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1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监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连,建成后的项目投入使用是否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施工阶段是形成房屋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监理的核心,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能否达到国家规范和项目业主投资的要求,决定着建设产品的使用功能、寿命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意义出发,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意义现代的房屋建筑同过去相比无论是在建筑规模、楼层高度、复杂程度还是在安全性能上都有所提高。伴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多,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稀缺,房屋建筑的高层化和大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对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环境要求下,只有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监理和管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由于房屋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房屋建筑在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安全性和舒适性,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时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各类标准和要求集中于房屋建筑功能需求上,原有的工程施工规范根本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工程质量监督,通过落实施工规范,检验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督促工程质量,并作出相关检测检验,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安全系数和质量要求,无论是对业主还是工程施工人员,都具有较好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地勘探、设计图纸、施工和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监理质量监理。作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内容,工程的质量监理直接决定着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决定着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存在的问题

1、监理制度不完善在质量监理过程中检测手段缺失,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建设监理发展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理体制和制度。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集中体现为现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场监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其中又以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的不完善问题最为突出,致使监理责任不明、技术管理体系不严、施工过程技术控制不足,出现了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现象,进而造成了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2、监理人员素质不够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良好的监理队伍素质,强有力的执法能力是搞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基础。监理人员的素质应该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监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因此,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从严格监理人员准入和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抓起。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过程存在监理人员素质严重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监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在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临理队伍缺少,人员素质严重降低,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泛滥,没有强硬的责任感等。

3、监理制度不完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主要是我国建设监理发展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理体制和制度。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集中体现为现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场监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措施

1、完善监理制度要完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制度,首先就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质量监督处罚的可操作性。同时在质量监理过程中强化检测手段,保障质量评定的权威性。要建立一套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在内的完整的现场监理制度,明确监理责任、严格技术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技术的控制,避免和杜绝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现象的产生,从根源上消灭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事故的隐患。

2、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监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监理队伍素质,强有力的执法能力是搞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基础。因此,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从严格监理人员准入和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抓起。要提高监理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和作业能力等专业素质,加强对监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监理人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其职业道德,保障监理的公正性。

3、加大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明确质量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强化对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监督,采取自身质量监理与外部独立监理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质量监理体制,在工程招投标过程就开始发挥出立体监督的作用,防治暗箱操作和不规范行为,对整个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以及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高度重视,不仅抓好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理,还要发挥好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理作用,为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系上安全带。

4、强化竣工验收监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工作中,监理工作对于房屋建筑质量具有把关和保障作用,竣工验收监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建立企业应当提交房屋建筑质量评估材料,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进行正确评估。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之后,监理企业应当对建筑的每一个工序以及环节、部位进行严格把关,并通过调阅档案材料、实施现场审查等方式,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建筑整体质量,初步起草工程验收意见,并出具验收报告,实事求是地报告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过强化竣工验收管理的方式,对投资方、施工方以及消费者负责,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2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检测机构是必不可少的质量把关单位之一。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不断被人重视,多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检测管理工作水平对于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长期、耐久、安全尤为重要。

一、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现状

目前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是靠见证送检、见证取样、或是监督抽检,然后通过检测报告的形式体现,作为一种材料进入工程现场并是否能够使用的一种把关形式。这是工程建设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检测工作中质量控制最起码的一项工作。但是单靠检测报告的形式是不够的,因为它需要时间进行检测,需要时间编制报告。因此建筑工程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料是否达标、施工人员素质、现场管理等诸多因素决定工程建筑质量。

(一)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认识不够正确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通过相关的检测技术、检测设备来检测出建筑工程是不是存在着质量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利益的有效保证。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资料能不能过关的最初阶段,甚至愚蠢的认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仅仅只是表面性的给与建筑工程一份合格的报告而已。而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不仅仅严重的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展开,更从本质上抑制了建筑业自身的向前发展。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门槛不高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行业,最缺乏的是专业人才。其专业的人才、企业的结构以及企业的制度都还不够完善,而且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认识还不够正确、到位,所以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门槛不高。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已经获取了检测资格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企业、单位在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的检测设备等等方面,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而工作的质量也同样存在着差异性。

