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运营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运营制度范文1
关键词:安全控制;电力调度;运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电力资源的依赖和需求量大幅上升。然而在电力企业发展的同时,由于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还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控制和管理,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迫在眉睫。
1 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概述
伴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也随之不断更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电力系统的扰动作为一种随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就使得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所以,加强对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管理是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1.1 全面认识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风险
电力企业是一项综合性企业,在其正常运行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企业的调度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于电力市场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各电力企业未能在价格上达成一致或者是电力负荷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导致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很少有企业能客观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给企业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是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另一方面是备用风险,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在大幅上升,然而陈旧的电力设备无法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故而不能有效地保证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以提高线路稳定极限运行为出发点,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动力,尽可能的降低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性。
1.2 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做好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加强安全控制的必然要求,从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对风险进行控制势在必行。
首先做好事前控制工作,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计划,做好材料以及原料采购等工作,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实际,合理引进新技术、配备新设备;其次做好实时控制工作,这就需要调度人员一方面始终坚持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负荷不稳定的现象,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如输电备用责任和分配、输电网电压和潮流控制、输电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监视、反映市场交易的变化情况以及输电控制的继电等;最后需要做好事后控制工作,强化通信功能,使市场参与者能有效地与控制中心进行相应的信息交换,建立大区电网模型,以有效的进行电力调度的运行。此外,事后费用分析也不容忽视,主要是费用交易偏差的定义和补偿、网损补偿和输电容量利用等的分析。
备用风险控制作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电力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入手,真正实现各司其职、共享备用、企业共赢的局面。
2 安全控制措施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运行
2.1 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据相关研究表明,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一方面加强并完善现场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与体系以降低失误率,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调度员的责任意识。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2.1.1 培养调度员的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严格审核与调度有关的各项项目,对于其中不合格的项目及时责令当事人重新办理,并认真填写和审查指令票;其次仔细核对设备编号、停电范围以及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执行工作票"三审"制度,真正实现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进行初审并签名,再由监护人审核并签名,通过后再经调度管理者复审签名后方可执行;最后不断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机制,切实有效的提高工作票以及调度指令票合格率,从而提升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
2.1.2 提高调度员的操作规范。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安全性,这就需要企业从内部发展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分工合作工作,以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此外,积极做好相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并实时根据天气等外在因素以及内在的运行方式等因素做好紧急预警措施,尽可能的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加强新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2.2.1 建立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所谓的能量管理系统简称AEMS系统,是建立在WAMS基础之上的,其中WAMS是由动态测量系统、同步定时系统、通信系统和中央处理机共同组成的,它可以测出同步定时各母线电压和发电机内电势的正序分量等的空间矢量族。这可以有效的实现动态状态估计、监测发电机的动态行为或其他震荡现象,从而对电力调度运行进行实时监控。首先,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可以适应电力市场机制的要求,在其正常运行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因调度运行以及相关的技术决策而带来的经营性问题;其次,进行全网范围的运行分析,AEMS系统能够有效地估计整个的运行状态,实现动态调度,同时还能对各个电厂进行有效地安全评价,对评价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改;最后,可以有效实现对事故连锁发展的预防性自动控制。
2.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变电站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电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以高新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有效地数据通信为手段,以达到有效地信息共享为目标。使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需要企业做到:一方面,建立实时数据库,以解决因手工写票和操作失误而产生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实行数据共享,以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安全实时控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全面认识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风险,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调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见,要想真正实现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加强新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相信在所有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系统将会合理有效的运转,并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殷继焕.论油田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途径[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2(7).
[2]李斌.规范电力调度保障电网安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21(21).
[3]张文鹏.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J].华章,2010(24):238-240.
