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践活动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践活动规划范文1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暑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生家长能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措施。
2、全面督查学生暑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延伸至假期。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二、活动主题:
宣传学生暑期家庭教育;
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三、组织形式:
1、以村为单位,建立15个学生社会实践区域,分别为:大通、正茂、二套、伏兴、新丰、南河、三套、龚集、王庄、五七、四套、运东、运西、桃园、三圩。
2、以学生会成员为负责人,以所在实践区域中的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为成员组成暑期学生家庭教育宣教小组,负责向家长宣传学生暑期教育,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四、活动形式:
1、及时宣传
在学生刚放假时,宣教小组就要上门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在家的要求,让每一位家长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校要求,明白自身职责,能及时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
2、定时督查
督查小组三次集中上门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守纪情况以及家长教育情况,及时记录。
3、随时了解
利用宣教督查小组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的优势,随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及时教育并如实记载。
五、活动安排:
1、活动组织阶段
①实践活动区域划分(6月20~21日)
以村为单位,班主任按村上报学生名单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详细地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进行分类汇总。
②宣传组队(6月22~23日)
由班主任和学生会成员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使学生了解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批的方式组建运河中学学生暑期学习宣教督查小组。
③任务落实(6月27~28日)
召开宣教督查小组成员会议,就活动的目的、意义、形式、内容、安全等方面进行强调落实。与小组成员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职责范围及所监督的学生。
2、活动实践阶段
①7月10~12日,集中向每一位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与家长签定《暑期家庭教育承诺书》。
②7月20~21日集中督查学生作业完成了情况,了解家长教育管理情况。及时教育如实记载。
③8月5~6日(同上)
④8月25~26日(同上)
⑤不定期检查,各宣教督查小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合适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上网、打游戏……)、安全(私自下河洗澡……)等方面情况进行抽查。
3、活动总结阶段
①9月1~5日,各小组根据自己检查情况对本次活动的收获、不足及督查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并上交督查记载表。
②9月5~10日,根据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评出优秀社会实践先进小组5个予以表彰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小组成员所在班分别加常规积分5分。
③团委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总结上报学校。
实践活动规划范文2
(一)基本原则。坚持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年下降9.2%,其中工业加生活8.1%、农业10.7%;氨氮排放总量比年下降10.2%,其中工业加生活9.2%、农业11.5%;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年下降23.3%;二氧化硫排放增量控制在15.0%以下。其中,2013年各项减排比例要达到2015年减排目标比例的60%以上。
二、分解目标任务,强化减排责任
(一)合理分解减排指标。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减排潜力、环境容量等因素,市政府以责任书的形式将全市减排指标合理分解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各地要将污染减排目标纳入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总量减排指标、重点任务、重点减排项目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
(二)健全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完善减排统计和核查核算办法,统一标准和分析方法,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统计监测,建立农业源和机动车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完善减排考核办法,做好全市和各县(市、区)、开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预警通报和考核工作。
(三)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台商投资区管委会每年要向市政府报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有关部门每年要向市政府报告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市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严格控制增量,优化产业结构
(一)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7号)以及省政府提出的落后产能淘汰有关要求,分年度制订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检查及公告制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各地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技术改进形成的水污染物削减量要占工业水污染物新增削减总量的20%以上。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方,严格控制新上投资项目,暂停办理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对造纸、印染、皮革、合成革、火电、建材等重点排污行业,实行全行业排污总量控制,新上项目所需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应在企业或行业内新增削减量中调剂,确保行业增产减污,促进行业改造升级。
四、控制排放总量,推进重点领域减排
