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文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文学常识范文1
上个周日的晚上,我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我爸的手机“偷”来,想趁机玩一下游戏,可是上来就暴露了。“干什么?”爸爸问,我没回答,突然手机里冒出来一条短信:明天后天有中雪,一看这短信,我乐了,情不自禁地说:“噢耶!我可以玩雪喽,我恨不得蹦个十米八米的。
周一到了,天空中飘着银白色的小花,真的下雪了呀,我心里想着,但这时下的雪太小了,地上只有薄薄一层,我一边玩着一边上学去,等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想向窗外望,说看就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顿时,窗外已由小花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漫天纷飞,我心里很兴奋,但嘴上可不能说,因为这是上课时间,这个时间一直到下课,我都只听了一半的课,只想着下课去玩雪,时间艰难地流动着,好容易等到下课了,同学们都飞一般地冲出教室,奔向操场,“哇”好美啊!大地一下子变成了童话世界一样,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正是现在这种景像吧,这场雪可得把农民伯伯乐坏了,既冻死了害虫,又灌溉了庄稼,多么有益呀!
到了今天早上,雪仍然在下着,当我第二次去看时,太阳出来了,雪不下了,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今年第一次玩到了雪。
冬天的第一场雪真让我快乐。
天文学常识范文2
课题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内容
理解课文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 能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关键
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教材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揭题导入:
1分钟
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
5分钟
1、生字
2、四字词
3、明确本文是书信格式
1、自读生字
2、哪些字需要提醒注意?
字音:“匪”读三声
3、说一说预习中明白了哪些四字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
5、预习中你发现本课在形式上与前几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书信)
书信是人们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本文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板书:张国强 柯岩)
6、简介柯岩
三自学课文
5分钟
四、全班交流
14
1、依照阅读提示的问题自学
1、完成前两个问题
2、小结,理解课题的含义
3、信封的格式
5、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柯岩老师,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还学会了书信的格式,收获多不多?用书中的成语说可以称得上是”受益匪浅“。
1、 自读阅读提示,看看要求我们自学时需要完成哪些问题?
2、 汇报,教师:(出示要求)
1)、想想信中主要讲了什么问题
2)、自己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和体会。
3)、注意书信的格式,学习书信的写法。
学生:
3、 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1、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 提出问题
(2) 生谈看法
(3) 引导:柯岩老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一步一步分析的?抓住“摔跟头、碰钉子”等词理解体会
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说
1、 教师引导对照两封信,观察格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书信一般情况下都包括哪些格式?
2、 师板书: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3、 观察,写信时注意哪些格式?
教师随机提醒: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
正文: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致敬或祝福的话。“祝你”之类的话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身体健康”之类的话在后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面。
四巩固练习
12分钟
1、选择正确字音
受益匪浅()
⑴fēi⑵fěi
2、把成语补充完整
年逾() ()
患难() ()
形()影()
3、填一填
书信的格式一般包括()、()、()、( )、()五部分。
4、书信格式改错
五总结2
六作业1
生谈收获
作业:写信交流成长中的困惑。也可以发电子邮件,出示老师的邮箱地址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张国强柯岩
? 嫉妒
疏远 从自身找原因
天文学常识范文3
书本先是介绍了不少天文知识,这些基本常识对观测星空的爱好者们来说是非常有用,但是很多知识不见得非常浅显易懂,在介绍方面,说明的成分大于教学的成分,这可能让很多如我一般没有天文学基础的初学者感到很不适应。但是不要紧,我认为书的精彩在于对希腊星空神话的系统描述,这也是书本精彩的地方。
书中介绍的主要星座主要包括十二星座(这也是我最关心和比较热衷学习的)和其他一些在古希腊神话中占主要地位的(这方面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星座本身在天空中的地位)如猎户座之类的星座。
例如宝瓶座(也称水瓶座)的故事中说道,按照拉丁诗人Mannilius在公元一世纪时的著作,经典的对水瓶座的描绘认为,他是“一个年轻人,正在倾倒鹰从地上带来的水”。希腊神话中有个少年名字叫Ganymede,作为特洛伊王特索斯之子,Ganymede是最美的青年,他被众神选中而永葆青春,成了手持盛装神酒金杯的侍酒俊童。在后来的版本中,宙斯看中了他,伪装成天鹰座之鹰,把他带到奥林匹斯山中成了他的个人侍童。
宙斯对Ganymede的诱拐在奥林匹斯山造成了后果。年轻持杯者的到来迫使Hebe离开,她是青春女神,天后Hera的女儿。Hera为Hebe遭受的羞辱而愤怒,为了报复宙斯,她爱上了这个少年。这种态度激怒了宙斯,为了使Ganymede得到荣耀,便将他安排在群星当中。
天文学常识范文4
关键词:科学、课堂、幽默、动作、神情、文字、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面孔,每个职业也都有各自的面孔。 法官的面孔,相声演员的面孔都各有特征,自然成章。科学也有它的面孔,居高临下、深妙莫测、不近人情、一本正经等等,人们敬之而又畏之,觉得科学离我们很远。小学科学常识启蒙教育不知不觉中也复制了这张面孔,正因为如此,一定程度上障碍了科学知识技能的普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更障碍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致和扼杀了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有鉴于这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建议:不妨让“科学”幽默一点。
一、科学幽默的重要作用 幽默是沟通人类心灵的艺术,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产生亲和力、默契感、信任感、真诚心;可以使课堂变热闹,变得轻松愉快,思维被激活,悟性被开发;可以使艰深难懂的知识化为浅显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活泼的师生交互中习得知识,习得能力,使科学知识借着幽默的通道快捷地吸入学生大脑。当然高明的幽默来自于教师驾驶知识的能力,驾驶课堂的艺术,驾驶心理的智慧。
