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方式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现代化;科学文化;传统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新目标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规定了中国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新模式。作为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与我们所讨论的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直接相关。这里包含着两个侧面:一是在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完成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转型,因此有一个在思维方式上的“补课”问题;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当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现代思维方式的缺陷转向古代(特别是中国)辩证思维时,这种补课如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从主流文化角度,人们正在努力对之进行匡正。就我国当前科学文化的建设来说,必须做好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由此应该处理好以下双重关系:

一、实证性和领悟性的统一

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以建立“永恒的理性王国”为目标的理性主义诉求,和自然科学建立实验基础相适应,特别发展了实证性的思维方式。同时,近代西方哲学文化的另一个导向则是唯理论,所谓大陆理性主义的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主张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法庭上衡量。莱布尼茨则明确地提出,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在西方虽然不断出现各种批判理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理性在人们的观念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中,这样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直观觉察力,单凭直觉就悟出许多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正在大力普及,但非实证性传统,在公众中依然根深蒂固,成为伪科学和孳生泛滥的土壤。“神医”、“开天目”、“意念转移”等等离奇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负面导向就是盲目崇拜权威(“唯上”)和过分相信感性直观(“眼见为实”),这些都与忽视人的理性力量有关,理性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很容易陷入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容易被主观经验所蒙蔽。因此,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现代主文化中,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被推向极致,其片面性早已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出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弹和匡正。这种新的思潮动向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知识论支脉,强调非理性因素,如直觉、体认、领悟、感性、灵感等等在认识中的积极意义。许多科学家把这些非理性因素视为科学发现的必要的,甚至是有绝对意义的环节。另一个是文化学支脉,主要是批判传统理性主义抛弃人文关怀,倡导唯逻辑主义,主张将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集合起来,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蕴涵了这两个支脉的文化因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领悟。道家哲学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易学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传略・明象》),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观点。中国思维方式的这一传统已经引起了当代学者的极大兴趣,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专门写了一部题为《创造力和直觉》的著作,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pf)在评论作者时说:“他受到日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了解逻辑严密性和直觉及幻想在科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之间的差别。逻辑推理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式的思维强调直觉的成分――灵感在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二、分析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近现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对整体进行要素分析,把整体性质还原为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对宏观客体的属性用微观组成要素进行解释,这是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基本方法论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百多年来的哲学走上了一个主流方向――分析的方向。怀特(Morton White)在解释他那部脍炙人口的名著《分析的时代》的书名时说:“我认为有用的是抓住本世纪一个最强有力的趋向来标志这个世纪,而不必试图去捕捉这一世纪的本质。” 的确,感觉经验分析、逻辑语言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始终是当代西方科学的主流方向。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分析的传统。中国古代盛行的是唯象的、整合的、总体的思维方式,而不去进行结构要素的分析,因而难以把握事物内在的深层本质,以致不能形成概念建构,没有公理――定律体系的抽象系统,停留在描述性结论性的非逻辑的现象学层面,这是中国未形成现代科学的重要认识论原因。在科学文化第一次进入时,国内虽有人触及这一问题,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因而分析的思维方式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确立起来。所以,当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时期,我们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但是,分析主义的急速发展也走向了极端,对整体的辩证思考应当主导对部分的认识,而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还原主义倾向却模糊了对整体突现(emergence)的把握。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突现论、协同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更加暴露了传统分析主义的不足,一些学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I.Prigogine)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的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这样看来,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转型必须解决“补课”和继承的关系问题,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接受现代科学成功的认知框架,重构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方式,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

参考文献:

[1]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2:2-3.

