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1
一、我院党支部、行政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院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根据健康教育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职责》、《健康教育考核办法》等,调整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绘制了健康教育网络图、健康教育岗位责任制、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二、抓好职工的学习宣传教育。为提高职工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职工的卫生观念,普及卫生知识,我们定期召开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健康教育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健康教育有关文件。为了学习不走过场,制定了学习制度,建立了学习考勤簿。通过学习,职工们明确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重要性,增强了卫生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狠抓职工的教育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医院今年集中对职工培训四次。内容主要以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为题材。全院现有职工175人,参加培训160人,培训率己达90%以上。并设立科室健康教育宣传员,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定期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培训及活动,要求参加人员达100%,培训活动有资料、有记录。
四、积极搞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我们通过门诊、住院及病人问卷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散发宣传资料。原创:我们还利用举办讲座、宣传栏、录像等形式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除卫生日上街宣传外,还不定期上街宣传、咨询。全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4000余份,咨询达2000余人。门诊和住院部全年出版宣传栏各四期。
五、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颁布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我们积极开展了控烟教育,制定了《医院禁烟制度》,设立了禁烟监督岗,配有控烟检查员,候诊区、病房等公共场所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医生素质;英语培训;临床专业英语;继续教育
我国正处于加大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刻,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医疗卫生事业更是不分国界与国际接轨,国际交往和合作不断扩大与频繁,掌握外语已不是个人的学习兴趣,爱好的事情,英语是被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英语能力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条件之一,成为与国际医疗卫生工作者直接交流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医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英语各项实际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符合现代医院的需求。
1 21 世纪医务人员英语素质的要求
1.1 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英语能力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国际交流增加,中国的教育、卫生事业要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医务人员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与挑战,不仅要为国内患者还要为国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生具备相当高的素质[1]。在我国加大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在国内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逐年增多,外籍病人就诊也越来越多,能否用英语与外籍病人直接沟通,获得有价值的病史,取得病人对治疗的理解与配合,对病人直接进行诊疗服务是医生们所面临的难题。尽管谁也不能精通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但只要能说英语,就基本能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因为英语是国际比较通用,使用广泛的国际语言,英语的普及性已体现在国际政治、经济商贸、信息交流等各个领域。最新的科技进展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往往首先是通过英语这个媒介来报告的。我们要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都离不开英语这一工具。对英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应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2]。因此,尽快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英语能力势在必行。
1.2 实现真正意义上与世界医疗卫生同行直接交往经济全球一体化是21 世纪世界的必然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疗科研水平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优秀成果,某些方面接近甚至领先国际水平,然而由于很多医务工作者语言方面的交流障碍,英语表达有困难,其科研成果和经验还鲜为国际同行们所了解和认可。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要与国际接轨,就得把本土先进的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和经验推到国外,用英语介绍和宣传自己的成果,让世界同行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医学水平和优秀成果,听到来自中国卫生领域的声音。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要与世界先进医疗技术水平全方位接轨,就要求医务工作者首先突破作为交流工具手段的外语语言关,实现在真正意义上能直接与国际医疗卫生同行交往。
1.3 便于掌握被引进的国外医疗设备、药品的使用随着现在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部门引进国外的各种设备和技术越来越多,使用国外药品也很普遍,然而,伴随被引进的国外医疗器械、大型医疗设备和医药产品的是专业而复杂的外文使用说明书,如何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掌握使用说明,务必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非常精通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真正读懂弄清其器械、设备和药品的产品说明、性能,从而准确使用,掌握适用人群,不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使用维护和维修等等。
1.4 医疗、科研学术交流需要实现"国际化"
国内的临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国际医疗领域影响力低主要从两方面看出端倪;一是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的不够多,被SCI 收录更少,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了我国学术界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有学者认为,语言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术影响的大小[3]。以2001 年Jneurosurg 和Neurosurgl 两杂志共刊登41 个国家和地区的文章790 篇为例;发表文章在10 篇以上的国家有11 个,美国361 篇(46.3%),日本130 篇(16.5%),而中国大陆和香港合写2 篇,排在20 位以后。然而就国际神经外科专科医生人数而言,我国神经外科专科医生人数者约5000 名,美国和日本均为1000 名,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约在200-400 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专科医生最多,许多人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有的达一、二百篇,但在国际主要刊物上却很少或从未见发表[4],从而自我封闭了本专业水平在国际上同行的影响力。二是国际间学术交流近年来日趋频繁,医务人员参与国外学术会议的人数不断增加,但在会议上能以流利英语做报告的人不多,与国外专家直接交流也常词不达意或难以表达自己的经验,国外专家报告后,我们抓重点提出问题的人也不多,分析起来主要并非我们的专业水平相差那样悬殊,而是我们许多人的英语表达有困难。近年来,国内邀请外宾做学术报告时已不再译为中文,这也促使我们意识到要想在国际学术会议中有更多的收获,就必须努力学习英语[5],使我国的医疗、科研学术研讨能在国际平台上交流。因此,对英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应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转贴于 1.5 及时获取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动态