(三)在市场当中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

在展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陋习,而这些都严重的导致了不正当竞争的出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企业、单位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单位虽然看似没有直接的联系,仅仅只是展开检测的企业、单位与被检测的企业、单位,但实际上,两个企业、单位之间又同时存在着委托与被委托的潜在关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检测企业、单位往往经不住经济条件的诱惑,从而不能够公平的、公正的把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关口,出现一些帮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单位弄虚作假的现象。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措施

(一)人员管理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检测人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检测人员的素质包括他们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对检测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作风。检测机构要按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定期组织人员培训,跟踪标准更新,定期贯标,使检测人员掌握新标准、新知识、新方法。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对各类人员的考核,同时不断对检测人员进行责任心、组织纪律性和职业道德的宣传。对检测人员要奖惩分明,对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事故或误差超标的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树立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的责任心、敬业心和上进心。

(二)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精度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具备:

2、1 所检参数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2.2.1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制度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责任到人。

2.2.2为保证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的可靠性,要按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设备检定并建立仪器、设备检定计划表和仪器设备台账。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检测环境条件管理

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对实验室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水泥成型室要求温度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实验室一致,试体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因此说实验室及养护箱温湿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检测数据和实验结果。创造一个好的检测环境是检测机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硬件。

2.4 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检测机构应推广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检测机构各项制度,如:档案管理制度、不合格检测结果上报制度。并加强政策制度执行力度。

2.4.1 样品的接收

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在接收检测任务前,样品的接收由检测室人员负责,对样品的状态、数量、状态标识进行检查,填写样品登记表,接样人员应对试样和委托单的必要信息进行核对,对样品作进一步状态标识并将其反应在检测报告上。

2.4.2 样品的检测

工程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对检测工作负全责。检测人员要本着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服务高效的原则,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是实施检测的技术依据,它既是检测机构开展检测服务的重要资源,也是实施检测工作不可缺少的过程,对检测方法进行控制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当检测人员接到试验任务时应做好如下工作:

确认用于检测的设备、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并在检定有效期内;确认检测环境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在准备工作就绪后,检测人员在规定时间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应严格按标准及检测实施细则规定的内容执行。

2.4.3 检测结果的处理

检测人员完成检测任务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的最终产品,检测报告包含充足的信息。数据处理按检测方法进行,数据的取舍按数值修约规则进行。最后经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审核人员、授权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和CMA章方可生效。

2.4.4 样品的留存

检测机构应设有专门且适宜的样品留样室,配备样品待检区、已检区。对涉及保密和所有权的样品,应妥善保管,样品的存放由样品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帐、物一致。留样的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申诉期,留样期一般不超过60天,特殊样品根据要求另行商定。

2.4.5 样品的处置

样品的处置,根据样品的特点分以下几种处理方式:建筑工程检测中的一些样品,如砂、石、砖、水泥、钢材、白灰、粉煤灰、混凝土、砂浆试块均属于价值低、常见且不涉及保密的样品,经过检验后,其状态发生较大变化,不能被客户继续使用,试验后仅水泥按规定留样,样品保留一个申诉期,申诉期过后进行样品处理,处理时应有样品处理记录,处理人签字并经检测机构审批。

三、结语

建筑工程检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逐渐把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强化自身检测行为,改进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增强检测人员的检测质量意识,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保证检测行业健康发展,使做为主体的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殿英,徐增琴.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2)

[2] 李瑞明,阳放,李娜.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2)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3

1档案收集整理不及时

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及时形成完整体系,确保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效果。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对施工档案没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的问题,影响了档案的系统性,使施工档案难以发挥其作用。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受到建筑企业多方面影响,一些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建筑工程施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影响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在企业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建筑工程在建设后期,工程建设技术人员陆续撤离施工现场,带走部分专业施工技术档案,导致建筑工程后期施工档案的分散,给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带来困难。档案整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档案等专业性高的文献资料把控度不够,整理过程中难以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施工档案,给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难度提高

