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1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41-03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的教育机构,其根本特色就是具有地方性,为地方服务是其办学宗旨和目的。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30日,我国有2595所普通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5所,其他国家部委直属高校43所,其余均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绝大多数[1]。地方高校的区域性特点,使其与地方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优势,为自身发展赢得机遇,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多从两者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如何对其服务价值做出合理选择还不是十分明晰,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

高等教育最初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是其唯一的功能,并且这一功能维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19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功能才逐步拓展,从人才培养拓展到科学研究,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延伸到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行者,最初威斯康星大学只是一所社区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渐意识到为地方服务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通过不断地为地方的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校长范·海斯提出,“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的观点,并在实施“为州服务”的办学模式过程中形成了以服务地方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威斯康星思想”。在他的带领下,该校以“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农业、使工业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为立校之本,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威斯康星思想的不断传承,其服务范围逐渐突破本地区的界限,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威斯康星大学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大学自身的地位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

20世纪末,硅谷迅速崛起,其发展历程与斯坦福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95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以微电子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园区基地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园区的发展壮大是以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体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师生直接参与公司活动。硅谷的很多公司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们创办的,经营的产品也是以斯坦福大学科研成果为主,并在学校周边形成了很多企业和技术的孵化机构[2]。二是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发展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转化。虽然斯坦福大学并没有直接创办直属大学的公司,但却成为硅谷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源头和人才储备库。斯坦福大学不仅为硅谷地区提供大量的人才、技术,而且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和企业成长环境,斯坦福大学成为硅谷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和“智囊团”。三是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流动渠道比较畅通,斯坦福大学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创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人才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形成了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合作模式,创造了硅谷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辉煌,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硅谷的发展证明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生产力。

我国的教育部门也积极倡导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一些地方高校抢抓机遇,主动与地方建立合作平台,开展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产学研究合作,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合起来。

借鉴硅谷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许多地区改革开放后也效仿国外成功经验创立科技园区,以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中关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关村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著称。中关村的发展壮大同样与其周边的教育科技环境密不可分。在中关村的周围就有几十所高校,二百多家科研院所,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其提高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成为中关村发展壮大的强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方高校数量大,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引起高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地方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人才的供给状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高质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长。但我国目前的毕业生大多为知识型和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出现企业急需的人才招不到,而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无法就业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境地,导致企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从而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结构性失业[3]。

(二)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当地政府都强调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为地方服务,在一些地区也确实取得了相当的业绩,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院校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支持力度不足,高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还处于零散的、分散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与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大多数高校教师固守其传统的职业角色,地方高校的薪酬及激励机制都不利于其参与社会服务[4]。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服务目的存在功利化倾向,服务内容上着重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引领和人文价值取向,服务层次上追求大而全,缺乏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5]。

(三)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无论是从政府对其财力、物力的投入程度,还是高校的科研成果、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无法与一流院校相比,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地方院校大多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相比一流院校而言比较弱,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也较弱,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许多地方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其自身还处于一个上升发展阶段,还无暇顾及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现出明显的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三是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较过去有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的科研能力不足,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能力不足。

(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还不健全,大部分的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对接机制,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体现在:首先,地方政府促使高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政策上的指引。其次,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的合作大多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如,最基本的合作就是教育实习,存在高校派送,企业接收的一种模式中。大多数的课题项目合作还停留在个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畅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教育实践体系等方面还缺乏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最后,地方高校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健全。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在适应企业的需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校企双方的深层次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完善。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输出大多面向地方,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人才支持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第一,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院校的转型,构建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提供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第二,继续深化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取多种联合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制订合作培养计划,完善合作培养体系,促使企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在人才培养中,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负责实践知识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高校毕业生能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后直接上岗。第三,加强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促进高校教育进社区、进工厂,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二)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地方高校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其他科研条件还是科研人才队伍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只要合理地挖掘,地方院校同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核心,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地方高校应主动出击,联合企业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人、财、物的优势,共同研发新产品。二是优化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支持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组建优秀研发人才团队,开展校企重大项目攻关,积极促进大学科技园孵化高科技企业。四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三)以优化专业结构为前提,促进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命决定了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发展方向为转移,特别是要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规划[3]。高校的专业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调整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首先,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动向,特别要掌握其产业结构调整状况,以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其次,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资源环境、文化特色以及区域优势,立足自己的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围绕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任务来建设与区域资源、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共同促使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最后,根据市场需要,整合现有专业、开办新兴产业专业。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有些专业招生人数不足或者就业不理想,就有必要进行整合。同时支持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四)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4

