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221-01
信息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国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设置始于2001年,江西警察学院2010年开始设立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该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贯彻公安教学紧贴公安实战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实施“战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用基层锻炼收集的案例讲解法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加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面对抽象的法律法规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传统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讲授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课;而案例教学法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了解、思考案例,自主地讨论、交流、研究案例,从而使他们获得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能力。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组织和引导作用。
(三)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基于实践案例的案例教学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使得教育内容和现实运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生活连结起来。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作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传授新知识,也可激发学习者讨论与思辨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决策能力。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案例的选取。一般而言,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密不可分,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方能达成教学目的要求。《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环境和信息安全新形势下涌现的法律领域新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法律观念。案例教学法正好能够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最关键的是根据教学知识所选择的典型案例。一是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注重案例的时效性,教师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调整下发生的案例来辅助教学,三是案例要和知识点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把握好案例的准备、分组讨论、课堂集体讨论分析和总结几个重要环节。
案例的准备要早。在理论教学开始之前就应当将案例通过QQ群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案例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学生带着案例中的问题来进行理论学习,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案例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自己的假设。
分组讨论要深入。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分析的内容不断深入。一般以10位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中,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教师充当导航者的角色,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分析思路,避免出现冷场、僵局或就事论事,游离主题,指引学生学会如何在“案例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来回穿梭思考,抓住分析问题的基本规律。
课堂集体讨论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当案例涉及的情境复杂时,案例争议的焦点往往不止一个,教师需要把问题逐一列出。例如在网络犯罪案件侦查相关法律问题讨论实验中,讨论网络黑客案件中如何调查取证,教师可以给出如下问题:(1)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中传播、制作计算机病毒行为为例讨论如何确定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嫌疑人,如何发现制作计算机病毒犯罪嫌疑人?(2)如何确定所取得的证据是否属于具有破坏性质的计算机病毒?(3)讨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区别?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通常不可能组织讨论全部问题,然而,只要肯定了这些问题的价值,也就开拓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总结要完善。好的总结能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总结分为教师概况总结和学生个人总结,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由小组代表宣读总结报告,其他小组的同学除了认真听以外,还应该把该小组的观点和论据记录下来,修正自己的报告。最后提交的总结报告往往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缜密。
(三)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时应注意选取恰当的组织方式,以穿插式和讨论式为宜,所选案例应与讲授的理论紧密联系,案例不宜过于复杂。同时还应注意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则弥补了理论教学重理论轻务实、重讲授轻参与的不足。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模式时,也要结合其他教学模式作为辅助,比如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讲解案例、分析案例时用多媒体教学能形象、具体、直观。其他教学法可以和案例教学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三、结束语
信息安全专业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要突出其作为专业必修课的专业特点,结合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在各种交互教学模式基础上重点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该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玉萍.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
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2
高校电类本科专业指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等.这些电类专业在专业基础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主力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高校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的竞赛工作.各地竞赛事宜由地方教委(厅、局)统一领导.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组建全国及各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高校在组建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时,如果学校电类专业单一,可设常设机构,由具体电类专业所在院系负责、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参与;若学校电类专业较多,可由电类专业相关院系轮流担任理事,按届组织,其它院系积极参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参加,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参赛小组的选拔中,首先由学生自由组队报名,要求组队后的3个队员各自具有较强的能力且队员之间能配合默契,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硬件焊接与调试,计算机编程以及撰写设计报告论文等方面要有所分工;然后组织报名参赛队进行选拔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传感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典型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电子竞赛的了解,参加竞赛的优势自述等;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各参赛队成员选拔考试的结果、面试表现以及综合考虑各参赛队在团队合作、硬件制作、软件编程、报告撰写能力等方面的实力,确定参加竞赛的组数和各组成员.电子设计竞赛的命题范围广,涉及到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可编程器件等多门课程,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老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年青教师对新技术、新软件上手快,但实践经验缺乏,老教师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又有不足.为了发挥特长,实现互补,在赛前指导上成立赛前指导小组,在小组中注意年龄和特长的结合,注意学科的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促进指导老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3参赛学生的培训
