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1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900人,校园周边有小卖部两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健康证持证率100%。
二、工作措施
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目前,全校无一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作法主要有: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层层签定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平时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记录。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六要六不准”的个人食品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今后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2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保障食品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把食品安全和营养纳入了法制化管理。当前,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标准体系日臻完善,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体系,大多数食品企业根据《食品卫生法》和相关规章、标准的规定,采取了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食品卫生总体状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五是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六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食品安全决议》,制定了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将食品安全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并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许多国家据此采取行动,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
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关系更为密切,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深入贯彻《食品卫生法》,充分保障食品安全,在总结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本行动计划,用于指导今后5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
二、行动目标
总目标:控制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到2008年,在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上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较完善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2)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与信息系统。
(3)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
(4)建立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5)建立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三、行动策略
(一)健全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是企业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是政府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法律依据。只有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1、目的
(1)为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与技术依据。
(3)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提供行为准则。
2、内容
(1)起草《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责任,分清“食物链”全过程各阶段的监管职责,更好地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
(2)依据《食品卫生法》,结合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有关食品安全的规章和规范进行系统修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食品安全规章、规范,完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3)依据《食品卫生法》和食品行业发展的需要,采用“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与方法,系统修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卫生标准。科学、及时制定新的卫生标准和基础卫生标准。
(4)按照WTO的有关协定和相关国际标准,适时审查和修订有关食品安全的部门规章、标准,使食品卫生规章和标准在保护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不断满足食品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3、指标
(1)*-*年完成以下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和工作:
─《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
─《食品卫生抽检管理规定》;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2)*—*年制定或修订以下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完成现行(316项)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工作;
─制定乳制品、饮料、肉类制品等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特殊营养食品卫生标准》;
─制定主要(19种)化学污染物在各类农产品(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主要(132种)农药品种在农产品(食品)的残留限量标准,各种(*余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等基础标准;
─起草并《食品中常见污染物、致病菌快速检验方法》。
(3)2006-2008年完成以下法规、规章与标准的制定或修改:
─起草并《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建立指南》与《食品卫生标准制定原则与方法》;
─制定或修改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和微生物检验方法;
─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有关食品安全的规章和标准项目。
(二)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
食品污染物数据是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的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有效地收集有关食品污染信息,有利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评估,创建食品污染预警系统。在保护国内消费者健康与利益的同时,提高我国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地位。
1、目的
(1)确定国家食品污染水平和对健康的危害。
(2)鉴定常见污染物的污染来源与污染原因。
(3)提供监测数据,为食品生产者和政府进行污染控制和法规制定提供指导,验证食品安全政策、措施的实效性。
(4)为“食物链”各阶段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防止国外不安全食品进入我国市场。
2、内容
(1)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与评价。依照WHO推荐的监测目标,通过对指示性食品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了解污染水平,建立食品污染状况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重点开展监测的化学污染物包括:有害重金属、农药和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如多氯联苯和二恶英)以及食品加工过程形成的有害物质(如氯丙醇、丙烯酰胺、亚硝胺、多核芳烃等)。
