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1

一、健全高效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建立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可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形成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以确保道路运输主管部门或企业可更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职业人才的专业水平、提升职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1.构建“培训激励”管理制度。为使各道路运输企业对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可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相关措施和规定。比如,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可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与各企业签订责任书,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部分;也可将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参考内容;还可依据教育培训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调动管理者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培训参与”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采取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培训单位派出一名参与者跟班培训,近距离熟悉职业人才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满意度,完成培训调查和服务。培训结束后,参与者要及时对培训班开展情况和职业人才培训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并形成总结报告。

二、探索科学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完善科学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地评价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

1.探索教育培训的立体化考核方法。要采取多种手段,着力拉大对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考察的时空跨度。要运用多种渠道、通过不同的视角,积极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发放征求意见表,多方面采集道路运输主管部门、企业、职业人才的意见,形成立体化、多效性的考核方法。

2.健全教育培训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责任制,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要求的考核评价标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在工作业绩、职业素养上的提升。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教育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一直以来,道路运输企业举办的教育培训都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职业人才的情况和知识层次参差不齐,针对性较差,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各企业参与培训人数太少,造成培训成本升高。如果道路运输企业能利用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行业职业人才培训体系,联合起来构造一个培训目的明确、人才层次基本相同的教育培训阵地,就有利于人力资源整合,提升培训效果,并能为更多的道路运输企业服务,真正建立起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管理运行机制。

1.发挥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对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抓好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质量是建立依托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道路运输行业要重点抓好职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道路运输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对职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鼓励各类交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承担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任务。

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2

21世纪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资源成为实现不断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发展。新时期国有企业切实做好人才管理工作,通过人才管理工作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贯彻人才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的获取更多的资源,具有重大意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资金不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和人的因素。故本人从如何切实抓好企业人才管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国有企业人才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发以来,国有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政府支持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发展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员工的性质也发展的一定的变化,从国家的员工变成了企业的员工,因此国有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吸引和培养。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为了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打破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来吸引企业所需的人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在人才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必须做好新时期的国有企业人才管理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做好国有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做好人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才管理观念。

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人才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才管理观念,这样才能有效的选出企业所需的人才,进而开展后续工作。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具备的优势,引导大家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同时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鼓励人才的创新意识,更好的组织人才为企业服务,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队伍,有效的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努力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更好的组织、发展企业各种类型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创造出新业绩。

第二,完善激励制度,实施对核心人才差别激励。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对于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培养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国有企业想要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通过给予人才提供差别的激励来保留住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才。一般来说,想要吸引和保留人才,必须注重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长远贡献,所以激励机制可以考虑更人性化,通过给予长效的激励措施,来保障员工积极为企业做出工作,以此来促进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的提升,自觉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健全人才培训管理制度,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变现有国有企业人才培训方式,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不断加大对于企业核心人才的培训投入,通过邀请外部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给予核心人员提供宝贵的培训机会。此外,要建立关键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的规划,让人才看到在企业中的晋升空间和晋升的渠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管理办法,建立“统一部署、分级管理、分层实施”的培训管理体系。

第四,以“人才”为本,重视培养高绩效团队。

人才无疑是当今企业竞争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考虑人才管理工作时,必须重视人才管理工作。以“人才”管理为本,注重培养人才团队的整体绩效,除了要鼓励人才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外,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带同整个团队的绩效共同提升,从而实现个人绩效带动整体绩效提升,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3

入选理由 基于对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力量的充分认识,不断完善、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提供人力支撑。

亮 点 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制度,如《技能人才培训管理制度》《核心技能人才库工作指引》《技师、高级技师考评细则》《长虹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职业技能鉴定聘用管理办法》《首席技师、特聘技师评聘方案》《首席技师、特聘技师评聘工作指引》《师带徒管理办法》《长虹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等。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对推进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是构建梯次性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对公司关键技能岗位梳理,分工种逐步构建起关键技能岗位的梯次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目前已建立工具钳工、维修电工、家电维修等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包含传统的讲授课程,也有实训课程、网络课程。建立双师型职业技能培训师资体系。三是搭建宽阔的技能人才培养学习平台。通过长虹网络学院、“长虹微学堂”平台,丰富了员工职业技能学习渠道,打造“O2O”技能专业学习服掌教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技能培训项目,为技能型员工创造碎片化、移动学习条件。同时,公司建成了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2个、公司级7个,初步形成技能大师工作室梯队。四是实行“学赛结合”,促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近年来,公司内技能人才参加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技术能手、省、市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各类比赛项目,先后有150 名技能人才获得各级奖励。

企业简介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58年,从军工立业、彩电兴业,到信息电子的多元拓展,已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2016年长虹品牌价值达1208.96亿元人民币,稳居中国电子百强品牌第7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46位,居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8位。

