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理论;构建

一、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金融指标绝对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金融体系及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究。

第一时期:1993年King和Levine等通过西方计算学经济内容对金融指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从四项指标开始对数据回归分析,证实了同期金融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除此之外,2005年Howitt对发展数据整合后了解到金融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增长率状况呈正相关。

第二时期:1998年,Levine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排除了股市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认为规模只是其驱动因素。2004年Beck和Levine使用GMM技术对股票市场和中介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进行分析,证明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随后Atje发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股票市场作用较为明显。

第三时期:1997年Arestis和Demetriades认为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术效率从而改善经济增长。2002年Nourzad认为金融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了区域经济效益,并从金融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对成本监督的强化、对风险系数的控制、对经济规模的拓展、对服务交易的改善五方面内容对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Rioja和Valev使用动态矩阵分析,在上述基础上证实:金融与区域经济TFP(区域经济增长量)相关。

二、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系构建

1.组织结构内容完善

组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的主观能动性,要保证区域经济与战略状况协调一致,层次分明:(1)以央行为核心,形成商业银行联合组织。该组织要把握好区域经济动态,依照产业指标及产业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项目金融分配进行明确,形成银行统筹规范;(2)以区域市场为主体,形成特色金融机构组织。该组织要依照区域经济特征合理构建,要保证金融机构特色,吸纳资金,进行区域开发,平衡区域经济;(3)以金融机构分布为框架,调整区域组织布局。该部分内容要依照东部、西部、中部、北部等不同区域金融机制状况,形成针对性金融组织机构,降低经济风险。

2.中央调控政策实施

中央调控政策是提升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运行效果的关键。在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人员要加大对区域性指标的分析,从区域经济状况和特征入手,对金融支持理论进行全面研究。该过程中可以建立区域货币政策,依照区域经济指标实施货币控制,建立横纵交叉的央行监管体制,完成货币兑换利率、回收利率等的控制。与此同时,在上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人员还要充分发挥央行宏观调控作用,依照理论基础构建新的支持体系,确保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3.区域金融合作规划

规划区域金融合作的过程中要实现从金融企业自身合作的规划和区域内金融企业合作的规划两方面完成。自身规划中要做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调整企业产业结构,确保结构内容与区域经济协调一致;区域合作规划中要做好区域内经济协调建设,调整企业资源配置,确保资源与外部区域经济一致。要做到在原有金融核心基础上形成优质合作项目,例如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区域联合银行等,形成区域金融合作区,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区域金融业务创新

在进行业务创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1)不断更新区域经营理念,从区域经济出发,形成全面化金融市场意识。尤其是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机构要结合区域信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主,形成正确金融业务方向,从而提升经济质量;(2)在区域特色上融入创意元素,以动产抵押、开发贷款、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多种区域性个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不断改善信贷资金控制,将金融服务推陈出新,保证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为金融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打下坚持的基础。

三、总结

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是保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提升区域经济效益中势在必行。在构建金融支持喜爱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金融控制为主体,丰富信贷投放,完成金融深化。要在保证区域性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不断转换金融事业,深入挖掘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完善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勇智.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2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3

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历史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 世纪80 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研究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2.农业区位论

通过对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发现地价不同会对农业生产的整体规划带来不同的影响,根据这一现象创建了农业分区论这一方法。其创始人是杜能,通过这一项创始,发现了很多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现象,这项重要的发现不仅为土地问题的规划创造了一个新型的规划体系还为后来的空间理论起到很多的启蒙作用。

3.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建

在前两个世纪,制造业在欧洲国家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断考虑更适用于投入生产活动当中的工业区位生产结构体系,而工业区位理论就此应运而生。是由韦伯提出的这一经典的区位理论概念,韦伯的重要理论中为人们考虑的非常之全面,通过对于替代物的投入对工业区进行了相关的完善,也通过在不断的分析与研究中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得到了一个相对非常有说服力的想法,通过对产品进行初步计算,将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发展生产的基础。对所需要的花销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进而推动区域工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从而为经济空间结构的分析奠定了又一项重要的理论依据。