(2)开展食品中生物污染物监测与评价。在全国建立致病菌及真菌毒素的监测网络,对重点食品实施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和真菌毒素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和正在发生的食品中生物性污染问题,进行危险性评价,用于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引导食品生产和消费。
(3)开展总膳食研究。通过对中国居民的总膳食研究,获得我国主要和特定污染物的实际膳食摄入量,通过与安全摄入量比较评价我国居民膳食安全水平,为国家制(修)定食品卫生标准提供重要依据。
(4)进行化学和生物污染物的连续和主动监测。开展污染源的追踪调查,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和相应微机软件,系统分析全国食品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动态变化,从而提出食品污染物危险性管理的重点及防治措施。建立食品污染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3、指标
(1)污染物监测点建设:在现有污染物监测网的基础上,*年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40-50个监测点;*年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50-60个监测点;2006年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60-80个监测点;2007年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140-150个监测点;2008年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180-200个监测点。
(2)实验室能力建设
─*-*年,化学污染物监测国家级中心实验室通过WHO的核心监测项目分析质量保证(AQA)考核,12个省级实验室要达到WHO的全球环境污染监测规划/食品部分(GEMS/Food)规定的核心监测项目名单要求,并通过国家中心实验室的AQA考核。其中,5-8个实验室选择性开展15种常用兽药残留(克仑特罗、抗生素等)或氯丙醇监测。
在生物污染物监测方面,国家级中心实验室通过WHO的室间质量控制考核(EQAS)。
─2006-2007年,化学污染物监测有20个省级实验室达到GEMS/Food规定的核心监测项目名单要求,12个省级实验室达到GEMS/Food规定的中级监测名单要求;其中,10个实验室选择性开展氯丙醇或兽药残留或60种以上农药残留的监测。2-3个监测点实验室能选择性开展鱼、蛋、奶中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监测或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监测。5个实验室有能力通过WHO的AQA考核。
生物污染物监测方面,有12-20个监测点实验室通过国家中心实验室的EQAS考核。
─2008年,化学污染物监测有30个省级实验室达到GEMS/Food规定的核心监测项目名单要求,20个省级实验室达到GEMS/Food规定的中级监测名单要求,10个省级实验室达到GEMS/Food规定的全面监测名单(包括多氯联苯或二恶英和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监测)要求,6个实验室通过WHO的AQA考核。10-12个实验室选择性开展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氯丙醇、多核芳烃或丙烯酰胺监测。20个监测点能够监测100种以上农药残留。
(3)监测工作和监测数据
─*-*年,开展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霉菌毒素监测,获取5万个污染物监测数据;
生物污染物监测方面,监测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和水产品中的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玉米、花生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中的伏马菌素。
─2006-2007年,获取10万个污染物监测数据,初步绘制我国食品中主要污染物污染状况趋势图;
生物污染物监测方面,增加副溶血性弧菌,苹果与山楂制品中的展青霉素。
─2008年,获取15万个污染物监测数据,绘制出我国食品中主要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趋势图。
生物污染物监测方面,增加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谷物中的呕吐毒素和棕曲霉毒素A。
(4)每2-3年一次,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监测指标能够满足GEMS/Food规定的全面监测名单。
(三)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体系
建立食源性疾病的报告与监测系统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基础。通过完善食源性疾病的报告、监测与溯源体系,借助于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能够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提前预警的系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前消除由于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以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高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
1、目的
(1)确定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种类,通过分析污染水平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评估特定食品污染物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
(2)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溯源及处理能力。
(3)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公布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为政府和消费者提供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控制的科学依据。
(4)建立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系统,预测和预报食源性疾病发生和发展趋势,制定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针对性措施。
(5)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信息交流,预防和防止国外新的食源性病原菌进入我国。
(6)推广建立社区食品安全宣传点,加强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2、内容
(1)建立并完善我国的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在我国现有食物中毒报告和法定急性肠道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运用现代化电子网络手段,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资料上报和数据分析。
(2)建立我国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监控单位,下设市、县监测点,对重要的生物性、化学性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
(3)提高对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病原的溯源能力。利用DNA指纹图谱分型(PFGE)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我国的食源性致病菌溯源与信息网络。
(4)开展食品中病原危害的危险性评估。对某些高危、特定食品,实施生物性危害(如禽肉中的沙门氏菌)、化学性危害(三氯丙醇、伏马菌素等)的危险性评估,提出保护我国人群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中病原菌适量水平(ALOP),或化学性危害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
(5)建立食源性疾病的网络数据库。建立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预警模型,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提出准确的预报;建立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系统,针对预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特征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及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以指导控制工作。
(6)将食源性疾病预防作为卫生宣传的重要内容,在社区中设立食品安全宣传点。
3、指标
(1)*年制(修)订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2006年完善并全面实施国家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
(2)食源性疾病监测点建设:*年建立10个省级食源性疾病监测点;2006-2008年扩大到全国15-20个省、市级监测点。
(3)*年强化国家级食源性疾病病原确证与溯源实验室。2006-2008年建立3-5个具有食源性疾病溯源能力的省级实验室,初步形成中国的食源性疾病溯源、监测与控制网络。
