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 中国移动 码号资源 终端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17-0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新应用层出不穷,将从人与人的应用拓展至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应用。物联网在中国的各种行业具有比互联网更加广泛的应用,物联网的出现使物与物的信息交换和通信成为可能,一方面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物与物进行网络连接,实现了物体的智能识别;另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最终物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了物的管理。物联网可以能够借助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更加及时的获取信息,减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实现安全的监管和监控,可以整体提高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物联网作为国家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借助通信运营商的网络才能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通信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通信运营商建设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可为物联网的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物联网产业联盟环境的核心,汇聚各种行业的资源,将各种信息、内容和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为客户创造额外价值的服务,形成一个开放的物联网应用生态环境。

发展物联网,中国移动公司的优势在于其用户规模大幅领先于其它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起步早、发展快,劣势在于宽带资源远远落后于其他运营商,对发展使用固网传输的物联网业务上面有很多网络上的困扰。同时,中国移动公司的物联网终端和应用侧研发实力不足,不利于在物联网集团业务上的拓展。

目前,国内的物联网缺乏良好的商务模式,客户认知还有待培育,大量的物联网应用是与政府牵头的示范工程,应用数量少,而且有的物联网目建成后无人问津,后期运营难以为继。中国移动公司现在急需和行业核心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企业信息化深入应用课题,进行物联网联盟合作,将物联网产业价值链上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物联网产业对于中国移动公司来说是机遇,也存在很大的挑战,只有找到正确有效的切入点,才能在物联网市场取得理想的市场份额。

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一般不太可能让客户支付比人与人之间通信还要高的通信费用,而物联网业务的基本要求就是高质量和智能化,所以物联网业务存在着高建设成本和低资费收入之间的矛盾。积极研发低成本规模化的智能SIM卡类联网公共服务,建设适合物联网特性的智能网络,是中国移动公司的在物联网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

物联网专网是中国移动专为物联网建设的网络,采用专属码号资源,搭建专属网元设备,被认为是中国移动的第二张网。物联网专网使用10648和14765开头的物联网专属码号,其中10648为13位码号,有1亿码号资源,但对于数以亿计的物联网的终端来说,如果对每一个终端都分配一个码号,这些码号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码号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一号多卡。

属于同一个组的物联网终端使用相同的MSISDN号码。每个终端通过内网IMEI号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进行绑定,终端把终端ID封装在短消息的消息体中,网关根据内网ID查询到同一传感器网络中的物联网终端。这样通过共享的方式大大减少了码号资源的使用。

(2)虚拟号码。

对每一个物联网终授予一个虚拟号码,每个终端以虚拟号码与物联网运营管理平系,这样可以节省下大量的码号资源。虚拟号码的取值范围可以不断扩展,也非常容易管理。

(3)码号回收。

为了避免码号资源的浪费,可实行码号资源回收机制,对长期不用的码号经系统审查后实行回收,再行发放。

由于物联网终端的增速惊人,而中国移动在物联网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于来讲总是有限的,要想满足所有物联网客户的所有需求是办不到的。要想取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中国移动公司应该对物联网客户划分层次提供不同标准的服务,把主要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等级高的用户的客户身上,这样做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增加客户的满意度,维持更长久稳固的客户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提高客户的利润贡献率。

根据物联网终端用户的物联网专属码号,查出其所在的等级,针对不同的客户在客服、网络、保障采取不同的服务标准。高级别的用户会由高级客户经理对其提供一对一服务。并为高级别的用户设置接入优先权,分配较高的带宽资源,提供及时的终端维修服务,客户投诉后响应反馈服务的时限较短等。低级别的用户会得到初级客户经理一对多的服务,排队和修复时间都比较长,网络接入有时需要等待,分配较少带宽资源,终端维修的服务较慢,投诉响应反馈服务时限也较长。

物联网产业的终端潜在数量巨大,将远远超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用户数,给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使如此之多的终端顺利接入到网络之中成为了物联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中国移动物联网专网由基础网络平台、运营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网络平台包括物联网专属HLR、物联网GGSN、物联网短信中心(SMSC)等网元;运营支撑平台包括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和物联网业务网关;业务支撑平台包括物联网PBOSS,以及其他一级业务支撑系统、省BOSS系统等。

中国移动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需要完善平台在终端监控、专家分析、仿真测试、差异化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实现终端的有效有序管理。

中国移动公司要加大传输网建设,扩大传输层的网络容量,提高物联网信息传输能力,提供物联网发展所必需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了更好地满足物联网感知层的网络覆盖需求,对于家居控制、家电控制等固网建设成本较低终端密度大的应用,采用固定网提供高带宽的物联网信息传输通道;而对于农业大棚等需要交互多种信息的应用,采用蓝牙、ZIGBEE等近场无线技术与物联网接入网关交互信息,而传感器本身不要集成通信模块,利用移动传输网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

