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调研报告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铁调研报告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铁调研报告总结

地铁调研报告总结范文1

关键词:地铁公示语 英译 问题 对策 实证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宁波地铁公示语英译问题与对策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宁波成为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无疑加快了宁波国际化进程,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地铁作为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未来几年也将穿越城市周边区域。为更好的方便国际友人出行,地铁站及地铁上往往会有汉英双语公示语。但笔者在对宁波地铁公示语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发现宁波地铁公示语的英译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公示语不能准确传达信息,甚至会引起国际友人的误解。

二、研究背景

公示语顾名思义是指在公共场合为公众提供信息指示,告示,警示的文字语言。汉语中与之相近的词语数不胜数,比如:标志语、标示语、标识语等。(刘季春,2016:303)目前国内对“公示语”一词认可度较高,由此笔者也采用了“公示语”这一标准术语。

公示语作为一种独特的应用文体,较之其他应用文体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这一点恰好符合当今快生活的信息社会时代。原伟亮认为公示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一种,仅仅运用寥寥文字或简明易懂的图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将必要而有用的信息直观的传达给大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原伟亮,2007:68-70)由此可见,精准规范的公示语英译是何等的重要。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有关交通公示语的英译研究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王树槐(2012)对地铁集团公司提交的译文初稿进行了细致的评论,他认为现今地铁公示语主要有译文不符合习惯,冗复,名实不符,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并就每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原则,推动了地铁公示语的研究进程。池清(2014)以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内陆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汉英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错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罗霄静(2015)对北京和青岛的交通公示语进行了全面分析,他指出北京和青岛交通公示语中存在着词语误用,中式英语,繁琐累赘,译文不一致以及漏译等错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虽然近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不断,但仍主要围绕地铁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展开,从目的语读者的视角看地铁公示语的英译尚无任何实证方面研究。因此,本项实证研究试图通过目的语读者对宁波地铁公示语英译情况的反馈,从目的语读者的视角提出宁波地铁公示Z英译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目的语读者对宁波地铁公示语英译的反馈情况,以回答下列问题:

1.宁波现有地铁公示语的英译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

2.如有不符合的情况,那么其英译存在哪些问题?

3.针对宁波地铁公示语的英译问题,有什么较好的翻译策略能使最终的译本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

(二) 研究对象

参加问卷调查及访谈的为宁波大学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留学生,共74人。

(三)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由12组宁波地铁公示语译文组成,每组是同一公示语的两种译法,其中A代表宁波地铁站中张贴的公示语,B代表笔者完善后的公示语。该12组公示语译文对应五种错误,分别为:语法错误,用词不精准,冗长生僻,译名不一致及中式英语。

其中1、2两题是关于语法错误的,3、4、5三题关于用词不精准,6、7、8三题关于冗长生僻,9、10两题关于译名不统一,11、12两题关于中式英语。

本问卷设计的目的是研究已有地铁公示语英译和笔者完善后的地铁公示语英译,哪种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

2.访谈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结束后,对这些外籍留学生进行了后续访谈,以便在定量数据分析的同时,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访谈的目的是为了确认问卷中所列出的12组译文中的错误点属于哪种类型的错误,同时请受访者提出一些意见以及建议。访谈时间在10分钟左右,围绕以下问题具体展开:

(1) 此题你不选该选项的理由是什么?存在着什么问题?

(2) 这一问题属于哪种类型的错误?

(3) 对于这一公示语,你认为该如何表达更地道?

(四) 数据处理

本研究发出问卷74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笔者实地收集并详细研究分析了宁波地铁公示语语料,发现宁波地铁公示语的英译文本中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总结出宁波地铁公示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语法错误,用词不精准,冗长生僻,译名不一致和中式英语五大问题。

(一)语法错误

在实地收集宁波地铁公示语语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英译存在着语法错误现象。地铁站自动售票机一侧有“禁止携带下列物品”这样一句公示语,其译文为“The Following Objects is Not Permitted”,其中的be动词是“is”,而其前面的名词则为复数形式,很明显的一处语法错误,应当用“are”。同样,地铁车厢内“灯亮铃响,请勿上下车”的译文是“Light on and bell rings,please do not get in or get off”,众所周知,灯亮是个动态过程,显然“light on”并不能强调这一动态过程,应改译为“No boarding or alighting when there is a flashing or warning chime”。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类问题中受访者倾向于选择B,即笔者完善后的译文。同时,多数受访者认为笔者的译文在语法方面更严谨,使他们能够在匆匆行走的过程中抓住公示语中的重要信息点,而不至于产生第一种译法中语法问题所引起的不适感。

(二)用词不精准

众所周知,任何时候翻译任何文本都要高度重视用词是否精准,否则所传递的信息便模棱两可,甚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误解。经过仔细核查,笔者发现地铁站中有不少译文用词不够精准。地铁站的标示将“上一站”译为“Previous Station”,而词典中对“previous”的解释为:You refer to the period of time or the thing immediately before the one t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as the previous one. 笔者认为此处应用“last”一词。

地铁站中“警械”的译文为“Policeweapons”,经查阅并没有该词,应改为“Police Weapons”。

较之语法问题,用词不精准这类问题中受访者的喜好却是不尽相同,受访者对于4、5两题中的两种译文的喜好各占一半。对于第3题,受访者则更倾向于选择宁波地铁站中张贴的公示语“Previous station”。通过进一步访谈,笔者了解到受访者们普遍认为“Last station”包含两种意思:终点站或上一站,这样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因此此处还是使用地铁中现有的文本更恰当。题4是对“警械”一词的翻译,虽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笔者的译文“Police Implements”,但访谈发现多数受访者表示若A选项“Policeweapons”改为“Police Weapons”,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因为“Policeweapons”不是一个词。由此,该译文应改为“Police Weapons”。

