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1

【关键词】:智能化 住宅 物业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对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智能化越来越关注,物业管理人员也逐渐对智能化管理关注,为了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智能化物业管理

智能化物业(也称作智能化建筑),它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及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服务,以投资回报合理、适合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为特点的现代化建筑。

1.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内容

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中的服务内容,还包括对智能化设备系统的操作、维护和功能提升,使其物业真正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智能化建筑集合了高新技术的设备配置,它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是以知识型为主体的,是一种保证实现知识型管理的具有特点鲜明的管理结构,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是基础,而智能建筑业管理的内容是在传统管理的服务内容基础上的提升,更需要体现出管理科学规范,服务优质高效的特点。

2.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重点是物业设施管理

物业设施是从建筑物业主、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出发,对所有的设施与环境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经营活动,这一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为使用者提供服务,为管理者提供创造性的工作条件以使其得以尊重和满足,为建筑物业主保证其投资的有效回报并为不断地得到资产升值,为社会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场所,以及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智能建筑的物业由于采用了高度自动化装备和先进的信息通信与处理设备,能全面获取建筑物的环境、人流、业务、财务、设备的信息,从经营战略的高度进行设施管理,因而,与传统意义上的设施管理有很大的差别。

智能小区建设时,开发商往往注重智能化功能配置的水平与相应的投资,重视智能化系统功能对于楼盘的直接影响,而对智能化系统今后管理模式很少考虑"如何使智能建筑保持高效、持续地运行,是对传统的物业管理的一个新挑战"。

三、目前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同其他住宅小区一样,物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内外环境因素不够成熟,管理手段落后。另外,智能化系统设计不规范、设备兼容性差、硬件配置不全、软件升级不及时等造成智能化系统部分功能闲置。又加之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在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小区公建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开发商改变公用部分的

使用功能,业主乱搭乱建和进行破坏结构性装修,是造成设施不健全的原因。这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难度以及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力度薄弱造成的小区绿地被占等问题,严重影响小区的整体环境。

(2)小区智能化概念往往成为开发商进行市场营销的卖点,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如:智能化系统的硬件配置不全,软件由于开发、维护和升级费用较高开发商吝惜投入,因而智能系统成为摆设,发挥作用甚微;再如:智能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传统的记数方式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智能系统获得的数据有时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无法达至4数据共享。

(3)物管公司与有关管理部门的关系不明晰。物管公司在业务上隶属于房地产管理部门,同时要接受城市建设、管理、环保、自来水、煤气、电力、公安、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的指导。由于各部门各行其政,信息缺乏沟通,形成业务交叉和多头管理,加之协调不力,容易产生矛盾。

(4)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存在着某些工程质量问题,加之在工程交接时不及时移交工程资料、技术档案等,都给后期的物业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5)物业管理经费紧张。国家提倡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但物业公司大多是开发商为前期物业管理自行成立的,其开办费、管理费以及智能化系统的配套费用大多得不到保障。另外前期物业管理费的收取存在相当的难度,也是造成经费紧张的原因。这必然会影响到服务质量,造成物业管理各个环节的恶性循环。

(6)法律关系未真正理清。从法律角度上讲,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是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执行机构,物业管理公司是业主委员会所委托的管理合同执行人。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业主委员会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数开发商不依法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们也缺少法律意识,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就造成监督机制失效,管理上脱节,工作绩效降低。

四、优化我国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对策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小区中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服务理念及模式是在其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最终是通过物业管理实现的。因而,物业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智能小区的智能化效果,优化物业管理至关重要。

智能化系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故障和问题。如何结合智能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和运行要求,事先预计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内部、外界的问题,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运行中断,是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优化的主要目标。

1.智能建筑物业管理思路

针对智能化系统精细化、持续性运行要求,优化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的思路是化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对智能化系统本身而言,在正常运行中最容易出现智能建筑的问题是末端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老化。

物业管理的主动性集中体现在如何把这些因老化产生的故障从事后维护转变为事先保养。在一切可能出现或还未出现故障的时候或地方及时给予维护和排除,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维护计划和维护对策。通过对运行记录与趋势的科学分析,制定设备老化的处理与技术升级策略,包括备品备件的准备和更换对策。

2.智能建筑物业管理操作规范化

操作规范是高效率的基本保证。物业管理优化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管理的预见性上。对于所有可能出现的、会影响到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都要有足够的应急预案,制定缜密的操作内容和操作程序。

