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物联网发展

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1

北京建设生态农业联网

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与互联网的一日千里、千变万化相比,农业显得安静祥和、不紧不慢。然而,这种局面将被农业物联网打破。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到,2014年9月,北京顺延特蔬菜基地、北京瑞正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八个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被确立为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通过设置在农田或者是养殖场里的传感器传回的各种信息,实现农作物与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这就是农业物联网。通过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即将给大家呈现的将是另一番神奇的景象: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农民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掌控一个菜园。而消费者通过网络就可以观看农作物生长全过程。

据悉,北京将以设施农业为主,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全力打造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熟化一批农产品,推动北京农业生态、绿色、安全、高效发展。这农业物联网园分别坐落于顺义、昌平、大兴和通州,均为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程度高、示范性强。

北京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将解决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每个环节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养好。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2014年09月28日

物联网为上海现代农业插上翅膀

“十二五”以来,上海市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示范基地与示范企业、实施示范工程等举措,促进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与24 个信息化项目进行了数据对接,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农业领域的数据中心。

自2013年以来,该市共有12家示范基地与示范企业先后设立。如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原有电子商务网站与物流平台基础上,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从源头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监控;上海都市生活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生产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生产预警、仓储物流、农产品追溯、后台管理等模块,串联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数据,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查询;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基于二维彩码的技术,建立多利有机蔬菜质量可追溯体系;国兴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果蔬物联网为切入点,建设基于葡萄种植的物联网系统,实现环境指标的远程监测、历史数据的统计输出、现场设备的远程自动控制。

另外,上海市农业单位还采用物联网集成技术,将水温、溶解氧、水流速、氨氮离子、pH值等传感器集成在自主研发的物联网通信节点上,形成水体智能综合感知平台。据农业物联网在上海市松江三泖水产养殖基地、奉贤集贤虾业养殖合作社的应用情况分析,应用后的产量增加了15%,经济效益提升了10%。

■来源:《 山西农民报》 2014年9月26日

甘肃敦煌物联网成为大棚新“管家”

“一旦看到作物出现异常,就可以迅速拍照,传给农业技术专家,及时确定作物病因,从而‘对症下药’。” 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农业生产物联网不仅可以实时观测每个大棚的棚内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棚外温度、风速等详细数据,还可以通过安装在棚内的摄像头,清晰地观察每一株作物的生长情况。”

中秋时节,敦煌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七里镇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的连体大棚里迎来了一批新“管家”―农业生产物联网。现场的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预计9月下旬即可投入使用。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精准节水灌溉、精确土肥供给和精细智能管控,还可大大减轻种植户的工作强度,他们借助一台电脑或一部智能手机就可时时观测棚内蔬菜生长情况。据了解,七里镇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正在打造的圣都生态旅游观光园,以展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目前已建成蔬菜拱棚74座,日光温室56 座,智能化温室1 座,7连体大棚3 座,主要使用了以土壤生物改良、有机无土栽培等为主的种植新型栽培技术,以管灌、滴灌、小管出流等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鸣沙山下农业生产物联网技术的引进,预示着敦煌市农业产业向智慧农业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来源: 《甘肃经济日报》 2014年9月22日

物联网技术助神元实现精准栽培

记者2014年9月9日在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同里北联的铁皮石斛科技文化产业园内看到,物联网技术已被用到了现代农业设施上,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就实现了对农业设施的管理和操控:不用传统的温度计、湿度计,观看实时画面、调取大棚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手指点点,就可轻松下达各项指令。

走进一个已经安装了“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系统的铁皮石斛栽培大棚,只见棚顶正当中悬挂着一块显示实时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电子屏,上面的数字根据感知到的环境变化在不停跳动。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骥清告诉记者,屏幕上的数字来源是安装在柱子上的一套感知收录设备,包括了灵敏度高的温湿度计、土壤监测仪、360°高清摄像头以及微电脑处理器、控制箱等。这些设备连接网络,可以直接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端。工作需要时,只要打开电脑和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比如开关喷雾、控制大棚天窗以及内外遮阳装置等。

据了解,这套“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系统是神元生物与浙江某大学合作开发的,针对铁皮石斛栽培特点量身定制,应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铁皮石斛的无土精准栽培和产品安全可追溯。目前已有两个大棚成功实现远程管理,成为我区“智慧农业”建设中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科学整合应用的先行案例。

