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文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文学研究

天文学研究范文1

一. 天文学研究的历程

朱熹对天文现象的思考很早就已开始。据朱熹门人黄义刚“癸丑(1193年,朱熹63岁)以后所闻”和林蘷孙“丁巳(1197年,朱熹67岁)以后所闻”,朱熹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 ]可见,朱熹从小就关心天文,直到晚年仍对此难以忘怀,并孜孜以求。

然而,朱熹在其早期的学术生涯中,并没有进行天文学的研究。朱熹早年除读儒家经典外,“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 ]。绍兴三十年(1160年,朱熹30岁),朱熹正式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开始潜心于儒学,并接受李侗以“默坐澄心”于“分殊”上体认“理一”的思想。

据《朱文公文集》以及当今学者陈来先生所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 ],朱熹最早论及天文学当在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41岁)的《答林择之》,其中写道:“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细度其长短。”[ ]

测量日影的长度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活动之一。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八尺的表竿,通过测量日影的长短来确定节气;其中日影最短时为夏至,最长时为冬至,又都称为“日至”。与此同时,这种方法还用于确定“地中”。《周礼地官》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意思是,在夏至日中午测得日影为一尺五寸的地方,此地便是“地中”。而且,从“地中”向北,每一千里则影长增一寸;向南,每一千里则影长减一寸。这就是《周髀算经》所谓“周髀长八尺,勾之损益寸千里”。这一说法到南朝以后受到怀疑;唐朝的一行和南宫说通过不同地区日影的测量,进一步予以纠正。朱熹要其弟子林择之协助测量日影,显然是要比较不同地区日影的长短,其科学精神可见一斑。

在同年的《答蔡季通》中。朱熹写道:“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 ]

蔡季通,即蔡元定(1135~1198年);建阳(今属福建)人,学者称西山先生;精于天文、地理、吕律、象数,著作有《律吕新书》、《大衍详说》等;为朱熹“四大弟子( 蔡元定、黄干、刘爚、陈淳)”之首。蔡元定的年龄仅比朱熹小5岁,并在天文学等科学上有所造诣,很受朱熹的器重。从以上所引《答蔡季通》可知,当时朱熹正与蔡元定讨论天文历法,并且认为,研究历法必须用科学仪器进行实际的天文观测。

淳熙元年(1174年,朱熹44岁),朱熹在《答吕子约》中写道:“日月之说,沈存中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若论其实,须以终古不易者为体,但其光气常新耳。”[ ]显然,朱熹在此前已研读过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并对沈括的有关天文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胡道静先生认为,在整个宋代,朱熹是最最重视沈括著作的科学价值的唯一的学者,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梦溪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人。[ ]

淳熙十三年(1186年,朱熹56岁),朱熹在《答蔡季通》中写道:“《星经》紫垣固所当先,太微、天市乃在二十八宿之中,若列于前,不知如何指其所在?恐当云在紫垣之旁某星至某星之外,起某宿几度,尽某宿几度。又记其帝坐处须云在某宿几度,距紫垣几度,赤道几度,距垣四面各几度,与垣外某星相直,及记其昏见,及昏旦夜半当中之星。其垣四面之星,亦须注与垣外某星相直,乃可易晓。……《星经》可付三哥毕其事否?甚愿早见之也。近校得《步天歌》颇不错,其说虽浅而词甚俚,然亦初学之阶梯也。”[ ]可见,当时朱熹正与蔡元定一起研究重要的天文学经典著作《星经》和以诗歌形式写成的通俗天文学著作《步天歌》,并就如何确定天空中恒星的位置问题进行讨论,其中涉及三垣二十八宿星象体系。

同年,朱熹在《答蔡伯静》中写道:“天经之说,今日所论乃中其病,然亦未尽。彼论之失,正坐以天形为可低昂反复耳。不知天形一定,其间随人所望固有少不同处,而其南北高下自有定位,政使人能入于弹圆之下以望之,南极虽高,而北极之在北方,只有更高于南极,决不至反入地下而移过南方也。但入弹圆下者自不看见耳。盖图虽古所创,然终不似天体,孰若一大圆象,钻穴为星,而虚其当隐之规,以为瓮口,乃设短轴于北极之外,以缀而运之,又设短轴于南极之北,以承瓮口,遂自瓮口设四柱,小梯以入其中,而于梯末架空北入,以为地平,使可仰窥而不失浑体耶?”[ ]在这里,朱熹设想了一种可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

