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讨论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讨论法范文1
运用讨论法的组织过程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求学生围绕中心普遍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简要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一、织课堂讨论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善于提出值得讨论而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讨论教学中,教师是把握全局的指挥员。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要善于结合教材,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有何利弊?气温、降水与生产、生活有何关系?民居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选购商品房应该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居民为什么喜欢吃“辣”?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通过比较、分析,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结论。
(二)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问题过于肤浅的话,一问便知,失去了讨论的价值,但问题过难,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因此,问题的难度必须保持在“跳起来能摘到苹果”这样一个水平。
例如: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气候、河流流向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较难,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要有耐心等待时机,不必急于讲解,等学生回答出一些相关内容,教师再点拨、引导,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切中要害,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记牢。
(三)课堂讨论的契机要恰当。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与确定。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
1、问题的答案多元化时进行课堂讨论。
新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的讨论题,这类题目答案多元化,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可采用课堂讨论。
例如:关于巴西等亚马孙流域国家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关于如何解决汽车的尾气问题?关于地球的起名问题?地球到底应该叫什么?叫“水球”还是叫“地球”?
2、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进行讨论。
例如:地理(八年级上册)第40页活动二,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为什么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广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却是“鱼米之乡”?在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铺垫不够,思路不畅,从而产生了“冷场”。教师就应适当补充知识,如阿拉伯半岛是副热带沙漠气候。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当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疑问很多时,教师就要帮助归纳、妥善整理学生零乱的思路,最后帮助学生总结出“鱼米之乡”是受惠于季风气候,主要原因是两地海陆位置不同。
3、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进行讨论。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各抒己见的情况,这时安排课堂讨论,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关于北京四合院是拆除还是保存的问题?班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要拆除;另一种认为要保存;争论不休。如果此时让他们安静下来听老师讲,效果未必好。这时引入课堂讨论,让学生各自说说理由,当学生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时,教师就应当集思广益、陈述已见,想出好的办法、好的主意,作画龙点睛的讲解。结果问题会越辩越清晰,最后学生豁然开朗,自己统一了答案:最好拆除大部分,保存一部分,既保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不影响城市建设。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记忆深刻,并逐步养成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习惯。
4、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进行讨论
例如:地理(八年级上册)第67页活动,联系中国的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不利两方面,评价土地资源的优劣。教学中可先组织讨论交流,组内每个学生发表意见,从总量、人均占有量、土地类型构成比例等多角度分析,相互补充,结果每个同学都能完整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好习惯。
二、课堂讨论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信息源多,信息的交换量、加工量大,师生获得的即时反馈信息快而强。
(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限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
(三)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推理、论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特别是在讨论和争论中遇到的问题是事先预想不到的,学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实质,组织大脑中储存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这种高密度的思维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立性。
(四)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题一般都有难度,学生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解决。这样学生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即时反馈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法范文2
关键词: 中学历史 讨论法教学 优点 实践
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将日益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仅从应考的角度看,加强能力训练和培养是必要和紧迫的。鉴于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偏重于教学知识量,没有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等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出设想:把以讲授法为主的方法逐步过渡到引导、讨论法。
一、讨论法教学的优点
1.以学生活动为主,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可使他们养成从小读书的习惯,培养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会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关重要,“思维从疑问开始”。李政道博士认为:“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这种课型慢慢培养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因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活动会加快,松散的知识通过学生加工成为系统并建构成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习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而且从长远看,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作用甚大。
2.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交流与合作,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我中心状态”,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经常改变思维角度,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课堂的自由交流,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3.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高度紧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即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因此,尽早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是必需的。