物联网由于比互联网对现实世界更加全面感知,中国移动公司要想在物联网应用上取得更多的收益,不应仅局限于应用本身带来的产品租费和网络流量收益,而应扩展思路,充分利用物联网应用而带来丰富的资源,采取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例如物联网智能感知广告等。在海量业务市场,后向收费的收益往往会超过前向收益,这也是中国移动公司突破物联网业务规模化商用市场的重要手段。

中国移动公司作为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者,未来要想占据物联网产业链的核心地位,需要在网络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物联网业务体系架构,打造成为物联网信息通信服务核心,实现对软硬件集成环节的控制,探索低成本规模化的智能物联网商业模式,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横向合作和垂直整合,形成战略联盟牵引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拓展物联网业务。

参考文献:

[1] 唐雄燕,宁小玲.物联网对电信运营商的机遇与挑战[J].电信网技术,2010(6).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2

一、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潜力巨大

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物联网在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继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大思路,是适应经济科技变革、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增强综合国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据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2015年我国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6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我国发展物联网的潜力巨大。

(一)国家高度重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工作,早在1999年,中科院就与世界主要国家几乎同步启动了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研究。

尽管我国目前在物联网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保持了同步,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典型的示范性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

我国已具有自主开发生产低频、高频与微波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技术及系统集成的能力,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的产业链已经比较成熟。在高频领域,国内厂商在产品精度和性能稳定性上均已达到国际水平;在超高频领域,国内的产业链仍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阶段;在微波领域,国内企业还多处于研发阶段,成熟的产品和批量化的产品都比较少。

在芯片设计与制造、标签封装、读写器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与管理软件、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市场培育和应用示范初见成果,物联网相关企业总数已有数百家。

(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在物联网体系中,射频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形成全球物联网的基础。自2004年起,国家金卡工程每年都推出新的RFID应用试点工程。项目涉及电子票证与身份识别、动物与食品追踪。药品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管理、电子通关与路桥收费、智能交通与车辆管理、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危险品与军用物资管理、贵重物品防伪、票务及城市重大活动管理、图书及重要文档管理、数字化景区与旅游等。

科技部“863”计划第二批专项课题中就包括了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空中接口安全机制及其应用,超高频读写器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超高频读写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开发与产业化,适用于实时定位系统的射频识别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射频识别标签动态信息实时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在旅游景区、展览馆、博物馆的应用以及在出口商品质量追溯与监管中的应用等七个课题。

铁道部射频识别应用已基本涵盖了铁路运输的全部业务。截至2008年底,在全国铁路1.7万台机车和70.8万辆货车上安装了电子标签。在机务段,局分界站、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车辆段(厂)安装了地面识别设备2000多套,并开发了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对铁路列车、机车、货车的实时追踪。

卫生部射频识别主要应用领域为卫生监督管理,主要是医保卡、检验检疫等,已完成了“948”国家牛肉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正在开发建设冷链物流(冷鲜水产品及出口菌菇)示范项目等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以及医院对病人、医疗器械、药品及病源的实时动态及可追溯管理,以及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试点工作。

交通运输行业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多路径识别、城市交通一卡通等智能交通领域也有所突破。

我国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正在从以身份识别、电子票证为主,向资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电子文档、图书馆、仓储物流等物品识别拓展;从低高频的门禁、二代身份证应用逐步向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交通车辆管理等超高频、微波应用拓展。

据2010年5月6日在天津的《中国RFID与物联网2009年度发展报告》的成果,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的射频识别技术已在我国形成产业链。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天津、无锡、深圳、沈阳、武汉、成都等地建立了RFID产业园区。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的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国、美国。

(三)网络能力不断增强

我国的电话和宽带用户、互联网网民数均达到世界第一,行政村99.9%通电话,91.5%同互联网,形成了世界一流的全球最大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的高覆盖率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商用,在网国产设备和自主技术应用比例大幅提升,信息网络战略性基础作用日益突出,电信业对GDP直接贡献率平均达到1.8%,资费不断下降,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有能力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经济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问题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虽然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物联网技术方面差距不大,有着同发优势,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仍较薄弱,在基础平台和关键技术方面存在差距。

2、标准体系的建立问题

物联网概念,所涉及的技术和包罗的对象十分丰富。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在全世界范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虽然当前世界上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和技术力量正在积极地从事着物联网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要真正实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亟待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3、信息的合法有序使用问题

