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用教育现代化理念,着力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教育思想、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全市6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6所。根据“十二五”校点布局规划,到2015年需要撤并的有7所。对规划设点的49所学校,根据本市学校实际状况,拟在2020年底前分两个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
第一阶段:2015年达标学校31所;
第二阶段:其余学校在2020年底前全部达标。
三、主要任务
(一)按照《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市学校布局,分两个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规范学校管理,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切实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为确保我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教育局决定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科学规划,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科学的规划是创建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各学校要根据全市创建工作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列入2012年创建的学校,创建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于月31日前交市教育局督导办公室。
(三)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的重要基础。一是要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要结合新一轮校点布局调整和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规划,落实经费和项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12年至2015年完成所有无抗震设防能力校舍的拆除重建和加固改造。要统筹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等项目,提高综合效益。二是高标准实现生活设施配套和教学设备达标。要以本次创建活动和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装备项目为契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抓好生活设施配套和教学设备达标。三是加快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建设步伐。要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计算机装备建设,力争达到生机比:初中8:1,小学10:1;师机比1:1的目标。加快以互联网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标志的“班班通”建设步伐,确保2012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四)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达标创建过程中,各学校,要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的认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课内比教学”教师继续教育等途径,全面提高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全力打造一支思想领先、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管理到位、思想开拓的生机勃勃的骨干教师队伍。保证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有学科分布均衡、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一是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抓校长队伍建设就是在抓学校未来发展。我们要加大校长队伍培训培养力度,增强校长现代教育意识,提升校长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要加大校长队伍的管理、交流、考核和监督力度,全面实行校长任期制。二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补充、退出和援助交流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城乡教师援助工程,有效化解教师结构性矛盾。三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坚持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探索促进教育教学专家成长的制度机制,完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遴选、考核管理与表彰激励制度;四是要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保障“教者从优”,激励“优者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完善教师的津补贴、养老、定期体检、休假疗养等政策,落实农村教师工资、津贴补贴、职务等倾斜政策。
(五)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以创建为契机,狠抓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提高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幸福度。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创建中找差距求发展。以《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方案》为准则,对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文化,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每一位适龄孩子都能完成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在具体操作中,要力争实现“四化”。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变经验管理为制度管理。二是管理体系网络化。健全校长全面负责、党总支(支部)政治保障、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监督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完善的学校管理网络体系。三是管理行为民主化。探索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管理手段信息化。建立校园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在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的引领,通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活动,突出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效课堂,打造优质课堂。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德育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系,健全德育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完备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课程体系。二是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典型带动、样板示范和专家引领,深入开展中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是全面推进小班化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各学校要按照《湖北省义务教育条例》,推进小班化教学,努力实现小学35人以下,初中40人以下的编班要求。四是坚持搞好教科研工作,强化校本教研。要以课堂为立足点,以教学实际为结合点,以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搞好教学科研工作。五是坚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2
2、教风建设:教风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集中反映。教风主要表现为:规范的言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
3、学风建设:学风是学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对待知识和业务学习提高的基本学术和学习风尚。学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珍惜时间、个人研究与群体探索、浓厚的学习氛围,等等。