淳熙十四年(1187年,朱熹57岁),朱熹在《答廖子晦》中写道:“日之南北虽不同,然皆随黄道而行耳。月道虽不同,然亦常随黄道而出其旁耳。其合朔时,日月同在一度;其望日,则日月极远而相对;其上下弦,则日月近一而远三。如日在午,则月或在卯,或在酉之类是也。故合朔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南北或差远,于日则不蚀。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此正如一人秉烛,一人执扇,相交而过。一人自内观之,其两人相去差远,则虽扇在内,烛在外,而扇不能掩烛。或秉烛者在内,而执扇在外,则虽近而扇亦不能掩烛。以此推之,大略可见。”[ ]在这里,朱熹对月亮盈亏变化的原因作了探讨。

淳熙十六年(1189年,朱熹59岁),朱熹在《答蔡季通》中写道:“极星出地之度,赵君云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却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说尤可疑,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却是天地之中也耶?”[ ]在这里,朱熹试图通过比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及其与地中岳台的关系,以证明大地的运动。

朱熹在一生中最后的十年里,在天文学研究上下了较多的功夫,并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就。南宋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和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编入大量朱熹有关天文学的言论,其中大都是这一时期朱熹门人所记录的。例如:《朱子语类》卷二朱熹门人陈淳“庚戌(1190年,朱熹60岁)、己未(1199年,朱熹69岁)所闻”:“天日月星皆是左旋,只有迟速。天行较急,一日一夜绕地一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又进过一度。日行稍迟,一日一夜绕地恰一周,而於天为退一度。至一年,方与天相值在恰好处,是谓一年一周天。月行又迟,一日一夜绕地不能匝,而於天常退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至二十九日半强,恰与天相值在恰好处,是谓一月一周天。月只是受日光。月质常圆,不曾缺,如圆毬,只有一面受日光。望日日在酉,月在卯,正相对,受光为盛。天积气,上面劲,只中间空,为日月来往。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 ]

《朱子语类》的其它卷中也有此类记录。例如:《朱子语类》卷二十三黄义刚“癸丑(1193年,朱熹63岁)以后所闻”:安卿问北辰。曰:“北辰是那中间无星处,这些子不动,是天之枢纽。北辰无星……。”义刚问:“极星动不动?”曰:“极星也动。只是它近那辰后,虽动而不觉。……今人以管去窥那极星,见其动来动去,只在管里面,不动出去。向来人说北极便是北辰,皆只说北极不动。至本朝人方去推得是北极只是北辰头边,而极星依旧动。又一说,那空无星处皆谓之辰……。”又曰:“天转,也非东而西,也非循环磨转,却是侧转。”义刚言:“楼上浑仪可见。”曰:“是。”……又曰:“南极在地下中处,南北极相对。天虽转,极却在中不动。”[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朱熹所著《北辰辨》(大约写成于1196年,朱熹66岁)以及卷六十五朱熹所注《尚书》之《尧典》、《舜典》(大约写成于1198年,朱熹68岁)都包含有丰富的天文学观点。《北辰辨》是朱熹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所注的《尧典》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所注《舜典》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

这一时期朱熹所编《楚辞集注》(成书于1195年,朱熹65岁)之《天问》中也有一些注释反映了他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和造诣。

二. 天文学的成就

就朱熹研究天文学的方法而言,其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 ]:

其一,细心观察各种天文现象。朱熹是重视亲身观察、善于观察的人。他经常运用仪器观察天文现象;并运用观察所得验证、反驳或提出各种见解。

其二,用“气”、“阴阳”等抽象概念解释天文现象。朱熹所采用的这一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家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其三,运用推类获取新知。朱熹经常运用“以类而推”的方法,用已知的东西、直观的东西,对天文现象进行类推解释。

其四,阐发前人的天文学研究成果。朱熹研读过包括沈括《梦溪笔谈》在内的大量科学论著,对前人的天文学观点均予以评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朱熹的天文学研究方法,固然有其不足之处,这主要是由于古代科学所处的阶段而导致的。在古代科学的范畴中,朱熹的天文学研究方法应当属于合理。更为重要的是,朱熹运用这些方法在天文学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朱熹在天文学方面的科学成就主要反映在他最后十年里有关的言论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朱熹曾经说:“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这里描绘了一幅宇宙演化途径的图景。

