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1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 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既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又处在一个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的转型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年平均发展速度为9.4%,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现有经济发展能力与水平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社会上还存在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卫生经费、教育经费、环境保护经费等支出太少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没有发展上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资源,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违法征地、拆迁等,如果不立即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力,甚至威胁着我国的改革稳定大局以及发展成果的取得和享有。因此,厘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建立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关系改革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

二、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物质财富的匮乏以及因此导致的生活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讲,一个物质财富极其贫乏的社会,我们很难奢望其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物质基础来源于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经济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这也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经济增长不仅奠定了和谐社会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这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人有责,取决于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转换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区、城乡、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五个方面,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在主要政策上,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增加值,来缓解和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资源环境条件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三、和谐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但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物质财富已经极为丰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及西亚石油输出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例证。因此,诸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说必须等到足够发展时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经济发展只是为和谐创造条件,但不等于甚至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国来说,不仅要把和谐社会理解为追求的社会理想,而且要认识到它同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目标发生改变,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这客观上要求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但是,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大力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减少摩擦,增强社会凝聚力,以此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关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发展经济过程中,在综合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同时,应重点解决当前矛盾最为突出、影响最大问题,具体讲,我们必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得不少利益群体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牺牲或让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十七大”做出了重大战略思想调整,即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效率、公平统筹兼顾”的阶段。可以说,这种调整是党和政府及时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改革呼声的战略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因此,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合理的诉求,尤其要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第二,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分配公平催人奋进,拼搏向上,分配不公则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针对当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措施均衡利益分配。具体讲:首先,加大政府调节力度,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导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着眼点,正确兼顾社会不同群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尤其注意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网,加强立法保障,使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规范化,让所有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和生产,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第三,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受地域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农”问题在我国一直较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为市民,一些人正逐渐变为城市贫民,使得“三农”问题更趋复杂。我国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必须予以重视。笔者认为,对于当前因为城市扩张而引发的新型“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协调,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适当控制城市化进程与规模,防止失地农民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解决传统的“三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实际情况决定了其不能一蹴而就,应对之综合分析,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阶段采取措施予以缓解和解决,尤其要重视当前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拖欠工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过去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相当部分是通过透支生态环境取得的,如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经济的发展必定是有限度并要为之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纳入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措施等,最终建立一条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受传统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过多,严重制约了社会、市场主体的创新性,抑制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当前,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在继续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加大对第三部门的培育力度,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实行有步骤的职能转移和职能委托,减少政府对市场机制、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创造一个有利于各个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各种障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龙主编: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03

[3]陆学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06

[4]顾光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2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10-01

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进入公共视野,每年代表委员提出松动甚至废除计划生育的提案,也都会引起激烈讨论,近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控制了人口数量,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问题。

一、积极因素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均资源水平。计划生育三十年来累计减少了四亿人口,在社会保险、社会资源等领域的负担大大减轻,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源投入相对集中,促进人才培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方针使得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投入的资源与精力大大增加,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消极因素

计划生育政策违背公平原则。计划生育执行严格,对超生的居民予以重罚,甚至采取强制流产等不人道的措施,然而社会名人,常通过各种手段规避限制,或认缴高额社会抚养费,造成“谁有钱谁能生”、“只针对老百姓”的政策,严重破坏社会公平。

公权力介入私生活,存在腐败空间。计划生育被讽刺为公权力进入百姓“被窝与裤裆”,在执行过程中常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与财产权。计生部门存在着寻租空间,邵阳孤儿事件轰动世界,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老龄化严峻,经济发展动力减弱。中国经济一直依赖于人口红利,而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为10%,2030年将达到25%,社会养老与医疗金将激增。 421家庭的大量出现,给独生子女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未富先老情况突显。

冲击传统文化,社会比例失衡。在以家庭宗法为核心的社会中,想改变几千年的传宗接代等传统文化殊为不易,造成许多困难与问题,小至过春节,大至男女比例失衡,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人口素质提升不显著,家庭风险增加。从社会整体来看,人口素质提升不明显,甚至倒退。高知识家庭通常执行计划生育,而素质相对较低的流动人口却是超生的主力。此外,家庭承担风险也增加,若出现意外,将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

