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质控小组;手术室质量管理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而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更新,我们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科学分工,层层负责,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对科学质量控制和提高护理质量起巨大的作用。

1 成立质控小组

选拔有手术室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有管理参与意识的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工成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人员、制定质控内容标准、检查方法,每一个小组长各选一名护士参与协助并成立帮扶小组。以老带新,做到环环把关、人人负责,及早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成立质控小组之前,也使得科室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意识、加强了责任心,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宗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1.1 院感管理组兼手术室带教 负责手术室院感监测预防以及手术室新护士、护生的带教与考核。

1.2 器械设备总务库房管理兼手术室书写管理 负责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造册管理、使用人员的培训以及总务库房的储备使用管理,定期检查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

1.3 毒麻药品及抢救物品管理兼手术室收费核查 负责协助麻醉师做好毒麻药品的管理、抢救车物品的管理,定期检查手术室收费。

2 小组作用

通过质控小组成员的护理质量检查控制,实现了科室护理管理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对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进行定向控制,通过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使护理质量控制保持良性运转,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并取得较好效果,杜绝了压疮、烫伤、坠床等严重差错,近几年来无一例护理投诉,无护理事故发生,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主管护师;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92-01

手术室质量控制是保证手术质量,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主管护师既有较强的护理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管护师参加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对手术室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1 促进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

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主管护师经验丰富,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缺陷了如指掌,让主管护师参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既可以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又可以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质量控制,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同时,主管护师还要带头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主动进入到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奠定基础1。

2 促进院感监测工作

院感监测工作是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要保证。主管护师能够促进院感监测员的工作,严格管理手术室的各重要环节、流程以及危险因素。定时、及时使用动态杀菌机对手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对手术室的空气、物表以及护理人员实施生物监测,保证消毒杀菌的质量。每周更换1次戊二醇消毒液,对各类储槽、容器每天至少灭菌一次,每日监测含氯消毒液一次。每天检查灭菌包,保证灭菌包的使用期限在有效期内,且及时发现有效期内存在质量问题的灭菌包。

3 促进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的保养与管理工作

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的质量是保证手术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在手术器械和仪器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主管护师要认真严格对手术器械和相关仪器进行登记,为相关仪器制作专门的操作程序卡,将其挂在仪器旁边,以避免错误操作。制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相关措施,确保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有专人管理,专人保养,使用有登记,维修保养有记录2。

4 促进敷料制作以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

在手术正常进行过程中,敷料以及其他必不可收的手术物品不但要供应充足,而且要有质量保证,切忌敷衍了事,制作简单,不达标的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进入手术操作流程。在敷料制作以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中,主管护师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准备,确保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质量达标,供应充足。平时,主管护师还要及时对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进行清点与整理,发现不足,及时添置,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要坚决杜绝进入手术操作流程之中,确保手术质量。

5 促进术前、术后访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使其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更好地配合,主管护师要要坚持和其他护理人员一道在手术进行前一天对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解释和安慰,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中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疾病的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在让患者对手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解除患者恐慌不安的心理。在手术成功完成后的第二天,主管护师还要组织相关护理人员一道对患者进行术后访视,询问患者术中、术后感受,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并督促检查手术护理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记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手术护理记录的完整与规范3。

6 开展手术室护理知识培训

主管护师定时开展手术室护理知识培训,讲授手术室专科护理知识,特别是针对重点和难点,更要做到认真细致。在讲授过程中,主管护师要认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逐步提高护理人员解决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管护师还要认真组织考核,通过考核发现知识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主管护师还要积极组织并参与急救工作,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不断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两年来,我院充分发挥主管护师主管护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大幅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由两年前的78.89%提高到98.64%,手术医生满意度由两年前的90.32%提高到99.21%,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由两年前的97.6%提高到100%,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由两年前的1.02%下降为0.01%,患者的投诉率下降为0%。

总之,主管护师参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有效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利于协调手术室人员展开急救工作,提高医护间、护患间的沟通能力,增强患者与其家属的安全感。充分发挥主管护师的责任感,挖掘其工作潜力,带头参加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人力资源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主管护师在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一线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手术中的配合质量。通过主管护师参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还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为打造一支具有集体精神,作风技术均过硬的手术室护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忠才,彭刚艺,蔡艳芳,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在层级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2:26-28.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3

