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1

课堂仪式是一种富有情境的德育途径,育人无痕,润物无声。

在人类学中,“仪式”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是富含文化意义的系统性社会活动。而课堂仪式通过语言、行为、场景营造等方式,将师生个人或群体带入某个特定情境,对每一个个体的身心都产生“此时此地”之“象征意义”的规范感和向心性。

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其关系的处理和协调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课堂仪式中的情境可以表述事理、表达感情、表征寓意,给予学生成长的时空。在课堂仪式中,起立、正视、鞠躬、对话、问候等环节和言语,形成了一道可视可感的课堂风景,渗透了师生情谊,构成了德育情境。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

课堂仪式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德育情怀,回顾经典,承接古今。

《论语・乡党》中写道:“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j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b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兔曰:‘宾不顾矣。’”这记录了孔子应国君之召去接待宾客的神态举止和礼仪行为:“色勃如也”写其神态,接受使命,态度严肃,神态端庄;“足j如也”写其足部,碎步快行,急而不乱,疾徐有度;“揖所与立,左右手”写其手部,作揖打拱,左右行礼,依次而行;“衣前后,b如也”写其体态,行礼之时,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接待完毕,客人离去,傧相需行注目礼相送,待客人远去而不回头后,再向君王报告。

一代圣贤先师,在一件普通的接待工作中,比常人还要小心谨慎,其对庄重感、严肃感、仪式感之重视可想而知。这不仅描写了孔子的行为举止,更表达了孔子的待人态度与学问精神;这不仅是古人先辈的行为规范,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传承历史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课堂仪式的意义,要以发展、繁荣文化为己任地去理解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深刻地领会课堂仪式的文化内涵,理解课堂仪式这一情境载体的德育价值,把握住课堂仪式这一德育工作的良好契机,进而培养“推陈出新”的自觉和智慧,拓展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礼仪文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道德规范、价值体系、精神信念的构建。

课堂仪式是一种回归诗意的德育境界,摆脱功利,放飞想象。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2

【关键词】礼文化;仪式传播;教化

《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创作宗旨,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用镜头记录乡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它以古村落的历史故事和日常生活为切入视角,以日常仪式为表征载体,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古朴人情的诗意存在,以及礼文化的深厚内涵。本文就以纪录片为分析文本,通过仪式传播的视角,探究乡土仪式下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传承和传播情况。

一、中国礼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礼文化依托于古代农耕文明,主要是祭拜鬼神,祈求庇佑。《说文解字》释“礼”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N,N亦声。”礼字的繁体是从N从示:N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用装满了祭品的祭器来供奉神就是礼。

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礼记》是他的代表作。春秋后期诸侯国间征战不止,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孔子复兴周礼并将其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维护结合起来,得到统治者的推崇。礼乐文化“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教养生活的根基,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文化原型”[1]。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仁”是内化的“礼”,“礼”是外化的“仁”,两者相辅相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仁讲道、讲义,礼讲制度、秩序。孔子所倡导的礼文化是对周朝等级制度的追求,后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礼文化既有精华部分,但其等级秩序、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观念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属于糟粕。因此,对礼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记住乡愁》纪录片选取了礼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传播。

二、《记住乡愁》礼文化的内涵及特色

纪录片中的礼文化内涵丰富,礼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彭林先生认为,“中国的礼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2]。邹昌林认为,“中国的礼与广义的文化是同一的概念”[3]。典礼仪式、家法家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天人关系都属于礼文化的范畴。

(一)价值信仰与行为规定

《记住乡愁》既有礼法的展示,又有礼义的传承。礼法是对礼文化的表面呈现,表现为礼节、典礼仪式。在礼法的背后,是礼义的规定,总结起来是“仁、义、礼、智、信”。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文化规定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括中国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也涵盖了日常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纪录片中有大量对传统信仰体系的解构与表现,如祖训家风、村规民约所展示的精神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义行天下”“以德报怨”“心怀感恩”的道德操守,“敬畏天地”“和亲睦邻”的处世态度,“崇勤倡俭”、自强不息的生存哲学。这些传统道德伦理、精神追求的呼唤受到人们的推崇,形成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此外,价值观的背后是对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的规定,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以爱人。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礼的规定和约束,礼是仪式庄严端正的保障,是人们明辨是非的道德依据,教化民众的伦理基础。违背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群体谴责,是礼文化体系得以维持的重要力量。

(二)尚“和”与大同社会

礼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要达到“和”的目的,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纪录片中“世代尚和”“民族和睦”“天人和谐心性真”的内容都代表了中国人对“和”的共同追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每一种社会要想发展和生存,都“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群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4]《记住乡愁》所呈现的传统道德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爱国等都是吻合的。对“和”的不懈追求包含了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智慧结晶,是维系民族国家想象、心理认同和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