[2] M・怀特.分析的时代[M].商务出版社,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舞蹈教学;方式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需要青年人的传承发扬。高校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专业人才,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贡献。舞蹈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高校舞蹈教学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增加舞蹈的内涵。舞蹈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律动的肢体语言的课程,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舞蹈教学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

1、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舞蹈的理解

艺术精神是一个艺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高校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舞蹈教学应该加深学生对舞蹈精神的理解,而不仅仅局限在肢体动作的律动方面。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舞蹈水平进行教育,加深学生对舞蹈精髓的理解。我国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跟着教师练习舞蹈的动作,更应该体验民族舞产生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了解民族舞当地的民族风情。中国民族的舞蹈精神源远流长,是舞蹈界的一大瑰宝,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舞蹈艺术的精神,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

2、舞蹈艺术融入传统文化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舞蹈是一种无言的交流方式,是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追求相同艺术的方式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相差甚远,但是舞蹈却能够将人们之间的心理差距逐渐缩小[2]。舞蹈技能的提升需要学习者经过反复的训练,一些舞者在掌握舞蹈的动作技巧时却不理解舞蹈的内在精神,这导致舞者无法真正传递出舞蹈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步被世界各国认同,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同时,舞蹈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舞蹈事业屹立在世界

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舞蹈想要在世界舞蹈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能够自觉地将舞蹈与文化结合起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能够以文化为基础发展舞蹈事业。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育中的方式

1、建立传舞蹈教学传统文化氛围

艺术生来就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冶人们的情操。人们欣赏舞姿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能够放松人们的心情,让自己精神愉悦。舞蹈的这种吸引力增加了自身的艺术色彩,帮助人们培养自身的情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人们的艺术情趣,对舞蹈产生感情[3]。高校舞蹈教学课程安排中应该积极地营造文化教学的氛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对舞蹈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作水平。学生在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中,能够激发自己的创作力,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进行探索,增强自身对舞蹈文化内涵的理解,感受到艺术的内涵,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舞蹈创作是一个激发想象力的过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将舞蹈的动作熟记于心,并且将其展现出来。舞蹈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体验艺术魅力的过程,学生的舞蹈技巧基本功必不可少,但是舞蹈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渗透[4]。此外,舞蹈教学中的艺术可以通过舞台布景以及表演者身上的着装表现出来,舞蹈者身上衣服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舞蹈与文化的结合,感染了观众。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舞蹈教育结合起来,需要通过文化教学氛围的熏陶,给学生创造一个传统文化的创作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2、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舞蹈的技能是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必须将舞蹈的技能变成自己身体动作的一部分,学习在掌握了舞蹈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将舞蹈的各个动作灵活地展现出来。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习者的基本动作,严格要求学生的基本功,规范学生的动作,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将舞蹈展现出个人的风格。舞蹈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通过肢体动作展现给人们一种艺术美,感染着观众。舞蹈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需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舞蹈上展现出来。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编制出富有传统文化含义的无调动作,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演绎相应的传统文化故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领悟舞蹈中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同时,教师需要设计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细心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领悟到舞蹈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与舞蹈的结合方式,在轻松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多多学习优秀的舞台表现力,增强学生舞蹈的厚度。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增强中国舞蹈的生命力,让舞蹈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领悟到舞蹈的内核,提升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高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相应的传统文化的故事,通过一些较为经典的故事,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国演义等等许多知识的传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传授传统文化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故事的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外,学生应该学习有关舞蹈艺术以及舞蹈服装等的知识,在这些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地活跃教学的氛围,例如让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视频,收听有关方面的音频,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3、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

高校的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现行为,甚至是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为了提高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舞蹈教学效果,高校应该注重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舞蹈水平。舞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导通常是在传授以及纠正学生动作的过程中进行的[5]。但是,舞蹈是一种具有内核的动作展现,舞蹈教师需要具备高超的舞蹈技能,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掌握较强的舞蹈表现力以及对艺术的鉴赏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舞蹈本身的情感,让学生的动作具有灵魂,展现舞蹈表演的最佳境界。舞蹈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表演舞蹈动作的同时,询问学生对舞蹈理解以及学生内心的感受,从而针对学生自身的不足进行教学。同时,教师注意学生生活中的特点,根据以往的经历以及他的性格特点,编排出符合他特点的舞蹈,更能够突出学生的自身风格,增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让学生对舞蹈产生较强的兴趣。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对舞蹈的理解,将传统文化与高校的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在舞蹈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舞蹈中充分展现自身的特点,加深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优势。学校应该安排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具体地方进行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发源地的民族特色,增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舞蹈艺术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舞蹈的境界。高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拓宽舞蹈的发展空间,解决当前我国舞蹈教学的困境。高校的舞蹈教学应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1]孙蔚.关于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77-78.

