓励创新,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人才则是创新的关键。企业要坚决遵守法规与政策从而使科技人员在所从事的知识或科技活动中应享有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激励和保障科研机构、企业,组织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合理调整单位与个人之间在技术发明和创新转化中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最终使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调动。通过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逐渐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技术创新环境。其次,要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面对的挑战将越来越严峻,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民营企业唯有正面迎接挑战,积极学习先进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的知识产权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5

1.1物联网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就给电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相对落后的网络和电力设备存在于我国的智能电网当中,造成其安全性能降低,无法进行精细运作。在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了智能电网创造的经济效益,促使其得到技术进步和升级。然而物联网现阶段的相关技术,如传感器等是非常落后的,拥有分散的产业和比较高的价格,导致智能电网普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能性降低。传感器在我国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始终是以进口的方式进行,造成了较高的成本存在于物联网技术当中。这种核心技术方面的欠缺,非常不利于我国将物联网技术普及到智能电网当中;同时,我国还没有高度整合传感器产业,分散的产业使得制作出来的传感器没有统一的规格,难以将传感器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和突破[1]。

1.2对物联网技术认识程度不够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被认知阶段,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这种现象是造成智能电网当中无法有效使用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些对物联网技术相对比较了解的人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如,将IC和条码等的升级直接等同于物联网技术,还有人认为RFID和物联网技术都属于空中楼阁的范畴,是现阶段人们心中的设想,并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等。这些对物联网技术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人们无法将物联网技术真正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2]。

2有效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电网的措施

新时期,我们在对电力行业的技术和发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物联网技术,它能够提升智能电网的安全性能。在我国现阶段的智能电网发展实际状况下,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促进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快速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鼓励加强研究传感器和智能芯片等能够促进智能电网不断发展的核心技术。通过加强投资和研究,促使我国能够自主的进行技术开发,构成智能电网技术专利。还可以促进各项技术之间的合作,例如将RFID和传感器技术进行结合来重新研发,促进物联网技术得到更加牢固的基础。

2.2加强推广物联网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政府及相关电力部门要大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和讲座,促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快认识到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例如,建立体验中心,促使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能够进行使用,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对其加强了解。将国外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实例引入到电力企业,向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和重要方法。还可以将电力系统的相关介绍应用到互联网的一些网站上,促进物联网知识的普及,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力度。

2.3促使配套服务工程在智能电网中进行完善

要想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就要以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基础。采取相应措施和有效政策来扶持电力企业。特别是当电力系统面对实际问题时,要对人力、物力和税收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坚持应用物联扶持政策,在电力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重要项目当中进行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作为重要的桥梁,中介能够促进电力企业与物联网技术之间的沟通,以技术评估、咨询和技术转移等多种方法,促使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的建立,促进电力产业的不断进步,加强电力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

3结语

核心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创业板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披露准则

一、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披露不全面、估价不准确。大多数创业板公司属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有时并不依赖于实物资产,但对其拥有的无形资产及相关的核心技术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其市场价值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体系的不完善,对无形资产的披露过于简单且未作详尽的分析与评估,大多数无形资产及关键技术在财务报告中得不到充分反映。而这些信息恰恰反映了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发展前景,是信息使用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由于无形资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缺少专业可靠的评估下,对其进行准确的估值具有很大的难度,不准确的定价也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了困扰。

(二)非财务信息反映不充分。非财务信息虽然不能像财务信息那样可以量化,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但是在反映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上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上市公司自身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财务信息包括上市公司的背景、管理及研发团队、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及对企业未来成长能力和获利能力的评估等关键内容。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着重于披露其财务信息,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较少,相关的披露准则也缺少强制性的规范。目前尽管有少数创业板企业对非财务信息予以披露,但是披露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三)尚未建立专门的财务指标体系。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非常关注创业板公司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未来的发展前景及隐藏的风险等因素,这些信息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量化纳入到现有财务指标体系中的,而遗憾的是目前证监会的披露准则对创业板公司财务指标的披露要求与主板没有显著的区别,同样以关注公司的常规财务指标为主,没有推出适应创业板公司的专门的财务指标。研究表明,常规财务指标并不能使一般的信息使用者通过定量分析了解到企业的成长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所以,缺少这些针对创业板公司特有信息的财务指标的披露,给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带来了障碍。

(四)披露的信息内容虚假,存在操纵行为。目前我国部分创业板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吸引投资者,在信息披露时大多将利好消息作为披露的第一要务,甚至违背基本的会计准则,比如利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制造虚假文件、在招股说明书中虚假财务信息粉饰业绩,以此获得上市资格或配股增发资格。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不规范,导致了资本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减弱,股票价格无法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价值。同时由于创业板市场成立时间较短,配套的监管法规还欠完善,这些都加剧了信息披露失真,严重影响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框架的构建

在目前我国主板市场信息披露体系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如何完善补充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体系是当前证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和5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调研询问,题目为:您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信息有哪些?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的框架,见图1。

(一)无形资产扩展信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最大特点是拥有诸多能为其带来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包含的信息则是判断创业板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和获利能力的重要依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内容,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狭义的无形资产。由于现行准则和法规并没有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出台特别的规定,所以目前创业板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还存在局限性,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想深入了解的需要。

本文认为,在现有的可以量化的狭义无形资产的基础上,还应该增加投资者比较关心的暂时无法量化的广义上的无形资产,以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具体应该包括:(1)人力资源信息(企业管理团队、研发团队、组织培训能力等)。(2)核心技术信息(研发能力、外部技术支持等)。(3)客户资源信息(现有营销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等)。(4)组织资本信息(企业品牌影响力、企业文化等)。这些广义的无形资产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对企业影响深远,虽然暂时不可量化纳入会计报表,但是本文建议,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单独详细反映,并提醒财务报告使用者关注。同时,基于无形资产对创业板公司的重要性与特殊性,针对可以量化的狭义无形资产部分,本文还建议,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应扩展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的评价表并配以附注说明,用于全面揭示与评估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尝试性的构建了无形资产的评价表,见表1。

