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欲望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满足极大化消费者行为

关于效用一词,经济学发展史上有过不同的表述和理解。基数效用论者的基本理解是:效用是从消费中获得的快乐或满足,是幸福的增加,并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和加总;序数效用论者的基本认识是:效用反映个人的偏好,不可以计量,只能排列顺序。门格尔和瓦尔拉斯虽然反复使用欲望强度的概念,但他们最终也没有从欲望强度的角度去考察和使用效用一词。

效用的本质及其计量性质不仅是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且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基础。经济学界对效用及其计量性质的不科学认识是制约经济学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效用的本质是什么?效用具有什么计量性质?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正如斯坦利・杰文斯教授所说“经济学这种科学,是建筑在少数貌似单纯的概念上。……因为概念上稍许的错误,会动摇我们的一切演绎,所以几乎每一个经济学家都说,单纯元素的讨究,是最要小心、最要精密的。”

一、效用的涵义与本质

效用从其本质来讲,是人们在面对所需商品或所欲实施的行为时,表现于个人主观评价系统的欲或不欲的强烈程度,也就是说,效用是人对特定商品或行为的欲望强度或厌恶强度。

在人的主观评价系统中不具备满足量增加或减少多少的测评功能。从人类知觉系统的功能来看,我们的许多知觉能力仅仅局限于对强弱、明暗、冷暖、高低等相对强度的感知和评价水平上,但对量的积累和变化却无法依靠感知器官直接获得。就触觉功能而言,你可以感受到不同物体温度的高低,你却无法感觉到那个物体所含的热量更多;你身体内的感受系统可以使你知道推动一个物体时用力的大小,但你无法感知给予它多少能量;从低处走到高处,你感到了高度的变化,但你无从感知你的势能增加了多少。效用强度或欲望强度的评价,恰恰是对强弱变化的知觉,从进食食物的整个过程来看,味觉系统让你知道哪种食物更好吃,从而使你产生更强烈的欲望,胃部的感受器官和神经反馈系统使你知道还要不要再吃、有多强烈的欲望,但是,整个消费过程中没有任何知觉系统帮你测算所获得的满足量或快乐量的变化。

所谓满足,其本质不过是随着物质商品的消费或占有,或者非物质行为的实施,使欲望强度下降,从而使你处于一种精神放松的舒适状态。人在选择商品时,只能知道自己对哪个商品的欲望强度更大、对哪个商品的欲望强度更小,从而判断哪个商品具有更大的效用,你却无法估计哪个商品凝聚着更多的快乐量。本文使用的效用概念完全等同于欲望强度,它们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欲望是从人对商品的角度进行的描述,效用是从商品对人的角度所做的表达。

二、效用的计量性质

效用作为一个欲望强度概念,它的计量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效用只能用于个体行为的比较分析,不具有社会可比性

效用是每个人对自己欲望强度的主观评价,只适用于每个个体对不同商品或行为、或者对同一商品各个不同数量的对比评价,效用不能用于不同消费者或生产者之间的对比、不具有社会可比性,试图进行社会比较的想法是错误的、这种努力也将是徒劳的。

因为效用具有主观性,所以效用很大程度上受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人生理想以及个人性格等的影响。某些在他人看来效用很大的商品,对一个忠诚的伊斯兰教徒或佛教徒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为了尊重他们的信仰,这里不再具体说明);一个真正的慈善家,铺张、奢侈地消费一次所能得到的满足远远小于把节省下来的钱捐助给贫穷的家庭给他提供的效用;一套极为夸张的服装,对一个性格外向、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来说会有很大的效用,对一个性格内向、不喜欢张扬的人来说可能会是负效用。

效用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人们可以克制或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些无关生存的欲望,从而使相应商品或行为的效用降到较低的水平。笔者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不主张人们克制那些合理的、自己有能力满足的欲望。但是,我想要大家明白,有些欲望――于人于己不利的欲望或者自己正常情况下无法满足的欲望必须应该适度克制,克制这些不合理的欲望不仅可以让你的灵魂远离痛苦,而且成功克制某些欲望还可以给你提供满足,这种满足可能比你用商品或行为填满不合理欲望的沟壑所能得到的满足还要大。在欲壑难填的情况下,最好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人生理想等,你才可能摆脱生活的煎熬。

2.效用可以计量

经济学要研究消费者行为必须准确地描述和使用行为变化本身的内在规律,其中人对商品的欲望或商品的效用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对其性质做出准确的描述。效用作为欲望强度概念,存在着强弱、大小的不同,它不仅可以计量、而且要求经济学必须对它做出科学的计量。序数效用论感觉到了基数效用论的不足,但却没有找到其错误的根源,并最终走进了自我矛盾的错误之中。序数效用论一方面否认效用的可计量性,另一方面又用无差异曲线概念解释消费者行为,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无差异曲线真的存在,不仅要求效用可以计量、而且要求效用可以加总,序数效用论得到的消费者均衡的结论与基数效用论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这正是因为两者所用分析方法基于对效用的共同理解。萨缪尔森的显示性偏好理论更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效用不可以加总

作为欲望强度的代名词,效用表现为一个对比指标或比较指标,也可以说是序数效用论所谓的排序指标,与温度、硬度、密度等概念具有相同的性质。比较指标的不可加性不言而喻,我们不能说30度的水加40度的水总温度为70度,同样也不能说15单位效用的商品加14单位效用的商品总效用为29单位。序数效用论认识到了效用加总的不可信性却没有避开效用加总的分析方法。效用的不可加总性不仅表现为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商品效用不可加,而且表现为同一单位商品在同一次消费过程中不同功能所具有的效用也不可以相加。

三、效用的计量方法及其函数性质

任何事物的计量必须确定计量标准和方法。温度计量中,摄氏度是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度,把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度,然后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用温度计测量各种物体的温度。效用强度或欲望强度要直接计量,也必须确定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这首先有赖于对效用特性的正确认识。

人们对各种物品或行为的欲望强度有一个极限。基数效用论将效用看作是满足量的增减,并认为效用可以无限大,这种认识不能解释物品在满足人类需要方面的变化规律,也使本来可以度量的效用成为一个无法度量的指标。效用作为一个欲望强度概念、一个比较指标,目的是区别人们对不同物品或同一物品不同消费数量情况下欲望的强烈程度,因此,该指标计量标准的规定性,既要保证能够区别现象的差异,又要保证准确反映现象的变化规律。

人对物品欲望的极限强度莫过于为得到该物品而不惜牺牲生命,或者说物品效用的极限达到了与维持生命同等强烈的程度。对于一个有意识、能正常思维的人来说,他对任何物品或行为的欲望强度莫大于可以救他命的物品或行为。一个渴到极点的人,他对一杯水的欲望强度将大于任何其它物品,即便把世界上其他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给他,只要他喝不到水,他也必被渴死,其它所有东西对他将毫无价值和意义,除非他为别人的利益和需要而另有打算。同样,一个饿到极点的人对充饥物的欲望强度最大。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维持自身生存、努力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人来说,任何物品或行为的效用极限小于等于救命(Save somebody’s life)或死里逃生(Si Li Tao Sheng)的程度。我们把效用的极限程度规定为1sli,即效用的极大值为1sli。

人们对某些物品或行为也有讨厌、厌恶的情况,极力避免或远离它们,这些物品或行为具有负效用。负效用也有极限,其极限也是死里逃生或救命的程度,我们把负效用的极限规定为-1sli,即效用的极小值为-1sli。

