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1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实验教学目标改革。我校实验教学目标是辅助理论教学,对所学理论、方法、现象等进行验证。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实验教学过程中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忽略实验方法,忽视研究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对课堂知识验证的手段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载体,除了对已知原理、方法、现象等进行验证以加深理解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研究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我校实验教学内容都从属于理论课,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片面追求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整体性,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彼此相互衔接不合理,低水平重复,而且实验内容较陈旧,传统实验多,反映高新科技成果、高科技手段的实验少。根据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消防工程实验室为依托,整理完善消防工程专业实验课——基础实验、防火实验、消防救援的三部分内容,达到与课程设置体系统一。
实验教学方式改革。我校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上提供的实验要求、方法、步骤完成实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谈不上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将实验教师包办实验准备及部分实验进程,学生只进行测试结果或观察现象向完成实验全部过程转变;应将传统实验设计,固定实验条件向变化条件或缺失条件转变,应将单纯的操作实验向操作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转变。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我校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考核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使实验教学考核在内容、方式、成绩划分等环节上能够体现整体构思和设计,以利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同时考虑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考核内容,避免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任务,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应保证验证原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进行基本技能、方法、能力等训练的基础上,对验证性实验进行精选、合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实验,还必须体现学科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努力开设具有先进性、典型性、方向性的实验,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消防工程实验课程内容建设,突出西南林业大学特色,开出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提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建立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实验教学体系,培养更多创新拔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有利于西南林业大学培养从事城乡消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全国特别是为西部地区的防火、灭火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服务于全国的防灾、减灾事业。
构建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内容依据我校消防工程实验室的资源,总体上考虑火灾科学、消防工程以及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特色,开设三部分实验课程——基础实验、防火实验、消防救援实验。
基础实验: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实验、开/闭口闪点实验、气体分析实验、导热系数测定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差热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的使用,理解闪点与易燃液体危险特性的关系,掌握介质在高温下的危险性能和导热性能。
防火实验建筑防火工程部分:建材发烟量实验、产烟毒性实验、发热量实验、建材燃烧性能实验、泡沫塑料燃烧性能实验、防火涂料阻燃性能实验、木材阻燃性能实验、铺地材料辐射热通量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火灾过程烟气成分分析测试方法、常用可燃气体浓度的测量方法、发烟量的测量方法、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等级、产烟毒性实验和划分方法,理解燃烧氧指数、质量损失率和有焰燃烧时间等有关火焰燃烧的物理概念;掌握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如水平燃烧、垂直燃烧、45度燃烧等,理解环境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理解燃烧失重、炭化体积以及火焰传播特性与材料防火涂料性能的关系,通过测量燃烧失重、炭化体积以及火焰传播特性来评定防火涂料的优劣。理解燃烧质量损失率和有焰燃烧时间对阻燃木材的阻燃性能影响,测量燃烧质量损失率和有焰燃烧时间评价木材阻燃的优劣。理解辐射热通量对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以临界辐射热通量划分燃烧性能级别,评估其火焰传播能力。工业防火工程部分:接地电阻测试、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温度测试,红外热像仪对重点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发热部位摄取热像图,并经计算机对热像图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森林草原防火部分:可燃物的含水率测定实验、发热量实验、燃烧失重实验、灰分测定实验、粗脂肪测定实验、粗纤维测定实验、发烟量实验、点火温度测定实验、差热分析实验、热重分析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可燃物燃烧性能各因子的测定方法,能对可燃物进行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评价可燃物的燃烧性能,能进行阻燃树种筛选。
消防救援实验:水灭火实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验、各式灭火器灭火效果分析对比实验、模拟逃生实验、消防通讯组网实验。了解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不同类型水幕、水雾喷头、喷射角度、风速等因素对火焰热辐射、灭火及火灾烟气传播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的动作,了解系统组成,理解掌握湿式报警阀、闭式喷头的工作原理。通过各式灭火器灭火性能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火灾选择灭火器的理解。通过模拟火灾现场疏散逃生演练,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消防通讯的各种设备,能进行组网通讯。整个实验内容体系围绕并服务于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课程,学生通过运用大量的消防工程工具和平台,强化应用现代消防工程方法和工具的能力,以消防工程实验增强消防工程专业学生的消防工程背景,各种综合实验提高学生从事消防工程系统规划、设计、优化、控制、评价的能力和素养[2]。
构建实验教学方式体系构建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p#分页标题#e#