(一)加大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力度。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要在2012年底前实现污水集中治理,其他由县(市、区)设立的工业园区要在2013年底前实现集中治理。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网,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开展造纸、皮革、化工、食品饮料以及其他重点排污行业废水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提高水回用率。
(二)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及时新、扩建并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大管网配套力度,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提高进水浓度和负荷率,并加强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快推进重点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九龙江流域沿岸1公里范围内建制镇、其他地区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列入农村连片整治的乡镇,要分期分批在2015年底前因地制宜实现污水集中处理,两城区、龙海市基本实现辖区内所有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
(三)大幅度削减畜禽养殖排放量。科学控制畜禽和江河湖库水产养殖总量。大力推进专业养殖户整合,加快实施综合治理或者改进养殖方式。2013年底前,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完成全过程综合治理或者实现生态种养,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废水达标排放或农田回用零排放;或者通过改进养殖方式减排,采用生物发酵床、垫草垫料养殖且垫料还田利用或生产有机肥。
(四)落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新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采用低氮燃烧工艺并建设脱硫脱硝设施,不设置烟气旁路。现役燃煤机组华阳电业要稳定运行低氮燃烧和现有脱硫脱硝设施,并分批于2014年底前完成脱硝设施改造。采用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的企业自备电站,2012年底前全部实施自动添加脱硫剂或建设炉外脱硫设施。
(五)实施非电锅炉(炉窑)减排。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同步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并配套烟气脱硝设施;新建玻璃窑炉要同步配套脱硫设施或采用LNG等清洁能源,采取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并配套烟气脱硝设施;新建钢铁烧结机必须同步配套脱硫、脱硝设施,钢铁冶炼企业球团竖炉、钢铁压延加工企业煤气发生炉同步实施脱硫。现有钢铁烧结机必须于2012年底前、钢铁压延煤气发生炉必须于2013年底前建成投运脱硫设施。旗滨玻璃、台玻光伏玻璃公司现有生产线要稳定运行脱硫设施2012年底前建成脱硝设施。其他非电燃煤(重油)锅炉(炉窑)也要实施脱硫或者改用清洁燃料。
(六)强化机动车尾气减排。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对达到国家规定机动车强制报废年限的旧机动车全部予以报废,做好报废汽车回收及拆解的监督管理。强化机动车环保年检管理,加强已到报废年限、但未到强制报废年限的机动车辆的定期检测,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加快淘汰不达标车辆。积极推进国三、国四机动车油品替代工作,实现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
五、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促进污染减排
(一)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编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实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鼓励企业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重点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公布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企业名单,依法对污染物超标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使企业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
(二)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及尾矿综合利用,建设绿色矿山。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和道路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物就地消化,减少转移。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三)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
六、构建推广平台,推进减排技术开发
(一)加快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纳入地方科技计划,完善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经济创新体系。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组织高效节能、废物资源化以及小型分散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海外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组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研发机制,推动重大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联合攻关研发。
(二)加大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性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生物脱氮除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水泥和玻璃炉窑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金属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与设备产业化,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平台,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三)加快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环保重点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电袋复合除尘、高效节能电除尘、有机废气净化、废水污染防治和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炉等装备。加强与国际组织、政府间双边、多边以及民间渠道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
七、落实经济政策,发挥减排导向作用
(一)落实价格和环保收费政策。在国家规定基础上,按程序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严格落实脱硫电价政策以及钢铁烧结机和玻璃炉窑差别电价政策,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工作部署适时落实脱硝电价政策,适当增加脱硝机组发电利用小时。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积极利用水费、电费等收费平台,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加大征收力度,降低征收成本。