人对每一种他所了解的物品或行为的欲望强度都有极大值,但所有物品和行为的效用极大值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有大有小。水、空气、食物等维持生命的物品,它们的效用极大值等于1sli;电话、汽车、旅游等,它们效用的极大值要远小于1sli,是0.4sli或是0.35sli,还需用适当方法测量。效用的这种差异性绝非序数效用论所谓的序数性和不可计量性。

同一物品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同一种物品对同一个人的效用也因时间、地点及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效用的复杂性、多变性给其计量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使效用测定和计量的现实意义不大(至少目前情况如此)。尽管效用的测量很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测量效用,为了进一步说明效用的可计量性以及效用变化的规律,即便现实意义不大,也不妨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好激发有志之士去探索更科学、更精确的方法。这种效用计量的简易方法也可以作为一个试验方案,用于检验效用的基本计量性质、检验后边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定理(即最后效用均等定理)。

每一种物品对人都有不同的效用,并且随着物品消费或占有量的不同发生强度上的变化,而每一个人要获得所需要的物品都要有一定的付出,一般表现为劳动或劳动所得物的付出。生产劳动(不包括娱悦身心的活动)会给人带来负效用,给人造成痛苦、身体伤害甚至对生命造成危害。劳动给人带来负效用的极限值表现为致人死亡,即-1sli;而不劳动的负效用为0。劳动负效用的值是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而变化的,并且劳动负效用也不具有可加性。

一个人是否愿意为得到某种物品而付出劳动、付出多少劳动,关键在于物品的效用大小和劳动负效用的大小对比,只有当他对物品的最后欲望强度大于等于他对所付出劳动的厌恶强度时,他才愿意为之付出劳动。由此可以得出劳动支付定理:

某人为某物付出一定量劳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物品的最后效用强度大于等于他所付出劳动的最后负效用强度的绝对值。

根据这一定理,可以通过劳动负效用去测量物品对人的效用及效用变化的规律,就象根据物体热胀冷缩规律测量温度的道理一样。劳动的负效用以其绝对值表示。

我们先来考察一个假想的例子。一个独居山寺的人,我们保证他其他方面的需要有一定程度满足,唯独对水的需要,要他到规定的不同地点通过自己挑水(以劳动取水)来满足。可以想象:(1)如果取水很方便,无需付出任何劳动,他对水的需要达到最大限度满足时,水的最后效用强度为零;同时他为取水而付出劳动的最后效用强度也为零。(2)如果取水的难度加大,他需要为取水而付出一定量的劳动,一方面他要为取水付出劳动,从而他对取水所付出劳动的最后效用强度上升;另一方面,他为了生活更安逸些,会减少对水的消费量(更注意节约用水),此时最后一单位水的效用强度与付出的最后一单位劳动的效用强度相等。(3)如果取水的难度足够大,使他仅能通过艰辛的劳动取到维持生存所需的水量时,水的最后效用强度及他所付出劳动的最后效用强度几乎都达到极限值,即约为lsli。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要测定某人对某物品的欲望强度及欲望强度随消费量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与劳动付出情况的对比来进行。首先,确定一种标准劳动(如以一标准的劳动强度搬运货物),并假定该种劳动引起效用强度的变化与劳动时间的增加成正比(现实状况一般不是严格的正比关系)。其次,测定某人从事该种劳动,达到最后效用强度极限所需时间(当然只能接近这一极限),则:即为增加单位劳动时间所引起的劳动负效用的变化量。最后通过测定此人为某物品而愿付出的最大劳动时间,则:即为对应满足情况下,该物品的效用值。这种方法虽然存在误差、也无实际用途,但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欲望强度或效用的可计量性以及效用变化规律。

由于欲望强度(效用)随着商品消费或占有数量的变化而改变,我们把效用随商品数量变化的关系用函数表示得到效用函数,为了与基数效用论的效用概念相区别,我们使用最后效用强度(Intensity of utility of the last unit of goods 简记为LU),LU=LU(Q),该函数是递减函数,LU′(Q)< 0 ,并且效用函数曲线的形状如图所示。

四、消费者行为定理

边际效用论基于效用可加性认为:人的满足是效用的累加。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得到了效用极大化的必要条件,也就是满足极大化或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8]:消费者用于各种商品消费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用于储蓄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根据本文的分析,效用不可以加总,因此这个必要条件也是不正确的。

人类的满足状况与欲望强度(即效用)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某人对某种商品或行为表现出极强烈的欲望,说明他对该商品或行为的需要还处于极不满足的状态;如果他对某种商品或行为的欲望不太强烈,说明他对该商品或行为的需要已经处于较高的满足水平;同样,如果他对某种商品或行为的欲望趋于零,说明他对该商品或行为的需要已经处于完全满足的水平。

各种物品和行为对人类的诱惑就像造物主在我们灵魂的卧榻上植入的一颗颗尖钉,它们时时冒出来刺痛你,哪一颗钉子刺入的越深,它就会使你的痛苦越强烈,你只有通过物品的消费或行为的实施把这颗钉子(或者让你的灵魂远离这颗钉子),痛苦才能够消除,并随着痛苦的逐渐消减而感到极大的快乐和无限的满足。当一个人在社会道德或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无法通过正常手段拔出这颗钉子、自己又无法让灵魂远离它时,他会走上歧途,通过不道德或违法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效用的不可加性,正像不能用拔出其他钉子的长度之和去抵消那颗深深刺进灵魂的钉子的长度一样。人类最大的满足是把所有钉子都彻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我们无法达到这一极限状态时,满足极大化的条件就是把所有钉子拔出到一个力所能及的、统一的较浅深度水平上,不至于有哪颗钉子使你感到痛苦不堪。由此可以得到满足极大化定理或称消费者均衡定理,为了避免混淆,笔者将其称为最后效用均等定理。

最后效用均等定理:每一个人,就其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而言,最合理的安排是使所有商品和劳务的最后效用程度都相等、且等于财富或货币积累的最后效用程度。

满足程度(Level of Satisfaction,简称LS)的测算,可以用某种商品的欲望强度极限LU极值减去该商品最后效用程度LU的差除以LU极值再乘以100%计算,即:LS=(LU极值-LU)÷LU极值×100%当LU=LU极值时,LS=0,说明该商品没有得到任何满足;当LU=0时,LS=100%,说明该商品需要得到了100%的满足,即完全满足。可以用LS值的大小表示一个人对某种商品需要的满足程度。

五、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对效用的认识存在严重的错误,效用本质上是欲望强度的代名词,是人们在面对所需商品或所欲实施的行为时,表现于个人主观评价系统的欲或不欲的强烈程度。效用可以用基数数值计量,但效用作为一个强度概念不具有加总性。消费者的满足也绝非基数效用论所谓的商品效用的简单累加,满足程度直接由商品的最后效用决定。

不论是基数效用论者还是序数效用论者,由于对效用及其计量性质的错误认识,他们所提出的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方法和最终结论也是根本错误的。边际分析方法和无差异分析方法都一样,只能用于可加总的量(总量指标)的分析,不能用于非总量指标的分析。效用的不可加性决定了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分析法都无法正确解释消费者行为,尽管其分析结论一定程度上与客观现实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它无法使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客观现实及其规律。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效用论;限制条件;假设;预算支出;消费者均衡;可验证性;弹性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57-05