3.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发展性

在一些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对应急预案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方面。由于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的改变,人们必然需要对环境条件做出经常性的调整。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发展性在宏观上表现为智能化系统从整体上需要不断吸收各个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以此加强和扩展其信息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和监控能力。

4.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全程管理

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应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指导下进行全程管理。物业管理虽然是智能建筑开发经营的最后环节,但要做到最优化的物业管理,不能等到智能化系统最终开始运行时才去介入、到经营管理时才去注意质量。物业部门应尽早参与将要管理的智能建筑工程。最理想的是从最初项目设计阶段就开始参与到工程中,把系统的需求、功能同日后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起来,做到设计、施工、管理的一体化。所以,物业管理做好前期的交接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包括人力资源)。物业管理公司应在项目策划阶段就介入,并与开发商共同完成智能化系统的定位;在设计阶段提出合理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跟进及有效监控,最终确保建成后的智能化系统有效运作。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化住宅被不断建设,对于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跟传统住宅物业管理有所不同,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高物业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国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远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研究 [J]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11年1期

[2]崔琦,刘黎虹 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研究 [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应急管理;应急救援

2015年5月29日,强调,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对全面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1]。加强应急管理,进一步提高预防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应急管理过程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2]。下面具体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应急管理现状,并给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1预防与应急准备

天然气长输管道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宣传及应急演练,各类救援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经费保障、通信保障,开展隐患排查、整改、风险评估,化解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基层矛盾纠纷等。这是应急管理中的首要阶段。1.1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目前,长输管道企业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应急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例如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分为管道分公司级应急预案、管理处级应急预案、站场及要害部位应急处置方案三级。管道分公司级应急预案由管道分公司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管道分公司应急预案附件3部分组成。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工业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等13种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应急预案的演练可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演练(专项演练)和全面演练(综合性演练)3种组织形式进行。并规定演练频次,保障应急响应及时、应急处置到位,通过实际演练总结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管道分公司级或以上级别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各管理处、维抢修中心、项目部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管理处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各站(队)每月至少进行1次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演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长输天然气管道企业的演练多为管道泄漏演练,形式相对单一,建议进一步拓展演练的模式及内容。可相应比例开展突发地质灾害、恐怖袭击、计算机信息系统损害等事件演练;应急培训不足,员工应急基础知识不完备。特别是在“不通知、不集合、不提前准备”演练时,场面比较慌乱。参加“三不”演练的人员,面对突发事件,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自己所在位置对应的行动路线,不是很清楚。建议将应急培训落到实处,让员工从简单阅读冗长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方案中解脱出来,通过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讨论、问答、考试答卷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1.2风险分析与减控对于天然气管道企业,较为有保障的控制风险的方式,就是积极建立联络线,一旦某管道突发事故中断,另一管道可以通过联络线代输天然气,形成双气源或者多气源管道,互为补充[3]。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建议积极与周围管道企业协商建立起管道联络线。除建立联络线外,基本的风险分析与减控方式多样,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隐患排查。特别是在2013年11月22日黄岛爆炸事故后,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石化企业和油库的专项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改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成为一种常态。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在2014—2015年间共查出并整改隐患近千项,其中大部分为危害性不大、易于整改的小问题,也包括武石化炸药库、巴东县野三关镇福娃娃幼儿园、宿舍楼及居民楼安全间距不足等重大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隐患排查的知识水平,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编制了《危害源识别与评价手册》:一是从宏观上概括性的识别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危害因素;二是针对公司生产现场的具体设备、设施和包含的作业项目,进行危害分析识别和控制。另一种风险分析形式就是管道内检测。管道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预测管道上的异常点,减少事故发生率[4]。通过管道内检测可以了解管道上每1条焊缝、每1个弯头处的平均内径和最小内径,通过分析尺寸及清理出的杂质,可得出管道的腐蚀发展情况、应力情况、裂纹发展情况等。管道企业根据内检测结果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风险分析与减控的不足和建议:隐患问题总是重复性发生,有时不能被及时发现。建议提高员工责任心,督促其养成周详细致的工作习惯。1.3应急保障应急保障主要包括各类救援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经费保障、通信保障等。目前,各长输管道企业都能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通信保障。救援队伍组建方面,长输管道企业除了组建维抢修中心、维抢修队等自己的应急抢险队伍外,同时需要联络周边可以依托的应急队伍,例如周边的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其它长输油气管道的抢维修队伍、沿线的医疗单位、消防气防单位、地方政府等。企业自己能够组建的抢险队伍人员、专业毕竟有限,依托周边的应急队伍,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应急抢险能力。

