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危机管理的特点

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 胃肿瘤;高龄胃癌;合并疾病;外科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in elderly aged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Methods The radical mastectomy patients for stomachic carcinoma in clinical data of 310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October 2002 to October 2004.Results 101 patients who aged over 70, 75 patients had coexistent diseases, the ra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74.3%,and the mortality was 5.9%.209 patients who aged under 70, 35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the ra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16.7%,and the mortality was 2.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 stomach neoplasms; elderly gastric carcer;coexistent disease; surgery operative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高龄胃癌患者及其手术日益增多,高龄患者大多存在合并疾病,加强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对310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70岁高龄胃癌患者101例,占32.6%,以探讨老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外科处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10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中≥70岁的高龄患者101例,占32.6%。其中男72例,女29例,男女比例2.4:1,年龄70~87岁,平均75.2岁。临床表现多数无特异性,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51.9%(53/101),饱胀或不适45.1%(46/101),消瘦27.5% (28/101),食欲减退或呕吐13.7%(14/101),呕血或黑便8.8%(9/101);病程1~21个月,平均10个月。

1.2 合并疾病

310例患者中有128例伴有合并疾病,常见的合并疾病是心脏疾病(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42.2%(54/128),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 28.1%(36/128),糖尿病16.4%(21/128),高血压5.4%(7/128),前列腺增生尿潴留4.7%(6/128),脑梗死2.4%(3/128),低蛋白血症或贫血57%(73/128),术前伴有2种或2种以上合并疾病56.3%(72/128)。101例高龄胃癌中术前75例(74.3%)有合并疾病,209例低龄胃癌患者术前35例(16.7%)有合并疾病。

1.3 围手术期的处理

针对术前合并疾病采取不同措施,如选用广谱抗生素,有效控制血压,纠正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给予雾化吸入,纠正器官功能不全,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适当输血和营养支持;术中切口减张缝合;术后高危病人监护治疗,早期取半卧位,控制输液速度,鼓励咳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1.4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肿瘤部位及类型。310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227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3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1例;其中8例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则行联合器官切除术。101例高龄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73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2例。

1.5 病理与分期

所有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确诊为胃癌。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143例,中分化腺癌79例,低分化腺癌9例,黏液腺癌35例,未分化癌22例,溃疡恶变22例。根据胃癌分期标准分型:Ⅰ期50例,Ⅱ期185例,Ⅲ期70例,Ⅳ期5例。其中≥70岁的高龄胃癌患者Ⅲ、Ⅳ期占34.7%(35/101),

1.6 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27.7%(28/101),病死率5.9%(6/101),低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17.2%(36/209),病死率2.4%(5/20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2 讨论

高龄胃癌特点是起病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不易引起重视,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较长,患者往往体质较弱,病情重,晚期居多[1]。本组Ⅲ期和V期病例占24.2%。高龄胃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肺部疾病、糖尿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有资料显示,在高于70岁的胃癌患者中,80%的患者术前有合并疾病,而

本组资料表明,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低龄组,在这些有并发症以及死亡患者中,手术前大多存在合并疾病,而本组术前无合并病患者高龄组与低龄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分析术后并发症去除术前危险因素后,高龄与低龄患者行胃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5]。因此,我们认为,高龄胃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前合并疾病有关,术前合并疾病增加了手术危险性,而与高龄无关, 高龄不是手术的主要风险因素,关键在于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对合并疾病的合理处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6]。尽管本组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但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必要的监护治疗等,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仅术后整体恢复较慢。高龄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仍是安全的,可提高生存质量[7]。

根据本组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高龄胃癌患者的生理机能退化,就诊时多属中晚期,且大多存在合并疾病,合并疾病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只要重视高龄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龄患者可以耐受标准胃癌根治术,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海林,叶韶峰. 52例老年胃癌患者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 414-415.

2 嵇振岭,李俊生,彭淑牖,等.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风险及外科处理.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12:320-322.

3 Otsuji E, Fujiyama J, Tagagi T, et al. Results of total gastrectomy with extended lymphaden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 J Surg Oncol, 2008,91: 232-236.