(4)*年开展危险性评估技术培训;*年完成我国禽肉和鸡蛋中沙门氏菌的危险性评估;2006-2008年根据我国重大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资料的科学性分析,完成我国1-2项高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
(5)2007年起,在对我国主要或常见的食源性疾病进行连续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中污染物监测(化学和生物性污染)的数据和资料,以及其他数据库资源信息,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警。
(6)*年开始,定期向社会和基层单位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食品生产和消费。
(7)2006年起,县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均建立一个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预防宣传培训点。
(四)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业管理及企业自身管理
为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加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全面实施食品卫生规范(GHP)或者良好生产规范(GMP),积极推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业及自身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1、目的
(1)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提高其责任意识,实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
(2)激励食品企业增加投入,不断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生产条件。
(3)食品企业自觉实施有效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4)提高食品的可溯源性,增强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安全感。
2、内容
(1)建立企业诚信机制。加强食品行业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和加强食品企业的诚信和食品安全承诺制度。对采用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并具有良好信誉和确保食品安全的企业予以鼓励和表彰。
(2)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收回制度。制定不合格食品收回制度,企业自身及行业管理规范,加强市场监督抽检,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不合格食品收回制度。
(3)推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员培训、考核及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有取得资质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实行食品卫生管理员责任制度。
(4)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提高食品的可溯源性,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3、指标
(1)2003年开始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
(2)*年开始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公告制度。
(3)*年所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达到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
(4)*年制定并实施不合格食品收回管理规范及食品安全溯源管理规范。
(5)*年在乳制品、饮料、罐头食品、低温肉制品、水产品加工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卫生部制定的国家食品卫生规范(或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要求。
(6)2006年所有餐饮业、快餐供应企业、食品储藏运输企业实施卫生部制定的国家食品卫生规范要求。乳制品、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罐头食品、低温肉制品、水产品加工企业、学生集中供餐企业实施HACCP管理。
2006年在酱油、食醋、面粉加工、食用植物油、肉品屠宰、熟肉制品、酒类、糖果、蜜饯、糕点等食品加工企业实施卫生部制定的国家食品卫生规范(或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要求。
(7)2007年酱油、食醋、植物油、熟肉制品等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业、快餐供应企业和医院营养配餐企业实施HACCP管理。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验能力建设
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包括加强卫生监督、检验的基本装备、加快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卫生监测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网络,加强卫生监督、检验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检验人员素质。
1、目的
(1)提高现场食品卫生监督的装备水准。
(2)提升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队伍的素质和执法能力。
(3)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
(4)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和检验能力。
2、内容
(1)更新现场监督执法技术手段。加快研制和装备卫生监督现场快速监测设备,不断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交通、通信和执法取证的条件,以提升食品安全监督的执法能力。
(2)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信息、监测信息、诚信信息、不良记录信息等有关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库,加强信息交换,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督水平。
(3)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对国家、省、地、县不同能级的实验室进行设备更新,强化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4)改进食品安全监督模式。
实施食品卫生量化监管制度,引进危险性管理的理念,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提高卫生监督的效率和效益。
建立企业不良记录档案。对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行为,将其纳入不良记录档案,并在全国卫生执法网络中予以通告,实施重点监督管理。对严重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要向社会公示,充分调动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5)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快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和培养,规范卫生监督人员工作考核,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
(6)提高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做好人力、设备、技术的储备,随时预防和应急处理重大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及食品安全恐怖事件。
3、指标
(1)*年地市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达到食品安全现场快速监测设备的装备要求;2006年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设备装备要求。
(2)*年在地市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建立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年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立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
(3)*年建立省际不良记录企业通告网络。
(4)*年对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的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业务知识轮训一次;*年对地市级食品卫生监督员轮训一次;2006年完成县级食品卫生监督员的轮训。
(5)2007年前具备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实验室。