4.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强化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心理学原则,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过程,会进展迅速且学习内容保持率高。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大脑中已有的储存信息,在定向思维不停的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时的知识被唤醒了,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其人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5.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现学生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课堂不但成为能力培养,而且是切实进行德育教育的场所。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可见,讨论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对学生智力、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和形成发挥很大作用。
二、讨论法教学的实践
我校这几年的教改实践充分证明了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卓有成效且大有可为的。我曾经对学生做了学年初和学年末的问卷调查:入学时90%以上的学生希望老师课上讲生动的历史故事:经过一年的启发讨论教学,到学年末,有70%以上的学生选择“师生讨论问题”的课型。短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方法由被动接受灌输到主动讨论学习,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兴趣有了较大提高。
我们要设计一些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鼓励其创新思维,课上常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情况。比如在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我一改过去的讲法,出示《中国水系图》,让学生观察出中国水系的特点:东部河流多东西流向没有南北流向――需要开凿一条南北的河。然后提问:“开凿大运河怎样最省力?”学生回答“选择经过测量的大河之闪的最短距离”之后,我继续启发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在全班学生思路不通的情况下,由一个学习较差而且是十分顽皮的借读生打开了其他同学的思路,认为“沟通近于南北流向的天然河流,会大大节省劳力”。再如比较“都江堰与郑国渠哪项对秦国利益可能更大?”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从水利工程的功能考虑。这时我启发学生换个角度,看战国示意图,一个学生意识到郑国渠位于秦国都城一带,地处关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解决了问题。类似的教学实例在课堂上几乎随处可见。像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智力潜能。如果不能被教师发现并引导发展,就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课堂讨论法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小组讨论法;中学课堂;应用
一、课前准备
1.有效组合,组员分工明确
小组讨论法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形式。小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讨论小组构成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
在开展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个性化的名字为其命名。然后明确小组成员共同的期望和学习目标,也把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学习小组间的竞争。当然接下来组内成员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每个组员在讨论学习中进行角色定位,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检查员等,并采用角色定期互换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担当不同的责任,从而在各种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和锻炼,共同提高。[1]
2.精心设题,注重课前调查和探究
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
教师可先采取提问的形式,摸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制造一些悬念,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和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探究的欲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个课题,组成四个学习小组,课前就搜集、分析、综合有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课前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具有讨论意义的内容或有争论性的问题。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同时,教师还可提供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参考书目,以便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好课前的知识准备。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在讨论时才能有话可说且持之有据,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否则讨论只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二、课堂讨论
1.各抒己见,营造讨论的氛围
经过精心的课前准备,讨论课上,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就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疑问,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各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讨论上述问题,并形成观点,由小组选出代表上台演讲,交流思想。我个人认为,这种群体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人人都参与体验,这种形式在有效性和操作性上更适合高中的课堂教学。
现代心理学证明,轻松、乐观、愉快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3]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内在潜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放开思想顾虑,无拘无束地与别人讨论、交流,使课堂教学活跃而高效。
2.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良性循环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期待着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因为这种进步和提高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肯定;同时,学生也期待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这种关注和指导将转化为日后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师生双方都在期待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形成教与学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3.教师变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需要提醒的是,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要经常向学生暗示你心中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分析出自己的答案。讨论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共同探究来确定那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如果教师预先已有问题的结论,不断暗示、提醒,那就意味着教师会把讨论向自己事先设定的方向推进,不仅学生难以提出其他看法,而且讨论也很快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重又回到原先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上来。
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讲课”为“交流”,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4]
三、课后活动――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课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抽出相应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课下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同时,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这样,课内与课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有助于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法教学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能够体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促进学习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既然要求学生在讨论时投入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应在讨论中和讨论后依照学生的表现评定他们的成绩,而且最好在学期开始之时就向学生宣布这一原则。当学生知道自己参与讨论的表现将成为自己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以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磊 浅谈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校管理.2011.2
