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1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准备与实施

顶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毕业前实习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这是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补充规定,这一规定既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顶岗实习既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阶段,又能使学生经历真实的工作情境,切实在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但从目前顶岗实习的实施情况来看,顶岗实习的三方即企业、学校、学生,在这一重要的实践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顶岗实习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在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找单位分散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完成顶岗实习材料的上交,根据顶岗实习材料评定成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如顶岗实习管理滞后,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停留在最后考核、评价阶段,而且由于学生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力量不够,无疑给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实效打了折扣。

一、顶岗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职业院校实施难度很大。校企合作,学校始终是积极主动,即所谓的一头热现象。学校多是靠某些关系在维持实习,企业也只是被动地接收,但对学生的限制性太多,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摸,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看,学校无法对企业提出配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二,多数企业的实习费用太高,学校难以接受。

第三,个别院校落实校外实习的主动性比较差,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一切只是理想化的设想。

第四,个别学校管理不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很少管理和过问,产生的一切问题,没有及时与企业、学生沟通,久而久之,出现了较多的矛盾。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校外实习正常开展及质量的保障,很难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准备与实施

第一,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顶岗实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有:

(1)知识理论学习。根据高职学制要求,一般顶岗实习的时间应为6~12个月为宜,在实习前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要熟练,工程的生产工艺要了解,在校期间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学习。要教育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培养“生存危机”意识,调整实习心态。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顶岗实习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完善、多样、稳固的实习基地,签订合理的实习协议(单位、个人),形成系统的指导文件,进行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工作态度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等。

(3)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上要引起重视,自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自我“生存危机”意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实习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检验和强化技能的机会,为将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和基本技能。

(4)要建立稳固、多样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友和学生资源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更多的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的各种实习,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开拓市场。

第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

(1)个人登记、信息的建立。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实习学生、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以便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实习检查。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实习的进程,纠正实习中的问题,保证实习效果。

(3)实习记录。要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进程,随时了解情况,为以后实习积累经验。

第三,实习成果:

(1)个人报告、总结。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写出实习的个人总结报告(相当于技术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如实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对实习有哪些建议等等。

(2)实习成果。对实习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价,考查其是否合格,应用于社会效果如何。

(3)实习成绩。实习结束后根据现场单位的鉴定、实习指导教师的考察、实习记录、实习成果、实结报告综合分析和评定,最后确定学生的实成绩,并进入学生档案,使之成为学生个人简历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管理是核心,制度是保障,顶岗实习最终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的多赢,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②孙蔚闻.高职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职业时空,2010 (6).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2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习;效果评价

目前,高等学校积极推进专业转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要求,而顶岗实习是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方式,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理论性教学到应用性教学的转变、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经,也是系统提高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加强实习工作的全过程管理,重视实习效果评价,细化实习的每个环节,规范管理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对于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意义

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近年来众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的顶岗实习虽在持续开展,但拓展范围仍然受限。从我院实际情况来看,旅游管理、市场营N专业的顶岗实习相对成熟,但财务管理专业较难找到对口的岗位实习,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岗位不对口,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不到位,很难进行全过程管理,最终导致实习效果不好;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只是口号,这样容易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能保持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不多;在校学生大都自我期望值很高,导致实习后心理落差大,很多学生觉得通过实习学不到东西、工作辛苦、待遇差、被充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等,集中实习难以进行下去,最终变成分散实习,进而加大管理难度;学校只是注重集中实习这种形式,而忽略实习的实际效果,主要是学生完成相关的实习手册、实习表格,并盖有实习单位公章,就证明学生参与并完成实习,不管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的。

以上问题的客观存在说明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稳定性差,学生对实习效果的期望值过高,而最终心理落差较大。企业、学校、学生是顶岗实习三方利益主体,各自追求着不同的利益目的,顶岗实习的效果如何,需要从三方利益角度进行客观分析,逐步建立每一方利益主体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顶岗实习实施效果,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现状

目前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所有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迎合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顶岗实习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使得顶岗实习发挥有效的作用,不但要对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对实习效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才能促使实习工作的顺畅推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校外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实习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差等众多方面的问题,最终会直接导致实习工作的整个评价过程出现一系列的困难。

(一)以简单的总结报告作为评价载体,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

大多数学校在顶岗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上交总结报告,指导教师的评价一般沿用通用的实习考核办法,根据报告的内容和对学生实习表现的印象,甚至是对学生之前上课表现的印象草率评出成绩;尽管也有学校尝试采用答辩这种观察考核方法,但也因为校内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了解不全而使得所提问题与实习过程脱节,或者是所提问题仅仅流于形式,不参加顶岗实习,学生也能回答,不可能对实习工作进行科学、客观地评定。

