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通过我市开展的班主任研修活动,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更好的给学生们提供适合身心发展的成长环境,我们的心理辅导活动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的,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

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自从参加我区开展的班主任研修活动以来,全校教师围绕关于在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动员大家积极参到活动中来。经过大家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它不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家长、教师的共同需要。

二、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领导小组。我们认为要把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必须要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领导小组。因此,我们在全体班主任中经推选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知识面全教学能力强的年轻教师担任组长,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的中年老师任副组长及咨询老师,各班其他任课老师任小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小组成立之后,我们及时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布。

三、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和辅导室。为了使受辅导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准备了一间室内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标准较高的教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室。“心语室”建好之后,我们在此进行数次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十几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答复,几十次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每次辅导都能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在这里学生学到了怎样做人,学到了怎样求知,还学到了怎样健体和审美。

四、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安装在“心语室”旁边,让学生把心里话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倾吐,把自己的成长烦恼和疑惑,把自己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向老师提出,把心里迷惑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几年来,共收到学生的咨询信件多封,我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利用课间操及辅导课及时把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答复,帮助学生们走出困惑,走向健康的生活,使他们的成长足迹更阳光更美好。

五、校内室内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充分发挥了校内墙报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宣教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及时教育,各班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并能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和各班的班情的变化进行更新和改版,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点出现象,使学生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方向。

六、注重学生的心理转化。抓受挫折学生的心理转化。学生受挫,人之常情,学生受挫以后一般情绪低落,心态不好。我们注重如何对待受挫的学生呢。为此,我们做了专题研究探讨,我们的想法是:“首先要仔细观察受挫学生的反常现象,并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然后因人制宜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其倾吐内心的痛苦,解开心理上的疙瘩。”逐渐帮助受挫折学生走出困境。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一、 教育的关键在于尊重

教育家孙晓说过:“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影响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这样,他们才会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与兴趣。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想象,尊重他们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他们的情感意志及思想行为。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与思想品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挖掘自身潜能,自主发现、保持和发展其自身优势,树立起自信,有利于其勤奋进取与提高。

二、 深入开展心理恳谈,进行心灵沟通

3000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说:“头脑不应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角色特点和工作特点,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选择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去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遵循教学规律,通过教学情感的创设、师生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执行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

通过心灵沟通可排除种种障碍,使之成为学生奋飞的起点。作为教师,要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教师只有对学生公正、坦诚,才更有利于与学生沟通。教师可与学生经常进行面对面的个别交谈,这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沟通变得简单易行;有时通过与学生或家长的侧面了解也可以充分地掌握情况,然后再对症下药,将问题及时解决;书面交流也会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建议,也可向学生询问、解释、说明情况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存在价值,促进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并不是只有奇花异草才值得欣赏,并不是只有珍稀鸟兽才值得称道。对于中差等生,教师更应用心去呵护他们,教师的一个眼神,还有那充满爱意的抚摸,一个慈爱的微笑,都可以化做暖暖的热流,流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很多,关键是沟通的结果,而不是方式的模式化。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处处为学生着想,事事从学生出发,与学生心灵相通,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人格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若其放弃追求,畏惧困难,就会窒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成功越多,自信心就越强。另外,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上进,树立远大志向,在学校或班内营造一个维护学生尊严、发展自信心的良好氛围。

教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培养互助互爱的精神,还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从而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要知道,人生、友谊、大自然,无不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品德与情操。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会知晓许多道理,一定会变得热情奔放,他们坚信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一定会取得收获。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当前高校学生的年龄基本分布在18-2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趋于成熟,还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迷惘;因为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无法在短期内调整适应,与周边的环境和与身边同学的关系都很难快速融入,心理落差非常大;不会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恋爱、宿友之间的友谊等感情问题。虽然步入大学,但承载社会与家庭的双重期望,面对大众传媒的无所不及,价值观念的迅速更迭,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来自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加之强烈的自尊,叛逆的个性,他们的内心大都充满着各种矛盾,心理变化异常剧烈,因而导致大量的心理问题。厌学、抑郁的现象频频出现,心理障碍乃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也时有发生。自身因素再加上外部因素影响,诸多因素导致心理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不成熟、不稳定,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这一切都引起了高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避免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保证,更重要的它也是践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同时,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方法和策略,让大学生具备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模式”