由此可得出,公示语的翻译需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很多我们非母语认为是正确的表达方式往往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扰或是他们不曾见过的词语。

(三)冗长生僻

公示语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这能吸引乘客的关注,但笔者在收集宁波地铁公示语语料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公示语太过冗长,匆匆而过的乘客不会将目光聚焦于此,还有的公示语中含有生僻词汇,不够直白。“周边相关信息”的初译中“Vicinity” 一词过于生僻,不够通俗易懂,改译为“Area Map”乘客便一目了然了。“避免衣物、鞋等贴近扶梯梯级边,防止鞋带、长裙围巾等被卡住”的译文为“Avoid clothing, shoes and other things closing to the elevator, steps, to prevent the shoes, skits, scarves are stuck.”此句本义是提醒乘客不要靠近扶梯边缘,因此直接译为“Keep clear of the edge”便足以。

通过统计,我们可得出现今地铁中张贴的英译文本太过冗长,而且一些词语的使用太过生僻,往往不能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相比之下,笔者的译文则更为直观简洁。题7旨在提醒乘客避免衣物、鞋等贴近扶梯梯级边,防止鞋带、长裙围巾等被卡住,即不要站在扶梯边缘,地铁中的译本逐字逐句的翻译不仅冗杂还存在语法错误。受访者也纷纷表示公示语应是简洁且突出重点的。

(四)译名不一致

译名一致是符合地铁公示语语言风格的一大体现。译名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同一类型的公示语有多种英译版本,让人眼花缭乱,况且公示语的英译与写作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使用同义词替换体现出你的英文词汇量很大,而能自如的运用则说明你的水平之高。公示语英译的受众者是广大乘客,就不必如此去简就繁了。地铁站中对于“自动售票”有两种不同的英译:Automatic Ticketing和Tickets,P者认为前者更贴切,更能突显“自动”二字。“当心碰头”和“小心碰头”两句意思相同,地铁站中将之译为“Warning Overhead Obstacles”和“Watch your head”,此处应统一采用后者,后者更简洁通俗。

据统计,题9中选项A和B选择人数相差不大。题9是关于“自动售票”一词的翻译,57%的受访者选择B(Tickets),43%则选择A(Automatic Ticketing)。在地铁车站中这两种译文出现在不同位置,这会给目的语读者带来不便。多数受访者认为A选项较之B选项太过正式冗长,正如自动取款机上的公示语都标明“ATM”,而非“Automatic Teller Machine”。据多数受访者的意见,还是译为“Tickets”较为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习惯以及期待。

(五)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顾名思义,以中式思维英译公示语,使得译文令英语母语读者颇为费解。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逐字逐句硬译以及过度翻译。宁波地铁站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实例。“紧急停车按钮”的原译是“Emergency train stop button”,很明显是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翻译的,其实“emergency stop”本身就含“紧急停车”的意思,所以不需要把“车”再翻译出来,这就是过度翻译。(罗霄静,2015:14)在地铁车厢中有紧急开门装置操作指引,其中有一步骤是“手动开门”,其初译是“Push door open by hand”,而更能被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译法应该是“Open door manually”.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者普遍采纳笔者的译文。题11表达的是“紧急停车按钮”,地铁中的译文(Emergency train stop button)只是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逐字翻译,73%的受访者表示“train”一词是多余的。题12表达的是“手动开门”,受访者认为选项A(Push door open by hand)和B(Open door manually)意思虽相同,但B选项的译文更合乎逻辑和习惯。

五、结语

汉英双语公示语作为指引英语读者出行的指南针,势必不该漏洞百出、闹笑话。 因此,做好宁波地铁公示语的翻译显得至关重要。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注重中西方语言表达差异性。语法结构不正确,用词不准确及不符合逻辑等问题将直接导致公示语译文意义模棱两可,深究其因便是译者没有足够重视并完美处理好中英表达中存在的差异性。因此要注重英语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特点,选词时要精确无误,句子要简洁易懂。

第二,选择恰当翻译策略。在翻译文本时,要注重多种翻译策略的结合,可以直译、意译,甚至可以是音译(如地名)。最重要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的译文都要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期待。

第三,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工具书以及英语国家已有的交通公示语。译者可以借用权威书籍作为翻译参照样本。其次,译者还可借助权威公示语研究网站等作为公示语英译的参照,避免译文中出现目的语读者不曾见过的表达。

双语公示语作为城市跨文化交际的心灵窗口,彰显的是城市接待国际来宾的待客之道。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双语公示语来擦亮和装点这扇心灵之窗,提高宁波地铁国际语言环境,尽全力营造“native”的语言环境,给英语读者带来身在异乡胜似故乡的全新体验。

参考文献

[1] 池清.国内公共交通领域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D].湖南:华中师范大学英语口译系,2014.

[2] 窦卫霖,祝平.对官方口号翻译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09(5).

[3] 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 [M].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4] 罗霄静.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调研报告――以北京市及青岛市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翻译系(专业学位),2015.

[5] 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1).

