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行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育行为

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1

众所周知,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通过教育实践,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常规教育的好方法。

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当中,其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榜样示范正是切中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行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的正确的道德转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常规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常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常规变成幼儿实际的、自觉行动。因此,行为练习在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常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把榜样师范的方法与行为练习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榜样师范能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却不能提供实践道德行为的条件;行为练习能使幼儿正确的行为得到练习、巩固,却不能给幼儿提供厚实的认识基础。两种方法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是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统一,并防止只会说、不会做或只会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及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1.榜样的取材

榜样的取材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榜样可以是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艺术作品中的。既有同伴间的,也可以有成人的。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1.1同伴间的榜样。这类榜样是大量的,"瞧,伟伟的小手洗得多干净" 、"看,明明把玩具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做到嘴勤,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1.2成人中的榜样。这类榜样既包括先进、英雄人物的真事更包括经常性、直接性的榜样--家长和教师。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幼儿有礼貌,教师首先待人诚恳,说话文雅;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

2.榜样形象对幼儿榜样选择的价值分析

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2

一、用母爱迎接每一位小朋友

新入园的幼儿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情绪紧张、哭闹不已、依恋亲人。这时因为孩子从以往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生疏的地方,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能否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关键取决于教师,取决于幼儿园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

陆莹小朋友六岁了,来园之前送过好几个幼儿园,都因为哭闹不休,两三天就被教师送回家中,家长很苦恼。这次人园她又哭又闹不止,不和任何人交往。为了止住哭闹,使她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设计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我边念儿歌:摘呀,摘呀,摘苹果,摘到一个大苹果:边抚摸小朋友的头,当摸到陆莹时,我就说,这个苹果真香,真甜,真好吃。用脸去贴她的脸,用鼻子去闻她的头发,像妈妈一样,并轻轻的叫着她的小名:莹莹真乖,真听话,是个好孩子。莹莹的哭闹在游戏中消除。我还经常带她去认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每一样玩具,去看其他小朋友去做间操和游戏。让她感受到像妈妈一样可亲,小朋友像姐妹一样可爱。通过一段时间集体生活的体验,陆莹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她妈妈逢人便说,我帮她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用榜样的力量去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人园的幼儿另一种表现为:行为散漫、自由随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分场合。

天真、活泼、爱模仿、好提问是幼儿的天性。为此,我常常有意识地将幼儿的活动内容与故事或游戏中的某个角色联系起来,让幼儿学着做,寓常规训练于愉快的活动之中,在排队时我就对他们说:现在你们是勇敢的小士兵,我数到三,你们就排队,看谁最听话。由于幼儿扮演了角色,各个情绪很高,不等老师数到“三”,他们已排好了队;洗手时让幼儿先观看老师给兔娃娃洗手,并将洗手的几个步骤编成儿歌,边示范边朗读,然后在请幼儿跟着小兔学洗手。这样示范讲解,幼儿特别感兴趣也容易掌握。午睡时,我有意识地用猫妈妈的口吻说:我是猫妈妈,你是小花猫,我们走路静悄悄,一同去睡觉。边说边模仿小猫走路的动作,大家轻轻地进入寝室,轻轻地爬上了小床,很快的进入梦乡。我还有意识地用琴声作为信号,在培养幼儿听觉能力的同时,对幼儿进行常规联系,形成了一套套活动的音乐信号。如起立、坐下、上课、运动、休息、出入活动室等。如在课前当幼儿听到13/5――1/响起时他们会各个挺起胸膛,眼看前方,当听到31 31.55 5时,我们会拍着小手走出教室,使幼儿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

三、严格要求也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3

在幼儿园中,无论是洗手、喝水还是小便等都要排队。但对于刚入园的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在排队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情景1:出操

当教师说到“我们排好队出去做操了!”所有幼儿一拥而上,堵在门口,“老师,康康推我!”“老师,晨晨踩我了!”“老师,挤死了!”,教师一边喊“不要挤,一个一个出来!”一边扶着摔倒的幼儿,就这样有些幼儿还是不顾一切冲出了重重包围,有些幼儿又摔倒在了地上,大家跌跌撞撞到了室外。“我们踩牢脚下的直线排队往前走哦!”幼儿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摸摸旁边的柜子,有的呆在原地,康康看到草地上有只蜗牛,边一路小跑,边大叫着“有蜗牛!”他这一跑,好几位幼儿都跟着跑去看,队伍一下就散开了,“快过来排队呀!”但这些幼儿对教师的指令不当一回事。

情景2:喝水

拿杯子喝水时,好几个幼儿都小步向前,走在前面的幼儿马上拉开杯子架,航航低头寻找贴有自己的标记的杯子,思思拿好杯子马上离开了,后面的幼儿也接二连三地走过来了,扣扣推开正在低头寻找杯子的航航,亮亮推开扣扣,航航找到了杯子,兴奋地转身却和扣扣当头一撞,扣扣一踉跄,碰到了亮亮,几个幼儿倒在了一起。