4.通过地理空间的推导

一位德国的地理学家曾经对德国地区的地理进行分析,发现地理当中的空间结构以及等级之间的结构分布与空间结构之间是有所关联的。最终发现空间的分布是类似蜂巢形状的,而且可以通过中心分布现象加以应用到空间结构当中,运用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这一方式进行生产调整。而且不断扩展区位理论,将中心地理论应用到相应的工业区位当中去,研发出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发展最佳的工业区位。

5.极化理念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通过增长极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后来通过诸多的研究人员又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分析出增长极的产生原因,其活动单元是什么,通过力学理论发现了更多的不同之处,发觉了经济空间不单纯只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了很多其他方面,比如经济现象与区位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包含了对于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经济发展的部门,还有在地理环境之下较为优越的地点会影响经济生活。而且极化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还是会有相对的变化的,而且极化过程也是一个可控制的经济情况。比如政府可以介入经济当中,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法来改善一些消极的极化发展,进而平衡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国家也是将增长极的理念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进行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

6.空间分异论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论当中,区域空间各点的差距是一个一直备受争论的问题,大家对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发现,空间区域的差异性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成熟的时候,区域差距定会缩减到最小,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会将当地的经济属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中,会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很大的帮助,按照工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凡事都会有初期中期还有后期,区域发展当前属于不断发展的中期阶段。而且对区域中的主要经济中心与非中心地域进行分析发现了双核结构模式的发展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通过很多情况进行影响的,不一定只是单纯的一种情况会造成关键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回顾

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区域结构网络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状的结构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网络是用若干条线段将若干个点进行等级连接,将各种空间地点通过网络模式进行连接,通过这一网络化的覆盖,让整个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这种新型的连接模式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发展舞台。在当前很多大型垄断公司横行的时代,如何采用一些巧妙的经营模式以至于让自己的公司顺利的成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理性的区域结构会为整体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采用高端的科技手法,运用较为智能的手段进行经济空间的调整,对于相关的运输费用加以调整改善相关的成本,最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科学的思维模式

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的研究而言,唯有科学技术是推动其顺畅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经济学、力学、地理学以及哲学等,此类研究还不是恒定不变的研究模式,可以在不断的研发中探索出更多的研究方式,将区域看成是一种较为开放和非平衡的系统。并可以不断研究其时空演变的过程并且加以分析,通过对种种过去的研究模式加以开发,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出符合时代意义的新型科学思维模式。

3.数理方法及其应用

线性回归、多元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析中应用频率很高的数理方法。我国的陈彦光、刘继生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假设出发,推导出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以北京、天津的空间相互作用为实例,对基于城市引力关系的空间作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提出了城市网络空间相互作用广义引力分析的典型范例。许光洪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特征,并采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变换公式,计算了三种等级规模类型的城镇体系的经济联系强度。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分形理论在我国区域差异、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刘继生、陈彦光等在分形方法的理论探讨和区域应用等方面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城市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并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刘继生、陈彦光还研究了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演化及其复杂性规律,揭示点-轴系统从低度有序的空间结构向高度有序的分形结构演化的规律,并论证点-轴系统的数理本质是空间复杂性中惟一巨型组件(UGC)。

4.计算机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用GIS和RS技术可使我们对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特点予以更为精确的分析和可视化表达,为把握其空间结构演化规律、提炼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陈述彭主编的《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王劲峰的《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型方法》等对3S技术在区域经济空间研究中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王劲峰借助GIS技术,对区域核的生成与区域模型、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及其腹地进行了模拟研究。刘纪远、王新生等也借助GIS技术,利用Voronoi图、凸壳原理、分形、Boyce-Clark形状指数等方法对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布特征、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识别及城市空间形状测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李双成、许月卿等以GIS为平台,利用ANN模型对中国区域贫困化问题进行了空间模拟分析。朱文明以景观空间分析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上面对于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的探索方式进行了很多的分析,但是无论是何种方法,都是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加以摸索探讨出更新颖的新课题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未来新突破的重要的研究启蒙,在不断的发展中还会发现在过去的经典理论当中会有很多不足之处。经典理论当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理论在里边,将整体的经济活动分为人为的和客观的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与探索,其中各种思路都为今后的探索有非常基础性的奠定意义。回顾过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为发现更加符合时展的重要理论的诞生。回顾经典也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奋斗,在以往的科学水平之下都会有那么多经典的诞生,作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意义的理论就更加的容易,这也是激励当前研究人员的一种方式。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4