3.1参赛学生的现状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一般是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很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单片机编程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方面.但是在模拟电路,单片机硬件,电路安装工艺,如何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设计电路方案和确定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单元电路调试排错能力,系统的联调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生在此前的课程中,虽然学习过一些电子设计制作中常用的软件,如Protel电子原理图的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绘制,以及电子逻辑分析仿真等,但是缺乏一定的深度,其熟练程度需加强.常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仿真器、扫频仪、万用表等)的使用不够熟练.虽然学生在电工电子、电子线路等实验课中使用过常规电子仪器,但是往往更换型号后就不能很快地熟练使用,影响电路的调试速度.另外学生的“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通常采用普通的51单片机,而电子竞赛往往会使用一些功能强大的单片机,因此在开发工具和仿真器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培训期间,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电子竞赛中涉及的知识点的深度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能得到很快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在电子竞赛期间顺利完成竞赛的设计任务.为了鼓励电类大学生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全部过程(包括前期课程与后期竞赛培训),可在完成竞赛训练作品设计与设计报告后,由指导教师给出相应成绩,可替代相应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成绩,如“电子系统设计”、“认识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3.2培训内容选择、方案讨论及实际制作如何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提高参赛学生的设计开发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培训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辅导中采用实战训练的方法,即模拟进行一次次的竞赛过程.包括给各组布置不同的设计题目、限时提交设计方案、全体队员集中由各组分别介绍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讨论、指导教师点评、各组分别实际制作、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最后进行实物演示和总结答辩,这样尽管每个组只具体设计制作了一个系统,但是通过互相交流,对其它组所涉及的技术也有较系统的了解,在以后类似技术的实际设计制作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开始时,向参赛学生详细介绍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竞赛规则、竞赛命题、评审和评奖等方面的情况,邀请已参加过电子竞赛的高年级学生介绍参赛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参赛体会;对历年的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实现的方案、获奖小组的总结报告等进行深入的破析和讨论;让参赛学生对竞赛及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困难又不能畏惧困难,在充分认识本小组的优势与弱势的情况下,心理上充分地做好艰苦训练的准备.
组织责任心强、具有相当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老师,针对电子竞赛的特点,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方面进行讲解,讲解中对基本电路的原理,实现的方法,相关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设计及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作简明的介绍,对涉及的电子元件进行实物展示,对一些辅助设计软件、查阅科技论文的方法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的网站作一些推荐性的介绍.从历年的竞赛题目中确定各参赛小组的第一次训练题目,尽量做到各参赛小组选择不同的训练题目,按照电子竞赛的要求,规定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实物的制作、性能指标的测试、总结报告的撰写.然后由各小组对训练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各小组之间展开广泛的讨论,商讨是否有更好的实现方案,设计的电路及测试的结果是否合理,撰写的报告是否严谨,尽可能地发现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辅导老师根据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要求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在1~2天时间内完善制作的实物及报告,同时要求各小组对另外小组的实物进行测试,通过相互交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第一个实际系统设计后,协商电子设计竞赛第二次训练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地涉及未曾接触的知识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然后各小组演示实物的功能,测试电子系统的各项指标,注重测试方法是否正确,测试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差异较大的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实施.最后,要求各参赛小组认真整理前一阶段培训完成的实物,单元电路要求注明电源要求、详细且清楚的输入输出接口信息,达到的性能指标并形成文字,软件要求有整体的说明,需要占用的资源说明、语句有详细的注释.辅导老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做详细的介绍,对竞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提醒学生.在参赛的前一天不安排具体的工作,保证学生能休息好,以极佳的状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4竞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竞赛纪律全国电子设计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竞赛题目在竞赛开始时打开(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9月2日8:00正式开始).每支参赛队限定在提供的A、B、C、D、E、F等题中任选一题;要求认真填写《登记表》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供随时备查.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以外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回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竞赛开始后,为保证竞赛工作顺利进行,参赛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提供竞赛所需设备、元器件、后勤保障等工作.竞赛结束后(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9月5日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专人封存,并在指定时间前送到指定地点.