1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概况述评

西方主流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理论。效用理论的发展一直很受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上述三种理论之间的分歧和争论,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支柱(效用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一的效用理论从产生至今,无论是哪个分支的进展都不能令人满意,而且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一般而言,检验一种经济理论科学与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该理论本身的逻辑自冶性,第二是理论的可检验性和可验证性;而效用理论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不能令人信服。

在马歇尔(Marshall,1890)把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的思想作为需求定律的基础后,基数效用论就此止步不前,难有作为,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虽然有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都涉足了这个领域,但他们的理论似乎都只是对杰文斯(Jevons,1871)等人理论的一种重复,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遇到所谓的“吉芬难题”之后,对于其是否应当被看做是经济学的一条公理,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未有定论。基数效用论从其产生之初就面临的效用度量和效用的人际间比较的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阻碍基数效用论应用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选择理论的两大障碍。

今天,虽然“无差异分析”和“显示偏好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关效用和消费者行为的标准理论,但序数效用论同样是不完美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学家本·塞利格曼(Ben Seligman,1962)曾经提到他对这个理论的怀疑:“的确,无差异曲线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消费者的实际行为中提炼出来,是大有疑问的。整个理论由理论家通过内省得出的假设开始……但是这些基础性的假设很少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他对这一理论的适用范围也提出了质疑:“然而,很明显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符合希克斯的分析。消费者的开支就算有很大的可变性,但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住房、燃料、照明、器材、冰箱、保险、税收和交通等方面的开支很少变动,但它们往往占据了家庭支出的40%~50%……除了这些准自动的消费支出,还有许多支出与习惯有关,那么现实中还剩下多少支出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呢?最基本的事实似乎是,时刻在计算的消费者是很少见的,更多的人依从习惯行事,无力也不愿意去计算偏好,因此根本就不符合希克斯的模型。”另外,对于序数效用论是否真正摆脱了效用的可度量这个假设前提,同样存在极大的争议,正如叶航教授所言:“从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理论’是在否定‘基数效用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形式上看,这种否定确实避免了‘效用可以被直接计量’这一令人困惑和尴尬的假设;但从内容上看,这种否定的有效性却非常值得怀疑。”

萨缪尔森(Samuelson,1938)的显示偏好理论认为,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可以用偏好来解释,而反过来消费者的偏好只能用行为来界定。关于这一点,被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指责存在循环论证的错误。“显示偏好理论”的假设暗示,消费者在自己的内心状态得到描述之前就能够作出确定的选择,对于这个假设同样很值得推敲。度量或者估量,就和概念、分类、因果分析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一项基本的技能,“显示偏好理论”显然是在无视人类这种基本技能的同时,赋予了他们一种可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就可作出明确判断的,而且是具有相当稳定性的特殊技能,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心理或思维上的基础,我们不知道在哪个学科领域曾经证明人类的确具有这样一项特别的技能。

效用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其表现更是难以让人折服。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讲的一件事就颇具代表性:“一九五年,史德拉(G.J.Stigler,1911—1991)发表了题为《功用理论的发展》的长文,追溯百多年来功用理论的思想史,学究天人,文采斐然。在结论中史氏忍不住破口大骂:他认为经济学者不热衷于理论的验证,以致众多高手在功用理论上的刻苦耕耘,获得的对人类行为解释的贡献,微不足道!”(《经济解释》第一卷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他又说道:“抽象的空中楼阁,往往是理论的出发点,但为了验证,我们要推展到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或行为那方面去……经济学的真正用途是解释行为,每一步都应该是为了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义而行的……功用分析(指序数效用论)推不出需求定律,而需求定律是不需要有‘功用’的理念的”(《经济解释》第一卷 第五章:需求定律)。

效用理论虽然受到不少学者的责难,但作为基数效用论的核心——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本身却没有因此而受到冷落,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学者尝试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基数效用论在逻辑自冶上的漏洞和缺陷

今天,在人们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后面称为 “等边际规律”)的讨论中,有一个逻辑上非常模糊的地方。我们知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条件,那就是它是针对一个单次消费行为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只适用于发生在一个理论的时点上的连续消费行为,而分散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的重复消费是不适用这个规律的,这是今天我们对这个规律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关于这一点马歇尔、杰文斯、威塞尔(Wieser)对此都有过专门的强调。斯坦利 ·L.布鲁(Stanley L.Brue,2000)在《经济思想史》一书中,谈到马歇尔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引入的两个限制条件,其中第一个限制条件是:“他指出他考虑的是时间中的某一个瞬间,这一瞬间的时间间隔很短而不必考虑某一特定个人的特征与体验的任何变化。”同样,本·塞利格曼(Ben Seligman,1962)在《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中,谈到杰文斯对这个规律的一个观点:“然而在杰文斯看来……效用递减只会发生在某一个时点上,是消费行为的一个瞬时快照,它不适用于在给定时间段内重复消费的情况。在后面情况下,应该是不存在餍足的问题,分散在离散的时点上被重复消费的商品单位也不存在效用递减的问题。”等边际规律是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等边际规律所考察的是各个彼此孤立的单次消费行为,虽然它并不要求这些单次的消费都发生在同一个理论的时点上,或者说它完全可以针对一个时间段来应用,但是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要求,每个单次消费却必须发生在一个理论的时点上,威塞尔曾明确指出:消费者每天消费的食物数量基本上差不多,但是一天中只是在某一个时点,才能用最后一口食物的效果来衡量满足度。对等边际规律的这一限制显然被今天大多数的研究者忽略了,在关于这个规律的陈述当中,根本没有涉及这一限制条件,好像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句话中,“最后一元”指的是花在某种商品的某个单次消费的最后一元呢?还是指花在某个时间段内该种商品消费总量的最后一元?显然,根据前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这里指的是前者;也就是说,等边际规律仅仅是约束了这个时间段内每个相互独立的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如果考察的是一个人在该个时间段内对一种商品总的消费数量,它就失去了对消费行为的约束,因为一个时间段内某种商品的总消费数量除了和每个单次消费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消费的次数有关。我们知道,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中(个人需求曲线),“需求量”(或者说“意图交易量”)总是针对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而言的,无论是“暂时的”、“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需求;而在当代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比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Samuelson,Nordhaus,1985)的《经济学》中,就是用等边际规律来解释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自然等边际规律仅仅是约束了一个时间段内相互独立的各个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那等边际规律怎么能用于解释需求定律呢?比如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最后一元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大,从而使消费量上升,但这里所指的仅仅是每个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上升,而对于该段时间内该商品的总的消费数量是否上升,等边际规律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我们不能随意假设在该段时间内消费的次数是一定的。仅仅单从这一点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推导不出需求定律。如何处理这种逻辑上的困境?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我们的考察是针对一个时间段的话,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由一个时间点转化为一个时间段,绝对不是简单地将各个分散的单次消费放在该时间段内进行彼此孤立的分析那么简单,这里存在一个合成谬误的问题:如果针对一个时间段的话,一个人完全有可能针对同一种商品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的产生和满足会对这个人的预算支出的分配产生影响,同样会对商品消费的数量产生影响;有许多人类的需求,其存在本身就必须以一个时间段为前提条件,有的商品的效用的实现,也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段。比如,一个人对一种食品的某种营养的需求、对服装风格的变化的需求、病人为治愈疾病而对药品的需求等。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人对一个月之内吃多少次牛肉有要求吗?有,如果他是一个很讲究营养健康的人(他食用牛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对口味和饥饱感的需求),他不但对一次吃多少牛肉有要求,同样对一个月内吃多少次才能达到最佳营养状况也是有明确要求的。这种新的需求的产生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是,随着一个人对牛肉这种食品预算支出的增长,他不仅仅会提高每个单次消费的数量,而且会增加一个月内或者一年内消费牛肉的次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假设某种商品消费的次数一定的原因之所在。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对饥饱感的满足不是固定在一日三餐吗?我们之所以固定一日三餐,是由于增加一次就餐会付出很大的非货币成本,增加就餐次数是不划算的,这里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由此可见,如果仅仅是对分散于一个时间段内的每个单次消费行为进行彼此孤立的研究的话,将会有许多人类的需求和影响人类行为选择的因素因得不到应有的考察而被遗漏,那么由前面两个规律得出的分析结论也就有了很大的片面性,也正是这个问题限制了基数效用论对经验事实的解释能力。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不出需求定律,如何解决这种理论逻辑上的困境,究竟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范围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呢,还是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对两个规律限制条件的修改和扩展