一词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标志着各种事物之间隐藏的一种规律性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反复出现的相关联的事物中发现和抽取出的有规律的东西,是解决问题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概括地说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地置于开放式的大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及通过家庭教育的密切联系与指导,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正面的、有效的影响与干预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内涵,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以营造和谐校园人文环境为既定目标,以塑造和完善学生思维架构、价值取向、人格为最终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传授心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在其它教学课程中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进行心理素质行为训练,搞好课外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实施大学生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改善家庭内部环境,争取社会力量等。这对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形成健全人格大有裨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心围绕点是积极的“健康心理”,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主要关注主体(大学生)的思维、理解、判断能力;第二,主要关注主体(大学生)的内心思想状态;第三,能够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主体(学生)不健康的思维、辨析能力,或是能够评估非正常的思想、内心状态,促使(督促)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期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时刻保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性。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地创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体系,属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范畴,而所有的教育管理工作均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来进行的。换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本质就是服务于学生,引导各专业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层次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同专业或者同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价值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富有针对性。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动态性。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大学生对待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因此,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价值观也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动趋势。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开展与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义重大。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意义、价值,是运用这种或那种模式可以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制度来加以约束,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绝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各种保障。在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构建一套与现实状况相吻合、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任何事也都不是绝对的,模式也不是固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是复杂的,是针对不同区域、环境、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科学。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探究

(一)结合“五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通过调查本地的几所高等院校情况看,近几年来都相继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流于一种形式。如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没有专业的教师,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笼统地混为一谈,而所谓的心理辅导员其实就是政治辅导员,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和帮助。此外,所设立的心理咨询中心有时也形同虚设。一些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实际意义,由于片面的认识,或者是不愿意主动尝试,导致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不到位,纯粹是为了应对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需要。对此,明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性、层次性、动态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高校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时候,必须紧紧依据这“五性”。具体说,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即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选择上,一直到模式的开展与实施,还有后续活动阶段,都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第二,模式的搭建、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尤其是在内容的安排设计上,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差异性需求来进行调整,从整体性体现出个性,并将每一个个体统一化来管理,层次分明。第三,模式的搭建、设计要尽量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变化,所有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均需要围绕着学生的层次性特点来逐层实施,尽可能地对所建构的心理教育模式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动态调整。第四,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上、政治上及教育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性,模式的建构必须取得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和论证,确实保障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真真切切地为各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够良好运行下去。第五,模式的构建、设计,一定要确保可以作为短期(一段时间内)内的检验和判断标准。可以通过此模式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出部分学生存在的、潜在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加以防范,切实做好心理健康保障工作。

(二)多元化、全方位地构建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新时期,许多高校重新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内涵以及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从实际出发,落实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精神,从全方位、多视角来对待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总体架构设计上,以实践为基准,以理论教育为辅助,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整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效运行。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按照“三项两互”模式来进行。所谓“三项”,即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编入到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内容中;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实现其科学化。“两互”,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结合促进。所有的教学工作、学生工作都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构建互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理论教育环节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聘请专业的心理学科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学校各专业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为主,通过传授最基础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二是在实践教育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即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教育模式。例如去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进行心理互动,对残疾儿童的心理干预,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及爱心捐助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从心理医学方面开展实践,比如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街道心理义诊、送医下乡等校园公益性活动。总之,通过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通过社会实践式的心理教育,更加提升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知高度。尤其是对于那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责任心和开放性思维。

四、结束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是高素质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大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身心处于不稳定期,往往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障碍,产生“心理负效应”。因此,在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探寻高校较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势在必行。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方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各种保障。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项目,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更加有针对性、策略性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包括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运用,对社会学和德育论等学科知识的运用,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到科学、实效,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102-105.

[2]刘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再认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1-152.

[3]王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9-21.

[4]叶金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135-137.

[5]孙一方,马小惠,惠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6(4):184-185.

[6]王炜丽,彭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5(12):150-150.

[7]张德臣,王海峰.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6):35-37.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王朝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为学生未来奠定人生基础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首要条件就是健康,而心理健康又是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的关键因素。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对教育质量理解片面,认为抓教育质量就是抓升学率,而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被冷落的地位。其实,学生很多学习上、行为习惯上的问题是一种表象,其本质往往是由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提出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体系时,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高效运转的机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请问,鹤壁市在解决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上积累了哪些经验?

王朝庄:在管理机制上,我们首先解决好了“如何管”和“由谁管”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如何管”上,我们结合鹤壁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鹤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标准》《鹤壁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试行)》等一系列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在“由谁管”上,我们建立了行政和业务两个管理体系。在行政管理上,我们专门成立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统筹管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业务管理上,我们聘请专家,建立了鹤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评价和指导;在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聘请专业教研员,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两条体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鹤壁市政府和教育局一向是非常大手笔的,在教育资金的投入和教师队伍的培养上毫不吝啬。请您介绍一下鹤壁市为了打造专业的心理教师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

王朝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薄弱、专业教师匮乏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打造三支队伍”的工作思路。三支队伍即:

第一支队伍是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的骨干队伍。对这支队伍,我们主要是加大了培养和培训工作。在培养上,对一些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重点培养,选派他们到高等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在培训上,从2011年起,我们启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外,还了解了“系统脱敏疗法”“心理沙盘游戏”“认知心理疗法”等多项心理咨询技巧。

第二支队伍是班主任及德育骨干、团干队伍。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中去,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德育骨干等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如2014年,鹤壁市财政出资,先后组织了两期中、小班,300多名班主任、德育骨干参加为期5天的封闭使用技能培训。

第三支队伍是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实施能力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为其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不断提升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常抓不懈,那么,和其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省辖市相比,鹤壁市有哪些特殊的成果?