去年7月,《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北京正式,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对我国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近三年来全国800多万家庭出现了第一代大学生”这样的字眼,确实非常有助于社会去发现高职“不一样的价值”。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专门批示充分肯定该报告,认为报告内容全面深入,对于成绩、效果以及面临挑战的描述都相当完整、准确,并建议《中国教育报》全文转发该报告;鲁昕副部长也批示肯定该报告的体例、结构、文字,并要求深度研究报道高职质量报告成果,同时还亲自策划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自此,国家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的建立开始走上完整、系统、规范、制度化的轨道。今年7月,《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又如期,进一步推出了各地区高职学生学杂费负担、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等评价排序,以及培养质量“计分卡”,期待能够更客观地描述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如实反映新的一年来高职教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何新的“增量”。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质量报告,两份高职质量年报是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教育部职成教司的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联合调研编写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研究员作为主编之一,指出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宏观视野出发,高职院校必须主要定位于服务高等学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基础层面,面向以往那些难以为高校所顾及的广大低端服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接地气、聚人力、助发展,实现地方与学校共生共长、合作共赢的全新局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新四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报告中有很多生动的案例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马树超,1953年5月生,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研项目规划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顾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世界银行中国职教项目短期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短期专家顾问。他多次应国务院和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邀请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著有《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等学术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曾获得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教育更好更多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四化”联系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应该接地气。近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逐步显现。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地区分布均衡的优势,超过50%的院校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能够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接地气、助发展,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协调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成为高等教育为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平台。

一、助力地方产业结构提升

国家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求各地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区域特征十分明显的高职教育,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的统筹下找到了施展身手的更大空间。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教学与行业用人单位对接,很好地满足了地方产业升级在人力资源规格与规模上的新需要。

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德阳市,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计划投入6亿元,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建设“德阳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产学研示范园”。德阳市政府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破除管理体制障碍,在非其所属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机械工业电气、数控、焊接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等,有效提升了高职教育服务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的能力。高职院校对接产业的示范引领,也使得德阳地区集聚了更多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市长陈新有说:“如果没有各类职业院校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德阳的工业经济,特别是重装基地建设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华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同行,服务华东地区高铁与地铁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实施战略合作,共建全国一流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的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上海局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与各铁路企业合作建成真实设备、仿真运行的国内首家高铁教学站场,拥有与铁路正线对接的1200米线路和2个车站,大幅度提升了教学、培训、鉴定、研发和服务水平。学院与南京地铁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地铁学院,在为其输送员工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地铁公司培养人才。学院发展赢得了国际声誉,是欧亚(太)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单位,成为著名高校韩国交通大学的交流生合作院校。

二、助力“三农”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直面农业、深入农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涉农类专业能否服务“三农”,毕业生能否“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关系到县域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2010年,畜牧类技术人员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由9%提高到20%,增长幅度在一产和二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领先,反映了高职院校畜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好的对口率、稳定率和服务“三农”贡献率。

