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企业预算 考核评价 体系研究 创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不断进步,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预算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者、执行者正确地确定企业的发展策略,提高相关工作单位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企业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业预算的科学化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运行状况,进而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工作策略。企业预算的科学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因为企业预算的科学化管理仅靠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这项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企业管理者在考虑总目标的前提下,促进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为企业员工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

企业预算的科学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业绩评价。企业通过科学的项目预算管理以及对企业项目指标的合理预测能够有效地实现活动实施和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更好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预算的科学化管理还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适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管理者、执行者以及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的同意、强化了整个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强化了企业发展的可预见性,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需要企业制定合适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企业整体的文件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及其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企业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全面的管理行为,在企业管理者的指导下,相关工作单位对企业的业务、金融投资、资金筹集以及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预算、规划,所以这项工作不仅仅依靠单独的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总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内容不仅仅包括上面介绍的成本控制,还有企业的各种资本的预算、财务的管理、资金的筹备等等。企业的预算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实现企业预算的有效管理就需要企业制定一套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据调查显示,企业的项目成本的控制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这也说明企业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当然,除此之外,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加强企业项目的管理与成本的控制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制定一套严格的、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预算编制考核

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企业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时,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就越好。差异越大,只能说明预算执行主体缺乏预算管控能力,或者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根本不重视。在该种条件下,应当首先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强考核,并将该考核结果与企业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强化对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企业内控。在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阶段,由于预算编制经验相对匮乏,可能会导致预算准确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预算准确性考核过程中,权重不宜要求过大,笔者认为在预算准确性考核过程中,其占整个考核结果的10%即可。其中,主要以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等,作为预算准确性考核指标。在预算差异率、标准设计评价过程中,首先可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某项目预算差异率=该项目年度实际完成金额÷该项目年度预算金额×100%一100%。在此过程中,可设置最高值为100,预算差异率条件不同时,预算完成得分预算差异率应当控制在±10%范围内,完成预算所得为100;预算差异率控制在±10%至15%范围内,完成预算后得95分;预算差异率控制在±15%一20%范围内,完成预算得90分。对于考核指标中的权重而言,收入权重占总数的30%,而利润指标则占总数的40%。以上预算准确性考核得分,在基于预算的业绩考核总分中占10%。

(二)强化预算执行结果的有效考核

所谓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实际上是将预算执行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按照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对预算执行主体进行考评。首先,预算指标体系。实践中,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现金流量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财务预算指标管理体系。其次,预算指标评价标准和要求。对于正指标而言,应当严格按照各项评价指标规定标准和要求分数,以评价指标实际数值为基础,实现标准数值计算实现比率,对各项指标分数进行评定。基本计算公式为:项目评价指标分数=某项评价指标标准分数×(某项评价指标实际数值/某项评价指标标准数值)。对于要求适度的一些适度指标或逆指标而言,将各项指标实际数值和评价标准数值进行比较,严格按照实现程度对其等级进行划分,并且根据每等级规定的分数评定各项指标的分数。对于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而言,考核预算执行结果时,应注意一项内容。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选择代表性较强的评价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同时,还要对各项评价指标标准值、评分值进行核对,对各项评价指标分数进行计算,得到综合得分。以上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得分,在基于预算的业绩考核总分中占90%。

(三)奖惩制度

企业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高效管理,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奖惩制度的建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当然奖惩制度的制定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奖惩制度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整体效益目标;奖惩制度的建立要简明扼要;奖惩制度的建立要严格、严明;奖惩制度的建立要符合考评的结果。此外,奖惩制度的实施还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环节:确定对象、确定分配方式、实现奖惩制度制定的最终目标。总之,奖惩制度的建立是企业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最有效的企业预算管理方式。

(四)构成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

在企业预算的考核评价体系别注重各项评价指标的统一,这样,不同的企业就可以才有那个不同的组合方式,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的指标一定要注意指标的财务性和非财务性。考核指标的确定要根据考核对象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于非财务性的考核就要具备一定的灵动性、时代性。除此之外,企业预算还应该注意考评指标的定量、定时性、考核指标的决定性和相对性等,这对于企业的考评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企业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中其他注意事项