笔者和江春先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再发现》一文中将时间维度纳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考察的范围,证明在某个时间段内,随着一个人消费某种商品总量的增加,虽然他对该种商品的单次消费量和消费次数都会随之增大,但在这种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仍然是成立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完全适用于分散在一个时间段内离散时点上的重复消费行为;也就是说,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完全可以由一个理论上的时点扩展到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随着某种商品消费总量的增加,单位货币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基于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种新的认识,可以推导出对等边际规律的新的表述:在某个期间内(时间段),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总量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总量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将达到消费者均衡。这样,等边际规律就对整个期间内每种商品总的消费数量有了一个约束。

如果我们对上述新的认识进行严谨而周密的审视的话,发现在这种开创性的认识的背后其实隐含着这样的假设:

整体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指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不仅仅只是关心眼前的、“短期”的和局部性的利益,而且对将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利益同样关注,在他的心目中将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利益和眼前的、“短期”的、局部性的利益同等重要,他将针对整个预算期间(把预算期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根据自己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对该期间内的各项消费活动进行整体的、完全理性的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从而使整个预算期间的总效用最大化。

再进一步作下面的假设:

部分可预期假设:在某一个时间点,一个人将把将来的一个时期(预算期间)内的环境、偏好和其他任何情况及其它们的变化的一部分看做是完全可预期的,因此,他可以在整个预算期间的视野下,根据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和各种商品的价格,对各种商品的消费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从而实现整个预算期间的效用最大化;而不可预期的部分,他将用储蓄或借贷的方式来应对。部分可预期假设表明,眼前的每次消费决策都不会因为未来情况的不可预知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在一个时间点上对整个预算期间的各种消费进行完整的计划而不会使当前的消费出现不确定或者偏差。

通过上面的假设,我们就可以对一个人在某一时间点上针对他将来的某个预算期间的消费计划进行考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等边际规律实际上就成为一个消费计划的约束规律,而不是一个消费行为的约束规律。一个人的消费计划,将严格地按照等边际规律的约束来进行;不过,如果他以后的实际购买和消费行为能够按他的消费计划进行安排实施的话,也就等于对他在整个预算期间的实际购买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约束。

因为现在等边际规律对一个人针对他将来的某个预算期间计划消费某种商品的总量有了约束,所以用等边际规律来解释需求定律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我们看到,需求定律中的“意图交易量”实质上指的是某一时间点一个人在现行收入和价格约束下针对将来某个预算期间的计划消费量。

有一点要补充说明一下,上面用“预算支出”代替了“收入”这一名词,因为 “收入”这一提法需要增加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假设,即人们将把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既不存在储蓄的情况也不存在借贷的情况;再者,对消费行为进行约束的直接因素是预算的支出,而不是收入。

4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

笔者和江春先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均衡研究》一文中,探讨了一种商品的质量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如果我们把商品的质量这个因素也纳入考察的范围,那么,基于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种崭新的认识,可以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一个人总是针对他的某个预算期间,将计划支出的货币总量在他所要消费的商品种类、商品质量、消费次数或间隔频次、单次消费的数量之间作出合理的均衡和安排(而不是随意的),以达到一种最优的配置和选择,从而使他在整个预算期间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从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可以看出,等边际规律对消息计划约束的效应体现在:有一种促使各方面的安排趋于稳定的内在力量,除非有某种诱因的出现打破这种均衡,而这种稳定性正是消费习惯形成的基础所在。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等边际规律的约束,消费习惯就不可能形成,人类的消费行为将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进行效用的“测量”和“计算”,他常常是通过学习和消费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形成消费习惯,消费习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向均衡过渡的过程;习惯一旦形成,他就完全可以按照习惯而行事,而习惯的打破,总是有原因的,这种诱因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环境或偏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的种类或某种需求的强度的变化;②新增某种商品的消费或者停止消费某种商品;③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质量或质量等级发生了变化;④所消费的现有商品,出现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替代;⑤预算支出的变化,或者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的某个质量等级的价格的变化等。

下面分析一下理论假设下的消费计划和现实消费之间的差异:

第一,理论假设下的消费支出计划和实际消费支出计划之间的差异:

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例外:①“非理性消费”有时会发生,这时人们不把某次或某些消费纳入“长期”的、全局性的支出预算;②这种不理性还表现在:预算背景可能会不断地发生转换,从而使预算缺乏足够的稳定性;③实际的消费计划具有不完备性,每个人都不可能考虑的非常全面和周到。

第二,实际消费支出计划和实际消费之间的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①消息计划可能整体理性,而实际消费却可能不表现出整体理性。这是因为,具体到某个单次的消费行为,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付费,有许多商品往往是集中购买的,这种“不付费的消费”往往会使实际消费出现偏差;另外,人们总是对当前的消费看的比将来的消费更重要,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虎头蛇尾”的情况。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支出预算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的某个成员作出的,而消费却是由家庭的每个成员实施的,这种作出消息计划和实际消费两者主体上的不同,会造成预算和实际消费上的差异。

5预算支出和价格的变化对均衡支出的影响

预算支出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是打破均衡最重要和直观的因素。下面分析当两者之一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的影响,先分析预算支出的变化。

假设,只有两种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消费者的支出预算仅仅针对这两种商品,当一个人总支出增加的时候,他将如何把增加的支出在两种商品之间作出分配?看下表中的一组数据:

首先强调一点,上表中之所以选择面条和葡萄酒这两种商品,是因为它们不是互为替代品,这样就可以不考虑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的影响,使问题大大简化。如表中所示,在数据的第三列,两种食品的每元边际效用都为8时,该消费者达到消费者均衡;如果增加支出,假设消费者在面条上增加支出1元,这时支出于面条的每元边际效用下降为7,那么,只有在葡萄酒上的支出增加5元(表中第八列的第二行),才能达到新的均衡;也就是说,他一共需要增加支出6元,其中5元用于葡萄酒,1元用于面条。由此可见,如果让两种食品的每元边际效用同时下降一个效用单位,在两种食品上就得增加支出不同数量的货币。为了反映用于不同种类商品或不同项目的支出在边际效用递减上的这种差异,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均衡支出弹性。

某种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是指,在该种商品或该个项目的某个支出水平下,当再增加支出使支出于该商品或项目的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正好下降“一个效用单位”所需增加的货币支出数量。某种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越大,均衡移动所引起的这种商品或项目的货币支出量的变化就越大,那么,该商品或项目的支出变化对总支出变化的反应就越敏感。当一种商品或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远大于另外一种时,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增加支出的绝大部分将用于均衡支出弹性大的商品或项目,均衡支出弹性小的商品或项目的支出量变化就可以被忽略或者几乎保持不变。这个概念要求对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给予关注。

均衡支出弹性是一个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推导出的概念,就一种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言,这个概念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当中的一类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比如,对于葡萄酒和面条两种食品的消费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都是适用的,但是,当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减少时,以至于降低他在食品上的总支出时,为什么他会把几乎所有下降的支出用于购买更少的葡萄酒,而用于面条的支出数量却几乎不变?