■来源:《吴江日报》 2014年9月10日

湖北省农业悄然迈入物联网时代

传统种地,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在湖北省一些地方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浇水、施肥、打药,都由互联网 “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就能种好地。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介绍,这种物联网技术在我省种养殖等领域的应用正日渐深入,预示着湖北省农业悄然迈入物联网时代。在襄阳一个运用物联网种植的基地,记者看到:每个田间、每个大棚、每个作物生长过程和环境都通过多参量的无线传感器,汇集到云平台数据库。通过对作物的品质产量与种植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电脑科学的总结出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并自动生成远程诊断和就医的报告。一个即使不懂种植的农户也能通过电脑、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访问云服务平台,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作物浇水、施肥。当地农户告诉记者,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后,省时省力省工,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率,让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不过,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农业物联网虽然受益面广和公益性强,但基础较薄弱、一次性投入大,在当前农业产出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信息化市场化运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财政性投入专项支持,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来源: 湖北农业信息网 2014年08月15日

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远程控制 天津农业物联网建成

轻点鼠标,就能自动给瓜果蔬菜浇水施肥;查看手机,即可掌握鱼塘水温、水质酸碱度。记者从市农委获悉,作为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实验区之一,本市已建成国内首家省级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

农业物联网是指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传感设备,采集农业生产信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远程控制。去年,天津与上海、安徽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本市随即启动了农业物联网“12345”工程,即构建1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20个(推广示范200个)核心试验基地,建立3种类型农业物联网展示窗口,探索4种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取得5项成果。

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2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对策;江苏姜堰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37-02

当前,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3次浪潮。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为动、植物生活、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 姜堰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1.1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

一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全市16个乡镇(区)所辖26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村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计算机、电话、手机等信息工具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已成为主要的信息网络。二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形成“市有信息中心、镇有信息服务站、村有信息服务点”的3级信息服务体系和“电脑有网站、电视有影像、电台有声音、电话有应答”的“四电合一”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1]。

1.2 农业物联网技术试点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物联网在高效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大田作物精细栽培、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姜堰市在积极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新方式,积极研制引进信息新技术,推广信息化新成果,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作。一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得到应用。2011年,市水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泰州市首个设施蔬菜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该系统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数据,由技术专家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湿帘风机、侧窗、遮阳设备等。二是专家系统在大田作物生产管理上得到应用。2004—2010年,姜堰市农业信息中心与北京中科院合作研制开发了“绿色稻米生产管理智能化专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规则库的规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水稻生产中技术难点与普通管理技术相结合。该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实现了全市信息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上的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目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6 666.67 hm2,实现增效10%左右。三是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得到应用。大伦绿色家园葡萄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化设施栽培方式种植优质葡萄,新建避雨保温联体双层钢架大棚14万m2,安装相应的滴灌配套设施500套,实现水、肥、药全自动化控制。四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在养殖业上得到应用。江苏万维养猪场6幢1.3万m2标准猪舍,视频监控到每个猪舍、每头猪,实现猪场生产管理智能化。兴泰镇之春鸽业合作社建立了养殖、加工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远程化和自动化。溱湖龙虾养殖基地、恒隆生猪养殖场等规模基地都已建立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系统。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全市规模养殖基地的管理水平,也为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框架已经建立。2011年,姜堰市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该监测网实现了全市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农贸批发市场、“三品”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联网和数据自动化统计汇总工作。监测网建成后,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能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全市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架设了框架[2]。

2 姜堰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被全社会认知、认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实现农业集约、高产、优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姜堰市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广大基层农户、企业负责人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对物联网技术认识程度不够,有的还停留在模糊概念上,对物联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物联网产业基础薄弱,物联网技术研究力量不足,财政性产业研发和技术应用资金投入不足。全市虽有极个别IT企业能够实施物联网技术项目,但是不具备自我研发能力。三是缺少起点高、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大的物联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效的综合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不够,物联网成熟技术的先行先试推广应用比较困难。四是基层专职从事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匮乏,尤其物联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适用人才更加缺乏。五是物联网技术平台后期技术、硬件维护成本较高,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后续资金投入较大[3]。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信息产业、科技、农口等涉及部门,要建立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相应的责任科室和业务机构,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步分级实施,确保应用示范工程扎实推进。

3.2 落实资金保障

积极鼓励、支持互联网运行商参与实施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实行“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引进物联网应用技术;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依靠外力、外智、外资共同建设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

3.3 开展典型示范

分行业选择基础条件优越、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规模种养基地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

3.4 普及物联网知识

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形式、多手段宣传和普及农业物联网知识,积极营造物联网技术的浓厚氛围。

3.5 强化队伍建设

围绕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培养一批基层农业信息员和物联网技术队伍,指导和协调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作。

4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郭宗良.物联网的成长与发展综述[J].网络与信息,2010(2):27.