在朱熹看来,宇宙的初始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气团。阴阳之气的气团作旋转运动;由于内部相互磨擦发生分化;其中“清刚者为天,重浊者为地”[ ],重浊之气聚合为“渣滓”,为地,清刚之气则在地的周围形成天和日月星辰。朱熹还明确说:“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什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轻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他根据直观的经验推断认为,大地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沉积而形成的,日月星辰是由火而形成的。

将宇宙的初始看作是运动的气,这一思想与近代天文学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有某些相似之处。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独立地提出星云说。星云说认为,太阳系内的所有天体都是由同一团原始星云形成的。然而,在他们500多年之前,朱熹就提出了类似之说;尽管尚缺乏科学依据和定量的推算,但其通过思辩而获得的结果则是超前的。

对此,英国科学史家梅森在其《自然科学史》一书中予以记述:“宋朝最出名的新儒家是朱熹。他认为,在太初,宇宙只是在运动中的一团浑沌的物质。这种运动是漩涡的运动,而由于这种运动,重浊物质与清刚物质就分离开来,重浊者趋向宇宙大旋涡的中心而成为地,清刚者则居于上而成为天。……”[ ]

第二,提出了地以“气”悬空于宇宙之中的宇宙结构学说。朱熹赞同早期的浑天说,但作了重大的修改和发展。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但是,当天半绕地下时,日月星辰如何从水中通过?这是困扰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难题。朱熹不赞同地载水而浮的说法,他说:“天以气而依地之形,地以形而附天之气。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之一物尔。天以气而运乎外,故地搉在中间,隤然不动。”[ ]这就是说,地以“气”悬空在宇宙之中。

至于地如何以“气”悬空在宇宙中央,朱熹说:“天运不息,昼夜辗转,故地搉在中间。使天有一息之停,则地须陷下。惟天运转之急,故凝结得许多渣滓在中间。”[ ]又说:“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 ]朱熹认为,宇宙中“气”的旋转使得地能够悬空于宇宙中央。朱熹的解释克服了以往天文学家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弱点,把传统的浑天说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 ]

关于地之外的天,朱熹说:“天之形,……亦无形质。……天体,而实非有体也。”[ ]“天无体,只二十八宿便是天体。”[ ]又说:“星不是贴天。天是阴阳之气在上面”;“天积气,上面劲,只中间空,为日月来往。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 ]这显然是吸取了传统宣夜说所谓“天了无质,……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无止,皆须气也”[ ]的思想。

第三,提出了天有九重和天体运行轨道的思想。朱熹认为,屈原《天问》的“圜则九重”就是指“九天”,指天有九重。事实上,在朱熹之前,关于“九天”的说法可见《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后来的《淮南子天文训》等也有类似的说法;直到北宋末年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其中《天文章句》对“九天”的解释是:东方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變天,中央钧天。显然,这些解释都不包括天有九重的思想。

朱熹则明确地提出天有九重的观点,并且还说“自地之外,气之旋转,益远益大,益清益刚,究阳之数,而至于九,则极清极刚,而无复有涯矣”[ ];同时,朱熹赞同张载所谓“日月五星顺天左旋”的说法。他进一步解释说:“盖天行甚健,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进过一度。日行速,健次于天,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正恰好。比天进一度,则日为退一度。二日天进二度,则日为退二度。积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则天所进过之度,又恰周得本数;而日所退之度,亦恰退尽本数,遂与天会而成一年。月行迟,一日一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行不尽,比天为退了十三度有奇。进数为顺天而左,退数为逆天而右。”[ ]《朱子语类》卷二朱熹的门人在阐释所谓“天左旋,日月亦左旋”时说:“此亦易见。如以一大轮在外,一小轮载日月在内,大轮转急,小轮转慢。虽都是左转,只有急有慢,便觉日月似右转了。”朱熹赞同此说。[ ]

对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这位哲学家曾谈到‘大轮’和‘小轮’,也就是日、月的小‘轨道’以及行星和恒星的大‘轨道’。特别有趣的是,他已经认识到,‘逆行’不过是由于天体相对速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视现象。”[ ]因此李约瑟认为,不能匆忙假定中国天文学家从未理解行星的运动轨道。