[2]李明月;马慧琼;潘可嘉;陈立勋.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2012年27期
课堂讨论法范文4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讨论法 高效运用
在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合作、民主的物理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课堂,并在合作和讨论交流中获得物理潜能的挖掘,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物理要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成科学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意识,从而使学生感知初中物理知识和内容,并将物理知识实现内化和迁移,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一、初中物理课堂上的讨论式教学法的问题分析
1.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讨论集中于一些反应快、性格开朗的学生,一些反应较慢、不太开口的学生则较少参与,这就使课堂讨论的广泛性不足,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性不够高,影响合作讨论学习的效果。
2.讨论时间仓促,流于形式。
在课堂讨论模式下,由于时间较仓促,在学生讨论到一半的时候,教师不得不叫停,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不多,无法显示出合作讨论学习的优势,未免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得不出讨论结果。
二、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组。
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前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达到课堂讨论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物理内容中,在应用控制变量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分析中,教师可以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组,分别就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进行综合阐述,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讨论能力。
2.整合教学目标,确定讨论的方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讨论式方式并不一定要贯穿课堂情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正确的时机和内容,进行讨论教学。这些课堂讨论教学法可以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引领下进行不同的讨论方式选择,主要有:
(1)整体式课堂讨论教学法。这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中存在争议、疑难知识点的讨论方式,这样可以集中不同小组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处理和分析讨论,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如在初中物理知识内容“物理机械效率”一课中,由于影响不同机械效率的因素不同,其计算公式也不同,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把握就可以采用综合性的课堂讨论方式,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分步式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并且使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下逐渐形成对物理重要概念和知识的客观、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3)随意提问课堂讨论法。这种课堂讨论方法没有局限性,可以在小组内部、组间提问,也可以点名提问,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竞争的形式,从而增强课堂讨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初中物理“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一课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种课堂讨论方法,预留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互问、互答,使学生在开放性的、随意化的课堂讨论情境中意识到不同能源的优劣之处,并全面地对能源进行分类,经过这种“头脑风暴式”的课堂讨论交流方式,不仅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大的锻炼。
3.设计互动性物理实验,创新学生物理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明晰物理概念和原理,认识到初中物理的抽象本质和内涵,并利用物理实验探讨物理相关的规律及特征,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在实验情境下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式的、创新性的学习。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提供相关的实验内容,诸如:磁铁、导线、滑动变阻器、线圈等材料,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拟定实验方案,探寻电流产生的条件,在分组讨论之前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什么方法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如何产生感应电流”,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并分析这个物理现象的共性规律。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将讨论式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状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实践,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注重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民主的课堂情境和氛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活跃初中物理课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需求,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英.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课堂讨论法范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050-02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中学思想政治课也已经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中学思想政治课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研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讨论式教学法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相对封闭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言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讨论内容具有开放性。在灌输式的教学中,教师原原本本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往往对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权。而讨论的内容却是丰富多样的,既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可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疑惑,也可以源于对社会实际生活现象的思考,还可以是学生思想上的疑惑。
2.讨论过程具有开放性。在灌输式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讲授,学生参与性不强,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掌控。而讨论过程是动态发展、灵活多变的,由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引出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新观点、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讨论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为讨论作好适时适度的指导。
3.讨论空间具有开放性。在灌输式的教学中,教师一人面向全班同学讲授,所有学生呈“秧田式”结构面向教师,是典型的单向传输空间结构。而讨论是多边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座位可呈圆形,半圆形,马蹄形等多种组合方式,以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可以自由寻找学习的伙伴,使固定空间变成弹性空间,这种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便于展开更充分地讨论。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原则。
(1)相信学生的原则。在思想政治课讨论过程中坚持相信学生的原则,就是要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由学生解决,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论题进行筛选、论证。另外,在讨论过程中坚持相信学生的原则,也不意味着教师只做旁观者,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适度地调控讨论的进程。做讨论过程的促进者、合作者和调控者。