地铁调研报告总结范文2

北京朝阳光华路嘉里中心。7月30日到9月28日。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我有机会走进北京CBD的中心写字楼,接触月薪几万的牛人,学习源于课本却远远高于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什么叫上班,什么叫全职工作,渐渐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原来,在困窘和丢脸中成长的日子,很棒很刺激。

一次下载引发的血案

我所在的Acxi(化名)是全球顶级的数据库营销公司,专门为客户分析销售数据并提供商业建议。因为数据敏感性的缘故,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并只能使用公司配备的台式电脑。

第一天上班我那个高兴,咱也是有办公桌有电脑的人啦,再也不用背着14寸的笔记本每天挤地铁了。输入自己的名字,输入设好的密码,咔嚓一回车,电脑提示“系统正在为你准备桌面”,真给力!但是接着问题来了,因为公用机的系统是标准配置,浏览器只有IE,而不是我习惯使用的火狐firefox。哎,算了,忍着吧,我开始想。可是一登陆gmail邮箱,显示打开失败,因为浏览器不支持时,我无语了,这也太不先进了吧。这时候,就是这时候,本来我应该问问就坐在旁边的管理员Cathy小姐的,可是又不好意思张嘴,她已经为给我办门禁卡忙了一上午了,怎么好意思再去麻烦人家?于是,我虽然知道公司不允许私自下载软件,却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点了google chrome 的下载按钮。下载,安装,启用,一切顺利,我刚要偷笑,突然,电脑黑屏了,提示C盘格式化!这是什么情况?第一天实习不要就这么吧?我试图重启机子,可是打开不到5分钟,又黑屏了。没办法,只能找管理员求助了。Cathy很无奈,但是仍旧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跟我说:“Amber啊,以后不要随便下载东西,有需要先跟我说一声吧。”作为自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我,羞得真想钻地缝里去。

这次事件造成的后果比我想象的还严重。不光是我在被分配到另外一台电脑之前,一上午对着桌子没事干,而且因为IT部门的人员休假,被我整崩溃的这台电脑闲置了一周,直接耽误了另外一位实习生的使用,拖了整个客户项目的后腿,致使提交给客户的月度报告晚交了10天。虽然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下载个浏览器为什么会搞得电脑瘫痪,但是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会在采取行动之前好好问清楚,多问问题总比让那么多人给我收拾烂摊子好上百倍。

为啥公司都要有经验的人

实习第二天的时候,我被调去为某国际银行项目组做一款信用卡的市场调研。这样的调研,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只要具备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从网络上大量的资源里找到这款信用卡的潜在竞争对手及其综合排名、发放明细、市场份额等就可以了。怎么说咱也是学信息管理的人,再加上美国一年的交换生经历,英语和数字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没想到,在做呈现给客户的PPT时问题出现了。我按照在商学院做报告的习惯,把关键的高级学术词汇放在前面,再贴上相关数据和参考资料,无需把文字修饰得多精美,学过的人都能看明白。于是乎,倍儿骄傲的,我就发给了经理。结果,还不到一小时,经理的电话就来了。我本以为他是来表扬我的,没想到经理一开口就是犀利的批评:“你的报告里怎么都是市场专业词汇?怎么一点归纳总结的话都没有?我看了半天不知道你的调查结果想要说什么!”

开始我还不以为然,想着老美都是这样写PPT的,你还挑什么毛病呢。后来听着听着慢慢也发现了问题,我报告的前二十页的格式都先是对某种信用卡的介绍,接着罗列了发卡银行、用卡权限和客户权益,最后加上一大串的用户评价,虽然看起来的确很详细,也显示了调查员的工作量,但是这种报告和学校里写的确实应有所不同。经理告诉我,听众是客户,可能来自对方公司的各个部门,也许他们有一点相关背景,但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这么多数据到底是干嘛用的,他们需要的是宏观的框架,战略性的结论。

在听完经理的建议后,我在调研报告的前边加上了此次调研的目标寻找潜在市场份额,并详细罗列了该公司在大中华区域范围内10家竞争对手银行的名称,以及每家银行信用卡的市场份额,然后在报告的中部加上对各种现有信用卡的对比,再把每种信用卡的详细信息作为附件放在了报告最后。经过这样一次大改,客户看完报告反馈说很满意,他们需要看到的指标面面俱到,对数据的分析也合情合理。

经过这件事,加上有次因为临近下班毛毛躁躁,将6月份的数值放进了7月份的报告里,导致一位孕妇同事陪我加班到深夜,我开始慢慢理解了为什么好多公司招人都需要几年的工作经验。在学校里学得再好再高端,还是多少会和工作脱节。所以尽早接触实际岗位,看看最常用的软件,学学发邮件的套路,练练沉着冷静的做事风格,琢磨琢磨跟客户打交道的口头和书面语言,对于即将找工作的我们来说,受益无穷。

数据是老大

记得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教授曾问,像雅虎这样已经不再专注做搜索引擎的网站,它拥有的最大的卖点是什么?答曰,数据。可别小看咱们去超市发或是去屈臣氏的每一张小票,那一笔笔的交易记录可是商家发掘机遇,增加未来销售额的杀手锏呢。

以前在市场调研课上我也处理过数据,那是统计同学们问卷调查的结果,最多的时候一个年级 300多个人,做完后我已经觉得内容很多也很能说明问题了。可实习到一周的时候,头儿让我把一个数据库里的信息导入做成EXCEL表格,等了10分钟还没出结果,我急了,赶紧奔过去报告说数据有问题,系统卡死。没想到头儿回了一句:“里头有几万条数据呢,你以前没见过吧?”我窘,本来自诩为处理过大宗数据的,这才知道啥叫大宗数据。就像早些年把一张张基本毫无差异的漫画连起来排成电影那样,高级的数据分析员要对庞大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才能总结出某个消费者按月份的购买习惯,某个品牌按季度的销售量,然后再将这些规律转化成商业建议,可以向哪些人推荐哪些商品,哪些品牌可以捆绑销售,哪些货物适合变换大小包装等等。

刚开始时我觉得成天对着一群数据好无聊,很伤脑筋。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除了上个厕所吃个饭,眼睛都不离开电脑屏幕,不离开EXCEL和PPT。可做多了之后,当我开始能看懂每个折线图或是二维表的意思,可以根据趋势图向客户解释实际场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开始习惯性地看到数据就想起它们所携带的有用信息时,不禁开始对数据分析产生了兴趣,种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咱终于也成了走在信息经济前列,把握商业智能的人喽。