[2]韩淑英,刘忆,庞静.当今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大学生科学学习理念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3:114-120.

[3]孙力.透视与剖析——1991~2011年音乐与舞蹈关系研究视角的量、性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331-337.

[4]黄光临.CAI多媒体课件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的应用——以《舞蹈解剖学》课程为案例[J].艺海,2014,06:143-145.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3

一、恪尽“师责”

师责,就是教师的职责,它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韩愈在《师说》一文开篇就概括点明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时代对于这一共识有着不同的诠释。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教育家主张教师要以“出世”的精神干一番“入世”的大事业,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求淡泊名利,不计个人进退,热爱本职工作,专注投入的高尚品格。在今天,这个道理一样具有普遍的意义,一样需要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全新阐释他的意义:即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学习的能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并在任何变革和实践中不折不扣地履行这一神圣职责。

二、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集体献身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敌入侵事件,这种抵御外侮的行为无意识地将集体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了中国民族的团结统一,这充分地显示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不同层次含义,爱国主义是在集体主义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是集体主义的升华;而集体主义又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爱国主义生长的母体,不断地促进着爱国思想的提升。在中国历史上,有关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比皆是: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中W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懂得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子,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谋取个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同样,集体主义观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促使中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爱国主义实践行动中。

三、让中学生明确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却使得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严重缺失。如果不加以批判的继承,就会在“海纳百川”的同时丧失抵御力,失去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无疑对于能够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来讲是很危险的。

在高科技时代,功利主义的教育易导致学生心灵枯槁、思维定型、人生态度世俗化、行为方式功利化,使生命的诗意尽失。学生的发展是人格和才力的双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其内核与加强学生人文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要呼唤一种广博优雅的人文教育,借鉴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人文教育,以促成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促成学生的“精神成人”,让生命超越生理和物质,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成为一个能关注国家、面对现实世界的现代公民。

四、创设具有人文情怀的制度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精神文化的制约,同时又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办学观念、价值观念确定后,必须依靠制度作保障,才能使其转化成广大师生的实际行为,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校在制度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确立了以实现学校办理想和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师生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推行人性化管理为手段的制度文化建设思路。摒弃那些有悖于师生主体地位的镣铐和枷锁,让“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反映在制度文化之中。

广大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愿望的融合,形成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学校创建了一系列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合理化建议征集制度,评议干部、评议党员制度,学生评师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既准确的反映了师生的心声,又起到了对学校决策的监督,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4

1建设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谨言慎行、讲求信用的良好品格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生成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115-04

景德镇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再加上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科学规划,各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迅速集聚并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指日可待。

一、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它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和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的总称,它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指在文化创意和产业领域中,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体系。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以陶瓷资源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创意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等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体系。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分析

(一)丰富的陶瓷文化遗存提供文化基础

自古以来,景德镇以瓷为业,积淀了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一是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制瓷技艺。如中秋烧太平窑、拜祭风火仙师的传统,大量的民间故事、瓷坊歌谣,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窑炉作坊建造技艺等。二是文物古迹众多且保存完好。景德镇现有地面陶瓷遗迹30多处,其中高岭古矿遗址、珠山御窑厂遗址、湖田民窑遗址和古窑遗址等,都属于精品级文化资源,这些陶瓷文化遗存展示了完整的古代瓷业文明体系,具有持久的传承陶瓷文明的社会价值,是千年瓷都深厚陶瓷文化底蕴的载体,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