在天文学研究中,朱熹除了提出以上新见外,还对沈括有关天文学的观点做过详细的阐述。例如:沈括曾说:“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 ]朱熹赞同此说,并接着说:“以此观之则知月光常满,但自人所立处视之,有偏有正,故见其光有盈有亏。”[ ]他还说:“月体常圆无阙,但常受日光为明。初三、四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见在弦光。十五、六则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边而射出,月被其光而明。……月,古今人皆言有阙,惟沈存中云无阙。”[ ]

三. 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大致包括宇宙结构理论和历法两大主要部分,尤以历法最为突出。宇宙结构理论自汉代形成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之后,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占主导地位的浑天说不断吸取各家学说之长而逐步得到完善。

朱熹的天文学研究侧重于对宇宙结构理论的研究。他通过自己的天文观测和科学研究,以浑天说为主干,吸取了盖天说和宣夜说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较以往更加完善的宇宙结构理论,把古代的浑天说推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应当是朱熹对于古代天文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但是,由于朱熹的天文学研究只是专注于宇宙的结构,对于当时在天文观测和历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关注不够,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因此,他的宇宙结构理论在某些具体的细节方面,尤其是定量方面,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见解和解释是欠妥当的。

然而,他毕竟对宇宙结构等天文学问题作了纯科学意义上的研究,代表了宋代以至后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宇宙结构理论研究方面的水平。而且,朱熹的宇宙结构理论在后来直至清代一直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和引述。

朱熹之后宋末的重要学者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撰《六经天文编》六卷,记述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天文学方面的重要论述,《四库全书六经天文编》“提要”说:“是编裒六经之言天文者,以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该著作也记述了朱熹的许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论述。

元代之后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官定教科书。其中《尚书》以蔡沈的《书集传》为主。蔡沈(1167~1230年,字仲默,号九峰)曾随其父蔡元定从学于朱熹。他的《书集传》是承朱熹之命而作,其中包含了朱熹所注《尚书》之《尧典》、《舜典》等内容,涉及不少有关天文学方面的论述。另有元代学者史伯璿(生卒不详)著《管窥外篇》;《四库全书管窥外篇》“提要”说:该书中“于天文、历学、地理、田制言之颇详,多能有所阐发。”在论及天文学时,该书对朱熹的言论多有引述,并认为“天以极健至劲之气运乎外,而束水与地于其中”。这与朱熹的宇宙结构理论是一致的。

明初的胡广等纂修《性理大全》,其中辑录了大量朱熹有关天文学的论述。明末清初的天文学家游艺(生卒不详,字子六,号岱峰)融中西天文学于一体,撰天文学著作《天经或问》,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并流传于日本。该书在回答地球何以“能浮空而不坠”时说:“天虚昼夜运旋于外,地实确然不动于中……天裹着地,运旋之气升降不息,四面紧塞不容展侧,地不得不凝于中以自守也。”这里吸取了朱熹关于气的旋转支撑地球悬于空中的宇宙结构理论;在解释地震的原因时,该书又明确运用了朱熹的这一观点,说:“地本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束于元气旋转之中,故兀然浮空而不坠为极重亘中心以镇定也。”在论及日月五星的运行方向和速度时,该书说道:“日月之行,宋儒言之甚详”,并且还直接引述朱熹关于五星运行方向和速度的观点予以说明。

清代著名学者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榕村)曾奉命主编《朱子大全》,其中“卷四十九理气一”有“总论、太极、天地、阴阳、时令”,“卷五十理气二”有“天文、天度、地理、雷电、风雨雪雹霜露”,收录了朱熹有关天文学的不少论述。李光地所著的《历象本要》引述了朱熹所谓“地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天包乎地”以及“天有九重”等,用以说明朱熹的天文学思想中包含了西方天文学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 ]。他在所撰的《理气》篇说:“朱子言天,天不宜以恒星为体,当立有定之度数记之。天乃动物,仍当于天外立一太虚不动之天以测之,此说即今西历之宗动天也。其言九层之天。近人者最和暖故能生人物。远得一层,运转得较紧似一层。至第九层则紧不可言。与今西历所云九层一 一吻合。”[ ]他的《御定星历考原》六卷,也引述了朱熹有关宇宙结构的言论,并且认为,朱熹所说的“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之一物尔”就是指“天浑圆地亦浑圆”,而与西方天文学的宇宙结构理论相一致。

