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经济

畜牧经济范文1

一、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形势

20*年畜牧业再创新高,全县实现牧业产值10.39亿元(90年不变价),较去年同期增长21%;加工产值达到12.4亿元;肉类总产量9.3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6%;禽蛋产量3.4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生猪出栏36.87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19.6%,家禽出栏4400万只,较去年同期增长27%;山绵羊出栏3.14万只;出口肉品达到10500吨,创汇1532万美元,上缴财政达到785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数的15%,牧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70元,达到了人均牧业产值4*5元,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3倍和4倍。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到4000多个,拥有年出栏30万只肉鸡场154个,拥有千头以上规模猪场42个,2000只规模蛋鸡饲养场96个,肉牛养殖基地1个,存栏达到735头,养羊小区21个,存栏达到3100多头,奶牛生产基地1个,存栏达到650头,时宰3000只肉鸡生产线1条,时宰1万只肉鸡屠宰生产线2条,班宰1千头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此外,全县年出栏5000万只肉鸡饲养量、存栏50万套肉种鸡场、350万枚蛋位孵化厂、时宰1.2万只肉鸡加工厂、年产30万吨饲料厂、县级畜产品检测中心等方面在全省也是名列前矛。全县畜牧业已形成了一个从畜禽—饲料—饲养—屠宰(加工)—深加工—冷贮—运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出口创汇、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所述不难看出,目前我县畜牧业商品生产正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畜牧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城乡人民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加入WTO后,畜牧业经济的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在畜产品质量标准上,如不与国际接轨,势必被淘汰。面对上述挑战,分析淇县畜牧业,目前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养殖业的整体规模和个体规模都有待进一步扩大。虽然我县人均养殖量在国内领先,但是养殖总量还不大,参与国际竞争还显得身单力薄,同时,还有三分之一规模小的养殖户,它们的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急待扩大规模。二是畜禽品种结构还不尽合理。我国人均禽蛋产量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国内消费市场已接近饱和,同时,我国奶类产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特别是我县奶类生产方面还是一个瘸腿。三是畜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养殖业原料中的农残,畜产品中的病残、药残均还未从源头得到彻底解决,急需统筹规划,建立绿色畜产品基地。四是畜牧工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的比为3:1,淇县虽比全国的1:3高,但也仅为1:1,畜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滞后。五是为畜牧业提供原料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耕地的生产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鉴于上述情况,为进一步振兴淇县的畜牧经济,使淇县畜牧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三、怎样调整产业结构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改革和科技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养殖,突出发展奶牛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产业化、现代化、品牌化之路,把淇县建成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

具体就是“一突出”“二发展”“三稳定”“四带动”

“一突出”就是突出奶牛业。奶牛业做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空间,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将以良种繁育为基础,以“公司+农户”为合作模式,大力推动奶牛业发展,重点是做好淇县绿佳公司与加拿大IND公司的合资项目,引进世界先进奶牛性控胚胎移植技术,快速繁育高产奶牛,20*年繁育高产良种奶牛达到3000头,同时,带动农户在3年内,良种奶牛达到3万头,使全县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以上,并进一步筹建奶牛加工厂,力争跻身全省前五强。

“二发展”就是大力发展养羊业和乳品加工业。以江源、田野公司为龙头,积极推进全县养羊业,继续实施“公司+小区”的合作模式,推广商品羊的饲养技术,加大波尔山羊的繁殖速度,力争三年内波尔山羊存栏达到1万只。以三博公司为龙头,引进乳品加工新技术,提升奶业加工品质,建起农户与市场的桥梁。

畜牧经济范文2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策略

1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1.1草原生态现状

青海省是我国草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畜牧业是当地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当地人民总收入的90%以上。长期以来牧民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拼命扩充牲畜的养殖数量,造成过度放牧,对草原超负荷地进行放牧和开采,使得草原出现了严重的草地退化现象;再加上草原上的兔虫鼠害等啮齿类动物的危害,加速了草原的水土流失。草原植被的缺失导致防风固沙能力下降,一下雨,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道,造成湖泊河道泥沙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湖泊范围缩小,到了干旱季节,甚至导致河水断流。而草地退化,严重影响牧草质量,从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如此以来,形成恶性循环。