施工档案数量增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档案数量。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做好工程项目施工档案管理准备工作,依然采用原有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办法,必然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管理质量。建筑工程的施工档案包括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档资料,随着工程建设难度的不断增加,施工档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需要建筑企业根据具体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档案收集质量。建筑工程的档案管理,因为档案数量的增多,造成档案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没有保存价值的建设资料,也被保存在施工档案中,而工程总结、竣工验收等重要资料却没有被完整保存在施工档案中。

3施工档案资料的有效性缺乏

保证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是一项周期性长的工作,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的档案资料因为复印份数少或保管措施不到位,施工档案资料没有真正受到保护监管,难以保证其有效性。建设施工过程中,因为某些项目的负责人并不是时时都在施工一线,一些重要的现场资料填写,会出现代签现象,难以保证施工档案的有效性。因为施工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薄弱,没有及时将施工档案转交给业主,或在完成施工档案的转交之后,并不及时对施工档案重新进行收集整理,错过了施工档案交付后的最佳整理期,给建筑施工档案的最终价值成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档案的利用过程中,一些建筑单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施工档案的重要性,对施工档案的利用也仅限于工程验收证书、工程最终预算等方面的查验,其他价值性更高的技术文档并没有真正利用,给施工人员造成施工档案实效价值并不大的错觉。

二建筑施工档案管理主要问题的成因

1施工档案管理制度落实效果不够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还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实际工作中,各建设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施工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存在差异,影响了施工档案的统一管理。由于没有健全的施工档案管理制度,导致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档案的管理随意性大,难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随着建筑工程建设难度的提升,档案资料数量越来越多,没有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工作做支撑,导致档案管理效果难以落到实处。

2建筑建设单位和建设人员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建筑建设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仅仅把工程施工档案管理工作当做建筑工程中的一般临时性工作,没有制定企业内部的施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缺乏专职施工档案管理人员,难以保证施工档案管理质量。施工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在一些建设人员看来是一项苦差事,导致档案管理积极性不高,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中,没有做好鉴定验收工作,材料归档范围没有明确,影响了施工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三加强建筑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范围

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要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范围,在明确了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范围之后,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的整理效果。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的收集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前期的准备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和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文档资料。项目施工前的准备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开工审批表、设计图纸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变更、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工程定位测量等资料;竣工验收过程中产生的文档资料包括项目竣工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等。在明确了项目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范围后,严格按照范围要求完成档案收集整理。

2加强建筑企业的制度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程度企业根据我国对现场施工档案的具体法规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建筑企业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效果落实过程中有章可循。建筑企业要积极通过开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建筑工程人员对施工档案的重视程度。建筑企业在施工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克服传统管理经验,对施工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明确,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的质量。

3保证施工档案的真实有效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档案,必须保证施工档案的真实有效,从档案形成的源头开始,把建筑档案的形成融入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根据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对档案形成进行有效跟踪,保证施工档案的真实有效。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度控制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主要就是指对实际施工变更情况和进度进行管理的工作。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需要根据具体施工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的开展[1]。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对城市化进程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不仅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够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稳定顺利的推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压力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开展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不仅能够提升工程质量,还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存在的不足

2.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1)工程施工责任不够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非常的淡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作不仅关乎到整个工程施工安全,并且与工程进度的推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在管理现场缺乏安全管理观念,没能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2]。还有些建筑企业没有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将相关文件和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到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便会给建筑工程埋下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2)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施工原材料不仅数量较大,而且种类也非常多,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其质量,必定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我们必须得把好施工原材料质量关。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工程监理认为通过官方检验报告和抽样检验等方法便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报告,同时他们认为量化产品和工业化设备质量之间难以有着离散性这一特点。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工程中必须得应用的材料,如砂、石等材料的质量离散性就非常大,所以我们必须得保证这些材料能够按时的跟上,确保施工进度能够正常的推进。