2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主要是在接收到监测的苗头性信息或者突发事件初报信息后,及时进行科学研判分析,决定并预警信息,并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做好应急处置与救援的必要准备。监测与预警阶段是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工作的延伸,是有效实施应急处置与救援的前提。该阶段关键是做好信息的接收、分析与报送工作。数字化管道GIS系统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做好信息采集与报送工作,其将完整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与数字化管道平台建设相结合,可为完整性管理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基础,既提升了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水平,又大大提高了管道维抢修的反应速度和抢修效果,为全面提高管道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途径[5]。川气东送管道GIS系统基于真实的全息化三维场景实现了各类信息查询,将管道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包括设计、施工、竣工、运维期数据)与真实的管道设施三维场景关联绑定,实现面向真实设备对象的可视化查询。通过对管道完整性基础资料的综合管理,为开展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估、完整性评价等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3应急处置与救援

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和危害程度,第一时间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有效落实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动用应急物资和装备,科学开展抢险救援,以控制、减缓或消除突发事件导致的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危害。3.1应急指挥行政结构由于其层级过多,流程复杂,不适合作为应急指挥的组织机构,一个事件发生,从最底层的负责人员,逐级进行审批、核对、上报,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再从上到下逐级指令,不仅延误了事件应对的最佳时机,而且可能会造成传达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所以现代应急指挥机构应采用扁平模式,省略中间的繁杂环节,提高应对效率[6]。例如,某管线属地巡线工巡检过程中,发现管道上方有大量气泡从水塘涌出,怀疑有天然气泄漏,立即通知巡线分队。巡线分队员工携带加拿大BW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C2-XWHM-Y-CN的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到现场检测,仪器面板显示含量为80%,立即向巡线队队长汇报现场天然气泄漏,检测浓度为80%,巡线队队长向管理处领导和调控中心汇报,管理处领导和调控中心均向公司领导汇报,该简单直接的参数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和情况通报,会误导决策层认为这就是实际情况,情况危急,可能会做出降压放空管线的决定。如果现场巡线分队队员直接向决策层汇报,决策层就会更详细的了解现场情况,用哪种检测仪检测,周围情况如何。这时就会了解到实情,现场气体含量是面板显示量乘以5%,甲烷现场浓度应为4%,并且正处夏季,温度较高,导致水塘底部的垃圾(含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出甲烷。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放空管线,为了保证管线的安全,只需做好通风,将池塘底部的垃圾打捞上来,避免产出接近爆炸极限的甲烷气体即可。3.2应急救援与应急平台应急救援路线的确定、方案的选择,需要专业化的技术,以保证事故处于可控状态。但是,现阶段天然气管道线路复杂、地理环境因素众多,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多样化,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定科学救援路线,选择合适的方案,难度比较大。而实际应急事故处理过程中,更多的管理部门倾向于以经验为主导来开展救援,势必会影响到事故处理的效率[7]。如果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急平台提供的信息以及分析得出的路线、方案,可以让指挥者做出更快速更合理的决策。应急平台是应急管理的一种综合支撑手段,是依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软、硬件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应急平台也可以称为智能化应急事故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管道信息和应急制度文件形成事故响应模式——智能化响应,将人员从繁杂的资料信息和制度条文中解放出来,为指挥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事故信息,推荐应对方案,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协助指挥者发送指令,使各相关部门任务明确、调度有序[8]。目前,很多管道企业都已建立起了应急管理体系,但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平台。管道企业调度系统的信息化系统较多,例如某企业同时使用GIS、SCADA、ERP、OA办公系统等,但各系统互相独立,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互通数据信息、分析结果,降低了应急响应、分析、处置效率。各管道企业应大力度推动应急平台建设,将多种系统融合在一起,并加强数据、流程分析,增加推荐处置方案的功能。3.3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处置救援完成后,要评价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尽快组织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进行必要的抚恤和补偿,对事件进行调查形成总结报告,将事件经验教训共享。此外还有两个方面工作需要注意:一是预测是否会有次生灾害发生,并积极准备好应对措施;二是做好受灾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

4结语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20-01

引言

220kV远安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宜昌供电公司首座220kV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程,它的建成为以后宜昌电网的设备改造和旧电网更新提供非常规的做法,也为制定方案提供新思路。在对老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运行人员的停送电倒闸操作频繁、一二次设备改造牵涉面广,接线复杂。改造中多专业、多单位、多班组交叉作业,现场人员多,人员技术素质不一、施工地点多,因此现场危险点多,极易发生各类违章和事故,为了保证用户可靠供电、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改造现场安全,必须做好现场智能化改造的一系列工作,文章从变电运行专业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点,并对如何控制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远安智能化改造危险点分析