江苏农牧职业学院服务现代农牧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与泰州市政府合作,投资3.3亿元在农业综合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医药高新区分别打造了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和中药科技园三个产学研基地,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由教师、学生、行业技术骨干组成六大科技创新“混编”团队,实施“品种+基地+技术”服务模式,仅2011年就推广“苏姜猪”种猪4366头、销售商品猪21.2万头、“苏牧1号”白鹅62.9万只。近3年来,学院为畜牧行业培养和输送了12000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3来自铜仁,1/3来自省内其他地区,1/3来自省外,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当地产业发展,80%的毕业生留在铜仁,为当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学院通过开设农技“120”服务、“惠农快车”广播电台栏目、“农民之友”手机短信等,搭建“立体”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举办种植和养殖技术、茶叶加工技术及家政服务技能等短期培训,培养了一批产业大户、种养能手和创业致富典型。学院一批专业教师受聘县乡政府和企业任“技术帮手”“技术总监”和“技术顾问”等,发挥了科研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学院实施“一师一班一村一品”服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选派500多名师生开展进村服务活动,协助创建省、市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8个,例如松桃苗族自治县水竹村得到学院服务工程助力,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600元增长到2011年4260元,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助力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高质量城镇化将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高职院校落户中小城市、落户小城镇甚至乡村办学的人口集聚效应,及其具有的人才吸纳、人才回哺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使高职教育成为新时期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办在宁安市桥头村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坚持乡村办学不进城,坚持直接服务“三农”,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学院毕业生刘彩华回乡创建大型农业合作社,2012年合作社产粮3600吨,创效益1000多万元,成为全国五大种粮标兵。学院发展促进了当地乡村发展,形成了高职校区、人文社区和科技园区“三区融合”的良好格局,以此拉动温春镇整体搬迁至学校所在地桥头村,以吸纳农村人口为主形成8万人的规划规模;而依托学院发展的新镇,则将成为联结牡丹江市与宁安市之间同城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助推区域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德阳市的罗江县引进民办高职学院,成为县城社区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县在新城建设过程中,把支持民办的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其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中加以谋划。县政府与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投入2450万元在学院内共建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等,既为师生所用又向市民开放;为优化学院周边环境投入1700万元修建了大学路、滨河公园,并开通了城市公交车;2012年县校共建四川省级“罗江高职教育园区”,县政府协调解决建设难题并给予税费优惠,如仅以拆迁成本四分之一的低价提供学院建设用地。三年来,学院在校生达到11000人,实现全县3.5万人次农民工培训。“县校一体,共建共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隶属苏州市的太仓是一个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城市,户籍47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万,却聚集了过百家的技术密集型德资企业。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发达的高职教育已成为太仓市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而吸引了大量德资企业入驻。市政府坚持“瞄准产业设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并根据众多德国企业在太仓的聚集和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本地优秀技工的实际情况,主动出击打造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本土化新模式,在满足德企需求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依托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道路。市政府充分发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强化社会培训,拓展国际合作,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四、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均衡,一批民营小微企业异军突起,但其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技术创新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强化技术研发服务,培养紧缺人才解决企业难题,有效帮助化解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2012年,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广东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的“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模式,成为“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给水泵”。学院围绕全市15个省级产业镇、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把发展之根深植于镇区、企业的沃土,在专业镇区建立“南区电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沙溪服装学院”“小榄工商学院”等产业学院,紧贴地方产业需要优化专业、培养人才。学院96%以上毕业生在本地中小微企业就业,被企业称为“能干活、留得住、善创新”,为中山市改革开放初期依靠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甘肃的武威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成效。学院围绕地方新兴产业,新增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等15个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做到“双九十”,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本地生源毕业生留本地就业的比例超过90%,服务企业发展,助力武威市“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形成与区域发展相生相伴的良好态势。

浙江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经济主战场,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学院与当地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设有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市和院级研发服务机构38个,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学院还与永嘉县政府、瑞安市政府共建永嘉学院、瑞安学院,助力县域经济转型,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客家;乡村旅游;旅游产业;梅州

2006年,“乡村旅游”成了我国旅游年的主题。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注重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走马观花式的组团游,走向深入山村水乡、注重身心体验的深度游、自由行和生态游。“乡村旅游”作为主题年,为我国旅游产业做出指标性的定位,极大释放旅游产业作为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能量,让最多农村人口享有和参与旅游产业开发,并从中获得红利。也很好地引导大众休闲从猎奇奔波中行走转向重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感受和清闲恬适的乡村情趣生活回味,突出自然、生态、环保和原汁原味生活的回归。“乡村旅游”有两种替代名称,即agritourism(亦称农业旅游)和rural tourism (乡村旅游)。前者是指农民或乡村居民出于经济目的,为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而提供的广泛的活动、服务和令人愉快事物的统称。后者指乡村旅游者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不论是哪种表述,乡村旅游的从业者是农民或住在乡村的居民。农民或乡村居民不但是从业者,还是旅游产品的构成因子,通过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展现,提供原汁原味、富有乡土气息、蕴含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观众。出于旅游休闲目的,有的还让旅游者参与乡间劳作或定居乡间生活,在与村民的沟通交流和亲历体验中,感受旅游的乐趣。这是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注重感受、获取新知的最好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是基于乡村原生态为背景的旅游方式,凭借当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投入少、收益快的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加大了乡村从封闭走向开放,还能增加农民或乡村居民的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现在乡村旅游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认真推动的“绿色经济”产业之一,有的甚至成为当下政府进行地域文化品牌宣传与推介的重要工具。作为粤东梅州,地处珠三角经济区的边缘,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还是富有汉民系分支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客家人聚集地,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开展“乡村旅游”确实是经济发展的一把最好的钥匙,非常值得积极开展与广泛推广。