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学分制 企业 人才培养

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每个员工不同课程需要获得的学分,以员工获得的总分学作为人才培养成本的依据。学分制有利于改变传统模式下侧重培训时间的局限,而且学分制下,员工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限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进行学习,将其应用到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

1.企业管理层重视

企业应该成立学分制管理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学分制推进工作。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要加大企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力度,必须从领导层引起足够重视。将学分制引入到企业人才培养中是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是能够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与支持的制度,这样的学习制度,如果领导不重视,就不可能启动或持续推动。从人才培养的推行与实施,从培养设施到经费保障,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将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和软环境。

2.健全相关制度

加强学分制理论的研究、学习及推广工作,制订整体和分步实施规划。基于企业的实际特点,逐渐制定和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其他管理制度。以推行学分制为契机,建章立制,制订和完善与学分制改革相匹配的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一是培训资源管理系统化,制定培训资源系统管理的办法,对培训室、实验室等培训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学分制推进的硬件环境。二是培训管理网络化,建立综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培训计划制定、排课及选课运行、培训成绩及考务管理、各类培训信息检索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综合管理系统。三是强化管理职能,切实服务企业人才,研究制定学分制下企业员工的工作管理办法。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四是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出台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工作办法,加强后勤服务保障。五是保证硬件设施配置。培训硬件设施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条件。计算机的配备、图书资料数量和质量等都是影响学分制实施的因素。信息平台的建设及运用,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培训管理水平及较完备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保障员工培训中计算机的使用,才能顺利、高效地实现。

3.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企业员工修读的所有课程的有机整合,它对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建立和人才模式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学分制的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升级将会成为企业培训改革工作的中心。实施学分制后,企业培训的课程体系既要具备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功能,同时要满足员工选择培养目标模式的多样化功能。因此,应着力设计出多类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课程体系来适应学分制的需要。

4.管理队伍保障

企业可以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分制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及管理办法,分期分批前往已经成功实施学分制的企业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同时,要求软件销售方指派技术人员现场展示并指导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实际操作,提高企业培训管理队伍的现代化管理力度和水平。

5.师资力量保障

学分制的运行的基础是良好的师资力量,也是学分制实施的核心关键。因此,应对教师在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认识。知识水平的高低差异、个人能力的不同体现、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及方法等等,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的培训结果。企业应该建立积极的上岗竞争机制,鼓励培训讲师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以满足员工根据自己的基础、志趣、特长等来选择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讲师和课程。显然,这一切都是以健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同时,企业可以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讲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优化师资队伍,推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6.资金保障

为保障学分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应该设立学分制改革专项资金,经费单列,专款专用。制定适用于学分制模式下培训经费和员工培训费的管理办法,使相关经费的使用有利于培训的开展,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又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1.课程设计要与专业岗位相匹配

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企业做好培训规划,课程设计要与专业岗位相匹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培训课程,保证员工人才培训能够持续开展、层层推进,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具体负责实施培训工作的人员,应在以员工为本的前提下,分析不同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组建师资队伍、选择对象等,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负责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与管理,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负责督促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指导,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2.结合日常绩效管理配套实施

人力资源培训评估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员工培训的价值大小,明确培训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指导。在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和日常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将培训效果考核与评估和日常绩效考评机制有机结合,作为员工薪酬、岗位变动的依据。如果将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将能提高员工技术提升、知识扩展的主动性。企业根据员工培训的结果,设置与其资质相对应的报酬和待遇,这样,将能极大地促进培训质量提升。例如,公司可以结合内部的书刊、多媒体手段,表扬在学分制培训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职工,宣传他们的真实事迹和优秀的工作表现,让他们成为全体职工的学习榜样,并用现金奖励员工更好的参与培训。

3.培训目标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一方面,在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后,了解并把握企业各方利益相关的因素,从而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员工的培训,这样逐步引导培训需求不偏离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地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绩效的提升。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要从企业战略目标层面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指导工作,分清职责,从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入手进行管理,明确培训讲师的职责,提高讲师对企业员工的指导范围和力度。同时还需要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管理队伍和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管理的范围应该涵盖员工的工作、思想和活动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引导员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此外,还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来进行分层管理,做好教与学的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学分制的引入可增加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选择性,使员工培训的课程设置趋向合理。学分制最根本最基础的理念是“学习自由”,其核心是选修制,以满足企业员工对培训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现代企业培训推行学分制,一方面体现了培训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多元化使得培训管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因此企业要加强管理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培训 培训理念 培训质量