(二)落实财政激励政策。积极组织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节能减排财政奖励要求的示范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要整合相关财政性资金,不断加大对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支持,切实承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主体责任,严格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和管理。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落实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节能环保产品比重,研究实行节能环保服务政府采购。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按照国家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的环境保护企业,依法抵免企业所得税。
(四)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及民间资本参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门槛,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及证券融资联动。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重点区域涉重金属企业应当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八、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减排监督管理
(一)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按目标责任书落实的地区和企业,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投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有关单位不得供水、供电。加强环评审查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审批行为。
(二)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化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源监管,适时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的重点企业名单。列入国、省控的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的企业,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积极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委托第三方管理,推动数据联网共享。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监控平台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做好运行和污染物削减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费的重要依据。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审批该城市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及省建设资金。
(三)加强减排执法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减排专项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减排设施未按要求运行等行为,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实行减排执法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九、推进新机制,加强减排能力建设
(一)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适时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质量为前提,通过改变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方法和排污权使用方式,逐步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鼓励采用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确保处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推进环保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
(三)强化减排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增强减排监管能力,加强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落实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和经费保障,推进环境监测监察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动车和农业源污染检测和减排监管能力,将通过有效性审核的自动监测数据应用于环境执法、排污收费、总量核算,为减排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十、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全民参与减排
实践活动规划范文3
关键词:老公园改造;老年人活动;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老公园作为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不仅拥有独特的时代印迹,还兼具艺术风格与景观特色。这些公园多数始建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有些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百姓生活需求的变化,老公园经过时间的磨砺、时代的变迁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升级改造才是上海老公园在保留其原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美化价值的同时,“返老还童”、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的正确方法。
一、适宜老年人的公园规划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其次,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诸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通过创造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环境,使老年人更加融入当前社会,全方位的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够更有效的发挥老年人的社会意义,同时使得社会更加成熟与进步,有利于社会稳定。第三,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强调人性化的设计,尤其是对老年人群特殊需求的重视,运用灵活的规划设计手法,营造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景观,发挥公园绿地的积极作用,更加贴近老年人,使得他们老有所乐。
