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1

在本文中,传统文化指中华传统文化,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经典文学、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传统文化教育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用传统文化来影响、熏陶儿童。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她不仅能提供文化滋养,而且融会其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是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和精神的重要资源。

同时,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并存的复杂体。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地去解读与构建;同时要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在以我为本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儿童可接受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和载体呈现给孩子们,吸引他们亲近、热爱、眷恋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企望以中国古代经典开启儿童心灵,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奠定“优美人格”的基础。在1995年召开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启功、张志公、、陈荒煤、吴西冷九位德高望重的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在北京密云区创办“圣陶”小学,并响亮地喊出了“培养国学大师”的口号。不久广东省“五一”小学开始试行读经教育。随后,各地文化教育界积极推行对学生的读经教育。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可谓是持续升温,从评选国学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学院、百家讲坛,到汉服热、成人礼;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全球五十多个地区建立一百多所孔子学院,以及汉语成为许多国家学校开设的课程等等。

其实好多国家都采用多种措施来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日本,日本学校贯彻一条原则,就是“不易”和“流行”。所谓“不易”,就是指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流行”就是体现时展的内容。因此在学校里,通过摔跤、柔道、剑道等传统体育活动,培养顽强竞争、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通过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等的学习,促进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并以此抵制西方低层文化的影响。

新加坡鉴于“近20年经济增长提高了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实际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偏爱,”于是新加坡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道德说教和对他们文化传统的提醒,使新一代的新加坡青年人信服,儒家伦理不但在社会方面而且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韩国主要是以儒学文化为中心进行开设必修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正是有了这些培养作基础,使得韩国人民表现出极强的民族热情,他们的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使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跻身为世界强国的行列。

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培养离开优秀传统文化是不行的,至少是不利的。

2004年,儒学学者蒋庆先生花费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

通本的出版,遭到了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的撰文批评,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从网络到现实媒体,逐步上升到文化、哲学的层面。论争之初,双方从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医学等方面各执一词,针锋相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南师大刘晓东老师就曾写过若干质疑文章,以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立场对读经进行了质疑和批驳。近来的讨论已相对冷静了许多。大家对儿童读经问题的思考从“要不要读”过渡到“怎么读”。通过争论,在怎么样读经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在态度上,不能“跪着”读经;在内容上,应该加以筛选,去粗取精,使之符合时代需求;在阅读上,保护儿童的阅读权利,尊重他们的兴趣。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的现实缘由及意义

1.源自教育本宗

孔子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六艺”学习的耳濡目染中。要有道、德、仁作为前提条件,并使学生有所意识和感悟。教育家曾对小学教育宗旨有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之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须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教育家陶行知有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种种关于教育宗旨的论述,均从做人的根本出发。而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孕育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生生不息、难以割裂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孩子进行“立德”“修身”“发蒙”“启智”教育的经典教材。

2.基于文化传承

龚自珍讲“亡国先亡其史。”西方哲人曾提出:“叫这个民族毁灭很容易,两代不读这个民族的书就可以了。文化毁灭、精神毁灭很快,建起来难,再下去就成了失落的文明。”

基于这样的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3.应用于形势变化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的全球化有利于各民族国家吸收外来文明发展本国文化,但也使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如何发展适合本国国情、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郑重指出:“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的各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

《金日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总目标有如下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在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

着世界的目光。

镜头一: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闭幕时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000年的文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议题。

镜头二:联合国总部高悬着《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名言。

镜头三:第二十八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璀璨绚丽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以其优雅壮观又一次征服了全世界。

……

与此相对的是:

镜头四:中国的孩子最爱吃的是肯德基,最爱看的是日本动漫。

镜头五:韩国片《大长今》热播,演完了我们才知道,通篇演的都是中国文化,仁义礼智信、孝忠悌,文化反销成功!