三、消极因素分析

最核心的因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当未来收入预期远低于自己的需求,则需大大提高储蓄率,而养儿防老本质上是储蓄。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保严重缺乏,多生孩子便是唯一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行为。

社会经济由于信息不完全,且人口或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通过计划而得出最优的人口数量,强制推动一胎化的严格政策,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严重破坏。而真正的解决方式是使居民了解生育孩子的投入与产出,使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而政府应做的只是公开市场的信息,同时控制每一对夫妇时带来的外部性,人口规模自然会达到适宜的水平。

四、解决方案

人口问题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保制度,中国社保领域投入远低于国际水平,因此加大社保资金的投入,居民没有后顾之忧,便会回归理性,选择合理的生育数量。提升人口素质,将人口数量优势,转为人力资源,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均衡地区发展,也能够大大缓解中国人口压力。

综上,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及该政策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必须加以调整。我们应将人口看作人力资本而不是负担,通过加大社会保障、教育的投入,使得居民自主理性进行选择,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3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1]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发展国家经济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是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间利益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与人有关的因素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了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和完善,是促进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2]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对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信息宣传和传播任务是新闻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新闻传媒的发展情况来看,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是新闻宣传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龙.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51-53.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宝天高速

中图分类号:F28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宝鸡—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宝鸡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亚欧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毗邻天水,在这一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宝天一体化,也就成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建设宝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处于一个纽带位置,它通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来刺激流通,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又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刺激其它部门扩大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由于秦岭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运输就成了关天经济区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规划关天经济区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这一瓶颈障碍。在2009年以前,宝鸡至天水这一路段是新丝绸之路上唯一没有开通高速公路的路段,从东向西行驶的汽车每每到此,只能沿国道缓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宝天高速公路经过建设者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这段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66.96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作为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东西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天高速公路在促进关中—天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术的流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力竞争,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宝鸡又称“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40个,在陕西省内仅次于西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天水素称“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闻名全国,有麦积山、水帘洞、石门山、仙人崖等旅游景点。宝鸡和天水均处西北内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宝天高速的建成,改变了宝鸡、天水之间除了陇海线外没有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宝鸡、天水两地拥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资源,如佛教资源(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三国历史遗迹(宝鸡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共同旅游项目,实现双赢。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使社会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会越来越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交通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即通过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投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还要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财政压力大,从而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交通运输带来环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人为的破坏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物种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拓展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体制,灵活运用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交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2007年,宝天高速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立了“宝鸡市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资金信托计划”。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2007年第32期理财产品所有资金认购,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人民币29,999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宝鸡市宝天高速(陕西段)建设工程项目。

2.秉承环保理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续发展,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应该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绿化,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宝天高速公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专家意见,选择了地质情况相对较好、又能最大限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南线走廊带,避开了自然风景区,保护了沿线景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查,科学地选取三叶草、鸢尾、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作为路域绿化的主要类型。

交通运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它极大地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方中,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12(6).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5

关键词:民族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经济问题

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较快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在发展工作对象方面有如下特点:第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第二,民族地区社区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服务能力不足。多民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社会工作者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对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了解;对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缺乏从服务对象所属民族(族群)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缺乏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能力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关系多民族社会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1.文化的敏感对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的生活处境,其中包括后者的文化因素。文化的敏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上来说,文化敏感是在开展跨民族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切实懂得服务对象的文化模式及其含义,能够理解和尊重服务对象的基于其民族文化或价值观的切实需要,并用其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从微观上来说,文化的敏感就是要在具体服务的过程中,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中,要时时理解服务对象的行为举止的含义,以做到社会工作中的相互配合。民族社会工作者有了文化的敏感性,社会工作才会取得成功。

