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1
关键词:自动化;电子文件;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2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Discussion in University Automation Office
Guan Haoying
(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office automation on the current analysis in document management,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proposed to improve college awareness;enhance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and gradually form a complete set of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ystems office automation and file management;strengthen the office automation and electronic document security work;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other office automation point of view.
Keywords:Automation;Electronic document;Management
办公自动化的出现,一方面加快了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但另一方面信息管理又存在着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共生的问题,解决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管理和旧式的纸板文件管理相互融合,提高信息存储传播的效率,这是信息时代文档管理者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的运用,传统的文件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现代信息化需求,与当今信息时代高效的文件管理极不适应;现在高校中大部分的文档管理仍然采用手工方式与现代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条件下的电子信息管理严重脱节,使得信息资源的存储、共享和传播受到严重的制约。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及其发展
办公自动化(OA)虽然是个新兴事物,但发展速度很快,OA从产生到发展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7年以前,办公自动化业务基本上在单个计算机 上完成,如文字处理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在先进国家的部分办公室得到使用,实际上可称为办公室自动化。第二阶段:1977-1982年,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形成,具有体积小、运算快具有存储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的刀普及,大型计算机和工作张的性价比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组网设备功能逐渐完善,局域网技术也随之成熟,已能将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机和其他智能办公设备联成网络,实现多媒体数据和不同格式数据的综合处理。第三阶段:1983年至今,办公自动化系统得到普及和推广实施,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综合管理和提高辅助决策能力的高层次OA系统已经实现和采用,这种系统采用数据、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的综合通信网络,包含有较强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称之为综合型的OA系统。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电子文档管理的认识不够,系统中的文档没有分类和标签,主次不明确,类型不清晰。文件信息处于混乱状态。即便是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的OA的高等院校校,也存在文档没有归档整理的混乱问题,仅仅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文件存储起来而已,这种管理方式即便是文件不丢失,天长日久,电子文件也会重复存储致使文件泛滥。尚未使用OA网络系统的学校,用电脑进行文件信息管理,也还是处于办公自动化的初步阶段,大部分仅仅是用计算机编辑文档,然后打印出纸版文件,原始的电子文件未被保留,新产生的电子文件不断覆盖,或是存储磁盘因故损坏。由此,对电子文件的系统管理已势在必行。(二)两种信息管理方式没有融合的共生问题。在一些高校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中,各单位利用电子公告、电子邮箱等办公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和传输、存储。但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又打印纸质文件进行归档。因此就产生了重复内容不同方式的数据不必要的共存局面,同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势必受到影响。(三)电子文件的安全问题,使得电子文件的管理受到很大影响。电子信息具有操作简单存储方便和查询快速等优点,但同时也有信息容易泄露、容易丢失、损坏等等不安全部稳定因素。例如电子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中、因此容易攒改、并且容易受到黑客和病毒攻击等弊端。这些都是电子文件管理的隐患。(四)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平台的不协凋不兼容问题。由于不同的文字编辑软件形成的文件不互相兼容,就产生了信息不能夸平台不能流通传播的问题。因此形成了OA系统软件平台开发与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开发的错位,致使电子文件管理困难。(五)信息管理人员对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不够熟悉,缺乏电子文件的管理意识和相关知识。使得电子信息管理出现人为地错误,致使信息混乱。
三、鉴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文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观点
不解决上述问题,高校电子信息管理工作就会因各种原因阻碍办公自动化的推进和发展。在信息时代,高校仍停留在传统的文档管理上,原因是人们已经习惯于了传统的纸质文件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归档只要没有自然灾害,管理过程没有漏洞,操作规范,就能使得信息长期保存。纸质档案的保存和管理,能经数年而完好无损。但电子文件不行,当信息被存储之后,信息就不能和设备脱离。由于电子文档的存储寿命取决于媒体设备,因此将媒体和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与信息长期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也是人们使用纸版文档而不用电子文档和办公自动化的重要原因。当前,要使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只有适应办公自动化的挑战,管理好电子文件,使之为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那么如何实现利用OA进行电子文档管理呢?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意识,把办公自动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使得电子文档管理和传统的文件管理相辅相成,互通有无。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单位决策层领导把这项任务重视起来,办公自动化系统才能运行正常。再就是在单位全体员工中进做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自动化办公的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电子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改变。(二)让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管理形成制度化,单位领导通过下发文件的方式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电子文件的管理,并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管理早日得以普及和推广利用,把人们从繁琐的文件手工管理中解脱出来,提高文件管理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不完善不健全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规则规范文件管理,使得电子文件管理逐步走上正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明确,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电子信息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三)让电子文件管理和纸质文件管理能够合理共存。建立一条联系两种管理方式的“通道”,即是在一个存储媒体上存储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文本方式和映像方式,然后利用数据库技术将二者结合,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检索、管理。需要永久保存的信息,应采用传统的纸质文件方式保存。(四)采用一些多媒体存储技术及智能检索技术对办公自动化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档案信息的存储不再局限于存储介质式的管理,更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为高校档案信息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五)合理规划设置高校的文件档案管理机构,开发建设一个利用率高、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基于局域网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通过甭系统能将信息安全高效快速地传递给高校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必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同时文件管理部门还应及时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进行有效筛选,择优存档。