安全运营制度范文2
关键词: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安全管理
前言
近些年来,作者在对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调查中发现,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给地铁运营改造工程施工埋下诸多的安全隐患。对此,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当前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 缺乏对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实施的配合
在地铁城市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配合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顺利施工。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安全监督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适宜性等,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1]。然而,就现阶段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运行情况来分析,缺乏对施工安全监督制度有效的配合。如在很多情况下,城市地铁运营过程中都未能严格按照安全监督制度进行,经常会引发一些施工安全事故,也将给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顺利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还存在安全监督松懈的现象,这无疑给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改造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城市地铁行业的稳定发展。
1.2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不合理
在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带来较大的损失,应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这样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将损失降至最低[2]。然而,就现阶段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应急预案制定情况上来看,整体应急预案制定的不够合理,一方面应急预案考虑的不够周全,另一方面应急预案实施延时,不能有效的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
1.3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不足
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要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应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然而,作者在对当前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调查中发现,当前有很多线路改造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不足,一方面安全管理不够全面,一些细节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埋下施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未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从而给整个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2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2.1积极配合并实施城市地铁运营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制度
安全监督制度的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给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类情况,作者认为应积极配合并实施城市地铁运营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并加强对施工安全监督制度的完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合理性等[4]。首先,应加大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安全监督检查,对施工各个环节展开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相关部门应向监督部门提供相关的施工资料。例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等,并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将安全文明施工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提升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应加强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以及在岗能力的检查监督。例如,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以及相关的施工机具,对特殊岗位人员在安装和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岗位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施工技巧,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另外,相关部门应做到定期巡检,严抓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施工,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针对巡检工作来说,应结合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实际情况来定。例如,某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巡检过程与施工人员交流,以及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的过程中,重点对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等相关施工机具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指导,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给予操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对保障该工程的顺利施工、安全施工有着极大的作用。
2.2制定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为了能更有效的将事故损失率降至最低,一旦应急预案不合理,将无法有效的对事故损失进行控制,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损失,甚至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对此,应制定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5]。一般情况下,造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为、自然、环境等。因此,针对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施工的安全应急预案就应结合各项因素进行制定。同时,也应根据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应急预案主要是完善未雨绸缪的措施,更是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安全完成的关键,主要包括防汛预案、防火预案、交通事故预案、高空坠落事故预案、用电安全事故预案等,每一套应急预案都有着不同的应急方式,一旦事故发生,就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来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将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事故损失降至最低[6]。另外,为了确保应急预案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应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的演练,让每个工作人员都熟练的了解应急预案该做什么,该如何做等。例如,以下是某施工单位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2.3加强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一旦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或是不合理的话,都将会给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应加强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首先,应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完善应结合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重点考虑一些会影响到施工安全的因素。例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应严格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投入到施工中的各项材料都能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同时,也应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施工的不合理,应及时纠正,安全做好施工的每个环节。其次,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避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的发生,要重视每个施工细节的安全管理,另外,施工安全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这对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有着极大的作用,以下是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流程
总结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城市地铁线路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造,而在改造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也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通过以上对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作者主要就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升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卢文刚.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1(04)
[2]刘光武.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01)
[3]李强.采用模拟道岔方式实施营业线区间换侧铺架施工方案[J].甘肃科技.2015(10)
[4]程远.山西中强铁路开行重载列车最小曲线半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5(06)
安全运营制度范文3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依据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政府《关于校车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__〕125号),结合我市校车管理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履职、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立足长效管理,建立健全校车管理的协调机制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减少和避免学生交通意外,杜绝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二、工作目标
我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是:到2014年底,300辆已配置的校车全部投入正常运营;到2015年底,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城市和农村公共交通线路与站点设置更加科学,所有需要乘车上下学的中小学生和幼儿都可以乘坐城市公交、农村客运、镇村公交客车或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
三、主要制度
1.准入与退出制度。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的车辆必须依法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实行车辆户籍化管理。对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核发校车标牌,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标志等。坚决杜绝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严厉打击非法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的车辆。已取得校车运营资质的车辆,因故不符合校车使用条件或达不到安全技术条件的,严格实行退出制度。
2.驾驶人管理制度。校车驾驶人必须符合《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不得聘用无校车驾驶资质的驾驶人员,已经聘用的要予以清退。校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被依法处罚或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不再符合《条例》规定的校车驾驶人条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取消校车驾驶资格。
3.安全乘车制度。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校车、校车驾驶人和管理人档案,实行台账管理。使用校车的学校、校车服务提供者与当地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签订校车安全运营管理责任书,落实各方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安排随车人员全程照管乘车学生,维护上下车和乘车秩序。乘车学生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监护人与学校签订乘车协议。入园幼儿确需乘坐校车的,须由监护人或其委托的成年人护送至乘车站点。鼓励保险公司为校车运营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4.线路备案制度。校车接送学生的行车时间、路线和停靠站点,分别报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选择校车行驶路线时,尽量避开复杂和繁忙的路段。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按日填写校车运行安全日志,如实记录校车运行情况。校车只能在核定线路上或区域内运行,禁止跨线路、跨区域接送学生,禁止除长途接送外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禁止参与非接送学生的活动,禁止接送学生途中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或货物。