4、生活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是校园全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思维、方式和牙质,是校园文化中最普遍最实在的层面,是体现教育转移风俗、美化人生这本质目的的基本表现。生活作风建设主要表现为:规范师生日常言行、体现学生精)申风貌、提升学生精神品味,增强职场观念和职业生涯意识等等。
5、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两大部分,它是人文、科学和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要突出“中职性”,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要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及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思想内涵来陶冶和净化学生,实现环境育人。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3
关键词 教育技术;教育装备;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21-0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quipment i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Chen Zichao, Chen Junhong, Ou Jianfong
Abstract In Foshan City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educational equipment,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features of the educational equip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equipment is the main bottleneck which i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ut forward propos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equipment; urbaniz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从而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在教育装备的投入方面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在传统的实验室、实验仪器、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也出现滞后现象。因此,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全市性的教育技术装备专项检查工作,旨在积极推动区域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均衡发展,增加对学校的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等教育技术装备薄弱环节的关注,同时为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教育装备建设标准做准备。
1 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调查工作结合佛山市中小学“新装备”工程专项督查工作同时进行,调查的重点是实验室、仪器配备、装备的管理以及使用情况等。调查使用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06版)[1-3]、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08版、高中2004版),针对小学和中学的不同要求设计制定的。实验室和信息化装备建设的一级评价指标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组织管理、装备情况和教学应用。其中组织管理重点考察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装备情况重点考察实验室(功能室)建设、教学仪器配备和信息化装备;教学应用重点考察科学实验、实验教学研究、应用成果和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专项调查工作在市直和各区范围内抽取了62间学校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完中,另外还对全市各区部分学校的校长、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进行了访问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1)实验室。
①实验用房及配套设施。
实验室:学校的实验室数量达标,面积基本达标,基本能满足目前的实验教学需求;个别小学实验室仪器配备比较残旧;个别中学化学实验室没有安装洗眼器以及没有做到抽风口到台,有的实验室没有信息化教学设备等,在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细节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仪器室与准备室:在数量上和面积上多数学校达标;化学实验准备室和化学药品仪器室都安装了通风设备;易燃、易爆、有毒药品和强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基本做到单独存放,但有个别农村学校的化学药品仪器室与准备室合用,化学药品存放较为拥挤。
数字化探究室:约一半学校仍未建设数字化探究室,已经建设了探究室的学校大多数未能真正开展探究实验。
专用教室:音乐、美术、体育等专用教室建设情况基本达标。
②仪器配备。以4个平行班Ⅰ类配备1套计算,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达标,只有个别旧校的教学仪器配备不足。个别偏远地区的新建小学尽管仪器配备达标,但由于缺乏科学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科学教师,导致部分仪器设备闲置。不少中学历年残余的化学药品较多,不知如何处理。
③实验人员。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实验管理员,大多数由科学教师兼任。大多数中学有少量实验管理系列职称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少部分学校基本上没有实验管理系列职称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多数由学科教师兼任。由于实验人员不受重视,职称晋升难,与学科教师相比收入普遍偏低,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政策上解决实验管理人员的编制和职称晋升问题。
④实验教学与研究。从资料上看,学校每学期按教材要求各年级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室内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记录,学生实验的开出率也很高。许多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制度,但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开放工作还未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
近几年,佛山市的自制教具在省内和全国的评选活动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实验方面的研究课题和论文也较多,但这只局限于部分学校。全市的自制教具整体水平相对较高,但也有个别学校对于此项工作不够重视,实验方面的研究课题和论文较少。
⑤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环境整洁,各项制度健全并且能上墙,不少学校做到实验室环境的美化(如张贴科学家画像、科学标语等)。实验仪器账册规范,多数学校能按照规定,每学年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清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仪器陈列基本做到规范、科学。教学仪器的分室、分柜、定位存放基本符合规范,标签张贴基本符合规范,但个别学校标签残旧。各学校实验室基本上都有安全防火设施和防护急救用品,但个别放置位置不当。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保养意识不强,缺少记录。不少学校仪器说明书等资料不全。
⑥实验室工作特色与创新。除传统理科、文科、艺术等专用教室外,根据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建设和配备有特色和创新型实验室或园地,一些小学的特色比较明显,如三水区乐平中心小学的民乐队,南海区樵北中学的田径特色,禅城区第九小学的课外科技活动等。
2)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工作一直以来是佛山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