……

通过以上镜头,我们一方面欣喜地发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走向世界,她正在逐步被全人类所喜爱、接受、认同,并给予全人类无限地启发。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应试教育带来中国学生功利性思想的膨胀以及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缺失。孩子们在看美国大片、吃汉堡包、喝可乐的环境中,说教式的德育课程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在文化上帮助孩子寻根,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在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唯有向自己的文化扎根,才能挺立起中国真正的文化精神,才不会迷失在物质世界中。

4.立于儿童分析

儿童与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为旺盛的时期。记忆力、学习可接受性非常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传统文化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构筑起人生最基础也是最牢固的道德底线。

5.固于办学特色

在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等方式,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彰显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

一、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正处于发展时期,各大艺术院校专业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近年来日益火热的艺术类招生考试,催生了一批新成立的艺术院校与艺术专业,尤以艺术设计专业居多。但这些刚成立的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其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设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出现了艺术教育水平与社会需求衔接不上的情况,且在某些方面同我国国情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针对这种社会情势及艺术设计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我们应研究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甚至要打破生硬地搬用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以及前苏联和日本等国的办学理念习惯,即止步于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陈腔滥调。

近年来,在高校设计艺术教学中,包裹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新中式”设计受到青睐,但作品多流于表面、僵化,成为无意义的元素堆砌。由于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肤浅,更谈不上表达出传统艺术一向倡导的清新雅致、闲情野逸、意在笔先。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缺失意识需要得以纠正。

二、艺术教育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实践

1.艺术教育与理论教学

理论是指导性的,应先于实践,但我国的设计理论教育远落后于设计实践,目前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从设计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这类研究成果表现出两方面: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多偏向于设计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缺少纯粹的理论探讨,而关于设计的价值和意义,设计与人、与自然环境,以及设计的民族化与时代性的理论研究都相对较少。后者对于今天的艺术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本土设计如何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设计还有待研究与探索,但我们的立足点一定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艺术理论的研究应当秉持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在研究艺术理论的同时,应该不忘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的探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不仅仅包含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应当拓展中国古典诗歌曲赋、民间手工艺、哲学以及中国历史的理论课程。

2.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综合型的设计人才,更要培养创新型的设计人才,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不仅要重视理论培养,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建立于对特有元素的了解之上,并在实践中加深印象,通过长期积累的艺术抽象创作,逐步形成个人的创新。我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就是将中国水墨和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在巧妙表达出设计主题的同时,还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韵味,这种创新使他获得了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认可。所以,应当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的巨大意义,从而获得创新行动上的自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不同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修养及其独有的地理风貌和时代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以致影响到人们今天的生活。所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就是当下人类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早在1997年,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先生就提出“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以及自我创建。在艺术设计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就加强了教育转型的自我创新能力,催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及设计风格。可以说,不了解本国文化、不会独立思考的设计师只会一味模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创新载体,但这种文化载体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全盘回归。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应取其精华,顺应时代,与艺术设计实践性相结合,总结出一套针对本国文化的教学体系,培养出尊重本国文化、热爱本国文化,具有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设计师。只有这样,在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艺术设计才能掌握文化主动权。

结语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3

传统民居建筑带给人的不是某个人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代代人在当地生长的环境里,经历岁月的洗礼展现出的真实。民居建筑最重要的意义是唤起人们的归宿感,它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当地生产生活发展的缩影。又像一面镜子创造着,又变化着,客观地承载着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民居建筑是各类公共建筑的原型。宗祠、寺宇、书院、宫观的基本建筑形态与空间格局大多以住宅为蓝本。民居建筑对自然条件、空间状况的反应要远比各宗祠寺宇建筑灵敏得多。东北地区建筑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半部东北先人们与气候自然抗争的文明史。由于东北早期的居住人群以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为主,民居建筑受季节性气候干预成分较大,因此得以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较少。传统的房屋很多不再作为居住用途来使用,一些这样的老房子往往被闲置做仓库之类使用,缺少必要的维护与修缮。但它们毕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见证,而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且中国这一气候条件最寒冷的地区留下的建筑智慧值得后人深入挖掘。东北三省地区的建筑结构主要是以耐寒为主的结构建筑,这一建筑形式是当时文化的一种记录和自然的真实反映。早期东北地区的汉族较少,多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安稳,更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与鼓舞。因此受满族、鄂温克族及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聚族而居、尊宗敬祖建造意识影响,其建筑的空间语序呈现出对“万物有灵”思想的崇拜。东北传统民居建筑正房北墙或暖阁的隔墙常见供拜用途的佛龛,而满族的西墙方位则供奉着祖先牌位。汉族居民受中原定居思想的影响带来了与自然抗衡的先进的建造技术,极大程度地为当地少数民族住宅更新与技术上的进步提供丰富的土壤。多民族建筑相互融合造就东北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

民居建筑是人类物质世界形成文化的源头和历史记载的直接见证者,在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民居文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相反若系统的稳定性弱,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的冲击。