4.2竞赛题目分析及方案设计参赛队员应仔细阅读所有竞赛题目,根据自己组3个队员的训练情况,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参赛制作.选择题目应注意题目中不应该有知识盲点,即要能够看懂题目要求.如果不能看懂题目要求,原则上该题目是不可选择的.设计制作分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一般各占50分,设计总结报告30-50分(2009年30分,以前50分).应注意的是基本要求的各项分值题目中没有给出,但在发挥部分给出了各小项的分值,选择题目时应仔细分析各项要求.确定竞赛题目的时间原则上不要超过两小时,题目一旦选定,中途不要随意更改.确定竞赛题目后,参赛小组的3个队员应认真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考虑制作的可行性,包括元器件是否能够采购到都必须考虑.设计方案可以提出一到两个,或者确定一个方案,对有些部分作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方案.同时应尽快提出元器件清单,确定元器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提出采购清单.元器件采购清单应提供元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替代型号及规格.确定方案的时间应不超过6小时.
4.3元器件的采购和设计装配制作元器件采购是保证竞赛顺利进行的基础,没有元器件,作品是不可能制作成功的.因为竞赛题目事先不知道,学生作出的设计方案也是各不相同,需要的元器件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元器件,但不可能完全备齐.竞赛中采购是必须的.不同的院校在不同的城市,要保证能够采购到竞赛所需要的元器件,应在竞赛开始前两天,派1-2名老师到比较大的电子市场去采购,找好元器件供应商.竞赛开始后,竞赛学生不断的提出需要的元器件清单,由教师去购买,并以最快的速度运送给竞赛学生.在竞赛中,各队学生可以按照在训练中的分工,按照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写作三部分分头进行,每个队员各有侧重,注意分工合作.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分模块设计、安装、调试,一步一步进行.3人之间要注意多沟通,多交流.遇到问题,要冷静处理,不要慌张.在设计、安装、调试的每一步,都需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特别是到总调试阶段,一定要格外小心,通电前一定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不要急于通电,否则通电烧掉作品而前功尽弃.作品应该在第四天的下午全部完成,到第四天下午没有完成的功能和指标,也就不要再做了.很有可能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指标和功能,结果将已完成的部分弄坏了.负责设计总结报告写作的队员,要根据软件和硬件设计队员提供的电路图纸、程序清单等设计资料,按照设计总结报告写作要求进行整理.到第四天上午,除测试数据外,应全部完成.测试数据可以在作品调试完毕,竞赛结束前补充到设计总结报告中去.竞赛一般在第四天下午8点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封存.封存时应注意文件完整,符合竞赛要求.作品要妥善包装,要能防止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整个竞赛时间是四天三夜,要注意竞赛时间的合理安排,注意休息和饮食,参赛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提供饮食后勤保障,使参赛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圆满完成竞赛.
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 问题 措施 商业银行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计算机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商业银行自动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业务处理、账务记载等活动均依赖于相关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都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新挑战,面对着总、分、支机构每日产生的海量数据和信息,仅依靠手工来审计,就会面临着范围覆盖不全,数据处理缓慢,难以捕捉异常活动记录等诸多难题,因此传统的监督方式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审计职能的需要。鉴于此,引入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已属大势所趋。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概述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含义
计算机辅助审计(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简称CAATs),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处理电算化发展的结果。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目前尚无权威和准确的界定。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一种用来协助完成审计工作的计算机技术方法,审计人员通过该方法可以从被审计单位的系统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结果、查找并报告异常事项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就是用来检测某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运转情况,并分析该系统处理的数据来评价其系统逻辑正确性的技术。国内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进行的直接审计;二是审计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署则在1996年在颁布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定义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在审计立项、方案制定、审计实施、汇总报告到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流程中均引入计算机技术,从而帮助审计人员迅速、有效和规范的完成审计任务。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非现场审计系统作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具体应用,已经成为比较可靠的审计检查平台和数据处理工具,在此类系统辅助下,可以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在以下方面提供帮助。
1、提供审计依据,降低审计风险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被审计对象进行查询、筛选、抽样和汇总分析,能够节约审计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弥补人工审计难以全面覆盖的缺陷,避免人为的干扰和误差,获得较为贴近审计对象特征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便于寻找审计突破口和切入点,使审计路径更为清晰,从而突出审计重点,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2、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科技部门通过联网技术,将业务运营系统和内审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能够建立内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远程监督控制,并通过对被监督对象的数据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整理,能够准确抓取异常数据和关键信息,并及时提示预警信号给相关负责人员,审计人员通过该平台能够准确和及时的进行预警查证和处理。借助计算机对数据高速、正确地运算处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炼出审计重点,而且可以节省审计人员的时间,使其更加专注于对发现问题的分析判断。
3、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
从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到实施审计、出具意见,到反馈处理结果和总结报告,都可以在非现场审计系统中予以记录和反映,并一步步对审计进程进行控制,从而使审计人员能够较快地按照标准的程序开展审计工作,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从根本上保证了审计工作的科学严谨。在审计系统的关键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如在审计人员的工作和取证记录中,设立编制人、复核人、部门负责人等控制点,按照不同岗位设定相应的权限,在未执行前一控制点的情况下,无法进入下一步操作程序,这样可以使审计责任明晰化,使审计质量更有保证。