二、适宜老年人的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易达性原则
据调查统计,超过半数的老年人都会就近选择公共绿地进行活动,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需要合理安排便于老年人到达的服务半径,协调城市园林环境布局和城市交通规划,在园林环境设施周边设置数量合理的公交车站停靠点。同时考虑到不少老年人行动能力的限制,位于居民区附近的绿地对老年人来说比较远的城市公园更加重要。
2、功能性原则
公园绿地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使用需要的不同进行集中分区,其中老年活动区宜与其他区相对独立又有所联系,还可以继续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身体条件,进一步对老年人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功能细分。
3、弥补性原则
对公共绿地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尽可能将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与儿童活动场所靠近布置,尽管在活动需求和行为特征上,老年人和儿童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把两者靠近布置却可以带来许多好处:首先,儿童天真活泼的稚气可以消除老年人的衰老感、孤独感。其次,在我国相当多家庭的老人在帮助子女培养下一代,约有8%的老年人到户外活动都是带小孩出来玩,设计时合理布局老年区和儿童区,能让老年人体会到“老有所为”的充实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科学、合理的老年公园绿地设计的核心内容。由于设计不当或考虑不周而引发老年人的安全事故或健康障碍是绝不允许的。尤其在设计出入口、道路、园林建筑、铺装场地、公共厕所时,要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保障安全为基本原则进行周密细微不留隐患的设计。
三、城市老公园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计构成
老年人大都希望休闲的环境安全便捷,细腻入微,富有亲切感;优雅开敞,静谧和谐,文化气息浓厚;老年人可以驻留、散步、冥思和玩乐,也能够使老年人有一定的私密性、领域性和归属感。
1、创造老幼和乐主题的共用空间
老年人带着自己的子孙去公园游玩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儿童天性活泼,但他们的自制力不强,出外游玩需要家人的看护。现在年轻的父母因为大多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看自己的孩子,陪伴老人。尽管多数年轻的父母与老年人分住,但他们渴望老年人来照顾他们的孩子。有关儿童活动的场所,要兼顾老年人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如大面积的草坪边缘应设有休闲设施并有植物围栏,停留场地应设有盲道,方便推车等。此外,儿童可塑性强,易受老年人的各种影响。因此,要求老年人文化素质要好,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这样孩子们能体会到家庭和亲人的温暖,他们的身心也就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创造老年人休闲主题的空间
公园使用者是以周边居民日常活动为主,往往休闲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其中散步最为多见,散步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预防许多疾病,在老年人中散步普遍受欢迎。因此,老公园改造的步行道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腿脚大多笨重,容易出现骨关节炎。步道坡度宜控制在1/25以下,路面铺装需要防滑透水,保证道路无障碍性。有踏步的斜路每10~15级要有一块平地,并设置椅凳供老年人“驻留”坐憩。一般而言,老年人“驻留”属于公园静态活动区的范围,静态活动能使老年人的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缓解思想压力,排除心理困扰,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恢复。老年人行走的最佳距离大约150m,所以公园每隔150m应设有休息的座椅、花架、亭廊等空间。座椅下最好有落叶树种,这样,夏天可遮荫,冬天可以晒太阳。花架上要有落叶藤本植物覆盖,亭廊周围也要有丰富的景观设计营造。此外,驻留空间阳光要充沛,夏天通风效果要好。总之,老公园改造设计应充分考虑铺装的引导、益智、安全和趣味等特性。此外,步行道的宽度应足够两个人或一个人与一辆轮椅并排通行。步行道的路线应蜿蜒曲折,变化奇特。长度和难度应迥异不同,阴影区和围合感程度应不同。老年人喜欢独处,公园步行道应设计一部分静谧的个人空间留给他们。
3、创造老年人娱乐主题的空间
人是社会的产物,必须在社会群体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老年人也一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关爱。老公园里的娱乐活动属于公园动态活动区的范围,娱乐活动应以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为指导原则。老公园里与朋友会面是低龄老人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大多聚集一起跳舞、练剑、打太极、钓鱼、打羽毛球、打门球、踢毽子等。那么怎样提供老年人娱乐的空间呢?首先,娱乐空间的场地交通要便捷,可达性要强。一般来说,老年人来公园有80%以上采用步行,20%老年人骑非机动车或乘公交车来公园。老年人的视力、腿脚等诸多不便,因此设计场地要有明显的方向指示,不可太偏。其次,开放的娱乐空间老年人常常用来跳舞、唱歌、打羽毛球等,场地尺度要适宜,采光通风要佳,设计中要考虑围观凑热闹的人的停留地,停留地视线应通透,不能有太多的植物遮挡,可以适当布置些座椅休息或陈放物品、亭廊花架供观看或休息等。此外,老年人喜欢相对私密的空间,他们会进行下棋、打牌等活动。
4、创造老年人冥思主题的空间
《黄帝内经》强调“静生活”的养生之道。老年人骨质日益疏松、各部分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身体,因此静生活对老年人是极其重要。老年人选择城市老公园静生活方式有垂钓、晒太阳、看报和练字等方式。因此,城市老公园改造需要营造一个静空间、静氛围和静环境。老公园景观的自然美,给老年人以亲切、朴实之感。设计师可以通过老公园绿色植物的色彩搭配以及与之搭配的铺地、廊架、桌凳等构成景观空间。老年人普遍青睐艳丽、视觉冲击强、易于视觉感知的色彩或色彩搭配。故老公园老年人安静休闲区园林植物种植多采用色彩鲜艳的花或叶等植物,如乔木有日本晚樱、银杏、枫香等,灌木有变叶木、七彩扶桑等;地被有蟛蜞菊、矮牵牛、一串红、花叶良姜、红背桂等。另外,在绿地中配合设置一些具有地域文化景石、体育雕塑等唤起历史记忆和最真实的文化感受,从而迎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5、创造老年人庭院主题的空间
城市老公园改造应考虑老年人的庭院空间,并由园林建筑、景墙、植物、水体等相互环绕而成。公园老年人的庭院空间应面向人群多的活动场所或朝向公共开放空间,庭院内的仰角不得大于400,保持独立感、开敞感与封闭感的自然平衡。为了使老公园内庭院空间生命力旺盛,庭院内可开展一些书画展览、盆景花卉、园艺等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升老年人在精神领域里的各种追求。另外,老龄化社会孤寡老年人相亲也越来越时尚,设计师要考虑为单身老人营造、设计和提供不可多得的会友、相亲和约会等场所。
结束语
总之,由于老公园改造周期短、进程快,没有一定的时间检验,缺乏总结和分析,导致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因此需将改造的经验和问题同时寻找出来,加以总结、理性分析,对公园改造前后的变化进行文字和图片的记录,才能提升老公园改造的效果,提升公园改造的水平,促进我国老公园改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永琴.公园老人需要“老人公园”[J].城乡建设,2013.
