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物质变换

Abstract:Howdoe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heritandadvanceMarxismandopenupanewtheoreticalsphere?BasedontheresearchonMarxistenvironmentalthought,thispaperexpound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andMarxism.ItpointsoutthatMarxisminvolvessuchaspectsas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andproperexplorationofnaturalresources.Thoseaspectshavelongbeenneglected,whichleadstotheincompletecomprehensionofMarxism.Havingeliminatedonesidednes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heritsandadvancesMarxismatlarge.

Keywords:Marxism;environmentalthought;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humanandnature;materialtrans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传播,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言,人类最终将发展成为没有压迫、没有剥削、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人们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美好理想的鼓励和支持下,亿万人民群众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领袖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投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洪流。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深,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意识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并不是系统和准确的,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人们肢解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成为“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的后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的注意力和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问题上,而对人与人关系影响甚大的另外一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缺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因而是缺少了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完整、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缺少了环境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对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重新认识,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论述,从表面上看来是零星地、分散地出现在其他论述之中,但却是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宽阔的理论视角决定的,他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看作是人类面临各种矛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并解决。现在一些环境思想的研究者,批评马克思主义缺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恰恰暴露了他们本身的狭隘,虽然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专门、更细致了,但却将环境问题孤立起来看待,从而导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总体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人类全部历史中,“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人靠自然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4)自然界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人类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有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5)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6)“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人类改造的,具体的、真实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以上这些观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述。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除了以上基本观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整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认识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落后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只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另外一个角度和侧面,却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生产力问题实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生产关系的问题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并不是像过去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孤立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是把这种关系看作是阶级斗争关系,而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看待的,即将自然—人—社会三者作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来看待的。

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起来孤立看待,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开始,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理论界的普遍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类社会面临两种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了纠正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互相割裂的思想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多次阐述这一问题。他们批评过去的一切历史观,“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同时进一步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历史的这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这种对两种关系的认识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而且他们的所有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实现这两大变革而进行的。可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刻思想,将两个大的变革当作一个,即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且是更多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理解为发展生产力,把人与人的关系单纯理解为阶级关系,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和解”单纯理解为“斗争”和“征服”。

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关注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问题,失去资源和环境的支撑,人类社会将会难以持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尚且难以为继,又怎么能够谈得上实现共产主义呢?众所周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绿色道路”是实现“红色道路”的物质保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

(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劳动是使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来概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准确,也非常深刻,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个过程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过程,也包括把这些资源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还包括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形态)并把它们释放到自然界的过程,甚至包括产品被消费之后的残骸丢弃到自然界的过程。由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物质变换过程中,有许多不合理、违反自然规律之处,正是这些不合理、违背自然规律的物质变换,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不合理,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合理,让许多宝贵的资源不是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转化为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或是不合理地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二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达此目的,就去鼓励人们追求超出实际需要的消费,大力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就使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处盛行,这种不合理的物质变换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3)私有制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自然的,正是这种违背自然的社会组织,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恩格斯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也是环境污染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蒸气力的使用使其集中于城市,而“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而且,“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恩格斯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工业污染问题,“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矛盾,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环境思想:

首先是生态循环思想。按照生态循环规律,人类以及一切动物的排泄物乃至尸体,都应该重新成为植物的养料,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自然界生生不息,永继发展。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打破了这一维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基本状态。

第二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粪便是传统农业的肥料,但利用不当则会成为污染物,由此可以引申为,所有污染物其实都是资源,只是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才成为污染物,合理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浪费,使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也是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根本途径。

第三是环境规划的思想。恩格斯认为,集中于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没有计划地发展城市引起的,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环境规划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城乡建设,一切重大建设项目都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这其中也包括充分合理地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这种资源的思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缩小城乡差别的设想,是同他们的环境思想密切相关的。

第四,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即“要求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的。这种通过改变社会制度调节物质变换的理论,完整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之中。

(4)共产主义是两个矛盾的根本解决

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资本家所关心的,只是获得利润,因而对于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他们根本不去关心。正如恩格斯所说:“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烧掉山坡上的森林,发现在木灰中有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足够用一个世代时的肥料,——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得不到任何保护的腐殖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那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相干呢?”307308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对立和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共同原因,是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极点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不仅残酷地剥削自己的同类,而且疯狂地掠夺自然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生产活动——不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而进行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这是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也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这种异化的根本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共产主义扬弃了把人和自然、人和人分离对立的异化,人类的一切活动才能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合理地加以控制和调节。对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设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说的“人类本性”,是指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本性,是超越了个体、民族、地区、宗教、国家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的人类共同本性。