地铁调研报告总结范文3

一、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发展概况

2019

年2

月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中明

确指出,要在大湾区内“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并“构建现代化

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大湾区内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

广州明确落实纲要中支持推进建设的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

设,与大湾区内的南沙、前海、横琴等自贸区一道,协同港澳

国际自由港的定位,担负起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规划中的发

展平台职责,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做出自身独有的贡献。广州

临空经济示范区持续作为国家、省、市级经济建设、产业发展

的重要经济功能开发区域,以航空产业,跨境电商、现代物流、

IAB、NEM

等产业为龙头,加速在广州培育具有临空经济特色

的产业发展区域。

作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广州白云机

场综合保税区,是广州推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之

一。白云机场综保区规划总面积2.943

平方公里,分为中区和

南区2

个区块。其中,中区2.296

平方公里,紧邻白云国际机

场;南区0.647

平方公里,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距离白云机

场约11

公里。综保区一期1.159

平方公里于2014

年4

月通过国家验收,并于同年7

月封关运作,二期0.76

平方公里,已于2019

年6

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白云机场综保区已实现“南沙海港与空港”的一体化监管,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核心功能,重点打造“三中心”:全球保税物

流中心、全球保税维修中心、亚太贸易展览销售中心,构建“仓

储物流和展览销售两大主导产业、现代金融和航空培训两大新兴产业、检测维修、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三类补充产业”的“223”

产业体系。机场综保区正以航空物流、飞机租赁和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为突破口推进相关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应用,率先推动空港查验服务费改革,实施“无纸化”通关、“互联网+空港e

通”、跨境电商质量溯源等措施,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检疫、一次放行”,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完善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能,不断提升园区良好营商环境。

自2014

年白云机场综保区一期封关运作以来,已进驻贸易、通关、物流、跨境电商、飞机租赁等各类型企业超千家,

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在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承接

国际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用。在有关临空产业和新业态的带动下,白云机场综保区进

出区业务量连续四年保持增长,2018

年海关实际监管进出区

货值超过640

亿元,区内企业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22.8

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25%。作为现有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国内跨境电商业务模式最丰富、最灵活的区域,跨境电商业务量已连续4年居全国空港首位。目前,仓储物流产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对综保区产业规模扩张影响大,所占比重高,是机场综保区的支柱性产业。

二、白云机场综保区的运营问题

白云机场综保区自2014

年封关运作至2019

年7

月第二期

验收通过封关运作以来,为广州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推进贸

易全球化、便利化提供了较为深刻且成功探索经验。作为全国

在综合保税区模式下探索、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白云机场综

合保税区近年来发展也同样遇见了相关问题。本次调研过程中,

本小组经过资料搜集、座谈等形式,总结挖掘了白云机场综保

区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在制度政策层面上,目前的政策执行具有一定局限性。

具体而言,在综保区的管理方面,还仍然存在政出多头的情况。

综合保税区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按照法律规定该区域管理

属于中央事权,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牵头管理职责由海关总

署承担。2018

年相关机构改革进行之后,海关整合了检验检疫

部门等单位原有功能,形成了“大海关”系统。但具体在每个

综保区内,如白云机场综保区内,是由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管

委会作为管理主体。因此在管理上,形成了海关部门具体的的

职权范围相对较窄,但其为综保区核心关键功能,而管委会则注重综合保税区内有关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事宜;以当地

政府的名义行使行政管理权力,没有对海关的监督管理权,需

要协调、配合海关部门的业务方面的行政管理职权。因此在运

营综保区最关键的两块业务及行政管理两大部分的主管机关不

同,往往在政策沟通方面要花去一定的时间成本。同时,由于

认识上出发点不同,每年管委会会根据海关实际情况管委会表

示新办法会设置一定的细则或管理办法,让监管规则显得冗杂,

最后导致“一线没放开,二线管太严”的局面,来寻求经营的

企业往往无法得到相应便利。

二是在综保区基础设施方面。

由于白云机场综保区属于国

内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园区,因此在现有产业布局上跨境电商、

航空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贡献了主要的经济增长产值。根据

调研情况,我们了解到,技术层面上,跨境电商包含B2C

和B2B

两种模式。(由于B2B

跨境电商物流与一般进口贸易物流差别

不大,这里主要以B2C

跨境电商物流为主)首先,相较传统保

税物流,B2C

跨境电商物流具有货运量大、单位车辆载货量少

的特点。其次,B2C

跨境电商物流的不平均变化情况显著,尤

其在双11、双12

等电商购物节,物流出货量可达到平时出货

量的5-8

倍。再次,B2C

跨境电商物流的周转速度非常快,货

品进出保税区的效率非常高。上述原因造成跨境电商型综合保

税区的货运交通压力较传统保税区大许多。因此,需要在规划

上重点考虑货运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

从调研情况得知,随着综保区区域的扩大和苏宁、穗佳等

物流头部企业的落户,综保区内企业对综保区内贸易功能拓展的需求迅速增加。其中,由于综合保税区拥有进口保税仓储功

能,可以有效降低进口贸易商的资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境进

口商品贸易商希望充分发挥保税优势,在综保区内开展保税展

示和保税交易业务。这些功能区域的设置在全国其他综保区或

自贸区已有先例,如上海自贸区在原外高桥综保区四至范围内

开设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跨境电商O2O

体验中心、名品保税销

售中心等功能;宁波综保区在区内开展进口红酒展示功能。上

述功能对综合保税区的园区环境品质的要求较高,并且需要配

套相应的酒店、餐饮、休闲功能。因此,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上对目前综保区重业务发展轻环境建设的建设思路进行全