根据铁路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武汉铁路局启动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近年来分别在铁路局各教学点举办了培训班,从培训结果来看,达到了培训目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为我局铁路运输事业发展提供必须的人才保证探出一条新路。纵观整个培训过程,笔者认为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 先进的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培训工作的先导并指导着培训的实践。而先进的培训理念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前提。针对铁路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武汉铁路局和全路一样,都面对铁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实。因此,现在进行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与以往进行的培训在理念上有所更新。即,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以铁路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受训者的特点和铁路现场的实际需要,改革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培训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在培训理论上有新突破,培训观念上有新思路,培训方法上有创新。要充分利用我局的职教资源,切实做好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以此在高技能人才培训方面走在全路前列。根据这一思路,铁路局确定了培训的理念。即,首先,认真分析培训对象的现状:这些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具备了一定水平和能力,但他们的潜质和专业理论水平亟待提高。第二,培训是铁路发展一项长期的、必须的内容,是丰富自身内涵、促进铁路职工自我完善的“系统软件”之一。根据铁路局现场的实际需要,坚持多目标、多类型的培训格局:有的要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如站段某类工种);有的要培养成复合技能型人才(如站段从事职教工作的人员);有的要培养成知识技能型人才(如职教基地教师);第三,培训的观念、思路、内容、方法及培训手段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培训要求;第四,一定要注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提高理论水平和能力为中心;第五,根据培训需要进行培训,不单纯追求培训规模,以此打造出武汉铁路局的培训品牌。上述的培训思路及理念在第一期高技能人才培训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因此,培训工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 领导高度重视

从局职教处、职教基地到各培训点都有领导亲自抓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多次举办会议进行专项研讨。各站段高度重视,从学员选送、实习配合到培训学员待遇,都进行了周全的考虑。职教处亲自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案,及时调整培训方式,着力整合培训资源,注重优化培训队伍,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另外,通过加强培训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进行培训动态管理,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等措施,来切实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3 高水平的培训规划和方案

高水平的培训规划是取得高水平培训结果的基础,路局根据铁路发展长期规划,制订了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划,科学地制定了包括培训的计划、教材、模式和课程内容在内的培训规划。专业培训是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培训方案也至关重要,必须精心安排。目前,我局采取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的方法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甚至边培训边修改来确定培训方案,路局职教系统把精细化培训管理引入到培训方案和实作评价中,路局、站段及职教基地均按照“理论到章节、实作到项目、对象到职工、师资到人头、时间到课时、责任到主体”的要求编制培训计划及实作方案,确保了培训计划及实作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同时,为了保证规划和方案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套严明、高效、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班主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

3.1 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讲究新颖、实用,以满足学员的需要为原则。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铁路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介绍,充分体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中所提出的机车车辆设备现代化的“十字方针”(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和“四化要求”(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同时,融入铁路最具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另外,注重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学员不但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参加了如拓展训练这类课程,以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

3.2 完善教学环节。注意不断改进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有效匹配:①以提高水平和能力为根本。教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为学员回到原单位后进行自学奠定基础。②以深化培训主题为核心,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了课堂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员的主体性相结合。同时采用“理念培训情景化,理论培训模块化,实作培训现场化”的培训方式,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并且通过学员写体会、谈感受巩固所学知识。③以提高学习效果为重点,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繁杂的课程一目了然,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④选派优秀的教师承担培训工作。同时,要求教师采用换位思维,正确对待学员的学习水平和基础。根据学员意见和要求,合理地调整培训内容。⑤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学员之间的学习感悟和经验交流。通过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3 抓好培训教材的建设工作。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为了做到培训联系铁路现场实际,铁路局启动了网上教材系统和多媒体网上教学,支持授课教师到铁路一线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选派授课教师到各种培训班学习,收集铁路有关最新的信息。随着科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教材的编写上,采取“选编结合,不断更新,相对稳定”的措施,确保了培训教材的质量和适用。

4 挑选一流的教师任课

培训师资是培训的先决条件。高技能培训师资除了各培训点自有师资之外,还聘请了各站段、生产厂家的技术骨干进行授课,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组织了一支阵容强大、精英荟萃的培训师资队伍。这支培训队伍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的还是双师型及品牌教师,这些教师都是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精通铁路机车、车辆技术,行车规章理论,教学经验丰富)。

人才培训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人才;战略;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87-01

人才的正确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快速建设,合理的人才调配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的发展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发展竞争管理,认识企业管理竞争发展的形式,加深人才资源的培养,提高企业发展规划建设过程,保证企业人才管理发展模式,实现企业人才的战略合作效果,最大限度的加深企业规划管理。

一、确定企业人才战略管理规划类型

根据人才规划管理类型,进行企业战略模式岗位限定,制定企业核心岗位和普通岗位区别,制定多级别人才责任化管理规范,制定良好的人才战略选择小组,提高企业人才的使用效用,进行人才技术考核规范,实行考核管理制度,逐步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不只看学历,更要看资质,实现人才的综合战略规划管理。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企业人才,通过有效的考核选拔,才可以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实现高效性的技术人才培养管理。