对上述一段话,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恩格斯的另外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不可分离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此外,这种占有还由于消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私有制,社会的生产将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人民的实际需要,这样就可以合理地控制和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乃至消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即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实现两个“和解”,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二者缺一不可。

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长期被遮蔽,使得以往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在缺少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也是导致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受挫的一个理论原因。真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将其恢复成为马克思主义完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层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经过了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

同以往的发展理论相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长期被忽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以及“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个共产主义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发展观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这就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浪费,不仅使得大量宝贵的资源变成污染物,毒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使得人类社会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难以持续。科学发展观提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等技术措施,以及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体系,来调节这种物质变换,使之合理化,让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要求的伟大实践。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是可以实行的,如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节约资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不惜浪费和消耗大量的资源,生产一些脱离人们基本的实际的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些虚假的需要,或者是为满足少数人穷奢极欲的物质享乐而生产的产品,并让这种所谓的需求变成一种社会潮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问题,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彻底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还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残余在人们思想深处根深蒂固,加上有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科学知识也没有得到深入普及,人们普遍没有深刻了解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活方式和人类前途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在群众中,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而追求金钱、追求享乐而不惜浪费资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间,也存在着不少铺张浪费、讲排场、挥霍资源的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对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地提高了,才能树立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只有生活目的明确了,不再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而生存,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才能为了全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自觉地抑制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望。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合理地调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联系。

从上述意义上看,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是我们的长期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和谐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10]臧立.“红色道路”和“绿色道路”[N].南方日报,20011202(B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地铁建设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具有时代特性。而地铁虽然在1863年就诞生了,但并没得到普遍的发展,直到今天才重获新生,并大大推动了城市快速、健康的发展,因为地铁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命脉。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密切契合,必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地铁热现象

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出现地铁热现象,其出发点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堵塞问题,也有些是认为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例如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等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地铁建设是城市干线交通建设投资最大的选择方案,所以并不是任何城市都可进行地铁建设的,除地理环境条件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地铁每公里投资概算要4-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地铁日后的运行成本,直到今天,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的少数城市建有地铁,而且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地铁的商业化营利模式至今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各大城市进行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可行、可为、可持续的原则,除了解决城市的交通难题,它不应该掺杂其他的“功利”性目的。

地铁建设解决的不仅仅是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资源考虑。国外有“地铁经济”的说法,国内的“地铁经济”现象也已凸现出来。比如南京地铁2号线的规划到2008年左右才能通车,但老百姓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房价上涨预期,进而拉动了现在房价的上涨,以天弘山庄为例,均价已经从3年前的2000元/m2多涨到了现在的4000元/m2以上,几乎翻了一番。北京地铁复八线的开通,同样也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建地铁的另一个出发点。但是国家对地铁项目的审批有着严格的限制,许多城市地铁项目被冻结,这是以国内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地铁是高造价、高成本运营的地下交通,建得起,不一定运营得起,因此地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总投资额达到120亿元,每公里的造价上升达6.3亿元人民币。2号线2000年投入营运,2001年票务收入为1.47亿元,2002年票务收入达到2.25亿元,但离实现真正盈利还很遥远,如此高额的投资,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如果非要不顾客观实际去建设,不但产生不了“地铁经济”效益,而相反会拖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后脚。

2003年1月,国务院“暂缓审议”地铁立项如“一瓢冷水”为各地的地铁热降了温。但是,这样的降温只具有短期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要避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铁热现象,就必须立足于改革现有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并且,必须在决定启动庞大的地铁建造计划前进行严肃、科学的可行性评估,使国内地铁建设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对国内地铁热现象,如何实现地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三方面人手。

2.1地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基于“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基础之上,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