四、保障措施
(一)将食品安全列为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领域
卫生部要依法行使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的职责,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制定全国食品卫生监管人员、经费、装备的标准,确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优先地位。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食品安全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计划,加强领导,重点扶持。
(二)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监督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的领导,严格按照卫生部确定的改革思路、原则和步骤实施,改革到位,充分发挥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三)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部门协调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依法履行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时,要注意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四)充分发挥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作用
建立有效的机制,保证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监督渠道畅通;建立全国统一的消费者举报投诉接受系统,设立全国统一的监督电话,营造一个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新秩序。充分发挥新闻机构的作用,运用新闻媒体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大食品卫生法规的透明度,把食品安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五)将保证食品安全列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工作内容
各地在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中,应当将保证食品安全作为重要的内容和目标,继续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六)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
认真实施国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依法行政,注重长效,规范管理,突出自律"为原则,加快建立食品卫生长效机制和食品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步伐,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效率和能力,提升食品卫生整体水平、促进食品卫生监督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控制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三、具体目标
到年,在现有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上实现以下目标:
1、加强卫生行政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县卫生监督执法管理体系,构建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有较强战斗力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卫生监督机构是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专业技术监管职能机构,是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不可替代的权威部门。建立卫生监督机构应适度超前、高起点设置、尤其应优化专业技术结构,尽可能吸收或引进新技术专业人才,逐步配置精良仪器设备和取证办案工具,以提高其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能力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预警水平。
2、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预警网络。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预警是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食品污染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至关重要,收集有关食品污染信息和数据,初步掌握全县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和水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报告与预警系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基础、通过完善食源性疾病报告、检测与溯源体系,借助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建立一个能够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提前预警的系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将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的水平。
4、建立和完善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管理为重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加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为此,应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食品卫生规范(GHP)或良好生产规范(CMP)积极推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自身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四、主要措施
1、将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列入我县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领域。
要加强领导,成立县实施《食品卫生安全中长期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经费投入和技术支持方面给予有力保证;县卫生局要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将食品卫生安全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列入工作计划,并主动争取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执法保障、现场检测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建立一支快速反应、准确有效的卫生执法队伍。同时积极建设一个能应对基层食品卫生检验项目工作的有检验资质的实验室,以准确、及时出具各项卫生检验报告。
2、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的准入工作。
充分发挥卫生执法工作的长期有效经验,在现有经费、人员、技术等明显紧张的情况下,要紧密依靠"315"子联动单位的良好关系氛围,采取科学、合理的分工及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建立好各项基础档案,积极把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心前移,对新增的监督单位在做好卫生服务工作的同时,要确实防范各种地下无证、卫生条件较差的食品经营户的产生与漫延,加强打击力度,确实维护消费者的健康,进一步营造我县良好的食品卫生安全环境。凡上市的食品均应符合其规定的各种卫生标准要求、地产食品的加工企业应分阶段符合相关卫生规范要求,产品应做到每批次均检验合格后才能准许出厂,餐饮业经营单位分阶段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卫生要求,重点加强对学校集体食堂和大型供餐单位的监管。
3、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打好食品卫生执法工作的团结战。
针对我县在"创卫"工作中暴露和存在的问题,如乱摆摊设点、摊点不归市归位、对归市的未能给予充分合理有效的管理等等政府应协调各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责,把好准入关,建立本底资料档案。对乱摆摊设点首先应引导其归位于市场服从管理,不归位于市场内服从管理的则坚决给予取缔。对归位于农贸市场经营的摊点违反法律法规的视其严重程度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处罚直至取消入市资格。对经营熟食品、半成品食品的摊点在入市时要积极引入前置审批制度,即先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卫生要求、取得相应资格后才准许进入。
4、加强宣传,让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深入民心。