[2] 戴起伟,凡燕,曹静,等.物联网技术与江苏智能农业产业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1(5):1-3.

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农业

近年来,电子商务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京东、淘宝、苏宁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也在这短短的几年间赚取了巨额的财富,对于有商业眼光的人来说,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是一条稳妥的生财之道。

如今,电子商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壮大了自身实力的同时,对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销售由线下转线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所以,我们农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我们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一、电子商务

所谓的电子商务,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概括来说,是以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结合网上银行或者其他支远程支付手段,通过物流作为配送方式,实现商品异地交易的新型商务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我们的农产品销售需要建立起独有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专有的信息平台,同时,还需要对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各个环节的配合,形成一个完整、高校的产业链,从而有效的将产品打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与各个行业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新型商务模式。作为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行业,农业也在与电子商务融合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而电子商务,正是实现这种连接的有效手段。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优势

1、体现在交易模式上的优势。在实际的经营中,电子商务成功打破了传统经营模式,消除了买卖双方的中间环节,实现了农户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的交易将不再只限于面对面的“钱货两清,一拍两净”传统交易模式。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突破是电子商务模式最大的优势。在每天的任何时刻,只要双方在互联网上达成交易意向,便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这种支付方式,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资金风险。支付完成后有专用的物流部门对货物进行运输和派送,直至买家确认收货,资金才会到达卖家账户上。这种交易方式安全、可靠,买卖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这种交易方式使买家和卖家之间只有一个物流环节,免去了买家的奔波之苦和中间经销商的加价,缩短了整个商务活动中的渠道结构,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因多层分销导致的生产农户利润薄、消费者买价高的弊端。从另一个侧面上来说,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还节约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通过专有的物流渠道直接搜到消费者手中,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的同时,让消费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2、是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电子商务的专用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产品的生产地点、运输方式、产品质量证明等多个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同时,通过搭建专用的交流平台,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在这一方面直接突破了原有的多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迟。例如2011年的蒜价和盐价的飞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核实,就完全可以避免。同时,通过及时的信息展示,可以让很多应季的、有保存时限的农产品可以第一时间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例如我们湖北省的特产砂梨和胡柚,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全国的消费者面前,在满足了消费者的同时,避免了因农产品积压为农户带来经济损失。

3、是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业的内部改革。由于电子商务的深入推广,对传统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这种情况在中小型城市中尤为严重。面对越来越差的市场,从事传统经销的经营者纷纷开始转型,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并及时与农户进行合作。并且作为传统的经营者,在网店运营和初期的销售网络建立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和优势。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产品、渠道架设、产销对接的立体销售网络,在降低了农户与分销商的风险系数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和资源消耗。同时,近年来国家打理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网络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强,这为我们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流保障。

(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们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具体问题。

首先,我国的相当一部分农业从业者的文化程度有限,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理解和相关技术掌握方面明显吃力,所以目前的电子商务销售主体大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中小型城市和乡村的市场开发程度很低。

其次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几年来电子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我们省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相比欧美国家的网上农产品经营,我们要赶超的距离还很长。

第三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力度不强,市场比较混乱,以次充好、包装不良、虚假广告等诸多因素为我们的商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和信誉损失;第四,我们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业者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售后工作无法达到消费者的满意预期,从而造成了消费者的流失。

最后,国家和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致使这一领域的法律漏洞较多,违法成本较低,从而导致大量不法经营者的出现。

(三)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截止到目前,我国的农村互联网覆盖数量已经达到了2亿。面对庞大的人群基数,对于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作为经营者,我们需要投入更大的力气用于网络平台的建设一边更好的挖掘和抢占市场。同时,要及时的顺应市场的环境变化做出调整,不断以新着力点吸引消费者,同时吸纳更多的经营者来丰富市场平台。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新生代农民这一特殊的团体。新生代农民大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对于网络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因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扶持,农村的经济化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他们会更容易也更有兴趣加入这一平台中,并且发挥出农业经纪人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其次,进一步完善物流系统。对于农业电子商务来说,物流系统是重中之重。很多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例如水果,如果不能及时送达将会为买卖双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物流的速度越快,农产品的质量就越有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从业者需要严格筛选物流合作单位,尽量避免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出现延迟、丢失、破损的不良情况。另一方面,物流公司也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筛选,建全投诉渠道,转变服务态度,全力与电子商务打好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最后,建全制度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的农业电子商务整体环境比较混乱,所以,需要有强而有力的政策与法律作为规范性保障。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各个参与环节的监督,保障整个平台可以在健康、诚信、可持续的环境下良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4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试验基地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2-0117-03