5.定期检测制度。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建立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和车辆管理台账,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年度审核时,公安机关和机动车检验机构,对校车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校车安全运行。建立校车检测责任追究和校车安全事故倒查制度。
6.运营监督制度。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切实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建立完善的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会商机制和联合检查机制,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网络平台,方便群众举报违反校车安全运营管理规定的行为。在每辆校车车厢内的显著位置,公布校车安全运营监督电话或举报方式。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第一时间根据《条例》和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7.应急处置制度。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校车安全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和落实校车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学校定期对教师、学生及其监护人进行交通应急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校车安全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练,帮助学生增强安全乘车意识,增长安全乘车知识,提高应急自救自护能力。校车发生交通意外后,校车驾驶人和随车人员应第一时间救人、保护现场并报警,及时将学生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做好有关防范工作,防止发生次生交通事故。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校车安全管理,以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县区成立由政府负责人为 组长的农村学生校车安全保障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定期研究制定校车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工作会商、信息共享和联合检查机制,加强督查监管。各县区政府要抓紧制定完善校车运营服务方案,方案于2014年4月30日前报市农村学生校车安全保障工程领导小组。
2.严格职责分工。教育部门把校车安全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考核重要内容,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运营管理制度。制订学生乘车安全守则,组织开展对随车照管人员、中小学生和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核、管理,办理校车注册、年检并核发校车标牌,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牵头相关部门排查校车安全隐患,完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财政、交通、安监、审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校车安全运营管理的相关工作。
3.强化监督管理。县区政府要组织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每年组织对运营校车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按照《条例》规定,对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进行严格检查并登记备案,切实掌握相关情况。因校车安全运营推进不力、管理不善导致辖区内发生学生上下学重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安全运营制度范文4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让人们充分享受轨道交通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我国自从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到现在已经在国内十几个城市开通了较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而且某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载客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例如,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最大日客流量已超过了500万人次,深圳的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高达250多万人次,这些交通线路的建设,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2011年7月,在北京地铁4号线,发生了扶梯逆行事故,这一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同年9月,上海地铁10号线,由于设备故障和调度指挥失误,造成列车追尾事故,这些事故给运营单位及乘客带来不利影响。目前,轨道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常说“安全第一”,“安全”既是乘客的基本要求,也是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运输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轨道交通事故,下面就分析一下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缺乏
目前,轨道交通出现安全事故,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出行乘客没有遵守交通规则,为了自己能上车或比别人先抢到座位就簇拥而上,导致其他乘客因拥挤被人流挤下站台,甚至还有被人流踩死、被列车压死的惨剧发生。还有上文提到的扶梯逆行事故,这些都是乘客没有遵守交规造成的。此外,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也会造成安全事故,例如,2005年,因为调度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疏忽,导致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再如,2011年上海地铁10号线,由于工作人员调度指挥失误,造成列车追尾事故。以上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乘客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
(二)技术水平与设备落后
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所以在设计、施工、技术、设备等诸多方面相对落后,如在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方面、在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机械施工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缺乏演练
据调查,有些事故的发生与运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缺乏演练有直接的关系。工作人员因为缺乏对地铁线路在试运营期间的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致使在安全事故将要发生时不能沉着应对、合理调度,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给轨道交通带来安全隐患。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
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目前,一些运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也没有制订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能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不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致使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近几年来,由于广大市民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很多交通事故发生,例如,某市民进入轨行区域导致列车中断运输;某市民因提前找座不顾其他乘客的安全,发生踩踏事件等,乘客只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不考虑后果,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运营安全。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借助不同载体,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广泛开展乘客安全宣传活动,督促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规,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达到“全民讲安全,全民懂安全”,从而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二)提高轨道交通技术装备水平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只有各项设备可靠运作,才能保证列车高效完成运输任务。所以运营公司应制订统一、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切实做好各种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早处理,使各类运营设备符合标准,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切实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消除故障隐患,为运营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优化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模拟演练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是目前运营公司的重点工作。目前,因为员工经验不足、指挥不当,造成的交通事故很多,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运营单位要建立起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与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并且经常对员工进行各种救援抢险等突发事件的模拟仿真演练,通过演练检查各类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提高员工的抢险能力和应变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四)制订并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运营单位要想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就必须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并完善运营单位内部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例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仅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使各专业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此外,运营企业还要加强管理,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将安全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安全方面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
(五)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处于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城市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工程建设面临重大风险,工程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运营单位一定要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的是安全风险学理论和风险控制技术,是安全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运用安全系统论的方法辨识、评价风险,并能根据所存在的风险作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从而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以最小的成本处理风险获得最佳的业绩。
(六)实施信息化监控措施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这种信息化已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我们轨道交通事业也应该充分运用这种高科技手段,科学地预防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基于这些特点,我们要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建立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平台系统,建立站点区间视频监视系统,通过管理人员的及时监控、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从而控制险情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三、小结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可以带动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工作人员应积极探讨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相关策略,探讨促使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有效方法,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5).