东北地区民居部落的选址多在惯性居住区域,依山谷而居,背山面水,有效地缓解了冬季寒冷干燥的寒风。民居的空间布局受季节性影响,较南方民居建筑和晋陕窄院开间大,有利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时节得到更充足的光照。当地住宅多为“口袋房”,这是因为过去生活在东北的土著民族多穴居而生,是对前人建筑思想的一种传承。从院落布局看,其建筑与院墙之间较为独立,与中原建筑墙屋结合的布局方式有较大不同,便于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如粮食等物品的搬运,具有良好的互通性与融合性,呈现出宽容大气的场所精神。房间对称端庄,中轴分布,给人以平衡稳重的庄严感。

民居部落在形成前多为自发性建造,规定出每户生活的固有院落场所。而建造方式也多为前人的经验传授及自我需要的有效改良。由于地广人稀,生活地点及经验在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往往格外重要。从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聚居文化,其无论从人地关系、院落组织,还是建筑的构造与装饰都在地域性建筑文化保护和聚落建筑的保育实践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以乌拉街满族民居建筑为例:当地老宅的砖雕、装饰处处体现着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富裕、吉祥、平安的美好憧憬,如以蝙蝠、寿桃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的墀头装饰,以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精美雕饰的后府山墙,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东北民居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东北民居建筑的共生意识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处于延续与创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延续毋庸置疑地对继承与发展东北民居建筑意志、重拾东北古老民居文化提出要求。东北大院的造型上的谦拙与质朴以及自然而然的生态观念集中体现了先人对建筑的创作动机与人生智慧。在东北满族民居聚居地———乌拉街走访时,当地的老人曾告诉我们,在过去,先人往往会在山上物色自己最中意的树,系上红绳或做下标记,在几十年后,后人建造房屋时伐下,用来做受力支撑最大的梁柱。因此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包含着父辈的期待,更是对祖先建造意识的传承。在东北的民居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青砖灰瓦的满族大院,草坯房子篱笆寨的传统朝鲜族民居,蒙古包式的迁徙性民居等,为中华大地的民居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土壤积淀。以秫秸、柳条、木材和土坯墙或是生土砖围合成的院落空间,建筑密度较低,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赫哲族根据传统的渔猎文化特点形成的三种聚落:屯落式聚落、网滩聚落和坎地聚落,更是为我国永久性建筑、季节性建筑与临时性建筑的居住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有效的线索。

东北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很大程度上为建筑的共生性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早期东北定居的先民们因地大物博产生的院落与居住空间较中原建筑具有大尺度、大开间、院落间距松散等特点。这样便形成了现代东北农村大多数院落空间都具备的院内种植园。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出现了居住与种植、居住与畜养等多种院落空间。早期的东北居民几乎在自家周边便能通过劳作生产出能够满足自家需要的作物。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与周边的动植物和谐相依,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其院落空间组合方式生成的多种可能。

(二)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元性的生成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建筑结构较为多样。与自然相谐是这一地域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精神。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迁徙到这里的农耕民族相互影响共同沉淀出如今东北的建筑风格及庭院布局。东北传统民居聚落多以自发性建造的大院式住宅为主,临近交通便利的山坳地。周围的高山有效地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加之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是溪流水源的必经地。由于地广人稀,冬季寒冷,院落布局较为松散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的光照。邻里相处和谐融洽。住户间的围墙往往以隔断式的矮墙为主,方便邻里和过往行人之间的交流。这与晋陕民居的高墙院有明显区别。

人们在建造住所的同时不断完善这一区域的环境空间,如门前屋后的排水沟,及后院挡风树的种植等。划分空间的围墙与当地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如用当地特产的石头砌成的围墙,及以黑土或黄土为原料经秸秆稻草拧成泥辫子垛砌而成的拉核墙。最具特点的东北的“杖子”,用秫秸、玉米秸、向日葵秸或木材连接搭建围合院内的私属空间。平和的高度和枝杈的间隙似乎在诉说着一家人幸福的故事。他们会以当地最容易找到的材料,用最生动的建筑语汇演绎属于东北的民居建筑。因此每到一处你都会发现属于当地特有的视觉肌理,如天岗的石墙,长白山地区的木杖子,内蒙古地区的篱笆墙等。在东北民居院落的空间里住宅建筑外,牛房、仓库和“苞米楼”在东北民居的院落构建里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一方面为农耕工具及生活杂物提供储藏空间,另一方面为谷物的晾晒和存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过去人烟稀少,自力更生须有富余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意识。因此,低密度的仓储空间多坐落于东北大院或耕种区中。而在满族和蒙古族的建造意识里西方是祖先的方位,房屋的建造生成仍要“以西为贵”。材料的多样与价值观和习俗共同影响着东北民居的建筑可能,使其形成多元的建造特点。