(六)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能对所传输信息进行加密并采用防病毒技术维护网路安全。例如增加防火墙、安装防病毒卡、安装防病毒软件等。同时提高电子文档的安全级别,使得文件数据更具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增强可靠性。一是保证OA 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主要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一般情况应有专人负责系统的安全和维护,定时检查和维修维护隐患及时修复。二是要保证OA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登录系统的人员要分角色权限,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安全因素出现,不同的权限设置不同的功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三是经常性进行数据库备份,做好备份工作对数据安全具有很大帮助,并且一旦出现不可预见的损失还可及时恢复,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四、定期培训管理人员,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或在线讨论等活动让部门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高校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仍停留在纸质文件管理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相关管理知识 ,才能跟上工作需求。经常性的培训档案人员,学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迅速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传波,唐美芳.一个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OA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3)32-34
[2]陈继宇,严沛瑜,陈丽.网上交互辅导系统与学习循环[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3]单玉刚,张荣茂.面向电子政务的公文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3).'606-608.
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2
(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现面向全省开展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发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我省优势领域和前沿领域,聚焦制约我省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梳理一批省内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攻关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研发需求,作为今后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重点方向予以优先部署。各企业提交的重大研发需求应目标明确、场景清晰、参数具体,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问题描述。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
2、研发意义。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
3、研发建议。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等。
二、指南修改建议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凝练需求、突出重点,对现有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指南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领域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新增技术方向需附说明材料,已有技术方向可以提出调整或删除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技术方向增补完善突出以下三点:
(1)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有关规划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增加本地区有条件及优势进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且现有指南未涵盖的前瞻技术方向。
(2)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提高技术供给质量为重点,对现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重点增加完善地方及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提高指南技术方向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强化科技对产业高端攀升的支撑作用。
(3)注重技术方向的有效性,对属于陈旧、淘汰的技术方向,或与现行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不匹配的技术方向,可建议删除。
2、请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方向,结合当地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2021年重点项目的前期组织,依托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以加快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科学凝练项目主题,遴选出共识度高、前期基础好的重点项目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联盟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实力强、创新水平高的联盟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研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2)加大跨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地方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由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行业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以形成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为目标,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3)充分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和谋划,为后续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培育优质项目源;围绕我省已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专项实施和推动成果落地为目标,组织优势单位对相关配套技术及装备开展针对性研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奠定基础。
重点项目建议每个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限报8项。
三、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议及重大研发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设区市科技局汇总报至省科技厅高新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skjtgxc@163.com。
联系人:施笑南 张竞博
联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
技术)项目指南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指南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技术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引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产业前瞻技术研发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定向择优任务专题
1011高质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技术研究;开展大尺寸氮化镓单晶材料的生长技术研究;实现氮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调控,针对光电子和微电子应用,分别实现高电子迁移率、半绝缘和低电阻率的氮化镓材料制备,并完成相关器件的性能验证,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核指标:(1)实现6英寸、8英寸硅衬底上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材料生产,位错密度达到107cm-2量级,翘曲度<30 um,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9E12cm-2,迁移率>2200cm2/V·s。
(2)实现6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衬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错密度达到105cm-2量级,电阻率在0.01~109Ω.cm可调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T1100及以上级别的新一代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突破T1100高品质原丝纺制技术、均质化预氧化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宽幅高温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装备。