三、《记住乡愁》礼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典礼仪式与文化传承

纪录片中记录了大量的礼仪、礼节、仪式庆典,如多个村落都保留着祭祀的传统,祭祀的规格、流程、内容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礼法正是对这些方面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仪式的严肃性和庄严性。中国有着祭祀和庆祝的传统,纪录片中最常见的仪式有祭拜祖先、拜师、祝寿、敬老节等形式。

按照《礼记》中的记载,礼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古代人们相信天地、宗庙、神o关系到国运之昌盛,宗族之l展,是五礼之首,纪录片中的祭祀镜头几乎贯穿纪录片始终。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芙蓉村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感激。仪式过程庄严神圣,请家谱、金印、玉笏,悬挂“十八金带”画像,家族按照辈分站立行礼的同时要奏礼乐、放鞭炮。这些仪式加强了人们对宗族的记忆,家谱所记录的家族根脉、关系亲疏,也成为中国人敬畏祖宗、安土重迁,希望落叶归根心理的重要文化根源。

典礼仪式具有固定性和重复性,并且需要人们的互动参与。申屠氏(上古舜帝的后代)每年举办敬老节,为老人闹寿宴,还有芙蓉村在祭祀后读家训、打八仙戏、张贴红榜,广东清远市佛冈县围镇村每年举办婆媳共同参与的舞被狮等活动也都是每年的固定流程。人们在重复参与互动中,耕读传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传统理念也渐渐深入到骨子里。人们对仪式的参与过程,也是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传承的过程。美国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说:“传播行为不能独立于背景框架或隐含命题。”也就是说,所有的传播行为都需要群体共同的文化背景支撑,所有的传播现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传播。每个节日都可以被视为一场盛大的传播仪式,这些固定的典礼和仪式构筑了集体共同的情感记忆,不管身在何方总有文化的根系让子孙后代有所归属。

(二)礼文化的生活仪式呈现

礼文化不仅表现为典礼仪式,更是以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中国乡村以村落为单位,以姓氏为族系,形成了中国重视关系情分的熟人社会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礼文化规定着生活的细节、禁忌与规范,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剂而存在着。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规定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明月湾村以“和”为行为规范,每当村民之间发生了冲突,都有请长者“喝讲茶”的行为仪式,调解之后还要把绿茶和红茶混放在一个杯子里,让引发纠纷的双方品尝,代表调和之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高定村侗族和苗族共同生活,村里建房都要全村青壮年协作完成,还有为了防止火灾,“喊寨”的习俗也都传承了下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门头村依山而建,葱茏的林木能避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门头村人对自然非常爱护和敬畏,还用“种树还山”的方式补偿大自然的恩赐。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是沉浸在集体的价值认同中的,每个村落流传的祖训村规,落实到生活中变成了常见的仪式化行为和伦理准则。

仪式与礼文化是群体内部的一种共同语言,一条交流沟通的纽带,一种无形的文化规范。它的“奥秘和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意义如此单纯和普遍,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与我们同生,它是我们的一部分。”[5]辽宁省阜新市佛寺镇查干哈达村因为有睦邻的风俗,他们所做的吉祥刺绣也有着团结、友爱的寓意;以酒来招待宾客,显示对他们的欢迎。这样的习俗已经成为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三)物化的仪式与符号

礼文化的传承需要有精神层面的维系,符号层面的表达,同样也少不了物质载体的呈现。传统村落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俗、族谱家训等都是乡愁情感和“礼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记住乡愁》纪录片中,乡愁的物质载体有建筑、牌匾、家谱、对联、衣食等多种形式。礼文化所规定的人伦秩序,可以通过建筑显现出来,建筑是物质的,又带有文化属性和心理情感属性,能形成一种精神方面的支撑。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李宅村的李钟侯所建造的四合院呈双喜造型,各个房屋之间秩序井然,体现了屋主的持家思想,四合院代表了家庭和睦、长幼有序的家庭观念。此外,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荻浦村申屠家的佑承堂、孝子牌坊是荻浦村孝道传统的源头,申屠氏“百善孝为先”风俗的标志;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富田村建有文丞相祠,纪念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忠孝堂“孝德永彰”牌匾,是村落荣耀的见证和群体凝聚力的象征。

纪录片中多次出现的宗祠、家谱、玉笏、祖训、画像、牌位等镜头,在祭祀过程中被当作祖先的化身加以祭拜。这些物的存在,象征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并且将历代子孙对祖宗的敬畏和崇拜具化为可知可感的载体,更能激发后代的文化认同。没有了物质,就缺失了崇拜的对象,仅凭心理想象和说教M行传承,精神信仰将会大打折扣。从自然景观到百年建筑,从历史故事到道德传承,从物质载体到精神符号,我们不仅能从纪录片中看到中国当代乡村的生活风貌,也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代传承与传播,感受到浓浓的人文信仰、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四、《记住乡愁》礼文化的传播特点