(三)东北民居多元文化的再生

在建国初期,物质条件十分有限,半地穴式的建造方式最符合北方冬季抵御寒风与极端气温,而这样的住宅也是最节省建筑材料、最经济的一种建筑方式。虽然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居住建筑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田地的周围找到农民为方便劳作临时搭建的这种坡顶半穴居式的棚屋。长白山地区遗留下来的井干式木刻楞子房,尽管在形式上与俄罗斯传统的“拜占庭”建筑模式多无相似之处,其初始状态也恰似我国林区常见的“叠罗圆木屋”,且在制式技法上很是相近,但都是那种以大坡顶和木架屋的木质结构为标志的建筑物,又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如今,在当地的乡村中,大屋顶的民居造型朴实优雅,房屋结构坚固厚重。远远望去红色的屋面温暖热情,屋顶的高度较南方建筑高出,正是对过去建筑经验的借鉴,让冬季积雪能够得到自然的倾泻。东北民居建筑的构建是当地劳动人民与施工匠人反复权衡探索的结果,也是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所总结归纳的宝贵经验。

早期东北先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条件下逐步发现向阳避风的半穴居空间能够有效地抵御冬季的低温,即便不取暖,在东北十一二月的天气里,室内温度也能达到零度以上。《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女真人“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后汉书•东夷列传》对肃慎人的习俗有这样的描述:“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满族传统的地窨子,即以泥土和秸秆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半地穴式房子,更是北方季节性建筑的典范。人们多将其建造在背山面水处,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如果地域环境较为恶劣可在冬季将房屋的三处背光面堆砌积雪以利于缓解冷空气对室内的侵袭。

在挖掘居所场地形成后,夯实的地面、纵向的排水与低矮错落的屋顶形成了东北独有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大多三面以大地为墙,单面起坡,面朝阳光紧紧地与大山融入在一起。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地窨子”。半穴式的入口不仅顺和了冷空气的通过,更为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活动提供了一次气体交换,最大范围地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损耗。而后东北的地穴式居住形式历经两汉、隋、唐、宋、元、清的发展,延续千年之久。这种“穿地为居”的建造思想至今影响着东北地域建筑环境的发展,如今几乎东北的每一座城市都建造了颇具规模的地下商场,一方面是为多元交通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是在寒冷的冬季为过往行人提供缓解严寒的温暖过所。而这种地下建筑的入口处几乎都采用了东北传统地窨子的建造特点进行营造。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背后是东北人对严寒的不屈与对自然相谐的建造意识最好的印证。

三、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建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适宜性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东北地区民居建筑发展脉络中不难发现,气候的影响始终贯穿了建造方式的始终。

今天东北民居所呈现出的质朴大气多为硬山顶的形体结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降低热损失。与气候相抗争,在东北民居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是建造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事实上东北民居建筑的屋顶要比南方建筑的和缓,甚至靠山的民居建筑会出现单项坡顶的屋面造型,正是出于气候影响的考量。冬季屋面积雪的适量保持有利于减少室内温度不必要的损耗,对内部温度的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较短的房间进深在当今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是绝大多数乡土建筑的主要建造手法。同时房间入口处的缓冲空间在设计和建造中仍是予以考虑的重中之重。

东北的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全现地方文化的独特建筑气质。这些曾经的、发展的东北民居建筑毕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客观存在,其艺术价值及其装饰特征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发现。而今的东北地区集合住宅,负层空间的利用仍会以储存杂物和囤积过冬蔬菜的仓库为主,正是对原有居住空间守旧意识的延续与继承。秋菜的储存与咸菜的腌制更是邻里间相互交流与帮助的良好纽带。即便是在房屋的向阳面防止雨水和冻害侵入的墙角也要填满泥浆以利于墙壁的吸湿。所以向阳面的散水坡往往也会成为晾晒谷物的好地方。