企业的项目的成本控制应该始终坚持相应的成本管理原则,即全面性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责权相结合的原则、目标管理原则、例外管理等原则,这些原则是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只有这样,企业的项目部才能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做好企业预算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中介机构是市场必不可少的服务主体,在现在我们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中介组织,加强企业的造价管理,为企业项目的实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规范公司职员自身的素质。企业可以建立成本责任中心,加强员工的业绩考核。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并严格地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计划。企业管理者应该强化内部的成本管理;控制资源的浪费;控制企业项目成本;在企业项目的实施效率、安全等方面收获更大的效益,这些都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当然这也离不开企业项目预算的科学化管理。企业在项目正式完成后还应该认真做好这个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包括资源的准备、完工核算的管理、收账的管理、项目的分析核算等等环节。

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强化,安全事故的控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索赔观念、优化项目设计等等。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当然,企业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全面性的、多方位的考虑,这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实现了企业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企业预算工作不仅是对企业员工业绩的考核,它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保障员工、企业的利益,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杰.浅析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2

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预算考评中,要注重各种评价指标的结合,应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方法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评价经营业绩,才能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考虑定量指标时要结合定性指标,考核绝对指标时需结合相对指标,关注局部目标时不能忽视总体目标。此外,笔者认为,预算考评是对不同层级的预算责任主体的目标实现和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预算考评指标当然就应与预算目标指标相对应。

(一)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

在预算考评中,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应结合运用。不同的责任中心,其预算目标不同,采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尽相同。通常,对于成本费用中心的有关部门,其主要考核指标是成本费用控制总额、增减变动额和升降率;对于利润中心的生产经营部门,一般采用边际贡献、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对于投资中心的子公司,主要考核指标是剩余收益等。

(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在预算考评中,一般比较重视定量指标,因为定量指标数据比较容易计算,是看得见的指标。但是,有时定量指标受定性指标的影响,忽视定性指标,可能会降低定量指标的效果。比如,某个制造企业,装置设计时要求采用高品质材料,多年来生产部门材料消耗一直处于先进水平,近年由于高品质材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产品利润空间大大降低。技术部门认为可以通过改用低品质材料来降低成本,这样,生产部门的材料消耗量预算指标将会被突破,并失去自己消耗率的先进地位。此时,考核指标的确定就必须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在构建预算考评指标体系时,应该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融合。财务业绩指标通常在预算考评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能与当期业绩直接挂钩,具有数据容易取得、较为规范等优点。但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单纯用财务业绩指标进行考评,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如,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考评的不真实;注重已实现的业绩而忽视未来的发展能力,容易导致长、短期利益的失衡;更倾向于内部化,而忽视其市场的竞争地位及其变化等。非财务业绩指标注重企业的成长与战略性,注重收益的稳定与长期性。它能促使经营者更加注重市场的开拓、员工积极性的激励等,这些都是财务指标难以做到的。因此,在预算考评中,应纳入非财务业绩指标。常见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等。在预算考评中纳入非财务指标,既强调对财务指标的考核,又注重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这是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要的。表1是对五国企业运用非财务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排列。

此外,还有些企业试着引入平衡记分卡等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从财务(Financial)、顾客(Customers)、内部业务流程(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andGrowth)等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平衡记分卡对于领先指标的关注,使企业更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结果。它从企业的战略开始,即企业的长期目标开始,逐步分解到企业的短期目标。它既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又关注企业近期目标的完成,使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很好的结合起来,解决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可操作性差等缺点,同时也使企业的年度计划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一致起来。当然,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应考虑指标的选择外,还需考虑指标权数的确定。

预算奖惩制度体系的安排

(一)奖惩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奖惩制度的设计和运用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奖惩制度必须结合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责任目标制定,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奖惩计算要简明。无论以什么方法为基础,奖惩额的计算方法必须简明易懂。否则,除专业人员外无人能懂,只会徒具形式上的合理性,而缺乏目的的有效性;要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是否奖惩取决于考评的结果,考评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奖惩制度的效力;要把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把即时奖惩与期间奖惩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时考核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和执行情况,并根据考评结果当即奖惩;另一方面,要求一定时期终了,根据全面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全面考评,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二)奖惩方式的设计与选择