实践活动规划范文4
一、问题的提出
团体心理活动是高中日常心理工作和对学生进行专题辅导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以往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以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为主,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心理技术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共同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但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运用什么形式、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并主动进行挖掘和发展是评价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一个人自我发掘和成长状况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探究“生长点”方面的研究和指导有很多,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好品质的一门学科,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问题的发掘和探究上。本文作者在学校团体活动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究。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团体心理活动的实践
(一)借助拓展活动,塑造学生积极的行为
在最初阶段,学校将团体心理活动开设为校本选修课,活动对象是高一年级新生。由于学生们对于心理这个名词都感到很新鲜,而且觉得心理选修课的课业负担肯定不重,于是报名参加的学生达到80人。我原计划设定的活动主题为“团队的建立”,由于人数的超编只能改变为“心理活动课”――就是将80个学生分成4个大组,组与组之间进行一些竞争类的心理游戏。实话实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在操场上,嗓子都喊哑了,学生还是像小鸭子一样东一堆、西一片。但是后来小组建立了,每个组有负责人了,秩序也就逐渐形成了。当时的团体心理活动借用了拓展活动的形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团队的组建,学生们在课上一起活动,没有压力,过得很高兴。但是除了高兴,我的团体心理活动还带给了学生什么呢?我觉得没有。因此,我决定在小范围内改进这种活动形式。
第二学期,我针对上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限制了活动人数,并对来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对心理学感兴趣、并能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同时可以为自己的团体作一些贡献。学生都有一定的惰性心理,很多学生一听说要完成任务,就不来报名了,这样我就筛查出真正在主观意愿上愿意参加的学生。这期团体活动我既没有定主题,也没有针对学生做特定意义的专项辅导,只是做了一些拓展活动的常规流程,进行了“团队的组建”,每次活动时间间隔为一周,共活动8次。这期的成员是24个学生,我按照我所学过和体验过的知识,将学生打乱分为两组。从团队的破冰期开始,一直到团队的高效工作期,每次活动设计一个小专题,让两个团队在相互竞争中达成一种内在凝聚力。由于人数较少,我可以清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行动和表现并及时作出指导和反馈。在这个团体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表现,自然地成长。在团体活动的最后一次,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在团体中的成长作梳理,并且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大家对这个团队都表现出了不舍之情。有一位学生在一开始的团体活动中在交往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退缩,不爱说话,一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手足无措并伴随有一些口吃。经过8次的活动后,他觉得自己能够比较自然地与陌生同学打招呼并能当众简单表明自己的观点了,他觉得非常高兴。
(二)借助团康辅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007年,我赴香港乌溪沙训练营参加了团康辅导导师训练营,这次活动为我在学校团体心理活动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扩展了视野,丰富了思路。
在此次活动中,我有一个深切的感悟,那就是团体康乐辅导(团康辅导)与以往我们接触到的拓展活动和历奇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团康辅导更注重的是一种在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而拓展与历奇活动主要是以任务的达成为目标。我觉得这种情感体验对学校团体心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乌溪沙训练营中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关于团队的创立过程,也就是当一个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时,如何让这个团体在情感上更融洽,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使这个团队更具备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以往的拓展和历奇活动所不具备的,而且可以将这种积极的效果保持到团体活动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团康辅导程序结构解读:
1.心理历程
2.团康特色活动
3.评价系统
使用过程评价、自我发展评价、终极评价及行为塑造技术。
4.不同阶段的活动介绍
(1)团队建立期(热身、互动)
带动唱――如:《中国人》《让爱发光》。
初步认识:人名串串烧、组员特色介绍。
加强记忆:抛狗仔、抛鸡仔(引出指导语差异、建立团队间的竞争)。
队旗、队歌、队呼、展示形式、掌声的创作(在团队中建立分工,发挥每人所长,建立和谐团队)。
(2)团队凝聚期
早上绶带,表扬前一天的优秀队伍。
队旗、队歌发表 (荣誉感的增强)。
突破难关:团体凝聚力的增强,以时间作为任务完成的限制,从而迫使团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一致意见,并加以实施。
参考活动:同心圆、迷宫、鼻触瓶、解毒圈、传递球、飞毯……
(3)团队工作期
当以上所有的程序进行完毕之后,我们所组成的团队就成为一个工作整体,大家在团队中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角色,如:领导者、策划者、执行者、监督者……在后续的活动中,团队中的成员会不自觉地在团体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以使本团队的效率达到最高。这时,时间不再是衡量任务完成的标准,而任务能否完成成为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活动:过电网、罗马炮架、核辐射、寸步难行、多边形组成、变形虫……
此时的团队就结成为一个高效、团结的整体,活动后进行分享和情感体验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此时的分享是有感而发,团体成员间的相互批评也就更加真诚并对团体有促进性。
(4)在细节处唤起积极情感体验
在进行团康辅导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深。在最后一天的总结会时,导师公布了各个队伍的得分总和,我所在的队伍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领先第二名20多分。这时,导师对我们说:“下面,我来为冠军和亚军队伍颁奖!”然后,他念到了第三名队伍的名字,颁发了第二名奖,又念到了第二名队伍的名字,颁发了第一名。我感到茫然了,左顾右盼,发现同组成员之间也很迷茫。这时我们的导师不再提这件事情了,我们觉得心里很别扭,看着获奖组的成员们欢欣鼓舞的样子,觉得非常不公平。这时,导师突然说:“我们现在颁发特别大奖给……”当听到我们队名的时候,我们觉得异常开心!导师总结说:“其实,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当你以为它理所当然是你的时候,你往往会失去,而我们往往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第三名的队伍和第一名的队伍,你们的感触应该是最强烈的!”我的心中触动很大,反思整个训练过程,发现像这样在细节上的精心设计是很多的。
导师指导语的时机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团康辅导活动中指导语的准确性也非常值得思考。当团队建立之初,在开展“抛鸡仔”的活动时,一开始导师的指导语要求“小组每一位组员将玩具鸡仔抛给对面的组员,同时叫出对方的名字。每一位组员都被叫到名字之后,玩具回到最开始的组员手中,游戏结束。我们比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大家把玩具鸡仔抛来抛去,力求尽快结束以赢得比赛,最快的小组大约用时两分钟。当进行两轮之后,导师将指导语变换了“请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手都摸到玩具鸡仔,同时大声叫出对面组员的名字,完成的组高喊完成,我们看哪个组最先完成。”有些组没有听清导师的要求,还在将玩具抛来抛去,有一个小组认真研究了导师的话,然后所有组员摸着玩具,一起喊出对面组员的名字,他们仅仅用了两秒钟。其他组没有意识到指导语的变化,处于茫然状态,同时觉得这个组作弊了,认为不可能这么快完成。这时导师笑了,将指导语又重复了一遍,大家恍然大悟。作为导师,这种细节设计需要我们慢慢回味、细细体验,思考之后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三)与德育处和年级组工作相配合,营造学校融洽的心理氛围