1.1 改造现场危险点分析

远安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期间,设备改造施工时间长,部分设备带电运行,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安装、二次回路交叉接线等,存在很多危险性,我们需要全面分析现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确保安全措施,并提前做好改造过程中的现场危险分析和应急预案。

1.2 远安智能化改造遇到的难点

远安变电站用户用电比较集中,负荷不能转移,设备停电不能过长。由于负荷大部分不能转移,所以决定了远安变电站智能改造只能是分阶段分区域进行停电改造,根据改造的进度及现场设备的布局,远安变电站改造工程大致被分为五个阶段:1)不停电工作准备;2)远02、1号主变、110kV5号母线、10kV7号母线间隔设备智能化改造停电施工;3)完成1号母线停电施工及2号主变、4号、8号母线智能化改造;4)完成1号主变高压开关智能化改造;5)完成全站智能化改造及验收。每个阶段都是在运行设备中间进行一部分停电设备的工作,也就是说施工区域周围都是运行设备,且每个阶段施工环境不同,安全要求不同,但每个区域都有起吊及高空作业,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工作场所的危险点多势必要加强现场监护,也自然要增加人手,这对施工单位也造成一定困难。

2 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危险点管控措施

笔者以220kV远安变电站改造工程为例,从变电运行的专业角度来分析,重点从操作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运行设备的管理及新设备验收、人员培训几个方面来分析讨论如何做好智能化改造的现场安全管理。

2.1 加强现场的安措管理

(1)由于改造周期长、安全措施极易被作业人员变动,安全措施布置完毕后,应向工作负责人交待清楚,施工中不得变更布置好安全措施。运行人员最好布置完安措后,立即拍照保留证据,以防发生责任推诿。

(2)保护室措施,施工时,相邻运行屏应在屏前后均挂红布。施工屏前后放置“在此工作”标志牌。运行中的屏前后门应关好,有锁的应锁好。

(3)鉴于改造施工和运行同步进行,可以考虑将施工区域与带电运行设备用全封闭式硬质围栏完全隔开,运行人员与施工人员各行其道,防止工作人员进入带电区域引起不必要的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4)制作带电区域提示图,悬挂在施工区域,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布置的范围,确保危险点的闭环控制。

(5)安装智能锁控。整个改造期间,准确严格地安装智能锁控,预先设定运行、检修、施工各类人员出入权限,有效控制各种作业范围,防止误触、误操作事故发生。

2.2 加强改造现场的巡视、监督、管控

(1)每日值班人员定期巡视施工现场,查看安全措施是否被改变,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监督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发现违章立即制止和纠正。

(2)每日开工前,检查所有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要求,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每日收工,检查现场是否干净,督促作业员及时清理现场。

(3)每天查看电缆孔洞封堵严密。电缆的收放频繁,电缆沟盖板及电缆穿孔经常是打开的,每日收工时要及时盖上封堵好。防止雨水灌入及小动物进入,而造成接地短路。

(4)装拆临时检修电源,必须由运行人员同意,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的监护下在指定位置接入,严禁私自乱接。每日开工及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电源箱是否完好无破损。

(5)加强接地线的管理,由于设备拆除造成接地线临时拆除的,要做好记录并在交接班时交代清楚,设备恢复后,及时恢复接地线。

2.3 做好投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制定投运准备计划和完成时间表,将投运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到每个人,并定期对工作进度进行检查。

(2)参与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调试工作, 并利用一切时机向厂家求教智能化变电站设备的相关知识,以便及时全面掌握新设备的参数和原理,为投运工作做好充分的技能准备。

(3)认真做好变电站的设备台账、运维资料、操作规程等相关资料收集,为编写运行规程做好准备。

(4)制作一次、二次设备标签、标识,确保投运前所有设备标识均正确、无误。

(5)积极做好设备倒闸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变电站的操作知识培训,确保变电站安全顺利投运。

2.4 倒换运行方式后,要加强巡视测温

在改造当中,经常会倒换运行方式。在倒换运行方式后,要加强设备巡视测温。对不常运行的间隔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过负荷、或者发热等问题,并针对性的做好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

