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学校教育常规管理
制定了学校的教育常规,就必须加强常规管理工作,就应该切实执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只有在切实执行的实践中才能产生。如果有了管理常规而不执行,也就就失去了制度的意义,甚至还不如没有制度。
学校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建设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怎样进行常规管理,这是我们每个学校领导必须认真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一、领导带头身体力行,率先遵守,是教育常规管理的首要条件。
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法规”,它不仅是管理学生和教师的,也是管理领导的,领导能否身体力行、率先遵守往往是规章制度执行成败的关键。如果只用规章制度来管理群众,领导置身于规章制度之外而一切可以特殊,那也不会对群众起到什么约束作用。即使对群众起约束作用,也只能是暂时的,绝不会长远地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理古人已经为我们作了精辟的阐述。因此,我们学校领导必须做执行规章制度的楷模,以身作则,维护规章制度的尊严,为常规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常规管理的核心和实质。
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并宣布执行,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和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同的,只有配合以良好的思想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规章制度和纪律一样,只有建立在群众自觉遵守、执行的基础上,才会真正产生巨大的约束力。思想教育工作与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规章制度的威力就会畅通无阻地得到发挥。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执行规章制度的始终,要反复地、多种形式地宣传规章制度,使之深入人心,使人人提高自觉性,产生进取心,这是常规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实质,需要领导者花大气力,做艰巨细致的工作。如果规章制度没有足够数量的群众基础,没有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前提,就会成为形式,在群众中间失去约束力。规章制度和思想工作是不能互相代替的,那种认为有了规章制度就可以放松思想教育的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同样,如果认为只要做好思想工作就可以不要规章制度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不论是思想工作还是规章制度都不是万能的,必须使二者的约束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应,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明确分工,分层负责,是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
学校教育常规是按学校教育各项工作的特殊需要分别制定汇总起来的系统,因而学校常规管理应该是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按领导的分工情况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明确分工,分层负责。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等责任均必须明确,对校长来说,着重应把精力放在检查、指导、落实上,不必要求各层次的负责人在照章行事的过程中,事事请示、汇报,应该放手让同志们有职有权地独立自主地去处理他们份内的工作,定期总结汇总情况。这样,以便使校长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学校发展中的根本问题。
在分工负责中,必须注意用人艺术。常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发挥教职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分工负责、分层管理中要讲究用人之道,明白用人的科学,对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知人而善任,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坚持人事相适。分工负责,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授职必须授权,权职相称,才能才职相适。把职务、权力、责任、目标四位一体交给适合的各级负责人或教职工是分工负责的要求。如果小权集中,则往往大权旁落,对下属,职责不明,或授职不授权,就会形成虽干事但无责任感的冷漠情绪,无权便无所谓尽职,也就不会尽心,权力过于集中,学校的目标、责任都只能是领导的;分工授权,分层负责,目标、责任就不仅是领导的,也是群众的。不用多余人,一个人能干的事,不要分派两个人干,人多不一定能办好事,多余的人往往会干扰办事人,影响工作效率。分工负责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妒,大胆使用,“用人之心,用人之才,用人之胆”是用人艺术的概括。既用就不应半信半疑,四处束缚、限制。妒才是分工负责的最大忌讳,领导不应把人才视作对自己的威胁,应该善于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培养人才,保护人才,做到适才适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分工负责中要求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坚持将思想工作和技能培养、行为训练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定期指标,否则,要求一般化,任务落不到实处,常规管理就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四、公正严明,一视同仁,是常规管理检查与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
规章制度要付之执行,就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有督促和检查,执行到一定阶段还要总结评估。不论是在督促检查,还是总结评估过程中,又必然产生对与错,好与差,或者是在都好、都对之中有成绩的大与小之分,这就要领导拿出看法,亮出态度来,是表扬还是批评,是奖励还是处罚,稀里糊涂,“和稀泥抹光墙”是常规管理的大忌。因此,领导必须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地、客观地对待全体同志的所有工作。
领导要做到严明公正、一视同仁,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实绩为依据,以规章制度和计划指标为准绳,去评估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是就是,非就非,不论对谁都一个标准,该奖就奖,该罚就罚,不掩饰亲者的过错或失误,不苛求疏者的工作成绩,对任何人都不能感情用事,在“但是”后边做文章。对自己则要严格,严以律己是领导信誉的一个源泉。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因校制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10-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点击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涉及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包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确立,基础教育保障体系、结构、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评价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全面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创新和重建,是确保新课程实验改革全面、积极、稳健实施并取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所以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学校特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将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虽然不是对传统高中课程的全盘否定,它依然要继承传统高中课程的优秀和积极成分,但其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它是与当今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相一致的,是与我国为实现大国崛起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相一致的,是与我国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状态且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已到不改革不行的程度相一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次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且不可逆转的巨大变革,也是通过无数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操作,并经历许多风雨,许多反复,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与重建因应高中课程实验改革的实施已成为必然。