面的创新升级。

企业反应较为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综保区范围内配

套服务设施较为匮乏。随着区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境电商

仓库不仅是跨境电商企业的备货仓储空间,同时也是其收发货

的运作空间,工作人员数量较传统的保税物流仓库大许多。传

统保税物流仓库的员工面积比一般为20-30

人/万平方米。而以快消、化妆品、日用食品、服装为主的电商仓库的员工面积比则分别高达110

人/万平方米、100

人/万平方米和70-80

人/万平方米。届时综保区内的员工数量势必带来较大的生活配套需求,由于综保区内不允许建设居住、商业设施,需要在规划上针对跨境电商型综保区内众多工作人员的生活配套和通勤需求进行详尽安排。

三是对综保区未来产业发展升级问题。

在调研中了解到,

随着白云机场综保区的迅速发展,一批物流、跨境电商头部企业的入驻以及综保区二期完成封关运营的利好消息带动,对白

云机场综保区这个全国稀缺的机场综保区有投资意愿的企业数

量迅速增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许多意向企业需要了解综保

区如何提供较好投资奖励或鼓励政策;特别是综保区内是否有

相较于其他不同经济开发区的相关优惠政策。目前,根据空港

经济区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体系,白云机场综保区重点推动总

部企业(含航空总部)、现代服务业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等集

聚发展,给予以下几方面的奖励支持政策:一是落户奖励、经

营奖励、高管人才奖励、企业发展奖励等奖励,此外,整个政

策体系有关内容,均可针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

办”的形式进行政策量身定制。从实际效果看,目前的招商引

资政策可以有效的吸引物流类、电商类以及航空金融类企业落

地,但对于有保税需求的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吸引力较

弱。

另一方面,随着广州空港经济区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世

界经济整体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传统的外贸模式已经逐步退

场,将保税功能乃至自由贸易区相关“境内关外”结合的经济

发展模式正在迅速成长。综合调研情况及企业反馈,很多企业

期望能够在未来综保区内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或实验等保税

研发的工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和经济服务

化新常态,海关特殊监管区也应逐步向高端、高新、智慧化产

业发展,突出向高端加工制造业、生产业、服务贸易转

型发展。保税研发业务的推广,有助于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境

内关外”的特殊区域政策优势,推动区内企业从单一仓储物流产业向研发设计、检测维修、售后服务等两端延伸,促进生产

业发展;通过吸引研发型企业入驻特殊监管区,发挥集

聚效应,推动特殊监管区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充分提升

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在综保区的招

商工作中,招商人员对于综保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了解还不

够深入,例如对综保区这一经济区域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中的带动作用的认识了解甚少,不能够将综保区特点和具体企

业需求相对接。招商过程中,也遇到了招商工作人员对政策细

节掌握不清楚,应对相关问题的咨询反馈不够专业的问题。

三、白云机场综保区的运营问题解决思路

综合来看,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在不长的发展时间内,取

得了在全国综保区行业内具有一定带动及示范效应的发展成

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从实际接触到的数据及实际反馈能够

持续坚定这个信心。但是从长期持续推进综保区发展的角度来

说,本次调研也确实发现许多实际存在的问题。综保区在现阶

段的发展仍然不能完全对标全国综保区发展最先进的上海、宁

波等地,与上海自贸区等自贸先行区的开放水平相比还有更多

进步空间。

针对第二部分提到的三大主要问题,解决思路如下:

一、持续在监管技术及方法改革先行先试上探索

借鉴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跨关区跨部门监管

信息互通,强化监管主体服务能力。区域通关一体化是指原不

同地区内、地区间的海关执法可以互相协作、统一,实现不同关区之间在海关风险防控下的执法互认,跨区域通关更便捷。

在这个体系中,海关对进出口贸易中的风险防控处于非常核心

的环节,区域风险参数成为联调测试的重要内容。区域通关一

体化是一项惠民的有效监管改革举措,实现部门政务信息共享,

避免重复监管,进一步激发活力。加快与南沙自贸区区、广州

保税区、前海自贸区区以及横琴自贸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异

地通关互认。

继续加快完善现有的监管网络技术,实现“系统自动审核

通过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智能化、自动化作业改革,进一

步提高监管效能,最大限度为守法企业提供便利。同时要持续

巩固现行单一窗口制度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适时尽快部署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单一窗口制度

建设设计部门多、业务广,我区应当率先落实跨部门、跨层级

间的协调机制,再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特别是可以参考新加

坡樟宜机场24

小时监管制度,二期工程内完善布置电子围网

工程等补足现有单一窗口制度中协调效率问题。在目前一体化

通关工程全面铺开落实的前提下,抓住空港口岸相较于海港口

岸更注重速度及周转效率的基本原则,加强完善企业分类监管

和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可提高监管效率和促进区内经济

发展。

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以实现货物信息的自动比对。传统

方式航空运货物到港后经过机场货站理货,收货人报关、提货,

转关进入综保区,通过货站的卡口放行后,再经综保区卡口进

入园区。两个区域的卡口分别由机场货站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综保区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并与海关系统对接。要实现货物下飞机

后能直接由机场转运至综保区,必须实现两个系统的数据对接,

即必要的物流信息在两个系统共享和自动比对,使载有综保区

货物的汽车能自动从货站放行进入综保区内,并根据联检单位

的要求完成后续抽检、查验等工作,达到最大的通关效率。由

综保区经机场口岸出口的货物同样需要实现在综保区卡口与

机场货站之间进行数据的自动比对,自动放行。

二、持续拓展综保区业务范围及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着重加强综保区与航空维修业的对接。

特别是航空维修产业在全国规模位于首位,航空维修产业链与综保区功能融合对接应当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航空维修类企业相对设备价值和技术含量均较高,是产业链中具有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延长企业产业链、提高企业抗风险力等均有较大意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维修业务、设立全球维修中心及保税航材交易仓储中心,面向境内、境外客户提供修理服务,涵盖国产与非国产、境内与境外、自产及非自产产品。因此,在政策操作方面,应进一步细化操作办法,放宽维修业务的范围,使更多航空维修企业能面向境内外客户开展维修服务,也能带动我区落户相应产业链上的制造业企业并做大做强,向价值链向两端和高端延伸。