农业信息化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作为重要支持内容。农业试验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载体,加强农业试验基地物联网的建设,对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当前物联网在基地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优化物联网在农业试验基地平台上有效利用,是保障和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性、现实性课题。

1农业信息化与物联网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我国农业领域中信息化的应用开始于1979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4]。物联网是近年来在信息感知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和高度融合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综合化信息应用技术[5],更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6]。农业物联网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信息化农业发展模式转化的基础保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是现代农业依托新型信息化应用的一大进步,也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2物联网与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建设

2.1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建设中的意义

农业试验基地是农业科研创新的载体,在新产品研究、试验、展示及推广过程中具有“旗舰”的作用。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农业试验基地承载的各种试验项目,提升人们对基地的实时控制和精确管理能力,在智慧型农业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7]。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测到农田信息,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极大地提高农业试验基地的科研能力和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2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中的基础架构

物联网的“物物相连”应用到农业上,可以推进试验基地综合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管理要求。它通过感知识别、网络传输、计算处理等三层架构来连接整个物联网体系。根据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现代农业试验基地中的物联网组成架构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应用服务层及用户层组成(图1)。

数据采集层的任务是确定监测的对象与目标及其因子参数的接收采集。根据农田设施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定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参数监测,如气象参数(光照、温度、湿度)、环境参数(氧气、氨气、CO2 等)、土壤参数(温度、湿度、pH、土壤成分)等。数据传输层的任务是网络的部署和应用,实现数据采集层所捕获数据的高速传输。应用服务层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感知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有效利用,对监测对象实行信息反馈与实时控制提供各种计算服务。用户层是负责信息处理的人对经过综合处理信息的终端利用,即通过数据采集层采集来的信息经过网络传输、汇聚融合、标准处理、智能加载后再作用于监测对象,实现信息控制的目的。

2.3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借助物联网的介入,正逐步实现在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可追溯性、精准农业、集约高效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早在2001年,高光谱遥感信息获取试验成功在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完成[8]。2010年,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指导,“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安全生态农作物集成示范区、精准农业示范区、新型节水农业示范区,对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创新与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9]。2011年,农业部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与发改委、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北京市设施农业、江苏无锡养殖业等三大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2013 年,农业部启动了天津、上海、安徽等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点,并认定了40 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各地农业物联网发展方兴未艾。另外,新疆、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地也已建立起多个大田作物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10],取得显著成效。

3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物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物联网建设的意识落后

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建设及利用水平较以往虽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国家宏观性规划与分步实施方案,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应用物联网新技术的试验基地往往存在“科研多、生产少”的现象,农业物联网建设“务虚”成分远超过“务实”。

3.2物联网基础设施及相关人才匮乏

我国物联网建设的相关基础设施较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农业物联网实用、适用的要求,软件支撑体系未能体现智能化的实际效果。其次,农业信息化人才作为物联网用户层的关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准确定位既懂农业又具备信息技术的人才仍较困难。

3.3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尚待统一

农业试验基地作为农产品研发的主要阵地及整个农业信息化网络的第一线,拥有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至关重要。建立健全国家统一标准的农业物联网应用规范是物联网及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各种设施设备有效桥联的保障,在整个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4财政保障措施尚待加强

物联网基础性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初期收效缓慢,投入产出比使得企业和有些地方政府不愿意投资建设。另外,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更造成了相关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4改善及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对策和建议

4.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农业试验基地物联网工作涉及面广,资源整合和共享问题突出,必须科学统筹农业信息化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的战略定位。同时借鉴引入国外试验基地的先进管理模式,加大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扶持支持农业物联网研发、转化、推广应用的项目,切实做好宏观层面政府的引导扶持工作。

4.2加强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新型高效物联网基础设施的研发能力,使得质优价廉的农田基础设施装备到各个试验基地的田间地头,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建立农业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推进农业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应重视交叉学科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对现有农业物联网技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

4.3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标准制定

开展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顶层设计,从技术与应用两个角度明确农业物联网标准的工作范畴和应用领域,制定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标准工作计划。鼓励全国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大学、企业、基地等参与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形成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应用的机制。

4.4加大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

将农业物联网发展列入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预算,积极引导地方财政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同时,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物联网体系建设工作,用科技促进科研,让资金保证科研,切实走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5结论

农业试验基地是农业科研创新的载体,加强农业试验基地物联网的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能够改善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引领现代农业发展[11, 12]。农业试验基地作为承载农业事业的排头兵,应率先做好物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实现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集约、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蒋艳萍,田兴国,杨征,等. 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1):51-53.