1.2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牧民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促进发展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国家也相继出台了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以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等相关政策,大力提倡和激励牧民们进行草原生态保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地人民文化水平不高,除了放牧没有其他工作技能,只能通过纯体力劳动打散工挣取微薄的收入养家。在保护生态奖励基金和补助资金的发放落实上,也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甚至不能及时发放到位,对牧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牧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牧民为了养家糊口,会继续偷偷扩大养殖,使生态保护不能顺利实施。

2加强草地生长环境治理,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草地作为一种可持续更新的资源,只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治理,人为地为其提供适合生长的条件和保护措施,才能够充分发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找到草地退化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落实实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的草地退化,应当利用退牧还草和牧区移民的方式,实行部分区域禁牧或者休牧的管理,对草地进行休整以及管理,逐渐恢复草原的植被覆盖率。由于草原兔虫鼠害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要积极治理啮齿类动物对草地的危害。同时对草地退化,土壤营养流失造成土地板结的地区进行松土耙地,改良施肥。积极进行草场水利设施建设,为缺水地区进行节水灌溉,保证草地牧草的生长。加快草原牧场农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利用现代空中草籽补撒技术对草地进行补种,运用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械对牧草进行收割储存,作为冬春休牧季节家畜的饲料储存。发展当地生产力的同时,对草原进行修整和保护,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3加大草原生态监管力度,实行草场承包到户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的形式越来越严峻,国家各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草原生态的监管力度,通过国家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及各种补助资金的政策,大力实行草场承包到户,将生态保护的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并通过先进准确的科技手段,对牧区草场植被情况和家畜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对草场的生态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对草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便相关部门做好休牧或者禁牧的整体规划,号召草场承包的牧民进行相应牧区的禁牧或者休牧工作的配合及实施。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及休牧补助资金的政策,保证对休牧或者禁牧的牧民们进行奖励款项和补助资金的及时发放,并另外计算牧民的经济损失,为其提供更多的补助和保障,来保证牧民的正常生活水平。

4发展畜牧业的相关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从保护草原生态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角度来看,单纯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奖励基金和补助款,不仅难以真正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会为国家资金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针对草原牧民们的实际文化水平和掌握的劳动技能,在保证草原生态平衡发展的情况下,可以促进优质畜牧业发展,引进高产优良家畜品种,促进畜牧业的经济高产。在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还可以大规模发展与畜牧业相关的第二或者第三产业,比如可以发展牲畜饲料加工厂,牲畜乳制品及肉食的加工厂,以及利用动物皮毛加工成衣、艺术品等等,不仅可以解决在休牧或禁牧时空闲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青海地区牧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的补助负担。

畜牧经济范文3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的宏伟目标,以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的生态小区为思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注重创新,积极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之路,实现了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县畜牧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龙头带动,机制创新,科技升级,产业循环、优化环境,使畜牧业渐渐步入了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的发展快车道,使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回顾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一是畜牧产值不断攀升。十四年来全县畜牧产值以年均递增25%的增幅持续增长,2004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4.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畜牧加工产值达到17.5亿元,人均牧业产值5748元,按人均牧业产值、肉、蛋产量三项指标综合评定排序,已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畜禽饲养量成倍增长。2004年全县规模化猪场42个,出栏生猪41.1万头,30万只肉鸡饲养厂达到165个,出栏肉鸡达到5339万只,名列全省第一。三是食品加工总量不断膨胀。2004年全县拥有肉鸡生产线3条,时宰肉鸡达到1.8万只,班宰1千头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时宰600只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1.05万吨,年产2.5万吨及1.2万吨熟食生产线各1条,年产熟食3.6万吨,出口熟食58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位居全国前十强。四是疫病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省级动物检测中心和龙头企业化验室,配备了酶标仪、PCR等化验监测设施,完善了疫情测报站的建设,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机制,使全县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严防了重大疫病的发生,做到了“有疫不爆发,有病不流行”,从而保障了畜牧业安全。五是投入品监管程序更加规范。对生产投入品建立了源头追溯制度,采取了定期抽检方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全县畜牧生产资料市场。2003年,全国“瘦肉精”大检查中,淇县抽检380份尿样中,未发现一例违禁药物使用情况,受到农业部的表扬。几年来,淇县先后被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畜牧强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回顾二十年来发展历程,我县明确提出了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这一宏伟目标,以经济、社会效益的持续高速发展为背景,以创建我县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小区为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产业发展为环境管理服务,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在推动畜牧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工作快速发展。