4、规范档案管理、成果有效利用
由于在非现场审计系统对每一步的审计工作情况都通过设定的格式文本予以了记录,并通过配备扫描仪等设备,可以将取证所得资料扫入系统中予以保存,从而完全实现了审计档案的电子化和规范化,不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的设想,方便了档案的传送和保存,而且解决了档案的查询难、统计难等问题。通过非现场审计平台,可以实现审计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将审计成果进行综合,形成报告或简要,并即时传递到每一位需要信息的领导或经办人员手中,能够及时提示防范和制定对策,从而有效防范风险的再次发生。
二、当前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是审计实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一场深刻变革。但在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过程中也存在需要探索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正阻碍和制约着审计工作跟随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适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缺位
计算机审计分为审前调查、数据采集和整理、数据分析三个阶段,并辅以环境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等措施,形成一项系统性工程。但在目前的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中,系统开发、测试、维护、操作等方面,档案的查询、输出、传递和保存等环节均缺少制度约束,具体表现在: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审计程序,对“审什么”、“如何审”未形成统一标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均带有一定随意性;开发的模块比较单一、零散不成体系,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等,以上诸因素影响了计算机审计的深入发展。
(二)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与被审计对象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
审计人员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经验的依赖,阻碍了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广泛应用。有的审计人员认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没什么大的帮助,使用计算机还不如自己手工审计快,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上;有些审计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被审计对象在计算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存在着技术困难和理念困惑,仍执着于旧的思维方式、作业方式和作业流程;有些年长的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应用操作能力欠缺,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方能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而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由于经验和系统设计、程序开发技能的缺乏,也不能有效应用分析程序。
(三)以数据审计为主,对信息系统本身审查的少
在商业银行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实践中,以信息系统安全可靠为前提的,基本上是就数据审数据,并没有对系统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测试和评价,主要体现在:未对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划与组织方面的策略、政策、标准、程序和相关实务进行评价;未对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技术基础设施与操作实务的管理和实施方面的有效性及效率进行评价;未对逻辑、环境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未对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计划以及对应用系统的开发、获得、实施与维护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流程进行评价等。因此,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缺失使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始终徘徊在较低层次。
三、完善计算机辅助审计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全面适应金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制度建设
为确保审计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商业银行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操作,严格管理,严防泄密,从而促进计算机审计规范化操作。首先,建立审计数据信息采集制度,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并对数据采集的时间范围、内容范围、数据字段的设置、数据格式的定义、数据完整性及真实性的标准作出相应的规定;其次,要建立数据转换制度,制定统一的数据转换标准,以保障数据转换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及能被审计软件引用;最后,建立数据信息交接与留存制度、审计人员数据信息保密制度、计算机审计办法与操作规程;计算机审计发现问题或疑点的确认制度等与安全保密环节相配套的制度规程。
(二)加强机构建设
商业银行要采取对外引进与对内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满足审计信息化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即把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等技能,适时交流非现场审计方面取得的经验,造就一大批既懂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审计人员,以适应非现场审计的需要。
(三)开展对信息系统控制有效性的审计
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开发过程。调阅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项目研究开发总结报告,审查系统开发是否符合国家软件工程的规范和系统安全性要求。2、审查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运行情况。测试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备份是否完整、及时,测试在现实运行中数据处理的可控性和准确性,评估系统运转能力。3、计算机系统权限控制测试。测试系统权限设置和职责划分的合理合规性,测试授权和审批是否按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及授权活动的控制是否有效,防止信息资产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披露、修改、损坏或丢失。
参考文献:
[1]李艳辉.计算机辅助审计初探[J].中国工会财会,2000(02)
[2]苏珉.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湖北审计, 2003(1)
[3]陈哲.试论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4]赵录贵.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10)
[5]李景泉.我国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J].商业经济,2006(4)
[6]陈伟,张金城,QIU Ro-Bin.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AATS)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7(10)
[7]徐阳.对计算机审计发展若干问题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6)