①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计算机总台数突破145 000台,平均每5位学生就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则每人1.03台;多媒体约14 800套,约92%的课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90%的学校建立了校园网。
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较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相当普遍。同时市教育局每年举行一次全市多媒体教学比赛,今年则改为“微课”比赛,这些活动对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日常更新、维护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比较残旧,尤其是小学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就需要督促有关镇街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尽快进行更新换代。
2.2 分析与讨论
1)城乡总体差距在缩小。城市学校和乡镇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乡镇绝大多数新建学校的软硬件情况已经赶上或超过城市学校。这首先是因为城市化速度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程度高,在经费投入和吸引人才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是因为新建学校起点高,具备后发优势。
2)新旧学校差别大。对于城市学校而言,相当部分旧市区内的旧学校硬件设备较差,特别是小学,甚至比不上乡镇的中等学校,具体表现为经费不足、硬件设备残旧、实验教师缺乏,实验开出率偏低,反映出旧市区街道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学校的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乡镇学校而言,镇办的中心小学的软硬件普遍较好,具体表现为实验室教学场地充足,设备也相对齐全,学校领导重视,师资力量较好。但乡镇的旧学校情况仍不乐观,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均比较缺乏,甚至个别偏远山区的新建学校师资力量仍然欠缺。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经费投入少和对人才欠缺吸引力有关。
3)区域差距在缩小。调查发现,佛山市下核各区的学校之间差距在缩小,相对落后的区域与相对发达的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也反映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差距在缩小,城市化程度趋于平衡。但值得注意的是,极个别较为偏远落后的山区学校与装备标准仍有较大的距离,这可能要依赖当地经济的加速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4)实验人员素质低、待遇差。这次调查中各学校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缺乏实验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问题的关键是无编制和待遇低,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实验人员素质差,待遇低,晋升难,培训少,不受领导重视,其中小学大多数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个别学校甚至出现有仪器但教师不会使用的情况。
5)数字化探究室形同摆设。调查发现,仍有约一半的学校未建设数字化探究室,已经建设了数字化探究室的学校大多数未能真正开展实验探究,形同摆设。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欠缺技能培训和积极性。
6)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依然严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无论城市或乡镇的外来流动人口都不断增多,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依然严峻。这一方面与政策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到教育场地和设备条件的限制。
3 建议
3.1 深入开展教育装备建设,努力实现教育装备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根据佛山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的现状,及时启动《佛山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制定一套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装备建设标准,促进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3.2 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努力提升乡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根据新制定的《佛山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标准》,在经费和政策上向乡镇旧学校倾斜,重点解决乡镇旧学校的硬件建设;加强乡镇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根据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特点,加大经费投入,撤销或合并旧学校,按新《标准》的相关规定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乡镇新学校;及时调整政策,切实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3.3 加强市区旧学校的经费投入,努力提升市区旧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
在教育发展策略上不能只顾重点学校,要认真依据教育公平的原则投放教育经费;在经费和政策上要向旧市区内的旧学校倾斜,重点解决旧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结合城市旧区改造工程,适时撤销或合并市区旧学校,按新《标准》的相关规定高起点、高标准建立市区新学校。
3.4 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建设,数字化校园助推佛山教育现代化
从数字教育到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是一致的。佛山的教育信息化目前已经朝着教育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有部分学校正在进行探索实践与推广应用,有望走在全省前列。但要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总结和提高。同时,数字教育或智能教育不仅要做好硬件设备的建设工作,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也要跟上,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教育教学绩效。
教育管理信息化要实现区域性的突破,逐步形成佛山基础教育数据中心。积极发挥地区教育云计算平台的作用,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发挥各学科优势,开放协作,共建共享,建设和完善具有佛山特色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丰富资源。同时,积极探索网络道德文化教育,让师生学会聪明地对待各类信息。
3.5 加强实验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将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结果纳入升学成绩并常态化,可引起学校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有利于促进教育装备建设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议首先在初中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中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最终将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成绩。
4 结束语
佛山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教育装备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教育装备建设已成为制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加速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水平必将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JY/T 0388-2006 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S].2006.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4