当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均衡同样会被打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假设不存在互为替代品,而且所有商品的消费数量都保持不变(包括价格下降的商品),这时预算支出的总货币量就会因为该种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产生结余;根据等边际规律,这时价格下降商品的每元商品边际效用增大了,要想达到新的均衡,该商品消费的数量就得增加;如果假设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保持不变,那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变化就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把结余用于增加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使达到原来的均衡水平后还有剩余,那么,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增加;另外一种情况是,当把结余全部用于该种商品的数量增加后,还不能达到原来的均衡水平,那么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减少。用X表示某个固定的预算期间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该商品的均衡支出弹性为L,现时均衡单位货币商品的边际效用为Mu/P0,该商品的价格从现时价格P0下降为P1,假设各种商品(包括该商品)的消费数量均保持不变,则预算支出结余为(P0X-P1X);要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需支出于该商品的货币数量就得增加(Mu/P1-Mu/P0)L,两者之差为:

6结论和展望

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经验事实无一不在验证着基数效用论的推断。如果我们能够对前面的论述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理解,就会发现以前基数效用论在解释人类的行为时显得捉襟见肘的原因并不是源自基数效用论本身的局限,而是源自于我们对两个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的局限。就拿效用的可度量性这一假设来说,它本身是一个实证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假设的问题。从逻辑的角度讲,一个人的选择如何作出,应该是由作出行为选择的人说了算,而不是哪个经济学家说了算;一个人作出一次具体的选择完全可能受制于其特定的心理或思维活动,他们可能是基数的也可能是序数的,两者并不排斥;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要想作出行为选择是必须进行度量或者估量的,甚至于需要进行加减的运算。通常经济学家认为效用不可测量是因为找不到一个效用的测量单位,但是,因为效用永远是某个单个的个人作出行为选择的依据(不考虑社会选择问题),那么一个对于不同的人都同样有效的效用测量单位在逻辑上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可能,非常值得推敲,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不是效用不可测量的充分条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类似乎有足够的智慧对他们所要面对的各种利得和利失进行估量,尽管这种估量可能不尽合理和精确。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序数效用论的批评日渐增多,基数效用论又有回归主流的苗头,如黄有光(2005)主张发展和改进基数效用论,使之取代现有的序数效用论;Mandler(2006)主张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进行折中融合,以取长补短。无论如何,轻易放弃一种理论并不见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科学的发展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像物理学家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一样。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1-119.

[2]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M].贾拥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413-415,271,295.

[3]叶航.西方经济学效用范式的逻辑缺陷[J].经济学家,2003(1):93-97.

[4]SAMULSON.A Note on the Pure Theroy of Consumers Behaviour[J].Economica,1938,NS5,353-4.

[5]郝海波.序数效用论的缺陷与不足:一个文献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142-143.

[6]张五常.经济解释(第一卷)[M/OL].(2008-11-27)[2012-3-16]..

[7]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 [M].6版.焦国华,韩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05.

[8]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 [M].12版.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80-681.

[9]暴世宏,江春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再发现[J].价值工程,2012(17):120-123.

[10]暴世宏,江春先.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均衡研究[J].价值工程,2012(11):99-101.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改进的AHP法;技术交易水平的指标体系

1.前言

在环境日益严峻、资源逐渐紧缺的形势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依托我国雄厚的科技资源,技术市场的辐射效应也日益凸显。现如今,技术市场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技术交易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各地区的技术交易水平,促进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发挥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1 技术交易的背景

1985年,《国务院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也是商品,并且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做出了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的重要决策,这标志着我国技术成果已开始走上商品化进程。

我国的技术交易总量逐年增加,技术交易活动日益平凡,因此技术交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由此认为,如何更好的评价技术交易活动,促进和改善技术交易水平,使其更好地为科技和经济服务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欲通过改进的AHP法建立区域技术交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技术市场的发展,决策技术市场方略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对政策及管理的结果有一定的反馈作用。

1.2 技术交易的现状

2010年,全国技术市场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29601项,与上年相比增长了7.41%;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3907亿元,同比增长28.55%。同时,2001年到2010年,全国技术交易成交金额一直保持上升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相比2001年增长了将近4倍。(见图1)

从技术交易的单项合同成交额情况看,全国技术交易的单项合同成交额也是逐年增长的。2010年全国技术交易单项合同成交额达到170万元,相比2001年也增长了4倍。

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逐渐成为全国技术交易合同的主要形式,2010年其成交额所占比重合计达到81.40%。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转移的深入开展,国内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显现。

2.改进的AHP方法

2.1 技术交易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评估指标的权重设计,学术界做了积极的、大量的探索。其中美国学者萨特(T.L.saaty)于1970年创建的层次分析法(AHP法)采用了民主决策方法来确定技术交易评估中各指标的权重,目前该方法在技术交易评估探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笔者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研究技术交易水平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本文将提出对这个缺陷的改进方法,并建立评价技术交易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层次分析法的构建思路及缺陷分析

在群体性决策中,为了对众多决策因素的重要性(对目标的权重)做分析判断,萨特构建了1-9标度法则:如果判断者认为A比B绝对地强,便赋值9;如果A比B明显强,便赋值7;如果A比B强,便赋值5;如果A比B稍强,便赋值3;如果A与B的效用相等,便赋值1;而2、4、6、8则表明A与B的比较处于各相邻等级之间。不难定义上述各尺度倒数的意义。

萨特做出上述标度的定义利用最大特征根等于矩阵的秩N的原理,进而可以将推断统计学中估计量对于总体被估量之间的一致性判断准则方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构造出层次分析法中的一致性检验准则。笔者认为,萨特提出的层次分析法虽然具有创造性、开拓性,但是所采用的1-9标度(及1/91/2标度)成为这一方法的缺陷:这个标度方法,本质上未能回避“基数效用”规则。

2.3 在两两比较分析基础上的基数统计分析

通过笔者研究发现:指标权重的表决过程不能依靠“基数信息”,必须依靠“序数”信息,但指标权重在表决之后可以(甚至只能)利用“基数”,来统计表决结果。

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本文将这样的认识概括为基数统计公理:指标权重的表决过程应该采用序数方法,而权重的结果利用基数方法加以统计,这样得到的统计结果是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果的基本信息。

我们可以得到民主、科学方法设计权重的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的评估指标。(2)按照“序数法则”,让群体对绩效评估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3)将群体对绩效评估各指标两两比较排序的结果做(基数)统计,利用该基数统计信息,建立萨特“成对比较矩阵”的1-9标度和1/91/2标度。(4)再回到层次分析法的后续分析。得到权重设计的最后结果。上述思路可进一步概括为:“序数表决、基数统计”。