2.族群的优势对民族社会工作的帮助

民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是由他们不同的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的。在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了解区情、民情,深入到服务群众之中,这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如果在宗教、信仰、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沟通又存在障碍,弥合相互理解上的差异需要花更多的功夫。由同一族群的社会工作人员对属于本族群的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更具有优势。由本民族成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出现理解差异的可能性和程度应该小得多,这种差异要比民族间差异要小一些,更容易跨越一些。因为作为同一民族,其成员具有文化上的同源性、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价值观念的共同性,他们之间有更多的族群认同。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发育程度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

社会发育程度代表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的发育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渐加大市场调节的力度,允许和鼓励自发市场力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和传统的沿海地区,很快适应了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执中国经济发展之牛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众,不能适应新体制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按市场规律组织经济活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而东部地区已经积累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即社会发育程度已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西北地区,特殊的气候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大部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且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以一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为基础。民族地区基本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化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有些是逆市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少考虑环境效益。同时西部大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有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西部一些地区屡禁不止的淘金、采挖中草药等行为就说明这种微观主体利益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

3.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在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此在不破坏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应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资源所在地各民族的利益。在过去40多年的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采取的国家主导型的资源开发模式,主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他们只能享受资源开发带来的外在利益,而不能参与其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今后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劳动就业、利益分配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农业不仅是其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过渡的时期,也有部分地区是由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同时还存在着少量的现代农业。因此,自然经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与此相联系的是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农产品的商品率也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没有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没有基础的。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地区,社会问题也是很严重的。为此,要保障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发展就要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

大部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滞后,尤其是广大农牧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的特点,还处于小生产的发展阶段。因而就出现了小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依靠这些小生产自身的力量与大市场衔接,难度相当大。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尤其是家电生产领域居于有利地位,他们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西部地区企业进入这些领域与其竞争,并取得部分市场份额,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告别了短缺,形成了买方市场,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企业找不到新的市场亮点,一些商品投入市场就很快过剩。在这种市场格局下,进一步加大了民族地区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

6.教育、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结构直接决定了人才分布的状况,在民族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而在各级经济领域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则为数过少。这种人才结构和分布,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与西部开发中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严重,从民族地区到发达地区读书的大学生也成为人才流失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情况将影响到民族地区长远的发展。

三、做好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进一步重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少数民族群体走出生存困境的期望和要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问题解决的主体性再确认,要求我们积极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少数民族群体生计问题、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能力的增强,也需要社会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前文初步指出了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说明了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视角,最后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性特征。所谓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性是指在民族地区、面对民族群体的社会工作,始终要把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要树立民族群体的主体性意识,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张扬他们的主体性,要注意发展服务对象的内在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挑战、走向发展。

2.树立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缩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文化差异

在民族地区民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是由他们不同的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的。动态差异理论指出了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理解上的困难,以及由此给社会工作带来的可能偏误,警示社会工作者要了解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并设法缩小民族间相互理解的差距。文化取向或注重文化脉络的社会工作力图通过文化敏感性训练、实景实习等方法解决动态差异带来的问题。在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了解区情、民情,深入到服务群众之中,这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当然,在民族关系不甚和谐的情况下,这种缩小理解差异的方法就可能受到某些挑战。如果在宗教、信仰、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沟通又存在障碍,弥合相互理解上的差异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3.加强民族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训练有素、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将是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民生问题、促进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民族社会工作仍然是一个亟待发展的领域和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各种与少数民族人士、群体、社区相关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需要民族社会工作有一个较快发展。在解决上述问题,改善民生,促进民族进步和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也会得到较快发展。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有多种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是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转化。专业化就是使他们较快地具备社会工作的价值,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这些人员有面对基层民众开展工作的基础,现在需要改变他们中某些人的的行政惯性,变管理理念为服务理念,增加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在民族地区还要增强他们真正服务少数民族的能力。用民族专业要求去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培养一批能与少数民族的服务对象良好沟通、相互理解、有效服务的专业人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总体来说也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当一个地区或社区有相当数量少数民族成员、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时,用族群优势的观点培养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的社会工作人员就是必要的。很明显,在族群优势视角指导下,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由不同民族( 族群) 成员组成的,他们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多民族、跨民族复杂问题的解决。

总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作用是强大的,我国应该大力扶植和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培养,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 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7,

(6).