关键词: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持续质量改进系统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效用,在具体实验中,强调加强服务能力以及护士专业水平,同时注重护士护理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重视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评价方案。

1.2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2月院内手术患者200例,护士20名,所有患者和护士均为随机抽取。其中患者对象均为精神状态正常、无语言认知障碍并有稳定生命体征的,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准确性;护士均为手术室为患者直接提供服务护士,调查护士为自愿参加,不存在负面情绪。

1.3方法

1.3.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方案分别作用与两个阶段,即调查周期起、始两个阶段,在调查前进行100例患者和20名护士的随机抽取调查,经过为其12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系统实践后进行再次调查,调查方法与前期方法即内容一致。

其中问卷部分主要针对患者进行,用于调查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评价;护士评价则通过业务考试形式代替。问卷调查设计见表1。

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2006年冯志英设计的护理工作调查方案,选择了其中的8个问题,同样符合了其中对于服务水平与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护理环境和关怀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评分分为七个等级,依次递减。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进行相应处理,对特定指标进行描述统计,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1.3.2简单CQI系统构建 CQI系统实施计划由笔者及同事在2011年年底向院方提出实践申请,与2012年2月份起进行实施。具体实施中由手术室护士组护士长以及手术室主管进行一对一结合,构成两个改进小组,由组中护士长即主管共同负责组内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技能培训与检验、护士基础理论学习、手术室工作质量评价、法律及个人保护意识培养课程开展等几个方面。寻找手术室护理工作突出问题的基本表现与类型,并讨论总结具体的改善方案;依据对原有的制度、规范进行修订完善,制定工作质量标准。

2 结果

2.1护理人员考试对比结果 在12个月的实践期前后,随机抽取护理人员各20名,对两组人员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和职务进行统计,P均>0.05,说明两组人员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2。

基于上述基础对实践期前后护理人员技能水平考试结果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

由上表可知,经过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实践后,实施后的护理人员技能考试成绩有显著提升,由此可证明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实施对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安全知识、服务态度认知等方面的教育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2.2患者护理评价问卷结果 实施前后两组(各随机100例)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值均>0.05,说明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实施前后两组调查问卷各100份,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后使用SPSS进行分析,对患者总体评价进行比较,其中有明显差异的有以下几个项目:术前介绍、主动观察并解决问题等,而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几个项目方面并无显著差异。部分护理评价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对比见表4。

由上述对比结果也可以发现,实际上患者对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感知是相对较低的。

3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方案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对于服务质量管理的改进效果更多的集中在院方的管理角度,对于患者的本身认知改变并不明显,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应用就是一种更注重医院内部、机构内部的自我改良和发展方案。

4 讨论

对于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构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研究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①必须构建统一的护理管理组织,其中以护理安全管理为首要任务,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员对本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干预的能力;②应当遵循"目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及时的弥补管理上的缺失;③注意对护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责任-奖惩挂钩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张I舫,任景坤.实用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记录书写示范[M].北京:海洋出版,2004.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4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因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复杂,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如果仅依靠护士长进行管理,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所以需要组建质量控制小组[1],以实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接收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150例,在对照组中,有80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18-74岁之间,均龄值数为(42.58±7.59)岁;在研究组中,有85例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19-73岁之间,均龄值数为(43.64±7.26)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准备好手术设备、协助手术医师完成各项操作等。研究组则接受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①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成成员包括护士长、手术室护理人员、质量控制人员以及科室护理人员,由其检查、划分和监督护理工作。与此同时,以手术室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组建压疮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以及教学培训组,其主要负责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②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管理标准为手术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和手术室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护理工作中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明确,并采取奖惩制度,对于护理工作存在差错的人员给予批评和惩罚,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③定期开展护理培训。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每个护理小组组长需要全面监督护理人员工作状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质量控制小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总结护理工作内容,对其中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开展护理培训讲座,目的是提升每位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差错发生率,保证手术手术顺利开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心理护理、护理科研以及基础护理。护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试验所得最终数据全部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由其处理和统计所有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其检验用t,率表示计数资料,其检验用,组间比较经P值检验,P