积极利用科教文卫"三下乡"及每年11月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315"活动日的契机,采取丰富多彩的踩街、摆摊设点咨询、制作大幅标语、宣传画栏等,加大食品卫生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开展涉及卫生执法、重大要案的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识别等多样的内容,同时把食品卫生有关的内容制成各种各样的宣传画册、单子等等,发给广大群众,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食品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以最终达到不安全食品在我县无市场。
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4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共卫生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8-0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不但说明人类以食物赖以生存,而且也说明食物安全性对人类的重要性。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能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反之亦然。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1 食品安全的含义及内容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包括四个成分:第一,成分安全,不包含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第二,功能安全,食用后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第三,免疫安全,不能带有导致人体发病的动物、微生物和病毒。第四,遗传安全,即不改变人类基因和人类的遗传功能。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2 公共卫生的含义及内容
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其中,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食品卫生是指提供人类食用的各种食品,在其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烹饪、食用等各个环节必须符合饮食卫生标准,保证各种食品所含营养和能量安全进入人体,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食品卫生具有食品安全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果安全,即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等和过程安全,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3 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的相互影响
尽管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前提。而食品卫生又是公共卫生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1,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与稳定。
3.1 食品安全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关于问题食品的各类报道层出不穷,牛奶业普遍使用三聚氰胺出现各种问题奶粉、养殖业普遍滥用抗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化肥使用过多、农药使用以及残留严重超标、转基因食品。从沈阳“毒豆芽”、湖北“毒生姜”、牛肉膏、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到问题血旺、黑心鸭、潲水油等等。问题食品涉及面越来越广,危害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诸多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1.1 食源性疾病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食源性疾病2。也就是说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引发公卫问题的因素最主要的是食源性疾病。2006年9月7日陈君石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上指出,食源性疾病已是目前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食源性疾病是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是降低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原因。食源性疾病不但影响人类生产力,甚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食源性疾病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的数据。郑州市 2008年食源性传染病年发病率为206 /10万3。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共189起,发病2678例,死亡6例4。总体上,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生率较高。问题食品所带来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不但给人们造成生活、工作上的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表述,卫生部拟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5。食品安全信息报告纳入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1.2 化学污染
我国化肥使用量平均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农药的使用严重超标,农药残留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农产品源头污染严重。在食物种植养殖环节出现不安全因素,导致食品不卫生、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在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并不少见,少数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使用、乱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在食品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食品防腐剂的乱用及滥用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农药的使用问题是突出问题。化学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只是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加重国家治理环境的负担。不但影响食用者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3.1.3 生物污染
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等污染问题,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生物污染通过食物而传播。不但引发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而且还能引发环境污染,导致发生严重的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加重医疗负担和环境治理负担。
3.1.4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还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毒害作用,如致癌的物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法规乃至食品经济和食品与农产品贸易方面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议。
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5
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体系
学校对食堂实行委托管理,即委托经营者经营食堂,对经营者监督管理。管理体系为:第一责任人(院长)――主管责任人(分管副院长)――直管责任人(后勤分管领导)――专管责任人(食品监管科领导)――专管执行人(食品监管员)――直接责任人(托管承包方)。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运行
成立专门监管机构,明确职责,确保监管到位:学院设食品监管科,负责对学院食堂及所有食品经营点统一管理,代表学院全面实施监管职责, 学校医院设专人全程监督所有食堂卫生管理的卫生环节,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各种食品卫生规章制度:首先制定了《学院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还制定了《学校食堂准入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食堂菜品主辅料量化标准》等20多项规章制度,设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表格15种。将食品卫生安全服务承诺、员工健康证、大宗物资采购信息上墙公示,接受全院师生员工监督。