2.4 改进的AHP法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用“序数效用”法则改造“成对比较”矩阵。技术交易水平评估指标权重设计的难点是如何科学设计指标的权重。如果权重的设计都在人为主观确定的条件下,这往往导致有部门高兴、有部门郁闷。本研究对绩效评估的指标权重采用“群体决策”的思路,让行业专家、高校从事技术研究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等一起对绩效评估的权重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

完整的分析程序为:序数效用结果(基数)统计建立统计结果与1-9标度(包括1/91/2标度)的映射法则回到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3.运用改进的AHP方法综合评价技术交易活动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通过对技术交易活动的特征内容进行分析,可建立三个层次的结构模型:第一层目标层A,指技术交易综合评价结果;第二层内容层B,包括指标:技术合同交易规模B1、技术市场结构B2、技术交易结构B3;第三层指标层C,包括指标:技术合同交易金额Cl、平均技术合同交易额C2、技术合同类别结构C3、技术合同交易主体结构C4、技术合同行业应用结构C5、技术交易区域结构C6、技术交易所有制结构C7、技术交易市场从业人员结构C8。

3.2 将各专家填写的两两比较评价表做统计汇总

判断结果的汇总见表2-5:

填答说明:

①填答者对上述指标在技术交易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如果您认为表中列的元素优于行的元素,请用符号“+”

如果您认为表中列的元素劣于行的元素,请用符号“-”

如果您认为表中列的元素与行的元素同等重要,请用符号“=”

②根据对称性,对角线上侧的格子不用填写。

③填答者在填写过程中要坚持传递性原则,即:

如果X元素优于Y元素,Y元素优于Z元素,那么X元素优于Z元素

如果X元素与Y元素无差异,Y元素与Z元素无差异,那么X元素与Z元素也无差异

3.3 调查数据的处理及其分析

我们可以参照萨特定义的1-9、1/91/2标度,按照如下规则做映射:

当“好于”、“劣于”的票数相互抵消,或全部得票都是“等于”时(或“好于”、“劣于”净票数的百分比低于10%时),建立映射1。

“好于”的净票数的百分比在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或以上时,分别建立映射:2、3、4、5、6、7、8、9。

“劣于”净票数的百分比在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或以上时,分别建立映射:1/2、1/3、1/4、1/5、1/6、1/7、1/8、1/9。

经过这样的映射之后,1-9标度(及其倒数标度)不再具有个人主观性,而是由群体选择结果的百分比来决定成对比较矩阵的标度,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萨特的层次分析法的弊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4 得到以下成对比较矩阵,见表6、7、8、9

3.5 回到萨特层次分析法

3.5.1 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①计算第二层对目标层A的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指标:CI=(λ-N)/(N-1)=0.036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0(查一致性检验表可得)

计算一致性比率CR=CI/IR=0.061

②同理计算指标C1,C2对准则B1的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CI=0

CR=0

③计算指标C3,C4,C5,C6对准则B2的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CI=0.003

RI=0.900

CR=CI/RI=0.003<0.1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④计算指标C7,C8对准则B3的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CI=0

CR=0<0.1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3.5.2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所谓层次总排序,是指某一层次的所有元素相对于最高层(目标层)的重要性权值。依次沿层次结构由上而下逐层计算,即可计算最底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或相对优劣的排序值。

按照层次分析法可得到:C1、C2、C3、C4、C5、C6、C7、C8对目标层的层次总排序权重向量为:(0.093,0.650,0.078,0.087,0.019,0.010,0.042,0.021)

综合一致性检验:

CI=0.001 RI=0.174 CR=CI/RI=0.003

4.结论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不仅方便了专家填答,而且克服了传统萨特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的弊端,从而使结果更加科学化。

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平均技术合同交易额指标在技术交易综合评价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其权重为0.650,其次是技术合同的交易金额、技术合同交易主体结构和技术合同类别构成,其权重分别为:0.093,0.087和0.078。

参考文献:

[1]叶厚元,晏敬东.技术市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8).

[2]徐玲玲.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用于研究生初步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4

【论文摘要】 本文综合微观经济学说与微观经济研究方法,运用需求和供给曲线分析归纳经济单位活动内在客观规律,提出了微观经济进深理论和更为实际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对人类行为的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了资源的稀缺与选择的问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必须做出多种多样的选择,使绝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合理利用。根据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不同内容,可将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文就微观经济学研究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探讨、论析。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诸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应用分析,通常被当作微观经济分析的出发点,而微观经济学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主要从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这种由个别到一般再到全部的总结、推导,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合乎理性的人”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三个基本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研究的前提。两种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相对稳定,二是相对最佳。各种理论所寻找的最佳答案,最终都是在某种均衡状态确定了它。对于边际分析的方法,要想确定问题的最佳解答,必须考察经济变量在原有水平即边际上所发生的微小变化,以明确事物向最佳状态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方向,直至达到极值。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确定单一变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到供求定理的过程,以及弹性概念的提出及应用都为各种问题的研究、解决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值、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值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它表明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影响构造出了市场的均衡状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以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分析作为依据的。效用论分析需求曲线背后消费者的行为,并从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因而效用论也被称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供给曲线背后生产者的行为理论,从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供给曲线。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果表现为产品市场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作用及结合结果,即可分析出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运用效用论中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分析得出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可得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表示一种愿意支付与实际支付的差额,代表着一种状态。效用论的序数效用论从消费者偏好进而应用无差异曲线细化分析出消费者消费行为。应用无论在函数形式上还是在曲线特点上都非常的相似的长期生产理论等产量曲线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再由边际技术替代率和预算线共同推导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即所购买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之对应,由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推导出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以及原理相对应的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生产者的扩展线,规模报酬及规模报酬曲线,而规模报酬的变化又是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一个特例。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再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补充了不确定性下消费者的行为。生产者行为理论从企业的本质分析各种类型的生产函数,再由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分析得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正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之对应的长期成本可推论出长期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决定因素,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又决定了长期边际成本也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长期成本曲线是在短期成本曲线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规模,选择最优后推导出来的。

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内容构成了市场结构理论。市场论的中心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在各种市场的类型以及划分市场类型的四个主要因素中,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和第二产品的差别程度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第三个因素对价格的控制是第一、二因素的必然结果,第四个因素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序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供给曲线。收益取决于市场对其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收益和成本决定了利润。不同类型的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最有效率的市场类型,为其他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参照对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供给曲线及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推导得出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三种类型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即论证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为出发点,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一步得出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出市场的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在所有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寻求最优值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第一宗旨和目标,而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是总结、指导、实现这一宗旨和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是,认知和研究的局限性、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现实经济不能简单地以帕累托最优理想状态应用“看不见的手”原理去研究、推理每一个家庭都具有一系列反映该家庭对两种物品的偏好的、向原点突出的无差异曲线及一系列代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其他投入品的有连续性或平滑的等量曲线,存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一系列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存在生产过程中一切投入品的一系列的边际物质产品曲线。我们只有以客观、辩证、唯物的方法,深入市场经济社会实践,总结、认知市场经济社会内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反过来指导、推动市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方能达到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的真正初衷。

【参考资料】

[1] 钟世洪:微观经济学教程[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创意消费 消费价值 价值呈现

创意消费是在文化消费社会化、常态化、广义化发展背景下凸显出的新型消费模态。在创意消费中,消费者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彰显甚至引领消费市场的文化创意诉求,从而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消费在消费者心智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建构性,互动、协同、分享、贡献成为创意消费的核心价值。目前,由于我国市场主流消费群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在社会化的营销环境下,不同行业的创意产品(服务)陆续进入社会大众的消费视野,成为大众消费品,创意消费需求表现出良好的市场成长性。由此,创意产品的消费问题凸显出来。为了促进文化创意经济良序发展,探测新经济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对创意产品的消费价值生成机理就成为营销领域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意消费问题的提出