(二)缺少校外指导教师的有效参与

学生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最为了解,但现行评价方法往往没能让他们积极、有效参与进来。尽管一般实习考核表中都列有实习单位的评价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评价,但大都往往流于形式,简单几句话,无法客观、完整、全面地衡量学生实习的成果。校内指导教师在评分时一般也不对这部分评语给予考虑,使得最终的实习评价缺失了重要意义,从而难以实现评价结果的完整性。

(三)缺少完整的评价体系

在进行评价结果分析时,学校指导教师往往较多地对学生是否到岗、考勤进行检查,没有认真和系统地分析这次实习任务的计划安排和实施、学校和实习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习效果只是针对学生这一方面进行评定,而忽略评价顶岗实习的其他两个主体。

三、优化经管类本科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的对策

我院在顶岗实习的研究和实践中,注重全过程管理,始终把评价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逐步制定出台《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细则》等文件,可操作性强,使管理过程规范化。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证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可操作性,顶岗实习评价指标应注意量化,标准统一。根据往届学生的实习教学工作经验,我们尝试对学生实习效果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即学生、学和实习单位,逐步建立并完善三方评价指标体系。学生顶岗实习自我评价和学校指导教师评价主要从实习表现、顶岗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和实习成效等五方面进行,具体包括出勤情况、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是否能融进企业的各项活动、实习材料完成情况等;企业指导教师主要从职业素养、胜任岗位工作能力、团结协作态度、社会活动与安全防范能力以及实习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包括学生纪律表现、工作责任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同事合作相处情况、参加实习单位活动等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占比10%、40%、50%,成绩汇总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总成绩。

(二)分阶段进行过程考核

顶岗实习一般时间较长,因此管理难度较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应注重全过程管理,充分规范过程考核,将两个方面紧密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一般可分解为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过程管理要追踪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与参与状态,认真做好记录,对顶岗实习的各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管,确保准确、公正地进行效果评价。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背景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行业能力和较丰富的行业知识与经验以景区、酒店、旅行社等行业为对象的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多年来,国内高校对实习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往往是有计划无实作,有实践无标准。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始于多年前,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稳定涵盖本科四年,由计划、动员、考察、调研,到总结报告的完整课程操作模式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和新常态下的旅游人才培养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也应当做出创新和调整。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2.1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候鸟化。尽管已经开辟多条专业考察黄金线路,但学校与旅游目的地的联系也是暂时的、单向的,始终未能形成与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行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基地的长期合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信息不畅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2.2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化。目前的实习课程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单凭实习考勤和调研报告来测评学生实习效果显然是片面的,并且考核与激励脱节,使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缺少动力源泉。

2.3实践课程角色定位模糊化。操作中发现,存在学生实习主体游客化和教师教学管理保姆化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的导游和领队身份过于显著,“导师”定位失准,指导内容缺乏实战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综上所述,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尚存在有历史无积累、有实践无理论、有指导无规范、有考核无反馈、有总结无评价、有制度无衔接等问题。为保持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课程的特色和生命力,该教学环节急需总结、创新和再实践,从而在规范、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监控下持续健康发展。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路

3.1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标准体系。贯彻学校本科专业实习标准体系,同时突出学院的培养特色,不仅制订学生的实习规范标准,而且制订专业指导教师评价标准与实施办法:不仅考虑教学活动的规范标准,也制定实习计划和效果评价标准:不仅体现教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约束性规定,也要通过工作量或奖励的形式对劳动和学习给予肯定。

3.2实现实习实践教学的多样化与系统化。将旅游野外实习、行业实习、自主实习过程模块化,充分发挥向导式实习与自导式实习各自的优势,结合智慧旅游,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学习、角色扮演、实地调研、问题启发、案例分析、项目研究与策划等多种形式,丰富考察内容,培养学生认识旅游现象、分析旅游特征、总结旅游规律、解决旅游问题的综合能力。

3.3创立“产、学、研、教”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平衡景区、酒店、旅行社、学校管理部门、学校教学单位、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与诉求,突出学科优势,以服务地方和企业为宗旨,以成就学生为目标,将产、学、研、教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研互补的实习实作基地系统。