由于许多医疗创新技术和前沿科研课题、先进成果是以英文语种报导,我们要想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动态,洞察医学科技前沿的发展,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赶超国际同行水平,就得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尤其是通过Internet 网络,迅速地获取国外最新医学进展,查阅外语专业文献,并将这些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付之实践,以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无可争议的是,目前走在生物医学领域和医学教育的前沿大多是英语国家,如果我们仍然依赖于阅读翻译成中文的文献,就会远远落后于本专业学科的发展速度,因为翻译文献尤其是医学翻译成中文的文献往往滞后于知识更新的周期。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英语这门工具及时获取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动态。
2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素质的对策
2.1 我院医务人员英语学习现状与不足
2.1.1 我院良好的学习英语风气和习惯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地处市中心,毗邻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及几家五星级宾馆,多年来我院在几家宾馆设有专门外宾医疗点。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外籍病人来院就诊、住院日趋增多。我院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外在因素,使我院医务人员数十年保持了较良好的学习英语风气和习惯,医院长期保持形式不同的班后英语学习班,由本院外语系毕业的老师或英语水平很高的医生担任老师,并设有专门英语教学的语音室,聘请外籍老师教授英语口语,互动交流与会话。一些科室自觉组织英语学习小组,英语水平较好的医生主动担当老师角色。某些科室,尤其有海外进修留学回来的医生的科室,经常组织英语病例讨论,英语交班,英语查房活动,促进了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促进了医学专业英语交流和日常英语会话。各宾馆医疗点设有简单的学习英语书、英语会话书、英语词典,方便医务人员自学。图书馆网站专门设有多媒体英语学习平台,可供全院职工随时就地选择各种类型的英语学习。
某些科室科主任经常直接通过Internet 了解、观看国外举行的国际相关专业学术会议,即时向本科室传达会议情况及信息,使科室医生无须出席国际会议就能及时了解到该专业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我院重点学科每年外派医生到国外进修深造,医生不但得到很好的专业培训,其英语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医生无须翻译可以直接接待外籍专家。医院还不定期邀请海外专家来院作英语学术讲座,如此种种都为我院造就了良好的学习英语氛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英语水平。
2.1.2 我院英语学习制度的不足但是,我院由于没有强制性的外语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医务人员整体英语素质还不高。不少医护人员的外语学习,由于平时工作忙,对外语学习缺乏兴趣,加之没有语言环境,医护人员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医护人员工作、学习多年,可是所写的论文中,短短的外文摘要就存在不少问题,有时还存在一些常识性错误。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方面参差不齐,尤其是阅读能力不强,基本上是"哑巴外语";部分医护人学外语是为了临时应付各类外语员学习外语的目的不端正,学习外语是为了临时应付各类外语考试,或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而突击,考试时才学习几天,不考试就万事大吉,很少摸书本;缺乏适宜的外语环境,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等,也制约着广大医护人员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6]。
2.2 强化在职英语学习及英语考核制度
医院必须建立有效的、针对性的外语学习制度,强制性的年度考核外语制度,考核形式可采取专业英语笔译或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年度英语考核成绩应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才能有效促进医务人员整体英语素质的提高。单靠举办个别职工英语学习班和职工自学英语,对提升整体医务人员英语水平非常有限。医院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英语水平的人群学习需要,组织各种不同类型英语学习初级班、提高班、深造班,口语班,侧重于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外语综合能力的训练。总之,各级领导重视,个人成才意识,优秀的教师队伍、适宜的培训教材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这些都是全面提高住院医师专业英语素质的必需因素[7]。
2.3 培养医生具有英语各项实际能力
医院对新毕业的年轻医师着重加强医学专业英语的培训,指导阅读专业英语教材,专业期刊。邀请在国外受过培训的医师讲授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翻译技巧、日常对话;制定英语教学查房制度,既可以满足不同国籍病人的需求,同时强化医务人员用英语思维病情和诊疗,督促大家学习常用临床会话、医嘱用语、技术操作及本专科常见疾病的表达方式;定期组织英语沙龙,医护人员轮流主持,由主持人负责准备"教材",确定学习内容。为了使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别于他人,大家都精心准备,认真授课,也使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外语水平在"备课"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8];定期举办"英语角"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创造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使大家在"英语角"中锻炼外语听力、提高外语口语水平;举办英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强化医护人员外语学习的意识,使外语学习成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达到轻轻松松学外语的目的。
2.4 举办英语学术交流
医院可以通过多邀请国外专家做英语学术报告,要求听课医生做好提问、咨询准备,鼓励大家敢于与专家交流,鼓励医生多参加院外的英语学术交流;也可组织本院医务人员以英语形式针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交流,锻炼大家用英语表达思想和口语交流的实际应用能力,尽可能营造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邀请经常在国外刊物的医师或专门讲授这一主题的学者,辅导医务人员如何在国外刊物上成功,鼓励大家的学术论文能多投向国外杂志。医院有可能应多派出有潜质的医生到国外深造,使医务人员觉得这是常态化的国际间交往需要,出国的人选并非是凤毛麟角,人人都有机会,从而激励了大家对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热情,医院就不会因医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低下而制约了医疗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医院对外交往越多自然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将会有利于我院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
21 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新一轮竞争中,瞄准世界医疗学科的前沿,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应进一步抓好在职医务人员的外语水平,重点扶持优秀中青年人才,使之脱颖而出,以增强医院发展潜力和后劲,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9]。
参考文献
[1]洪江, 卢君明. 二十一世纪医生的素质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 医学教育,2003,(2):32-33.