[3] 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

研究,2012,(4).

[4]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6

关键词:建设 发展 民生 竞争力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也被誉为“新世纪腾飞之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汴洛高速公路通车以来,高速公路迅捷、舒适、安全的特点凸显,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可,随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5000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7个省辖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109个县(市)中有99个通达高速公路,通达率92%,其中45个县有两条高速通过。全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1个半小时中原城市群经济圈,3小时可达全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

发展潜力分析: 河南省地处中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公路交通成为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国家规划并正在实施的“五纵七横”十二条国道主干线中的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两条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年初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三十条国家重点干线公路中有七条亦从河南经过。展望未来,河南交通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

辩证认识高速公路建设的利于弊: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占地多,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资源和建材。一方面,在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对促进当地建筑材料生产、提高建材生产效益、拉动社会就业、促进当地服务业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自身的性质,决定它又不可能象地方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那样,可随时随地进出,使部门地区人们只能望路兴叹,感到极不方便;同时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路基、全封闭,横穿的通道及上跨桥较少,又对高速公路两侧人们的联系和产业发展产生阻隔和限制的影响。因此,怎样科学发展高速公路,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正确认识高速公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物流、信息流、人员流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抓手和着力点,作为陆地交通主通道的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继续加大了对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

会事业的进步,迫切需要交通事业能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细微处着手,服务地方经济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高速公路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大交通发展的建设理念,从细微处着手,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从开工建设起,要想方设法实现优化设计和进行优化设计,如对对部分通道涵洞进行调整设计,及时修复由于施工损坏的沿线道路、排水沟,复垦临时占用的耕地,尽可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减小施工给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从长远发展上,应加大对高峰期堵车问题的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将收费站外延,增加了几个收费通道,可有效解决了收费可能产生的堵车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公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严格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环境影响评审,做到合法合规;在施工中做到土石方挖切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对沿线所经村庄、学校路段双向设置标志标牌及设计修建声屏障;督促协调当地政府做好公路沿线规划工作,新建学校、医院等控制在红线外200米,新建居民建筑在红线外100米,尽可能降低公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

通过选线和设置进出口,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公路最大的遗憾是由于规范等要求,没有更加足够的、方便地为地方沿线人民群众提供进出口通道,使人们望路兴叹。高速公路通过的区域,总是在一定距离设置出入口的多和少是方不方便问题,但如果连高速公路都没有,根本就谈不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要求的提高,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设置和选线工作。选线的黄金标准是能够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众所周知,河南地处中原,旅游名胜、历史遗物等人文景点星罗棋布,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特色行业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在高速公路沿线和节点部位,如今一座座区域中心城市脱颖而出,一个个城市圈、城市群展露风采,一条条产业带雨后春笋,密织的高速公路网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少洛高速不但把郑州、少林寺、洛阳连接到一起,解决了长期困扰登封出行难得问题,而且还打通了新密、登封两个产煤大市的外出销售的通路问题,可谓是一举几得。在河南省中西部,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犹如一座天然屏障,阻碍着豫西南的发展,郑尧高速建成通车打破这一阻碍,他是又一条河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上果断决策,建设的一条能源和旅游大通道,连接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高速公路、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等多条干线公路,实现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

提前规划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为地方经济起到推动和拉动作用,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交通规划工作有利于科学的生产力布局。在搞好高速公路的同时把相关产业进行提前谋划,不断完善规划工作,完善路网建设,为未来发展打基础。要充分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河南省产业布局和结构鲜明、资源较为丰富,要认真研究与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导向的综合交通规划,交通规划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并以此为导向,要树立发展综合交通的思路,进一步发挥交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交通规划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要结合国省道普通干线公路的网络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通行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提高辐射能力,推动产业发展科学、健康、持续。

高速公路加强服务“四化两型社会”,打造招商引资、地区形象新名片。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用大交通来培养大产业,进而实现经济的大发展,拉动投资,起到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高速公路要凸显区域经济特色,在沿线的广告设计,服务区的特产商品布展等等,都要打响特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