一、梅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备优质的自然牌。梅州市是一个山多地广,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的生态良好的城市。粉墙黛瓦的客家村落点缀在花岗岩、变质岩和丹霞山地之间。清澈的韩江从这里流过,串珠状的盆地人烟相接,水面、流泉和飞瀑不少,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蓝天白云、空气清闲,鸟语花香,成了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一片清新净土。

2.拥有特色的文化牌。梅州是“世界客都”,非常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客家乡村特有的自然与文化气质。客家民居、客家艺术、客家名人名居、独特的方言、崇文尚武及多样的、客家特产佳肴,处处体现客家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客家人的勤劳节俭、谦虚好学、热情好客、与邻为伴,能让旅游者有宾至如归、平和家居的感觉,也是探究良性人口迁徙文化很好的地方。

3.坐拥殷实的经济牌。梅州有广东省及珠三角经济区的“后花园”之称。随着珠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自然环境质量下降的压力增大,厚实的资本积累、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为梅州的乡村旅游提供消费扎实的经济基础。随着节假日生态游、自驾车休闲游和家庭日常消费增加成为时尚,为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4.远近合适的区位牌。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南岭山脉南侧,是三省交流与沟通的中转站。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条件,解决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今梅州至广州、深圳、汕头、赣州、厦门周边城市全部都在旅游区位4小时左右舒适的时间范围内,十分适合人们在节假日旅游和日常自驾车旅游的时间要求。

2009年,梅州开始打造“广东文化特色旅游区”品牌,提出“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口号,梅州的旅游有了飞快的发展。“客家乡村游”作为梅州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得到假日游和自驾游游客的青睐。随着大量旅客深入到梅州的山村田间,很多久藏深闺的客家古村落、客家民风民俗和客家美食,开始为人所知,得到推广,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梅州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尽管乡村旅游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对梅州乡村自然环境的优化美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与保护,乡村旅游资金的加大投入,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和注重优质旅游产品的规划与推介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1年10月,梅州市入选“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成为广东唯一的获选城市。

二、乡村旅游对梅州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乡村自然环境得到优化

“乡村旅游”的从业者是农民或乡村居民。他们长期居住在乡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大众的自然环保意识,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村民安逸的生活和良好的环保行为与观念,日常展现出的天人合一,就是乡村旅游美学的最佳境界。2002年,梅州市政府提出“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四个梅州”的发展战略,并把旅游当作重点发展的产业。经过十年的努力,“生态梅州”建设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梅州紧紧抓住“绿”字上做文章。利用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和“绿满梅州”大行动,鼓励全市人民义务植树,提出“回赠母校一棵树、回报家乡一片林”及城区绿化、公路和高速公路绿化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让该“绿”的地方都种上树,现在已是“绿满梅州”。

开放改革之后,大量的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乡间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大量乡村房屋都疏于管理和保护,出现不少的破败崩塌。随着珠三角环境问题和全面推进产业转移,梅州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外人知晓,节假日源源不绝的客流开始涉足极富乡土气息的客家乡村,寻找新、奇、美的游人脚步踏到不少比较边远、相对偏僻的村落。随着旅游客人到来,闲居乡间的村民才发现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保存原有的风土民情,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样,大量年久失修的老屋和族群共有的宗祠得到了重修,以前不愿久居老房子的村民回到祖辈曾经住过围屋,过着传统而又新潮的乡村生活。

如梅县的茶山村,原本只是一个黄姓小村,拥有30多座房龄上百年、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建筑群,具备比较完整多样的客家乡村旅游古村落。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生计,不少茶山村村民离开了农村,出外谋生,曾经热闹非凡的乡村很快寂静下来。除春节之外,其他时间乡居的人口比较少,不少老屋和黄氏祠堂没人看管,得不到维修,出现不少问题。不想有人发现这个僻静的小山村,确实是旅游的好去处,从此游客纷至沓来,引起村民和出门在外的宗亲注意,很快还得到政府和旅游管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更好推广,梅州市和梅县县政府与茶山村村委会一起,组织和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全村的旅游整体规划,梅县县政府拨款、发动本地村民及外地生活的宗亲认捐,加大资金投入,开始修缮年久失修的老屋和黄姓宗祠,完善村道和旅游标志牌等相关旅游设施,邀请客家民俗专家挖掘古村落原有的文化,加大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2009年还成功申报“广东省古村落”。为了开发和管理更完善,根据全村皆为黄姓宗亲的情况,选定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村干部和在家有一定影响力的黄姓长辈组建起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设立古村落维护修缮基金会,给每座围屋指派在家居住的村民作为兼职屋宇管理员,做好接待游客、介绍围屋历史、讲解大屋发生过的故事等工作,定期检查和汇报房屋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请领导小组和基金会进行修缮和保护。