地铁建设也如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热现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大中城市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但是地铁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免任何“功利”性倾向,争创业绩,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在地铁选线上,线路的走向,起点、终点的选位都尊重乘客至上,方便乘客,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并且要求做到地下线、地面线和上部建筑相协调,特别在换乘方式上尽量实现多线同一站台换乘,少数节点换乘使乘客换乘方便。地铁不仅以乘客至上,而且对员工也做到了这一点。几年前,莫斯科地铁继圣彼得堡地铁之后,开始对机车组采用计算机班前控制系统。该系统使莫斯科地铁公司建立起“司机健康”资料库。计算机汇集每一位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甚至在本人还没觉察到时,莫斯科地铁公司就可通过此系统了解到该司机的疾患。再比如地铁文化、地铁传媒的发展,在大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使乘客乘坐地铁更加舒适,充实了人们乘坐地铁的旅程,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紧密契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2地铁轨道网规划要具科学性

地铁轨道网布局对地铁的建设费用、运营效率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铁轨道网布局主要是车站和线路位置的选择问题。从理论上讲,应是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最小,乘客的出行时间最短,换乘次数最少。一个成功的地铁轨道网规划应既符合国情,又具城市特色。

(1)地铁轨道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远景客流预测分析,正确把握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处理好现状需求满足型和现行投资的关系,合理选择轨道网布局,以能适应城市的将来发展。

(2)地铁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建设地铁最终要解决的是现有地面交通拥挤、人们出行时间过长及乘车难等问题。因此,地铁线路规划应重点研究城市人口规模、现有路网客流分布及未来出现的新的客流集中的线路,确定主干线路和次干线路,使地铁轨道网的规划线路走向沿城市交通的主客流方向布设,以最大限度地覆盖规划年度的客流分布区域。

(3)地铁线路走向应尽可能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如主要工业区、大型住宅区、商业网点、文化中心、公交枢纽、机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并应力争多设换乘点,尽量使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问的乘客只要换乘一次即可到达目的地,以节省旅客出行时间。

(4)地铁线路网要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好,组建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和地区发展核心,加速客流运输,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5)地铁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以减少拆迁、噪音、振动及与城市其他交通之间的干扰。在城市边缘处,根据情况适时适地考虑高架、地面、地下的各种方式,以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6)地铁线路规划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制约条件,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减少对重要地面建筑和地下构筑物的影响。这有利于施工和降低建设成本。

总之,地铁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必须科学化,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考虑到城市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发展,使城市及地铁建设都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地铁建设要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建设进入21世纪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这就要求城市有更高的文化品味,处理好现代化和文化内涵的关系,而地铁在此也闪耀着它的光芒。地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了人们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除了城市经济发展难题外,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交通问题,而且交通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生态城市要求降低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地铁建设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当其冲。因为,兴建地铁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能够解决地面交通拥挤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城市地面景观的宜人度。城市建设占用的资源是土地,而土地是在短时间内不可逆转、不可再生的资源。地铁建设正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对地面土地及建筑物的破坏,并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环境保护,采取防噪、降噪、减震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宗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小结

通过前面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明晰:地铁建设虽然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定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国内外地铁建设成功案例中取其长,避其短,加速我国地铁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地铁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有些城市只看到了地铁建设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纷纷申报待批,甚至私建地铁,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更没有充分考虑本城市是否适合建地铁,有没有经济实力修建和运营地铁,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地铁建设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地铁建设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系统,隶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很大程度上就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铁建设只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参考面,并不是现代化城市必须修建地铁,地铁只是多种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中的一种。

(3)地铁建设必须走设备国产化道路。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初期阶段大量利用国外贷款,其附加条件是必须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造价,同时也给以后地铁运营和设备维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说,地铁建设必须要走设备国产化道路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的长远之计。

本文对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契合加以探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铁建设的考证,促进地铁能够在我国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地铁建设这一实证来说明,中国开始进入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阶段,不仅地铁工程,其它工程建设也都必须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契合,促使中国社会真正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保华等编著.城市轨道交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3

首先,从科学发展观的定义来看,体育事业正是一项以人为本的事业,体育从最初人的本能衍伸至如今“内涵丰富的体育文化、根基浑厚的群众体育、赏心悦目的竞技体育、琳琅满目的体育产业”,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必然需求。因此,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之同步是必然要求。曾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更是由衷!地体现了体育的人本性。