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合作式、互动式的实验形式,采取启发互动讨论、探索研究的方法;实验教师负责实验项目设计、协调、监督、控制与评估。学生自主和协作完成实验过程,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探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我式、合作式、互动式的学习形式,变教师主导为学生自主,变教师灌输为启发、讨论、互动,变机械式完成实验过程为研究、探索、合作。
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讲解基本的实验原理,并通过视频教学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实验步骤与结果,实现教学过程可视化。引进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和辅助设计,实现单纯的操作实验向操作、多媒体相结合的转变。
针对不同实验类型采用不同教学方式①基础性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示范,巡视和个别辅导,学生通过认真观摩和反复训练,养成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②启发式实验教学:教师只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从计算→选定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多媒体汇报→撰写论文,独立完成全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③实践式实验教学:与相关企业共同探讨高校与企业的协作教育模式,建立教学实验参观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条件,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提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完成研究内容,进行实验分析总结,解决实际问题。④研究性实验教学:消防工程教研室许多教师从事和森林消防与工程实验相关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选题研究,接触先进实验技术和学科前沿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⑤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自主实验营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内容的开放,较好地克服了开放实验中“学生放任自流”的偏向。例如,“基本性实验”安排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科研创新性实验”为“选做”实验。
构建实验层次教学体系进行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框架、拟解决的问题、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准备调试、材料的处理等内容,教师讲授、示范后由学生重复、模仿并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将整个实验教学分为4个层次。
基础性实验。这类实验主要包括:①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用于学生对该实验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全面理解。②验证性或模拟性实验。通过实验对理论教学中的理论、方法、现象等进行验证以加深对原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是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
综合型与应用型实验。这类实验可以完成知识上的综合、建立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学生要学会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完成由认识性思维向探索性思维的转变,完成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的过渡。
设计型与研究型实验。这类实验是对理论性、应用性问题的设计和解决,旨在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与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底蕴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调研和查阅文献,提出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拟解决问题,并设计出原理正确、实践上可行的实验方案,征得实验教师同意后实施。实验完成后,要对整个实验的思路、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指导,学生在模仿、重复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验的新条件、新方法、新手段,调动学生探索新方法的积极性,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也会自觉融汇于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就能得到训练,实践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创新型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高级层次,创新型实验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开展实施创新性实验,带动广大的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实验教学科技创新体系西南林业大学有省级和校级科技创新项目,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选题,填写大学生创新基金申请书,学校组织专家对申请报告的内容进行评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购买实验材料开始,通过自主创新实验,直到获得实验结果,撰写科研论文,接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对于来自教师科研项目转化的科研创新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定实验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报名学生的情况安排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开始,到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处理、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答辩全过程都自己独立完成。这种开放实验教育模式,从实验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直实验管理均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构建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实验教学考核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察,应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3]。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有利于全面、客观、合理考核学生实验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采用行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法,即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建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范化,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4]。针对不同的实验,采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实验分析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做到理论知识考核和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相结合,学习结果考核与学习过程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以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规范和统一实验课考试方法及标准,更科学、全面地评定实验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课成绩由平时成绩、期终操作成绩和课外实践成绩等部分组成。基础性实验和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实验主要从考勤、实验过程检查和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综合考核并确定成绩。创新性与设计性实验一般单独考试和记分,采用对申请优秀的实验小组以现场展示、提问、学生作简单答辩的方法考核后再确定最终成绩。①平时考核:由实验教师根据每学期的实验开设进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得出平时成绩。②期终考试:学期末进行理论和操作能力的考试。③课外实践或创新性与设计性实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至少选择一个与课程相关的课外实验,并撰写实验设计和相关报告。④实验考核成绩组成:实验成绩=平时成绩×20%+理论考核成绩×20%+操作成绩×50%+课外实践或选做实验成绩×10%。#p#分页标题#e#