[2] 王守仁. 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 外语教学,2002,23(2):89-91.
[3]吴大明,吴友农. 从接诊一名外国患者的经历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9):531-533.
[4]5 段国升.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外语水平.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269-270.
[6]蔡琳,王秦玲等. 实用医药杂志,2004,21(10):960.
[7]王丽霞,申昆玲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544-546.
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3
根据市卫生局2013年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安排,结合医院总体工作计划,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有序的就医工作环境,现将医院2013年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下发各科室,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各科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2、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杜绝违章违规操作,严格落社会综合治理和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相关内容,狠抓监督检查、工作流程、责任落实三个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
3、各科室要利用晨会学习制度,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形成全院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注安全、关注生命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熟练掌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知识与技能。
4、严格落实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工作机制,各科室要认真执行社会综合治理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确保我院今年不发生重大治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工作目标。
5、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用有好的经验、事故的教训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使广大干部职工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全面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医院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具体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安康杯”知识竟赛活动,争取创建“安康杯”先进单位称号。
2、在医院新大楼搬迁之前与消防四中队搞一次消防灭火实战演练,从而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对灭火器实际操作技能。
3、6月份以“安全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一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4、遵照市消防支队关于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8月份由工会、保卫科、团委共同组织工作人员与消防四中队官兵进行一次消防知识趣味运动会。
5、9月份由保卫科组织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6、10月中下旬对全院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一次应急工作流程演练,从而提高重点岗位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4
一、活动目标
突出以法制教育为重点,以形成知法守法、依法行医的法治环境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干部的法制观念,以此推进医院民主与法制建设,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医。
二、活动内容
(1)普法教育,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全面形成依法治院的氛围。责任科室:总务科。
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健全工作人员学法制度,把卫生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知识作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内容,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全员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和医院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2)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责任科室:办公室。
在中心理论组学习计划中,扩大法律法规学习范围,重点学习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组织观看央视大型历史纪录片《大理寺》并进行如何用法、依法办事的专题讨论,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学法守法意识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
(3)落实医务人员法律学习制度。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
组织医务人员对《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以及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提高依法行医的意识和能力。
(4)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为抓手着力推进行业依法治理。责任科室:纪委、医务科。
认真执行卫计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逐步建立完善我院预防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促进医务人员依法执业、廉洁行医。
(5)利用医院电子屏、官方网站、微博、综合办公平台等网络平台向公众,积极宣传卫生行业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覆盖面。责任科室:医务科信息科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开始至2014年11月上旬结束。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责任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明确责任、精心组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要出发,努力推进活动进基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扎实有效。
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教职成[2006]4号文说: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因此,工学结合模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1.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
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技能的职业人才。该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历史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使人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使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使学生走向实际的岗位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体现了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作为教育制度是有章可寻的,即我国近代的实业教育和新式学校的工学并举。建国初,我国教改中出现的半工半读学校、轮流上课和下厂的学生有400多万,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
工学结合是一种育人模式。它是学习者的劳动和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强调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管理结构。它使教学过程包含了“工程”和“学程”两个有机结合,必然形成对“工程”的管理和对“学程”的管理之“共同治理”的组织系统。在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个人签定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和实习企业就共同担当起“顶岗实践”中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权益、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
工学结合是一种助学举措。它是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职业院校一部分学生家庭收入低,通过到企业顶岗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补充学费,实现家庭零负担或少负担,也是勤工俭学的极好形式,应该鼓励和倡导。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探索。它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任务。要求探索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互惠、共同发展[1]。