(二)多层次的陶瓷艺术人才提供创意源泉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业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还有无数的民间陶瓷艺术工作室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多层次的陶瓷艺术大军。目前,景德镇有包括王锡良、张松茂和秦锡麟等在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位,还有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49人和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26人,上千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近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创意源泉(见图-1)。

(三)数个创意文化陶瓷基地提供框架雏形

景德镇近年来形成了数个陶瓷创意文化基地,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框架雏形。景德镇南郊三宝国际陶艺村,环境优雅,吸引着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来这里创作、交流;在景德镇东郊明清园,景德镇雕塑瓷厂改制后,外来企业乐天陶社等大批创意实体入驻,国内外陶瓷艺术界人士也聚集到此,使这里成为创意陶瓷的大市场。2009年10月21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这里正式揭牌成立,成为陶瓷雕塑与创意文化产业结合的成功范例。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于2010年6月在景德镇西郊龙塘村正式动工,该中心着意打造以吸引500位国内、国际大师工作室为主的全国乃至全球陶瓷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形成陶瓷创作、设计、生产、装饰、包装、销售、旅游和服务等一条龙的创意产业园。这些陶瓷创意文化基地的形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节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框架雏形(见图-2)。

(四)现有的陶瓷创意项目提供发展思路启示

近年来,景德镇出现了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如景德镇的瓷乐、“法蓝瓷”、“哈哈尼”、陶瓷文化旅游,这些新创意的产生及成功发展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思路启示。以瓷乐为例,它就可以成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的一种具体产业形态加以完善,做大做强,从生产、培训、演出多方面进行服务,既可以满足个人收藏爱好、业余表演,又可以进行专业演奏;创意陶瓷“哈哈尼”,颜色鲜艳、天然环保,更重要的是它使陶瓷艺术创作从此不再是陶瓷艺术大师的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创作陶瓷作品,以它为中心可以发展陶吧、“哈哈尼”陶艺培训和作品会展等创意产业形态;创意陶瓷“法蓝瓷”产品精彩别致、绚丽多姿,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广受欢迎;陶瓷民俗风情游、陶瓷工业流程游、陶瓷古迹寻踪游和陶瓷珍品鉴赏游等旅游线路,使游客在旅游中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珠山官窑文化研究院”已成为富有特色的陶瓷文化展示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这些俨然已经成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五)日渐完善的产业促进政策提供良好环境

景德镇抓住国际、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依托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为战略新兴产业,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制定初步的政策导向,完善和优化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内外部环境。市政府正逐步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如重新规划建设“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并完善了文化商贸配套工程;恢复建设“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建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用以展示景德镇历史及当代各大产瓷区的陶瓷;把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老汽车站改建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建立和扶持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等。景德镇市政府还将完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项贷款,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监督体系,这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一般生成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

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特点为:文化企业是创意经济的主体,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由企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政府不对文化企业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而是为微观生产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创造外部条件,即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以法律为依据,不存在行政性的直接干预,而是主要从整体设计、产业政策指导和强化财政、金融调控等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文化产业垄断,保护竞争。

(二)政府主导型

以日韩国家为代表,特点是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大力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的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宏观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具体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市场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中居于核心地位,成为事实上的决策者,企业的职工有权对劳动条件、生产计划、新技术引进和公司住宅等福利措施具有与经营者进行协议、共同决策的权利;大中小企业和平共处,创意产业内亦是如此;中介机构活跃,充当文化和市场高度融合的桥梁。二是形成合理的市场动力机制,保证企业和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三是制定严密的宏观经济计划。四是运用产业政策调控。政府控制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全国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为了保障计划的落实,政府推行一系列干预产业的政策,并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来保证产业合理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四、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成模式

根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集群的生成模式应属市场主导型。从目前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基本从自发起步,依靠当地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环球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精英带动,逐渐形成各种陶瓷文化产业雏形。随着这些产业发展壮大,新的创意文化产业被带动发展。由于受当前世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下,景德镇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给予适当扶持,不断培育和发展其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见图-3)。