李光地与被誉为清初“历算第一名家”的梅文鼎(1633~1721年,字定九,号勿庵)[ ]交往甚密,并且对当时的西方科学都持“西学中源”说。梅文鼎在所著《历学疑问》中多处引用朱熹有关宇宙结构的言论。该书认为,朱熹已经具有西方天文学所谓“动天之外有静天”、“天有重数”和“以轮载日月”的观点,并且说:“朱子以轮载日月之喻,兼可施诸黄、赤,与西说之言层次者实相通贯。”[ ]

除此之外,清代还有黄鼎(生卒不详)的《天文大成管窥辑要》八十卷,其中也包括朱熹有关天文学的不少论述。

朱熹是古代的大哲学家,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座高峰。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在天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一直没有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在天文学上确实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的宇宙结构理论对后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注释: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页。

[ ]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第九十四。

[ ] 《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

[ ] 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 《答林择之》,《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以下简称《文集》,卷四十三。

[ ] 《答蔡季通》,《文集》续集卷二。

[ ] 《答吕子约》,《文集》卷四十七。

[ ] 胡道静:《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朱熹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 ] 《答蔡季通》,《文集》卷四十四。

[ ] 《答蔡伯静》,《文集》续集卷三。

[ ] 《答廖子晦》,《文集》卷四十五。

[ ] 《答蔡季通》,《文集》续集卷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三。

[ ] 乐爱国、高令印《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 ] 《晋书天文志上》。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 ]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 ] 朱熹:《楚辞集注》,第51页。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晋书天文志上》。

[ ] 朱熹:《楚辞集注》,第51页。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547页。

[ ] 沈括:《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

[ ] 朱熹:《楚辞集注》,第53页。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乐爱国:《李光地的中西科技观述评》,载《李光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 《榕村语录》卷二十六《理气》

天文学研究范文2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记录最久远、最完整的国家,在超过3000年的时间里,中国连续不断地记录着各种天文现象,包括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彗星和流星、客星(新星和超新星)以及其它行星运动现象,等等。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编制了100多种天文历法,同时还发明了大量的天文仪器,以进行精确的天文观测。

中国近代天文学开端于20世纪。在1922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成立。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在南京建成,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天文台。随后的1935年,在第五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于法国巴黎召开期间,中国被接纳为成员国。

在1976年,“”刚刚结束,第一个由中国天文学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基特峰天文台。随后,第一个美国天文学家代表团在1977年访问了紫金山天文台。六年后,首届太阳物理学国际研讨会成功在昆明召开。而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中国天文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迄今为止,中国天文学会拥有会员2481名,其中包括约400名研究员和教授,数量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学会中还有1300名研究生。

目前,中国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经费预算已经是十年前的十倍以上。主要的天文机构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和国家授时中心等。另外还有超过20所大学开设了天文学课程或进行天文学研究。以下这些大学目前已正式设立了天文学系:南京大学(设立于1952年)、北京大学(设立于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于1960年)、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于1978年),以及厦门大学(设立于2012年)。

中国天文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太阳系到银河系的所有领域,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例如景益鹏研究团队提出的暗物质晕三轴椭球模型,对暗物质晕的形状作了空前高精度的研究;紫金山天文台常进研究团队利用先进薄电离量能器观测高能电子,发现宇宙线电子谱能量远远超过1000亿电子伏特,这仍是一个有待解答的谜题;国家天文台赵刚团队在恒星化学元素丰度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南京大学戴子高团队对伽马射线暴的研究提出了新方向;国家天文台韩金林团队推演出银河系旋臂结构;同时还发现了银河系的星系盘和晕的磁场结构。南京大学郑兴武团队运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及微波激射源,首次对银河系中的一些远距离激射源进行了视差测量,并推导出它们的具体距离,精度高达0.05毫角秒;此外,国家天文台汪景琇团队首次识别了大规模日冕物质抛射源区。一些太阳的全球性的磁耦合现象也被识别出来。此外,在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领域,一些重要的成果也已经出现。