3.4逐步形成实践课程评价多元化考评体系。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社会组织与协调能力,科研的团队工作能力,户外及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学生参与实习线路和内容的设计与评价,既有微观的旅游企业本身的调查内容考评,也有中观的行业发展认识评价,以及宏观的社会与生态环境认知考评。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高自身行业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打造仿真教学环境,建立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实训基地。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旅游院校不仅应通过协作关系,与校外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还应该主动出击,建立相应的合作办学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与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校外企业还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为教师挂职锻炼、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利条件。总之,旅游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应以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资,多做有益工作,提升实验实训条件与环境,在软件设施上,注重教学水平提升与教师自身能力培养,完善相应实验教学考核机制。此外,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重新建构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体系的协调配合结构,建立起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于海志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参考文献: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4

一、中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作为中高职院校主要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缺乏与 “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实习管理理念,校外实践教学大纲往往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于各阶段的实习缺乏具体要求。

(二)实习内容与实践教学目标不符

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酒店企业经营目标各异,以及校企配合不够等因素, 多数企业往往仅能提供基层服务岗位给学生,学生被固定在某一岗位“廉价使用”,实习内容单调,实习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三)实习过程中,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实习地点分散,工作环境各异,学生很难得到学校老师统一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进度、学习效果,学校很难准确掌握。

(四)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

大多数中职学校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依据实习鉴定表或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实习鉴定表, 实习企业的评价往往是一纸公文或寥寥几句评语,学校据此评出成绩,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达到实践教学要求,也无法全面衡量。

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一)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知识体系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各门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校外实践教学较之校内教学可控性差,更应设置完整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应该明确实践教学的定位和目标,阶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进度和时数以及考核方式。

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根据前人的实例统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课时已经超过了整个教学课时的30%,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就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学生由于自身原因难以适应实习”、“酒店对实习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学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缺少作为”等问题。为此,本文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中实习的教学进行策略研究。我校在与广州南沙大酒店的合作中,引入酒店实习“技能技术要点一体化平台”,酒店将每个实习岗位的每项工作任务拆分成多个要点输入平台系统中,这些要点同时与学校专业课程知识要点相关联,学校可根据校外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制定实习方案,构建校外实践知识体系。该平台为每位实习生建立个人实习档案,形成每个学生的实践知识体系。

(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动态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

我校为了加强对校外实践的过程监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互联网和学生的移动智能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以及南沙大酒店现有网络资源平台,更好地与酒店及学生对接;学生每完成“技能技术要点一体化平台”中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自己在移动通讯设备中点击“已培训”或“已完成”,并要经过企业指导老师的考核及点击“确认”。学校老师能够实时了解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情况,以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企业指导老师一起做好必要的辅导工作。学院决策层、系部领导层、相关教学管理层等均可通过各自的账号端口随时掌握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使校外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三)建立过程考评体系,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在与广州南沙大酒店合作过程中,开辟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选拔,为实习学生提供管理岗位之先河,是我校校外实践教学的一大突破。在2015年7月,我校输送15名学生到南沙大酒店参加校外实践,其中30%的实习生在三个月的阶段性考核中,通过酒店的在线理论测试、实操考试、口试及面试四轮考核,走向见习主管岗位。另有15%的同学因表现优异,到财务部及营销部轮岗培训。这些阶段性考核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四)大数据和云存储将实习和就业有效结合

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记录以及在南沙大酒店的校外实践教学记录可以相关联,生成个人学习的终生档案,成为就业时最有力的“实习证明”,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抢占先机,更好地争取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结语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5

关键词:顶岗实习;人才培养;三段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6-8341-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2]。高职顶岗实习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3]。

1 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长期的时间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4]。由此,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对接的顶岗实习的地位也越发显得重要。

1.1 顶岗实习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学生从学习了十几年的书生,转变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顶岗实习很好地帮助学生从一个学生向一个高级技工进行转变。在企业真实的环境和岗位工作,将快速有效地提升这样的转变。在增强学生技能的同时,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也非常重要,在顶岗的过程中,将学生课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逐步消化和巩固,不断进行积累[5]。在管理方面,学生是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来履行具体的岗位职责,甚至能享受和普通员工相同的福利待遇,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更好地提升素养。