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2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建筑消防设施的种类较多、性能复杂、特点不同,在人为因素以及维保管理机制的影响下,建筑消防设施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也比较复杂,需要长效管理机制进行规范,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下文就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进行分析。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特点
建筑消防设施涉及的专业较多、控制逻辑较复杂、产品种类也比较多。其中涉及的专业,土建、暖通、水、电以及智能控制等众多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程,且大部分都是隐蔽性的工程。由此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需要依赖于资料验收环节。其实,建筑施工的监理不到位,验收移交做不到十分细致,资料整理不够完整,日常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不够齐全,都会使得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存在的很大问题。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的控制逻辑比较复杂的问题,因在建筑中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内容有很大差异,实际控制逻辑也就会有所不同,在每一类消防控制系统中,由于控制主机的生产厂家不同,消防设施的控制逻辑也就不尽相同。消防设施的产品种类比较多,建筑消防设施涉及到了电子、管件、消防电梯、压力容器、强制计量鉴定设备、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等众多类型,像压力容器又有很多种类,气体灭火系统中的气瓶等;强制计量鉴定设备也有很多种类,如压力表等,这样看来消防设施种类更多。
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策略
(一)建立自主管理长效机制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需要建立组自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建筑维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单位需要建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值班、巡查、检测、维护、保养以及建档等制度。对各个下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建筑消防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落实。另外,建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社会单位自查制度,能定期开展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巡查与检测工作,详细规定巡查与检测的内容,做好检查记录等级,严格19类巡查记录表与18项检测记录表。城市建筑的体量较大,消防设施的巡查与检测工作十分艰巨,这就需要使用单位进行常态化检查与检测,开展简单的联动或者是远程控制的试验。定期巡查的时间要包括每日巡检、每月巡检、每季度巡检以及每年巡检,对不同时间的检查内容进行科学归类。
(二)开展“三化”长效机制建设
“三化”长效机制建设就是说建筑消防设施的“标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三化”长效机制建设是根据公安消防部队的指示,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帮助火灾防控体系的全面建设、消防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规范化消防安全社会管理模式得到建立、消防监督员业务技能与社会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在“三化”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出消防工程施工、维保以及检测质量排查等机制,出台且实施不良消防工程的施工、维保以及检测记录的备案登记制度,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存在要及时进行备案,问题不大的进行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降低施工资质或者是吊销其执照的处理。另外,通过检测、维保“标准化”道路建设,明确企业的维护与管理责任,鼓励企业开展防火干部的业务培训,增强消防监督力量,借助网络教学、视频教学以及下发课件等形式不断增强业务培训的力度。推进建设工程的消防会审与汇验工作模式的落实,增强消防监督员的实际业务能力。
(三)建立行政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需要调动社会与政府的力量,为了保证检查社会单位能认真履行职责,对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职能得以发挥,需要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公安消防机构等进行联合,建立出监督长效机制,提高社会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保证中介服务的实际质量。建立出行政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开展单位日常巡查与值班情况,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单位与场所自觉开展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巡查,严格遵守消防控制室的操作规程,对接警程序进行熟悉与掌握,建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专项档案维护管理工作。就中介机构来说,开展出维护保养现场监督的检查,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联合起来,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也要注意技术人员资质、实际承接工程范围、现场的检测计划、维护保养的程序进行样的核对、检查以及判定。另外,对年度检测形式进行严格规范,建立出严格的检查备案制度。结合《建筑维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务必要开展一次完整的年度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建设单位的保存年度由有着较高维护保养技术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对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行清洗,对清洗工作进行记录。像储存灭火器与驱动气体压力容器的试验以及标识报告都要保存好。对泡沫、干粉等不同灭火剂进行严格测试,蓄电池维护的记录进行登记;还有消防电梯等一些特种设备进行检验登记,对压力表的计量进行鉴定,对主控设备进行防雷防静电的检测;还有建筑消防设施中的其他类型消防设备都要进行维护保养登记。
三、结语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考验比较大,其涉及的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又比较广,因此采用十分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指示下,结合工作经验,切实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率。
参考文献:
[1]钱志英.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4):52-54.