考核指标:拉伸强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内离散系数≤3%,批次间离散系数≤5%,断裂伸长率≥1.9%,含碳量≥95%,纤维直径≥5um,纤维规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构CPU及第三方IP研发集成、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5G通信用射频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设计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平台设计技术
1022 高压功率集成电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等先进制备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1023 多芯片板级扇出(Fanout)封装、多芯片系统集成(SiP)封装、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3.纳米及先进碳材料
1031 新型纳米传感器等微纳器件和纳米改性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1032 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1033 大丝束等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技术
1034 高品质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改性、跨界应用技术
4.区块链
1041 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算法、开源软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区块数据、时间戳等区块链存储核心技术
1043 非对称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数据网络、隐私保护、轻量级密码等区块链加密核心技术
1044 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溯源、区块链物流、区块链数据共享等区块链应用技术
5.人工智能
1051 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类脑计算、认知计算等核心技术及软件
1052 AI视觉算法、自适应感知、新型交互模态、AI开源软件等应用关键技术、软件及系统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和模组制造技术
1054 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6.未来网络与通信
1061 多网络协同组织、可软件定义多模式无线网络、边缘环境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2 6G移动通信、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窄带物联网(NB-IoT)、光通信、北斗导航通信、微纳卫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3 量子秘钥分发、量子光源、量子中继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1064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7.智能机器人
1071 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通用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及软件
1072 人工触觉皮肤、高精度驱控一体化关节、新型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
1073 医疗及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足式行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1074 高精度重载机器人、先进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8.增材制造
1081 记忆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精细球形金属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108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精度阵列式打印头等增材制造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1083 4D打印、复合材料打印、移动式增材加工修复与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进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084 面向制造领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减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9.数据分析
1091 云存储、离散存储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1092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1093 数据挖掘、非结构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
1094 面向生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及系统
10.先进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双面电池(TOPCon)和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发电组件关键技术及工艺
1102 页岩气、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关键技术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加氢、安全用氢等关键技术
1104 能源互联网、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储能等关键技术
11.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1111 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座舱、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1112 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车物互联(V2X)底层通信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3 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高性能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术支撑。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先进显示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 特种高分子、特种陶瓷、特种分离膜、金属有机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2013 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海洋用钢、高端轴承钢、高性能纤维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高通量制备、表征及评价等材料基因组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
2022 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有色金属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电子器件制备技术
2023 真空蒸镀机、高品质化学气相沉积(CVD)装置和湿法工艺等核心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2024 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先进制造
2031 磁悬浮轴承、高端液压(气动)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压件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铸造、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033 高端数控机床、大吨位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精度智能装配装备、智能化大型海工装备、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整机装备设计、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2034 网络协同制造、按需制造、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41 薄片化晶硅电池、钝化膜及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
2042 10MW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整机等先进风机关键技术
2043 大容量柔性输电、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2044 三废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界面反应、新型余废热高效利用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5.安全生产
2051 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及精准定位、生命探测等灾害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2052 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机器人,高机动救援成套化装备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2053 便携式自组网通信终端、远距离透地通信及人员精准定位、井下水下远距离救援通信等应急救援通信关键技术
