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1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Vocational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Jing, ZHAO Bin, WANG Qiong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36)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is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biopharmaceutical technical expertise, beauty and image of the design professional, food biotechnology. From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explor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s two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practical, skilled personnel.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high vocational

中医药概论是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以及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健康行业工作所必需的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态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程整合了中医基础和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多、需要记得东西多、学时却相对较少的矛盾使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反应知识点多,不容易记忆,记后易忘记。因此,急需改进教学模式,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学以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及面向基层为指导思想,与传统的教学有一定出入,因此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对我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做了以下探索:

1 中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选择和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

中医学基础注重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记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在病理上的应用,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和母子相及的概念、规律,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动、功能、分类。掌握血的概念、生成、功能和运行。掌握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和排泄及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关系;掌握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掌握脏腑辩证的要点。

中医药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思维形式现代人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造成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困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其一,引导学生理解中西医理论的巨大差异。①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诊病上是通过表现于外的征象,推测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的病变,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经验性;而西医理论则是从微观上探究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其二,把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生活化。例如讲解五行相克理论时,联想生活中用金属工具砍树(金克木),小树长在土里(木克土),土能掩水(土克水),水能熄灭火(水克火),火能够将树木燃成灰烬(火克木)。在讲解心主神志理论时,联系网上报道有人做了心脏移植术,兴趣爱好、性格都改变了,让深奥的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依据,讲藏象理论时尽量多引用病案故事,脏腑辩证多总结、联系,并结合具体病案进行辩证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对各个证型有较深刻的印象等等,这样慢慢使学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常用中药及应用知识部分根据专业不同重点也不同

中药总论中的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用法以及用药禁忌是重点掌握内容。各论内容则根据专业不同,岗位需求不同,讲解重点也不同,如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中重点讲解中药的使用方法及功效,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要突出中成药原料品种,具体讲解时结合本地特色,重点讲授本地区的常用药材。教学中采用采用分类、归纳、直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如安胎药有理气安胎药苏梗、清热安胎药黄芩、补肾安胎药桑椹等,清热药中黄芩善于清上焦热、黄连善于清中焦热、黄柏善于清下焦热。这样把复杂难记的中药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药物功效的大方向,增强记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比如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有哪些?活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凉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等等。教学中建议学生们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互问互答,进行知识竞赛等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知识部分强调基本概念、常用品种与地方多用品种的讲解相结合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只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能讲解。据调查,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多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从事基层业务工作,这些岗位旨在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进行导购零售和调剂。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以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本位,遵循“合理选用基础,注重实践应用,增强职业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原则,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中医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读中成药说明书和中医处方的审方能力,致力于学生能够安全、合理指导患者用药。比如讲感冒时,感冒最常见的症型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广东这里还常有暑湿感冒,上课时首先将这些感冒的临床表现和证型复习一下,再将处方用药的原则讲解一下,然后将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处方和常用中成药设计出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得出适当的处方及成药,完成“感冒”问病荐药的情境设计,为以后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高职的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各个专业的不同岗位需求出发,抓住重点,课堂形象生动,结合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交叉运用,从而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不符的状况。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2

关键词: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指称对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99-05

1 缘起

众所周知,“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但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状况而言,笔者以为可以用“指称对象含混”和“相互关系不明”批评之。

如果我们假定这些概念的发生,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来自于对课程教学实践的抽象,那么,为了搞清楚这些概念的指称对象,以“回到教学实践”作为方法论就成为必然。也就是说,应该以所观察到的体育教学实践为研究的起点和依托,通过对体育教学实践中不同性质的存在予以分析和梳理,从而使得不同性质的存在与所对应的概念能够“对号入座”。

基于这种认识,贾齐等在“关于体育课程若干基本概念之指称对象的考察”(以下简称“贾文”)中提出了如下观点:其一,“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其二,“内容”是类的存在,是语词性的存在;“教材”是信息的载体,是可感知的对象性存在;“教学方法”是教材之间逻辑关系的存在。

该文引发了邵伟德先生的“对体育课程若干概念指称的再思考—与贾齐的深化讨论”(以下简称“邵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基于学术讨论有助于同仁的关注以及便于读者理解的考虑,在“贾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邵文”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展开讨论。

2 讨论

2.1 关于“邵文”的第一部分

2.1.1 基于“名实观”的考察

考虑到当下某些观点是将“内容”和“教材”作为相同概念予以把握,因此,“贾文”在开篇给出了一个体育教学现场的例证,“邵文”对此例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为了便于阅读,先将该例证引用如下:

比如在一节体育课中, 教师围绕“篮球的运球”组织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练习。那么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 这节课的教材(或内容)就应该是“篮球的运球”。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追问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在该节课中,学生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实际上包括“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和“体前变向运球”等三种不同的具体形态,那么这节体育课中的教材(或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相同的呢·

对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事实或现象,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概念对其指称,“贾文”给出了如下的引导性提示或分析:

如果认为是不同的,就与这节体育课的教材(或内容)是篮球的运球这一判断发生了矛盾。而若认为是相同的,那么这显然不是对这三种不同形态身体练习的指称,而是对其共性的指称。因为按照后者的逻辑,意味着体育教材(或内容)不是具体的存在而是抽象性的存在。那么,到底应该是依据事实上的不同,还是应该依据其共性上的相同进行判断呢·

需要提示读者注意的是,在阅读和思考该例证时,应该注意到其中包含着两类要件:1)篮球的运球(含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和体前变向运球)以及2)学生所进行的身体练习。

当我们从“名—实”关系的角度对其分析梳理之后,可以形成如下思考:

其一,该例证中的“身体练习”属于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事实性存在,而例证中的“篮球的运球”,以及“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和“体前变向运球”,则不是来自于投射到观察者视网膜中的影像,而是观察者将所观察到的事实予以抽象之后,在头脑中所“想”到并且提取出来的语词,也就是说,它们是语词性的存在(见下表)。

其二,考虑到事实性存在和语词性存在属于不同性质的存在(即“实”),从学理的角度说,指称它们的概念(即“名”)就应该不同。既然如此,如果用相同的概念——“内容”也罢“教材”也罢——来指称它们,显然都与事实不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注意到,到底应该用哪个概念来指称与其对应的存在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该例证的这两个要件构成了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入口。只有当我们将“事实(即学生的身体练习)”与指称事实的“语词”予以区分的时候,才能够注意到二者的“异”与“同”。也只有当我们将隐藏于这种异与同深层的“名”(即类别性存在)与“实”(即个别性存在)的关系予以揭示之后,才能够为如何理解“内容”和“教材”奠定理论思考的前提条件。

2.1.2 对“内容≈教材”的质疑

当然,对于某一对象的研究,出现并行而不同观点的情况是存在的。只要其中任何一方能够就该对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论证,其观点就可以成立。而如果其中一方的观点较之其它观点更深刻或更全面,甚至将其它观点予以证伪,则意味着学术研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那么,“邵文”是如何论证“内容”和“教材”的呢·

“邵文”指出:

若按作者的思维逻辑,“篮球的运球”与课堂教学中的“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和“体前变向运球”的指称确实存在着合理对接的两难困境,但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可对以上两者之间的指称做一合理解释……

很显然,“邵文”的意思是说,“合理对接的两难困境”的发生,不过是来自“贾文”作者的思维逻辑。因此,只要换个视角,两难困境就不存在了,就可以合理对接了。在这里需要予以明确的是,“邵文”并没有从正面对“贾文”的思维逻辑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予以分析或批评,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就如何理解“内容”和“教材”展开论证的。

那么,“邵文”的思维逻辑是怎样表现的呢·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3

【关键词】 讨论教学法 高中历史 方法与价值

无论是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都需要高中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收获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进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讨论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一)讨论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基本的合作教学方法,是对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以及推而广之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弊端进行弥补,能够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修正,进而显著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讨论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便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的小组,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个特定且明确的历史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的教学形式,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便是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交流能力,同时因为这种交流与讨论的锻炼能够提高学生思路的整理以及自我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兴趣与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是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实现新型人才培养与塑造的基本途径,对于提高高中历史的课堂效率,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与意义。

(二)讨论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1.能够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中历史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是一门分值不高、地位不明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的学科,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么是单纯为了成绩而学,要么是出于兴趣自主学习,其余的学生则对历史持有一种可有可无以及无关轻重的态度,这就使得高中的历史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难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讨论教学的方法因为形式的新颖以及方法的灵活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听教师的讲解,进而愿意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能够使得课堂的气氛得到活跃,学生能紧跟教师的脚步与安排,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习知识。

2.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小组讨论以及个人总结发言的形式,能够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到强烈的荣誉感以及自信心,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是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获得学生的拥护、顺利展开的基础,因为讨论教学的方式改变了学生对历史的看法,收获到了书本知识之外的内容,使得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掌握了与人沟通与交流的技巧,理解到了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不断的磨合中,形成对自己的能力与性格的更加客观的评价,进而为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与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讨论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讨论教学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尚属于实验与研究阶段,也就缺乏系统的应用理论,本文在此仅仅是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来对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一)精选讨论问题

讨论问题是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以及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筛选与选择,不仅要保证设计的问题能够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主体,还要保证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并且能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步步深入。