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背景之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从经费投入和教学管理来看,介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在办学模式上有其独特性,其财务活动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财务活动亦存在明显的不同,尤其体现在办学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管理方面[1]。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财务制度的建设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析独立学院财务制度的建设成为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其研究将会提高我国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1 独立学院的财务环境
独立学院的办学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办学合作方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学生的学费收入和银行贷款。因此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通过合理的资金安排,将以上经费投入到学院管理与教学过程中,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教学设备的购买、教学与人员报酬等方面,通过合理的资金分配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让这些资金安排得到最优化的效果,产生最大化的使用效率,独立学院的办学才能得以继续,发展才能得以可能。因此,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其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一样,是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财务管理活动来形成经济上的最大效益,保障相关者的利益。同时以此作为办学动力,反过来提高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时间较短,办学机制还比较新,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基础不够牢固,制度方面还有待完善,所以在独立学院的经费管理和使用上仍缺少一定的经验积累,也缺乏相关制度的规范,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摸索。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独立学院需要做到财务独立,因此加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措施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2 独立学院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2.1 制度建设是独立学院办学优势的有力支持
独立学院具有“优、民、独”三个重要的特征。“优”指的是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源比较优质,它可以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教学资源并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提高办学效率;“民”指的是民办机制,该机制非常灵活、自主,生源充足,既可以克服公办高校制度上的各种弊端,同时也可以避免民办高校发展不够规范以及资源配置不够充分等问题;“独”指的是独立学院在法人资格、教学管理、招生方式、证书的颁发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由此独立学院有着很多民办高校以及公办高校所不具有的优势,有效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建设完善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来支持独立学校的稳定运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2 财务制度是独立学院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多,主要有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公办学校收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不同的办学模式其利益相关者不同,独立学院的发展需要确保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才能使办学资金获得保障,才能使之得到长久、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校在扣除掉预留发展基金、办学成本以及根据国家规定收取的必要费用之外,出资人可以在办学结余中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这也是独立学院的特点之一[2]。这种特点使独立学院受到了社会上企业经营投资理念的影响,投资人如果在办学过程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就会导致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建设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制衡出资人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协调好出资人逐利性与学院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的平衡。
2.3 财务制度建设是独立学院提高财务管理与加强监督的有力措施
现代化管理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财务管理离不开制度建设,各项经济事项的开展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许多独立学院自创办以来,一般依托母体进行管理,很少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制度,这已经不符合学院发展需求。另外,正因为许多独立学院缺失制度的建设,特别是财务制度的建设,往往带来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3]。例如,财务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学院对外投资决策的论证性,基本建设与资产设备购置的招投标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相应的财务制度建设,要用制度来规范我们的管理行为,促进财务管理,同时也加强了财务、审计的监督,减少财务风险。
3 独立学院财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独立学院财务因政策不明而缺乏规范
为满足社会对教育强烈的需求,《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出台之后,独立学院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对独立学院的规范管理的政策、制度、要求、评价并不完善,在财务管理上也同样表现如此情形。具体体现在:收费标准的不一致,各省之间差距较大,且各省在对独立学院的财政支持力度也各不相同,缺乏合理的调节机制,影响独立学院的竞争力、发展力;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的主体不同,有的具有财务管理的独立性,有的受母体制约,有的由投资方管理,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财务的管理和使用受控不同,对学院的发展影响差异大;依据的财务制度不同,有的依据的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有的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选择适合自身特质的财务会计制度,失去其统一评价与评估的标准。
3.2 独立学院资金来源因缺乏保障而存在风险
独立学院属于自主经营的公益性组织,自负盈亏,因此学院的支出全部由学费收入或者办学合作方承担,如果财务管理不善致使教学经费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高校将会面临严重危机。大部分的独立学院都是依靠银行贷款来实现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一直处于负债状态,这样的情况让独立学院承担着较大的经营风险[4]。此外,学生的学费收入是学校日常办学的主要收入来源[5],如果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独立学院的日常经营活动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3.3 独立学院因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致使资金利用率低