2.5 注意设备的验收,保证新设备投运操作正确

新设备在验收阶段运行值班人员要始终跟着验收,验收期间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设备可靠操作,闭锁功能正确、保证遥测、遥信信号上传正确,遥调、遥控功能正常实现。另外,还应该注意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所有设备资料是否上交等,这样在送电时就可以正常、顺利的进行倒闸操作,保证按时送电。

(1)工作负责人要完成检修、试验、保护及自动化记录填写完整工作,做出可以投运的结论,运行人员送电前要检查所有记录是否齐全,与调度核对定值是否正确。

(2)运行值班人员要始终跟着验收,验收期间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性能接线、设备的操作方法、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

(3)现场验收。结束工作票时要检查作业现场的环境是否整洁、无杂物,并恢复原状。

(4)送电前要检查一、二次设备各类标识是否完善清晰。

(5)要做好运行人员的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

3 结论

综上所述,老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专业的协调配合。从运行人员的角度来说,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程是一项从头至尾全过程负责到底的工作,现场大、工作复杂、人员多、危险点多,运行人员的责任也就更大,因为他们是变电站的主人,是设备的主人,变电站内的一切都是他们的责任区,所以做好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危险点分析,采取适当、积极、正确的措施,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做好现场安全工作,对保证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安全、顺利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Q/GDW 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S]:128-132.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f high risk, accident-prone,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grim.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response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site ,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respon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ite;Unexpected events;Emergency management

本文认为,应急管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减少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就是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

一、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现状

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它的发生不能完全避免,人们只能在预防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去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涉及到应对组织、应对过程、应对的保障因素以及规范应对行为的法律法规,人们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下面将从法律、应对组织、应对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现状。

1.1突发事件应对有关法律的现状

1.1.1.有关法律分析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目前突发事件应对的最高级别法律依据,是全国范围内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行动准则。该法从政府应急的角度对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阶段应进行的工作、责任主体和相关方的配合工作等。该法明确了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突发事件编制应急预案。该法还从从管理人员、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三方面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进行了规范。

1.2突发事件应对组织的现状

1.2.1突发事件应对组织

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同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号为GB/T50326-2006)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我国的工程实践也是先组建项目部,再具体进行工程项目的实施。因此,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是施工企业的项目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也应是项目部,即项目部是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行为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所属的施工企业、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社会救援组织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事件的应对中来。当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当指挥协调的角色,具体指挥施工现场各组织机构的应对行为。

1.3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现状

1.3.1建筑施工现场的应对过程

在目前建筑业突发事件应对的情况下,主要强调的还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为更好地体现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现状,这里主要阐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

(1)准备阶段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监控预警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等的施工,要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有需要的要委托有资质的的单位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监测预警。

(3)应对与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调查与恢复对事故发生原因、损失等进行调查,评估应对过程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尽快恢复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从前述分析可知,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基本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应对流程进行。

二、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面临的往往是非常紧迫的情形,需要应急管理人员迅速做出决策,同时还涉及到各方利益平衡的问题。一般地,人们要求在立法的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法律层面也无法解决主体间利益冲突和资源占用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些应急管理原则以实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维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目的。

2.1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应急管理首先要遵循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并使整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过程制度化。

2.2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

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其中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应急管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保护和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2.3时间原则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要求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必须反应迅速,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时间是应急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越早做出应对决策就越能避免事件的发展和蔓延,应急管理的效果也会越好。

2.4应急优先原则

由于潜在的危害性,突发事件需要在限定的可控时间内处理妥善,否则事件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会有扩大的趋势。这就需要迅速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应保持应急优先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占用与调度的优先、道路与通行权利的优先等。

2.5项目目标原则

对施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这一角度来说,突发事件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工程项目实体遭到破坏,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员工心理的缓解和引导,理顺各方关系,尽早恢复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

三、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不足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在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管是突发事件发生次数还是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都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也大大改善了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形势。但是,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形势还是非常的严峻,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3.1应急管理意识不强

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护对象,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施工现场人员的应急管理意识直接决定应急管理的效果。应急管理意识不强是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强制性的内容都是被动应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应急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员工的应急管理意识,从行为意识的高度要求员工,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