二、科学幽默有几大特征 ①随机性:科学幽默要因时因地因人而用,就算是预计打算也要不露痕迹,随机而用。 ②针对性:科学课不是娱乐节目,科学幽默要有极强的针对性,要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本堂教学服务。 ③生动性:这是自然而然的一个特点,当然有活泼开放个性幽默的老师很容易使气氛活跃,思维活跃,幽默是可以学习的,生动也是可以追求的。 ④深刻性: 在实际教学中虽不废弃廉价的幽默,但要追求高明的幽默。幽默也要有境界要有质量,一言一行中要逗出智慧来,要逗得学生一辈子刻骨铭心,重要的规律和道理因此就能内化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能力,伴随他们终生。 ⑤诱导性:幽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不仅使学生认识学会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探求真理的欲望,激发为创造自身和人类共同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的精神,还有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掌握科学知识是有乐趣的。 ⑥贯通性:“通感”正是建立在你和我之间,已知和未知之间内在的联系之上,我们也正好可以借助这联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语言来帮助学生不断地变未知为已知、变不懂为懂,并利用这些思维方法、手段去探索自己的和人类的未知世界。
三、科学幽默的手段和实例 以下是我通过《科学》的教学实例来说说科学幽默的几种手段,虽然我有这方面的实践,一旦归纳起来时又觉得没能真正表述出我的心意,写出的文字离真实情境又差了好远,下面是本人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拙见。
1、动作神态要幽默。例如上《神经调节》一课,我倒拿着书认认真真地看,若有所思的样子,一言不发。学生纳闷,一会儿开始提醒我,说书拿倒了。我说“你以为我才三岁,到现在看书不知道正反?只是我正着看看不懂才倒着看的嘛!”这下子学生都跟样了,我接着说:“那好请你们帮帮忙,倒过来你看出什么名堂了?”学生开始好奇怪,接着好兴奋,然后进入积极思考,最后兴奋地报告,说人的神经象棵树,有树根、树枝、树梢。噢,原来是一棵倒着的树!这堂课的几个知识点一下子解决了。至于神经的作用就可以从树儿移植一点了。 再比如讲完《电磁铁》,我归结电磁铁和磁铁的异同点时我并不是条文公告,让他们背诵记忆。我随即扮演了两个角色,用拟人的口吻、神态说了一段两个人的对白,大概的意思是:磁场铁老兄带着几分老沉与电磁铁小伙子见面了,电磁铁年少气盛大,趾高气昂地对磁铁说了句:“你呀,该退休了,看我本事多大,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却没有”。磁场铁老兄平和地说:“老弟啊,可别自满瞧不起人啊,你想过没有啊,一旦不通电,你还是铁、线圈,我有的特点你就没有了,我却没有受什么大的影响。其实啊,我们是各有各的用处啊,别只是摆在嘴上啊!学生听了生动的对白不仅明白了两者异同点,还生动形象地感受了知识,更重要的还受到了心理教育、思想教育。
2.玩弄文字幽默。其实语言、文字也只是思维的外壳,一旦善于剥壳,你就更善于直截了当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巧妙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例:仍然以《电磁铁》为例,原本经过初步实验之后归纳电磁铁的性质特征要用很长的文字来叙述,如通电线圈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流越大,通电线圈的磁性越强;改变电流的方向,可改变通电线圈的磁极等等。我心里一觉得厌烦就不想这么说,灵机一动将几个特点都简略为“可有可无、可南可北、可大可小”。这里也有语言的魅力,可记可诵,言简皆深,学生听得轻松,学得轻松。实际运用中我还有小插曲,在说完六个“可”之后,紧跟着一个“可口可乐”,可把学生乐坏了,哄堂大笑,好,我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3、故事幽默。在讲《观测星空》时,课本中提到北斗七星春夏秋冬的四季指向规律,在学生理解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相对应的基础上。我还穿插了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有关天文的传说故事,听起来的味道要比天文学上的好,希腊神话更有味道一点,此故事出自唐朝《明皇杂录》讲的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扣北斗的故事,既有针对性,又有教育意义,当然也有传说的味道,还了解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真是一举多得。 讲《信息的传递》时补充了中美南海事件,尤其是EP电子侦察机,让学生从中了解当今信息学的发展,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差距,激发一种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爱国情绪。
天文学常识范文5
我国数学教育家严士键教授就提出应加强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数学与周围的现实具有广泛的联系,要求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主动去观察这些联系,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第二引导学生在解题时注意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从而考虑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而不是看它属于那种类型;第三适当出一些条件并不充分或解答并不唯一或不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结论,以培养学生逐渐讨论条件和探索结论的能力;第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学生参加某些解决实际问题或解决各种综合性问题的活动;第五在学生中组织多种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总之,教师要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为此笔者在以下几个宏观方面作了努力。
1、向学生介绍数学应用的重大成果。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的作用日见凸现。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数学兼有了科学与技术的双重身份,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数学技术。比如编制解题的计算机软件,得到更广泛和方便的应用。冯诺伊曼的程序存储的思想自今仍是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指南。再比如天文学时最早运用数学的科学领域,牛顿完成的哥白尼所开创天文学革命,本质上还是数学,而不是物理学。例如应用牛顿定律和高速计算机,天文学家已经预测了,太阳系在未来2亿年内的运动情形。在比如研究有关的物理过程又涉及到复杂的多变量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大部分数学知识的形成都源于实际的需要或数学内部的需要,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有一个形成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多是通过实际问题和实物模型引入的,特别是由实例引入概念,可以反应概念的物质性和现实性符合认知规律,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客观世界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寻找引入新知识的背景材料,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些实际材料,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特别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重要概念、定义、定理及法则的归纳推导,引导学生经历它们的形成过程,从而把握其本质。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期望达成“数学来源于现实”的认识。