由于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很多独立学院的领导以及教职工都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科研任务的研究中,忽视了合理使用教学经费的重要性。独立学院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因此要想利用有限的资金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独立学院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以及资金利用率低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教学设备等的采购控制不够严格,在资金充裕时没有仔细确定教学设备的采购数量,在资金不足时必要的教学设备又无法及时补充。第二,教学经费的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某些部门经费剩余,但是有的部门的急需经费又无法及时到位等情况。
3.4 独立学院因统分关系处理不当而使资金统筹不尽合理
独立学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校,其财务管理内容亦非常复杂,为便于管理一般都会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很难准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如果权力太过集中,虽有分,实为控,就很难合理地、全面地掌握学院以及各部门间的财务收支情况;如果管理权力太过分散,各自站在部门内工作的角度,财务管理工作又难以得到合理的统筹和安排。另外,在预算管理和执行上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由各专业和部门负责相关预算工作,财务部门就很难提出准确的意见[6]。但财务部门负责到具体部门的预算,由于财务部门并不能真实了解不同专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又很难作出合理性、必要性的预算。
3.5 独立学院因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而使财务监督意识淡薄
财务监督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及资金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很多独立学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都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制度并不完善,因此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监督的作用[7]。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意识的淡薄,致使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行使财务监督作用时,缺乏有力的依据,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造成浪费及流失现象。
4 关于独立学院财务制度建设的建议
4.1 建立明确合理的经济责任制
针对独立学院财务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管理制度规范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的方式加以改善。经济责任制是指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公司、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总指标加以分解,层层落实到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及职工个人,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的执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制订预算方案以后按照管理层次的不同来控制收入与支出,各自承担相应收支管理的经济责任。第二,制定创收收入分成政策。独立学院创收活动的管理是非常敏感的一个环节,涉及多方利益。为了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独立学院可以在兼顾学院、教职工以及投资方等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采用分成的政策对创收收益进行分配。
4.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
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调动各方的力量让资金利用率获得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对于确定需要购置的教学设备,从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等各个方面制订预算控制方案,加强对购置环节的控制;第二,深层次地挖掘出学院的内部潜力,科学合理地确定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以最大的学生量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以及达到资金积累的目的;第三,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分配教学经费,尽量避免经费闲置情况的出现;第四,贯彻节约的资源使用原则,做到“财产”尽其用。
4.3 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是独立学院与公办学校的最大区别,也是造成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强化学院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采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等方式降低学院的经营风险。为此,独立学院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可以开展评估工作,与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并确保偿还贷款的能力。另外,独立学院还可以制定中长期发展的财务规划,长远而又具体地进行分析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根据学校规模以及实际财政情况控制贷款数额和经费的使用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风险预估,提前预知风险状况,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
4.4 建立绩效考核评估,形成激励机制
针对不同教师、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不同的情况,学院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模式来确定教职员工的薪资,让付出更多精力的教职员工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体现,激发教职员工的上进心,让他们不断寻求自身的进步以满足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绩效考核模式是很多现代企业所采用的管理制度,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潜力,将单位的进步建立在员工的自身提升上,实现双赢。这种模式同样也可以应用到独立学院中来,让独立学院的教职员工在绩效考核模式的促进作用下更加努力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让学校的资金得到最大的利用,创造出更多的有用资源。
4.5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审计与监督
公办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只限于内部规划,处理好教学活动涉及的收入与支出关系即可,但是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还涉及出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管理过程更加复杂。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及使用效益是增加投资人信心,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出资人的利益。比如可以让合作方利用社会审计对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年检,让合作方可以发挥财务监督作用,这样既可以让合作方更加了解学校的财务情况,让合作方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能让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得到改善。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5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高标准实施“十五年普及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区基础教育继续走在省、市前列的重中之重。为加速初中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现就进一步优化我区初中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规范办学,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优先发展初中,按照《*区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优质、均衡、活力、特色”的初中发展目标,加快改革步伐,加大经费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加紧文化培育,努力站在新的起点上率先实现我区初中教育的现代化。