4 陈小春,张桂英,潘凯,等. 65岁以上老年人胃癌332例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3:487-489.

5 程爱群,李翔,朱捷,等. 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 352-355.

6 黄权,雷鸣.高龄胃癌患者合并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实用癌症杂志,2005,11:607-609.

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卡特彼勒;824H型;轮式推土机;点检与维护

引言

司家营研山铁矿地处河北滦县,是冀东铁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其设计规模为年采选矿石1500万吨,采剥总量7500万吨的大型矿山。该矿全部选用露天开采模式,下属运输车间担负着供矿、排岩、道路维修维护的主要任务。本文针对于该矿道路道路维修维护所使用的此设备,主要介绍其点检与维护管理。

1.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技术参数

此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矿山工程设备之一,该设备在严苛的作业环境中能够提供卓越的工作性能、耐久性、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司家营研山铁矿运输车间现拥有2台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由于该设备作为道路维修维护的主力作用和设备价格昂贵,因此对于该设备的点检与维护管理应极其重视。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一:

总功率

299KW

净功率

264KW

排量

15.2L

工作重量

28724kg

直铲-容量

4.67m?

直铲-总宽

4507mm

直铲-高度

1229mm

直铲-挖掘深度

430mm

最大离地提升位置

1070mm

直铲-最大倾斜度

1184mm

表一:CAT824H技术参数

2.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的管理组织形式及权限

对此设备的维护管理是由研山铁矿机动科负责外委事务,该矿下属车间负责工作的安排。为更好的统筹管理设备,研山铁矿在管理方面特设置了技术组,该组主要负责设备备件的编制、定货、采购、管理及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制定车辆的使用维护、技术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协调、监督其实施,明确职责权限,执行管理职能。

3.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的日常点检与维护管理。

司家营研山铁矿运输车间对此设备的点检安排一直贯彻“预防修理”的管理理念,并在设备点检维护上采用了“五定”管理模式――定人、定车、定时间、定任务、定消耗。

3.1制定点检线路及点检内容

3.1.1驾驶室内各仪表、线路、各固定螺丝等。驾驶室外后视镜、照明、设备线路、变速箱滤芯处等。

3.1.2铲板螺丝、铲板护板、各动作油缸管路、活塞杆、顶推梁、左前轮胎、油箱、控制阀、方向盘传动轴、驾驶室下方线路等。

3.1.3变速箱前传动轴处、转向油缸、防倾翻固定螺丝、蓄能器、变速箱及底角螺丝、左后轮胎等。

3.1.4发动机室各处、散热风扇室各处等。

3.1.5风扇马达处、护罩、尾灯线路等。

3.1.6风扇散热室处、发动机室处、右后轮胎等。

3.1.7液压油箱处、驾驶室下方线路、方向盘传动轴、油箱、控制阀、前照明灯线路、顶推梁、变速箱前传动轴处、转向油缸、防倾翻固定螺丝、右前轮胎、铲板护板、车底变速箱、整体碰撞情况等。

3.2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的定期维护

3.2.1每500个工作小时或每3个月的保养

(1)发动机机油及滤清器更换

(2)燃油粗滤更换

(3)燃油细滤更换

(4)燃油箱盖和滤网清洗

3.2.2每1000个工作小时或每6个月的保养

(1)变速箱油及滤清器更换

(2)铰接轴承

(3)蓄电池固定夹紧固

(4)驱动轴支撑轴承

(5)行车制动磨损指示器检查

3.2.3 每2000个工作小时或1年的保养

(1)差速器及终传动油更换

(2)电子单体喷油器检查调整

(3)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

(4)发动机气门转子检查

(5)液压油及滤清器更换

(6)防冻液检查添加

(7)涡轮增压器检查

(8)发动机水泵检查

4.总结

司家营研山铁矿运输车间自2010年5月份投入生产以来,关于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现役的俩台设备有效工作小时均已超过一万小时,且未发生重大设备故障。有效的实行点检与维护管理工作,有效的预防设备故障与事故,从而减少设备备件消耗、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由此可见CAT824H型轮式推土机的点检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威斯特中国有限公司.《操作和保养手册》.2008年11月中文版