天文学研究范文3

一、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会针对课文花大力气研究资料、备课、做课件,作文却几乎不讲。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教学与分数关系密切,只要是平时老师上课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会立竿见影,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考场作文阅卷中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也削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二、重技巧,轻素质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不少老师养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不良习惯,于是,不少教师开始研究中考、高考满分作文,接着七段论、八段论就相继出现,第一段怎么写,主体部分分几段,每段怎么安排,最后一段如何点题、如何深化。新时代的“八股文”就此诞生。我认为,适当地教一些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谋篇布局无可厚非,但将它变成一种程式教给每一个孩子,并用高分诱使有写作天分的孩子也这样去写,无异于摧残,或许一个有灵气的作家就在教师这样的训练中消失了,孩子们真正应该去激发的东西就没有了。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把“田野研究”这一概念引到中学的写作教学中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谓“田野作文教学”就是关注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的思维模型。具体做法如下: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教学田野研究注重学生的原初生活体验。有的人写作文,抓耳挠腮,痛苦不堪;有的人写作文,信手拈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键就在素材储备。老舍先生说过:“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物、身边人、身边事,比如每个班的窗台上都有很多植物,可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的形状、颜色、味道、长势都不一样。让学生写写日记,记录身边小事,谈谈生活感悟。间接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说要博览群书,多读书多做笔记,慢慢地,就建立起自己的积累小仓库,自然也就下笔千言了。

2.学好范文,积累方法

“田野作文教学”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能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好文章,无论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写作技巧、语言表达都值得借鉴。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短小的写作训练。

比如学《端午日》时,我发现作者在“划龙船”部分花了大量笔墨,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大大渲染了龙舟赛的紧张激烈。而“捉鸭子”部分很简略,只有一句话,但很多学生对捉鸭子这一情节很感兴趣。所以,在赏析了“划龙舟”部分,探讨作者是怎样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总结了写作方法后,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同样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写写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捉鸭子”場面,学生兴致高昂,写出不少出彩的语句。我选了一些全班朗读,学生听到自己写的精彩语句都特别高兴。

学《春》《济南的冬天》时让同学们也学着用各种修辞、多角度描绘自然之美;学《童年的朋友》时,我就让学生写写身边的同学,当堂读,让其他同学猜写的是谁,猜对了就说明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这样短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既巩固了课文所学,又激发了写作兴趣,还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真是一举三得。

3.多元评价,提高兴趣

“田野作文教学研究”注重多元评价。作文批改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于是不少教师每篇认真圈画、每处认真修改、最后再洋洋洒洒来几段总评,教师批得很辛苦,学生看得触目惊心,下次该犯的错还犯。

当然学生的批改也不能放羊,头几次是要做指导的,教学生如何批、从哪些方面评判。比如文章看三遍,第一遍找病句和错别字、中心是否明确、主题立意如何、有无偏题现象;第二遍精读,写眉批,找值得赞赏的好语句品析一下,能引发共鸣的谈谈感受,发现不足就提出,最好能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第三遍再读,并写出恰当的总评。在这样的实践中,我发现同样的话,由同学说出来,孩子们更重视,更在意,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同时,批改的过程让赏析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评讲作文也很重要。除了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外,也要展示学生自己的好文章。我会先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现自己变成小老师,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在评价中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而老师的评价则更多带着发展性眼光和悦纳性视角去看待和评价学生作品,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天文学研究范文4

摘 要 近年的天津经济发展及天津精武事业的不断跨越式发展,给霍元甲文武学校以新的思考与意义。当代社会中,探讨武术的文化效用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寻找它与时代的契合点。武术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丰富生活情趣,塑造人格,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大众文化意识起到一定效用,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受到文化的启示和熏陶,从而推动社会积极健康的发展[1][2]。

关键词 天津 精武事业 霍元甲文武学校 发展

一、面对精武武术文化大背景的深层思考

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进行研究。从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变迁、西方体育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冲击、武术自身传承方式的制约、武术与奥运会融合的艰巨性导致武术文化生存力削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从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坚持从文化遗产的高度定位武术的“文化性”;坚持从自身的项目特色继续革新武术的“技击性”等,是增强武术文化生存力的必然选择[3]。

单纯的武校文化远没有与精武会活动相关联的社会生活丰富,霍元甲文武学校的活力来源于精武概念。海外精武会广泛的社会慈善活动,如怡保精武体育会的慈善事业和表彰该会二十余人士向社会义务捐血每人达三十余次的善举,多元的文化活动推广,服务社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给我们开辟了新课题。

武术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流传统发展起来的,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赋予了武术文化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所蕴涵的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生命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个体、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终极思想。也正因为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如今,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武术文化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成新时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探讨其实现转型的模式与方法,并根据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多层次共时共存的特殊历史环境,设计现代化中的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武术文化的结构,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由各种不同的,又互相联系的层面所构成,每个层面都有丰富的武术资源可供开发。从武术的资源结构的层面上看,它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表层――物质文化层面,中层――制度文化层面,深层――武术内涵文化层面[2]。首先,霍元甲文武学校与天津精武会结合在实践物质文化层面即武术技术及外延部分的有形部分。武术资源的开发路漫漫。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然而,随着近二十年多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笼罩”下被日益消解,这显然是不符合于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文化诉求的。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但是,综观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因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辐射及自身的主动趋附,致使原本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发生了一场活生生的“和平演变”。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就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走向,呼唤当代武术的发展应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增强其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成为自觉构建我国文化安全屏障的一块重要基石[4]。