在针对一般产品的消费价值模型中,各类模型都强调消费价值的某些组成成分, 忽视另一些组成成分。而效用类价值模型阐释了消费价值的驱动因素,更全面地(但偏于静态地)解释了消费价值的含义。霍尔布鲁克(1996)以方法与目的模型为依据,经过研究认为不同顾客重视的价值类型不同,消费价值应包括效率、快乐、卓越、地位、敬重、美感、道德以及心灵(超越性精神价值)。霍尔布鲁克的工作使人们开始关注将消费价值理论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虽然不同的顾客价值模型对于顾客消费行为影响要素的侧重点的分析有所差异,但每一种模型的影响要素中基本都涵盖价格、情感、社会评价、收入、价值观念等内容,这就为分析创意消费的价值要素及其结构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随着创意产业、文化消费的发展,文化创意领域的理论研究从宏观趋向中观、微观。标志着理论界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问题的关注的是创意产品价值结构(高长春,2012)、文化创意消费阶层(姚永玲,2013)、创意型消费(葛红兵,2012)、“对创意的消费”(金元浦,2013)等的提出。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大都强调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霍金斯,弗罗里达等)。以微观的实证研究为主的文化创意消费研究均表明教育水平和职业身份对文化创意消费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社会阶层(经济地位)的影响,各国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Marina(2007)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创意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一个方面验证了创意消费具有“价值生成性与增值性”这一命题,但并未从“价值整合”的整体视角对创意消费进行较全面的研究。

根据消费事实,满足创意消费的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具有创意性的艺术产品、合乎美学及人体工程学特征的科技产品、手工工艺品以及各类具有满足创造性的精神需求价值的商品(服务)。在创意消费中,对创意产品的外显特征感知维度、消费过程中与产品、其他相关主体的互动维度和创造力的自我意识维度中的各要素,共时性地交错交互地影响消费价值的形成。创意消费,是一种以创意性的商品(服务)作为主要载体和介质,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对商业创意及其产品的知识性、乐趣性、智慧性内容进行创造性的体验、分享,谋求在获得物质福利的同时,达到提高精神(情感、思想)价值的目的消费活动型态(王伟芳,2014)。包括对购买决策过程的商业营销创意的消费、创意产品的消费、对商品的具有个性色彩的创意性使用等。在创意消费的过程中,“对创意的消费”和“创意性地消费”是统一的。

创意产品的差异感知与选择偏好

创意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区别,在于两类产品分别以价值目的与效率目标为鹄的。具有精神价值禀赋特别是美学特质产品才被视为创意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较,由于禀赋了创意的美学特质,创意产品在基调、风格、艺术特色、物料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差异性与多样性,使其存在显著的水平区别和垂直区别。按照凯夫斯的观点,水平区别是指不同特色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区别。垂直区别是指同类产品在创意、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区别。参见图1。

水平区别可以激发产品种类的多样性,激发创意生产者从各种呈现形式中做出选择,也刺激中间商、消费者从创意产品中做出选择。垂直区别则关系到对产品原创性、技巧性或艺术境界的美学追求和美学评价。与规模生产相对,创意产品表现出以异质性价值为基础的产品差异性。创意性产品的特性、基调、风格"独立于购买者对产品质量评估之外",正如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所指出的:当存在水平区别的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时,人们的偏爱程度是不同的。创意形成的差异感知,对附加值的贡献,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这是因为,在消费者收入达到临界点之后,消费者对购买决策的消费效用评价,不再以效率(功能)为核心,而是同时将异质性、差异性、个性、开放性等反效率的尺度纳入到消费价值的体验和评价中。

对于消费者而言,基于不同的价值偏好(特别是美学偏好)和产品接触习惯的不同,会在不同价值属性的创意产品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也会由于载体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产品。创意的本质,就是捕捉创造和新颖带来的满意和快乐。创意消费通过消费者的创意体验,领略和颖悟消费品的可欣赏性,提高消费者职业活动之外的生活、生存的价值感,体验生活的格调和情趣,提高个体生活的满意感、幸福感。而在消费过程中创意性地消费,则意味着消费者从被动消费走向主动创造,使基于创造能力的自我尊重意识,深入渗透到普通人的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评估意识中,从而建立主体自信。正因为这一特点,创意消费在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切实的作用。

创意消费过程的价值呈现

传统的消费者价值观认为价值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与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是需求与供给作用的结果,生产过程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对消费者来说,价值创造的来源是产品的稀缺性,是在产品的功能属性的基础上顾客感知价格与愿意支付价格之间的差距。在创意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着,同时也在创造着,消费者不是被动地使用与消耗,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新事物的创造过程―这才是创意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的本质所在:一般的消费就其方式与过程而言仅仅只是消费,而创意消费则是一种以价值再生产作为核心的消费。这种价值再生产性不仅体现在其结果里,也体现在它的过程中―并且体现在其再次对同一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

对创意消费过程的价值获取特征进行归纳,创意消费的价值呈现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不可逆性。一般产品的消费对于时间而言都是对称的,但是,创意消费的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对称性。第二,涌现性(整体性)。对于一个创意产品而言,消费的整体行为并非只是与对象之间存在价格联系。对创意消费行为的把握,必须从创意生成直至消费过程(包括复用过程)去分析消费价值的生成趋势和特点,不能简单地从个体单点行为的细节去判断。换句话说,创意消费的整体价值绝不是所有单点行为的简单相加。第三,动态性。创意消费的价值测度既不是完全有序的和可以预测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和绝对不可预测的,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一般而言,创意消费同时会存在着功能的有序态、感性价值的随机态和价值混成态等多种价值状态。这些价值可能能够依据消费过程的条件随时间和空间来变化。第四,价值生成性―效用递增性。创意消费是由“顾客学会的感知能力、偏好、评估方法决定的”,“是对价值的整体直观把握和创造性阐释”,因此,创意消费行为的结束,也许存在少了什么的可能,但必定存在多了什么,多出来的东西恰是消费主体创造的消费内容。也就是说,人们真正消费了什么以及满足其欲望的程度是由消费者的“生产”活动决定的。创意消费存在不遵守效用递减规律的可能,由于创意消费的高智能、高素养要求,使得消费者的初始效用不会很高。但是在以后的不断消费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自己的创意消费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创意商品的潜在功效。这种学习效应,可以直接导致效用递增。也就是说,消费过程中,随着消费主体消费经验的增加,创意产品的消费价值可能增加。第五,个性化消费。与常态产品所强调的品牌个性化不同,创意产品的个性化不仅仅表现在其创制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消费过程中。同一创意产品,比如某部电影,不同的消费者的价值阐释由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处。创意产品之于消费者,相当于一个可以被重新或多次阐释的文本,其意义的生成,直接受到消费者主观因素及消费情境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在度量效用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但这两种方法之于创意消费价值研究都不能表现出充分的解释力。因为,创意消费的价值判定,不以效用为尺度,而是以价值为旨归。创意产品与创意消费表现出“以何生存与何以生存”这两种价值向度的协整性与融合,它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过程和消费轨迹,改变了产品消费的效用目的,使其转化为价值目的,从而创造和提升消费(生活)的品质。因此,应当尝试透过消费者行为再结合其生活方式、情感、价值观体系等,刻画创意产品的消费轨迹以把握其价值生成机理。