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3

论文关键词: “9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已陆续进入大学,“90后”大学生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理性而又躁动”的显著心理特征,这些特征要求高校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转变学生教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内容与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时展规律、符合对象特点的教育管理新模式[1]。

一、 “90后”大学生的普遍心理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改革全面深化、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追求独立,个性张扬,对新事物接受快,思想前卫,观念超前,既有着强烈的叛逆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经过观察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的普遍心理行为特点如下:

第一,自我意识显著化。“90后”大学生虽然在经济上对父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但由于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清晰,在思想上则呈现出显著的自我独立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而是关注课外,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随着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敢于评价社会现象,提出个人见解;敢于重视个人价值,发挥个人作用和专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项事务,自我权利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这些过程中也不乏片面、幼稚和消极的做法,从而导致挫折和失败。而加之“90后”大学生心理脆弱,挫折容忍力差,不会用适当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最后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90后”大学生自我矛盾的集中体现。

第二,价值观念多元化。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较深,“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明显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学生中出现了对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喜爱,“哈韩”、“哈日”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流行趋势。大学生中相继出现“时装人”(没有确定的价值观,像改换时装一样更换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人)、“平面人”(表面化、面具化的,没有深度,不承认一切价值的人)、“实惠族”(讲求实际,强调实用,选择实惠,凡事只看效果,缺乏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的人)、“新理性人”(既有超越意识又脚踏实地,既有远大抱负又有求实精神的人)、“新理想派”(能够保持灵魂的高洁和精神的自由,不“独善其身”,对社会、对他人充满责任感,尽职尽责的人)等。价值观念多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主流价值观有被模糊化、边缘化的倾向,诸如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在部分“90后”大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已降低。他们把物质或金钱作为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片面强调个人回报,在生活中追求享受,攀比消费,赶潮流消费。

第三,人际交流网络化。当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方方面面,上网已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方式。网络虚幻和自由的特点,能够带给他们思想交流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但一些大学生沉溺其中,容易模糊网络与现实的本质差异,往往造成自身人格的扭曲。校园BBS是“90后”大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的交流平台,MSN、BLOG、Fetion、QQ空间、百度贴吧、微博等是“90后”大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园地,人人网、开心网等校园网络是“90后”大学生与朋友交流的重要媒介,NBA、网络游戏、美国大片、网上聊天、“偷菜”、“网购”是“90后”大学生打发课余时间的主要方式,“晒一晒”、“给力的”、“必需的”、“鸭梨”、“神马都是浮云”等成为“90后”大学生的口头禅……等等,都是借助网络这一平台来进行的,改变了以往纸质化和面对面的交流模式。随着感情的释放,他们也渐渐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人际关系网,为他们多重的“人生”提供了可能。

第四,生活环境社会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的交流手段日益先进,信息传递日益快速,这就为“90后”大学生接受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动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90后”大学生的社交、娱乐、学习和工作都呈现出强烈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趋势。极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或是迫于生计,或是为求锻炼,都主动或被动地以实习或打工的方式去体验社会。他们有着较强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期待被了解和认同的内在需要,他们热心从事志愿服务,广泛参与社会工作,从汶川地震到奥运会的举办,都有着“90后”参与的身影。这就使得许多学生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恶习也会趁机蔓延到校园中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也因此不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事务,同时,大学校园内也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很多高校的食堂、超市、住宿(公寓)都转向企业化经营模式,也加速了“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的社会化进程。