王朝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常规工作,要说“特殊”和“成果”,我认为,我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抓得“实”,我们收获最大的“成果”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我们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一,通过“三支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第二,发挥课堂的作用。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我市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第三,扎实推进功能室建设。配备必要的硬件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目前,所有市直及城镇学校均建有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和宣泄室等,65%以上农村学校建有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涂鸦墙、放松垫等设备。第四,心理教育活动常态化。自2009年以来,我们将每年的5月确定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各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70%以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走上了常态化的轨道。

:良好的教育生态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那么,鹤壁市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王朝庄:在推进三方结合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在家校共育上,我们通过建立好家长学校、教师人人搞家访、教育宣传进社区、将家长委员会建到班级等多形式,提高广大家长的家教水平,让家长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外的有效补充。

在促进学校与社会结合上,我们坚持加强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的联系,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半径。2010年以来,我们还依托市第四中学心理咨询室在山城区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依托鹤壁高中心理咨询室在淇滨区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科研对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助推器”的作用。请问,鹤壁市在心理健康教科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朝庄:在心理健康教科研上,我们主要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请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等,分片区或学校结对子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小组,通过专家引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二是为基层学校的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搭建教科研交流的平台,开展面向德育骨干、班主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普及型教研。三是引领型的课题研究。如《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研究》《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与教育对策的研究》《高中意志力的培养》等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并取得累累硕果。

:鹤壁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很多年了,那么,在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哪些问题?又如何一一化解这些问题?

王朝庄:关于这个问题,我来举两个例子吧。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必须打破传统局面,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探索重要且急迫,独立院校必须结合自身自主的管理形式及灵活的用人机制,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20世纪末,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异于传统心理学研究。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积极的人格特征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引起较多关注的是对于乐观的研究,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提升个人心理能力。

二、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诸多研究表明,相较于公办院校,独立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张翔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他认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失落感、焦虑、抑郁等。同样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高校差,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为7.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普通高校学生。据分析,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表现出适应环境困难、人际关系障碍、自我认同感低、择业心理自卑等问题。

2.独立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单一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

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咨询与矫正,但此模式仅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训练,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学校心理工作方式呈现单一性,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宣传和普及,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较差。

(2)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独立院校的企业化运营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的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合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行政管理模式。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尽早建立适合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维护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探

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新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

1.结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各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改变消极价值取向,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具体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调整工作方式,改变以往以个别咨询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从学生入校开始,展开系列的积极心理辅导与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的目标。

2.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心理健康认知

对于独立高校学生来说,单纯的矫正问题和治疗疾病并不能让个体获得真正的健康,必须双管齐下,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个体积极的心理素质。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改变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深入宣传。例如根据积极心理学观点,真正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无病态,而应该是心理体验积极而丰富,并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此传输给学生积极的心理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现代的教育观,不仅包括个人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包括个人人格的健康成长及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此当中,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当代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且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十几年,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路走来,已经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并且已经成为提高德育实效的一个有效突破口与生长点。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因此加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的紧迫任务。

1.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教育学和德育对班主的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早有很多的论述。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却少有涉及。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1.1能及时觉察学生心理的需要与困惑

每到开学前,教导主任就会把班级学生的名单给班主任时,同时也把教育与心理辅导的责任放在了她的肩上。自此班主任与几十个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算一下,一周有五天,小学生到校时间是从早上8到下午4点,整8小时,5天共40小时在校。中学生到校时间从早上7点半一直到晚上8点,整13:30小时,5天共66.5小时住读生和高中的学生几乎要到晚上十点半才离开教室,整十五个小时,5天共76.5小时。周末两天共48小时,中小学生除开睡眠16小时小时,在家的时间仅为32小时。这32个小时,很多中小学生是在补习班,书桌前度过。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直接的接触,发现父母没有了解的方面,比如学习的困惑与不适应,同学交往的需要与矛盾,对老师的爱心、关注的渴望等等。班主任及早发现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较顺利地适应新的学习,避免了以后可能的隐患,这是多快乐的事。

1.2能调动多方力量作用于学生心理健康

毫无疑问,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她几乎就是个指挥,运筹帷幄,外联家长,社区,内结领导、同事,把这几种力量凝聚成合力,给予学生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影响。