3、加强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解答它们时,除了必须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外,还要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所以数学建模更能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探索发现、使用计算机工具、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思维品质更好的结合起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学生通过数学建模,能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认真求实、崇尚真理、追求完美、讲究效率、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加强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例如,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比如彩票中奖情况都可以用概率模型来解决。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必须澄清一个误解,有人认为只要数学知识学好了,自然就会用,把应用看做是知识学习的附属品。这是不对的。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的、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必须经过充分的、有意识的训练和适当的总结、归纳及提炼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育。做到“教给学生重视应用,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种技能,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道路的境界”。
参考文献
天文学常识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2;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45-02
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常识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21世纪初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我国幼儿科学教育从常识教育过渡到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一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且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走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承担起这个重任。
一、幼儿园对科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掌握、分析最基本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把掌握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最明了的,可以让学前儿童接受、理解、并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探究而习得,同时还要与孩子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结合到一起。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学前科学领域活动的引领,只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技能还远远不够,学生还必须要有浓厚的科学底蕴才能很好的胜任,尤其是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所随机触及的科学内涵。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高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设置不足
以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钢琴、舞蹈、美术实践、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论、0-3岁婴儿保育与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史、儿童弹唱、书法、幼儿教师礼仪基础与口语训练、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纲要》解读、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教育评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前沿及热点问题研究、学前教育改革研究、幼儿园环境与玩具制作等等。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科学教育课程只有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开设在第四学期,只有32学时。在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难以适应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对象,必然造成学生科学基础薄弱
在目前,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招收文史类学生,有很多高校的招生对象还有一部分的幼儿师范的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接受的主要是文科课程教育,这就造成学生理科知识结构的严重不足和缺失。虽然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曾经学习过理化生等课程,但是并不系统,不能构建他们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不能对自然科学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在我国初等教育阶段有关天文学、宇宙学等方面的常识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更是基本涉猎不到。加之文理分科之后,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对既有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缺乏巩固和提高,上了大学之后,连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都知之甚少了。更不用说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学生们更是一无所知。在以某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看,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和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在访谈中,多数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畏惧。