二、 “9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因素分析

“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一) 社会因素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90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革。“90后”一出生,就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物质生活资料、最好的医疗保障、最好的基础教育,让他们越来越远离艰苦朴素的传统观念。“甘苦”对于他们而言,已经只剩下一半,因为他们从未经受过物质匮乏之“苦”。其次,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经济的长足发展必然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多元化。“90后”生活的家庭、学校等各种社会场合,都充斥着各种各样好与不好的社会价值标准和文化氛围,这些对他们心理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拜金”、“强烈的权利意识”、“彰显自我”、“浮躁”等社会的时代标签,在他们身上很容易就会被发现,而心智已经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尤为明显。最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我国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网络的触角也已经伸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大量的信息、丰富的知识、友好的界面和趣味性很强的游戏,使得网络成为“90后”娱乐的第一选择。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建立了极具个性化的网络人际关系,使得他们不断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不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从小与电脑为伍的他们,学会了自主地获取信息,学会了在虚拟的世界里独立地做出判断,这种处事方式不可避免地被带到了现实生活中。

(二) 家庭因素

相对于“80后”来说,“90后”的大学生多数是出生于“四二一”家庭,即四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他们缺乏兄弟姐妹的关爱,容易形成比较自我的性格,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对于他们的要求父母都尽量满足。这让他们习惯性地在家庭消费、家庭活动等事项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愿,进行自我判断和选择,长此以往就培养了他们任性、依赖、骄横、自私的性格,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在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他们经过自我选择的目标往往能够得到实现,这就让他们形成“成功是理所当然”的错觉。他们总是倾向于竞争并希望在竞争中获胜,但现实的竞争往往很残酷,从而导致他们步入社会后的挫折容忍力很弱,小小的失败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一蹶不振甚至误入歧途。相关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另外,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环境差异很大,父母对社会现状的看法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而家庭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部分“90后”经历了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某些缺失与断位。与此相关,很多“90后”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 个人因素

很多“90后”把“游遍天下山水,吃遍天下美食”当成自己生活的目标,于是请客吃饭,买高档、名牌的衣服,玩时尚、价格昂贵的电子产品,体验浪漫的爱情故事几乎成了这个群体的时尚。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图书馆本来是安静的学习场所,打电话聊天、“拇指族”比比皆是;电脑是用来学习的工具,反倒成了展示游戏才华的舞台;宿舍是休息的处所,但是他们无所不为。相对于老一辈来说,他们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抛弃了远大的理想,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功利,他们大喊“不挂科万岁”、“60分满意”、“英语不合格说明我爱国”。于是学习浮躁,静不下心,高分低能,太过柔弱,不懂合作,不关心他人,颓废等批评就全落在了他们身上,因此,有人给“90后”贴上了“叛逆”、“另类”、“脑残”、“败家子”等标签,称他们为“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堕落的一代”、“颓废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无耻的一代”。

三、 加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

“90后”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对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只有真切了解其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搞好教育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朋友的方式交流。由于“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家长训导式的教育方式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友好关系是高校学生管理者开展学生工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师生之间融洽,信息才会通畅;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老师就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只有在接纳和服务、平等和尊重、真爱和关怀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良好师生关系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育的效果。管理者以朋友的身份贴近学生,能够最真实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各方面难题,并潜移默化地纠正其错误的行为活动,以达到“融教育于无形之中”的目的。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协商和平等的语气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人情味和亲切感去感化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把对学生的关心融入到整个学生工作中去。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良好形象。在执行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既要讲原则,也要照顾到学生的主观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染、教育学生。

其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开导问题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完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交往、学习成才、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90后”大学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关注他们的思想状态,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把课程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而不是对心理障碍的认识上,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去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同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如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在很多高校中已经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些学生甚至已经能够大大方方地主动去咨询。在此过程中,高校教育管理者更应贴近学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合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环境。通过与学生家庭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学生家庭中去,尤其是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应该做到与其家长及时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关爱环境,使其得到有效的诊治并早日得到恢复。特别要关注单亲家庭群体、特困生群体、心理问题群体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在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以促进他们走出心灵的沼泽,踏上奋进的道路。