二、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从生态学方面讲,我县经济是一种传统经济,这种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这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畜牧生产所导致环境污染的影响是不言而寓的。例如:鸡粪对环境的污染和细菌、病毒的传播,生产废水的浪费和污染等。在这种形式下,我县迫切需要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及防治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安全的先进经济模式。为此,我县畜牧业必须走新型产业化新思路,提高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在政策上多多给予扶持,促进我县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而我县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已有一定基础,这种发展是由自发到自觉而成的。具体做法是:

(一)我县把畜牧业发展同环境质量改善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支持,利用成本和价格等市场规律来影响企业的行为;以公司为依托,搞自动化饲养、清洁化生产,食品标准化加工、安全化生产,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综合经营模式。养殖户利用粮食作物秸秆来饲养,实现过腹增值,生猪粪可综合利用,生产沼气,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消除污染,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依靠科技进步,变废为宝,生产生活废水含有机物较多,经过处理达标后灌溉附近农田,为农民节约了每年的化肥支出;鸡、猪粪加工有机肥料向市场出售;生产用的废旧塑料袋、包装箱由包装厂进行回收再利用;鸡、猪无大的利用价值的副产品卖给养殖场喂鱼、喂雕。

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拉动环保产业、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为最终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环境安全,畜产品安全,维护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倡导园区生态型生产,让环境保护贴紧经济,围绕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使上游生产的“废料”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把鸡血“变废为宝”,进行了深化加工。以前,屠宰毛鸡的鸡血,没有充分利用。目前建设了鸡血车间,这个车间通过对鸡血的过滤净化、高温杀菌等一系列生产工艺,使鸡血得到有效利用。

2、充分利用鸡羽毛,建设了羽粉加工车间。以前,屠宰毛鸡的鸡毛,没有充分利用。后来,建设了羽粉车间,通过对羽粉的等系列生产工艺,使羽粉变成了饲料添加剂。

3、将鸡肠转为其它水产和动物的饲料,把次生品得以有效利用。

鸡肠实用于养鲶鱼、狐狸、养貂,根据市场情况作为副产品进行销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4、把鸡粪进行进行深加工销售,变成了果农瓜农的有机肥料。

鸡粪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深受果农瓜农喜爱。为此,企业对养殖场的鸡粪,都销售给果农瓜农,增加了企业收入。

《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

5、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充分利用全县规模化猪场多的优势,在场区建设沼气池,以解决规模化猪场的供电、供暖等生产、生活费用高的矛盾,并把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即消除污染,又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

6、建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即利用畜产品生产高档服装革、医用肠衣等,利用家畜内脏、头血进行生化制品加工,特别是以“原料——产品——废物”为特征的动脉产业和以“废物——再生——产品”为特征的静脉产业相结合形成循环发展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群。

近年来,我县把把发展畜牧循环经济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要举措,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结构,着力解决结构性环境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从淘汰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生产工艺入手,立足于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畜牧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筹划和建设了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废旧物处理加工厂等一批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增加企业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推动畜牧业生态建设。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建设生态产业孵化基地,优先安排环保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最佳实用污染防治技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形成规模,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发展循环产业。

目前我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与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差甚远。二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三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五是技术落后,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六是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后发展循环经济计划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围绕“三步走”目标和畜牧大县战略举措,按照既定的方针,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生态环境要年年有变化,力争通过努力,实现新跨越。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增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效益,让企业也稳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构筑初级生态企业基础,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为畜牧长远发展和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二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要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三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要仅仅搞示范,还要使示范的技术开花结果,发挥效益。技术推广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

畜牧经济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畜牧业;发展

一、低碳经济与畜牧业的关系

(一)低碳经济的意义

在2010年3月9日,中国致信联合国表示同意《哥本哈根协议》,也标志着世界各经济主体国家都意识到了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再一次从幕后走到了人们的视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专家定义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的本质是尽可能地减少CO2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可利用率,并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形式。以此达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平衡,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已明确提出,2010年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目前,在全球气温变暖,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必走之路。走低碳经济之路,我们国家会在世界经济博弈中取得更大的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畜牧业对低碳经济的影响

早在2006年未,联合国粮农组织出了一份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得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百分之十八,成为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同时,《世界观察》杂志也刊登了一份这样的报告:《牲畜与气候变化》,在报告中,其指出牲畜及其副产品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的51%,远远超过联全国粮农组织所估算的数值:18%。