(一)通俗性:通俗易懂,全民参与

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与生活场景相融合。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所呈现的礼文化也是融入了生活场景的,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一个地方的历史脉络、自然风俗、文化传统。礼文化的传播不是通过板正的说教,而是从一家一户的生活故事入手将人们带入到礼文化的内涵中。人们对礼文化的接触门槛很低,随时随地都能从日常的生活习惯中参与到礼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中来。礼文化所规定的勤俭、向善、明理、尚和等品质已经成为做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以礼的规定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每集纪录片中都有村民身体力行践行祖先家训的记录,如江西白鹭村村民建立基金会发扬向善的精神,重庆四合村的冯三姐做“烫手货”不收烫手钱,将历史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操作性。

(二)多样性:根据不同区域和习俗而变化

纪录片中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样貌共同构筑了礼文化。《记住乡愁》的主题是发掘以礼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髓,具体呈现为“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诚、勇、睦、和、善”这20个道德主题。通过100个村落故事来呈现和演绎,由于不同的村落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故事和人物构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同一主题在不同区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如“崇文重教”,有浙江芙蓉村的“耕读传家久”,广西秀水村的“书声震家声”,浙江独山村的“崇文向善”,河南张店村的“重教启智”,也有甘肃凤山村的“诗书传家”。芙蓉村由于历史上有科举出身的“十八金带”,村里有“七星八斗”的古老阵法,寓意后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样,人才辈出,因此他们非常重教,每年建立奖学金鼓励成绩优异的学子;秀水村则用“读书荣身”的观念来教育子孙,强调通过尚学家风来延续家族荣耀;独山人讲求“读书明理”,认为读书使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更侧重自身修养;张店村纪念先人张良谦卑处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每年举行破蒙启智仪式,重视文化教育;甘肃凤山村由于相对闭塞的山村环境,他们追求诗书文化的熏陶,养成了淳朴坚强、宽厚仁慈的品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使得各地区对“崇文重教”产生了不同的内容阐释和外在传承方法,礼文化的传播因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样貌。此外,“诚信”有重庆四合村的“诚信赢天下”,也有山西静升村的“无信不立”;“修身”有浙江李宅村的“修身齐家济天下”,也有杨家堂的“修人心,行义事”。这些都体现了礼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教化性:教人明理知义,树仁扬善

纪录片体现了礼文化仪式对人的教化意蕴。从孔子开始,先贤就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同步发展的道理有了清醒的共识。[6]礼文化内涵本身具有严肃性,《记住乡愁》对礼文化的传播却并不是强制式的灌输,而是通过历史故事、典礼仪式、村规家风等形式来呈现。受众沉浸到礼文化所营造的和谐环境中,产生心灵净化、信仰认同的效果。“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信条,唤起了人们对善和真的感知和向往,最终都变成了集体性、公开性的行为仪式和伦理规范,被广泛遵从和传递下去。在今天网络诈骗频繁出现、社会公益事件导致信任缺失的情况下,诚信、明理、向善、感恩、孝道、养德等传统优良品质的传播和教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是对个人品行的塑造和完美人格的追求,让人们在社会中扮演更规范、文雅的角色。

礼文化的教化还有社会性,公众对礼文化的认同在国家层面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骄傲感与归属感,这是维系社会稳定的软实力。詹姆斯・W・凯瑞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只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7]礼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不仅可以修身,也可以维系共同的价值信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外来文化冲击、娱乐至上和个性化的社会潮流下,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儒家礼文化又被发掘出来,担负起教化民众、黏合社会价值观的重任。可见,礼文化既是精神上的给养,也有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合乎礼的行为准则,但本质上是对人的教化工具。

(四)寓教于乐

礼文化还有寓教于礼、寓教于乐的特点。通过人生过程中重要的仪式来传承礼文化,如入学礼、成人礼、婚礼。人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仪式,这些人生仪式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感受,同时也宣告着人的成长和担负的新使命。

中国讲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河南省张店村每年四月初十都会举行破蒙启智仪式,孩童们在张良像前诵读祖训,学习先人谦卑处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3月广西门头村瑶寨为年满15岁的年轻人举办成人礼,他们穿上最华美的衣服参加仪式,在庄重又新奇的仪式中体味到成长的心理变化,担负起新的使命;重庆阳平坝村村民共同帮忙筹办婚礼,新人在欢乐婚礼中收获全村的祝福,祖先希望婚姻和睦、幸福美满的愿望也被感知和传承。关于人生的仪式由Y乐、祝福、希望等元素组成,表现形式具有热闹和娱乐的表演成分。而人本质上是仪式化的动物,对仪式的参与体验调动起“世俗神话”的力量。[8]人们参与到“仪式空间”中,从而产生对礼文化的认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结语

记住乡愁,更深层次的是唤醒内心深处对礼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礼文化的价值指向与当代社会的精神追求是和谐共生的。通过纪录片形式对礼文化精髓本质进行挖掘和呈现,是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突出其现代性的一种新尝试。

[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BXW044]

参考文献:

[1]王冠.论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与建构及对当下的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6(5):145.