(一)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自发产生并发展

瓷乐、法蓝瓷、哈哈尼、陶瓷文化旅游和陶瓷文化展览等陶瓷文化创意产品最初是在创意人才的苦心钻研下自发产生的,由于从业人员不断地创新,再加上旺盛市场需求的拉动,这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他们不仅为本企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还大大的提高了传统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带动了其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活跃了文化产业经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彰显出巨大的能量。

(二)政府重视宏观整体设计和产业政策指导

景德镇市政府目前正注重从政策上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和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对创意文化产品,从研发、制作、销售到出口,实施全方位的系统性扶持。第二,规划创意产业蓝图,倡导创意产业的概念,培养市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发掘陶瓷文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力。第三,建议民间广泛合作,以伙伴关系解决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对创意产业提供补救对策,如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产品输出,提供从业者教育和训练等。第四,重点扶持陶瓷文化旅游、陶瓷文化影视、陶瓷艺术展览、陶瓷人才培训和陶瓷艺术设计等产业,在引导产业发展中重视建立创意市场竞争体系,强调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已经初步形成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群。

(三)强化财政、金融调控,为创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以个人工作室的方式存在。资金是中小型创意企业创办与发展的关键。在面临国内创业环境中的金融及投资问题时,政府协同金融界合作帮助他们融资,并倡导有潜力的民间投资者为他们提供资助,逐步建立强大的创意工业财务支持系统。

(四)重视对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

这几年,景德镇市政府主导建设了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及改建老汽车站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建立和扶持三宝国际陶艺村、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等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旨在为各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当然也将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五)重视创意园区建设,创建陶瓷文化企业孵化基地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文化;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08-02

以往,传统文化传播依托传统媒体,随着媒介的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迅速转化。新旧媒体融合使传统文化扩大了传播效果和影响,提供了新的转化平台和载体,以及新的途径和方式。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1]。利用媒介融合,可以充分利用新旧媒体的各自优势,实现传播内容融合和传播方式融合。

一、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

(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融合

传播内容融合是指将不同形态传播内容如报刊、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加以数字化整合,形成跨平台、跨媒体的使用和传播,利用数字化终端,生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对于将传统文化由传统媒体传播转向媒介融合并加以传播,同志曾要求“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为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例如文物、古籍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融合与转化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如何在媒介融合中实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新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中必然要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新的整合、选择、开发、规制,以便于符合传播发展的新趋势。内容融合,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能够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播时如虎添翼,使得其在传播中更好地展现传统的民族性和原创性以及时代的延展性和创新性,也能够更好地在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融合

首先,内容融合的目的是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报纸、书籍、广播、电视和网络可以以一种“多媒体编辑”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资源共享、传输融合”的方式是当前媒介融合的最大显性表现,将传统文化的资源应用在各种传播媒介,是其弘扬光大、传播传承的最新方式;其次,传播平台在一个大平台上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使得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平台整合基础上最终以网络为主要平台以数字化大容量、高速度、高清晰、综合性、广受众的方式得以进行。指出:“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将会与时俱进,兼具几种甚至全部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优点,“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2],掌握媒介融合传播方式的新特点、新优势给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二、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规制挑战

在我国媒介融合刚刚起步而又迅速发展的阶段,迫切需要对于融合中的各种媒介进行选择与使用,以达成传统文化内容的有序、规范、高效、深入传播。但是在传统文化内容的多种媒介传播中,已经造成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现象与本质等对立的传统文化的分化边界被消除,“传媒所产生的拟像铺天盖地,形成一个比现实更现实的超现实独立领域”[3],这种超现实会给传播内容的受众教化功能的效果造成“双刃剑”的影响和后果。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核心内容,体现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实现其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效果评价与传播功能的最大、最佳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根”与“魂”,“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2]。传播内容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决定于媒介融合的选择与控制,而选择与控制取决于传播的管控规制与发展规制,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规制给新旧媒体的选择与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实现“管控”规制与“发展”规制的融合与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内容传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技术挑战