奖惩方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设定奖惩对象。奖惩对象既可以是全体员工,也可以是部门。它们都是对期初所设定的预算目标,在期末进行考核,看实现到什么程度,并与奖惩挂钩,这样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实际差异与努力程度较为明显,考核内容也能直接反映在报酬上,而后者则注重各部门间职务内容的不同以及团队合作方法,因为其对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部门和小组团队作为奖惩对象较好,因为它更符合现代企业团队作战的现实状态,而且有利于加强团队合作。其次,选择奖金分配方式。目前,奖金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计算确定分配的总预算,再决定个人分配额;二是直接计算对个人的分配额。后者一般适合于以管理者为奖励对象的企业。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第一种方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滥用晋升机会增加奖励。当然,奖金分配预算还应该与企业的业绩相挂钩。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施工工序;条件控制;效果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的实施步骤应为:实测一分析一判断一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1.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1.1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1.2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土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2.1 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2.2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3.1 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3.2 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4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大,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未知的因素都有可能会使施工偏离既定的目标。因此,企业可以实施动态的控制原则,动态的控制方式可以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测。这种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动态控制,可以使得公路工程项目的目标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行,还可以实现动态跟踪、对比。因此,坚持动态控制原则可以实现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良性循环[1]。

2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现在还是有很多施工企业受到传统指令性任务的影响,不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转变观念,整个企业的员工都缺乏竞争的意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有些施工企业为了利益,不对市场进行分析,就进行垫资而盲目的揽活。草率地采购大量的材料,不仅增加了很多无效的成本,还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严重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只有投入的越多,施工的质量就越有保证,还有一些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理念,这些最终都会使得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

2.2数据不准确数据的不准确,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没有清晰的基础调查,导致企业在统计和管理过程不能很好的完成企业内部、市场的调查,大致了统计结果的不明确。由于数据的不准确而形成的错误信息,进而导致企业的管理者实施了偏离轨道的管理,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因此,数据的不准确,对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是存在不利影响的因素。

2.3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对市场不够了解,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企业没有明确的分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这样很难找到需要直接负责的人员。有些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没有进行及时实质性的奖励,这样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可否认,有很多企业是具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的,但是能够真正将之付诸于实践的企业是很少的[2]。

3加强和改进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

3.1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领导层需要关注的问题,这还需要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关注,因为成本管理和企业每位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位员工都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同时,公路工程项目应该建立权责明确的成本管理制度,将权力、责任具体分配到每位员工。另外公路工程部门还应该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适当的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实质性的奖励,同时对于犯错误的员工也应该给与一定的惩罚,最重要的是将奖励和惩罚要不折不扣的实施,这样才会对员工起到约束的作用。

3.2将成本管理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的管理,就应该将成本管理贯穿公路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有利于成本管理工作更好的在整个成本管理的环节实施。投标签约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基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做好投标签约阶段的成本控制,有利于后面环节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保证了目标责任成本的可行性。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料、工、费三个方面,施工企业尤其要重视对原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控制。

3.3加强过程的监督工作公路工程项目部应该定期召开会议,对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并且进行总结。只有将企业经营的成本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调动每一位员工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每一笔资金的去向进行记录,尤其对大笔资金的支出进行监控,在采购阶段,对重大材料采购支出需要严格把控。另外,企业还需要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进行定期的考核,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动向领导进行汇报,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

3.4加强对项目管理的考核公路工程项目部门组要定期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考核,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有利于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在企业与员工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需要配合奖惩制度,在适当的时候对员工进行奖励,这样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奖惩制度的落实是十分重要的,当企业承兑了对员工的奖惩,这样有利于树立企业在员工心中的诚信,让员工和企业之间充满着信任。最后,施工企业还应该将每一位员工考核的成绩纳入到考核的档案中,在企业日后的员工晋升工作岗位时,企业应该公平公正开展,根据员工的平时表现结合之前的考核成绩,选拔各方面都优秀的员工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3]。

4结束语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预算管理 战略预算管理 考评体系

在预算管理循环中,预算考评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预算考评信息的反馈以及相应的调控,可随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实现过程控制;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执行、考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地循环,实现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其中,预算考评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次循环的开始。一般来说,业绩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考评,它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二是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层面的考评,它是经理层对责任中心和员工个体的绩效评价。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评估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以,预算控制领域中的业绩评价,就只包括公司经营者和责任中心的绩效考评。因此,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部门或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是管理者对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本文重点探讨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奖惩制度的安排两方面。

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预算考评中,要注重各种评价指标的结合,应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方法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评价经营业绩,才能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考虑定量指标时要结合定性指标,考核绝对指标时需结合相对指标,关注局部目标时不能忽视总体目标。此外,笔者认为,预算考评是对不同层级的预算责任主体的目标实现和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预算考评指标当然就应与预算目标指标相对应。