[2]刘淑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差距分析[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16(9):174-176.

[3]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J].信息化建设, 2006(6):50-53.

[4]李志清,李璇.浅谈物联网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 2009(22):327.

[5]戴起伟,曹静,凡燕,等.面向现代设施农业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模式设计[J]. 江苏农业学报, 2012,28(5):1173-1180.

[6]曹青林.物联网研究现状综述[J]. 软件导刊, 2010,9(5):6-7.

[7]王连胜, 夏冬艳,汪源,等.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30):7393-7396.

[8]高光谱遥感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 2001(2):80.

[9]窦家勇.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方案研究[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4,11(1):8-11.

[10]朱会霞, 王福林,索瑞霞.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2):310-314.

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角度;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古代农作物的产量主要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而现在我国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我国一直在提倡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现在我国的技术更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是发展我国智慧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是技术保障和技术创新,为了确保我国的农产品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能满足出口要求,我国的农业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物联网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跟踪和监控管理。在以前我国的农民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农业种植,我国的农业专家也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和人工种植试验田的方法收集农业信息。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非常消耗时间,整体效率很低,而且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准确度也很低。但是自从采取了物联网技术之后,应用无限传感器收集信息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而且准确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众多的传感器节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功能各异的监控网络,能够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准确指出问题发生的位置,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使我国的农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1.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的种植方法,智慧农业更倾向于收集和整理农业生产中的宝贵经验,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然后共享。这样做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1.1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现状

我国一直都在关注农业发展,尤其是对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更是尤为关心,现在因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农业设施不断改建,我国的农田灌溉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电网设施也更加完备,农村的水利设施也得到了完善,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由量的进步变成了质的发展,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但是不足之处是,东西部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东方的农业发展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先天优势,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优于西部,所以东部的发展还是要快于西部。现在我国还在不断打造更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只要我们不断地按照国家的指导执行,在国家的扶持下一定会使农业得到更陕、更好的发展。

1.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现在网络已经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很多村镇都已经引入了互联网,一些发展较快的村镇甚至实现了光纤网络。现在可以说是,村村有电话,村村有限电视入户,基本上实现了网络普及。这也为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从种植到收获到销售整个的流程记录和研究农业产品的信息,同时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的农田、土壤和水利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分配,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1.3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首先,我国的信息化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全面普及,有些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虽然这项技术可能取得了试点的成功,但在普及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除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力度不够,还有就是农村缺乏专业的农业人才,人们的就业观往往是向往城市的繁华,很少有人才会回到农村,这也是我国农业难以得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一点就是技术层面的因素,由于我国的农村宽带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所以缺乏信息技术层面的支撑,这也是造成物联网技术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全面普及的一个重要问题。

1.4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

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方面的应用还包括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这项新型技术虽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重点扶持,但是由于现在各地还是处在一个初级的摸索阶段,所以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各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不同、网络普及程度不同、人才和技术水平不同,这些都造成了新技术的推广受到了限制。而且有的运营商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对资源的分享设置障碍,这样会造成访问受限和信息共享不畅通等问题,甚至农民需要对新技术进行购买,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样做也大大地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同时也会打消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影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方案的实施。

2.从物联网技术方面对智慧农业进行的方案设计

2.1物联网技术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对物联网技术实施试点应用,然后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符合地区特色的规划和实施。我们要以增加农业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动力,不断构建物联网,收集和推广各项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把农业生产的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我国农业和国际化接轨的速度。

2.2物联网技术的方案架构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浪费,要秉承节约成本的原则,根据现在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不断进行资源的整合工作,然后通过物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研发,通过研发的技术再反过来促进生产,达到良性的循环。