(二)成长性信息。众所周知,高成长性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显著特点,成长能力是创业板公司发展的核心目标导向,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命运,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如果创业板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没有披露企业的成长性信息,将无法反映和预测该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成长性信息作为投资者渴望了解的重要决策信息,如果将其纳入到创业板公司的信息披露体系中,则能更准确地描述该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本文认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成长的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于资产及营业收入增长率等财务指标,对于非财务指标也应予以更多的关注。由于目前这些非财务信息按照已有的会计准则难以确认和计量,所以我国至今也未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其成长性信息,在现有披露体系中这些信息涉及较少,也不够全面和深入。但是为了突出创业板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本文建议应进一步扩展成长性信息的详细程度,并在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主张使用复合指标合成评价体系,本文尝试性的构建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信息披露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财务评价信息;二是该公司所处的行业状况;三是该公司的市场占有能力;四是该公司团队管理能力及员工素质;五是该公司的创新能力。详见表2。

(三)人力资源与组织资本信息。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一般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无形资产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建议,针对创业板公司,应建立“人力资源评价表”并以辅助报表形式予以披露。“人力资源评价表”应反映企业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的成员构成、学历水平、已获成果、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分配利用状况以及企业对人力资源投入支出等情况。同时在评价表中可以采用一定方法(如综合评分法等)量化人力资源形成会计信息,尤其对于一些高成本引进的高端人才应单独分析其量化后的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报率等指标,最终形成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将是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企业的组织资本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逐渐成为竞争的主体,这对于拥有高成长性和高新技术的创业板公司来说尤为重要。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通常会涉及一些真正“无形”的资源。比如企业经营管理思想,高管人员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营业推广模式,员工和社会的认可程度等等,这些信息很难计量量化,现有的财务报表也无法反映,但是这些对信息需求者却十分重要。本文建议,上述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等信息应该结合其他已有并已被量化的信息,全面、详实、客观、公正地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四)核心技术信息。创业板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是投资者和信息使用者最为感兴趣的内容。在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专门对证券发行人的业务和技术的披露做出了相关要求:发行人应披露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及设立以来的变化情况、在行业中所处地位、主要技术优势、拥有的主要资产及核心技术等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经营要素。可见,披露核心技术信息在28号准则中虽然有所体现,但是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无法体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评价标准缺乏量化方法,在实际披露过程中容易被上市公司操纵,通过夸大其词、美化包装的描述性语言掩盖其核心技术缺乏竞争力的事实。本文建议,应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创业板上市公司核心技术的信息披露。首先,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披露其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水平、技术类别、成熟度以及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等内容。其次,要披露企业技术储备情况,主要包括正在从事的研发项目及进展情况、拟达到的目标,经费预算及支出情况等。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的,还需说明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成果的产权归属及本企业所占比例等内容。第三,应披露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说明研发的具体流程、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等。第四,应披露本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概况,包括研发人员的构成情况,已取得专业资质及已获科研成果,最近两年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动情况等。

(五)风险预测信息。由于创业板公司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发展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上市公司在披露其高成长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向社会公众揭示其隐藏的风险。这些风险有可能是无形资产比重过高导致资产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技术不成熟或知识产权被侵犯所导致的,还可能是外部市场的不确定导致其核心技术面临淘汰或被更新换代所造成的。为了提醒广大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隐藏的诸多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建议,在现有的风险提示的基础上,应构建一个“风险预测表”,在该表中,应充分披露创业板公司正在运作的项目及相关的专业风险测评,以便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客观地权衡风险与收益,进而使投资人的利益受到保护,同时也能使企业赢得市场的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扩展信息、成长性信息、人力资源与组织资本信息、核心技术信息、风险预测信息共同构成了披露框架,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框架内各种信息并非各自独立,而是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笔者认为这个整体正是信息需求者最想了解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三、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尽快推出适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的特殊性,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研究开发费用一般较高,如果按照现行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创业板公司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是亏损状态。同时,现有会计准则的历史成本入账与摊销计量模式虽能提供可靠、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但由于无形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及预期走势的不确定性,使得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账面价值可能会大幅度偏离其实际价值,进而干扰投资者的主观判断。因此,本文建议,首先,进一步放宽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推出专门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划分标准。其次,针对现有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采取历史成本计量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如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入权威机构评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将使创业板公司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更准确、更贴近实际。同时,本文还建议在现有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尽快推出上述提及的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专用会计报表。

(二)强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承诺与风险提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在展现其高成长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向社会公众揭示其蕴含的风险。前者,可由上市公司自己对披露内容进行斟酌,后者应由证券法规进行强制性的规范。本文建议,证监会、证交所在披露准则中应完善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创新性信息与风险提示信息同时强制披露。(2)董事会要对报告中的成长性信息和风险评估信息负责,并作出承诺说明。

(三)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首先,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应尽快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包括完善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格式、技术处理,减少信息披露的不确定性因素,使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有规可循。其次,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惩戒力度并落实监管责任。第三,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证券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管理,提高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与资产评估质量,进一步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淼.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月刊,2010,(5).

2.张婷.论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3.张林,郭仑.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1,(7).

4.葛欣.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建议[J].会计之友,2010,(4).

5.班婷,郝文波.浅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J].企业导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