3.2应急机制亟待完善

我国对应急管理的真正重视时间还比较短,应急管理对施工企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各项工作都还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应急机制亟待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等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建筑施工现场的应急反应机构界定不严、责任主体不清楚,应急培训与应急演习等重要工作没有制度化。应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工作的混乱,不利于应急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使用,迫切需要通过研究完善应急机制,使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3应急预案管理有待改进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急预案编制本身涉及到与政府、企业总体应急预案的衔接配合工作。这些都是应急预案管理需要包含的,也是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3.4应急决策和指挥协调有待改进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行动决策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的工作。在现有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下,完全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决策是不现实的,而完全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拍脑袋决策也不切实际。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寻求最合理的应急决策方法。应急行动的指挥协调牵涉到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应急行动的有序开展有重要影响如何改善现有的应急指挥协调的情况,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更好地进行指挥协调,需要对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各层面指挥协调的进行研究。

3.5应急恢复不被重视

通过应急恢复工作,可以使施工现场恢复到正常施工状态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应急恢复也是保持应急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对应急恢复的重视还不够,应急恢复涉及的工作也不明确,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改善现有状况。

四、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措施

4.1建筑施工现场应急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人是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人的能力决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最终结果,而应急教育是人树立应急意识、增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这充分地体现了应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人员的应急教育,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教育培训制度和运转机制,使得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其中,是关系到应急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4.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监控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监控是施工现场应急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包含监测和预警两方面的内容,监控对象包括危险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应对过程。应急监控是对现场危险源的处置方式之一,在危险源辨识、评价完成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后便可以开展相应的工作。

随着建设项目的日益复杂化、规模化,应急管理面临的情形也更加复杂和严峻,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应急监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应急监控的实现也逐步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应急监控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提高应急组织的反应速度,是提升应急组织综合反应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

4.3制定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工程应急预案体系由政府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施工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三级预案构成。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5

一、智能化仪器发放室

(一)现状:仪器发放室主要任务为下井人员提供矿灯、自救器、瓦斯氧气两用仪、多功能参数仪等多种仪器的收发、记录工作,并负责对设备仪器进行日常维护。目前在册8人,负责瓦斯两用仪、多功能参数仪、光干测定器等近四百余台仪器的发放工作。

(二)改造计划:1、安装仪器智能化控制系统。2、安装智能充电柜。3、需佩戴仪器下井人员,根据系统授权,自行取用仪器。

(三)实现目标:1、对设备状态检测实现自动化,如有充电故障自动报警;2、根据仪器用电量情况进行自动充电,满电后自动断电;3、实现无人值守,预计减少仪器发放人员4人。

(四)资金计划:50万元

二、瓦斯抽放站智能化控制

(一)现状:瓦斯抽放站目前在用瓦斯抽放泵共计6台,建有高负压泵房和低负压泵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需双岗24小时值班,抽放站现在册职工9人,已无法满足北风井值班需要。且低负压抽放泵使用年限已超10年,所有阀门、抽放泵启停均为人工控制,在抽放泵切换、应急启动时值班人员操作繁琐,工作强度大。在2018年时,已对部分抽放站管路控制阀门进行电动控制改造,但仍不满足现行需要。

(二)改造计划:1、现场监控站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线监测仪表及执行器等)。2、自动化系统(包括PLC、各类仪表、现场面板、网络通信等设备)。3、电动阀门。

(三)实现目标:1、完成生产过程的逻辑控制及工况参数的采集和处理。2、对抽采泵、阀门等设备的全面联动控制,实现以下功能:泵站进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停泵,并发出报警信号;根据抽放泵的工作时间,可自动轮值切换机泵;根据不同时间段可自动变换预设的出口压力值;各种设定值均可通过面板、上位机进行修改;面板和上位机均能在线监控进出口压力、流量、泵阀运行状态、抽放泵的电力参数(电压、电流、频率)等。3、根据系统指令对阀门进行电动控制。

(四)资金计划:200万元

三、钻机施工智能识别

(一)现状:依据《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晋煤监办〔2018〕100号)文件要求,各煤矿企业要建设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与山西煤监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其中包含探放水作业、瓦斯钻场视频监控系统,现钻机施工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建设中。

(二)改造计划:安装一套煤矿瓦斯钻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打钻作业时的各项参数。

(三)实现目标:1、可实时识别钻杆使用数量、打钻作业人数,自动计算钻孔深度。2、通过系统的安装,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瓦斯钻孔的施工质量,有利于落实防突措施和减少突出事故,杜绝工作量瞒报。3、为安全监管、事后追朔、科学决策,提供直观、可靠的手段和证据。