信息是有价值的,物联网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也不例外。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本身的无线通信特点和物联网本身所具备的便捷信息获取能力,如果信息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数据管理存在漏洞,物联网就能够使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所遁形”。可能会面临黑客、病毒的袭击等威胁,嵌入了射频识别标签的物品还可能不受控制地被跟踪、被定位和被识读,这势必带来对物品持有者个人隐私的侵犯或企业机密泄漏等问题,破坏了信息的合法有序使用的要求,可能导致人们的生活、工作完全陷入崩溃,社会秩序混乱,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4、产业化及商业模式的完善问题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前景广阔、相关产业参与意愿强烈、发展很快,但其技术研发和应用都尚处于初级阶段,且物联网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技术、资金、政策的融合及物联网对产业链上所有涉及节点的整合,目前物联网应用的商业规模还不大、建设成本仍然较高。虽然物联网在上海建设的浦东机场防入侵系统、停车收费系统以及即将服务于世博会的“车务通”、“e物流”等项目实现了一些小范围的实践应用,但是物联网本身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推广应用体系,且国内的物联网系统不但没有与国际接轨,而且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的70%以上的份额均被国外企业所占领,地址资源缺失严重。

二、加快发展我国物联网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物联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思路

目前,我国在物联网基础技术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2010年2月初,中央政府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委或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小组,其负责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于10月10日由国务院公布。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学习日本、韩国和欧盟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经验,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也在制定之中。通过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使“感知中国”有更具体的目标和措施、我国物联网产业在基础技术研发方面有所突破、物联网企业被引导进行更为合理的投资、相关的终端和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加快追赶物联网领先国家的发展步伐。

(二)实施重大专项,大力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

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信息网络的主体,其包括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感知技术等众多技术融合的综合体,关键技术包括因特网技术、EPC/射频识别技术、实体标记语言(PML)开发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等。在物联网产业的起步阶段,由于收益不明朗,研发投入大,民间资本投入动力不足,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国家“十一五”期间已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列入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究领域,力图由财政投入资金为主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及与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在物联网产业的培育阶段,国家实施的重大专项应以大力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为重点,围绕物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与此同时,着重推出一批支持物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重大专项,并依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开展物联网区域试点应用,积累技术发展、产业应用、经营管理、政策实施等方面的经验。

(三)加快制定物联网技术标准,力争主导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

我国物联网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只有少量专门的应用项目,零散地分布在独立于核心网络的领域,它们采用的是私有协议。尽管我国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描述规范”、“传感器网络节点中间件数据交互规范”、“传感器网络网关技术要求”、“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及接口”等4个传感网标准计划项目已经列入工信部《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但统一协议标准的缺失仍然严重制约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针对国际上物联网统一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形成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力争主导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四)加快推进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物联网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业务 网络基础设施 移动终端能力 Web App 能力开放平台

1 前言

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在巨大的市场价值面前,各行业主体包括传统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操作系统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纷纷涉足移动互联网,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期分一杯羹。业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入口,成为各行业主体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各种类型的业务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接入为王、内容为王进入“业务为王”的时代。

随着3G网络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Web 2.0的兴起,以及用户对多方位、个性化、“碎片化时间”享受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手机游戏、阅读、即时通讯、社交、电子商务等业务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iOS、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规模呈良好的增长态势。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3月在主流应用商店中,App Store有55万余款应用,Google Play有45万余款应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吃穿住用行各层次的需求。友盟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累计安装量Top100的应用的活跃用户数和日启动次数均增长了5倍多,可见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使用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趋势,将形成下一代产业浪潮,那么移动业务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本文首先从本质上分析了业务的源起,结合时间和产品形态维度分析移动终端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然后从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移动终端能力的发展等多角度揭示创新业务发展的推动因素,提出并分析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

2 移动互联网业务概述

2.1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源起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两个行业(电信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两种核心业务(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的融合和创新[1]。本文认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源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桌面互联网业务向移动终端的延伸和移植,如视频、即时聊天、电子商务、手机游戏、阅读、浏览、搜索、证券和手机电视;二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元素和属性(位置、用户信息、传感器等)形成的创新业务,如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手机支付、体感游戏等,使得业务创新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这类业务是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三是移动业务的互联网化,如VoIP、Kik类业务。

2.2 移动终端业务的发展历程

3G网络的部署、智能终端的普及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推动着业务不断向前发展。根据产生的时间和产品形态特征两个方面,笔者认为移动终端业务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基础业务阶段、增值业务阶段和创新业务阶段。每个阶段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都有很大的突破,各个阶段主要特征如下:

(1)基础业务阶段

2004年以前,移动终端处在基础业务阶段,支持基本语音和短信业务,仅能满足用户的基本沟通需求。运营商是唯一的服务提供商。

(2)增值业务阶段

随着手机WAP浏览器的发展,2004年到2009年间,手机处于增值业务阶段,也是移动互联网的萌芽阶段。移动终端支持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互动与分享,典型业务包括MMS、彩铃、手机报、本地游戏和手机QQ等,满足了用户下载和简单娱乐的需求。传统互联网服务商、终端厂商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