[2]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8.

[3]邹林昌.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8.

[4]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02.

[5]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6]彭林.儒家礼治思想的缘起、学理与文化功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5.

[7]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8]张兵娟.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3(10).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3

一、可理解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语境,原样向外传播一方面加大了正确理解的难度,容易使接受者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与当地人们的实践相脱离,不易产生共鸣感。有效的交流只能建立在接受者已知信息的基础之上,因而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能够与当地的文化特色、固有价值体系相融合,提高认同感,实现跨文化创新。同时,对外传播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即语言翻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被正确理解。或生硬直译,重表面意思而忽略核心本质,使得翻译能被中国人意会但外国人却不知所云;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传统文化进行详尽解释却语言啰嗦,不符合他国表达习惯。有效地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表达,还要能够用当地视角、当地习惯进行表达。李安作为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导演,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能够运用西方思维讲中国故事,能够用西方表达方式传递中国文化。仪式是某种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内化该思想、增强成员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它具备外在可见性,可以进行二次传播,引起非接受者的兴趣。基督教徒每周的“礼拜”,就是以独特的形式将宗教思想进行外在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思想通过外化形式表现出来,在形式的模仿过程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中国新年的对外传播就是通过一些独特的仪式,如看春晚、包饺子等,将家文化、节日文化传递出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仪式化表现,用“声势浩大”来制造舆论热点,形成流行趋势,将传统文化从“外”向“内”地被传播。

二、选择性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博大精深,全方位地同时对外传播不利于在接受者心中形成统一形象,更会因其复杂性而被厌烦抵触。同时,某些传统文化因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语境,与他国固有的思想价值体系相矛盾,盲目推向国外容易引起误解,不利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并且人们的态度常常具有自我防御功能,表现为拒绝接受甚至否定与自身固有认知体系不一致的信息,以此减少焦虑。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加以选择,将一些普世价值思想作为先遣队,吸引人们去关注中国智慧,由易到难,逐渐传播中国文化。在此过程中,选择一系列具有较高辨识度并拥有统一形象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形象代言对外进行深度传播,形成独特的中国气质,进而在接受者心中形成较高的中国文化认知度。选择性传播意味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必须有所舍弃,用少而精的部分传统文化形成整个中国文化印象。或许会有部分学者对此做法持反对意见,但笔者主要是想运用这个统一焦点形象在接受者心中留下印象,并引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能主动学习中文,去进一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选择性传播的传统文化只是先遣队,用以“诱使”外国人主动学习中国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多样化传播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4

关键词:纪录片;平民化;电视文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15-01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开播至今,已播出两季,引发学界与普通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纪录片以一种平民化视角呈现中国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通过碎片化剪辑,情节性叙事等贴近现代观众艺术审美要求的新颖表现方式,在丰富纪录片自身表现力的同时,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将本土化的生活故事与现代电视艺术表现方式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现,成功完成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本土化实践。

一、平民化视角,引发观众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主体是最平凡的普通人,整部纪录片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展现着身处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中极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甚至村落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平凡的生活只因真实而多彩不凡,《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以敬畏自然的态度探寻着食材的发源、生长,赞美着人们在食物加工中展现出的智慧,感叹着时光带给食物巨变的神奇力量,五味调和中的中国哲学与在这片多彩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民。

纪录片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够以一种最为直观、生动、形象、完整的呈现方式展示文化,同时使受众了解并接受纪录片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而叙事主体的平民化使《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观众在纪录片所展现的真实生活中获得了因与自身生活感知相契合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从云南香格里拉,卓玛与母亲在原始森林找寻松茸,到大理老黄与儿子古法制作的井盐,从呼兰河畔金顺姬为整个家族腌制的泡菜,到福建霞浦海边林仁灼与妻子在岩石上曝晒的紫菜,这些我们或许陌生,或许熟悉的事物,因制作者对其倾注的感情,已不单单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食物,它们所展现的是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领悟,对于生活的热爱,而这也正是同样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观众所更易认同、接受的价值观念。生活场景的真实记录再加上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工艺坚守不易与游子回归故乡本身所具有的叙事冲突和主人公对于美食与生活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得食物因与微观生命个体的情感与记忆紧密相连,而被赋予了温暖的人情味,人的情感世界成为了美食延伸的空间,使得观众在这样一部纪录片中,可以轻易找到与自身经历、感知相契合之处。