2 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之后,在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心理护理、护理科研以及基础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以成立(P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5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现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属于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所需的护理人员较多,且工作时间十分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为广阔的专业知识,这时仅仅依赖护士长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1]。该文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发现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成效显著,可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对照组共有手术室护理人员16名,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1.2±1.8)岁。实验组共有手术护理人员16名,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8±1.1)岁。再分别于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室中选取出55例手术案例。经过比较发现,两组对象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护理部门每个季度所需要进行的交叉检查内容,将手术室的的质量管理分为6个质量控制小组,分别为教学组、压疮组、消毒组、管理质量监测组、护理文书检查组、五常法组。每个质量控制小组设置质量检控员2名,监控员的选择经过科室领导层的详细考察,选取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担任[2]。并在科室内形成以科护士长、护士长到质量控制员、专科组长的四级质量控制体系,从而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控制[3]。科护士长以及护士长主要负责对科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整体把握,各质量控制员主要负责所属质量小组的护理质量问题,并对所在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做好反馈工作。依据其中检查出来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由专科组长负责对各手术室开展的手术与专科组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配合。②各质量小组的主要控制内容。五常法组主要负责对手术室内部区域划分是否科学合理进行检查,并检查手术室内的环境是否整体、是否做到无菌,符合手术开展的要求。对手术室内的各类标签是否完整、标识是否清晰以及会议记录、药品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教学组:负责对手术室开展的和列培训计划、以及培训落实情况、业务学习情况等进行核查,对护理人员的三基操作落实情况等进行考察。压疮组:对压疮进行评估检查,预防压疮的发生,并对压疮情况进行预防登记,检查患者的手术安置是否科学合理[4]。消毒隔离组:对手术室中无菌物品的放置进行检查,还需要对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室内氧气湿化瓶以及相关吸痰装置的放置、内镜处理情况、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管理等情况。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将手术室内的规章制度、手术流程、应急预案以及岗位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将术中护理工作记录单以及手术安全核查单、医嘱签名单等进行检查。③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护士长依据手术室中质量控制员以及专科组长的反馈,并结合手术室中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每一小组的质量评价标准。经过手术室的全体人员讨论后修订。质量控制的指标以及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病房病历等相关情况是否符合标准。④明确质量控制员的工作职责。质量控制员根据质量控制的标准,定期定时对质量进行检查。另外护理文书的质量检查员对病历进行随机抽查,对护理记录的质量进行检查[5]。质量检查控制员对检查情况进行实时检查,并在每周都将质量检查的结果汇总出来报告至护士长。相关人员就汇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⑤定期开展培训。对于手术室中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告知其参与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显著提高。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护理人员都可在科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还需要严格掌握相关的质量方案,之后再由护理组长对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进行讲解。向每位成员发放质量控制标准表,对于其中存在疑惑的问题进行标注,并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积极开展组间讨论。讨论结束后可组织专人对其进行调整修改。每个质量小组的成员都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成员的护理质量进行密切观察,主要包括护理操作质量、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开展质量、心理护理开展质量以及护理科研质量等等。每个季度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做好统计记录,防止出现较大误差。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护理操作得分为(90.25±1.23)分,护理科研得分为(92.35±1.87)分,基础护理得分为(91.21±0.98)分,健康教育得分为(91.24±1.97)分,心理护理得分为(92.54±1.11)分。实验组护理操作得分为(97.24±0.74)分,护理科研得分为(95.85±1.24)分,基础护理得分为(98.21±0.54)分,健康教育得分为(95.37±1.38)分,心理护理得分为(97.44±1.72)分.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进,这种管理模式是在现今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显著增强的背景下提出的,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极大程度激发,进而促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相较于之前得到显著增强。由于质量控制小组的分类不同,其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基础护理小组知识对手术室中的区域划分、手术室环境等进行检查。压疮控制组则是对患者的压疮进行评估、治疗,并商讨如何做好患者的压疮预防工作。消毒隔离小组主要是对无菌物品的放置以及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患者手术时的摆放是否合适进行检查等。通过将手术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由单一的护士长控制改为四级管理模式,就可对管理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明晰,形成层层负责的体制,使得手术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得到全方位、系统化的控制。另外,在手术室中设置不同的质量控制小组有利于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并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活力得到有效增强[6]。在手术室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科室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护理部门的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有效提高。护士可直接参与到手术室的管理之中,不仅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手术室护理工作骨干,还可以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积极发挥个人的才能,使得科室的凝聚力、专业发展活力都得到显著增强。将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对质量控制的标准以及内容集体制定,可使得各项工作的重要性都得到明确。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以管理者经验为主的现象,有效提升管理的水平。另外,在手术室中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可将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得以量化,并对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客观科学评分,以此作为每位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医院管理工作的公平性以及客观性,更令人信服,有利于在科室内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作者:时征 单位:济宁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素云.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9):94-95.