(四)资金计划:在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费用中已包含,无需额外投资。

四、井下工业环网改造

(一)现状:天池公司井下工业网络,由中煤科工北京煤科院设计并于2010年建成,主要用于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备用传输线路)、调度通信系统、语音广播系统、井下视频监视系统等信息数据传输;目前存在部分地面及井下安全生产节点未安装工业交换机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时间长、设备老化,故障频繁,导致井下通讯和数据传输时有中断,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二)改造计划:1、更换现有工业环网交换机,建设矿井万兆工业以太环网。2、增加隔离防火墙,保障网间访问安全性,满足矿井上传业务需求。3、增加一台机房工业环网核心交换机,组成双核心设备环网结构。4、增加井下工业环网节点,满足矿井未来发展需要。5、增加调度台接入交换机,满足调度台对井下生产实时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三)实现目标:1、保证现有井下工业网络的正常使用,杜绝因设备问题造成的网络中断现象,保障矿井安全稳定生产。2、适应矿井规模扩大和未来业务的开展,增加工业环网接入节点,覆盖矿井井下生产范围,保障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实时数据能够实时上传,各部门对各生产系统数据实现实时监控。

(四)资金计划:80万元

五、三维通风辅助决策系统

(一)现状:目前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大多处于定性的评估阶段,虽然《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对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和日常测风工作进行了要求,但数据大多停留在纸面,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建模分析和可视化解译。相关的通风网络解算工作,总体来说,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

(二)改造计划:建立安装一套符合天池公司实际的三维通风辅助决策系统。

(三)实现目标:1、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来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管理。使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建立矿井仿真三维通风网络模型,对巷道的断面、风阻以及通风构筑物等参数进行赋值,实现通风系统的数字化和三维可视化,然后通过成熟的算法对通风网络数据进行处理、解算,对通风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从而为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以辅助通风和生产决策。通过三维建模系统,通风技术人员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和调整通风系统,实现巷道风量分配的实时解算和分析,帮助提高矿井通风决策人员的科学决策水平。2、矿井通风系统管理与优化,通风系统薄弱环节三维可视化展现与预警(如:风速过大、微风、污风循环),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制定及预先仿真模拟(如:预测巷道贯通、延伸、密闭、工作面搬迁或者风机叶片角调整后通风系统通风能力和稳定性),应急预案制定及避灾线路动态分析,风机工况点分析,自然风压分析,井下岩温、风温及火灾条件下非稳态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反风演习模拟与分析、通风系统经济性分析以及以三维通风仿真为基础的通风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帮助矿井实现实时、动态、合理和科学的通风管理,为实现矿井通风系统实时联网管理打下基础。

(四)资金计划:45万元

六、井下无线网络改造

(一)现状:天池公司井下无线网络,由江苏三恒集团公司设计并于2013年建成,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信息数据传输;目前存在由于使用时间长、设备老化,故障频繁,导致井下通讯和数据传输时有中断,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二)改造计划:1、建立综采自动化工作面5G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实现工作面和运输大巷的5G无线覆盖。在覆盖区域实现语音、集群通讯、数据、实施视频采集、实时设备工况数据采集等业务。2、提供无线大宽带,保证数据实时承载传送。3、实现多业务统一接入及实时传输,提供多种接口功能的无线接入终端,为井下设备提供有线转无线的通道,保证设备工况数据和自动化控制设备信令的有限传输和无线传输的双通道备份。

(三)实现目标:采用5G通信技术来建立的信息化、自动化煤矿井下通信系统,全过程对煤矿开采进行监控管理,确保煤矿开采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区域通信、调度的统一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资金计划:150万元

七、智能化风门控制系统

(一)现状:矿用风门是重要的通风设施,目前井下大多为木制风门,且井下闭锁为最初级的机械闭锁。井下可人为解除机械闭锁装置,风门运行一直处于监管盲区。

智能化施工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 : 高速公路 ,监控,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network bandwidth, computer processing power and storage capacity rapidly increase and various practical vide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video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also from early analog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video monitoring to mathematical model of digital video system and now monitoring system gradually, but, at present the expressway monitoring system also has many defects, aiming at expressway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commonly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 solutions to meet the current highway operation management needs.