梅州市政府还要求全市村村道路必须硬底化,很好地改善了乡村的交通条件。如今,只要自驾车行走在梅州乡村道路上,点缀在绿意昂然的低山丘陵之间的客家村落,整齐别致、粉墙黛瓦的客家围屋,堂前屋后的绿树繁花,水田旱地上的春耕秋作,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深得外来者及乡村游客的好评。

(二)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

1.开始重视和维持原有古村落环境。客家围龙屋的建造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按照传统的风水格局进行建制。风水“就是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类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 乡村旅游的介入,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最好能够完整保存和展示客家围屋原有的自然环境布局。当村民明白完整保存环境的重要性后,不少当地村民自主自愿地参加一些保存完好、具备一定旅游开发价值的古民居保护。特别一些区域较大、很具规模的古村落,在政府的引导下,采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民居建筑与周围环境按原貌保存修复。

如蕉岭的南磜镇土楼古村落。以树德楼为中心,涵盖周边10多座面积巨大、楼高三层的方形土楼为核心保护区。土楼周边包括村中的老戏台、水水相通的池塘群、土楼门前的禾坪(打谷场)、全村相连相通的排水系统、间隔在楼与楼之间的农家菜园、鹅卵石铺成的村中巷道等原样保存。村子包括周边山头及 村头水口的茂密风水林、绕村而过的小河、小河上的石拱桥、前山山顶的瞭望塔,进村出村的曾走过的老村道以及村口三百多年的老榕树,并入规划保护。通过“整体性保护”,将整个村落的原有环境完整地保存下来。村民还一致约定,如果哪家想拓宽居住环境,一律采用不影响村落景观的他地另作新建。由于土楼周边环境保存得很好,当游客到来之时,从远山近水到楼宇的布局,村中的取水排水到村民的果蔬农活,处处都能很好体现出客家土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识。为了节约土楼的保护费用和土楼建筑群更好地保存下来,土楼人家采用“居民第一,旅客第二”的原则,让喜欢居住在老屋的村民住进了土楼,平日在土楼中间的天井树阴下养鸡养鹅,下棋闲聊。当有旅客到来时,端茶送水,接风招待,并作为土楼的专职导游,介绍土楼的故事及客家民风民情。在不影响土楼保护的前提下,允许村民在土楼里设点销售自家生产的客家土特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树德楼还住着一位顺口而出、风趣幽默的山歌手,只要旅客到来或有所要求,就能随唱随答,生动有趣,很好地展现客家乡村及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生活状态。通过土楼乡村旅游开发,不但解决了村中原住人口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提升了土楼旅游的文化品质。经过认真规划和村民的良好服务,来到土楼的游客游兴很浓,流连忘返,还能满载而归。

2.传统乡村文化得到弘扬与再现。尽管经历过沧桑变化,现在的梅州乡村仍保存有不少围龙大屋及连成一片的古村落。在这几十上百年建起的村子里,曾经发生过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旅游的发展,村民希望能让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展示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为此,不少古村落、大宗族开始认真整理族谱,记述曾经流传的故事,修缮破败了的宗祠、寺院和庙宇,恢复了传统的节日,按传统的风俗要求规范举办盛大而光鲜的宗族祭祀。之中,尽管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腐朽东西出现还潮,但对传统客家文化来说更是一次弘扬和复兴。