关键词:交通廊道 区域经济 SPSS 相关性

交通缩小了资源流通的时空距离,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廊道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到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变了沿线地区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基于以上优点,我们要弄清楚廊交通廊道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定量的研究廊道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廊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便于政府部门科学的规划区域发展,合理有效的区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公共产品,以提高区域竞争力。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廊道作为地理空间的组成部分,如空间资源一样在经济学中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既定的无差别的公里存在,忽视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应用经济学理论考察,第一个把空间引入经济学领域的是德国学者[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为廊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性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当时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主张发展交通运输来带动经济繁荣发展;现代西方生产区位和工业布局的理论先驱――法国学者杜能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价格作为确定生产布局的决定因素。我国经济学界在关于交通与经济相关性研究中,有代表的观点有“交替推位关系论”、“相互作用论”和“外部效果论”。

E.J.Taafe,Shaul Krakover and Howard L.Gauthier以美国俄州为例对大都市存在的扩展进行了分析,以充分证据表明,城市化区域的集散主要沿交通干线进行,造成区扩展市中心沿交通干线程触角式增长,将此成为城市廊道效应。廊道效应的强度随廊道等级的高低变化,廊道决定城市景观结构和人口空间分布,这就为廊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证据[5]。

2、研究区概括:

武汉,楚文化重要城市,有江城、九省通衢、 黄鹤故乡的美名。武汉市内已基本形成以城区快速路、主干道、内环、中环、外环为主骨架的“环状放射型”骨干路网,武汉市主城区内已建成城市主干道56条、次干道199条、支路804条,道路立交12座、人行天桥30座。道路总长达到1310公里,总面积达到2548万平方米。武汉拥有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光电、信息、医药、食品、化工、汽车等产业。20世纪90年代,武汉建立了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汉口东西湖的台商投资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阳逻开发区。随着“中部崛起”和“1+8城市圈”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交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3、研究方法和资料

研究方法 运用SPSS软件中相关分析功能模块,计算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指数,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廊道与区域经济之间有无相关性。

1 廊道指标

(1)网络连接度的r指数为该网络的连接线数与最大可能连接线数之比。即

R=L/Lmax=L/3(V-2)(V≥3,V∈N) (1)

式中:L为连接线数;Lmax为最大可能连接线的数目;V为结点个数;r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从0(各结点之间互不连接)到1.0(每个结点都与其他各点相连接)[6]。

(2)廊道环度指标

网络连接度的a指数又称环度,即连接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环路是指能为物流提供可选择性路线的环线。环度指数a可以用网络中实际环路数与最大可能出现环路数的比值来表示:

a=实际环路数/大可能环路数=(L-V+1)/(2V-5) (V≥3, V∈N) (2)

式中:L为连接线数,V为结点个数。该指数可在0(网络无环路)和1.0(网络具有最大环路数)之间变化[7,8]。

武汉共有13个城区,取7个城区为调查样本,江岸区、洪山区、汉阳区、口区、武昌区、青山区、江汉区的连通度分别为:0.407、0.441、0.452、0.474、 0.532、、0.541、0.544;环度分别为0.153、0.154、0.164、0.2、0.292、0.301、0.305。

2 武汉经济指标

能够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很多,在此结合武汉市实际发展情况,选取了城市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工业总产值、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

根据武汉年鉴的数据计算出各个指标与连通度和环度的相关度。城市化与连通度、环度的相关性分别为0.48、0.574;生产总值与连通度、环度的相关性分别为0.482、0.529;人均消费支出与连通度、环度的相关性分别为0.825、0.701;地方财政收入、工业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连通度、环度的相关性分别为0.05、0.169;0,258、0.223;0.04、0.051.