再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90后”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既然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已成为当务之急。“90后”大学生乐于在网上针对学校教育制度及社会热点问题发表各自最真实的观点、意见,尤其是在校园BBS网站上较为真实地反映着一些学生现实中不敢言、不愿言的意见。管理者要时刻关注校园BBS站的舆论导向,及时对某些焦点舆论作出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技术,设置信息“过滤器”,限制和剔除有害信息,尽可能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管理者可以适当参与学生们的网络活动,体会学生网络世界的乐趣,并时刻注意通过网络巧妙地对错误的思想行为加以纠正,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网站建设,借助网站传播国内外优秀的思想文化,使网站成为“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4

旅游业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产业,这种敏感性表现在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导致其出现严重的衰退和滑坡而产生旅游危机。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岳型景区是我国重要的景区类型之一。在经历了数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山岳型景区的危机事件后,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危机,成为当前旅游行业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山岳型景区旅游危机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理论的梳理来初步构建一个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的模型。

一、危机管理模型研究现状

目前,旅游危机管理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危机管理模型。危机管理模型的构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危机事件的发展阶段,一种是基于危机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关于危机管理阶段的划分有以下几种:六阶段、五阶段、四阶段、三阶段和两阶段。美国专家奥古斯丁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以及对应的管理工作,将企业的危机管理过程分为六个阶段:避免、准备、确认、控制、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得利益;美国学者米特罗夫将危机管理划分为五个阶段:危机征兆的发觉阶段、准备和防范阶段、损失的控制阶段、恢复阶段以及学习阶段;还有一些学者将危机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危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另外Glenn H Snyder与Paul Diesing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前危机阶段”和“危机阶段”。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支持危机管理的四阶段

理论。

除了按照危机的发生阶段构建危机管理的模型外,国际上还有一种基于危机管理的框架结构构件的CMSS的危机管理框架模型。它将危机处理的具体任何任务放在具体的部门。CMSS的模型中有四个系统:决策系统、资讯系统、运营系统和信息系统。CMSS模型组织构建灵活,适用性较强,因而本文构建的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是基于CMSS模型之上,再融入山岳型景区的特点。

二、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

由于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种类多,并且景区的管理模式也与其经营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要想使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就需要采用基于组织框架结构的危机管理模型。它可以根据特定的危机重新架构,灵活设计适宜的管理层次。根据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模型构建条件的分析,结合山岳型景区的特点,在CMSS危机管理框架结构之上构建了新的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

模型。

该模型可分为六个部分,即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团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保障系统、信息系统和执行系统。在这六个部门中,景区的危机管理团队具有交通枢纽的作用,而信息系统则是景区内部危机有效管理的核心部分。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是基于组织结构建立的,因而其灵活性和适用性还是比较强的。

三、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的特点

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继承了CMSS模型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清晰的结构层次。该模型具有清晰的结构特点,它涉及五个系统,并且由景区的管理团队统一领导。清晰的结构层次便于景区实践运用中直接划分操作。

组织应变灵活。该模型是将组织结构转化为危机反应的形式,将具体的任务分给各个部门。此模型可以根据危机的需要重新架构,也可以灵活的设置下层管理部门,因而此模型更具有灵活性应变的特点。

扁平管理模式。该模型采用了扁平的管理模式,由景区危机管理团队直接领导各大系统的主要部门,责任到人。采用扁平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信息传达过程中的扭曲和时差,使危机管理组织能最快、最迅速的执行决定,提高危机处理的效率。

集中决策。该模型是由决策部门集中决策的,集中的决策可以使危机管理的各个部门能在统一的决策目标下相互配合,快速执行,高校完成危机管理工作。

重视合作。该模型中的五大系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紧密合作。这种相互联系可以使内部的危机处理人员相互沟通和合作,能最大程度提高危机处理效率。

景区工作人员的双重性。对于山岳型景区而言,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既是景区内危机发生的信息侦测员,又是具体的危机管理任务的执行者,因而景区的工作人员具有信息搜集和具体执行的双重工作性质。

与外部团体的有效沟通。山岳型景区的潜在危机种类繁多,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交流接触,本模型内包含有很多对外交流沟通的机构,这些方便了景区内部管理人员与外部团体的有效沟通。