二是可以借鉴美国对外贸易区辅区制度,形成“前

港后区”态势,实现港口作业区、保税仓储区、出口加工区、

对外贸易区的合理布局,使与空港直接相关的产业和功能小区

与空港联动发展,而且与空港间接相关的贸易、房地产、出口

加工、商展、金融中介服务等产业也要协调发展。二是基于共

同经济利益的基础,可以在一些产业和经营上进行合作。将空

港和综合保税区连为一体,以航空口岸国际物流业为核心功能,

发展贸易空运、货代、仓储、商展、信息、金融等业务,为进

出口贸易、国际转口贸易提供便利、优质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促进经济上的一体化运作。三是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适时推

进临空特殊监管区域与机场的协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港一体化。

三、继续加快推进综保区二区相关项目建设

一是园区卡口保障。

机场综保区的卡口建设将本着一流、

科学、便捷、超前的衡量标准,引入智能系统,建设具备国内

先进水平的智能化卡口。同时,配合海关制定智

能卡口操作规程,实现卡口验放车辆有章可循,关员操作有据

可依;建立应急处理制度,制定卡口应急人工处理流程及后续

操作流程,减少即决式处理;定期进行机房维护、系统检查,

增设专业高清通道摄像机、高配置计算机等设备,运用监控手

段进行统一高效管理。

二是查验平台保障。

机场综保区的查验平台将严格按照海

关总署《加贸函〔2010〕19

号》文件标准要求建设,包括海

关物流申报系统、海关辅助监管系统、海关核查核销系统、查

验场站管理系统、口岸业务联动系统、检验检疫物流申报系统、

检验检疫辅助监管系统、卡口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以

实现区内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满足海关的有效监管

和高效管理。进出园区货物的查验统一由海关等查验部门负责

实施,协助海关等部门做好查验平台用水用电、

环境卫生、查验车辆以及待检车辆的管理调度等综合服务。

三是生活服务保障。

将在机场综保区南区开发

建设人才公寓,在机场综保区中区开发建设园区系列配套载体。

各类配套载体的建设,将充分考虑入区各单位以及进驻企业的

实际需求,为各企业员工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包括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社交等服务,改善员工生活环境,解决企业

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

四是交通出行保障。

一方面将与广州市公

交公司进行协商,争取开通经过园区并连接地铁站的公交线路;

另一方面,拟通过租赁外包方式开通园区到机场南地铁站和钟

落潭地铁站的接驳班车,其中机场综保区南区待钟港大道建成

后再考虑开通到机场南地铁站的接驳班车。以解决园区内员工

的上下班交通出行问题。

五是其他物业保障。

一是做好基本的供水、供电、网络、

通信等配套保障;二是做好电梯、供配电、给排水等物业设备

设施的管理维护;三是配合海关做好来访、停车、巡逻等公共

秩序维护;四是做好仓库、人才公寓的消防管理;五是对园区

地铁调研报告总结范文4

20xx年来,全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全年的重点目标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好“三个突出”和“三个加强”,即突出预防为主,突出加强监管,突出落实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强组织协作。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政府“安全生产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比较平稳发展态势。为做好全年建筑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动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20xx年一季度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xx年一季度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4起,死亡14人,去年同期共发生事故7起,死亡10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00%和40%。其中南京8起8人,苏州3起3人,常州1起1人,徐州1起1人,南通1起1人(另有盐城1起3人,因事故发生地为经济开发区,没有列入安全、质量监管,不计入安全控制指标,事故类型为脚手架)。从事故类型看,均为高处坠落14起14人,坍塌1起3人,从事故发生城市来看,南京、苏州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两地共发生事故11起,死亡11人,分别占全省事故和死亡人数总量78%、78%。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1月份事故4起死亡4人,2月份事故2起死亡2人,3月事故8起死亡8人,除2月份为春节停工期间,整体数据呈线性上升趋势。