4、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来看,环度、连通度与城市化、生产总值、人均消费均显著相关,与工业生产总值也是低度相关,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廊道指标是无相关。交通廊道作为城市实体空间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区域经济有一定相关性,而且还是正相关,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廊道对区域的城市化,生产总值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吕海燕,李政海,李建东,宋国宝.廊道研究进展与主要研究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80-4482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4]马国霞,甘国辉.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2):90-99

[5]E.J.Taafe,Shaul Krakover,Howard L.Gauthier.Interactions Between Spread―and―backwash,Population turnaround and Corridor Effects in the inter-metroplitan Periphery :A Case Study,Urban Geography,1992:503-533

[6]肖笃宁,高俊,常禹,李团胜,景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5

当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进行细化后的产业。物流将各种原材料在恰当的时间运送到恰当的地点,以保证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又将产出的商品运输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的生产、生活需求。在物品流通过程中,在为企业与消费者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物流不仅仅服务于企业,也有很多企业为物流服务,他们为商品的流通提供材料以及车辆,物流又间接为经济做出贡献。在区域经济中,不同的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和相互依存关系,物流业是维持这种关系的保障。因此,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匹配的高速发展,才能保证区域资源的合理分配,人才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和区域贸易的优化组合。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关系的探讨最早源于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该理论着重分析了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三大因素对工业区位的选择,并在分析物流系统时侧重于交通因素而忽视了其它因素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区域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逐步诞生,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逐步受到关注,人们开始将开发区域经济与构建区域物流系统联系起来。国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Talley(1996)通过建立区域交通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型,研究区域交通设施投资带來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Kulshreshtha (2001)利用多元共交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印度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的长期结构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铁路运输物流与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关联性[2]。Tyan等(2003)在研究跨国公司物流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建立全球供应链体系是保证市场份额的必要手段,并且第三方物流正逐渐成为国际性产品分拨的主体[3]。Hulten(2006)通过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网络外部性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4]。Ruth(2008)则详细解析和阐述东盟地区物流发展政策和整合路线图,为东盟物流业自由化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5]。

国内学者也围绕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进行了探讨。王圣云和沈玉芳(2007)提出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李全喜和金凤花(2010)基于20032008年我国31个省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7]。涂志涛(2010)运用灰色理论对重庆邮电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总体相互协调,但物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增长[8]。郑红玲、鲁丽丽(2010)对19992000年河北物流业与经济发展进行线性分析和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是显著的[9]。郭湖斌(2010)则运用logistics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与物流经济发展之間的协同关系进行研究,采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法,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10]。林兴志(2011)根据广西北部湾区全生命周期协同物流的发展要求,提出运用迭代因子生命周期分析法和区域物流的优化组合,构建商业联盟式的、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生命周期协同物流体系[11]。

上述研究过程中,在衡量物流水平和经济水平时大多采用货运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其评价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物流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时难免存在一定偏差。综上所述,不同区域的物流和经济并不一定是协同的,部分地区的物流和经济存在着不协调,从而制约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对20052014年广西区域经济与物流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广西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三、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的确定

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参照前人的研究,遵着综合性、客观真实性、可获取性、可比较性的原则,保证协调评价的客观准确。选取指标如表1所示:

(二) 模型的选择

本文采用SPSS软件,采用逐步回归法研究了GDP总值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逐步回归后得到以下三个模型:

三个模型R2值分别大小如表2所示:

由此发现模型3的回归模型得到的R2=0996大于模型2和模型1,能够较好的对因变量GDP进行解释,但由于几个解释变量中可能存在共线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共线性诊断,诊断结果如表4所示:

对诊断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模型3中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共线性,由此最终选择模型2作为线性回归结果,可以得到:

Y=0753X2+0282X5-3234489

该模型标准化后标准残差的正态P-P图如图1所示: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线性回归法来评价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能够直观地认识和研究经济系统与物流系统之间的线性关系。由实证结果可知物流系统中的自变量因素货运周转量和铁路密度能够显著影响到因变量GDP,并且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当货运周转量增大时,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状态,GDP会有显著提高;当货运周转量减小时,经济运行处于不佳状态,GDP会有显著下降。当铁路密度增大时,物流配送送达能力较强,GDP会有显著提高;当铁路密度减小时,物流配送送达能力较弱,GDP会有显著下降。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范文6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集中战略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国内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结合体。区域经济学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进而获得最大产出。