[2]张峰.如何建立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长效机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319.
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排水工程、质量、监理
监理是精装修高层给排水工程的核心,监理单位是排水工程质量的保证。精装修高层建筑的排水工程离不开监理单位,如果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不到位会导致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道路的完好、城市的环保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洪问题,所以在进行排水工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监理人员到位,同时监理人员应该对自身岗位的职责情况多多进行了解,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严谨,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精装修高层建筑排水工程的质量。以下是对精装修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监理分析:
一、给排水工程质量的主要监理工作
(一)开工之前的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建筑施工的设计图纸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保证,在开工之前应该让建筑施工承包商和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工艺、质量和施工工程的特点进行了解,在进行了解的同时还要考虑图纸当中有哪些施工项目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如果在图纸中发现了影响因素一定要及时采取防患措施,防止在施工工程中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排水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排水工程师在对图纸进行会审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因为精装修高层建筑排水工程涉及到的专业比较多,比如电气、消防、暖通、排水,所以排水工程师在对图纸进行会审的时候还应该和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矛盾和争吵。排水工程师在和其他项目的工程师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每项工程项目的专业管线是否有交叉打架的现象发生,如若有,一定要及时把问题反映给设计单位,让设计单位可以及时的对其进行修改。
(二)精装修高层建筑室外排水工程的监理工作
1、开工之前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四个步骤:第一步,要提醒施工排水工程,应该给市政排水接口进行报建工作,第二步,要求工程施工单位将雨水、污水管线进行放线,第三步,当施工单位放完线过后,监理单位要及时排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验线的监理工作,同时要把施工现场的管线位置和图纸进行比较,看位置是否相符合,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防止和其他专业起冲突,第四步,监理人员要对市政管网接口与污水管的标高进行测量,并和图纸进行比较看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可继续进行施工工作。
2、精装高层建筑排水管道施工应该注重的质量检查有:检查管道的铺设、检查管道基础、检查井、检查管道坡度、检查管材等,其中防止管道反坡,要通过施工阶段的起点到终点抽查数点管底的标高。排水管道的施工工程要注意检查大管径变小管径处管口的标高,连接的要求一般为管顶平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防止管底平接处出现倒流的现象。监理工程师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缺陷,一定要及时对排水施工工程师发出整改通知。
3、当排水管道施工完成进行验收工作后,施工人员进行回填工作时,严禁建筑施工单位使用建筑垃圾进行回填,进行回填工作时一定要用原土层。
(三)精装修高层建筑室内排水工程的监理工作
1、在进行排水工程时监理工程师应该对设备和材料的进场质量进行监控,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一定要货比三家,监理工程师必须要对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材料负责监控,检查材料的合格证书、出厂检测报告、并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试验。待确定管材质量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2、排水管道预埋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注重检查预留孔洞的尺寸和位置,建议业主在进行精装修高层建筑排水工程施工之前选定洁具的型号,这样可以使排水管洞的预埋更加的准确,避免以后因尺寸不合而对墙板进行开凿的工作。
3、排水管道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旁站、检查和巡视,当发现一些不按设计要求、不按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违规操作的现象时监理工程师要及时进行制止直到纠正为止。
4、在精装修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工程安装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注重检查给排水管道坡度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牢固、垂直度有没有超过规范规定、支托的吊架是否牢固、排水的排出口和排水管承接口处的连接有没有漏水的现象发生。
5、精装修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安装完之后监理工程师主要的工作重点有:检查变频调数装置的运转、做水压试验、通水试验以及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执行对建筑成品质量的检查和检测,监督施工人员做好对落水口排水管和地漏的覆盖工作,从而防止异物落入造成堵塞情况产生。
二、对给排水工程的消防水系统的监理
精装修高层建筑必须要具备消防工程,消防工程可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建设的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的质量。施工方在采购消防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在监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采购,进行采购之前,施工单位还应该办理购买产品的申报手续,待审批之后才可以在监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采购。切记,采购消防产品时要选择消防部门允许使用的合格消防产品。
当消防产品安装完成之后,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消防的调试检验工作,检验消防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否正常,如果在检验当中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查找出原因并对其进行解决。
三、给排水工程竣工之后的资料监理工作
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是施工监理过程当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工程竣工图的绘制资料。每一项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会因为施工条件、施工场地、更改用途等原因造成返工和修改,其返工和修改的内容应在竣工资料中详细的记录。尤其是像排水工程一类隐蔽性的工程,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能及时的找出图纸,进行维修,就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竣工图纸必须要根据修改的情况进行仔细的绘制,还要详细的整理好竣工的所有资料,只有认真做好每一步才会对日后的物业管理和维修带来帮助。竣工验收后监理人员要在竣工图纸上签字的时候,一定要先对竣工图有没有做详细施工步骤的标注进行检查过后,再签字。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步伐不断的发展,科学不断的进步,社会群众也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水质可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在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管道的卫生清洁情况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监理工程师想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就得依赖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方法和经验、多多进行实践,监理单位和业主之间要加强协调沟通,只有这样我国的监理工作才能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石鑫留.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24):177-178.
[2] 汪东林.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易被疏忽的一些问题[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暨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2008:230-232.
[3] 魏小兵.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3):69-70.
[4] 张亚琴.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监控要点[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276,278.