Keywords: highway, monitor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如今,我国高速的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速路监控技术也不断的提高和进步,高速路监控,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监测仪器和人工观察,对高速路天气、路面以及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通过通信系统传送到监控中心。所谓控制就是依据监视所得到的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产生相应的控制方案, 并将最终的决策结果和下达的控制命令通过通信系统传送到信息设备、收费口控制设备或匝道控制设备, 从而控制交通流量, 改善交通环境, 减少事故, 以使高速公路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

1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监控设备不完善, 导致信息采集不全面。

由于资金及技术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仅能对部分路段进行视频监控, 缺乏对路面、天气、交通状况等参数的实时观测。基础数据的缺失使监控系统无法对高速公路的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 一些高速公路虽然对监控系统的硬件设施投入较大, 但忽视了软件的重要性。对采集的基础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 导致现有数据及信息未发挥应有的效用。

(3) 缺乏联动处理能力。发现问题不是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 及时解决问题才是其核心所在。因此,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必须和收费、路政、消防、医疗、交警等部门紧密合作, 针对高速公路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及时进行联动处理。

2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能够满足如下需求:

(1) 准确及时采集交通流、交通环境和主要交通设施状态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2) 对高速公路实现全程、实时、不间断的监控。

(3) 根据已掌握的信息, 迅速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和优化控制方案, 并立即执行。

(4) 建立多种信息渠道, 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驾驶员调整行使行为, 达到交通流动态平衡。

(5) 专项监控: 如探测和确认交通事件, 隧道火情监控, 冬季路面状态检测等。

(6) 对交通事故能做出快速反应, 迅速排除事故根源, 提供救援服务。

(7) 建立道路交通数据库, 用以支持道路运行状况评价, 为改善道路经营和交通管理的决策提供数据分析。

3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智能化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信息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联动处理系统。

3.1 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利用外场设备对交通基础信息进行采集, 或接收高速公路的其他管理系统传输过来的相关数据。所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 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车间距、突发事件等。外场信息采集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车辆检测器、流动检测器、气象站、路面传感器等。信息采集系统要求:

(1) 准确及时采集交通流、交通环境和主要交通设施的各种状态信息。

(2) 对高速公路实现全程、实时、不间断的监控。

(3) 能够进行专项监控。如探测和确认交通事件, 路面使用状态检测等。

(4) 系统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3.2 中央控制系统

通过现场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是离散的, 只能代表高速公路某个断面或某个很小的区域内的状态,必须采用统计、滤波、因果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与处理, 求解交通流与事件、车流速度与事件、车型与事件等各类回归方程, 建立交通事件检测、交通自动控制等算法模型, 同时与高速公路的其他管理系统如收费管理系统、路政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有机结合, 实现高速公路信息分析、处理、、存储等的综合统一, 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监控及交通组织的自动化, 提高管理的效率及水平。中央控制系统是介于信息采集系统和联动处理系统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的主要功能是:

(1) 信息的接收、确认、存储、分析、判断和预测。

(2) 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 决定控制方案, 经管理人员审核后, 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 指挥事件处理。

(3)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4) 其它系统的融合。如对收费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等数据的接收处理。

(5) 人工/ 智能模式切换。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监控中心无法对外场设备进行控制时, 系统应该自动进入人工模式工作。

3.3 联动处理系统

监控只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 如何快速处理才是真正保障高速公路畅通的关键。因此, 联动处理系统应整合各类监控管理措施, 并将相关管理单位和人员也纳入到整个系统中。将多头管理、分散管理进行整合, 达到集成管理的要求, 以提高事件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联动处理系统包括: 信息子系统、交通诱导与控制子系统和事件处理子系统。

3.3.1 信息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主要是将道路信息通过不同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给道路使用者。信息内容主要包括: 前方路段交通阻塞情况、事故告警、气象情况、道路施工情况等。信息方式主要有: 路旁无线电广播, 巡逻车宣传; INTNET 专用网站, 服务电话; 交通信息台( 广播电台和电视专题节目) ; 车载导航终端或车载电话; 公共场所( 如收费站、服务区等) 的交通信息显示板, 车载移动式信息显示板; 定制用户短信服务或传呼服务。

3.3.2 交通诱导与控制子系统

交通诱导与控制子系统主要是根据道路实时情况对交通流进行相应的调节, 针对道路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以保证调整公路高效运营。可通过可变警告标志( CWS) 、可变限速标志( CSLS) 、车道控制标志、匝道控制等设备, 并辅以信息系统向道路使用者提供建议或控制指令, 如最佳行驶路线、车速限制等。在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抛锚、道路设施损坏、恶劣天气等情况时, 向消防、急救、服务区、养护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或指令。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 对匝道、主线及通道进行控制, 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高速公路恢复正常运行。

3.3.3 事件处理子系统

事件处理子系统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 对事件处理过程实现全程跟踪, 完成事件的记录、上报和信息。

结束语:

高速公路智能化监控系统是保证高速路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的重要条件,只有做好公路智能化监控系统,才能够极大的推动服务质量和整体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凡华.3G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