外来游人的到来,需要乡村展现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这样更直接地刺激了优秀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客家菜肴、客家山歌、客家节日广场表演、汉剧等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关注,选定了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保护梯队,从此后继有人。不少濒临失传的如口传文学的客家五句板,各村各堡的年年一二回的走古事,各宗各姓的春节大祭拜,规格严谨、富有传道教化的婚丧嫁娶仪式等也得到规范纪录和整理,开始得到民俗专家的重视与研究。随着“文化梅州”的建设,不少客家文化旅游资源都以博物馆、民俗公园和意象表演的形式进行综合展现。元宵节的烧火龙、节日打对台的采茶剧、提线木偶戏,鲜活有趣的席狮舞,还有带妆出游的骑竹马、挑花篮,现在也变成各村各落、一年一节的新时尚。通过多层面,更广泛整理、研究和再现,提升了客家文化行为与文化内涵的档次和品质。通过民风民俗的发掘和展现,活跃了村民生活,增加了大众凝聚力,促进了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旅游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的教育功能众所皆知。不论旅游者还是从业者,在实施和完成旅游过程中都得到良好的学习和教育。对于参与客家乡村旅游的游客来说,通过深入客家乡村,可以看到美丽的乡村环境、漂亮的围龙屋建筑,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乡居生活和感受到厚重的客家人文气息,从中得到良好的感观刺激和心灵享受。对于客家地区来说,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让外面的人更多接近客家,了解客家人的历史与现实,扩大社会影响,促进优秀客家文化更多的关注与传承。最主要的是长期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因为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经济特性、宗亲聚居和围屋建制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习俗和语言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历史中,避免被当地土著及外部环境的同化淹没,持久而完整的保留下来的南方汉民支系的优秀传统,会随着游客的到来,在开放与保留突出中,凸显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抱着强烈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今天,相对传统的客家古村落,为了开展乡村旅游,必须打开封闭的山门,推开厚重的围屋大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开放的新鲜与传统保护的并存中,明白了经历漫长历史沉淀下的传统文化就是真正的瑰宝,在自信与淡定中展现客家人的大气与包容。尽管村民从旅游开放初期的新鲜到后来自然而礼貌地接受,用传统的谦和热情,让客人在客家的乡土上感受做客的温情与温馨。随着村民的经济意识觉醒,明白了本地文化和乡村原生态就是改善生活的最好摇钱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现,很快成为村民的自主行动。更大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乡村。不少具备良好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的村民和村委,主动配合政府推进古村落旅游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关注乡村环境的优化与整合,并外请专家学者帮助规划策划,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论证与宣传,积极申报市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古村落。由于村民的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很好地提升了乡村的人文意识与服务质量,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有些大型的古村落,随着申报各级文化区或古村落,从县、镇到村各级干部积极投入,吸引或提供更多的物资或资金整修古建筑周边相配套的道路、门坪、围墙、馆所。指定古建筑内部的工作人员还主动参加进修和业务培训,做好旅客的接待、服务和讲解工作。在专业文史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还重新做好古建筑的早期建造、住户、名人及村落现状等材料的整理和建档工作。随着乡村建设得越变越美,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古村落和古建筑又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热闹非凡。在“我爱我家,我爱我业”中收获幸福和快乐,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随着外来游客对乡间风景的大加赞赏,也提醒村民更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乡村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了自己,也美了别人,促成乡村旅游资源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三、结语

粤东客家乡村游,美了乡村、富了村民、好了游客,不但很好地促进了梅州绿色经济的腾飞,还对广东特色文化旅游区建设及客家传统文化保护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粤东客家地域文化发展与梅州旅游产业提升必然产生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宗清.旅游环境与保护[M].科学出版社,2011.

[2]陈章和,廖运生.生态梅州建设的战略思考[M].科学出版社,2004.

[3]2011年梅州旅游十大亮点[N].中国旅游报,2012-02-17.

[4]李黛岚,柳云.客家风水民俗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6

2016年初,枣庄市市中区检察院新的领导班子确立了“以维护稳定为着力点,以促进发展为落脚点”的服务大局指导思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服务型检察机关建设年”活动,先后制定出台了服务全区经济建设、服务全区重点企业发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保障全区换届选举等意见7个141条具体工作措施,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围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了“检察官联系重点工程”活动,组织检察干警深入各塔埠杨河棚改项目、盛北商贸城物流园区、枣庄客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帮包指导,对中兴大道建设、东沙河湿地等25项重点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同步跟踪预防,对1429家投标商和自然人进行行贿犯罪不良记录查询,规范资金运作13亿余元。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党委政府提出多项防范全区金融风险的措施,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依法办理王某利用伪造银行存单骗取他人财物1200余万元案等案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转贷、金融诈骗等犯罪102件150人,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制定出台服务意见,积极参与城区环境集中整治,下大力气对帮包的二棉厂小区、十电小区清理改造,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社区群众高度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