1.2 顶岗实习对学校的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中,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资深工程背景的老师是稀缺的,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一直从事于教育工作的老师,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担任教育教学,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少有机会能从企业获得长期的实践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内部严重缺乏有较强工程实践背景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实训基地的建设费用相当昂贵。高职院校独立建设一系列的实训基地不符合现实,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实训基地,几年以后可能就将面临生产线陈旧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淘汰等,性价比非常低。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与利用。基于上述现状一方面学校可以逐步有选择性地选择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实训项目在校内进行建设,通过校企共建等方式甚至把一些生产线引入到学校,从而提升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是更多地与企业构建和谐的顶岗实习合作,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选派部分老师进入企业进行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了解岗位需求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7-8]。

1.3 顶岗实习对校外实习单位的意义

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制度,其基本的合作基础在于双方的利益基础。学校借助企业的顶岗实习基地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作为企业方,其主要还是着眼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以及企业依托于高校的技术支持。在校外顶岗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中,企业也同时找准了自己的兴趣点,比如企业通过双方合作给本单位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横向课题等方式,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成本的开支,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2 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角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学习的场所发生了变更,由课堂转变到了企业的生产车间为中心,短时间内学习场所的变更可能会带了一些新鲜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心理上的适应期。一方面学习方式的认识观念的都发生了变化。以前一直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而现在即使一个学习者,同时也是一个岗位的员工。这都要求平时的行为规范必须要服从各种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以前单纯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变成了企业间可能带有利益冲突的复杂同事关系,和其他正式员工比较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的落差等。

2.2 学校角度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顶岗整个实习系统认识还不足,对其实质、意义等认识还不到位,从根本上还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教学体系的束缚。首先,学校没有真正构建起与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指标体系,目前还是以简单的总结报告作为评价手段,对顶岗实习整个过程缺乏考核,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总结报告和实习日记,指导老师根据报告和日记来给出顶岗实习的成绩,这样的一种考核方式与顶岗实习的目的目标很难统一。同时这样的一种考核管理制度也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和过程考核,从而影响了对流程更好地优化和改进。

2.3 企业角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这个主要的问题。我国尚处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本阶段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企业尚不能从高校获取最为感兴趣的技术服务,合作停留在简单的流水线工作等。顶岗实习处于学校热情高涨,而企业却可有可无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地点是在企业,这也给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有效管理涉及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内容,管理涉及多元化,地点也是分散化的管理。这些都会给企业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3 三段式顶岗实习探索

结合我校今年来进行的“1+1+1”人才培养模式,该文探索了一种三段式顶岗实习体系。

3.1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三段式顶岗实习中的第一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时间大约五周左右。在本阶段的实习中,学校一般会联系专业相关企业,让学生下到工厂进行认识实习。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实习过程,很快了解本专业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一般在此阶段学生会在最低层的操作岗位进行实习,加深对本专业电子元器件等的认识,为即将开始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2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三段式顶岗实习中的第二阶段,一般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实习一般是针对本专业进行某几项特殊重要技能的训练。一般每项专业实习时间会在两周左右,循序渐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一般此类专业实习学校都建有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完成实习。

3.3 上岗实习

上岗实习是三段式顶岗实习中的第三阶段,一般在第六学期进行。在专业第六学期,在校课程已经全部完成,因此学生有连续的大量时间到企业进行实习。对于企业来说,弥补了实习生经常出现的培训结束即实习结束的尴尬局面,真正可以把学生当普通员工一样来进行对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对于学生来说,上岗实习是学习阶段的最后一课,而且这一课是在企业进行,为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学生在这个阶段能把自己所学的所有知识都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企业把学生当正式员工,学生才能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企业也通过这个过程,将上岗实习过程中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学生留下,这样既为企业用较小的代价招收到了合适本企业的人才,同时学生也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因此,上岗实习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4 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每个学校都是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方法。笔者所在学校分析本校学生的特点,介绍了适合于本校的三段式顶岗实习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如何更好地对学生各阶段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和考核、如何有效跟踪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以免出现意外等等。这些都是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彭汉庆.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教学化的若干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29):79-81.

[2] 谭辉平,李芹,谬俊杰,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 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 2009(29): 69-70.

[3] 李春飞,唐涛,杨本胜.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23): 5645-5647.

[4] 李刚,于春梅.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J]. 职业, 2012(11): 145-146.

[5] 鲜国颖.就业需求导向下的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9):89.

[6] 朱月红,郭秀华.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35):104.