数字化技术发展使得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媒介融合正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拓展与模糊传播边界、细分和扩大受众。这种技术发展与挑战要求传播者具备高度的传媒素养;也要求受众在接受传统文化传播中需要不断随着技术的发展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尤其是IT技术。随着“知沟”的扩大,不同受众的认知能力与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传播提出技术挑战;同时,媒介融合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具有技术先导性,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极大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由于新旧媒体的各自特点与优势也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异化”的问题,造成人们对于媒介融合技术尤其是新媒体的过度依赖,所构成的“是一种‘真实’的虚拟空间”[4]。这种面对新技术的“主体性”缺失的“异化”会给传统文化的受众的辨别能力、接受能力和传播效果的广度与深度带来不利影响。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

(一)应对传播内容规制的挑战,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媒介融合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传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融合中,最重要的是内容融合,传播内容的开发发掘作为新媒体产业的核心与支柱,要求在媒介融合中遵循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为王”的管控规制原则与发展规制原则,这是传统媒体传播中的“基石”,也是新媒体传播中的“铁律”。

首先,“创造性转化”就是把以往的媒介形式的传统文化内容“创造转化”为新媒体文化,使传统文化内容具备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特点,尤其是新媒体文化的传播优势,这就要求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挖掘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并利用媒介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载体、内容转化,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管控”规制要求对于媒介融合做出政策调整,对于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来说就是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传播中都使其不脱离民族属性和传承性,具备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与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因此,在管控规制原则中,要求我们在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后,既要坚持传统文化内容转化的原创性,获取原始的第一手的文化资源,保持传统文化转化内容的独特性,转化为不同受众的独特个性化的文化资源;又要保证传统文化内容转化的实用性,体现转化内容的特色与深度;还要有的放矢,具备可信度,吸引受众,拓展转化内容广度。

其次,“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通过新旧媒体融合向着正面的因素即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正能量”的传播提供支持。“发展”规制要求既为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提供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又使其发展遵循新媒体内在的规律,最大程度地实现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有机融合、发掘开发与传承创新。因此,在发展规制原则中,要以传统媒体传播中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核心价值与内容基体,又要以新媒体的创新创意为激活要素,推陈出新,增强感染力、丰富和创新传统文化内容的表现与存在形式;同时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容与平台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使传统文化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部分,顺应时展与创新的趋势。

在媒介融合中,通过管控规制和发展规制,传统文化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管控规制求得规范与有序,以发展规制求得繁荣与丰富,从而使得传播传统文化在与媒介融合的政策规制的调整创新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应对传播方式的技术挑战,推进“数字化改造”与“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是应对媒介融合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必然方向,数字技术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利器,也促成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模式。新媒体的大传输量、高速率、移动性的特点,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基于多种媒介整合的“立体式”、“集成式”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多功能传播,例如实现报刊与网络的融合,形成电子出版;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形成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媒体的产生,形成卫星电视以及IPTV。数字化技术完全颠覆以往的单向性的传输技术,转而以融合的媒体实现自身的技术转型,走出技术困境,实现传统媒体利用新技术的改造升级。

首先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改造中,应针对不同传统文化资源及时进行多种融合媒介的抢救、发掘、保护、开发,通过各种数字技术手段如拍照、录音、摄影、摄像、复制、记录,使得这些优秀文化资源不至于因为岁月流逝而消失;其次要通过数字化进行多媒介融合式的研究与传播,使得这些沉寂、静止、古老的传统文化资源获得新生,并在媒介融合的时代通过不同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发挥其作用;再次是通过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在媒介融合建设中实现全社会、全方位、全领域、全时段的传播,在传播效果“子弹论”逐渐式微的今天,传播学更强调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使用与满足”;数字技术能够较好地通过媒介融合使得受众“浸润”在数字化时空全覆盖、数字化传受互动、数字化自主选择的传统文化传播中,走出“异化”的困境,主动“使用”、“选择”、“接受”和“满足”,使得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