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4
然而,作为新近开设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实践条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浙江海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1.“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3+1”模式是近几年在我国高校中推广的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前3年在学校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完成专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训练;第4年则根据专业方向培养,进入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2]。
“3+1”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延长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时间,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各实践环节课时比重都不高,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时间偏短,在企业的实际动手机会较少,学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实习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增加了毕业前的实习时间,不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企业的实际工程或工序,而且保证了毕业实习的连续性,并与毕业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工作很好地衔接起来,使毕业实习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扩大了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深造的积极性。
二是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但以往的毕业设计,往往是指导教师出题。选题一部分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一部分来自指导教师模拟,很多选题都是与企业实际和学生今后的工作严重脱节,而且选题陈旧,缺乏新意,使得学生缺乏兴趣,加之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这时有的学生要找工作,有的学生要准备研究生考试。所以学生往往是快要到答辩时间了,就临时抱佛脚,参照往年同类型的设计模板随便改几个数据,或上网摘抄几篇文章拼凑应付了事,导致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不高,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基本的毕业设计任务。
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最后一年在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和参与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做毕业设计,而且由于结合了企业实际,能大幅度地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2]。
三是有利于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高校由于受到资金和其他条件限制,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校内实训场地、设备以及师资不足的问题,而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和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并为学校解决实践场地和师资不足的问题。而对企业来说,“3+1”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人才,而且这些人进入企业以后能够直接上岗,节省了企业岗前培训的开支[3]。
2.“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紧紧围绕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前三年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最后一年进行综合素质训练。
2.1前三年的专业技能培养
前三年的专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实习实训、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第二课堂等。
实习、实训。为了增加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认识,促进相应理论课的学习,并为学习后继专业课打下基础,在大一至大三,分别安排了1周的认识实习、2周的校内工程技能训练和2周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验与课程设计。专业实验与课程设计主要依托专业核心课程和部分学科核心课程开展,均安排在大三,重点在于强化学生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两个专业实验,专业实验一包括工程力学实验、金相实验、燃烧测试实验、流体输送综合实训、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安全人机工程综合实验、安全防护用品认识等7 个实验项目;专业实验二包括电工测量仪表实验、无损检测综合实验、危险品固体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测定实验、石油产品闪点燃点黏度测定实验、石油产品铜片腐蚀实验、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可燃气体和液体爆炸极限测定实验、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实验实训、失效频率分析实验、风险分析实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实验等11个实验项目[4]。
课程设计包括防火防爆与消防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化工安全工程课程设计(石油化工安全方向)、船舶安全工程课程设计(船舶修造安全方向)和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时间1-2周不等。
第二课堂。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有效开设的同时,在大一至大三,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研究、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以及安全宣讲、社会调查、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最后一年的综合素质训练
最后一年的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原来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是4 周,在大四第8学期进行。由于学生到企业相应岗位实习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加之第8学期很多学生还忙于找工作或考研,使他们不能安心在实习单位实习。因此,4周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后,将大四第8 学期的毕业实习提前到第7 学期,并延长为16周,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安排合适对口的实习单位,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企业岗位要求,深度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可以真正发挥毕业实习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上的作用,同时将实习与就业对接起来,使学校、学生和企业实现了“三赢”。
毕业设计时间8周,虽然在新的教学计划中仍安排在大四第8学期,但在第7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就开始布置,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就要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带着课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习。同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去向的不同,在选题来源上有所区分。对不考研的同学,鼓励他们结合工程实际真题真做,培养和提高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考研的同学,鼓励他们选择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展开研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使毕业设计真正从模仿型、验证型训练向实用型、研究型训练转变。