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应该是多元的,精武会历史悠久,影响大,会员多,他与中国武术协会,孔子学院同样担负着武术文化传播任务,在以下方面我们正在做着努力,“出于文化猎奇,也基于文化认识,世界性学习中华武术成为潮流,中国不失时机的通过派出专业武术教练、实施武术培训、组织境外武术表演、举办武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地推广中华武术。从全球192个国家拥有武术协会的数字上看,国家之多,数字喜人,但值得深思的是,每个武术协会所拥有的武术人口十分可怜,而与此同时,西方竞技体育却占领中国市场。”因而,寻求一种更为实际的推广武术的方法是当务之急。目前,精武会在各国分布广泛,发展迅速,中华武术可以以孔子学院作为众多传播“点”,以“点”到“面”的进行辐射性传播,进而覆盖各个国家[5]。

上述研究者论及孔子学院不足正是我们的强项,有机结合、互补推动可能会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加强在中国武协的旗帜下搞好武术的相关工作,是霍元甲文武学校立身根本,霍元甲文武学校应该重视申报中国武协会员单位即将面对的工作以及适合其不断变化着的地位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二、在全局发展大格局下借势发展

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发展已经列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精武镇镇长张炳柱在2011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工作的第一条:“(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跃上新台阶。”中就写到:积极打造“尚武”旅游板块,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一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报告第二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部分,接着又提出:“精武文化旅游区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为传承精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深挖精武文化底蕴,2009年我镇更名为精武镇。……2010年高标准完成了投资2.6亿元占地242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一期霍元甲纪念馆和陵园两个单体建筑,举办了以“传承精武文化,百年寻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精武盛会”,来自世界12个国家39个精武体育会的代表和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以及体育界、演艺界明星近40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发表了《世界精武・霍元甲英雄会天津宣言》积极筹划和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客流,已陆续接待各地旅客8万余人次。为了迎接2012年在我区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精武大会”,2011年9月启动建设了总投资9亿元、占地28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霍元甲武术馆和精武文化交流中心工程。在其后第三项中:“多措并举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条目下提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投资480万元改善霍元甲文武学校教学环境。”

报告中还强调:霍元甲文武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民办校,2011年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奖牌797枚,金牌327枚。石俊杰获得世界柔道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冠军,李奕萱获得第二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少年女子组拳术冠军;在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条目下,报告又说:霍元甲文武学校等6个单位获得天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我镇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天津市“武术之乡”;今后5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中,报告进一步写道:“推动精武文化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精武、科技精武、生态精武、和谐精武。”

报告继续提到:“(二)深挖精武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精武。”把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弘扬紧密结合起来,深挖精武文化内涵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取得新进展。以承办世界精武体育盛会为平台,充分展现精武文化魅力,促进我镇文化产业发展。在最后第八条,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中再次提出:“大力支持霍元甲文武学校改造扩建工程”,面对年生产总值18.64亿元,年固定投资22亿元的精武镇,霍元甲占据比重达11.36%,2016年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入170亿元,霍元甲概念投资大于9亿元,也就是在5%以上。

显而易见由于中国特色,天津精武事业,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其短期经济的巨大投入、占地,远远超出世界各精武会。霍元甲精武文化旅游区的规划给霍元甲文武学校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精武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把武校纳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天津精武事业及霍元甲文武学校发展思路设想

(一)进一步密切与各国精武会的联系和交往,加快学校现代化场馆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场馆内设施,提高承接国内、国际武术训练、交流的能力,在霍元甲精武文化建设发展下,把天津精武会与霍元甲文武学校打造成国内外武术交流的场所、尚武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世界精武的总坛。