[2]张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6-108.

[3]李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2):110-111.

[4]李蕾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0):167-168.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范文6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护士13名,年龄23~43(34.3±2.5)岁;护师3名(26.09%),护士9名(69.56%)。设护士长1名,配合的手术专科包括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及肝肠科。住院床位30张,手术间5间,年手术量3000余例。

1.2方法

1.2.1护士长分工合作

早上交接班之后,护士长分头巡视手术室,观察患者是否已经到达手术室,巡回护士是否成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手术医生是否准时到达手术室开始准备手术操作等。手术开台后各区域内护士长进行一次短暂交流,对手术室内巡视情况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

1.2.2护士长言传身教

手术正式开始之前护士长先了解所巡视手术间的手术情况、护士配备情况,然后对需要重点巡视及帮助的手术间给予判断,同时观察手术间准备采取新设备、新技术。这需要护士长学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护士长应该将某些资历较低的护士、参与手术难度大的护士、相关专业技术水平较差的护士、经常被手术医生投诉的护士作为重点巡视对象。例如对资历较浅无法摆放好截石位的护士进行检查与指导,提出护理过程中的缺点并指导其如何正确摆放截石位。

1.2.3护士长实施人文关怀

护士长的主要工作即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对策,要求护士长对年资较浅的护理人员给予切实帮助,注意言传身教。对休息时间不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护理人员,不仅要给予护理技术上的帮助,还需给予语言关怀。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他们的建议、委屈及抱怨,给予专业的心理疏导,以保证护理人员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整个手术室团队的凝聚力。

1.2.4护士长获取最新信息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科室,需要多方面协作,共同集中治疗完成。由于参与到手术的医务人员来自不同科室,这需要护士长与各个科室主刀医生进行沟通,以了解手术医生所需,同时还需了解手术室在配合方面需要改建的地方,尽可能地满足其需求。另外,护士长在巡视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人才,对护理业务能力较强、护理操作技能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重视,并根据他们所擅长的护理技能为其选择合适的专科。

1.2.5提高医生满意度

由于手术室护理与其他科室及病房所实施的护理方法完全不同,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要技能是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性。护士长进入到手术间后需细心听取手术室医生的意见及建议,向其耐心询问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分析并给予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以此从根本上提升手术室医生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开展护士长巡视工作前后医生满意度、停工等待时间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医生满意度调查115名医生。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手术物品准备不全、手术患者发生压疮及灼伤等意外、迟用或漏用抗生素、手术物品准备不全、手术器械数量不符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开展护士长巡视工作前后医生满意度、停工等待时间比较

开展护士长巡视工作前医生满意90名(78.26%),停工等待时间(50.3±15.3)min;开展护士长巡视工作后医生满意111名(96.52%),停工等待时间(20.6±8.6)min。开展前后医生满意度、停工等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t=4.92,P<0.05)。

2.2开展护士长巡视工作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3.1巡视是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巡视是实现PDCA护理质量循环管理的保障。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将质量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与成员作为主体,通过采取数量统计方法作为基本手段,以发挥专业技术与科学管理作用,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提高科学管理质量的目的[2]。PDCA循环作为确保该体系正常运转过程中的基本方式,主要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而巡视工作即为紧密连接PDCA循环中四个阶段的必要手段[3]。我院开展护士长巡视工作过程中发现造成手术延迟的原因包括:①巡视护士在手术开展初期未能为患者建立良好有效的静脉通路,延误了手术麻醉时间;②手术患者未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手术室;③麻醉医生操作水平较差,未能顺利完成麻醉处理工作;④手术医生未按规定时间进入手术室;⑤手术间临时更换手术类型,使手术器械设备操作未能及时供应[4]。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自行设计调查表,将上述主要问题登记在调查表上,并将表中内容回馈给上级领导。医院上级领导批准后将正式文件发放到各手术科室中,正式文件规定外科医生必须在9:00之前到达手术室,以此有效提高手术台的使用率,同时缩短手术停工时间。另外,通过开展护士长巡视检查可根据检查结果总结相关经验,针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实施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3.2巡视是体现现代管理中人本、动态及效益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