2054 危化品贮槽应急堵漏、危险气体泄漏安全环保处置、险恶环境灭火救援等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6.其他非规划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61 除上述所列技术方向外,其他满足我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且技术创新性高、突破性强、带动性大的非规划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3
近年来,全国危险化学品领域相继发生了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南京“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和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爆炸事故等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我国危险化学品领域在规划布局、安全设计、自动化监控、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本质安全水平不高。为着力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于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全国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2012〕1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电〔2012〕10号)要求,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维护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秩序,完善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的安全设计和自动化监控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面完成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化工装置、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对未经过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断,全面消除安全设计隐患;开展穿越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的整治,基本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非民用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工作,城镇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重点任务
(一)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安监总办〔2012〕64号),并充分发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集中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面治理违规违章问题,确保在2012年9月底前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快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
1.全面开展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涉及已公布的15种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化工装置,要在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将原料和产品中均含有爆炸品的化工生产工艺纳入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范围,涉及上述工艺的化工装置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今后新建化工生产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高度危险和大型生产装置要装备紧急停车系统。
2.开展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完善工作。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2014年底前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受热、遇明火、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的化学品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范围。
3.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工作。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改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完善监控措施,2014年底前全面实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可燃有毒气体泄漏等重要参数自动监测监控、自动报警和连续记录。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计安全管理
1.开展在役装置安全设计诊断,2013年底前完成所有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装置安全设计诊断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聘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未经过正规设计的在役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断,对装置布局、工艺技术及流程、主要设备和管道、自动控制、公用工程等进行设计复核,全面查找并整改装置设计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对新建项目的设计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相关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设计单位要加强安全设计审查工作,建设项目设计要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合理布局,选择成熟、可靠的工艺路线、设备设施,配备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装置,要按照《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AQ/T3033—2010)的要求,在装置设计阶段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消除设计缺陷,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4
2012年7月4-5日,全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暨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在会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安监人员梳理了近年来加强与改进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举措,包括最初制定的危化品32字总要求、 “两重点一重大” 监管、危化品道路运输区域联控和烟花爆竹“五化”发展模式,并提出继续推动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要求。
危化品32字总要求、“两重点一重大”监管、危化品道路区域运输联控和烟花爆竹“五化”发展模式,这4方面就像车的4个车轮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危化品和烟花爆竹这辆马车安全快速行驶。
2011年全国共发生危化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58.2%、53.8%;全国烟花爆竹事故分别下降50.9%和40.6%。
今年全国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继续呈现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2012年1-5月,全国共发生危化品事故17起,死亡57人,同比分别下降46.9%和3.4%;烟花爆竹事故30起,死亡40人,同比分别下降23.1%和48.1%。
32字总要求
近年来,总局针对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现状,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推动危化品领域安全发展的总体安排,即围绕“合理规划、严格准入,改造提升、固本强基,完善法规、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32字总要求,不断提升危化品领域安全发展的整体水平。
为从源头上科学规划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布局,总局制定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和《化工园区安全管理规定》,指导各地编制并实施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初步扭转了各地特别是重点地区化工企业布局无序的局面。并将实施安全发展规划作为重要措施纳入危化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前,绝大部分化工重点省区都制定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全国已建立112个省级、305个地市级、829个县级化工园区和集中区,已有9700多家化工企业落户园区。
针对我国大部分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的实际,危化品领域首先在全国开展了为期3年(2008-2010年)的化工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组织化工企业,特别是使用危险化工工艺的老旧化工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实施技术更新,提高装置自动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方面,总局全力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完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组织专门力量,有计划制定和修订了一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了急需的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重要部门规章相继出台。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和完善危化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按照32字总要求,分析我国危化品企业布局散乱、关键环节问题突出的现状,总局进一步提出“生产企业入园区、经营企业进市场、储存企业抓监控、运输环节搞联动、使用环节管重点”的安全发展布局,以强化政府监管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提出“两重点一重大”监管思路