2.2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

①施工材料。如果施工材料供应不及时,将延误施工进度;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便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进度[3]。②施工人员因素。由于施工人员存在不规范施工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施工规范性和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保障工程施工能够顺利有序的推进。③施工设备和技术。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施工技术和设备,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施工难度。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选择不合理和施工设备使用不规范都会引发很多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施工进度。

3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措施分析

3.1重视施工计划的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计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指导依据之一,其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直接关乎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要想更好的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就要注重对施工计划的不断完善,并以其来对具体施工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提升施工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施工进度控制有效性。

3.2加强重视施工制度的建设

要合理的建立施工进度报告制度,使相关人员更好的了解具体施工情况,确保施工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促使施工项目进度稳定的推进。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认真仔细的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具体情况来解决。科学的施工进度控制具体表现在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制度的完善,提升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3.3合理的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中,有助于更加及时的搜集各种相关信息资料,提升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效率。除此之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强化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以便更好的进行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计划的调整。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管理和进度工程质量,要重视任务调度效率的提升,以便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创造安全、稳定及有序的施工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中存在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及施工不规范等问题,要求建筑企业不断的进行施工计划的完善和改进,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使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东阳.工业建筑的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13,39(3):250.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5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一、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项复杂技术工作进行系统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它以现场施工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实现工程既定项目管理目标为最终目的,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安排,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规范、安全、有序,从而满足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要求。 (一)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房屋建筑工程实施科学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能够确保施工过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升施工企业现代化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予以解决。通过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消除施工质量隐患、安全隐患,使施工工序井然有序地进行,进而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施工规律,促进施工过程有序进行;其二,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在保证施工安全、技术可靠的基础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其三,优化配置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各项资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最佳的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原则。在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实施质量管理,不仅要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而且还要实施规范的现场施工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实现各项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施工人员、技术、设备的潜力。

2.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既要控制施工进度,又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从而防止现场施工中存在资源浪费、不合理开支等现象。

3.标准、规范原则。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必须建立起标准、规范的施工秩序,协调好现场施工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避免施工过程管理出现主观随意性,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建筑企业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时,可能会将追求高额利润定为目标。有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从而导致了施工现场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基与基础问题。就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基础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之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房屋建成后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若是基础不稳固,则很有可能造成一连串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甚至造成楼毁屋塌的后果。但在施工现场中却往往有一些承包商在利益的驱动下罔顾质量,购置劣质建材,导致房屋基础下沉,由此造成的墙体开裂、下水堵塞、管道断裂,甚至结构整体倾斜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二,墙体问题,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尤为明显。由于墙体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措施,常会在框架与砖墙交界的位置上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尤其是房屋内四个角上裂缝情况更加严重。同时因砖砌墙体结构致密性不足,再加上防水做法不到位,造成外墙渗水现象也比较常见。这对房屋的使用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程序存在漏洞,致使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这与我国建筑业的管理模式有着很大关系。由于工程分包队伍较多,各自以利益为重的情况无法避免,加之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涉及多种专业技术,如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等等,每个专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准和作业空间,由于施工现场交叉作业较多,从而使得各分项工程很难非常协调地按照各专业相应的技术标准完成,这样质量问题的出现就在所难免。

三、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现场会议制度、质量责任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施工进度控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首先,落实质量责制度。由于人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者、操作者和执行者,所以质量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现场施工总负责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职能和权限,并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各项资源作出严格规定;其次,现场施工应当建立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国家相关规定的技术复核制度,构建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规范性,强化施工过程技术控制;最后,完善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针对现场施工中因原材料、施工工艺、设备、技术方法、组织指挥等因素而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报告制度和处理制度。

(二)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和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安全是质量的保证。首先,现场施工管理必须遵循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管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协调统一施工安全和生产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施工项目总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其次,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想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就必须使现场施工全员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施工企业必须积极组织施工队伍学习安全技术规程,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范,从主观思想上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程度;再次,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作业条件、环境存在不安全隐患,加之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存在漏洞,从而导致违规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所以,施工现场必须强化安全检查监督,以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提高现场施工质量。