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4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课程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如何培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的人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已成为目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面对现今《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以及实验难度大的境况,根据多年在大学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亲身体验和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探索,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验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1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结构本来很直观,但是由于网络设备比较昂贵,许多院校缺乏网络实验室,较大的网络中心管理十分严格,所以对于许多普通学生来说交换机、路由器等十分神秘。在讲课中,作者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带进教室,在授课中辅以实物进行说明。因为学校没有网络实验室,专门在某大型网络中心拍摄了其中心机房视频,包括无间断供电设施(UPS)、机房专用空调、高档机柜以及光纤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通过逐项对其讲解,使学生对各种网络设备有了感性认识。由于用传统方法讲解计算机拓扑图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了本学校的网络拓扑图,结合前面的网络设备视频进行讲解。因为多媒体课件比较生动,又由于自己学校的网络更贴近实际,而且学生已经对各种网络设备有了感性认识,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容易。这种方法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吸收教授内容;二是使学生对真实网络环境有所认识,拓宽了眼界,为以后择业打下基础。
2 完善教学内容,增添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新的网络标准不断推出,一些新的内容应充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无线网技术、ATM技术以及IPv6技术等,书上没有介绍,老师应该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论性较强,适当地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时候,可以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邮政系统结构作对比,把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比做信件邮递原理,这样网络体系结构的含义就会很容易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的难点和重点,也可以联系到实际的中间语言。比如两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一个是中国人,会说英语和汉语,另一个是法国人,会说法语和英语。那么英语是他们交流的工具,英语就好比互连异构网络的IP协议,这样IP协议的概念和作用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就会很清晰了。类似的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还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之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营造工程实训、研究型学习教学空间,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营造工程实训的教学空间。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过程,涉及到不同设备和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由于其需要大量的网络实验设备,且设备的更新又非常迅速,所以大部分学校建不起这样的实训基地,部分已建起实训基地的学校又面临不断更新设备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矛盾,一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企事业单位网络中心等,邀请网络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讲解他们选用的相关网络设备、网络技术和采用的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参观后写出总结报告;二是让学生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活动,在工程实际中完成工程作业,并以实训报告作为这一环节的考察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校不需要建立实训基地,无须大量资金投资,学生就可以看到、了解到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同时给学生创造一次走向社会的锻炼机会。
3.2 营造研究型学习教学空间。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创新能力。为此,把探索性实验开发环节设计成一个研究型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空间。积极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实际的开发与研究活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枯燥、深奥难懂的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素质,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际开发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4 重视效果评价
学生实验的效果如何?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并不是很清楚,忽视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的效果评价,会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最终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效果评价分为三部分:
4.1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
4.2 方法交流,让学生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从而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以达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的目的:
4.3 总结归纳,对实验中好的做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归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学生中的共性错误,及时解答或演示操作加以纠正,以便学生在下一次上机实验能更正错误。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各抒己见,不贬低不取笑学生不成熟的问题,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王绍卜.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01)
[2] 李成忠.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3] 陈观林 ,杨起帆. 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05,(08)
[4] 曹慧英,蔡芳.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5] 李成忠,.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5,(06)
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5