将问题解决在没有发生之前,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团体心理活动的主要目标。如果说对心理出现偏差的学生进行调整是我们的重要工作,那么一对一的解决往往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与德育处配合,找出每个年级学生的集中高发问题,将它作为团体心理活动的主题,从而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打一剂预防针。如:对高一适应情况不良的学生,如果他有主动希望改善人际关系的愿望,我们开设了提升交往能力的团体;针对高二学(下转第27页)(上接第24页)习动机不强的学生,我们开设了激励团体;针对高三学生压力大,有时会破坏公物的情况,我们开设了合理减压团体。这些团体以海报招募为主,教师推荐为辅,在加入团体之前首先进行座谈和量表的测试,如减压团体,我们通过SCL-90量表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想加入团体的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这样就做到了有针对性,让真正需要在团体中成长的学生加入到适合他的团体中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的时候,他在团体里往往就能找到支持,有利于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除了做小范围的心理专题的团体活动,从上学年开始,我们开始与德育处和年级组配合,做好学校积极心理氛围的创设。如: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针对新组建班集体的凝聚力问题,我们推出了年级性质的团体活动,邀请班主任参加并作为团体一员,使师生关系在比较快的时间内得到拉近。同时在活动中自然涌现出一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为教师选择学生干部提供一些参考。班级间的竞争在无形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问题与反思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孤立的单打独斗,而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大氛围中顺势而为,我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又是对他们工作的有力补充,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切入点,让学校感到离不开心理工作,这时应该是心理教师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感受到的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点:
1.可以提高班级建设管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可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
3.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4.可以增强心理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的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可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使心理学科在学校中不孤立。
实践活动规划范文5
关键词:班级管理;组织与规划;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1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论及教育的战略主题时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置于战略地位,凸显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组织与规划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学会组织与规划班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是高中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期培养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重要性
新时期社会关注的重点就是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培养。组织与规划能力主要指为某一种目标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制定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的整套行动方案,并组织人们去完成目标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实践体验的课程。当发现问题后,要想解决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与规划能力,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将问题的解决分解成一项又一项具体的任务或活动,再组织协调组员和指导老师一道有序地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班级的管理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在被管理的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未来的社会是年轻人的社会,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会组织与管理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管理,班级管理只是班主任的事,学生不去能动参与班级管理,没有参与的主动性,对于未来适应社会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很不利的。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就要利用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公地位去引导学生学会组织和管理班级。
二、现阶段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组织与规划能力对学生自身成长,以及综合实践研究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乏实践锻炼,能力发展成空谈
怎样进行综合实践研究活动最轻松?不是一切交给学生,而是老师包办一切!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班级管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课型、模式。这些固定模式在帮助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这门课程的同时,却也让一些教师把学生的研究过程变成了走流程,没有关注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有目标无落实,能力培养纸上谈兵
学生不可能一直依赖老师的指导帮助,他们终将自主、独立组织规划主题研究活动,真正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体。
有些老师清楚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于是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将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活动,合作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协调小组成员,有效解决突况等能力列入到活动目标中来。活动目标有了,但如何在活动中落实能力培养目标呢?从我们搜集整理的各种活动案例来看,许多教师在活动设计中缺乏具体、有效的目标落实措施。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活动设计来培养学生的组织与规划能力?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些在活动目标设计、活动实施过程中都没能体现。缺乏有效、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只能存在于美好的想象中。
(三)能力培养失衡,大部分学生沦为看客
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能力突出、表现欲强。他们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小组活动的负责人,是研究活动的主导者。老师总会将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任务交给他们去做。在实践活动中,他们的组织与规划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们会规划设计,有号召力,于是他们在后面的活动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活动的组织者。其他同学也习以为常地唯他们马首是瞻。
那么,我们培养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目的就达到了吗?不!一花独放不是春,班级里一两个人组织与规划能力的突出表现,恰好说明我们的能力培养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而非一两个精英人才的培养。如果长期这样,其他学生都会慢慢成为活动的旁观者。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这门课程也就会慢慢失去它的生命力!