红彤彤的辣椒与金灿灿的苞米串挂在向阳面的墙壁上,乡土的亲切与幸福溢于言表。当代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以热烈的棕色和褐色为主,向阳面的造型变化较多,强调日照与通风的最大可能。而背阴面的造型则较为简单,开窗较小,正是出于冬季西北寒风的考量。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姿多彩,处处散发着质朴、醇和的人性光辉,其多元映射为传承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供极具特点的构建启迪。它的建筑形态既有人们适应地理气候条件的考虑,也含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其居住文化是在住宅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同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四、结语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构思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史虽然不算长远,但是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艺术作品,但是更多的却是偏“西化”作品或“伪东方化”作品,许多设计师断章取义,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从而设计出一些肤浅的作品,因此,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融合东方传统文化,设计符合时代精神风貌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

一、环境艺术设计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一词,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为效仿日本,将“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它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艺术的一个分支,但是又区别于艺术,其表达方式及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在几代人的不断研发中,它逐渐与现代科学、社会经济、现代艺术及传统文化相结合,呈现出全新的画面,真正成为了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实现了审美与实用的完美统一。

二、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其反映了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思想学派,最著名的,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学思想,其次是佛道两家,也正是源于这些文化思想的推动,才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拥有了独特的魅力,然而今天,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的发展相结合,也成为了当代人所思所虑的重要问题。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1、情感表达情感表达,即将思想以事物为载体展现出来。在古代,通常会将图案及物品陈列运用到房屋院落上,以此进行情感表达,而这种委婉的情感表达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是备受青睐,设计师会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艺术设计中,借此抒情。2、图形表达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直接将图形运用到作品上,能更直观的表现出作品所表达的含义,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了整合观念,是积极的创造、创新,它将周围环境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融合,赋予了现代环境更为深刻的内涵。例如,沈阳北站的方圆大厦,正是将中国古代的货币图案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它一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理念,一方面又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3、神形并举要想真正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神形并举,必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剖析,并以现代审美角度审视,利用现代艺术手段进行创新,给传统文化一个传承文明的空间,也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具诗情画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理念是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生存、生活环境,使得人与自然能够有机的结合,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更是反映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虽然不同文化底蕴的人们对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其本质依然是展现同样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区别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设计的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成为了时代文化发展的核心,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因此,要想获得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本质上的影响与介入,这样才能提高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行业影响力。

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

1、自然环境与文化融合环境设计很多都是以建筑为载体,进行艺术表达的,在我国古代亦是如此,将流畅线条与自然完美融合,具有强烈的亲和力,这也是其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启迪,我国的古代建筑,既有特定的规律性,又给人带来别样的视觉冲击,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融合,例如古代的“花窗”,体现了“通透”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而设计师可以对我国古建筑风格进行深入的研究、推敲,基于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角度出发,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嵌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去2、自然环境与色彩搭配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要明确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对的,无论花草还是树木都有属于它们的自然之美,那种美是不加修饰的,基于现代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要从中吸取更多的不加修饰的自然元素,对于色彩的把握也要与自然相融,同时,以现代审美观进行衡量、把控,实现完美的环境艺术设计。

结束语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传统文化的缺失,外来文化的入侵,将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从传统文化要素着眼,阐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密不可分,基于国情出发,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借鉴西方文化而不抄袭,让时代感与传统文化意识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技术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焕,刘金亮.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7)

[2]刘小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现代园艺,2015(16)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5

中原传统文化群星荟萃,每一个中原地域均存在着鲜明的文化烙印。从学派文化来讲,中原大地孕育出了诸多开宗立派的历史人物,如老子的经学、墨子的玄学等,无一不体现着中原文化学派的恢弘大气;从人文建筑而言,大到洛阳龙门石窟,小到南阳著名的砖石画像,无论造型抑或布局,皆能称得上精美绝伦。这些或隐性或具象的文化资源,无论哪一节点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均能促使设计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另外,中原传统文化资源的涵括性也极强,通过依托其文化脉络走向,能够针对每一个现代行业的具体需求,做出设计重组,发挥出中原文化的优势。如在设计哲学层面,能够对照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进行“留白”设计,以空求满,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现代设计师所推崇、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设计布局层面,能够借鉴南阳砖石绘画的格局安排,做到组织有序。总而言之,对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可借鉴之处不胜枚举,且通过这类传统的文化物态,能够更加形象地将设计师本人的设计理念表达给观者,激发观者的内心认同感,从视觉上引导观者深层次地了解和体会设计的内在寓意。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原文化大致能够划分为五大文化类别:神龙文化、人文风俗文化、豫剧文化、汉字文化、宗教文化。此五类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可通过以下方式展开:

(一)神龙文化及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代设计中龙图腾的运用十分广泛,很多设计均选取龙图腾作为画面装饰元素。龙图腾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最早发源于中原周口地区,直至今日在中原区域所出土的龙形器皿,仍居全国之首。将神龙文化结合于现代设计之中,需要注重对龙图腾的形体把握,而不能盲目地借鉴、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对龙的外形进行归纳化、艺术化处理。如可将龙鳞、龙睛、龙爪等部分视作点,将龙身与龙发及龙须等部分归纳为线。设计师应根据自然界的审美法则,将这些点、线、面进行设计加工和重新组合,进而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龙颜。另外,现代动漫设计中,对于神龙形象的设计也很丰富,其神龙形象的塑造也是在点、线、面设计三要素重组后得出的成果。设计师可先从画面构成的视角对中原神龙形象展开设计,然后在造型整体结构上,对龙首、龙身、背景做主次分工,把龙体分解为多个节点部分。虽然龙身内部结构的变化较多,但却有着明显的秩序层次感,设计者可以依据龙体形态建立“设计骨格”(“设计骨格”指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继而再将造型元素有规律地放置于骨格中,以达成很好的整合效果。在现代设计中很多设计者会刻意减弱龙尾部分的装饰效果,采用简洁的回字形设计,这是为了弱化龙体下半部分的视觉冲击力,以强化龙体升腾的动势效果。总而言之,通过神龙图腾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感和人文内涵。

(二)人文风俗文化及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原地域孕育了诸多历史名人,如开创道教先河的老子、墨家学说鼻祖墨子等,更有诸多英雄式人物,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兵家代表人物吴起等,数不胜数。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敏锐地捕捉这类历史人物本身所蕴藏的设计因子,将不同流派的中原历史人物,以设计视角安排其一一对应于现代行业,并针对不同行业的设计需求,发散思维,找寻合理的设计介入点,展开有效的融合。如为现代司法部门制作宣传画册时,设计师可以选取韩非子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家代表人物作为设计基点。以“韩非子怒斥秦王”的文化典故展开设计,这样既可形象地表现出司法部门不畏权贵、严格执法的设计诉求,又能够赋予设计强烈的文化内涵。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中原人文素材展开现代设计的融合时,应该杜绝直接选取人物形象表现在设计画面中。因为直白的表现会降低设计的寓意,所以设计师应另辟蹊径,以艺术化的处理,增强画面的文化层次感。如采取安阳剪纸和朱仙镇木版年画镂空图案等传统的中原民俗艺术方式进行表现,这样不仅在人物素材上同现代设计进行了融合,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会更加贴合传统的艺术基准。

(三)宗教文化及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原地区宗教文化的发展空前,宗教圣地和遗迹众多,如登封市现存中岳庙、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等,这些均为中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类文化素材,可鉴之处诸多。如将佛家造像中的莲花装饰纹样、服饰、顶饰等艺术素材融合于现代设计之中,便相当出彩。很多设计师热衷于将佛像的顶饰进行截取运用在设计之中,虽然不能从设计中发现任何佛像的外在形态,但是通过设计师对于佛像顶饰的肌理保留,观赏者依然可以明确知晓设计师的表达意图。另外,中原地域所保存下来的大量寺庙庭院古迹也具有独特的特色,现实中通过艺术化的设计处理,也可直接运用于现代动漫设计和建筑设计范畴。

(四)豫剧文化及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豫剧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戏剧,历史悠久,在题材与内容上都蕴含着浓郁的中原生活文化气息,具有坚实的民众基础。诸如现在人们口中依然津津乐道的古典豫剧人物花木兰、穆桂英和现代豫剧人物银环等,这些豫剧中的中原人物,或臣、或民,但是在性格上均具有中原人的豪爽与忠诚。挖掘豫剧中的文化因素,从豫剧人物脸谱予以着手,进行设计简化,或者择取豫剧人物丰富的造型元素,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必将获得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进行豫剧脸谱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深刻体会到脸谱中所蕴含的意蕴象征元素。如豫剧中赵匡胤的脸谱形象,其眉心盘红色蛟龙意喻帝皇之象;官吏周仓面门鲜红,象征“撞击而死”。设计师在将这类脸谱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时,需明确把握好它们的潜在含义,对不同脸谱设计施以不同的设计色彩表现,以设计色彩心理学为参考,注意色彩调和层次所能体现出的不同情绪,以此更好地凸显出设计主题的意蕴。