根据自己在教育战线36年的工作经历,深知我县大部分学校管理严重滞后,尤其是学校人事制度管理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区别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校没有人事自,学校实行的聘任制是一种走过场;人事管理制度老化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用人机制急需改建,如:学校解聘的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制约,经人为的调配到舒适而轻松的岗位上,造成学校聘任制度走过场,失去了应有的效能;普通高中实行全寄宿制管理模式与原有的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经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是名族地区办学的有效途径,所以各项制度建设也要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而改建、创新,特别是滞后的学校人事制度必须创新和改建,以适应时展,学校发展的需要,并为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依法治校,推进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学校,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对于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需要的,要采取对现行学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而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轻重缓急对各项管理制度分别进行修改、创新、重建,其中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习评价管理制度、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好改建或重建。学校管理制度的改建、创新、重建工作不能随心所欲,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继承创新的原则。对于遵循教育规律,贴近学校实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有指导和规范作用,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的规章制度,应予以保留,以保证学校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学校管理制度要调整、要改造、要创新,但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第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诸多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要把他们的利益、感受、意图、发展摆在第一位,要以人性化的理念来构建新的学校管理制度。
第三、规范发展的原则。改建与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制度为目的,就是要让制度有激励性、促进性、导向性。使广大师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造与重建,必须把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作为核心。
第四、与法一致的原则。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改造必须与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我们有不少学校对学生迟到、早退、旷勤、乱扔纸屑、违纪等行为予以罚款,这些制度必须剔除重建。
第五、因校制宜的原则。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必须要结合学校实际,不同的办学档次、办学水平的学校,其管理制度也应有所不同。特别是我县普通高中实行全寄宿制管理模式刚刚起步,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要符合学校发展、符合师生实际,因此,改造和重建学校管理制度,一定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实际。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群众路线 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System Construction
LIANG Hong
(Xi'a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2)
Abstract The current university is deep into the party's mass line education practice, into the building regulations, implement the rectification process. By establish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implement rectification strengthen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ystem, not only fo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education practice resul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amp of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mass line; system
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和学习思考,就高校的制度建设谈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1 制度建设需要有符合校情和办学发展定位的制度体系设计
高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办学工作需要,曾经制定过许多规章制度,为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高校制度总体上存在系统性还不强,体系上还不够完备,有些方面还有制度缺失的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要有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制度保障体系设计。学校制度按一定的体系来进行设计、规划和建设,比如可以划分为基本制度、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分层次来规划建设。
一般来说,基本制度指大学章程,即关于大学性质、任务及其组织构成和主要行为活动等最基本内容的原则规定或框架。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大学办学的依据。大学的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都是围绕这一基础性制度来进行设计的。一般制度主要涉及机构设置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这些制度下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制度。机构设置制度是指一定的组织按照其组织目标设计的机构结构的规则和职能的定位。管理制度包括决策制度、执行制度、评估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下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教师聘任制度、职员聘任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工作制度包括人才培养制度、科学研究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这些制度下面也包括若干具体制度,如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专业设置制度、学分制度、选修制度、考试制度、学位制度、奖学金制度等。通过必要和合理的制度体系设计,并有步骤地规划实施,将会有效地推进学校制度系统性和规范化建设,为学校发展战略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奠定基础。
2 制度建设需要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
(1)要与群众路线教育成果相结合。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校党委以“聚焦,转变作风”为抓手,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学习文件,武装头脑,教育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并通过深入调研,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围绕“八项规定”的落实和“”问题的表现,认真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方案,着力解决党群关系中的存在问题。应该说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收获颇丰,但要形成长效机制,则需要把思想认识成果转化成制度成果,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宗旨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把转变作风、纠正“”的整改措施纳入到工作制度之中,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接受群众监督。(2)要与学校教育改革相结合。当前,高校正处在深化教育改革时期,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展开,必然会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和教学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这就在客观上提出了制度建设必须跟进的现实要求。(3)要与大学章程制定相结合。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素,既是高等学校的“宪法”,也是界定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关系的“契约”。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为各高校章程的制定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高校在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大学章程的制定来考虑进行,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把已制定完善和运行成熟的制度转变成现代大学制度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 制度建设需体现制度的内涵特性