[2] GB/T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Z].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
安全运营制度范文5
序号
牵头科室
抽查 对象
检查 对象
抽查比例及频次
检查时间
检查任务
配合或协同科室(单位)
1
建设管理科
公路建设市场监督检查
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每年3次,每次2个项目
3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6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9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2
建设管理科
水运建设市场监督检查
重点水运建设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每年3次,每次2个项目
3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港航和铁路管理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6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9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3
建设管理科
地方铁路建设市场监督检查
重点地方铁路建设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每年3次,每次2个项目
2021年无相关建设项目。
港航和铁路管理科、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4
建设管理科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监督检查
重点公路水运建设项目的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
每年3次,每次2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或2个水运工程建设项目
3月份
对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标准规范执行、工作规范性、内部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区县交通运输局
6月份
对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标准规范执行、工作规范性、内部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9月份
对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标准规范执行、工作规范性、内部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5
公路管理科
涉路工程建设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涉路工程建设单位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10%,每年不低于5次
根据许可决定书的时间,在涉路工程施工期间进行检查
1.涉路工程施工位置、施工方案、技术指标等是否与许可的内容一致;
2.因涉路工程施工造成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的,是否按标准及时修复;
3.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是否规范、完好;
4.是否符合保障公路及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6
公路管理科
非公路标志设置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利用跨越公路设施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所有人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10%,每年不低于2次
根据许可决定书的时间,在非公路标志施工期间进行检查
1.非公路标志施工位置、施工方案、技术指标等是否与许可的内容一致;
2.因施工造成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的,是否按标准及时修复;
3.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是否规范、完好;
4.是否符合保障公路及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7
运输管理科
省际、市际、县际(除毗邻县行政区域间外)道路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及班线运输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道路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及班线运输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80%,每年不低于 5次,每次不低于2家客运企业。
2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3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4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5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6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7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8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9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0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1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2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8
城市交通科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含线路经营)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企业(含线路经营)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2次
3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是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9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是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9
城市交通科
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2次
3月
投入运营资金、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许可条件;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许可条件;运营区域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9月
投入运营资金、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许可条件;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许可条件;运营区域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0
运输管理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5次,其中1次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每次不少于2家企业;7月份为联合执法。
2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执法:市市场监管局)
3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4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5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6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7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8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9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0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1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2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1
港航和铁路管理科
水路运输市场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水路运输经营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2次