二、主要目标
1.优质资源全面提升。按照“十一五”规划,新建、扩建几所学校,加速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一致,优质师资互通互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优质发展的基础上,城乡教育基本一体化。到2010年,全区所有初中都成为省标准化学校、市现代化达纲学校。
2.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各校办学思想更加凸显,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校管理更加精细,校本教研训有效整合,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显著提高,特色学校普遍生成,校园和谐,充满活力。到2010年,形成“一校一品”格局,90%以上学校成为省示范性初中。
3.德育工作成效卓著。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理念具体落实,全员育人意识牢固确立,学校德育体系基本形成,课堂主渠道渗透成为常态,体艺活动和社团组织丰富多样,实践体验环节更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三位一体”网络日益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完善,校园文化示范学校逐年增加,德育特色品牌不断涌现。
4.教育质量全市领先。师资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学生身心素质不断提高,中考成绩保持全市前列,低分率逐年下降,城乡教学质量趋于接近,各类竞赛获奖稳步攀高,生源外流现象明显减少。
三、措施与要求
(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政府公共职能
1.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继续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保证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按10%的比例逐年增加;对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按本区户籍学生人数,给予相对应的公办学校生均教育事业经费1/4的补助;在教师工资统发的基础上,实行义务教育段教师奖金福利的统一发放制度,保障教师总体收入逐年提高。
2.加快改善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安排义务教育段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落实每年生均10元的图书经费,继续实施每年不低于500万元的教育装备补助资金,并从20*年起提高对各校的装备补助标准。完成我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的教育基本建设项目,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条件。
(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管理
3.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的思想、业务和作风建设。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真正发挥校长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校长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经营,精于策划,务实创新,精细管理,不断寻求新突破。
4.强化校长聘期目标责任制。科学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完善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强校长年度考核工作,实行绩效考核与岗位津贴挂钩,建立校长能上能下机制。加快建立校长后备队伍“人才库”,加大优秀校长成长的培养力度,广泛搭建锻炼提高的平台,积极实施校级干部挂职、交流、轮岗制度,推进校长队伍逐年更新。
(三)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自觉规范办学行为
5.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各项教育法规,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均衡编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公平对待外来务工子女,努力实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100%进公办初中就读。
6.抓紧民办教育机制的探索研究。全面落实民办学校“五独立”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办学体制改革,扶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致力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各种综合措施,尽快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与公办学校的差距。
(四)扎实开展校本研训,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7.加强校本研训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大力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热情。创设有效载体,谋划教研策略,营造教研文化,注重科研引领,建设学习型校园。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力戒教育教学事故,鼓励实践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8.高度重视教师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学校内部岗位设置,破解教师结构性矛盾,确保体育、音乐、美术、劳技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逐年专职到位和实验、图书、卫生、网络等人员的专业化。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逐年增加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名优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力度,提升初中教育的软实力。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推进教师梯队建设,不断壮大优秀教师团队,尽快增加名教师、骨干教师以及特级教师的比例。
(五)优先发展农村初中,着力推进均衡教育
9.加大农村初中的倾斜力度。继续实行设备设施补助倾斜,各类评先评优适当照顾,山区、海岛津贴按原规定发放等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农村小班化教育实验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初中教学水平;加强优秀教师流动、支教的制度建设,落实新教师调配优先考虑农村学校;严格学籍管理制度,有序控制城镇学校向农村招收择校生的现象。
10.完善城镇学校反哺农村学校的机制。推行以“捆绑式”为特征的集团化办学,实行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育资源全面捆绑,做到教师团队互派、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投入互补,以强校带动弱校,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广。区教育局将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促进此项工作的健康推进。
(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1.稳步推进招生名额分配制度。从20*年起,实施我区三所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初中招生名额全部分配到各小学,省一级重点中学招收保送生将30%左右的名额定向分配给各公办初中,公办高中招生的分配名额由原60%再适当提高的招生政策,同时公办初中新招的初一择校生将失去定向保送资格。
12.强化综合素质的导向功能。在坚持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基础上,从20*年起,恢复体育中考和技能类素质加分,并计入中考总分。继续实施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的相应降分政策。
(七)培育和谐校园文化,关注学生全面成长
13.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学校要切实把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德育的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体系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机、有序、有效的渗透,合力打造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心理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家庭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