(二)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情况,研究部署20xx年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召开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2月22日,我厅在南京召开了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回顾及“十一五”期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判形势,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会议通报了省级“文明工地”创建情况;观摩南京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现场及动态管理gps系统;进行了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统一标识佩戴仪式;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分别就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做了交流发言。会议邀请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省政府办公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同450余人参加了会议。二是组织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看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3月1日按照《关于召开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通知》(建办质电〔20xx〕4号)来电的精神和要求,我厅积极落实组织好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客部门和部分企业从事安全管理人员收看电视电话会议,我厅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厅长均参加会议,全省共设分会场56个,参会总人数3050人。会议认真听取了郭允冲副部长和姜伟新部长重要讲话。三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根据省安委会确定的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我们在考虑各地工程建设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目标进行分解,下发了《关于下达20xx年全省建筑业安全生产控制目标的通知》(苏建质安〔20xx〕163号),建立了全省建筑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各地建设主管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与所辖县(市、区)及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三)扎实开展全省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做好全省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年初我厅制定《20xx年江苏省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年分季度分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一季度整治内容为建筑施工春节后复工开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保障性住房综合检查。2月中旬我厅对一季度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在各地检查的基础上,我厅在3月上旬,分5个检查组对全省建筑开展情况进行了巡查。共计随机抽查在建工程83个,其中保障性住房工程26个。从节后复工开工检查情况看总体较好: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到位;复工开工检查目标部署到位;复工开工检查工作行动迅速到位;保障节后复工开工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工作程序规范有序到位。从保障性住房综合检查中,各地对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工作均高度重视。能够做到:抓源头,通过把好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和安全监督关,确保履行基本法定建设程序;抓检查,通过强化巡查检查,对暴露出的问题隐患,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做到隐患整改专人负责跟踪监管;抓责任,通过加大对质量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主体依法处罚力度,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安全责任制得到落实;抓验收,通过完善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特别是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强化治理住宅质量通病力度,提高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巡查中,厅检查组共发现各类问 题356处。并对存在问题较多的13个工程项目及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进行了通报。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得到有效加强。一是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继续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受理、审核及发证工作。同时,提升了服务企业、行业的理念,实行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绿色通道制度,加快了办理速度。20xx年一季度,全省共计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7个批次,向符合要求的263家建筑施工企业及时发放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三类人员考核3期,对通过安全生产考核的57920名有关人员发放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组织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3个批次,对通过考核的21564名有关人员予以发证。二是进一步规范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单位的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一季度,对发生的起死亡事故所涉及的21家施工企业进行了处理,其中对19家省内建筑施工企业,发出了处罚通知,暂扣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对省外在我省发生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2家建筑施工企业,按规定及时向属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通报。三是严格把关事故发生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恢复工作。根据《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管理办法》和出台的《关于加强对发生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复查工作的通知》(苏建管质〔〕34号),进一步规范了发生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复查工作,要求事故发生企业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整改,待其安全生产条件达到要求后方可恢复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五)深化文明工地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水平,将文明工地创建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活动相结合。1月份对四季度申报省级文明工地的项目进行了现场考核、安全知识考试和安全事故、被通报情况筛查,符合省级文明工地标准的项目共430项。对下半年省级文明工地项目进行了审定,对通过审定的823个项目进行了公示、发文表彰。在20xx年第一次文明工地现场考核中,我厅对各地文明工地审报项目加大了初审力度,对不符合审报要求的项目进行了筛除,目前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中。通过创建文明工地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现场的防护水平,实现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人的作业、生活条件。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现场监督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推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一是开展统一标识发放工作。20xx年2月份,在南京召开的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全省安全监督人员统一标识佩戴仪式,目前,已完成对全省大部分安监机构统一标识发放工作。二是完成岗位证书发放工作。在对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1469名人员系统培训后,现已对考核成绩合格的1398名监督人员,颁发了安全监督人员岗位证书。三是继续加强监督业务培训。为提高我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现场监督能力,3月份,开展了对盐城、连云港地区安全监督机构现场监督人员专项培训工作,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业务交流,开展了现场互场工作。下面将分批次、分专业对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工作一线的监督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四是落实整改考核中发现问题。根据《江苏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对考核中未达合格等次的28家(基本合格19家、不合格2家、不具备考核条件的7家)监督机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各地切实按照整改通知书中提出的问题,对单位和人员资格、工作场所、办公配置、仪器配备、车辆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加大督办力度,确保按时整改到位。五是完成了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资料的标准化提升工作。1月份为加快各地现场监督人员对新监督档案的理解和使用,下发了《江苏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档案》使用说明。为规范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组织人员编制了全省统一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并分册下发各地有关单位征求修改意见,并对征求意见组织讨论不断完善,计划在本月推广使用。

(七)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完成相关调研、征求意见工作。一是配合完成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工作调研工作4月中旬,住房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王树平副司长一行五人在我省就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工作进行了调研,分别先后在南京、无锡召开座谈会议。我厅向调研组作近两年来全省建筑事故查处工作情况汇报。南京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泰州市、无锡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并就各自辖区内近年来发生的建筑安全生事故典型案例原因分析、事故查处工作遇到问题、围绕安全生产相关建议作了发言。我省部分特、一级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企业代表对事故处罚、责任追究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方面的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诉求。二是配合建设部安生办完成了“建筑业百亿元增加值事故死亡率”相对指标的调研工作。在调研结束后,建设部安生办近期下发了调研报告。考虑到全国各地区间工程建设的规模有比较大的差距,为客观反映的安全生产水平状况,今后,将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绝对数外,研究增设“建筑业百亿元增加值事故死亡率”相对指标。三是完成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领导施工现场带班管理规定》、《建筑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办法》和《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办法》三个文件的征求意见工作。

(八)认真开展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基础性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对建筑施工特种作业6个工种8本教材的编写、审定工作。教材已印,将下发各地用于下一批培训考试。二是研究制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考试基地动态管理意见,在征求各地意见后即将公布。三是对部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工种实操模拟器材进行调研,召开加强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基地建设座谈会。四是对“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进行调整更新。五是完善了针对现场监督人员的“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施工用电”培训课件,组织专家审核“脚手架、深基坑”培训课件。重点包括现场监督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施工现场检查要点与检查方法等。

二、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市场主体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薄弱。部分施工单位和工程项目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未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必要的技术交底,直接导致违反质量安全强制性规范标准,造成质量安全隐患。部分工程监理单位未能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制止。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施工现场各种隐患仍大量存在。

2、建筑市场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工程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未经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情况仍然存在。由于这些工程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往往是“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不买票”,导致质量安全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例如:1月15日,由射阳振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江苏青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厂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脚整体坍塌事故致3人死亡,该项目为经济开发区项目未履行质监安监手续。工人在砌筑外墙时,脚手架上的砖块堆放过多,超过了实际承载力,导致架体坍塌。此外,建筑市场不规范,建设活动中仍不同程度存在违法分包、任意压缩工期、安全经费投入不足、随意降低质量安全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有些行为直接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3、安全监管力度与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面对当前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特别是一些超大体量、高技术含量工程的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安全技术风险,对工程安全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监管队伍人员的素质不高、技术手段落后,加之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督经费尚未得到全面有效地保障,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督力度,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三、下一步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做好全年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和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积极防范和有效遏制重大、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促进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创造良好的基础。