校外实践总结报告范文6

目前的网络工程实训往往是项目驱动式的。拟定具有多样式、梯度性的项目至关重要;为这些项目设计相关的指导书及支撑材料也很重要。WebQuest[2]是一种探究导向的学习活动,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正好适应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比书本资源丰富的特点,是指导设计网络工程实训材料最佳选择。但网络资源信息良莠不齐,网络工程实训现场往往不适合开通Internet,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通过Internet实施网络工程实训的前期预设,积极进行实训过程中的交流与反馈并在实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适度调节。同时,在实训后期的总结中,根据之前的反馈,对下次工程实训的前期预设进行相应的修改,如图1。

1.1基于WebQuest的前期预设

根据目前应用的网络项目以及之前学生的实训成果提炼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具有一定工程性的实训项目,给出学生选择实训项目组合时的指导性建议。预设应充分考虑实训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以及时间限制。

1.2更新完善实训指导材料及操作指南

在进行前期预设的同时,应为每一种可能的实训组合提供尽量相近的实训操作指南,包括问题情景、实验目标、拓扑、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步骤等资料,以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这些资料既要注重项目的可执行性,又要避免教条化。

1.3工程实训过程

学生根据提供的实训操作指南,自行完成整个实训过程的细节设计。此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教师的帮助适当的进行基于WebQuest的实训实时调节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

1.4实训过程中的学生反馈

学生应忠实记录并反馈整个实训过程的进展状况、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学生的这部分工作将被重点列入整个工程实训的总体评级。

1.5基于Internet的实训实时调节

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将成为学生与Internet以及其他外部资源的交互接口。教师应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训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以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和时间限制。

1.6实训后的学生总结

学生应忠实、简洁、流畅地描述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分析,整理成总结报告。

1.7实训总体总结

教师根据所有学生的实训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考核(具体方法见第4部分)。同时对下次实训的前期预设进行相应的修改一起在同样的时间、资源限制下完成学生实训体验的最优化。

2培养“双师型”实验师资

校企联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现代企业拥有的软、硬资源,经营理念,企业环境,技术人才,管理方式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兼顾实训的知识性与实效性;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大中型企业、网络培训机构学习锻炼,可以拓宽其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系统性、前沿性与实用性;利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等培训机构的相关资源,并与课程目标结合,可以实现实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通用技术与专有设备的机构结合。为了充分完成工程实训的校内校外综合培养,与企业的深度沟通与调研势在必行[4]。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个或每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实训培养计划。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企业、学校双方应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与保障。

3网络工程实训中指导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进行网络工程实训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应该只是完成例行教学程序,如任务交代、关键知识讲解、考勤与纪律维护、现场答疑等工作。考虑到基于WebQuest的工程实训中,实训指导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指导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将致力于筛选信息,为学生提供搜索启发,并利用新获得的实训信息调整正在进行的实训计划。

3.1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同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可以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可能会出现很多教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另外,现在知识更新换代很快,特别是网络产品更是日新月异,这都要求教师不断自学,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与学生的步调一致。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始终与网络平台直接联系,有利于指导教师的同步自学习。

3.2问题释疑与问题发现并重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尽量回答学生问题,还应该主动观察并发现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但不仅限于:拟定的实训计划是否与学生的整体能力相适应;实训进展是否与预期基本一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个别的还是共性的;学生不提问题,是因为已经懂了还是根本提不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有关理论知识的,还是具体操作方面的,还是相关产品或软件引发的。指导教师应该着重关注经自己筛选后的网络信息对学生实训是促进还是干扰,以作相应的调整。

3.3目标与要求适当个性化

即便实训计划与学生整体能力相适应,实训进展也正常,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还是需要针对细精度群体,甚至个体对实训的具体目标与要求进行适当调整[3~4]。例如:基础较差的,适当降低难度要求,提供更为详实的指导资料,避免网络信息的干扰;基础较好的,多给些引导性的建议,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宽指导教师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将权利交还给学生;有兴趣偏向又具备一定基础的,多提供些深入的、泛型的思路与资料,为其高水平的学习期望铺路。

4网络工程实训的考核机制

实训类课程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组内学生所做项目往往相同或相似,无论是实习报告,还是实习效果演示,都不太容易区分学习好坏;现场操作实习过程则过于浪费时间。经过多轮实践,仍然采用“20+40+40”的考评模式,即平时占20%,实验效果检查占40%,实验报告占40%,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原则与考核标准。网络工程实训的总体考核原则是:注重基础能力,体现创新能力;注重动手能力,体现表达能力;注重独立性,体现协作能力;注重完整性,体现独创性;保证基本面,允许灵活性。实验效果检查标准及实验报告考核标准分别如表1~2所示。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