有力的后备保障系统。山岳型景区涉及范围大,然而管理范围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造成管理空白点多,容易发生危机隐患。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中的保障系统能够给予景区管理最有力的保障,扩大景区管理范围并提供有力支持,尽可能减少危机隐患。

其中,前五个优点是继承了CMSS模型的优点,后三个优点是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模型自身的独特之处。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山岳型景区的旅游危机事件,对于此类景区的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成为旅游行业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危机管理模型的综述梳理,在CMSS危机管理框架模型基础上,结合山岳型景区的自身特点,初步构建了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模型。

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社会危机事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这三个特点分别是多元化、频发性、常态化。危机事件的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类的安全,各级政府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理是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沟通策略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沟通策略与公众沟通、与媒体沟通,对于政府进行危机事件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危机与沟通的概述

1.危机和危机管理的概述。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关于危机的定义,从危机的高度优先目标受到威胁、反应时间的限制以及危机的突发性可以总结的危机概念是对一社社会的运行系统中的基本价值以及行为准则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同时这个事件的时间以及信息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危险事件的突出特点就是突发性。

根据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把危机事件划分成三种,一种是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机;二是由于人为的非故意所引起的社会危机;三是人为故意引发的危机事件。根据危机事件的影响范围又可以把危机分成国际危机、国内危机以及组织危机三种。

2.沟通的概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沟通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字、符号以及肢体语言等。在危机事件的管理当中,进行的沟通策略主要是把沟通当作一种工具。与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不同,沟通具有其相对应的特点,沟通具有社会性、沟通具有选择性、沟通具有互动性,由于沟通需要通过各种符号表现出来,因此,沟通还具有符号性[1]。

二、在危机管理中运用沟通策略的重要性

随着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危机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的特点,使得政府的危机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在进行危机的管理过程当中,受到跨层级和跨部门的管理,使得危机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跨层级和跨部门的危机管理当中,进行层级与层级之间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动十分重要。

危机的管理和处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需要果断决策,在保证决策正确的情况下果断处理对于危机事件的管理和平息十分重要。政府在管理危机事件,解决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将危机事件反馈给公众,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媒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比如,在今年4月份开始爆发的H7N9的禽流感危机事件当中,政府要通过媒体及时的将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危机的处理等传递给公众,从而提高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认识。

三、危机管理中沟通策略的原则

地方政府把沟通策略运用到危机管理当中,需要注意沟通策略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危机管理当中需要注意的沟通策略的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要追求沟通的效率,地方政府在进行危机的管理和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需要谨记24小时的黄金时间,要求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追求危机沟通的效率原则。二是在危机沟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注意采用人性化的信息表达方式进行危机沟通。三是在危机沟通当中要遵循沟通的明确性和充分性,即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的沟通当中首要的一点在于需要让沟通对象在第一时间内理解沟通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四是地方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的沟通当中要注意遵循沟通的真诚性,通过真诚的沟通,能够在危机沟通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危机的处理效率。

四、危机管理中沟通策略的实施对策

地方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的沟通过程中,实施危机沟通策略可以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对应的沟通策略。

1.内部沟通。首先,地方政府在进行危机事件的管理和处理当中,需要进行政府内部的沟通,在内部沟通中,一是政府要给官员创造勇于讲真话和实话的环境;二是通过快速通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2.媒体沟通。地方政府在与媒体进行危机的沟通时,要充分的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媒体的穿透力与媒体的双方面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与媒体进行危机沟通中,掌握相应的沟通策略十分重要。政府进行媒体沟通时,一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特点发现危机背后的潜在危机;二是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媒体扮演危机信息代言人的身份;三是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媒体在心理疏导方面的功能。

3.公众沟通。地方政府就危机管理和危机事件的处理,在与公众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沟通策略:一是政府需要占据主导思维并快速的将危机的真实信息公开,在这一方面,最鲜明的对比就是02年底的“非典”事件和08年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危机,两种危机所采用的危机管理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2]。同时,地震危机可以很明显的表明,在公众沟通当中快速公开危机事件的真实信息的重要性。二是要与公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三是在进行公众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沟通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五、结语

近几年来,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危机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人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要保证社会的安定与正常运行,政府就需要提高危机的管理能力,因此,在进行危机的管理和处理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充分的掌握沟通的策略,并科学的运用正确的沟通策略,才能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和处理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与人类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克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09(19):89-92

[2]顾光海.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运用沟通策略的研究[J].当代传播,2009(04):120-122.