责任落实到人、职责明确到位:学院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系把院长、分管副院长、后勤处负责人、食品监管科长和食品监管员以及托管承包单位按六级分层,层层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各级责任明确,职责清楚,有效消除了监管工作的盲点和死角。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关键点
瞄准重点安全控制点:学校食堂的重点安全控制点为主要原料和调料采购渠道、生熟食品及半成品存放、凉菜加工、豆浆制作、原料加工、饮用水管理、菜饭留样、食堂卫生消毒、员工体检等。我们针对这些重点安全控制点制定了管理制度,旨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制度。
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工作:每年专门安排“食品卫生宣传”,开展了“食堂员工业务知识培训考试”、“食品卫生知识有奖竞赛”、“系领导检查食堂工作提建议”、“食堂饭菜数量质量检测”、“校内食品卫生安全拉网检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卫生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减少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感染发生机会。
主动依靠卫生执法部门和专家:疾控中心、高校后勤伙食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专家,是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最有效的监督保障后盾。我们充分尊重和依靠执法机构和专家;主动汇报,把自身的工作自觉置于监督和指导之下;把他们真正视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守护者。
加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监管科每年组织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专题培训考试,对清真食堂员工还进行清真食品界定及掌握民族风俗相关知识的考试,通过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凉菜间加工五专要求”、“食物中毒常见的原因”等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了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水平。
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食堂员工大多临时聘任,文化程度偏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这些员工的思想问题和身心疾患,必然极大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甚至可能发生泄愤性质的投毒犯罪案件。因此,对食堂员工的管理绝不仅仅是经营者的工作,监管方在履行监管职责时从人性化的角度配合进行。实践证明,人性化管理能非常有效地帮助受托方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加强资料管理做到食品安全工作有据可查:统一制作了“卫生防疫检查专项记录本”,相关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各自将自己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情况记录备查;定期检查食堂留样试尝记录、食堂物资采购登记表、餐具用具消毒记录、食堂环境消杀记录、食堂检查体系明细表、食堂食品卫生检查登记表。
讨 论
首先,工商部门应强化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对校园内及周边区域食品经营店,严格食品质量准入制度,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对校内外商店的食品来源、进货渠道、人员健康状况等进行不定期检查。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严肃查处“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加强食品质量监测和抽查工作。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卫生检查,集中检查食堂购进原辅料的质量、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等,以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其次,学校应完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学校的自身管理。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食品采购验收、原料索证、从业人员体检、食品卫生台账、食品留样等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此外,学校还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要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食品卫生安全内容范文6
食品安全名言名句推荐
1) 把好食品安全关,健康快乐人人欢。
2) 人民健康兴百业,食品安全利千秋。
3) 食品卫生,法律保障。
4) 食品卫生法是保障您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5) 三无食品少去碰,小摊小贩离远点。
6)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7) 多吃蔬菜,多吃瓜果,健康身体人人有。
8) 食品卫生,连着你和我,连着千万家。
9) 食品卫生得注意,若是马虎要不得。
1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11) 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促进经济发展。
12) 群策群力加强食品安全,一心一意构建美好家园。
13) 食品无小事,健康是大事。
14) 安全食品为你为我为他,食品安全靠你靠我靠他。
15) 安全食品,健康万家。
16) 讲卫生人民健康兴百业,重质量食品安全利千秋
17) 健康人生,安全饮食
18) 建立完善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19) 做放心食品,保百姓健康
20) 抓好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食品安全名言名句精选
1) 人生百年为健康,若要福寿定得防
2) 人民健康兴百业,食品安全利千秋
3)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4) 群策群力加强食品安全,一心一意构建美好家园
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6) 来料检验按标准,食品安全有保证
7) 选购放心食品,吃出健康体魄
8) 树立正确营养理念,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9) 手牵手构筑食品安全,心连心共建和谐平安
10) 食品无小事,健康是大事
11) 食品卫生人人重视,国计民生时时关注
12) 食品安全,健康万家
13) 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促进经济发展
14) 生产不安全食品等于在祸害人民
15) 人生百年为健康,若要福寿定得防
16) 人民健康兴百业,食品安全利千秋
17)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18) 群策群力加强食品安全,一心一意构建美好家园
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 来料检验按标准,食品安全有保证
食品安全名言名句大全
1) 进场生产要注意,干净卫生要保持
2) 讲卫生人民健康兴百业,重质量食品安全利千秋
3) 健康人生,安全饮食
4) 建立完善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5) 食品卫生,法律保障
6)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卫生的第一责任人
7) 食品安全要重视,QS商标少不了
8) 食品安全人人知,身体健康最重要
9)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0)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11)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
12) 食品安全,健康万家
13) 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促进经济发展
14) 生产不安全食品等于在祸害人民
15) 做放心食品,保百姓健康
16) 抓好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17) 选购放心食品,吃出健康体魄
18) 树立正确营养理念,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9) 手牵手构筑食品安全,心连心共建和谐平安
20) 食品无小事,健康是大事
看了食品安全名言名句还看:
1.有关食品安全的格言
2.食品安全知识名言
3.关于健康饮食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