(1)合法性。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法律及政策规定。学校的制度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各种规定,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其他有关政策,具体规章所设立的各种条文不得与之抵触。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要熟悉和认真领会现行的党和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要与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协调一致,不能偏离,更不能另搞一套。(2)科学性。条文规范,表述准确,符合逻辑,切实可行,不相互冲突。学校制度建设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出发,应当适应学校服务社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功能不断扩展情况,针对影响因素众多、节奏变化加快、分工协作日益紧密的特点,在制度建设中,要使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保持目标一致,形成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成龙配套的体系;各项规章制度之间和条文规定之间不能相互矛盾、相互抵触。还应加大体现现代学校管理科学和技术要求的特点,特别是在制定业务技术性工作的规章制度时,要有明确的业务规范、技术规程、工作程序等方面的条款,以适应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要求。(3)民主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校在制度建设中,应特别重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在有利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前提下,协调各方意见,努力达成共识。实际上制订规章制度的过程即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实现过程。学校的规章制度虽然带有强制性,但应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拥护,要代表教职工的意愿,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4
1 政教处领导要善于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
政教处是管理学校德育常规的主要部门,部门领导是组织与实施常规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管理与决策得当,教育质量就会蒸蒸日上;反之,就会造成教育工作举步维艰。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呢?第一,作为政教处主任,要熟悉业务,把握全局,经常深入教育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德育各方面的情况,倾听师生的各种意见,慎重考虑,反复论证,找准德育成绩的增长点。第二,作为政教处主任,要善于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不同的思维形式来判断决策是否正确与科学。实践表明,僵化的思维方式往往使人变得保守固执,甚至一意孤行,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引起师生的不满,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第三,作为政教处主任,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吸收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第四,作为政教处主任,要虚怀若谷,善于发现师生的智慧火花。集思广益,作风民主,重大事项要集体讨论拍板。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推动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 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实践表明,加强德育管理,做好政教处工作,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必须由随意化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政教处工作有章可循;其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使政教处工作有章可循。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这使学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教师一时不能适应,不知该怎样做。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厌学、辍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为了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政教处必须制订一系列适应新形势的规章制度,使德育管理体系不断充实、完善。但是,由于一些德育管理人员特别是部分政教处主任,没有树立起建立规章制度的观念,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意识不强,加之监督不力,导致许多规章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却落不到实处。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政教处引导德育管理人员树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思想,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完善奖惩条例,加强监督,逐级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事事有人抓,人人有压力,形成齐抓共管、力争上游的好局面。
3 加强政教处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5
一、加强领导,职责明确
为了使广大家长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确立好家长委员会。学校创办家长学校,坚持从家庭和学校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办好家长学校,并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形成合力齐抓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家长素质的提高。
家长学校领导及部分家长通过商议,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组织领导工作,明确职责。共同组成家长委员会机构,明确家长学校的目标,制定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管理家长学校的常务工作,使每一项工作做到“六有”,即有人抓、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保证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有力保证。为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建立完善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整体工作能顺利地开展起来。如“校长职责”、“主任职责”、“教师职责”、“家长职责”、“教师家访制度”、“家长考勤制度”“开放日制度”、“校长接待日制度”等。做到各负其职,各尽所能,使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减少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考评制度,对各种会议考勤进行记录,定期对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总结。
三、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
1、完善家长学校授课制度。做到家长学校授课达到“四定”,即定计划、定课时、定时间、定人员,精心选拔一支由学校领导、部分优秀教师、法制副校长、公安司法人员、部队官兵、优秀家长等组成的师资队伍,由他们进行讲座、解答家长的疑问,使家长学校真正发挥作用。
2、完善家长学校校务机构设置。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每学年调整一次,全面负责家长学校组织领导工作。根据学生教学班实际情况设立了六个年级二十五个家长学习班,由现任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承担家长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班务管理。家长学校还设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纽带,各委员要参与学校管理的信息反馈工作和承担监督学校工作的责任,每季度向学校上交一次提案,反映家长的要求及建议,学校定期研究,落实提案,及时反馈。
3、学校还每月召开一次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长工作;创立研究课题,研究新时期学校家教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促进学校家教工作,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拓宽家长学校学习活动途径
1、定期开展讲座。为更好推进家长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有计划地组织家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的素质,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交流经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基并轨地发展。学校针对学生情况及家教存在的普遍问题,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开课,家长学校以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各类教育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交流良好的育人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家长学校采取文献学习、专家讲座、参观访问、听课、评课、参与活动、参与教改、经验交流、新书介绍、电视论谈、总结表彰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自学为辅,结合专题讨论,提高认识,达到同步教育。