(二)设立国际武术培训部,满足国际武术团体和爱好者来华习武的愿望,提高培训的规模和档次;委派教练出国执教,使之成为国际武术的培训中心。

(三)组建高水平、艺术化、常规化、能随时进入霍元甲精武文化旅游园区配合旅游活动,承接重要演出的武术表演团队,让霍元甲文武学校成为精武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四)提高办学层次,申办“天津霍元甲中等职业学校”,在3至5年内,逐步形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为一体,达到2000人规模,具有精武文化、精武武术、精武特色、精武内涵、精武教育体系的文武学校,推动区域规划中的精武学院建设,为未来的精武学院输送优质生源。

(五)紧跟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大规划,继续打造好天津精武会的文化平台,做好日常工作,以迷踪拳研究会的工作促进天津精武会的研究,不断巩固加强天津精武会的文化软实力。

(六)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培养力度,创新训练方式,向运动专业队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天津体育专业人才和武术人才的培养、输送基地。

(七)在引进天津武术套路二线队、天津散打专业队的基础上,继续引进其他项目专业化队伍落户霍元甲文武学校,使霍元甲文武学校成为天津专业化队伍训练基地。保持青少年竞技体育在天津市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白永正,王岗.武术文化的当代社会效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2] 颜鸿填.试论武术文化的现代化[J].科技资讯.2006.6:110.

[3] 杜德全.全球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J].体育学刊.2007.5.

天文学研究范文5

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天文学家欢聚北京,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这是1935年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来,中国首次承办联合会大会。这次大会是国际天文学界的一件盛事。我谨代表主席和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会的各位来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欢迎!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充满好奇、为之神往;博大精深的天文科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世代代有识之士为之孜孜钻研、不懈探寻。天文学作为一门研究天体和其他宇宙物质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其起源和演化的学科,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我们看到,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现实的和长远的深刻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于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中,开始观察和探究宇宙的奥秘。早在23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著名“天问”。公元前十三世纪甚至更早,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建立了天文台,中国至今仍保存着世界上历时最长、最完整的天象记录。90多年前,中国现代天文学开始起步,1922年中国天文学会成立,1928年中国第一个现代天文研究所诞生,1934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建成了完整的现代化天文台站运行体系,继建成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之后,目前正在建设五百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在空间天文和南极天文等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天文学的发展,是全人类认识宇宙的智慧结晶。天文学的发展历程,给予我们不少宝贵而深刻的启示。

第一,科学技术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创新。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不懈探索和长期积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同对其他领域发展规律的探索一样,是永无止境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是科学家们不懈探索、长期积累的创造性成果。只有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永不停息探索脚步,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续不懈前进,才能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推动人类进步。

第三,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持续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包括天文学在内的重要基础研究,要求我们尊重科研活动的内在规律和长远价值,以战略眼光对此进行超前部署,加大投资力度和保障力度,为科学家们的前沿探求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使他们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取得更多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科学成果。

第四,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科学技术是一项既造福社会又依赖社会的事业,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广泛的公众理解和积极的社会参与。应该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教育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全人类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不断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激发人们创新创造的无穷动力和蓬勃活力。

第五,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开展广泛务实的国际合作。科学无国界。广袤的宇宙空间,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不懈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蓬勃发展的天文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除了天文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外,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粮食安全、人口健康等重大问题,也都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以共同推进人类科技创新、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全人类。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但打开国门搞建设,也打开国门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自然科学界和工程科学界相继在中国召开了包括国际数学家大会、世界工程师大会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交流盛会。这极大开阔了中国科技界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国际科技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中国和国际科技界的相互交流、借鉴与合作,也为中国科技界对世界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相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在中国的召开,必将对增进中国天文学家与各国天文学家的友谊、促进中国与国际天文学界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天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必将激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望的年轻人,把他们关注的目光投向灿烂星空,激发他们投身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投身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实践。

最后,我衷心祝愿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国天文学家携手探索浩瀚宇宙、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天文学研究范文6

逆境中,请拾起一颗自信的心;挫折后,请挺起你的胸膛!人生就是一坛酒,那么挫折就是酒精了,没有好的酒精,就不能酿出美酒。尘世间,谁是真的英雄?每当自己烦恼、失望时,你会怎么办?无论伟大,还是渺小,谁不是在跟自己搏斗、较量呢?与其枉然流泪,不如顺其自然,一生无悔。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反之,从小无法无天的孩子,一但独立生活就会被淹没在矛盾和挫折之中。

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面对挫折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是彻悟人生的大度。一个人要想保持健康的心境,就需要升华精神,修炼道德,积蓄能量,风趣乐观。正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朋友,记住,失败孕育着成功,挫折陪伴着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