1.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

讨论问题的设置要能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考,要能够有利于形成对于知识的自主研究能力,要能够有利于学生进行集体的讨论与合作,所以问题的设置不能够过于简单,要做到具有难度的同时保证其开放性以及可探究性,使得问题具有讨论、争辩以及探索的价值,进而实现设置问题的基本目的,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比如,在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的教学部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难以全面掌握以及透彻了解的一个难点,此时教师便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为此,可以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中的民主制度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自主的比较与分析,进而使得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明白的基本特征,完成教学的目标。

2.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

只有具有层次性的探讨问题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探究的兴趣进而为课题的展开与进行提供基础与条件,所以在课题教学深化的过程中需要由浅入深地设置探讨的问题,需要将问题的层次由表象深入到实质,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使得教学工作能够逐步深入,使得学生能够在层级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与掌握。

层级问题的设置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教师需要对设置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提示,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基本的探讨方向以及基本的研究重点;小组教学的展开也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研究与确定探讨的方向提供条件,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即便是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以及思考障碍,教师也不需要立即终止学生的讨论与合作,中途停止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还不利于讨论教学方法的作用发挥,容易使得讨论教学停留在形式上,限制合作教学的实现与发展。

比如,在现代历史的授课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问题的讲解,教师能够设置的问题包括:经济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作为当时的掌权者,罗斯福的救治政策主要分为了几个阶段,主要包括了哪几项的内容?你对其政策的效果具有怎样的看法与评价?通过逐级深入以及逐层深化的提问方式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4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这种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为个体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做准备的教育类型,在我国总是由于其将毕业生划分入较低的社会层次中而受到指责,甚至有人从教育公正的角度提出取消职业教育的建议。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却很受重视,被西方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本文评述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反思我国职业教育现实,探索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目前,在我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中,中职、高职都只占到接近一半的比例。而且,由于不少低分学生把上职业院校作为不得已选择,职业院校的生源和学生的学习意愿都不高。这些都制约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职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很受重视,被西方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认为,职业教育能使国家的资源利用者、开发者、管理者的技能不断更新,能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含量、智能含量和精神价值含量不断提升,能使一个国家的整体民族素质不断提高。因此,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在不断更新理念中发展壮大,引领了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

2012年7月,我有幸赴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基洛纳市okanagan college,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访问学习。在此期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职业教育理念、方法与成果,可以说感受颇深。

1.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可作如下界定:它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境界。

1.1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在加拿大,没有把职业教育仅仅看成一种单一的职业培训,而是把它当成联系社会和基础教育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去不断构建。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职业的知识、技能以及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特殊态度、行为和特征,而且要继续发展所有在基础教育中已经形成的、为社会所认同的优良个性特征。同时,职业教育也是对基础教育所学到的内容的继续和深化。

1.2确立大职业教育观念

加拿大开展全民职业教育。全民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的学制和课程要灵

活多样,并且要开展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以使全体社会公民都能根据自身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尤其要使失业者和各种处境不利的群体(包括妇女、儿童、早期辍学者、残疾人、农村贫民以及战争冲突结束后的流离失所者和复员军人)都有机会接受正规或非正规的职业教育。开展全民职业教育可以使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减少失业人数,增强社会凝聚力,保证社会安定。

在此次培训期间,一位专门从事对家庭妇女再就业的培训人员给我们讲解了政府对这一块人群的扶持情况。加拿大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针对家庭妇女的免费技术培训,首先让她们试学习多种技能,再从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技能专职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技能证书,从而再就业,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点很值得我国职业教育借鉴。

2.教学方法

我们此次培训是以英语教学为主,英语语言培训的教学特点

2.1教学形式新颖

采用圆桌分组的教学形式,教师随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易于师生

互动,同时也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地多提出问题和个人见解,然后与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教学方法独到

教师利用做游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另外教师采用的教具简单而实用,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例如,在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上,学习日常生活用语,教师会很快将教室变成演练场所,当场模拟教学,生动有趣,效果很好。

2.3不固定教材

进行英语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教材,每天学习一个知识模块,教师会发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是教师精心为培训专门设计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新,最后用活页夹加到一起,累加成册形成英语培训教材。

3.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3.1转变思想观念,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发展经济既需要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有赖于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低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特别是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改变这种状况,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就必须从教育人手,特别要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培养出成千上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高素质劳动者。2l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使职业教育在2l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认识上我们必须有一个大转变,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战略位置。