2、完善素质教育活动开放日。为拓宽家长学校的学习和活动途径,让家长从多方面了解学校工作,学校建立了每双周一次的校长接待日,坚持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活动之中,使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共识、管理共识,达到学校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良好沟通。为结合当前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本学期举行了一次家长开放日,邀请部分家长代表到校检查和监督,使家长了解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动向和对素质教育的见解,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学,增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3、积极开展家访活动。为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督促教师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统一家访,并做好家访登记表。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校内和校外的动态和去向,从而加深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
4、开展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学校于7月份举办了经验交流会,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向学生家长讲解先进的家教理念,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使家长、学生、学校受益。学校在教师节期间对部分优秀家长进行了表彰,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
总之,一学期来,通过家长学校的健康开展,以讲课、举办专题讲座为主,其它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予以配合,使一些素质水平较低的家长有了较大的进步,家长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发展。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为创办更优秀的家长学校不断努力。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范文6
管理,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一个叫“管”,一个叫“理”。管是硬的一手,就是规章制度。理是软的一手,就是讲道理。一方面,没有规章制度,没有目标与准则,人就难以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道理没有讲清楚,关系没有理顺,规章制度就无法执行。所以,现代学校管理,应当从抓好规章制度和人员管理两方面展开。
1 规章制度管理
常言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每所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这既是对学校师生员工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也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1.1 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校管理要科学化,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适合教育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进行学校管理的“法”,有了这个“法”,我们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管理规章制度应包括行政、教学、后勤、体卫、财务等各方面,有了这些制度,学校的一切工作才有可能走向正规化,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据可依。
1.2 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有法可依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落实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制度的有效执行,对完成学校各项任务,建立正常秩序,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提高教职工积极性有重要意义。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工作步入正规,规范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1.3 提高规章制度透明度。学校领导的暗箱操作往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也是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猜疑、不满、不信任的基本原因,进而影响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增大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建立管理工作的公开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有效保证。
1.4 建立规章制度原则。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应当遵从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从内容上讲,管理规章制度应包括行政、教学、后勤、体卫、财务等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有效性原则。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后,就必须保证其得到确实的执行。凡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处理,决不拖泥带水。三是公平性原则。也就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校长在内,谁也不能脱离“规章制度”,或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搞特殊化。
2 人员管理
近年来,人本管理的思想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开始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之中。就学校管理而言,人本管理涉及的“人”有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还有家长、社区群众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实施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职工,即教师的人本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实现“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这是实现教学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对教师进行人本管理。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学会换位思考。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等。如果我们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作一番换位思考,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使教师乐意接受任务,并愉快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2 学会尊重与信任。“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人们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由此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管理氛围。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学校领导者不一定要事必躬亲,但凡事一定要为教师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2.3 满足成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尝到成功的甜头;要善于搭台子、铺路子,使每位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
2.4 适时激励,鼓励竞争。在现代教师需求的结构中,精神需求比重不断加大,而且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学校管理中,不断引入竞争机制,积极营造激励氛围,变激励为动力,也是从人性出发,实现人本管理的一种策略。学校管理中常用的激励方法有三种。
一是目标激励。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和长期目标,可以从校园规划、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拟定五年规划与年度目标。让教师充分了解,在目标的驱使下,教师们会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励着教职工积极投身实现目标的活动之中。
二是活动激励。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让广大教职工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每个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干出成绩,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他们需要有适合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领导在用人上应当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让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它的人,让每个人都在他最适合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