二、照应现实,完成本土化实践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现代文明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与国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已经造成了整个社会群体性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丧失与遗忘。《舌尖上的中国》绝不单单是一部满足人们对于美食口腹之欲的纪录片。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更使得《舌尖上的中国》所内含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有了具体的现实意义上的照应。《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均远离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它们隐藏于森林高山,也有的出产于边陲村落,有的在喧闹城市中不起眼的小巷制作,还有的摆在门庭若市的老字号店餐厅售卖。但无一例外,这些食物带有制作者手掌的温度与心中的感情。因食品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信用危机,在这些使用最传统技法手工制作的美食上不复存在,即使这些看似原始简陋的工具、技法同样可以制作出让人安心的可口美味。

不可逆转的时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与现代文明的发展进步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舌尖上的中国》提醒观众,是我们自身出现了问题,我们盲目的追求高效率的发展,却忽视甚至抛弃了我们的传统,不单单是这些濒临失传的工艺技法,更是那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于美食制作的巧思用心和一份不愧于天地你我的良心。这是对于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颠覆与遗忘,而《舌尖上的中国》重新将这些在今天仍旧坚持用心制作的美食展现在观众面前,试图用美食唤醒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

这也正是《舌尖上的中国》当中拍摄美食制作过程时颇具仪式感的目的,无论是凌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老黄和他的妻子从浸泡、碾磨、和面、蒸制这一完整的传统黄馍制作过程的展现,还是云南诺邓山区,父亲与儿子一同从传统的古法制盐开始制作诺邓火腿过程的全方位记录,再到陕西岐山全村老小同吃臊子面的寿宴,吉林查干湖冬捕前的祭拜,无一例外这种通过多机位、多角度,大场面与小细节有机结合,制作过程完整展现,以仰拍、特写增强影像仪式感的表现手法,让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平添厚重、庄严之感。这种仪式性的表达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以美食作为切入点,感受着美食背后制作者艰辛的付出与收获的喜悦,传统工艺的弥足珍贵,世世代代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提醒着观众这些用心制作美食的人们对于传统的坚守值得我们尊重、敬佩。

我们可以将《舌尖上的中国》视为中国电视文化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实践,传统文化中对于情感、伦理的关注是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本土化发展的切入点,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所形成的“伦理型”的文化范式与就个体发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关系在中国文化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舌尖上的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一中国文化当中的重要特征,叙事主体聚焦个体人物,用美食将零散的个体相连,无论是每一单集,还是整部纪录片均是在一个完整宏大的时空背景――今天的中国之下讲述着以美食为线索进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美食中的中国故事,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中国的传统之美,是一种现代中国的包容与自信,是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活的希冀,对于传统的坚守,对于家国的深情。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青亦.真实电视:电视仪式与审美幻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5

关键词: 花腰彝 祭龙 文化变迁

一、祭龙民俗相关研究

崇龙本来是汉族信仰,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崇龙习俗。[1]云南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壮族等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龙图腾崇拜和祭龙民俗,但祭龙的风俗和信仰不尽相同。金平县汉族祭龙是祭祖,过去一般祭三天,第一天(三月初三)祭龙,第二天养龙(三月初四),第三天(三月初五)祭路。[2]金沙江河谷地区傣族祭祀活动与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关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的属龙日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保佑水稻丰产。[3]土家族祭龙由祭祖祈雨转向祭龙祈雨,但也有过“斗妖龙”、“捉龙求雨”、“压龙”等变迁,甚至有“斩杀龙子龙孙”来胁迫龙神就范的独特的祭龙求雨巫术。[4]布依族认为龙神驱除邪恶、保护庄稼和六畜,“龙出月”(农历正月)祭祀的龙神有“山龙”、“树龙”、“水龙”、“卧龙”、“圈龙”、“家龙”、“寨龙”、“出龙”、“朝门龙”、“造园龙”、“粮母龙”、“银公龙”等,各种龙神祭祀礼仪和祭词也不相同。[5]

即使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祭龙也不尽相同。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祭龙是祭祀传说中的除魔英雄日则和努戛,二月二龙抬头开始祭龙,要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姑娘游寨子,表达对整个民族的敬意。[6]元阳县黄草岭乡哈尼族从龙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到认为唯有龙能保佑吉祥平安、幸福昌盛,将祭龙视为最神圣的宗教活动,每年阴历正月属虎日至属马日举行五天。[7]

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使各民族的祭龙民俗正在发生文化变迁,如金平汉族祭龙的“养龙”环节和禁止本村人外出、他村人路过等禁忌已消失。[8]本文在整理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基础上,研究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