我国畜牧业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亦是相当严重,近期,中国国务院新闻公室《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一文根据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得出的数据中,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以上事实说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污染源调查结果都足以引起我们对畜牧产业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深思,作为畜牧科技工作者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众所周知,畜牧业生产、加工、运输等每个环节都涉及“碳足迹”,如家畜家禽饲养需要用水、玉米、豆粕、青粗等饲料;饲料、禽粪污水、畜禽及产品需要运输;畜禽排泄粪污,家畜家禽发生疾病死亡传染病等;畜牧业生产家畜家禽需要建筑畜禽舍;此过程需要钢材、水泥、塑料、木头等建材,这些环节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增加能源消耗,从而引起环境的恶化,对低碳经济造成了伤害。

由此可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格局,改进畜禽粪尿排泄物管理实现资源利用良性循环,发展创新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畜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走之路。

二、我区畜牧业低碳发展对策

(一)畜牧产业科技化

让畜牧业低碳发展,首先是能源的重复利用,从源头上控制环境再次污染,比如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形成一条“绿色能源链”;其次,我区畜牧产业比较分散,科技下乡从我区畜牧科技人员分配上来看,并不现实。但是可以从机制上实现现代化,转变生产方法。用低碳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那就要用现代的手段充分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其次,畜牧业主之间要打造利益共同体,本着低碳经济的原则,相互沟通、配合,达到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最后,作为我区畜牧产业的主体人员,我们要充分做好社会服务部分,要着力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成从生产到防疫再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既分工到个人,又把整个系统密切联系的产业链条。当然,这其中重中之重是要把公益化防疫保障畜牧业抓到位,力所能及地为广大畜牧业主提供各种服务,确保我区畜牧业低碳高效地发展。

(二)加强防疫

动物防疫不仅仅是有效避免和减少动物疫情发展的关键措施,更是低碳经济的有力保障之一。如果动物防疫这一关卡过不去的话,更别谈所谓低碳经济了。我们知道,动物疫情传播得越快,发展得就越多,那么对于我们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对于人类自身也是一大威胁。所以,作为畜牧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严把免疫关,强化免疫工作,做到免疫密度、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档案建档率、家畜二维码佩带率“四个百分之百”。

与此同时做好各饲养场所、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的消毒及综合整治工作,切断传播途径,严把监测关。一旦出现疫情,要严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及时上报,防止疫情扩散;要强化产地、运输、屠宰和市场检疫监督,确保检疫率达到100%,对于检出病死畜禽及产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畜禽屠宰、经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贩卖、转运、加工、贮藏、销售病死和死因不明畜禽的违法行为,确保“放心肉蛋奶”上市。此外严把入境关,勤于巡防公路等交通要道,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查证验物,严格消毒。

(三)推进生态畜牧

生态畜牧指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给饲养畜禽以蓝天绿地、新鲜的空气、自由运动的空间和最原始的生态饲料,拒绝各种生物的、化学的添加剂,要把畜牧养殖与生态家园建设结合起来,与立体种养结合起来,促进畜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当然,推进生态畜牧也间接带动我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好的品质能拉动当地的经济效益,提高品牌知名度。对于畜牧从业者来说,有必要把无公害畜禽产品认定认证与畜禽养殖地区奖励、项目建设相结合,引导畜牧业主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推进生态畜牧的宣传,建立良好的畜牧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动我区畜牧业低碳发展是畜牧业主与畜牧业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加兢兢业业地为广大畜牧业主服务,为我区的畜牧经济的低碳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畜牧经济范文5

全区宜林地500万亩,林木覆盖面积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有“天然氧吧”、“西安的后花园”、“西安居民第二生活区”之称。商州区是商洛市市政府的所在地,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以“生态立市”为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生态好、环境美、经济发展”的目标,打造社会经济集群,先后获得“省级山水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商州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历史上我区农民素有利用自产的农副产品养猪,依靠大山、林地放羊的传统和习惯。近几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我区畜牧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生猪养殖,一些规模场如雨后春笋,突飞猛进。2013年全区生猪年饲养量达到70.13万,其中存栏30.72万只,增长速度位居全市前列。调查显示,全区规模户(场)1651个,其中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1511个,存栏在500头以上的310个,千头以上的76个。