三、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对策
(一)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因此,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班主任思想观念,是培养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前提条件。
班级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教师必须从理念上深刻理解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在活动中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去实践、去尝试,在具体的活动中达到培养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的目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活动指导教师思想理念的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会更加受到重视,学生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要让学生直接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但有些教师为了省事,为了让班级的活动都在教师安排控制之下,导致什么都是老师说了算,学生缺乏自主性,得不到实践锻炼的机会。由于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管理,更谈不上组织与规划的实际操作经验,以致学生组织与规划能力得不到实际的提升,能力的发展成为空谈!
实践活动规划范文6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36-01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通过“实践”为学生创设探究化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发挥思考智能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真实地体验、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的优势
(1)实践化教学的优势。将项目学习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有助于增强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设“实践性”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优化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引导学生能够从静态的理论课堂融入到动态的实践学习环境之中,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以课程中某一学科为基准,而是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生活视角出发,改变传统学科的课程体系。应用项目学习模式,要多科教师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引导学生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学科界限,提升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多元化考核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模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在评价学生方面能够注重运用多元化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从多角度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智能向多元化发展。同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能够从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活动等多个方面制定学习评价方法,有效突破传统教学中的“一元化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智能,提升学生的智能水平。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的优化对策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定教学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往往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确定教学课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应用项目学习模式,在选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课题之前,应该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确保所选的实践主题能够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学习项目课题的选取上,应该结合学校资源优势,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习者与具体实践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项目学习模式的可行性。最后,在确定教学主题之前,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确保选择的项目学习课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接近,以保证项目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完成。
(2)规划课程主题方案。应用项目学习模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教师应积极处理非预设状况问题,把握好项目学习活动的方向,深入地和学生进行沟通,调整预设课题教学方案。在项目学习模式活动实施之前,教师需详细规划项目活动,针对项目学习团队中的人员、项目学习目标和任务等内容,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项目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发散思维,不受项目规划束缚,深入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同时,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是探究实验等方式,解决项目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
(3)人性化制定项目活动方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不仅要提升项目活动方案的可操作性,还需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将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项目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在项目学习模式中,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合作,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情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以根据项目学习模式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使学生在项目学活动中得到用武之地,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学习资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让项目学习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
(4)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当每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里展示,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平台,引导学生自我总结项目学习成果。例如,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学习心得在课堂中念一念,或者是让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在讲台上为同学们展示一下,为学生在课堂中提供一个平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还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有利于发挥实践化教学的优势、推动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考核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项目学习模式,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定教学课题、规划课程主题方案、人性化制定项目活动方案和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从而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