3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3.1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以往的教学计划是按四年制订的,要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在大三完成所有专业课的教学,腾出一年的时间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为考研作准备,这就需要对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将原来7个学期的课程调整为6个学期。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对专业课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重组,通过此举,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由原来的31周增加到41周,突出了实践教学特别是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3.2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有大半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十分重要。为此,需要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结合点,建立起互惠多赢的动力机制,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合作优势。一方面,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硬件条件,针对学生实习,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和推荐就业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和安排,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程序,规范学生的实习过程;通过采用“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使实习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这样使学生在得到实际锻炼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招聘成本[5]。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在技术咨询与开发、科研和员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校企合作局面,夯实双方合作的基础。
3.3实行“双导师”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最后一年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企业指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点对点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学校也对同一位学生指定一位校内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实习计划制定、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实习检查与考核以及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实习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而企业导师则负责学生的上班纪律,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上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工作业务,并对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反馈给校内导师。采用“双导师”制,可以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效保障实习效果。
3.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因素多、组织形式多样、分散性强和可控性差等特点,以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情况、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为构成要素,建立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实践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的不同,采取理论考试、实际操作、提交实习报告、论文、现场表现等多种考核方式[6],并将考核方式量化;同时,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评价的公正性、监督性和激励性。
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71-02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尚无完善,成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体系。高职院校大多紧跟劳动力市场变化,重理工,这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与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发生严重偏离。
根据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工作特点,校企合作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分析,开发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生产安全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积极推行以职业活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建设生产安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1)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以安全职业能力为模块的课程体系。
(2)制定按职业能力和素养来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3)突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实现了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4)要求对主要专业课程,贯彻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加强课程设计与开发。
(5)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效果,并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1、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依据
为优化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明确安全岗位职业能力。本专业技能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能力,包括基本操作能力及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层次为行业能力,主要包括:土建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管理、化工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消防工程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强调的是处理安全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论,其所对应的安全理论知识体系也是安全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部分。这两部分构成了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平台,可以和不同的行业能力进行任意组合,从而形成以核心能力平台为基础、具有不同行业特色的安全技能。每种行业能力由3-4门安全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特色专业课程支撑,改革形成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行业能力为支撑、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支撑点、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本操作技能强调的是动手能力,主要由一些有特色的实训课程《安全检测与监控实训》来实现。
2、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包括下列四类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专业必须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行业能力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和实践课。
2.1 公共必修课程体系
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主要围绕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先导课程学习两大目标,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
2.2 专业必须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无机分析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AUTO-CAD、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课程,是专业能力的先导课程。
(2)核心安全能力课程
安全理论知识体系和安全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部分,
(3)行业安全能力课程
各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及市场需求情况自行设置行业安全能力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名称。
2.3 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各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所属行业特点,在满足学分与课程基本要求的条件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办出特色。
2.4 实践课
(1)课内实践(实验)
主要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其中重要实训可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
(2)综合性实践(一)
对于“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束后,安排综合性强化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做到真实体验。