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频共振时,她要协调;当学科教师与她的学生有矛盾时,她要调和。因为她深信,学生是在良好的关系中成长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与班主任接触、交往,受到其关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这几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扰,方向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这几股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沟通情况,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达成共识,相互协作。

比如当班主任把握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与孩子沟通的不同方式可能会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质的基本知识时,对孩子的心理辅导就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心理学研究表明,亲源性心理影响是什么性质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了解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与孩子沟通的不同可能会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质。近几年心理学研究表明,亲源性心理影响是什么性质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1.3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

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不可能是一次晤谈就得到疏解,其行为不可能是一次训练就有效果。例如,从班级辅导角度讲,不可能指望一次训练就能解决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惑,学生就掌握了人际交往技巧;就个别学习心理辅导来说,假如某个学生对考试非常焦虑,必须分几次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心理辅导。但班主任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他可以有很多机会观察受辅学生并帮助他。

比如可以把班级辅导主题分成几个小的、步步深入的项目,利用多种活动扎实地训练;可以确定详细的阶段个别辅导计划,对每一阶段辅导结果进行评估及随时跟进。

但是要把这些优势体现并发挥出来,作为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的学习就是非常必要。而且从教育发展的趋势看,班主任必须要具备心理辅导者这样的角色。

2.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例如,一个情绪不稳,说话刻薄的老师,会使学生处于害怕、焦虑等负性心态之中。如果学生又不幸地被她管理好多年,可以肯定的说,必将导致一些学生个性不良。所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班主任责无旁贷。这必然决定了对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辅导技能的专门要求。

2.1自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其心理健康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往社会在强调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时,忽略了对教师的理解及其心理健康。在目前教育还不能以比较理想的方式进行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非常重要。除此以外,以下几个素质是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

欣赏:去发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更去欣赏儿童的方方面面。

幽默:学着以诙谐、风趣与学生交往。

尊重:尊重儿童的不同发展速度,成长经历,价值观。

真诚:去掉惯有的角色面具,以心交心。

灵活:变线型思维为多元思维。

敏锐:于细微处洞悉学生的问题。

兴趣:不做孤陋寡闻之人。

2.2具备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如果说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基本保障,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则是班主任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仅凭热情,注定了心理辅导收效甚微。

就学校心理学理论而言,班主任应当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品德心理学等理论;

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技能构成:一是研究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技能;二是沟通与合作技能;三是设计与实施班级辅导活动的技能;四是设计与实施个别心理辅导的技能。 班主任重在前面三个技能的基本把握。

2.3营造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

教室是师生之生命流动的载体,班主任和他的学生成长于斯,变化于斯,是让生命如歌,还是让生命失色,全在班主任。

那么什么是心理环境?它主要是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空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氛围。不同性质的班级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和行为。而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建设性的。学生不仅从班级中的个体之间的交往形式能感觉,更重要的是他从内心体验到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友好、和谐、互助安全。

课堂应是既能包容轻松愉快的心情,又能包容严肃认真的思想的场所。在课堂里,知识与理想联系在一起,对理解的激情能够得到满足。学生感到有竞争但不残酷,有困难会得到帮助,有困惑可以求助,有快乐大家分享,他们深深地依恋这个班级。在这样的班级氛围里,班主任何尝不是受益者。

2.4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最是丰富、多样的。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从静态到动态,从显性到隐性,从集体到个人,无不可以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一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或专题讲座;二是个别心理辅导;三是课堂教学;四是班队会、朝会;黑板报等等。

班主任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内容,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倾向来设计。比如:环境适应的辅导、沟通交往的辅导、自我意识的辅导、创新实践的辅导、学习管理的辅导,心灵成长的辅导等。

也可根据学生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突发事件决定。等等,总之用以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2.5敏锐发现和察觉学生的心理异常状态

所谓异常,即不同于常态。班主任具有最便捷的觉察学生心理异常条件:一是与学生朝夕相处,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比如行为习惯的突然变化等。二是来自班上其他学生的反映。但是,敏锐的发现取决于两个因素:是否具有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是否具有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和经验。

2.6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以情绪表现出来,而情绪的产生来自于个体对事物的态度、看法。无论是班级心理辅导还是个别心理辅导,班主任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维护和调适能力,学会以发展、辨证的眼光看事物的多元思维;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从而获得个人的不断成长。因为,心理辅导的意义就在于“助人自助”。

2.7遵守心理辅导的道德规范

为了保护学生不受伤害,班主任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必须遵守以下道德准则:诚实守信、热情友善、严守秘密。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纳入每一个班主任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应当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这是历史赋予班主任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希永,田万生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