(一)石屏花腰彝

花腰彝属彝族尼苏支系,自称“尼苏”,男性称“尼苏泼”,女性称“尼苏摩”。其服饰绣工精美、色彩靓丽,以大花带系腰、定情交换花腰带,汉族称其为“花腰”。主要聚居于石屏县龙武、哨冲、大桥和玉溪峨山县的大坡租、坡脚。“截至2007年底,石屏花腰彝人口仅有31403人,加上比邻峨山县有两千多人,整个花腰彝民族总共才有33600余人”。[9]P1

(二)石屏花腰彝的祭龙

祭龙(“咪嘎好”)为祭祀祖先、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康泰、团结和睦、无病无灾的仪式,内容集宗教、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歌舞为一体。一年一祭的祭小龙有三大程序:接龙、倮哦和送龙。最隆重的是12年一轮(马年正月第一个马日举行)的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的祭大龙(“德培好”),“建国60多年来,仅举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54年,属民间性质;第二次是1990年,属政府支持;第三次是2002年,属政府(哨冲镇)主办,民间(水瓜冲村民委员会)承办。”[10]P92祭大龙有四大程序:迎龙、祭龙、倮哦和送龙。

(三)祭龙程序

1.接龙。

接龙忌女性。鸣响三声礼炮、全村男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朝天放火药枪后,龙主率众抬“祭龙猪”等供品,举各色“龙旗”,把“龙神”迎到龙树脚下小石屋(龙宫)内。其中放有一个卵石——花腰彝英雄阿竜的化身。接着摆供品,点香烛,龙主抱出“龙”来用龙潭水净,祈念祝辞,并按年龄辈分长幼次序行礼叩头。用祭猪的扇子骨、猪心和猪血供奉龙神,然后砍一半祭猪各家分一块“祭龙肉”,拿回家挂在灶头祭地神,避灾难、镇妖驱邪,留一半祭猪聚餐。

2.倮哦。

“祭龙要跳龙,不跳荞不好。”倮哦指跳“祭龙调”,以龙头四弦伴奏,一不限人数,全村老幼都可参加;二不讲究穿戴,可披蓑衣拟求雨,可戴笠帽拟拜风,可扛锄头示铲地,可握镰刀喻收割。

3.送龙。

接龙要庄重,送龙要拜别。不同村寨的祭龙天数最少两天,多则四天。龙主在最后一天组织舞龙队到村民家中进行龙拜别。要踩高跷、敲大鼓、放火炮,隆重地把龙神送到村口。龙主在村中长者的护陪下,将龙神送回龙宫,然后返村以谢龙恩,祭龙结束。

三、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一)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的仪式变迁

1.科技进步和注重娱乐性使祭典祭品、仪式等精简化。

“随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生活文化中。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残酷和不可避免的。”[11]P114花腰彝传统祭龙必需的两种祭品,一是一棵有尖嘴雀鸟窝的松树(保佑彝家人代代兴旺),二是象征男女生殖器官的一块通孔石头和一个能穿此孔的鹅卵石(生子添丁之意)。龙主给龙净身的水,要用当年结婚男子们分头取自东南西北的龙潭水。龙主接龙时要举行驱鬼仪式,从跪在龙树下的12个青年中抽签选出一个扮演不洁、灾难、恶魔的鬼怪,其余11人带上饭菜,手拿树枝驱赶鬼怪到翻过一座山或一条河,直到看不见龙树,表示鬼怪被山河隔开,不再回来危害村民。然后村民燃放鞭炮,入龙树林公祭,年轻人腰系树叶或棕裙,画面文身。当晚,全村小孩挨家挨户喊门,被喊的人家要给米和红糖。孩子们在大门口放一些小石头,表示龙神送来的财宝。次日早上,头家用孩子们讨来的米、糖在村里的广场上煮稀饭,并放少许“龙肉”给孩子们吃,表示他们世代享有祖神恩德。这些仪式活动都被弃用了。

神圣而繁细的传统花腰彝祭龙祭祀仪式被精简化,像送龙时,青壮男子要在身上画出恐怖狰狞的图案,手持刀、叉、棍棒、铁链等武器,以压倒邪恶,那些驱除污秽的仪式已变化为娱乐性、群体性文艺表演活动。

2.祭龙活动现代化。

花腰彝祭龙民俗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和享受绝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也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12]P2082002年的德培好增添现代气息“一是扎彩门;二是挂条旗;三是设开幕会场;四是安排歌舞晚会;五是安排沿街表演;六是绣包展销”。[13]P223-224祭龙活动更注重形式,村民们会精心排练节目、利用现代音响、用化妆品精心打扮。