3.2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举的制度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学后的职业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不少低分学生把上职业院校作为不得已选择,职业院校的生源和学生的学习意愿都不高。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比高职教育低一等。这些观念都制约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加拿大的教育体系非常完善,高等教育university与职业教育college并重,多数university与college实行完全学分制,并且部分课程的学分是互通、互认的。college可以选择一些以后转读university深造的课程。由于college的学生就业上比university有优势,不少university的学生毕业后反过来再到college学应用课程,拿职业资格证书。这种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布局合理、相通互融,整个体系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有效的体系。

3.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校企合作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其形式多样。加拿大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在我们此次的学习中,校方为我们介绍了一项名为co-op的实践教育项目,其教学实践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全称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项目。高中学生11年级或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高三年级),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学校部分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用人单位面试,学生进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也非常欢迎这些学生到公司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学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负责这个项目的教师也要随时跟踪学生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学生的工作、学习进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学生要回到学校接着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不但熟练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丰富的职业经验。为进一步地学习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3.4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职业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借鉴国外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室与操作车间连在一起,学生在教室中自学,遇到实际问题可以随时到操作车间进行练习,并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于实践课的教师,要通过教育学、教学法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

4.结束语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必然要如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eb/ol].2006-3-23.

[2] 薛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特点[j]上海教育,2006.7b,26—28.

[3] 李文时.加拿大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 青海交通科技,2006,(6).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5

在光学及大学物理中关于夫琅禾费单缝衍射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是说明光波具有波动性的重要证据。在讨论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本文就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略进行比较。

一、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的现象

如图1。

1.实验装置及现象。置于透镜L1焦平面上的缝光源S(光均匀照射)所发光束通过L1后成为平行光束,照射到狭缝BB′(宽为b,很窄)上,透过狭缝的光束经透镜L2后会聚在置于L2焦平面上的光屏F上,形成衍射花样。

2.衍射花样特点。花样为一组平行于狭缝的明暗相间的直线状条纹;中央条纹很明亮,两侧对称地排列着强度较小的亮条纹;两相邻亮条纹间有一条暗条纹;中央条纹的宽度是其他亮条纹宽度的两倍,强度较小的亮条纹是等宽的。

二、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光强的计算方法

1.如图2。

2.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来计算。

入射方向和传播方向成θ角,该角成为衍射角。要计算光屏上某点的光强需考虑透过L2的各个次波的相位关系,由各个窄带到P点的光程来决定。若作平面BD垂直于衍射方向,由于BD面上各个点的相位分布情况即可确定在P点相遇的各个次波的相位关系。而透镜不会产生附加的光程差,即从BD面上各点到光屏上的光程是相等的,只需要考虑BB′到平面BD的各个平行直线段之间的光程差即可。如图2所示,MN为衍射角等于θ的任一光线。若BM=x,则MN=xsinθ,即为分别从M和B两点发出的次波沿与MN平行的方向到达平面BD时的光程差。由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表达式: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范文6

"讨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讨,是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回看几十年的教育教改成果,不少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是把讨论法作为突破性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程"有它,张富的"跳摘实验"有它,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亦有它。足见讨论法在教学中的倍受青睐。

讨论式教法究竟妙在何处?

首先,它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代语文教坛中,魏书生是营造良好教学范围以辅助教学的能手。有人曾问他为什么上课很顺手,他说:"就是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就顺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行为,不仅营造出了轻松自然、亲切和谐、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挖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最真实的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会思考、有见解的主动者。传统教学之所以乏味,就是因为老师完全抢占了课堂,学生无法参与双边活动,教师虽然口舌冒烟、费尽心力,却无教学实效。

其次,讨论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往往"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讲解的一切内容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学生往往再用不着思考"。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成功的教师往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把矛盾带进课堂,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将讨论法用于课堂,能起到"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并在相互交流、争论中学会发现和思考,从而练就一双慧眼,形成一种能力,发现并解决老师未教授的种种问题,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再次,讨论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把握教材的好帮手

对于学问,古人就有"君子说以聚之,问以辩之"的说法,即君子通过积累知识及询问来辨别是非真假。这"询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相互讨论质疑。朱熹也曾说:"书用你自去读,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可见讨论确是做学问不可少的方法。

最后,讨论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听话和口语表达能力

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听清对方的见解,方能展开辩驳,这就要求听别人的发言时有明确的注意指向性,并学会边听边记要点,加以领会,自然也就锻炼了说话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有质疑问难型、发挥型、评论型等。质疑问难型讨论目的在于抛出疑点,让学生顺着疑问探究根源,得出结果。在讲授《雷雨》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周朴园对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最终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找出了答案,总结出了课文的主旨,达到了预期目的。发挥型讨论是避免孤学寡闻、见识短浅的最佳手段。学生们在讨论中尽情发挥,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集思广益,加深理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认识。评论型讨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评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