关键词:就业;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84-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前10个专业中就有计算机专业,并且,实际签约工作的专业对口率约为68%,即只有四成左右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工作。这些是全国所有高校的统计数据,而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1 就业难的原因
经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模式概念化。
全国有900多所大学有计算机学院(或系),均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并且很多院校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即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这就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的现象。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学了不少,但都是蜻蜓点水,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所以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没有体现出层次性和差异化,没有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观。
2)培养内容与社会脱节。
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多年不变。IT业界当前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在课堂上很少涉及,再加上实践教学或实习环节较少,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更何谈积累实践项目经验。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会产生落差,致使就业率下降。
2 新培养模式
针对上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笔者提出了一种创新培养模式。
2.1准备工作
新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自愿参加的教师2~3名,计算机专业大二年级学习上进的学生5~10名,并向学校申请一个空闲教室,搭建配有网线和交换机等简单设施的实验环境,达到师生每人一台计算机的要求。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工作和学习,并开展所有的专业实践工作。
2.2培养目标
新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或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技术,教师就传授什么技术;当今社会哪种技术比较先进,比较实用,学生就学习哪种技术。
不过,紧跟技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企业需要的新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没有,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的形式有看书、技术讨论会等。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将该技术知识应用到项目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
计算机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有很多的分支方向,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目标或方向。实验室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学生较早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例如,第3学期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学过的都是专业基础课程,对自己的方向不明确,就可以通过和教师或者学长(上一年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项目工作、所采用的技术和能力等,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若某位学生有美术基础,并爱好设计类工作,教师可引导其向软件设计,或网页设计,或动画设计等视觉设计方向发展,并帮助其制定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计划。若某位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掌握得很好,也比较喜欢编程,教师可建议其往软件开发方向发展,并在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安排其对应的工作,以此来提升对应的专业能力。总之,每个分支方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明确的目标,在结合兴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快速发展。
2.3项目实践
项目实践是检验学生技术掌握程度的最好凭证。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参与企业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在其中担当部分角色,并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自身参与部分的计划和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新技术是否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是书本及课堂教学无法接触到的。这些实践经验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工作都是宝贵的。
项目的来源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网上招聘信息或已毕业同学介绍等方式寻找。实际项目有时间限制等硬性要求,因此可以督促参与的同学尽全力完成,进而提高学习及工作效率,也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在项目开发制作的工程中,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担当项目经理或者开发成员的角色。总之,教师要了解学生参与制作的大致情况,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解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由于纠结于某个看似很困难的问题,而耽误项目开发的时间进度。
项目的选择要尽量小,不要太大。因为大型项目一般不会交给学生来做;其次,较大的项目开发过程较长,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果,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小的项目,学生比较容易实现,又可以积累经验,还可以提升自信心。还有,项目的选择也要结合实验室现有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即选择现有学生确定的专业方向中的一个。或者,先选择较大项目中的某个分项目,待实现后,再逐步完善所属的大项目。
2.4管理方式
经过3年的摸索和实验,提高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划分小组。
按学生的学习及工作进度划分为2种,一种是学习小组,一种是项目工作小组。
每个来到实验室的学生都是自愿并且经过简单考核通过后进来的。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要有上进心。一般地,学生在大学第3个学期初进实验室,此时进入的是学习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确定某方向的学习小组。若还不能确定,就暂定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为方向。
划分小组的具体做法是:实验室教师按照技术方向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比如网络构建或网络建设相关的分为网络学习小组,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方向的分为一个小组等。小组内成员间的交流有益于技术的增进,取长补短。每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学习小组成员不超过6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一般为期一个学期。然后,由指导教师定期召集小组成员“开会”,检查每人在当前阶段内的学习情况,并互相监督。