创意的过程是塑造美、追求美的过程,创意产品作为创意的形式载体,是创意者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因此,较之一般产品,创意产品蕴含更为丰富、直接的审美价值。经济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存在于其作为一个生活者的各种关系中,消费活动成为与人们生活交往中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主要活动。从消费之于生活的意义创造来说,创意产品的消费可以促进改变人们的一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当下的消费观念是历史地形成并且历史地发展的,创意消费力图克服当下生活(消费)意识形态中的种种不足,提升生活幸福感,助力人们创造性地生活。同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分享与交流的消费模态,通过消费者间的审美交流、创意分享,可以激扬社会肌体的文化活力和精神活力,增加互信和协同,促进社会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美]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方海萍,魏清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3.[意]Marina Di Giacinto, Francesco Ferrante: Advances in Austrian Economics[M].Vol. 10, pp. 41-73, 2007

4.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田金梅,汪纯孝.顾客的消费价值模型述评[M].现代管理科学,2007-07

6.王伟芳.创意消费的价值、特征及营销响应[M].商业研究,2014(2)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范文6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全面预算是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和程序,规划与反映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的活动,以便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做出组织与协调,最终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展示其资源配置情况的企业主体计划的详细数量说明。由于我国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阶段,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较低

很多企业为了在企业管理水平认定方面能够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认同,纷纷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文件,出现了为了预算而预算的现象。还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全面预算是纯粹的财务行为,应该有本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预算职能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人权责不明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全员参与,所以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层次繁多而且内含复杂的逻辑关系,每年编制全面预算,工作量非常庞大,任何一个微小的调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既然企业的全面预算是一项工程,那么就必须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来统筹协调,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应该相当明确,特别包括对关键指标的征询和确定,以及对预算基础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管理。如果预算执行过程中完全依赖财务部门,就会导致各部门不能对自身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预算的日常执行计量完全依赖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数据,一方面会使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滞后;另一方面,财务部门的数据会因为员工未及时报账而与实际情形不符,误导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三)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预算编制是企业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全面预算的关键环节。企业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同,对预算目标的实现就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西方国家编制预算时经常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灵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方法,不同的预算方法对应不同的经济状况。而我国的多数企业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企业应按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内容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不能将预算方法单一化、模式化。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忽视预算的激励作用

绩效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预算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措是影响企业预算目标不能充分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考核与奖罚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做到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但是目前,部分企业“权责利”不明确,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限于财务指标,而不重视非财务指标的影响,因而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职工的工作业绩,导致业绩评价不公平,从而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致使员工产生抵触的情绪,最终导致了全面预算的失败。

(五)财务预算编制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经不起市场检验

企业进行预算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编制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风险,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可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却没有明确的战略指导,企业的预算往往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不一致。企业编制预算没有与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就容易导致预算的“近视”,重视眼前的利益而使公司的长期利益受损。企业常以封闭的心态编制预算,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许多预算指标与企业的外部环境不相容,整个预算体系很难与市场相适应,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预算在实施中会大打折扣,使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难以发挥相应的管理作用。

二、针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实施预算管理”的理念,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树立全新的预算理念,第一,企业成员要加强学习和交流,将企业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区别开来;第二,企业要明确长远战略的指导思想,加强预算管理的计划性,注重实行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第三,要改变传统的认为企业预算管理只与财务会计人员和部门相关的错误观念,明确企业预算管理是各级企业成员的共同职责;第四,明确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人员因素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决定作用,在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发展。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指具体承担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的主体。预算管理应当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形成“金字塔”型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专业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全面领导企业的预算工作。财务部门或计划部门作为预算组织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预算管理与控制;而内部生产、投资等职能部门以及所属的各项目部门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机构。同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机构也是预算的责任单位,必须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负责,并分析偏差的原因,根据预算的考评体系明确相关的责任,决定相应的奖惩。

(三)运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并严格执行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贯彻“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的理念,从员工的价值观念上减少预算松弛的做法。2000年胡祖光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确定基数的“联合基数法理论”,将“联合基数法理论”引入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问题。所谓联合确定基数法,简单地说就是“各报基数,取其平均,超额完成有奖,少报预算受罚”。我们假设超额奖励系数为0.3,少报受罚系数为0.2,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上级报出一个利润基数A,同时让下级独立

报一个他认为能完成的利润基数B,下级自报数可以是任何数字,由下级自行决定,上级不作任何干预,2)将双方所报数字进行算术平均,作为正式的利润任务基数C ,即C=(A+B)/2.;3)年终实际完成利润数D 超过利润任务基数C的部分, 超过部分的30%作为奖励发放给下级, 即超额奖励=(D-C)×30%;4)将实际完成数与下级年初预算数比较,如果下级自报预算数B 小于年终实际完成数D,说明下级在报预算时隐瞒了自己的能力,要对下级收取“少报预算罚款”,按少报差额的20%进行罚款,即少报罚款=(D-B)×20%;如果自报数大于实际完成数,多报部分不奖也不罚。

举例说明。现假设某公司董事会提出了500万元的利润预算指标,总经理自报可完成利润600万元,年终实际完成利润700万元。则预算基数=(500+600)/2=550万元;超基数应获奖=(700-550)×30%=45万元;少报预算罚款=(700-600) ×20%=20万元;实际获得奖金45-20=25万元。如果总经理年初实际自报700 万的利润,则预算基数=(500+700)/2=600万元。超基数应获奖=(700-600)×30%=30万元,少报预算罚款=(700-700) ×20%=0万元,实际获得奖金=30-0=30万元。由上可知由于总经理的实际完成利润能力为700万,他如果不如实上报虽然可以超基数而获得奖金45万但同时也将面临20万的“少报预算罚款”。因此,他实际拿到的奖金只有25万。而当他如实上报700万利润时尽管超基数奖励只有30万。但由于没有了“少报预算罚款”,可获得的净奖励反而比不如实上报要多5万元。由此可见企业采用联合确定基数法参与编制预算的员工将主动把真实的数据提供出来,因为这样最能够符合他们本人和所在部门的利益。换句话说, 通过联合确定基数法可以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企业应不断完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

在财务预算期末,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应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考核组,研究并建立一组适于本企业实际的、易操作的考核指标,并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考核奖惩办法。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即定质量、数量条件下的收入、成本、利润和安全等因素,还要注重原料及产品结构的考核、市场供求是否协调的考核。至于业绩考核的评价标准应以先进的预算为标准,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对于实际发生额与预算数之间的各种差异,不论是对实现目标利润有利还是不利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原因,以便于改进。

(五)高层领导的参与和支持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既涉及到公司战略,又影响到日常管理,没有企业的上下合作与推动,特别是没有企业的高层领导的直接参与和支持,预算管理任务不可能完全落实,为了使预算这项复杂的工作得到顺利完成,就需要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承担起预算负责任人的角色,为预算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持续的支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预算目标,而是为了整个企业都有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文化理念,也就是量化、用数据说话的理念。要到到这一目标,需要高层领导的支持与贯彻,只有这样,才能使预算管理实施顺利,从而完成部门之间的协同。

三、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切得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模式,其成功运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因此,企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应承忠.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10,08

[2]蔡世凤.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01)

[3]李坤.浅析如何做好预算的编制和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4]牛素静.关于完善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J].金融经济,2010,(16)

[5]王英萍.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的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