(三)实行施工现场动态管理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若是单纯采用静态管理的方式很难达到最佳效果,为此要求项目经理应当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随着工程进度对现场进行管理,如一些分项工程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材料设备进场,这时项目经理便可以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调动,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现场混乱施工的情况发生。为此,项目经理必须对施工现场各个工序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并按照施工场地、环境以及条件等对现场施工进行指挥和调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场管理有序,施工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加强材料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材料管理要重点控制物资资源消耗,如钢材、水泥、砂石等,强化施工材料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出入库、领用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在工程施工前,应当对施工材料的消耗量进行计算,明确工程材料数量,为控制材料采购量和使用量提供可靠依据。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做好材料种类和数量的清点工作,提交消耗材料汇总报告。

四、结论: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从而使得施工质量管理问题频发。为了进一步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地手段和方法,不断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为施工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使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得以保障,社会效益相应提高,进而使企业实现双赢的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威振.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0).

[2]郑剑均.柴春波.关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0(12).

[3]苏义才.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与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10(2).

建筑工程报告制度范文6

1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含义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针及政策,利用科学高效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涉及到的人员组织的分工协调,资源技术的分配应用,以及质量监管,人员监督等多个方面的科学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技工技术。

1.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与工程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是建筑行业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要求。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建筑施工的施工成本,合理缩短施工工期并保障施工质量,还有利于先进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新型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的接受与应用,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耗时较长且规模较大的工程,受人员、技术水平、施工设备、施工方案影响较大,投入资本和劳动力相对较高,只有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发展。

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首要前提条件,首先施工单位要具备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调度、安排、处理能够有法可依。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制度完善时,要着重注意保障施工图纸会审,资料交底以及工程检验评级工作的顺利进行。良好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一方面有助于施工人员了解建筑的设计要求,更好地衔接设计工程与施工作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施工图纸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为了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以外,还需要对施工资料进行交底;当施工作业完成以后,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工程质量检验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验,避免工程质量不过关。另外,为了保障施工技术的优化和改进,还需要建立施工技术的变更批复制度,当施工技术需要变更和优化,或施工材料不符合实际要求时,项目负责人应会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相关讨论,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要求。同时,需要有专门的考核检验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为了提高工程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确立施工技术人员的定期专业培训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工程施工人员能够胜任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科学高效的进行。

2.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除了从制度上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外,管理人员的良好专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为了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施工单位应引入管理人员的岗位奖励与惩罚制度,确立管理工作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并结合岗位责任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相关理论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只有重点落实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切实保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明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也是一大工作重点,在施工工作的进行中,要对工程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和资源统一部署、统一调配,明确技术、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以保障问责制度的有效实施。另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方案,定期安排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保障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切实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和科学进行。

2.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工作,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开工之前,应该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组织计划,对现场的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科学的考察调研,根据所得的调研结果,以及招投标文件、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资料,制定现场施工的组织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概况、进度的计划安排、分项计划以及特殊的施工要求等。只有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切实做好安排和调研,才能保障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同时,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宣传工作也是一大重点,现场工作的管理离不开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对现场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4加强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管理和鉴定工作

当建筑工程按施工合同完成了项目要求的任务以后,需要由发承包人进行竣工验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竣工阶段的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最后管理阶段。一般情况下,竣工阶段管理分为竣工验收准备、编制验收计划、现场验收、竣工结算、竣工资料移交以及办理交工手续等步骤。在进行验收准备时,首先需要明确各验收人员的管理职责,建立收尾小组;编制包含有工作项目、收尾完成时间以及工作负责人的检验计划书;负责准备工作的项目经理需要在完成计划后进行报告,报请相关部门进行工作验收。建筑工程在竣工阶段对于竣工资料也有一定的要求:竣工资料应符合相关规定,包含技术文件、工程图纸、检验报告以及工程变更处理的相关记录等,要做到资料的完整和真实。在竣工结算时,要按照工程合同以及施工质量检验报告等内容进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