在大学第4个学期,某些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可进入项目工作小组,尝试参与项目实践,在项目小组中提早磨炼并积累经验。到了第5个学期,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某个项目工作小组,参与项目实践。项目小组也需要定期“开会”,向大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其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交流和讨论,并促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结束时,小组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包括技术路线、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项目分工及意见、项目需求分析和成果等。总结报告中包括的实践经验,为新来的学生提供学习参考和帮助。
2)资料记录。
实验室对每个新进入的学生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即填写“基本情况记载表”。目的是将其目标和自身特点记录下来,等到学生从实验室毕业后,与之前进行对比,检验是否有进步。
每个从实验室毕业的学生填写“成员评价表”,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的评价,指导教师对该学生进行的评价。此表与“基本情况记载表”的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体现该生在实验室的整个学习阶段里,在技术及经验方面的进步和积累,对其就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的日常工作日志,是对学生及其项目工作的记载,便于教师的管理,也便于对学生的督促。
3)日常管理。
实验室就是一个模拟的企业环境,需要日常管理规范。比如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室中不允许进行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
4)专题技术讨论会。
每学期定期开展1~2次专题技术讨论会,邀请已就业的学生,讲述自身在就业或工作中接触的新技术、新困难等,现身说法,告诫学生们平时积累哪些经验比较重要,平时看哪些书比较高效等,激励学生学习进步。
5)鼓励学生参加校外举办的IT行业技术比赛。
参加计算机软件比赛或者IT领域技术比赛,和参与项目实践一样,也可以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若参赛项目较大,就必须有教师指导。
3 试验结果
学生经过实验室的学习和工作后,在就业时其优势获得明显体现。通过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收集时间是2011年6月),得到如下反馈信息。
第1年参加实验室的学生,是计科2005级的11人,其中有1人还未毕业就被企业招走,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其他人在毕业时都顺利找到工作。
调查问卷中抽取第1年参加实验室的3名学生,数据显示如表1所示。
第2年参加实验室的学生是计科2006级的7人,在毕业时都找到工作。
抽取几名同学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如表2所示。
第3年参加实验室的学生是计科2007级的3人,计网2007级的3人。其中有1人在大三时,就被企业招走,从事手机游戏的开发工作,其他人在毕业时也都顺利找到工作。
抽取几名同学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如表3所示。
将前3届所有参加调查问卷的实验室学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如表4所示的统计结果。
另外,目前在实验室中的计科2008级和2009级的学生中,也已经有人被提前预订到企业参加实习工作了。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过实验室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比同龄的学生在就业及工作方向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并且具备行业更深领域发展的潜力。
计算机实践总结报告范文6
【关键词】测控专业综合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 综合实践模式 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29-02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过渡,教育活动的目的也由过去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或者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要求教育形式、内容及教学活动的各环节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教委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并于1998年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专业调整后,本着以一级学科办专业的精神,仪器仪表类的十几个相关专业,如检测技术、自动化仪表、精密仪器、光电信息等,被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简称测控专业)。该专业的诞生标志着仪器仪表人才宽口径通识教育的开始。
我国现有180多所高等学校设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由于各学校原来的相关专业情况和发展历史不同,所以现有办学条件、专业规模、教学水平也各不相同。从专业方向来看,由于各学校原来的服务对象不同,现在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招生情况来看,近几年测控专业的学生构成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业市场低靡和该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造成的。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前身为精密仪器专业,设立于1986年。多年以来,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实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了多版教学计划的修订。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本专业已逐步形成了以光、机、电、计算机为学科基础,偏重于光机电一体化结合,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培养特色。近几年来,在专业内涵改变、大学理念更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首都城市创新战略一系列背景下,我校测控专业教学团队又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实践,完成了多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测控专业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测控专业综合实践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适应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最新版的测控专业培养计划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以及独立设置的专业教育、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测控专业综合实践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设计之一,它是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之后、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整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的最新技术进展,培养并锻炼工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在当前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的毕业设计环节受到了一定影响,工科专业的学生往往有到就业单位进行实习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毕业设计之前的测控综合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训练,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学生就业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由多学科交叉形成,其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以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而形成的综合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仪器仪表已发展成为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具有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