4月份
是否在依法取得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水路运输企业自有船舶运力配备情况,是否满通运输部相关规定;经营水路旅客班轮运输业务企业是否有可行的航线营运计划;是否按照要求配备海务、机务管理人员;与企业直接订立劳动合同的高级船员占全部船员的比例是否符合交通运输部相关规定;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12月份
安全运营制度范文6
【关键字】地铁;运营风险;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汽车保有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拥堵问题日益明显。被认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地铁建设在我国也迎来了发展热潮。但地铁由于其封闭性等特有属性导致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事件、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和国王十字车站大火、明斯克地铁站的恐怖袭击事件等,同样国内也发生了若干安全事故,这都表明地铁运营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探讨如何强化我国地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我国地铁运营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地铁发展迅速,安全管理也被摆在突出的地位,有效的保障了地铁的安全有效运营。
1、我国地铁运营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内陆地区开始有地铁对外开放的首个城市是北京,随后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也开始有地铁投入运营,近年来,我国地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了涉及18个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至此,我国(内陆,下同)已有三十多个城市开始了地铁建设或者运营。住建部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12年10月底,我国已经建成并开通运营、在建、已经规划的地铁线路长度分别达到1700多公里、2000多公里、4300多公里。并且,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铁项目也已经开通,如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
按照国家批准地铁建设的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人口三项指标来看,我国具备相应条件的城市达到50个左右,而随着二线、三线城市的发展,未来满足这些条件的城市数量仍将不断增多,可以预见,我国地铁线路数量和长度仍将快速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全国建成总里程将达7000公里左右,到2050年可能超过8500公里。因此,如何保障如此规模地铁的安全运营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2、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目前我国地铁安防系统主要有视频监控、门禁、安检排爆和报警四大部分组成,同时各地铁运营公司出台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布了《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地铁公交应急接驳专项预案》、《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应急预案》等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这些制度与措施有效的保障了地铁的安全运行。
虽然我国高度重视地铁安全运营管理,但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出现火灾事故,如2011年广州地铁发生车厢起火事件;出现列车相撞事故,如2011年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两车追尾事故;出现停运事故,如2009年上海地铁由于供电事故导致停运,2013年广州地铁三号线更是出现了“狗闯入地铁隧道逼停列车”的事故;出现乘客坠轨事件,如2013年北京地铁13号线出现该类事故;其他事故,如深圳地铁出现了坍塌事故,北京、深圳等地地铁扶梯出现逆向行驶的事故,等等,所有的这些都表明我国地铁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安全风险。
二、我国地铁运营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总体来看,地铁运营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而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包括技术方面的因素,也包括管理等因素。
1、我国地铁运营的主要风险
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所无法完全化解的风险,如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电甚至塌陷等给地铁运营带来的风险,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动如城市规划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由于乘客的不理想而导致的风险等等,一般而言这种风险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这些风险的触发条件不同,并且触发条件不容易为地铁运营公司所控制,从而化解的难度较大。
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地铁运营公司自身的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地铁公司内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由于地铁司机、调度人员操作不当等导致的风险,由于检修人员工作携带导致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是可以被控制和化解的。
2、我国地铁运营风险成因分析
除一些无可避免的原因可能导致地铁潜在风险外,还有一些可以有效把握但目前尚未处理的问题增加了地铁运营的风险。首先,我国地铁建设的标准不统一
且没有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的规划是导致各种风险的重要原因,目前地铁建设中所参考的大多是强电、弱电,防水、抗压,钢筋焊接,隧道施工等子系统的标准,难以找到一个系统、全面、符合当前地铁建设需求的参考标准,这导致地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洞,从而存在潜在风险。其次,地铁公司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加大了地铁运营的风险,由于我国地铁全面铺开的时间较短,部分运营公司的经验不足,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发现并有效的对各种风险进行预警。此外,地铁运营过程中应急处理、配套服务能力不足也会带来了运营风险。
三、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可以从完善风险管理软硬环境,强化风险监测与预警,不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
1、完善地铁运营风险管理软硬环境
首先,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硬环境,这主要是要不断引进各种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地铁运营企业要联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安装、运营相关的硬件设施,增强发现各种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研发的硬件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程序,要进一步强化其技术测试,避免由于技术漏洞而带来各种风险。其次,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软环境,包括加强风险宣传,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地铁公司的全体员工乃至于乘客树立风险意识,努力营造出一种“时时、事事、人人关注地铁风险”的氛围,为风险管理提供环境支持。
2、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地铁运营公司要设置包括乘客、设备、隧道等监测指标在内的风险监控体系,对整个地铁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监测,避免留下监控空白。其次,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地铁公司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的设备,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程序等方式设置风险自动预警体系,一旦出现某一类事件或者触发预先设定的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报警,从而帮助地铁公司更及时的发现各种潜在风险,提示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