2我区发展畜牧经济的利弊分析

畜牧养殖作为我区人们的传统和习惯,在过去经济来源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的确在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来源的多元化,畜牧经济的贡献份额显得越来越低,相反其负面效应显得越来越大,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区大力发展畜牧经济弊大于利。

2.1从我区的地理、区情背景看,虽然有广阔的林地山坡,理论上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但现实是我区的山坡林地绝大多数属于山石结构,不像关中平原那样,多是丘陵或土原,土壤贫瘠,山高坡陡,植被主要是灌木藤木类,不适合畜禽饲用;我区耕地面积较少,粮食自给问题突出,加之畜牧业又是一个高耗粮型产业,人畜争粮的问题突出;由于处于山区,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较少,规模场用地(包括圈舍、运动场、附属设施)与土地供给存在着矛盾,从而出现区域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健全等,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2.2从发展的结果看,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畜牧项目的投入,一些务工返乡人员和个体工商暴发户纷纷加入该行业,畜牧产业得到了快速的扩张,但由于当前涉牧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处于“谁都可以养、谁都可以进”的无序混乱状态,导致畜禽粪污污染严重,疫病流行,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如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等,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另外,由于饲养水平低,管理跟不上,死淘率高,增产不增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3从我市的“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角度看,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以“生态立市”为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生态好、环境美、经济发展”的目标,打造社会经济集群,先后获得“省级山水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一江清水送京津”,“打造生态旅游市”已成为商洛人民的共识,“秦岭最美是商洛”已响彻大秦南北,生态经济已成为拉动商洛经济集群的主动脉,已先后建成了丹江长廊、仙娥湖、龟山公园、凤凰山公园等多处旅游景点,商州区作为商洛市市政府的所在地,其特殊的区域,对发展高污染、高消耗、高破坏性的畜牧产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和限制。

2.4从畜牧业污染来看,畜牧养殖是一个高污染行业,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要排出大量的粪便和尿液,粪污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氨气、胺类等物质,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疫病流行,不仅造成畜禽疫病传播,而且会波及人类,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商州区作为商洛市政府所在地,人均收入低,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市,畜牧业因“短、小、快”,长期以来作为我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农民的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畜牧经济发展背后的高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疫病问题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再进一步的发展,将与我区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相悖,利大于弊,得不偿失。

3对我区发展畜牧产业的几点建议

3.1合理布局,适度发展。要根据我区的区情,在偏远对环境破坏影响较小的山大沟深的区域,建立产业基地;在交通干线、平原、河流、城区附近要建立严格的禁养取;在养殖数量和规模上要适度,同时积极倡导圈养,不能片面强调数量的膨胀。

3.2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大力倡导林下种草、撂荒地种草,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技术,充分挖掘和优化现有的自然资源,着重发展草食家畜,控制食粮畜禽量。

畜牧经济范文6

围绕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阜新市突出抓好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的规模化饲养,全市目前已建成养殖小区2533个,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70%。规模化养殖小区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对合理安排畜禽存出栏显得更加理性。在第1季度畜禽市场出现全国性下滑,没有盲目出栏,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同时,通过规模化饲养,推行程序化免疫,在投入品安全、药物残留及畜禽疫病方面均得到有效控制。

畜牧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结合“科普之冬”、“科普之春”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现场授课等形式,继续推广一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实用技术。第1季度,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场次,发放技术手册及宣传材料1.5万份。其中,推广发酵床养猪面积累计达到6万平方米,养猪数量达10万头,直接增加经济效益800万元;推广秸秆养畜技术,奶牛基地以推广全株青贮玉米为主;肉牛、肉羊基地以推广秸秆黄贮为主,全市50%以上的秸秆已转化成饲料,既增加了牛羊的饲草饲料来源,由充分利用了阜新市丰富的秸秆资源。

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成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18个,成为农户与市场、加工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成种畜禽场40个,畜禽良种培育、扩繁和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有饲料生产企业33家,年生产加工能力40万吨。建立了畜产品安全体系,阜新市成立了畜产品检测中心,市和阜彰两县均成立了畜产品安全监督机构。基层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乡镇监督所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均列入了县区财政预算,村级防疫员的补助额度有所增加。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畜牧业信息网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切实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上一篇医保管理

下一篇新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