总局借鉴发达国家高危化学品目录管理经验,针对我国现阶段危化品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和主要原因,组织有关专家历时3年,从列入目录的3800多种危化品、100多种常用化工工艺中进行筛选,最终研究确定现阶段我国应当重点监管的危化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和重大危险源。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现实情况表明,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普遍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各种危险因素积聚,诱发重特大事故的概率较高。2005年发生的吉化“11·13”事故、2006年发生的江苏氟源化工“7·28”事故、2008年发生的广西维尼纶厂“8·26”事故、2010年发生的南京“7·28”事故和2012年发生的河北克尔化工公司“2·28”事故都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因此,加强“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管,是对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深化,是深刻吸取重特大危化品事故教训的结果,是推动我国危化品领域安全发展的重要措施。
建立危化品道路运输区域联控机制
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4个环节中,道路运输事故近几年呈多发趋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监管由于涉及部门较多,而且车辆跨省市运输,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在国务院安委办的指导推动下,我国先后建立了苏浙沪、环渤海经济圈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依托联控机制,苏浙沪三省(市)构建了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了路面查控,实现了动态管控,有力地保障了上海世博会期间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区域内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逐年下降。在全面总结苏浙沪联控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总局提出了 “源头严管、动态监控、区域联动、信息共享”的联控机制建设总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北京、天津等七省(区、市)加紧建设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促进环渤海地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引导烟花爆竹“五化”发展
自从安全监管部门承担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职责后,总局根据我国烟花爆竹行业现状和安全生产特点,提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化、安全管理标准化、生产工艺机械化、流向管理信息化、产业分布集约化的安全发展新思路。
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5
化工园区企业危险化学品水环境风险
1储存系统的水环境风险
各类危险化学品储罐区是能量和有害物质的集合点。化工园区内储罐区储存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如镇江新区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1,3-丁二烯、丙烯腈、氰化钠、纯苯、苯乙烯、天然气、液氨、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硫酸、盐酸、次氯酸钠、氢氧化钾、锌粉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多、数量大。这些物质绝大多数属于闪点较低、爆炸极限范围较大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或为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以及腐蚀品。不少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与生产装置构成了重大危险源。对于液态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主要有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中,若因消防环节处置不当而导致危险化学品进入水体,则可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事故。
2生产系统的水环境风险
化工园区各类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一般都较大,生产过程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化工生产区域工艺装置主要有釜、槽、罐、塔,以及纵横交错的工艺管线等,设备种类繁多,作为特种设备的压力容器数量多。此外,化工生产工艺装置还具有设备高低不一、危险物料处理量大、操作控制难度大、动态与静态设备并存等特点,同时,危险化学品的物料类型、相态、压力、温度、体积或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化工工艺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化工工艺装置设计不合理、材质有缺陷、焊接质量差、密封不严、人员操作失误或受物料腐蚀、磨蚀等因素影响,那么均会导致可燃物料泄漏,进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若发生泄漏的是有毒有害物料,则会引起人员中毒事故发生。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高温、高压、蒸发、干燥等都具有比较高的危险性,一旦温度、压力等控制不当,极有可能引发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而所有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重大事故均有导致严重水环境污染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
3运输系统的水环境风险
邻水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有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两种方式。危险化学品运输系统具有物料密集、设施流动和危害难以控制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装卸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包装不合格、禁忌危险化学品混装混运、违章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静电积聚、火灾初期灭火方法错误、监护不力等均有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进而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重大事故。特别是沿江化工园区的码头装卸区域,其紧靠长江水体,地理位置特殊,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极易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若对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处置方法不当或不及时,则很可能使危险化学品流入长江,从而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事件,对沿江城市的饮用水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甚至将导致民众恐慌、社会动荡。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集聚,危险源数量众多,彼此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区域,一旦某个企业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很容易影响到周边的其他企业,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多米诺效应,极有可能演变为巨大的水环境灾难。
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范文6
关键词:化工 监理 环境
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环办函[2011]821号《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的函》的精神,江苏省环保厅适时推出了《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环境监理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工作要求、具体范围、工作程序和监管要求,其中化工项目是要求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第二类建设项目。
一、开展化工行业环境监理的意义
近年来,由环保部门审批的化项目越来越多,但在项目审批后,如何保证建设项目在执行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过程中“不走样”,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环保部门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很难对每一个建设项目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做到全过程监管,等到项目建成后,往往会留下诸多“遗憾”。而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化工项目的监管,更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入由第三方操作的环境监理新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化工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工作。除此以外,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还可以满足投资者对专业服务的社会需求。