就一个区域而言,社会总资本量的大小是该区域综合发展力大小的基础和标志。但社会总资本是由个别资本构成的,个别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细胞。因此,只有个别资本量愈多,尤其是只有个别资本增大的活力愈强,社会总资本才会愈多,社会总资本的活力才会愈大,从而综合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愈强。资本集中虽然以资本价值增值达到一定程度为前提,但集中的进展并不取决于社会资本价值的实际增值量,它可以通过单纯改变既有资本的分配或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来实现。资本集中遵循“资本吸引资本的规律”,是通过市场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的。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积聚这条途径来增大个别资本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另外,市场经济规律体系中最重要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由于激烈的竞争的存在,迫使社会化生产中的每一个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获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力争将每年生产劳作所创造的总价值中的一部分新价值积累起来,也就是将一部分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化,进而完成自身资本集中以增加总资本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必要采取资本集中这条途径来增大个别资本量,从而促进个别资本的积累进程,进而来扩大社会总资本。基于生产要素向高生产率集中,无论是资本的联合或者兼并的资本集中,都能够实现个别资本量迅速增大,资本量迅速扩大,以及不断孕育出新的积累,从而使个别资本的活力得到激发与增强,并推动科学技术和区域生产力日新月异的发展。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本在各地区间的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无论是有形资本还是无形资本的集中都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区域内资本量的扩大,即资本集中度的强弱。一个区域有效实施区域资本集中战略有助于区域资源的获取,进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优势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现象层出不穷。例如,有的区域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而有的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竞争优势却逐渐失去。另外,有些区域并不具备通常人们认为的资源禀赋条件,但却拥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平稳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毋庸置疑,一些区域的资源的禀赋条件决定其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区域比另一个或者其他一些区域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拥有更为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并能更好地整合区域内部各种资源,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某一个区域的优势产业不是封闭运营的,而是由庞大的厂商群体在竞争中选择的结果,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区域优势。可以说,一个区域获得发展优势的一个条件就是资源禀赋是否有益,但在市场竞争中,这并不是惟一的条件。厂商群体在竞争的过程中选择优势产业是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协调和规划的作用,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既受到市场“无形的手”的约束,也受到政府组织“有形的手”的制约。

一个区域是否存在竞争优势,即竞争力的大小,对一个区域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区域内各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在作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区域民众素质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其中,相比较而言,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产业竞争力。由于国内各个区域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是均匀分布的,这些经济活动往往是相对集中于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这就决定了各个区域的经济特点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由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形成,而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转移成本等。区域的资源禀赋、集聚经济以及转移成本通过作用于区域产业发展差异性,进而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区域自身的竞争力。不可避免的是,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也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差异性,并进而由此产生一种区域性的循环累积效应。由于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和培植这种优势竞争力的形成。

较早的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及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经典的理论研究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技术等同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土地、劳动力、天然资源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差异决定了生产方式的选取。区域之间通常通过生产要素的差异比较,再选择发展条件更为合适的产业以及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技术创新变革力量日益强劲,该理论已然不能够满足于实际发展的需要。之后,一些学者认为创新是取得经济增长的动力,因为创新是竞争优势获取的最佳途径。总体来说,一个区域经济想要力求平稳快速发展,就需要拥有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区域拥有强大竞争优势才能获取更多,且更加多样的资源,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资本集中战略与提升竞争优势

在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是区域竞争力的两个互为因果,互相递进,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的区域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和最为明晰的节点。在一定条件下,创造优势资本是竞争力的核心,或者说,区域竞争力需要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资本作为依托,如珠江三角洲。资产不等于资源,因而,单纯依靠资源禀赋的区域可能很富有,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不一定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竞争力,因而其经济甚至可能很脆弱,如中西部地区。资源贫乏甚至资本稀缺的区域,可能会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富有竞争力。“匮乏区域”与“富有区域”比较而言,尽管人均生产总值较低,但可能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换言之,区域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同时也是可以长期保持的。技术创新的力度可以促进区域竞争力的长期保持。

相关理论观点认为,一个区域的内部竞争环境是由四个因素形成的,即:(1)需求状况。国内或者国际市场对该区域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2)要素禀赋。一个区域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这些要素包括参与某个行业竞争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3)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有关公司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区域或者国内的竞争状况。(4) 相关(或辅助)产业。区域是否有具备国内或者国际竞争力的供给行业和相关产业。除此之外,认为强调政府行为对上述四个因素有极强的关联,它们可以加速和阻滞该区域的区域竞争力的形成。但这些因素的重点在于创造性进而形成凸现四要素的竞争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