14.全面践行特色办学的理念。学校要重视自身历史的积淀,挖掘文化内核,整合资源,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错位实施。要加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丰富课外文体活动,强化教育课题研究,争创特色品牌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八)深入学校加强指导,倾力打造优质初中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6
关键词: 学校管理 硬件设施 校园环境
强化学校管理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围绕校园整体开展的群体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学校借助现有资源及先进理念,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升级校园硬件设施,打好校园文化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先头兵,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如同空中楼阁。为此,我校依据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为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校实施了整体的升级改造。
首先,我校根据学校现有基础,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学生进行整体布局,我校总占地面积93380O,建成了多功能的教学区,如实验基地、现代化的度媒体教室,同时对教学的基础教学用具及软件进行升级;为了让我校师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建成校舍15071O;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开发运动区,如新建标准运动场。经过升级改造学校整体环境得到巨大改善,让教师更加舒心地工作,学生更加舒心地学习。
其次,在校园布局上进行了统一设计,校园外墙采用古典色,如一面“百龙壁”充满中华文化的气息,建成池塘、凉亭、树木相间的优美环境,就连学校的雕塑也无暇融入整体环境中,整洁有序、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教育的启迪,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实现环境教育人,环境改造人的目标。
二、创造优美校园环境,发挥校园环境功能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优美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受到启发,受到启迪。为此,我校打造以绿色为主体的文化园林校园,不为了建筑一间房而减少一寸绿地,严格保证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都传情。
第一,绿色主体,园林校园,美化校园。学生各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容易受到环境感染,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师生心情舒畅,人际和谐。校园采取园林风格,小桥流水,树木环绕,与蓝白相间的教学楼相映成趣,漫步其中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优美的环境切合学生心理,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
第二,文化装饰,营造氛围,教人育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就是要通过校园的文化装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教人育人。我校作为榜样式风格校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能激发学生求知、上进的心理,在校园的外墙,教学楼的外墙等都成为宣传本校文化的基地;在走廊、过道、校舍等地方悬挂名人名言、图文并茂的《弟子规》等宣传标语,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校门口,教学楼的雕塑等位置,布置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标语,既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通过这种“无形的言语”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辟专门的文化宣传栏,对学校历史、环境、文化,甚至安全事项进行宣传,培养师生的责任意识与进取意识。
优美的环境不仅能赏心悦目,而且能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文化教育功能,更能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校园建成师生的工作、学习、成长的乐土。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是校园正常运转的保障,是规范师生言行,保证校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需要。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规范师德,树立校风、教风、学风的有效保证。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第一,提高管理意识,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整体设计,精心安排,制订了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同时,在校园发展过程中,我校重视各项制度的完善,将制度建设作为一个工作来抓,建立了涉及学习、生活、工作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将校园人、教学楼、校舍、操场等都纳入制度范畴,并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形成有制度、能执行、能落实的良好局面。
第二,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三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民办学的教学理念,确立了“爱国、求知、强身、立业”的校风,形成了“严谨、通达、爱生、乐教”的教风和“立志、勤学、守纪、成才”的学风。
校风就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在校风建设上,我校积极倡导主人翁精神,将爱国作为基准,确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位,让师生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也不会有我们现在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建设具有文化气息的学习风气,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是以后我们安身立命的资本;同时我们重视体育锻炼,建设专门的运动区,让学生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立业不仅是对学生学有所长的要求,而且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风是一个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特点,承载着师德师风师能多层次的内涵。我校长期坚持师德建设,树立教师形象,明确教师先做人后育人的理念,强化教师业务,通过多渠道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让教师形成“严谨、通达、爱生、乐教”的教学风格,成为新时代的教育者。
在学风上让学生从小就树立高远的志向,让学生养成刻苦学习、守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校是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而且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形成快乐自信、敢于挑战的学习风貌。我校学生在本地区比赛中多次获奖,整体成绩也名列前茅,同时学生敢于创新。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凝练校园文化精髓
课程资源和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展,让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在日程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建设达到知、行、意统一,进一步推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第一,借助课程资源,彰显文化功能。我校利用德育教育课程的机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书法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