二、化工行业环境监理的特点
1.相对于生态型项目,化工类项目施工范围较小,施工周期较短,主要为基础处理、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等,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直接生态影响较小。
2.生态型项目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行为产生的污染,而工业类项目环境影响更多体现在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因此化工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的符合性和配套环保设施的环保“三同时”是环境监理的重点。
3.化工类项目建设后实际情况常较环评出现调整,如主体工程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生产工艺等,建成污染物排放情况变化,三废治理措施也需相应调整,环保监管难度加大。
4.化工行业涉及的产品种类较多,涉及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物排放源强等有着较大区别,甚至是相关的产品涉及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物排放源强也有着不同。
三、建设工程监理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区别
1.建设工程监理――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明确提出:“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代替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建设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与被监理单位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从事工程建设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可见,监理是一种有偿的工程咨询服务;是受项目法人委托进行的;监理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相关合同及文件;监理的准则是守法、诚信、公正和科学。
2.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根据环境保护部门解释,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监理合同,对项目建设实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技术服务的活动。
四、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
1.项目洽谈,与投资者签订环境监理合同;
2.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广泛收集化工项目的相关的资料,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设计资料、环评报告、环保批复、应急预案等。同时进行现场踏勘,关注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关注项目的潜在影响和周围的敏感目标;
3.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环境保护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
环境保护监理规划应明确环境监理工作范围、内容、方式和目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3.1工程项目概况
3.2实行环境监理的依据
3.3环境监理的范围
3.4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
3.5监理单位机构组织、人员安排、岗位职责
3.6人员、设施或设备进出场计划
3.7环境保护监理程序和工作要点
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是在监理计划的基础上,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化工项目各分项工程编制可操作性文件。监理实施细则应明确:人员职责、监理重点、具体控制措施、工作方法、阶段控制目标等内容。
4.开展现场环境监理;
5.根据现场环境监理等相关资料,编制环境监理总结报告;
6.如果项目未通过环保验收,则环境监理依据整改通知继续工作直至结束。
五、化工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法
按施工进度、分项工程;明确环境监理的具体方法,具体如下:
1.巡视监理
巡视监理是环境监理的主要工作方式。根据化工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环保监理工程师不定期的对厂区进行巡视,在巡视中如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商、业主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按要求限期处理的环境问题,应按期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形成文字通知承包商或业主在指定期内处理。
2.旁站监理
对于化工项目重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应急措施、风险防范实施,在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实施连续性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和管理。
3.现场记录
监理人员认真、完整记录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包括施工现场人员、设备和材料、天气等。
4.文件指令
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环境监理部门采用通知、指示、批复、签认等文件形式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5.环境监理专题会议
对监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专题会议的形式,增加与施工单位、业主、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6.实施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是检查企业是否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而进行的必要的监测。监测结果将来作为施工期达标排放的主要技术支撑材料。
六、化工项目环境监理工作重点
1.设计阶段环境监理
1.1核查设计中主体工程总平布置、规模、工艺、设备与环评及批复的符合性;
1.2核查设计中环保治理设施规模、工艺、设备与环评及批复的符合性;
1.3对于遗漏的环保治理措施,向设计单位建议增加;对环评、设计没有考虑的环保治理措施,提出增加改进;
1.4在建设单位要求下,协助组织环保治理设施设计招评标。
2.施工阶段环境监理
2.1施工行为环境监理
2.2环保“三同时”监理
2.3项目批建符合性调查
3.试生产阶段环境监理
3.1主体工程试生产情况
3.2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3.3完善建设单位环保管理制度
3.4事故应急预案、设施
3.5查漏补缺
4.批建符合性环境监理
4.1项目选址符合性检查
4.2主体工程规模符合性检查
4.3产品方案符合性检查
4.4生产设备及工艺符合性检查
4.5工程总平面布置符合性检查
4.6配套污染防治措施符合性检查
4.7其他
七、化工类项目环境监理的工作核心、内容、重点
1.环境监理作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工业项目建设期涉及的环保内容实施全过程的监理,工作核心是为环保主管部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向企业提供环保咨询服务。
2.环境监理的开展贯穿化工类项目建设期,一般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试生产阶段,
3.在设计阶段,环境监理工作重点是监督环保“三同时”中的“同时设计”,核查设计文件与项目环评及批复的符合性,找出不符合项及遗漏内容,要求设计单位补充修改。
4.在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重点是监督施工行为污染达标、环保“三同时”中的“同时施工”、协助建立环境管理和事故应急体系。
5.在试生产阶段,环境监理工作重点是监督项目主体工程试运行情况、环保“三同时”中的“同时运行”、协助完善环境管理和事故应急体系。
6.此外,作为贯穿于整个环境监理各工作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还包括批建符合性调查和环保咨询服务。
6.1批建符合性调查立足的是环保监管角度,必须强调全过程,目的是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调整和变化,初步分析其造成的环境影响,协助监管;同时为后续提供环保咨询服务建立基础。
6.2环保咨询服务立足的是企业角度,也贯穿于环境监理开展全过程,目的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帮助企业,包括在项目设计阶段,提醒企业遗漏的环保治理设施设计;在项目出现调整和变化后,协助企业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在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帮助企业改进环保治理设施工艺,协助建立环境管理和事故应急体系等。
八、建议
1.加强环境监理宣传,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行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制度;
2.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出台有关工程环境监理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建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标准、指标考核与验收、收费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3.适应市场需要,向工程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积极拓展监理业务;
4.培养较高业务素质与水平的化工项目环境监理专业人才,组建精干的工程环境监理队伍。
5.作为一项国际普遍认可的和广泛使用的制度,我国推行环境监理制度应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