(一)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各项活动

要按照《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各项活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强组织协作。一是加强层级督查。为更好地指导督促各地做好“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各项工作,我厅将适时组织开展全省建筑安全监督检查,并在各地开展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对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地区的督查;二是结合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继续开展以防范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为重点的建筑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工程项目。

(二)深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

加强宣传贯彻国发23号、建质164号、苏政发136号文件精神,加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快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针对建质[]164号文中5个方面的16项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抓好贯彻落实。重点三项制度的落实。一是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领导带班对于及时消除隐患、排除险情,作用十分关键。要督促落实项目领导施工现场带班制度、带班生产交接制度、带班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对项目领导带班的检查制度,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加领对施工企业和项目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情况的检查,发现未建立相应制度或落实不到位的,按规定进行处理,今年,为进一步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我们将在南京、无锡、徐州、常州、扬州5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率先推行gps定位系统,并逐渐在全省推行;二是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重大隐患持牌督办,下发挂牌督办通知书,并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信息予以网上公告,督办整改中,严格重大隐患核销和督办解除恢复施工制度;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制度。按照督办要求对全省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情况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对较大及以上事故查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向省级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督办通知书,必须在事故发生后90日内完成事故查处事项,方可解除督办。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针对这三项制度落实出台相关规定,我厅将根据要求制定落实细则,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深化专项整治工作,狠抓隐患排查治理

通过扎实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一是继续开展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治理工作。突出抓好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为重点的建筑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对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加强调查、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5月份我们将开展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调研工作,重点对机械安装、检验、使用、拆卸等几个环节调研,为下一步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奠定基础。二是深化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建筑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种类,按季度分重点时段,有计划、有重点进行专项整治。5月份我厅将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充分利用各市县安监机构人员力量,分三个片区对全省建设工程现场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进行专项整治互查工作。增大专项治理覆盖面,并持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和地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市场综合检查力度。三是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工程监管力度。近年来开发区建设工程事故总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一些建设项目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游离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以外,监管问题比较突出,去年我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建建管[]350号),各地要依法将各类开发区的建设工程项目纳入统一监管范围,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明确职责,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大对各类开发区建设工程检查力度。四是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安全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教育,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将进一步加强建筑对企业和个人许可延期管理工作,通过严把许可环节中对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特别是狠抓对发生事故企业责任人的教育培训工作,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五是加大持证上岗检查力度。加强对“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工作管理,加大持证上岗检查力度和无证上岗处罚力度。

(四)深化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提升文明工地创建水平

我厅已制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各地要加大施工现场推广使用力度,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台帐登记、使用。将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与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相结合。此外,今年我厅将改革文明工地创建管理办法,近期将开展相关调研征求意见工作,修订《江苏省建筑施工省级文明工地评审暂行办法》,对申报标准和考核评审方法进行改进,采取目标管理、挂牌公示等方式;加大创建文明工地动态化、日常化管理力度;改进对部分规模较小装饰、市政申报项目考评方法;提高控制指标的可操作性;提高各方参建主体创建省级文明工地极积性。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场联动

一是加强安全生动态监管。制定《江苏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办法》,建设上下联动的施工现场动态监督网络平台。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反建筑市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列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施工企业负责人、监理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在市县级层面上将打分情况与招标投标相联动,在省级层面上,将打分情况与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处罚相联动。二是加快安监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各地安监机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系统软件、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和科学化的监管手段的运用水平,及时把握企业和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督。三是充分发挥网站的监督管理作用。对忽视建筑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的企业和人员,予以曝光。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要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

(六)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管理提升

一是大力加强监管机构建设。以各地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督促和指导各地进一步落实《考核管理办法》,针对去年安监机构考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主要解决机构单独设立、固定办公场所、专用机动车辆保证、以及制度建设深化等方面存在问题。二是大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通过严格资格条件、上岗培训考试、加强继续教育、加强廉政建设、规范人员行为,进一步提高监督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监督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监督权威”的工程质量安全卫士队伍。今年省安监站的监督工作重点将放在帮助各级安监机构监督人员抓基础工作,加大现场监督基础知识的培训力度。三是积极创新监督模式。认真总结现行监督模式,如监督巡查模式、分类监督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进一步充实完善,并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工程安全监督新模式。四是完成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统一标识发放工作。全面提升监督机构依法监督形象。

(七)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及统计分析工作

将进一步加强建筑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做好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强化事故责任追究,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一是做好及时上报事故工作。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内容和时限,及时上报事故有关情况。对于情况不太清楚、内容不全的,了解情况后要及时补充上报。情况紧急、性质严重的事故,可先电话报告,了解核实情况后再以书面形式上报。今年,我们将把事故传真上报形式改为网络系统平台上报方式,避免事故上报中出现漏报现象。二是积极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认真组织或积极参与事故的调查工作。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建设主管部门的作用,依据国家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事故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今年,我们将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依法追究力度,对生产安全事故所涉及人员的执业资格予以处罚,尤其对建造师、安全员、总监理工程师的个人执业资格、资质的处罚,由重罚企业改为处罚企业和个人并重的方法,将安全生产责任一并落实到执业资格人员上。三是加强事故结案和报送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事故调查情况,积极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做到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报送事故结案情况。四是加强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厅将组织开展度全省建筑安全生事故典型案例编纂工作。分析研究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改进加强各项措施,加大依罚查处力度,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要求,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依法加大对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处罚力度。

(八)大力推行绿色施工,防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

将按照省政府“蓝天工程”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绿色施工管理,制定出台《江苏省绿色施工管理办法》,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地文明施工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扬尘,我厅已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办法》,将在征求意见修改基础上下发各地,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贯彻落实。重点建立建全辖区内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并推广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报监制度及控制责任人制度。要将创建绿色施工工地、文明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与扬尘控制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