(2)有效性原则。课堂讨论不但要有讨论的形式,更要有讨论的成效。无效的讨论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既完不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讨论成效在于学生通过讨论引起了对该课的兴趣,获得了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发展,发生实质性的互动,实现教学增值。
2.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
(1)选题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精力有限,教材各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均衡,不能每一堂课、也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讨论法。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进度进行适当的筛选,力求就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展开讨论,带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多变的价格”时,学生都能理解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但对商品的价格不会无限制的上升和下降不理解。某位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讨论主题“为什么汽车价格怎么下降都不会比一辆自行车便宜”。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对“供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的认识,而且理解了“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的道理,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课堂讨论法范文6
关键词: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 课堂 阶段
1.前言
小组讨论法最早出现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现在已在很多国家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1]小组讨论法既能促使学生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小组讨论法的涵义
所谓小组讨论法,指的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人一组的小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伺完成,共同解决。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2]
3.小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笔者从事高校教师工作多年,期间承担了所在教研室企管专业的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讲授任务。在前几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采用小组讨论法,在最近几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讨论法。经过比较,发现课堂教学效果极大提高。笔者以市场营销学为例,从三个阶段分析小组讨论法的实施过程。
3.1小组编排阶段
开展课堂小组讨论首先要进行小组成员的编排,这涉及到小组人数和成员搭配两个方面。小组人数太多,小组讨论容易不充分;小组数太多,课堂秩序不容易控制。[3]小组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多少。小组成员越多,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就可能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组成员越多越好。因为小组汇集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多少,还取决于小组讨论的程度。成员过多,部分成员就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发表见解。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开放型的,每个成员都应有充分的机会发表见解。从这一意义上说,小组成员又以尽量少为好。由于不同学期的班级人数不同,笔者在实际上课中,对分组按如下规则进行:小班(40人左右)上课时,每组3-4人,其中1人任组长,共10组左右;大班(80人左右)上课时,每组5-6人,其中1人任组长,共15组左右。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合理搭配,使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力求均衡。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部充分交流,又能保证课堂秩序得到控制。从实施情况来看,这样的分组效果比较好。
3.2 小组任务阶段
在完成小组编排后,需要确定小组讨论的问题。问题应符合以下两点:一是适合于进行小组讨论,能够通过小组协作完成讨论;二是问题的难度必须处于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当任务成为学生的真正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才更容易被激发,也更容易进行真正的讨论。
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体系存在内在联系,从整体框架来看,课程知识体系是围绕某产品的4p策略展开的。同时,在策略实施前,营销人员需要开展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等活动。因此,笔者在讨论题目设置上,以学生熟悉的产品为中心,分别设置了关于某产品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问题。各小组在一个学期的课堂里,结合自身熟悉的产品,讨论营销问题,提出各自的营销观点和对策。实践表明,这样的问题设置和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结构。
3.3 小组讨论与点评阶段
在小组开始讨论之初,学生可能会出现嬉笑、打闹等与小组讨论过程不相干的行为。在小组讨论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规定恰当的讨论时间,以诱发学生的紧迫感,逼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效率,深化讨论。(2)在讨论的后阶段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总结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将这种结果向其它小组或全班汇报,以加强讨论的目的性,使学生意识到讨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3)对讨论进行得好,完成任务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就把小组的成功与小组的每个成员参加讨论的状况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比教师的单纯强制或劝说效果更好。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完成成员分组和布置题目后,要求各组成员集中到教室的不同位置,以保证各组在进行讨论时不会互相干扰。[4]同时笔者会规定小组讨论时间,通常为10-20分钟。时间太短不利于小组成员充分讨论,激发小组成员的思考和灵感;时间太长不利于小组成员集中注意力持续进行讨论,以及出现课堂时间不够用的现象。规定的讨论时间到了后,笔者会要求各组代表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5]组长安排发言顺序,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以加强讨论的目的性,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讨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笔者会在某个小组发言后立即进行点评,所有
小组发言后再进行总结性发言,对讨论和发言较好的小组进行公开表扬,这样就把小组的成功与小组的每个成员参加讨论的状况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比教师的单纯强制或劝说效果更好,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小组在后续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和实施小组讨论法,笔者认为课堂气氛明显变好,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极大提高,上课迟到现象消失,课后与老师的互动交流现象增加。同时,学生也普遍认为在小组讨论中,能把自己的实际体会和观察融入到问题思考中,以自己熟悉的产品为例对市场调查、市场选择4p策略等理论知识点开展讨论,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能力。通过课间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部分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激发了自身的创业积极性,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某些产品的营销活动。
4.结论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使用小组讨论法,能够比较清楚而客观地观察到学生营销各能力的现状与培养后的能力的比较,从而更好地分析本学期营销教学中的不足与优点,并为不断提高营销教学水平努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在正式场合表达自己及倾听的技巧等各种营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小组讨论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小组讨论法的内涵和实施步骤,在小组讨论前做好问题设置,在小组讨论中控制课堂气氛和节奏,在小组讨论后及时总结点评,这将极大的发挥出小组讨论法的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双平,王琦.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法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3):91-93.
[2]姚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组讨论法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63-64.
[3]杨丽.小组讨论法在医学生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6):72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