情景3:如厕

“小朋友们,学学小猫轻轻地走去解小便吧!”听了教师的话语,幼儿个个猫着腰,轻轻地走向了盥洗室,到了里面,小艳马上占了位置,星星随后两手扶着隔板,大声地说“这是我的!”佳佳推了星星一下又占了另一边的位置,“老师,佳佳打我!”星星马上告诉了老师。

情景4: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小艳、乐乐、彬彬、思思跑向了小金鱼滑滑梯,小艳一下爬到了滑滑梯上,笑着滑了下来,乐乐和彬彬你推我挤地在争抢着走上滑滑梯,双方谁也不肯让,思思猛地推开他俩,两三步就上了滑滑梯,滑了下来,接着乐乐也挤着上来了,一滑而下,并跑回了入口,彬彬随后也开心地滑着,可是在出口处却坐着不起身,后面小艳正滑下来,彬彬却转身倒爬上了滑滑梯,两人对撞在了一起。

二、基于以上现状的分析

在小班,类似上面描述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上演,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入园之前,幼儿都是家里的核心,家人事事都让着孩子,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到了幼儿园后,他们依旧保持着这样的思维习惯,所以新入园的幼儿总认为“这是我的”“我是第一个”。

刚入园的幼儿,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又受其年龄特征影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脱离集体单独行动。

幼儿在新鲜环境中,充满着好奇,这样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所以就造成他们在走路时往往不会跟随教师和小伙伴,容易走散的现象。

小班年龄的幼儿好动、好模仿,却又分不清事情的是非对错,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当看到有些幼儿因为相撞而摔倒,以为是一件好玩的事,都争相模仿,而导致很多活动都没有秩序,出现混乱。

三、尝试的解决策略

(一)家园合作制订阶段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新入园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是离不开家庭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1.共同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

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大致两周的时间里认识班里的老师、小朋友;熟悉并喜欢幼儿园和自己所在的班;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2.共同培养幼儿在户外能有秩序地排队

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努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让幼儿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习沿走直线、沿圆圈走;在游戏中练习排队走;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

3.共同培养幼儿在室内能有秩序地进行生活活动

教师与家长每天都耐心教育幼儿学习按秩序拿水杯、按秩序如厕;学会控制情绪,有一定的秩序感。

(二)多种形式建立排队常规

1.营造爱的氛围

根据3岁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受周围环境感染等特点,自幼儿入园,我们应以微笑接待,使幼儿觉得教师像妈妈一样,慢慢消除他们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建立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然后再慢慢地进行良好排队常规的培养。

2.发挥“以大带小”的榜样作用

同伴是新入园幼儿学习的榜样,首先让新入园的幼儿观看中大班幼儿的半日活动,激发新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并且对班内已有规则意识的幼儿积极评价和鼓励,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3.创设儿歌文化

小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有限,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尊重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学习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培养小班幼儿常规的又一良策。如《排排队》:“小朋友,排队走,你在前来,我在后,一个跟好一个排,整整齐齐排好队。”《排队走》:“小小手――摆摆动;小小脚――踏起来;小胸脯――挺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4.张贴规则标志

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在教室中布置相应的标志起到暗示作用,语言讲解幼儿不一定能很快理解规则“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进行”,但结合直观形象的标记图,通过模仿,能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的养成。

5.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活动

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数学;渗透性

幼儿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不能够理解很复杂的知识点,而数学学科又是一门充满着抽象知识点的学科,导致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数学的一些知识点,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趣味教学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一、什么是趣味数学

幼儿园趣味数学是一个注重培养幼儿兴趣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师通^创设符合幼儿兴趣特点的教学情境,提供新颖的操作材料,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初步对数学产生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的原因,幼儿普遍喜欢游戏和充满新奇的事物,而数学由于学科特点的缘故,其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非常抽象、枯燥的,再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单一枯燥毫无新意可言,就更不能够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了,致使教师站在课堂上激情万丈,幼儿却往往鸦雀无声、昏昏欲睡,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幼儿的实际,幼儿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符合幼儿兴趣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巧妙地渗透于游戏、运动、日常生活以及教育教学中,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各项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

二、将趣味数学渗透于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游戏可以成为教师最得力的教学助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地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转变对数学学习的观念,积极地加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数学教学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不能够和游戏教学同时进行。笔者在教学中十分喜欢对幼儿进行游戏教学,在备课时积极地研读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汲取其中优秀的游戏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识数”的教学时,教师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挑选出十二个幼儿,一个幼儿担任老鹰,一个幼儿担任老母鸡,其余的幼儿则担任小鸡,每个小鸡的身上都贴上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教师说到一个数字老鹰则去捉相应的小鸡,通过这种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幼儿在课后也能够积极地继续玩老鹰捉小鸡的数字游戏,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看不到的。

三、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环境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幼儿在开始上课时往往会出现哭闹的现象,致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维持课堂教学的秩序,严重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幼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环境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兴趣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符合幼儿兴趣特点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充满这趣味性的课堂中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带领幼儿进行班级数学文化的创设,将十以内的加减乘除法则运算表张贴在班级中,并创设班级数学活动角,在活动角中为幼儿投放符合幼儿兴趣特点的操作材料,如通过手工制作幼儿能够初步地养成几何空间意识;通过对花朵向日葵的观察能够使幼儿感受到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等。