(五)汉字文化及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原地域同汉字的发展、传承、演变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熟悉的仓颉造字即发生在中原地区;小篆制定者李斯、华夏第一部汉字字典编纂者许慎,均是于中原大地之上完成了各自的文字创新使命;目前仍在频繁使用的宋体字,即诞生于开封有关汉字在中原大地上的轶事数不胜数。汉字是组成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原作为汉字始源地,其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目前字体设计科目中,仅仅针对宋体字的种类就有几十种之多,而宋体字在现代设计中的使用频率极强,通过宋体字这一现实媒介,能够进一步促使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互融合。除了宋体字外,小篆体和甲骨文这两种中原字体在现代设计中的使用也较多,它们被称为无需艺术化处理的活素材,既能够发挥文字信息传递功能的作用,又作为传统装饰元素被广泛地运用在了现代设计作品中。

三、结束语

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意象;环境艺术设计

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行业,涉及园林、建筑等多个领域。在设计中增添传统元素,彰显人文内涵成为当前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的艺术意象,能够呈现出更具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以满足人们内心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意象融入到环艺设计当中,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且能够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二是突破了现代城市建筑的缺陷,通过营造简约的艺术意境给人们更多惬意的感觉。三是传统艺术意象的运用更加强调情感诉求,且基于对人们内心的解放,满足人们在都市快节奏生活下情绪释放的需求。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更多的是设计师的情感表白,而人们在设计师创造的环境当中与其传统的意境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具体应用

艺术意象作为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个性化特点,如果单纯从直观角度审视,其能够借助一些媒介,将情感或者生活理念传达出来,形成良好的艺术意象效果。具体来说,对于艺术意象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形象元素

艺术意象的应用是建立在多个符号组合基础之上,将其中的内涵表达出来。现代空间环境设计理念当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方式和方法将“意”更加全面的诠释出来,如图案与材质的组合,最终在立体空间内体现出美好的意境等。而“象”主要是透过“意”而渗透出来,二者相结合才是艺术美感的传达形式。在追求设计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借助手工等途径体现自然境界。如北京香山饭店,在具体设计中,引入我国园林概念,不仅能够提升饭店的趣味性,还能增添其民族特色。空间优化配置能够更具目的性的实现对环境的衬托,促使饭店在实现餐饮等功能的过程中,带给人们更多视觉、心灵上的体验,增强人们对该饭店的印象,最终将其打造成为赏心悦目的景点,充分发挥其附加值。对于其他设计来说,可以将园林建筑与民居融合到一起,减少二者之间的过渡带,进而达成整体的艺术效应,产生良好的互相衬托的效果。

(二)寓意元素

就文学领域而言,作家在创作中,会通过各种描述手段给读者展现意象境界,而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文学概念与建筑学领域整合到一起,那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对于“意”与“象”的追求与实践将会更好地展现现代空间领域的中国化特色。具体来说,意是建筑中的艺术内涵,象是通过在前者的基础上体现其内涵,二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才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苏州园林中的“个园”的设计,由于部分设计师喜欢竹子,大量使用竹子布置园林。竹子在我国古典文化当中始终是君子的象征,具有深厚的民族情结。因此通过竹子的使用能够呈现出最佳艺术效果。

(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整体一致性,所谓整体就是意与象二者不可分割,其不能够将世界再现,且难以简单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基层a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意象,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形,将其中的意更好地传达出来,最终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神韵”。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单纯的模仿难以实现,更多的是需要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整合,将现代设计理念应用到传统事物之上,赋予其更强的表现力,促使它们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民族特色完全的展现出来。如湖北电视台的台标“火凤凰”,具有深远的寓意。古代湖北为楚地,在时间推移中积累了深厚的楚文化,同时火凤凰的形象能够展现湖北历史文化内涵。楚人崇火、拜日等,湖北电视台将凤凰为形、用烈火板的桔红色搭配,创造了台标。不仅应用了传统造型的表现形式,且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将湖北的特色的展现的淋漓尽致。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环艺设计的审美角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味模仿和效仿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师需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意象,促使创造的环境能够给予人们更多幸福的体验,赋予环境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