(一)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

在预算考评中,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应结合运用。不同的责任中心,其预算目标不同,采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尽相同。通常,对于成本费用中心的有关部门,其主要考核指标是成本费用控制总额、增减变动额和升降率;对于利润中心的生产经营部门,一般采用边际贡献、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对于投资中心的子公司,主要考核指标是剩余收益等。

(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在预算考评中,一般比较重视定量指标,因为定量指标数据比较容易计算,是看得见的指标。但是,有时定量指标受定性指标的影响,忽视定性指标,可能会降低定量指标的效果。比如,某个制造企业,装置设计时要求采用高品质材料,多年来生产部门材料消耗一直处于先进水平,近年由于高品质材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产品利润空间大大降低。技术部门认为可以通过改用低品质材料来降低成本,这样,生产部门的材料消耗量预算指标将会被突破,并失去自己消耗率的先进地位。此时,考核指标的确定就必须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在构建预算考评指标体系时,应该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融合。财务业绩指标通常在预算考评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能与当期业绩直接挂钩,具有数据容易取得、较为规范等优点。但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单纯用财务业绩指标进行考评,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如,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考评的不真实;注重已实现的业绩而忽视未来的发展能力,容易导致长、短期利益的失衡;更倾向于内部化,而忽视其市场的竞争地位及其变化等。非财务业绩指标注重企业的成长与战略性,注重收益的稳定与长期性。它能促使经营者更加注重市场的开拓、员工积极性的激励等,这些都是财务指标难以做到的。因此,在预算考评中,应纳入非财务业绩指标。常见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等。在预算考评中纳入非财务指标,既强调对财务指标的考核,又注重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这是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要的。表1是对五国企业运用非财务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排列。

此外,还有些企业试着引入平衡记分卡等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从财务(Financial)、顾客 (Customers)、内部业务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等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平衡记分卡对于领先指标的关注,使企业更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结果。它从企业的战略开始,即企业的长期目标开始,逐步分解到企业的短期目标。它既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又关注企业近期目标的完成,使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很好的结合起来,解决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可操作性差等缺点,同时也使企业的年度计划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一致起来。当然,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应考虑指标的选择外,还需考虑指标权数的确定。

预算奖惩制度体系的安排

(一)奖惩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奖惩制度的设计和运用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奖惩制度必须结合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责任目标制定,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奖惩计算要简明。无论以什么方法为基础,奖惩额的计算方法必须简明易懂。否则,除专业人员外无人能懂,只会徒具形式上的合理性,而缺乏目的的有效性;要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是否奖惩取决于考评的结果,考评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奖惩制度的效力;要把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把即时奖惩与期间奖惩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时考核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和执行情况,并根据考评结果当即奖惩;另一方面,要求一定时期终了,根据全面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全面考评,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二)奖惩方式的设计与选择

奖惩方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设定奖惩对象。奖惩对象既可以是全体员工,也可以是部门。它们都是对期初所设定的预算目标,在期末进行考核,看实现到什么程度,并与奖惩挂钩,这样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实际差异与努力程度较为明显,考核内容也能直接反映在报酬上,而后者则注重各部门间职务内容的不同以及团队合作方法,因为其对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部门和小组团队作为奖惩对象较好,因为它更符合现代企业团队作战的现实状态,而且有利于加强团队合作。其次,选择奖金分配方式。目前,奖金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计算确定分配的总预算,再决定个人分配额;二是直接计算对个人的分配额。后者一般适合于以管理者为奖励对象的企业。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第一种方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滥用晋升机会增加奖励。当然,奖金分配预算还应该与企业的业绩相挂钩。

还应注意,企业内部建立奖惩制度,其目的是将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目标联系起来。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利润中心的利润等,作为衡量各部门业绩和奖励部门经理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惩制度,有助于刺激各部门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但是,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部门经理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企业长期业绩。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企业应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各责任单位的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给予部门经理期权奖励等。

总之,预算考评并不完全是对责任单位或个人的业绩进行评估,它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动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朝着企业整体预算目标迈进。因此,在设计预算考评制度的时候,管理者必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预算考评与企业绩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才能保障企业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范文6

Abstract: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the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frequent and the maximum quality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the enterprise, and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objectiv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you.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一)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三)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