二、战略性的人才配置管理过程

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人才管理,是根据企业的人才管理队伍完成综合性的发展管理,根据人才队伍的结构、人才素质、数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分配管理,制定合理的知识结构规划过程,制定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人才素质结构管理,逐步完成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合理的开展企业人才建设管理。

(一)企业人才队伍的配置

建立企业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准确的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人才进行优化管理,分析人才的配置管理统计内容,明确企业出现人才短缺的原因,逐步加强人才的有效规划建设,确保企业人才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人才快速发展步伐。

(二)加强企业人才测评

按照企业的特点进行人才规划建设管理,制定良好的人才素质能力调配,根据不同层次结构、不同特点对人才进行分析,以科学的角度完成信息测评管理,实现人才的有效评价。制定严格的岗位选择考核制度,对企业的净胜规划建设进行分配,提高企业的专业人才战略培养,制定标准化的考核流程,对人才的学历、资质、工作经验、获奖证书、工作年限、毕业学校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制定工作绩效考核规划,对人才的工作基础知识、工作能力、思想品格、应变能力、组织判断管理能力、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组织能力进行合理的考核,保证人才的基本道德素质标准的合理性,完善企业人才的基本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提高有效的人才规划管理测评过程。建立良好的企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数量、人才结构和工作能力进行记录和预测,从中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快速有效地发展目标。

三、企业人才的梯度规划建设

明确企业人才的发展过程,制定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的组合人才管理机制,在有效的提高人才引进的同时,降低人才消耗的企业经济劳动成本,从中间接的提高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才对于企业的忠实认可程度,保证人才对企业的忠实度,提高企业的人才系统组织建设。短期的招聘可以加强人才的规划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人才梯度体系规划,制定合理的流程制度,完善人才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流程。

(一)建立良好的人才系统库

根据企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制定合理的企业人才梯度规划建设。利用信息手段完善企业中各类信息的分层管理,加强企业人才信息内容的搜集和整理,保证良好的企业信息制度建设管理过程,实现快速的人才规划建设过程,完善企业的综合性分类管理过程。

(二)加强企业人才的评价管理体系

企业人才的梯度建设和管理,需要建立良好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良好的选拔过程,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合理的人才能力培训,明确企业人才的核心管理过程,提高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建立人才的标准化建设过程,实现人才体系的重要内容有效评价。人才的涵盖内容可以很多,主要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复合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业务技术形式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通过不同的人才管理模式,加强不同行业管理人才的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以复合型的人才管理宽进严出的方式完成岗位培养,制定合理的岗位轮岗系统培养过程,对不同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培养新型的工作项目管理方案,完成继续教育多种模式的有效培养,实现综合性的系统经营模式管理。对业务技术管理人才进行设备培养分析,加强整体业务能力的技术深刻培养管理,适宜的完善交叉组织培养管理过程。可以采用专业技术与管理业务水平综合轮岗运作方式,提高继续教育专业知识,确保人才的培养过程,实现快速培养、多方式、多角度的系统化培养。

(三)企业人才的培养管理体系

人才阶梯建设培训中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标准管理,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良好的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内容进行深入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定符合经营管理人才模式培养过程,保证服务培养的多样性,加深岗位轮岗制度,加强新项目工作管理,配合人才管理培训过程,实现多条件下的人才培训过程管理。根据业务技术方面的各项培养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专业化的技术培训管理过程,适当地改善培养管理模式,采用合理的人才技术领域运作模式,完成人才培训、继续教育、企业内部实训等多种方面的内容培训。

四、制定企业的服务建设战略管理计划

根据企业的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阶梯技术管理体系,对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进行日常任务的规划管理,有针对性的提升人才队伍的管理规划建设过程,保证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合理实施。按照企业不同部门的不同需求,完成企业人才资源的战略分配,制定合理的人才规划管理策略制度,完成绩效考核、制度规划管理、人才战略发展建设等多方面的企业人才规划建设过程。实现复合型人才的有效培训管理过程,提升企业人才综合性的快速发展,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锻炼,开展整体技术人才的有效发展建设管理。企业人才为了找寻合适的人才委以重任,通过考核筛选具有较高忠实度的员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防止因为企业对员工的工资待遇低下,出现企业核心成员流失的问题。对于人才需要找寻自身合适的职业发展平台,在保证个人素质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企业人才自身的素质培养锻炼过程,实现高效的、良性的、快速的发展管理建设,从而确保企业的综合性战略规划管理。

综上所述,在企业人才的建设战略性管理过程中,制定合理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和人才自身的状况特点,分析研究适合人才发展路线,适宜的改善企业建设的良好管理模式,逐步完成企业和人才队伍之间的同步发展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付 涛. 人才评估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40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