(3)综合性实践(二)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开展校内的课程设计,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
(4)校外实习
主要包括安全认识实习、危险辨识和评价实习、企业安全管理实习及部分行业安全能力课程的实习。
(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身份顶岗实习来实施,通过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企业岗位考评,以及学校教师的监督考评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3、主要课程
3.1 专业基础必修课
(1)《工程制图与CAD》
主要学习国家标准《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点、线、面的投影及基本几何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学习Auto CAD的基础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2)《安全工程化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易燃、易爆物质的特征。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理解和掌握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性、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3)《采矿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建设、生产过程和开采设计的基本知识。具备指导矿山基建施工和采矿的能力:具备矿山采掘工程管理的能力;基本具备矿山安全管理的能力。
3.2 专业技术必修课
(1)《工业防火防爆》
通过本课程主要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掌握这类事故的一般规律,具备火灾与爆炸事故管理和火灾与爆炸事故的现场处置能力,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安全系统工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劳动安全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对系统或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及预测,并采取综合性安全措施予以控制,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3)《企业管理与安全管理》
该课程在于使学生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与实践动手能力,安全评价,具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等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事故统计与分析能力,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掌握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技术方法,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工程爆破》
熟悉爆破基本理论、爆破器材及管理办法,掌握爆破起爆方法,能够组织实施露天、地下一般爆破、深孔爆破、控制爆破、拆除爆破,熟练掌握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参数计算等能力。
(5)《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本课程以单元工作任务基本学习情景,以重点、难点工作过程的情景变化作为学习的内容展开。单元工作的任务是由结构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完成,并由相近的工作对象、施工
工艺、材料、机具和专业工种构成的。
(6)《电工技术与机电安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能力等。具备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掌握金属冷加工、机械安全技术和重大危险机械安全技术等知识。
(7)《矿井通风与安全》
本门课程介绍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设计方法、矿井安全管理及治理措施。具备从事地下开采通风管理的能力。
(8)《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本课程介绍安全检测的原理及方法,介绍安全检测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噪声与震动的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
(9)《矿山安全技术》
具备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能力;具备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具备矿山环境评价的能力;掌握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噪声监测的能力:掌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与运用的能力;具备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的能力。
3.3 专业限选课
(1)《安全生产法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法学基础知识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安生生产法律意识;掌握相关法学理论及原则。
(2)《OHSMS认证与安全评价》
通过本课程主要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常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进行综合运用:具备进行安全评价的能力,并能撰写安全评价报告。
(3)《职业卫生》
具备保护好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3.4 实践课
(1)《机械加工工艺安全实习》
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会操作主要的设备和工具加工简单零件:对简单零件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及制定工艺过程。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初步培养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2)《安全生产技术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方法和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3)《安全检测技术实训》
掌握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大气参数的测定、噪声与震动的测定、粉尘的收集与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
(4)《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了解矿山生产的工艺特点、掌握露天矿山和井下矿山的开采方法、使学生具备矿山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和管理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专业课题的设计。
(5)《毕业实习》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对生产单位的资料收集,学生对所学课程加深理解,并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检验学生综合能力。
4、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着重强调了生产工艺等这些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基于生产过程安全的设备安全运行和事故的分析,都离不开上述的基础知识。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开设了安全评价、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等课程为职业的继续教育储备相应的知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限于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除了上述的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实验之外,还专门开设了相应的实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曲方,郑颖君,林伯泉,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08)
[4]牛金成,韩秋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微探(续)[J],安全,2008,(03)
[5]傅新民,“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释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教科版