3.龙主身份变迁和参祭人员多元化。

龙主处于替民求祖、代神施福双重的地位,他在仪式活动中得到圣化。村民名为敬神,实为尊拜世俗生活中的龙主,龙主是掌管村寨一切人事的全权人。现在,龙主相当于主持人,带领村民祭献先祖、主持活动。花腰彝祭龙原本仅限于本村男性,现在,除了入龙树林接龙等关键环节外,各级领导、远亲故交都是贵客,祭龙活动趋向社交化。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娱乐性活动的变迁

1.现代元素的加入使花腰彝祭龙歌舞变化。

倮哦最初带有娱神功能,“在原始先民的观念意识里,舞蹈也像祭祀、咒语、祈言祝愿、供品牺牲等一样,达到取悦神灵同等重要的方式”。[14]跳“祭龙调”歌舞是向“阿竜”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粮食丰收。现在的祭龙调更多是表演和娱乐,对原生态歌舞作改编,而且加入了创作型歌舞,舞步越来越简单。

2.现代花腰彝祭龙民俗中舞龙的多样性变化。

花腰彝舞龙是祭龙的压轴大戏。传统的祭龙活动中只有男子舞龙,现在花腰女子舞龙(凤舞龙)影响已超过了男子舞龙。“凤舞龙”改“锣鼓为奏”为“音乐为奏”,套路也和传统舞龙有所不同。还出现了男女混合舞龙的“龙凤呈祥”和“娃娃舞龙”。[15]P59花腰彝具有创新性的舞龙形式,迎合了观众口味,也丰富了祭龙活动,满足了花腰彝地区开放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三)石屏花腰彝女性地位在祭龙活动中的变化

传统花腰彝人认为女人是污秽的,不能碰龙。女性禁止进入祭龙的龙树林,甚至禁止从龙树林方向经过。但现在花腰“凤舞龙”,从1994年11月28日石屏县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云南石屏豆腐节”上首次推出后走红,知名度和关注度越来越大。1997年11月18日,石屏花腰女子舞龙队参加了红河州建州40周年庆祝晚会;1999年12月,在“庆祝祖国,喜迎世纪千禧龙年”的“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上,“凤舞龙”女子舞龙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首次中华舞龙大赛,并夺得金奖;2008年8月8日,120名花腰姑娘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大型文艺表演,向世界展示花腰彝精彩的民族文化。“云南石屏花腰姑娘们不仅服装漂亮,而且技艺高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一朵藏在彝山深处的艺术奇葩”[16]P105-106。“凤舞龙”“凤舞龙”已成为现在祭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提高了花腰彝女性的地位。花腰彝女性已经允许参与一些村子的公祭。

(四)石屏花腰彝祭龙对花腰彝的影响

1.祭龙使花腰彝人增加了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祭龙民俗的承袭。

“民俗文化的发明和传承本身,明显地表现出各民族民众的聪明和智慧,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的民俗活动,不仅可以使本民族熟悉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7]P65过去称呼“花腰”带有贬义,今天的花腰彝的祭龙及其民族文化,使“花腰”获得了赞誉和赏识。花腰彝祭龙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花腰彝人增强了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

2.祭龙加快了花腰彝地区的开放,也使花腰彝传统文化的承袭受到威胁。

花腰彝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传统民居土掌房建筑样式受到现代住房样式的威胁。石屏花腰彝生活在高寒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低,没读过书的人大多不会讲汉语,但现在花腰彝人青年走出村寨的越来越多,他们很难回到原生地承袭古老的传统文化。“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总是随着时代前进,我们不能要求人们为保存传统的民俗文化而永远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18]P114当民俗被当做旅游资源开发时,民间歌舞逐渐失去了原味。“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19]P114

3.花腰歌舞传承形式变化。

花腰彝歌舞原本靠口传心授,曾经面临老艺人们去世后失传的危险。政府部门、民间个人都在为花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努力。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丰田先生创立“云南民族艺术传习馆”,开了在全省保护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先河。[20]P64“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多次深入石屏花腰彝聚居的乡镇、村庄学习花腰歌舞,吸收了几十个花腰姑娘到《云南印象》剧组,把原生态的花腰歌舞编得风韵迷人。”[21]P77石屏县“龙之彝”公司,聘请花腰文化传承人做教练,招聘花腰彝青年成立花腰新娘、龙之彝艺术团歌舞表演队。但在市场化背景下,花腰彝祭龙歌舞正在面临发展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冲突。

四、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正在冲击着花腰彝传统祭龙文化,对其文化构成因素产生破坏。花腰彝已经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一代承袭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努力下,花腰彝祭龙文化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不断地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成名.少数民族崇龙习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2][8]李国万.金平汉族三月三祭龙[J].今日民族,2010,(4).

[3]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J].楚雄师专学报,2001,(2).

[4]胡炳章.从“鞭石”到祭龙——土家族求雨巫术的历史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5]伍文义.简论布依族的祭龙仪式与龙崇拜观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0,(3).