其次,从目前全市体育事业的结构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全面,即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协调,即推进区域、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则是要促进体育人口、体育后备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体育管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全市体育事业距“基本现代化”,距“科学发展”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如:市民体育意识还不强、群众体育组织程度还不高、竞技体育缺乏奥运选手、体育产业尚处起步阶段等。当前,我国正处于后奥运时代,国民的体育热情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因奥运会而空前高涨和凝聚,这就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机遇。如何在目前大好形势下抢抓机遇,实现全市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向“体育基本现代化”这一目标扎实迈进,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强基固本,不断夯实群众体育基础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市群众体育处于高位发展阶段,但应当看到,群众体育的组织程度还不高。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其参与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提升群众体育工作水平,必须致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要不断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网络建设,在当前全市已形成5分钟健身圈的前提下,要迅速完成设施建设“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举,强化管理”模式的转型,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健身功效,真正形成“有设施、有管理、有运用”的“三有”局面;要强化整合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成立相应的实体机构,明确职责和义务,充分调动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全市健身人群能真正享受到科学、合理的体育导向;要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将体育社团从民间组织的游离状态纳入规范化管理渠道,强化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并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类活动。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竞技体育是极富竞争,极具观赏的体育表现形式,它是群众体育的升华。当前我市竞技体育虽然涌现出了“刘海华”等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但总体来说,还存在着亮点不足、缺乏奥运选手等问题。竞技体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要不断拓展后备人才培养渠道,走自身培养与引进人才结合之路;要根据人文、地域特点,优化竞技训练项目设置,选择1~2个符合我市传统特征的竞技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加大培养和扶持力度,以此作为提升我市竞技水平的突破点;要不断完善业余训练部门体制机制,在健全机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全面打造“医、科、训、管”一体化的科学训练模式;要强化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拟订并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措施,对运动员就学、就业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从而扩大优秀运动苗子的选材范围,提升运动员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定位

简言之,发展定位问题就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特别是扩招的影响,一些高校在发展定位上出现了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等不良的倾向和误区,阻碍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和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科学的定位尤其重要。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校科学定位过程中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坚持正确的定位原则。站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高度,有区别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急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区域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支撑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贡献;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凸显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富有个性。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问题就是解决“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问题,它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发展思路,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切实增强发展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思路。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要通过“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工程”。它包含了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坚持人才强校,就是要紧紧抓住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等关键环节,核心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团队建设。

特色是构成大学特性和保持大学潜力的根本,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高校的特色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等,核心是大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

高校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坚持创新活校,就是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核心是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依法治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在高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彰显教育公平和正义。坚持依法治校,就是要以《高等教育法》为准绳,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核心是要构建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高校的建设发展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建设发展,就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发展定位,遵循发展思路,开展扎实有效、富有特色的工作,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第一使命。高校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于“紧缺”和“急需”培养人才,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更要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学科上,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着力点。高校要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形成本校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群;要进一步汇聚学科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载体和创新平台。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社会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高校要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项目层次,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倡导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建设创新型校园。

高校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着力加强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建设,使高校成为人才高地;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内在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形势下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我州气象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州局党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极端气候变化预测预报能力,按照“和谐凝人心,改革增活力,服务升档次,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州气象工作者,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进一步拓展气象科技服务领域,科技服务收入大幅提高,单位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均有较大的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xx州的气象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xx州气象事业的发展与周边发

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最主要的差距是在思想观念上,思想解放不够,发展不够,没有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业务、科研和人影工作等方面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投入业务应用能力不强,尤其是在提高天气预报质量和应对极端气候变化能力方面感觉还比较薄弱,认为山区气候多变,预报难度大,有时强调客观,工作中感到压力较大,有畏难情绪,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必须把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作为我州气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践载体的两个着力点,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努力突出以加强xx州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实践特色。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以为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要着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防灾抗灾科普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传输的覆盖率,xx州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且山大人稀、客观经济条件薄弱,充分利用气象信息防御自然灾害尤为重要,同时要做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又非常不易,因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工作力度,如在人员集中的城市、乡镇,由于通讯发达,有较大发展空间,争取政府投资(公益性服务),在公共场所建气象信息显示屏;在地方政府网、主流媒体网有我们的常规气象信息;建立我们自己的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网、决策服务网,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加快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要切实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灾害天气预警能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预报业务管理,加强短时定量降水预报,增加预报发布频次,完善精细化和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天气会商,强化预报质量定期考核评估和预报业务技术总结,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针对山区气候特点进一步地组织好科技攻关。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6