智慧农业物联网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模块,而是有着自己的方案架构,主要是由田间管理框架、水文管理框架、种子管理框架、气象管理框架、流转管理框架、虫害管理框架、农药管理框架、农机管理框架、物流管理框架、加工管理框架和电力管理框架等众多的组织框架构成的。这样几个框架结构分成几个重要的模块,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分类,促进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可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和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物联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使我国农业的各项数据和信息都能得到有效的共享。在构建这个方案框架的过程中,还需要国家和政府给予大量的支持才能够完成这项复杂的工程。

2.3物联网技术的组织保障

对于物联网这项技术,我们必须进行好规划和顶层的设计。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涉及的技术层面也比较广,所以为了实施好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就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不能出现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这个课题,要不断发展人才并且通过这些技术人才的研究做好农业物联网各方面的制定工作,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这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跟踪和解决,不断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保证物联网技术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2.4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受到限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缺乏相关的人才。物联网技术的人才本来就很缺乏,农业方面的人才更是紧缺。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联合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物联网技术,还要懂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国可以组织人员对这些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并且根据实际需要为这些人才提供进修条件,使他们能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技术。除了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还要加强农业生产人员的培养,这些人才要懂农业技术,还要能掌握简单的物联网技术,这样才能够自主地从物联网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技术知识,不断促进农业的现在化发展。我国可以建立对这些人才的鼓励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关的奖励,以此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共享。

农业物联网发展范文6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基本思路是以大力推进“四化同步”战略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为目标,以“按照一条思路、坚持两个结合、树立三全理念”(即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的思路;坚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坚持研究开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树立“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三全理念)为宗旨,突破核心技术,研制关键标准,拓展规模应用,构建产业体系,力争使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为天津市全面发展农业物联网产业积累经验。具体目标任务是集成示范物联网感知、传输、决策及应用相关技术和设备,实施农业物联网“一二三四五”工程,即构建1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重点建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农业物联网核心试验基地20个(推广示范200个);建立研究开发、集成示范、应用推广3种类型农业物联网展示窗口;探索产学研用创新、农业企业运作、合作组织示范和区域整体推进4种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取得包括探索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物联网产业研发和经营主体、技术服务队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协同体系和农业物联网应用天津模式在内的5个方面的成果。

2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遵循“科学规划、重点突破、行业应用、整体提升”原则,紧密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1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与机制创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和创建推进机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了区试工程的高效开展。2013年,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先后6次来津就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进行考察或座谈指导。春兰书记、兴国市长在2014年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东峰副书记和宏江副市长对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给予指导支持,多次做出重要批示。2013年9月,天津市政府与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就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建设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由农业部、中科院有关司局和天津市有关委局组成的部市院共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集成各方资源优势,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了区试工程的顺利实施。目前,各方面都把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领导高度重视的氛围已经形成。2.2构建了适合天津特点的农业物联网建设总体框架在“按照一条思路、坚持两个结合、树立三全理念”思想指导下,编制了天津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实施方案,得到了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和有关专家领导的直接指导和肯定。在建设内容上开展“一个平台、三个工程、两个体系”建设,即建设一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应用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3个工程建设;探索符合天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需求的理论体系和标准体系两个体系建设。2.3研发了国际先进的天津农业物联网支撑平台黄兴国市长在2014年天津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水平建设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天津市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了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平台涵盖了农业生产、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农资农机服务等领域数据库17个,集成各类农业应用系统113个,实现了25个基地传感数据的在线采集和9个基地共17路视频接入。2013年9月24日,农业部组织汪懋华院士等9位专家对平台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平台开发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2.4研究储备了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天津市在农业网联网区试工程实施伊始,就明确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工作定位,注重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大力开展了针对环境、生命信息感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创新,重点中试和熟化动植物环境和生命信息传感器,重点开展了设施农业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特征信息提取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2.5开展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典型示范区试工程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已有的50多个农业物联网相关试验点或基地进行了充分调研,系统掌握了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建设的基本状况,明确了主要实施内容。建设了10个核心基地,核心试验面积704hm2,进行了1262栋节能温室、76.5万m2养殖水面示范应用,涉及设施蔬菜、种羊、种猪、海水鱼、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种类。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建立了电子生产档案、企业管理、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了农业电子商务支撑平台,开展了千余种名特优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活动,探索了冷链宅配模式、线上线下模式、会员定制模式以及农超对接模式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2.6加强了标准建设与理论研究天津市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地方标准重点编制计划,分步骤制定、完善一系列的天津市现代农业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与对策研究”列入2013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计划项目,组织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4个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制定了行业物联网应用规划,正在抓紧制定天津市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培育和壮大农业物联网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3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