(三)学生缺乏独立开展儿童科学教育的能力
学前专业学生在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确、选题不恰当、表述不清晰、材料准备不充分、环境利用不能有效支持开展活动、活动设计与指导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轻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突况、不能正面准确回答相关科学问题、不能把科学教育有效的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幼儿的日常生活充分融合等问题。因此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几乎都会回避科学教育类的课题。
(四)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缺乏性别平衡的意识
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性别比例上严重失衡,男女生招收比甚至小于1:30,以至于让人逐渐产生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女生专业,幼儿教育只需要女教师,男人不做“孩子头儿”。而事实是男生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也大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质量。
三、关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对策
自从2001年《纲要》颁布以来,对于学前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构成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重知识掌握的幼儿园常识教育,学前科学教育转向以探究为核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把知识习得模式转变为技能模式,这不仅包含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了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应转向“反思性实践家”的课程理念和培养模式,即实践反思模式――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过程,强调幼儿教师应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生反思转化为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2]
(一)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
很多西方国家,在师范教育采用“3+2”模式,即在前3年开展学士学位课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系统学习数、理、化、生、天文学及科学常识等,合格者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如果要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要经过2年的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并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又如,新西兰设立了幼儿科学教育专业,其录取对象为有着优异理科背景知识的综合性中学毕业生,在进入本科教育的第一年将要参与为期半年的幼儿科学教育专业的筛选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学前科学教育专业。之后接受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包括物理、生物、地理、化学、天文等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学科的知识。而在我国,高中三年文科学习的学生,进行大学后他们更多的在学习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3]在我国,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科学类课程的教育,如文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科技发展与社会、科学与探究等课程。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对于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学习科学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开展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具体可以结合科学课程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把教学重点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转向对既有自然科学发现过程的“模拟”。教师在课堂里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然后充当学生的“助手”,向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服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科学教育多样化、生活化,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1、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以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等等。另外,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究感兴趣的问题。
2、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普及学生的科普知识。为学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中可以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过程、前沿科学动态、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等。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科普书籍,以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方面知识的空白。
3、开展各种有关科学知识的活动,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组织开展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各种竞赛,科普知识竞赛、一站到底、科技创新大比拼、科普论文竞赛等,在各种活动及竞技的过程中,学生的科普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得到加深、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4、开展多种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到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地参观、观察,到幼儿园去见习、观摩科学教育课,与幼儿多接触以发现幼儿日常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工作之中,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及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