作者简介:宋艳红(1979-),女,汉族,山西汾阳人,硕士,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危机管理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医院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管理;危机传播;医院与媒体关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5 -02

一、危机管理的定义及医院危机的特点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医院危机作为危机管理中的一部分,既有危机发生的一般特点,又有作为公共卫生事业所特有的方面,结合起来,大致归纳如下:(1)突发性:尽管危机可能有很长的潜伏期,但它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带有突然爆发的特点;(2)不确定性:危机的形态多种多样,很少是由单一因素造成,多是由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互动而导致的,给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预测、后果的预计和处理带来种种困难;(3)破坏性。对危机的不当处理往往会给医院经营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医院员工们非常不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甚至给日常工作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4)敏感性。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医院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给解决危机造成难度;(5)紧迫性。对医院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遭成巨大损失;(6)处理的非程序化性。危机的种类不一而足,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二、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与媒体关系管理概述

(一)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

1、酝酿时间更短,预防难度更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码产品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宽广,普通受众可以迅捷地成为危机事件的首先报道者,医院管理者甚至来不及采取补救性的说明,酝酿成不可收拾的危机事件,危机的预防难度进一步加大;2、危机扩散更加便捷。当代社会己经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共振系统,单一性、局部性危机事件会在很短时间内扩转为并发性、全局性危机,甚至成为影响巨大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危机;3、危机发展速度惊人,带来的危害更大。企业危机一旦发生,传播呈指数趋势增长,受众知晓率爆炸式提高,危机事件迅速放大、恶化和蔓延,因而当前企业危机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危害比以往更大;4、牵连性更广。对于某一个危机事件的报道往往会影响到相关的领域,一个危机的爆发可能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反应,往往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危机。

(二)媒体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媒体管理

媒体关系强调合作双赢,强调尊重、遵守政策法规,强调公众满意宗旨,尊重公众权益、对公众负责、一视同仁,主要有:1、非功利性原则;2、时间性原则;3、效率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6、合法性原则;7、持续性原则;8、适度性原则等,核心内容就是要多一点双向传播,少一些单向灌输。

危机管理者必须重视媒体,必须对媒体所拥有的传播特权、话语霸权和议题设置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尽管媒体不同,但由于媒体的天然属性,媒体还是拥有一些共同观点,而这些共同观点对于危机管理者了解媒体,有效进行媒体管理都是必备的常识,这些共同观点主要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中立,是媒体一直努力追求的立场;猎取花边新闻以吸引当前受众并发掘潜在受众;趣闻总是反映人们的兴趣焦点;要尽可能快而又便捷地获取新闻。

(三)媒体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在西方的研究中,媒体管理都是危机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部分。罗伯特·希斯博士认为,“媒体管理是进行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成功的媒体管理可以弱化公众及媒体对危机管理中暴露的失误的消极印象,从而排除压力集团的干扰,抑制消费下滑,防止股价下跌。而“媒体管理”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管”字。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的含义包括引导与控制,趋利避害,个人认为媒体管理更重要的是“维”字,危机事件发生,相关医院应该清楚维护的是什么,这是能否解决危机,被大众继续接受的关键所在。从实际出发,保证真实、客观的报道,维护正义和真理,将能够使危机化为转机,有效解决危机。

三、如何处理危机传播及面对媒体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媒体舆论与出色运营医院一样重要。医院出现危机情况下,面对危机传播,首先最好不要让关键媒体在危机中是第一次与医院打交道,其次就是别遮掩,优先保证主流媒体渠道疏通,再次千万不要慌,临危不乱,另外还要注意上下发言一定要一致,不该说的不能乱说,言简意赅,最后要注意千万不要有推测言辞,说话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要做到“七应该”和“七不应该”:

应该:1、明确目的,制定日程;2、加工并确定关键信息;3、预测媒体问题,制定应答口径;4、始终控制采访局面,答问与引导相结合;5、做回你自己,切勿表演;6、使用最简单的语言,善于概括;7、诚实,诚实,再诚实。

不应该:1、绝对不能和记者“私下交谈”;2、绝对不要说“无可奉告”;3、绝对不要与记者争执;4、不要过度使用或单纯依赖数字;5、不要提供你不能确定的信息;6、不要试图阻挡记者拍照;7、不要忘记你的回答应该针对普通读者,想象你面前的记者的水平恐怕也不怎么样……

四、医院在危机管理中的媒体管理策略

(一)将媒体管理培训纳入医院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危机发生了,医院及其有关负责人面对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呢?危机发生时的记者最想要了解的又是什么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必须了解记者的职业特点,对记者的提问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而言,对于记者最关注的危机问题,例如:危机发生的过程,到底有没有人员伤亡?死伤者有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危机事态和局面是否已经受到控制? 有关部门何时开始处理危机?都做了哪些工作? 危机还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等要了然于胸,以免被记者“问倒”。了解了记者的采访需求,那么医院就应当根据记者的要求去洞悉整个危机事件,对每一个问题要精心准备,注意措词,不要让记者抓住明显的矛盾、漏洞或把柄。

(二)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医院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要舍得投入资金。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媒体沟通体系,由专人负责与媒体进行定期沟通,并按医院所在行业的特性,将媒体分为不同类别,如专业类媒体、大众类媒体、平面类媒体等,医院内部指定专人,按照不同媒体的不同特性,定期与各媒体记者进行沟通,一方面将医院的各种正面、良性的信息传达出去,满足媒体对医院发展了解的需求,同时也随时了解媒体对医疗行业、相关医院的观点,在积极的互动交流中,使医院的意志与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媒体报道的论调。同时,医院要定期与媒体主编、记者进行联谊,建立稳固关系,确保发生危机事件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对媒体舆论传播有决定影响的关键人,以控制住媒体对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与范围。

(三)在危机爆发前,强化预警,对媒体报道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医院要进行有效的媒体舆论引导,首先就要了解媒体关注的焦点,所以危机预警体系及媒体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第一要素。医院可以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每周对全国各地的媒体报道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了解近期媒体关注的重点,以及其他医院的动向,找出危机可能发生的领域,然后根据最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四)危机爆发后,积极与媒体展开合作,全力化解危机

新闻媒体危机公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万能的。针对媒体在危机公关中的局限性,我们的医院更应该做好与媒体的合作,并全力的化解危机,具体做法:1、首先,以企业为新闻主体,积极向媒体提供真实信息;2、其次,适时召开新闻会;3、接着,根据危机进程,精心选择媒体,快速有效地遏制危机;4、再次,主动将事件公布于媒体与大众;5、最后,在危机得到控制后,积极致力于企业形象的恢复和重建。

五、医院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媒体关系原则

在医院处理危机传播以及面对媒体关系中,医院、媒体以及公众各方都交错在一起,而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尤为重要,笔者依据个人经验以及学结出了原则,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1、差异原则;2、情感原则;3、简洁原则;4、准备原则;5、重复原则;6、时机原则;7、自我原则;8、平衡原则。

六、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公众对于医院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事业要求越来越具体化,严格化,同时现代媒体传播业也随着微博、论坛、电视平面等日趋成熟,医院在发生危机时如何面对危机传播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关键。以上从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以及如何面对媒体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希望能对相关的医院管理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时事出版社,2003.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 鲍勇剑,陈百助著.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苏伟伦.危机管理——现代企业失误管理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 [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4.

[6] [ 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8] 张建华,王立文.企业生存的第四种理由[M].海南出版社,2002.

[9] 郭志台.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 李磊,公共关系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1] 张玉波.危机管理智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 谢玉华.公共部门关系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14] 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证实[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