(一)重索取轻感恩

中国自古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数千年华夏主流文化儒、道、佛三教思想中,道德仁义、知恩图报、善恶因果的感恩理念备受推崇。而现行资助政策多为无偿资助,这种单方给予和付出,滋生受助群体“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的同时,极大地淡化了他们的感恩意识。由于资助方为国家和政府而非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不拿白不拿”的消极心态愈发强烈。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和定型的大学生而言,道德感的偏差与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成才。

(二)重投机轻诚信

“不劳而获”的无偿资助形式带来资助目标上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一些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因自卑感表现出过度自尊而放弃申请;另一方面,贫困认定过程中出现的基础信息可靠性较低,认定程序可操作性较差等客观原因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受利益驱使,一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也来争当贫困生,这既造成了社会资助资源的浪费和流失,也降低了资助工作的价值和实际效能。诚信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实效。

(三)重受助轻自助

“单向输血”的资助模式,将资助和育人相分离,无法达到“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的效果。其结果往往是,受助学生无法体会“来之不易”,不思敦品励志、自强自立,更无法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发展。高校的资助工作实践证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加强资助后管理,让受资助学生实现自助,是高校和资助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上述“三重三轻”的受助观恰恰反映出现行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资助认识不全面、资助制度不健全、资助与育人相分离、社会参与度不高、手段和维度单一等问题,而这些恰恰是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的出发点。高校资困助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体现“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价值旨归。而发展型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在资助育人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应了高校资助工作发展的趋势。

二、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过程支持、项目制为运作方式,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大局,按照分级设置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构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一)理论基础

1.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这一理论更加丰富了资助工作的视角,它要求资助工作应跳出单纯的经济资助而解决现实社会中贫困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多维度贫困”问题。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构建经济、心理、励志、学业、就业、成长多维度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2.过程思想过程思想认为

教育活动中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活动阶段、活动环节,而且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围绕一定的活动主题,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互动式交往进行的建构性实践活动,是教育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按照这一理论视角,资助工作不应只以让资助客体受到公平奖励和资助为目的,而应实现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便让资助客体完成主体教育目标的内化。这为资助工作提出了发展性、情境性、系统性的要求。

(二)构建原则与主要内容

1.差异化、个性化的以人为本原则

发展型资助育人是资助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在实施过程中,应将团体教育和个体关怀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心理发展需求,体现差异化的同时突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资助体系。在资助过程中突出“过程管理”理念。让受助学生参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性,让资助的资金产生必要的效益,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尝试“点单式”“双向选择式”的勤工助学和公益劳动岗位选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互动、反馈机制,考核督促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个体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一方面,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生成长成才项目,全面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与“脱贫”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贫困生互助机制,如建立贫困生网上交流群、微信平台等实现助学、兼职政策和信息共享的同时,增强贫困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学生个人校外兼职资源共享,实现毕业生离校前兼职岗位“接力”。

2.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多元资助原则

发展型资助的重点在于将“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坚持育人为本的同时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努力做到“育助并重”,根据贫困生所面临的多重问题及其自身发展需要实施多元化资助,注重资助工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三观”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爱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资助理念上突出“知识管理”思想。首先,使资助工作者树立广义资助、多元资助思想理念,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和学业指导、职业指导等相关理论应用到资助育人日常工作和实践中,拓深资助内涵,增强育人实效。其次,结合贫困生的基本需求,开展贫困生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主题活动,举办贫困生技能培训班,建立贫困生心理辅导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以促进资助模式由给予型向励志型、强能型转变。最后,将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运用到贫困生帮扶和互助中,通过团体辅导、青春励志报告会等方式实现自助和助人。

3.权利义务对等的双向付出原则

发展型资助的重要原则在于改变“等、靠、要”的受助现状,通过双向付出的有偿资助,让学生明白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获得资助的同时通过实际付出来感恩祖国、回报社会,并在受助的同时学会自助和助人,以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资助方式上运用“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目标管理要求高校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受助额度确定最低公益劳动时限和劳动目标要求,实现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同时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诚信和自助意识。项目管理则主要通过建立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勤工助学、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提升贫困生自助能力的同时,改变以往思想偏差,将感恩回报社会内化为自身需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