[6]郭和平,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消防工程实践报告总结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监理;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寿命,质量不过关的建筑工程不但存在使用寿命上的重大问题,而且还会给国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损失,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建筑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就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际的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建筑施工监理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建筑施工监理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关监理人员具备现场管理和沟通协作以及施工技术和法律知识,还有安全意识和全局控制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是一项对综合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综合了技术和法律,还有行政和经济等多种因素,与参与人员的管理能水平、决策能力、作业水平以及经营能力,还有控制能力等息息相关。而拥有一支综合水平和职业素养都较高的监理队伍,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哈密地区的监理人员队伍存在整体水平较低,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于是,许多监理人员对自己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更无法很好的控制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以及安全等都极易造成严重影响。在实际对建筑施工进行监理的时候,由于相关监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较低而影响到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现象屡见不鲜,总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面:(1)监督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大多浮于表面,并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极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2)监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到位;(3)许多监理人员根本没有通过相应的监理资格认证,很多都是无证上岗。而相关部门对建筑监理从业人员的考核和审查工作也做的不到位,例如,每年都会有建筑监理相关方面的从业资格考试和认证等,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考核和审查作用;(4)许多监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工作不认真细心。没有敬业精神。
2、缺乏健全的监理体系与相应的规范制度。我国的建筑施工监理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也较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哈密地区的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健全的监理体系与相应的规范制度。例如,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十分不完善,在实际的现场监理的管理制度中,技术复核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还有质量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十分不完善,没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规范和制度,从而致使技术管理方面十分不规范,施工监理责任不够清晰明确,对具体技术的控制也不到位。于是直接致使各种工程质量问题的大量出现、各种工程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工程技术也经常会出现各种事故。
3、建筑施工的监理力度不够。目前,受到地理位置以及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哈密地区的质量监理单位大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水平十分有限,所以很难深入开展监理工作。而且,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存在着职能重叠的现象,责任不够清晰明确,于是监理单位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另外,许多工程都是经过了多次的转包,存在着层层收费的现象,资金流失现象较普遍,于是,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常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而且,目前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高下不一,这些情况,都给建筑施工监理工作造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建筑施工监理工作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对监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各监理单位要注意加强对监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监理单位可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用多种手段来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1)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监理单位可以定期组织监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针对监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各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水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在职的监理人员,监理单位一定要要求他们持证上岗,并定期、定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结束了相关的培训之后,监理单位还要组织大家进行综合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按照最终的成绩评出等级。然后按照等级对表现突出的监理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向大家进行公布,鼓励大家多交流,从而使每位监理人员都能客观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意识。为了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还要注意努力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锻炼监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和实际监理能力 等各项专业素质。为提高监理人员的这些必要能力,监理单位可以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答疑解惑。(3)提高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监理单位也要注意提高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大家的敬业精神,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认真度,责任心和细心严谨的态度,保证施工监理的工作质量。
2、建立完善的监理体系与制度。(1)成立一个领导组织进行全局管理。这个领导组织的最高领导可以由项目总工和项目经理来担任,然后,由材料员和试验员以及技术人员和质检员 组成具体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监理。(2)规范市场秩序。相关部门要努力规范监理市场的秩序,杜绝自主监理与同体和重复监管的现象。(3)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要努力增强施工监理制度在实际实施中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4)取长补短。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学习国外各种各样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哈密地区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制定出适应当地情况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予以总结和完善,保证建立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3、加强建筑施工监理力度。为有效加强监理的力度,首先要明确监理的责任与职能,通过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效用,从而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另外,也要注意合理规范和约束建筑企业法人的具体行为以及建筑市场的秩序,并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工程评标专家管理办法》从自治区评标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评委,以保证招标活动中的公平性。同时,对施工企业也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范,并充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监督力量,积极发动一切力量保证建筑施工监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康燕云.浅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33-34.
[2]张凯.对提高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监理措施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1(17):45-46.
[3]马金龙.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相关途径[J].科技风,2011(17):23-24.
[4]李小路.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中质量的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