四、开展趣味性的课后习题练习

课后习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课后习题能够帮助幼儿牢固地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同时课后习题也是很多数学教师都喜欢的教学手段,同时在幼儿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会为幼儿安排课后习题的练习。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幼儿做得多了自然掌握的也就多了,其实幼儿的心理还不成熟,很难进行长期的知识点的学习,在大量的学习中很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倦心理,致使教师的习题练习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通过趣味性的课后习题练习能够有效地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如让幼儿记忆家长的电话号码,帮助家长在超市结账等,既能够提升幼儿的数学技能,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质量,真正做到了“减负提质”。

总之,幼儿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奠基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重视对幼儿趣味数学教学的方法,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品德养成

一、创设适宜的幼儿品德养成环境,润物细无声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注重环境对幼儿品德养成的适宜性是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适宜性环境的设计和创设来创造适合幼儿品德养成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幼儿的各种行为。当然,幼儿园不但要注意园内大环境的设计,而且活动室的布置也应该体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首先,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非常重要。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应把幼儿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虚心倾听幼儿的谈话,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在平和、平等的民主氛围中自然形成良好的品德。

其次,幼儿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幼儿品德学习的榜样。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偕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注重幼儿的道德行为训练,善用多情境

道德行为是由一定的道德情境因素引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幼儿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及其效果表现出来的,只有幼儿产生了道德行为,其品德才会具有社会价值。因此,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幼儿的道德行为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经过 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为了有效地训练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需要注意: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道德行为训练与实践的榜样,让幼儿进行模仿;促进幼儿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通过活动使幼儿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各种有益活动使幼儿在有意练习中明确练习的目的与阶段要求,要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品德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将道德行为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实践,经常培养,反复教育,逐步养成好习惯。不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幼儿友爱、谦让、互助、热爱集体的情感。

三、从抓常规教育入手,注重日常生活

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及成人自由地接触和交往,培养幼儿在来园、盥洗、午餐等各个环节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师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深入幼儿生活,善于抓住时机,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总之,要将品德与日常生活有机密切结合起来,善于抓住各种活动中的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灵活的运用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四、通过家园配合,增强品德养成教育效果

教育是对幼儿的一种有目的影响,幼儿品德养成教育更是如此,由于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二者一定加强配合,争取教育一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增强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效果。

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品德养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1)幼儿园善于利用家长资源,推广有效的幼儿品德养成教育做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从而构建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幼儿园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向家长传授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有效做法,善于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把典型家长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让家长教育家长。经常举行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给家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在切磋中开阔眼界,在学习中提高认识。

(2)组织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活动形式,促进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品德养成教育幼儿园可以根据情况,从本园的实际出发,组合各界力量,组织各种形式的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和开展集体性和小组性的家庭活动小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幼儿和家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品德养成教育内容、生活作息、程序与课程,使家长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幼儿园的活动園标等,促进家长对幼儿园的品德养成教育工作的主动配合。

五、结论

幼儿的品德养成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行难以形成。幼儿品德养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发展的起点。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玉秀.幼儿园大班品德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幼儿园教育行为范文6

一、以幼儿为本,创设“安全洁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幼儿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环境、师幼生活设施等,它既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又是幼儿园独有文化特征的体现。幼儿园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还要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幼儿园的物质环境首先要体现安全性,所有设施设备都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要体现审美性和教育性,环境装饰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装饰要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装饰才能给人以美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还要体现趣味性和参与性。园内的环境装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取材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要生动活泼,形象要可爱夸张。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一道美化。

二、以幼儿为本,创设“热爱幼儿、和谐友善”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幼儿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后,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体系、教育理念、教育使命和教育目标,也是幼儿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氛围。对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的成败在于是否始终忠诚并热爱幼教事业,是否对孩子有发自内心的爱。只有全身心地爱孩子,才能激情饱满地投身于幼教事业,并在幼教工作中自觉学习,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以爱为核心的幼儿园文化的培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三、以幼儿为本,创设“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幼儿园制度文化是指幼儿园以文字的形态对师生值得肯定的行为和价值观、应该否定的价值观所进行的明确规定,并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体现出来的。制度建设应该视幼儿发展为本,立足于营造促使幼儿成功的生态文化,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土壤,使孩子们达到在园发展最大化和终身发展潜力的最大化。幼儿园制度建设还应重视教师发展,立足于营造焕发教师教育生活激情、激发教师的智慧、促使教师成功的教育生态文化,着力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增加教育教学的科学含量;着力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增加教育教学的快乐含量;着力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增加教育教学的人文含量,让每位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以幼儿为本,创设“体系开放、充满活力”的课程文化

幼儿园课程文化是指利用幼儿园主体性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特有的教育目的,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各种育人性资源的总和。大自然吐纳万物,生机盎然,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幼儿生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踏春、野炊、秋游、写生等活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幼儿园课程还要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新课程强调,要直面幼儿的成长需要,要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使学习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向幼儿的真实世界回归,努力实现“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有机融合。

五、以幼儿为本,创设“注重习得、传承发展”的行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