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结合市属市管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服务面,为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更新、覆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复合程度越来越大、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强,探讨建立一种
适当的专业综合实践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对专业综合实践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历届测控综合实践实施总结
从1998年开始,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开始了对测控综合实践实施方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以下对历届综合实践实施方式和效果进行总结:
开出时间:整个测控综合实践持续时间为三周,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最后三周或第八学期初最早三周集中进行。
实践内容: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基础,选取典型的测控系统或测控仪器,安排学生在了解整体构成和设计思路的前提下进行系统或仪器中某个具体模块的设计、调试。曾多次采用的题目包括:51单片机恒温控制系统;PLC物料分选系统;步进电机速度测控系统;伺服电机闭环速度调节;语音信号光电调制;激光测距;激光三角法测量三维面形等等。这些系统或仪器都是光、机、电、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典型应用实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首先了解系统整体性能和模块组成,然后根据安排自己动手设计其中的光路、机械部件、电路、程序模块等,模块调试完成后嵌入原有系统并进行整体调试。
组织形式:测控综合实践采用分组方式进行,参加指导的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3~9名不等,根据教师所指导题目可用设备情况确定。每个小组中的同学分工合作,各人负责不同模块的设计调试。学生确定分组以后,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系统原理、组成及模块划分等情况;之后由学生查阅资料进行2~3天的设计;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阅后学生进实验室进行实际调试;最后一周,学生在调试的同时撰写正规设计报告;最后1~2天安排验收和答辩。
成绩评定方式: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即设计调试过程;调试结果;设计总结报告;答辩。
取得的经验:测控综合实践所采用的题目都来自于工程实践,学生通过该环节较好地锻炼了工程设计和调试能力,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对测控综合实践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创新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外,每个题目都是多门课程的知识综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还将相关的专业课程“串”在一起,巩固和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各种设计工具。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①学生要在短短三周之内深入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具体模块的设计、调试往往比较困难,尤其是扩招之后。如果降低难度则等同于一个大型实验,起不到专业综合锻炼的作用。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分析、设计、调试、总结、报告书写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这些环节分摊到三周之内过于紧凑。②教师工作效率较低,每人只能指导几名学生,且需独立向学生讲解光、机、电、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
多届学生完成测控综合实践环节后,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该环节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但因为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测控综合实践的继续实施遇到了较大困难。
四、新的测控综合实践模式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2008级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强调了对学生专业工程能力的训练,也更加明确了测控专业综合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广泛调研,借鉴国内其他院校专业综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国外面向工程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对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实践模式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过修改的测控综合实践实施方式概括如下:
1.时间安排:测控综合实践第七学期进行。第七学期初向学生布置设计任务,安排指导教师;整个学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散设计和调试;学期末安排两周专用时间进行联调、验收、总结、答辩。
2.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见附表)。
3.组织方式:集中开展和分散开展相结合。测控综合实践按80个学时计算(折合每天8学时,一周40学时)。按照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中的规定,其中的第(1)、(2)、(3)、(4)项在第七学期的第3~15周分散进行,第(5)、(6)、(7)项在学期末安排两周集中进行,即学生在学期初确定自己所做题目(每人一题,或多人组成一个设计小组,不同题目由不同教师负责指导),之后根据课程安排和实验室可利用情况在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散设计、调试,最后两周进行集中调试和总结。
4.教学方式:学期初由教师集中讲解课程设计任务、设计要求等,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查阅资料制订设计、调试方案;学期中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系统分模块设计和调试,教师负责答疑等指导工作;最后两周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系统联合调试,根据调试结果和中间的实验数据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5.考核方式:根据学生查阅资料情况、方案设计、调试过程、最终调试结果、设计报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其中方案设计、调试过程、最终调试结果、设计报告、答辩各占20%。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8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
3 王代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25~128
4 宋爱国、况迎辉.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48~51
5 张文娜、熊飞丽、叶湘滨、罗胜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6):33~35
6 祝学云.测控技术综合实验的设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5):46~48
7 向 欣、王永骥.测控与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119~122
8 吴天凤、杨洪涛.测控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85~87
9 王桂梅、吴炳胜、柴保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