2.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2]
(1)引企入校模式。具体内容是:职业学校与企业集团联合成立培训基地,企业提供各类设备和材料,学校出师资,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共同对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这样的学校,每年都会向企业集团输出大量技术工人,他们会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真正打造出“金蓝领”。这种基本模式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培养出适应性强、企业急需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2)办校入企模式。把班级建在企业,“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的培养模式,即办校入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出学生,企业盖厂房,共建生产实习基地。基地可同时容纳成百上千名学生上岗,可以承揽企业部分或全部的加工业务。通过这种合作,学校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对企业而言,相比从社会上招收的工人,学生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管理难度小,培训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对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以工助学获得的工资不仅能解决学费、生活费,还能补贴家用。
(3)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经费短缺是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的难题。如果能够结合专业办企业,探索产教结合的新路子,是值得提倡的。在这种模式中,可以在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创办各类企业,形成五个合一模式:①车间、教室合一;②学生、学徒合一;③教师、师傅合一;④作品、产品合一;⑤育人、创收合一。这样不但能解决职业学校经费短缺问题,也能创出自己的产业品牌,形成当地的产业支柱。实践证明,该模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3]。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青岛为例[4]
1.引企入校模式实践
青岛胶南电子学校与韩国一企业合作,由学校出场地,企业投资2660万元建设可容纳1000多学生上岗实习、具有50多条生产线的现代化厂房,形成“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实行“半天理论、半天实践”的学习制度,实现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统一。该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毕业后到企业可以直接顶岗生产,受到企业普遍欢迎。二是以工助学,为农村家庭困难子女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平均每月得到600元左右的收入,不但解决了学费、生活费,还能补贴家庭,帮助家庭脱贫,社会效益显著。三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由于工学结合适应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求学需求,周边农村孩子纷纷到该校就读,在短短几年内,使该校发展成为在校生达3600多人的国家级重点学校。
2.办校入企模式实践
青岛胶南高职校把学校办进企业。2005年,学校与韩国现代汽车三承有限公司合作,建设2000平方米、拥有9条装配线的生产教学一型实训基地,基地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学校负责招生、教学和生产管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一天学习、一天工作”的工学交替制度,学生的学习、生活、生产实践都在企业进行,实现了学习和实习一体化。学校办进工厂发挥了企业优势,学生在实习中受到了现代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的熏陶,养成了产业工人的优良品质;实现了招生和招工的合一,学生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了高素质的员工。
3.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实践
青岛市引导学校面向生产、依靠企业,实行“学校与企业,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推行了工学结合的发展。胶南职业中专引进青岛双星机械公司、泰发集团与学校共同管理和经营制造专业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办为一个经营性实体。基地既是学校的实训课堂,又是企业的生产车间,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实现了实训生产化和产业化。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得到了收入,企业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三赢”。青岛卫生学校投资300万元,在校内建立了股份制教学医院,医院对外经营,对内面向学生实训,形成了校长即院长、教师即医生、学生即医护人员的“校院合一”的办学模式。建院3年来,医院不仅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还获得了1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1.教育界面临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学工交替完成学业,这种半工半读学习制度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又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培养效果和学生的权益,是教育界面临的问题。
职校因学生年龄小,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常要教师跟班,这涉及较多人力物力,一些学校很为难。另外,为了防止学制“缩水”,开展工学结合的学校通常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补课,学生压力大,而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把孩子管好就行,没有必要去企业锻炼。
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能否跟得上也是现实问题,重庆有教育人士反映,一些农村的职业学校是由普通学校转过来的,设备不配套,教师也没有必备的实践技能,开展工学结合难度大。而且,有个别学校打着工学结合的幌子,把学生送到企业做工搞骗钱活动,影响恶劣。如此等等问题,需要教育界去研究和思考。
2.企业界面临的问题
有过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企业,都感到经过工学结合培养的学生符合产业需要,很支持该做法;但也有部分企业担心影响到企业效益,缺乏接收学生实习实践的积极性。
不同行业的生产特性对开展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如一位电力行业的人士说,该行业最重要的是保障区域的稳定供电,如果招收实习生,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到当地整个电网的运行,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从该行业的安全性考虑也不太适合学生,因此该行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现有职工的培训领域。
另外,企业毕竟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愿意搞工学结合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技术性要求、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这样既能保障用工质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益,而技术性强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一般兴趣不大。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对校企的责、权、利加以明确。
3.政府面临的问题
工学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育界和企业界都认为,需要政府从中协调和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工学结合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山东等省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重点在于强化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效果很好。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如何开展工学结合,如东部地区因经济较发达,就业岗位多,职业学校比较容易与企业开展合作,但对西部许多职校而言,往往面临企业资源短缺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帮助。
学校搞好工学结合需要行业和政府部门鼎力配合。教育部早已出台了关于开展试点通知,要求学校和企业签订书面协议,共同组建工学结合的领导或协调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对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让工学结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参考文献:
[1] 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
[2] 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医院培训学习制度范文6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4ssiogf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模拟人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国家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医学教,育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20**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