[6]叶肥,王维凡.祭龙日的故事(哈尼族)[J].民间文学(故事),2010,(3).

[7]何春燕,王晨娜.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仪式的社会功能刍论[J].思想战线,2010,(S1).

[9][16][20][21]吴志刚,车春玲.品味花腰彝[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0][13][15]李朝旺.花腰文化走廊[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6

1.以电视节目为表现形式――以湖南卫视《成人礼盛典》为例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内容的基本单位和信息载体。第一,电视节目是有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构成的一种内容传播,一种现代视听传播。作为电视节目来表现成人礼仪式,湖南卫视的《成人礼盛典》就开创了先河。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说,《成人礼盛典》运用了大量的舞美灯光的效果,使得舞台丰富又生动。为了电视节目的效果应用了大量的创新科技的产品,如:灯光的使用,舞台的变换,以及混音的处理,声话同步等等,这些创新科技的运用本身就能更好的达到想要的效果。对于电视节目来表达传统的仪式,这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使得大众更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仪式中。第二,电视节目又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精神产品。因此,这种视听传播含有文化的符号意义。电视节目是最贴近大众,也是最深入大众生活的的娱乐活动之一。中国人喜欢在重要的节日或者重要的时间聚集在一起庆祝,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对节日的重视,于是电视节目就成了纪念这种节目或重大时刻的载体。作为最广泛传播的媒介,传播正能量或者正确思想的晚会就尤为重要。湖南卫视的《成人礼盛典》就是借助电视节目这种媒介传播传统仪式的重要,让大众把摒弃的传统仪式在拉回大众的生活中。大众也是第一次通过新颖的电视节目的形式,了解了传统的成人礼文化,让年轻人更好的通过电视节目知道了成人礼文化的存在,对于大众去了解去学习成人礼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成人礼不但是我们不能去摒弃不能不重视的传统礼仪,还是我们现在应该倡导年轻人以正面的积极地重视的角度参与其中。

《成人礼盛典》的成功,除了湖南卫视强大的品牌效应外,节目本身的策划也独具匠心,思想深刻、形式新颖,尤其是各类嘉宾的现身说法让在场的青年观众们在震撼中受到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十八岁的青年正处于憧憬、迷茫、困惑的人生阶段,需要得到恰当的鼓励和指导。通过“成人礼仪式”的传承,可以使孩子从中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可以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灵魂上的洗礼。一个人从孩童到青年,再到成年,不同时期的责任也是不同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等到成人了却没有成人的基本素养。实行“成人礼仪式”后,可以让孩子在即将迈入成年社会时初期就能明白这些道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认知,比纯粹的理论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

2. 以学校举行成人礼仪式为表现形式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办着形式各异的成人礼,但是最多举行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学校。但是经过笔者的调查,许多学校的成人礼仪式都是非常形式化,只是如蜻蜓点水般,轻轻带过。趋于形式化而无内涵,并不能让青年人深刻感受到成人礼的意义。

中学举行的成人礼仪式,首先是奏国歌,校长讲话,学校也是以传统冠礼的形式给学生们加冠,这里的加冠竟然是给学生带了博士帽。学校也并没有很系统的考究过加冠到底应该是带什么样的帽子。紧接着就宣读成人的誓言。这些简短的仪式就是给学生们进行了成人礼仪式,没有在父母的见证下,学生们自己内心也没有深刻的感受,所以这样的仪式只是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很多学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大多都是这些,学校都没有深层次的研究过传统成人礼仪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就算参加了这样的成人礼也没有感受。学校并没有像孩子们指出,当你参加了成人礼仪式之后意味着什么?成长的意义和代价又是什么?他们也根本不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出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回报。

3.现代汉族成人礼表现形式的优劣势分析

电视节目作为表现形式来表现传统成人礼仪式的优势在于,电视首先是大众最为广泛使用的媒介工具,也是被大众最为认可最为接受的媒介。电视节目具有声画同步的效果,这种效果使得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极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现场栩栩如生的画面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要比只听描述而进行想象的传播要好的多。电视独特的声画和文字立体信息传播优势,经过精心的策划运用字幕,音乐,特技,动画等模式,更能增强节目的可看性。采用多机位的拍摄捕捉细节,体现现场感和传播效果。相比蒙太奇式的编辑剪接,长镜头的使用也会让受众产生信任感。从内容上来说,成人礼仪式通过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可以更丰富更多元的展现。比如:可以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参与节目,那些具有个性,鲜明形象或突出特点的人物能够紧紧抓住大众的心。还可以挑选一些年龄合适的普通学生参与,他们往往没有在镜头面前表现自我的经验,所以让大众更能有真事感,就如自己身边的同学参与了一样,更能激发青年人的热情,这些都是电视节目能带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