(3)创新业务阶段

2009年至今,移动终端处于创新业务阶段。随着3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业务在产品类别、设计和运营模式方面与移动互联网萌芽阶段均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前,移动互联网服务多元化发展,桌面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电信运营商等纷纷推出自己的业务,极大地丰富了业务类型。

第二,新技术的发展如终端软、硬件配置的不断提升,满足了业务的类PC体验。

第三,应用商店模式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开发者及用户下载/安装软件的方式。

第四,各种具备移动互联网属性的业务不断出现,GPS、传感器等开始成为移动终端的标配。该阶段的典型业务包括游戏、音乐、阅读、LBS、社交、电子商务、手机证券和应用商店。

游戏、音乐、阅读、社交作为移动互联网主流业务的代表,向精细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全方位的功能和体验需求。分别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游戏从2D向3D发展,虚拟现实游戏成为可能;

2)音乐向更高音质发展,与游戏深度融合;

3)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的屏幕推动阅读体验的提升;

4)社交与LBS、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

3 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因素和趋势分析

国外之所以会产生很多优秀的业务,如愤怒的小鸟、Facebook,而国内的业务存在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等发展瓶颈,主要是由于国外业务的开发和设计对终端能力的发挥较充分、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较深刻、对业务新技术的应用较普遍。下文将从技术、产业链、用户需求等角度分析影响创新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业务发展趋势。

3.1 创新业务发展的推动因素

业务发展推动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2]: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移动终端能力的发展、业务新技术的应用、市场参与者的活跃度和用户需求。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微信

电子商务。

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用户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平台, 它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具有网络覆盖区域广泛、便捷、即时等特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 而传统电子商务则是在传统互联网和PC 环境中进行的商务活动。到3G 网络普及、4G 网络崛起和智能终端设备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 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对传统电子商务产生了巨大冲击。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于刚指出, 移动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个电子商务的进化,电子商务从PC 搬到移动设备上,移动设备凭借它随时、随地、随身、随心的优势,利用其语音、扫描、图象识别等大量创新功能,让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享受到电子商务随时随地带来的便利。

在当前主流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 腾讯公司的微信平台是我国最成功的平台。据统计,微信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6 亿以上用户。腾讯公司瞄准电子商务领域,通过微信好友的开放体系,把无数个交际圈、人脉圈, 发展成为服务企业的电商平台。截至2013 年12月,微信的公众账号用户已经超过200 万,业务领域涉及到销售、通信、金融、银行、政府、物流、媒体等。亚马逊、京东、苏宁、国美等传统电商巨头纷纷抢滩微信平台, 利用微信具有一定用户规模的优势进行移动化尝试,微信正逐渐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微信移动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领域带来的发展契机不可小觑。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

1。成熟的通信技术。

在2G 通信时代,手机的主要功能为通话、短信的服务,GPRS 上网功能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随着3G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特别是4G 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 随时随地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与服务。可以说,通信技术的成熟为人们互联网生活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越。同时,在电子商务领域, 摆脱了传统电子商务受网络条件和上网设备制约的缺点。

2。广泛的用户群体。

微信的主流用户群体是当前最具消费能力的中青年群体,他们追求生活品质,崇尚便捷消费。“手机族”、“拇指族”等代号正是能够说明他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通过移动互联网交际、购物、消费已渗透进了常态化生活。微信账户无需注册,通过手机号码或QQ 号码都可以直接登录,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更是将通讯录中的好友、QQ 账户中的好友一并集合, 实现了用户群体的最大化。

3。超低的入户门槛。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4 年6 月正式推出“微信小店”,想要开网店的用户只需要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认证服务号, 就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开通“微信小店”,小店虽小但能帮助卖家实现批量添加商品达到快速开店的目的。为鼓励淘宝卖家“搬迁”至微信平台,腾讯公司要求用户只需要缴纳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两万元保证金即可轻松入驻微信开店。而更为便捷的是第三方软件“微店”,只需要注册个人信息,“微店”里的淘宝搬家助手,一键就可以完成淘宝店铺到微信的搬家,用身份证、手机号和一张银行卡就能开起一家“微店”。

这意味着在微信真正实现了开店“零门槛”、技术“零门槛”的电商接入模式,这一优势对于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年轻人开展电商创业极具吸引力。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移动支付技术存在安全威胁。

伴随着微信支付的上线,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也成为关注焦点,在完成微信支付一系列运作后,用户受到了诸多安全威胁, 如来自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手机等移动设备内置安全保护非常有限,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意味着泄露用户敏感的个人数据, 使得非法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数据资源如数字证书、交易验证等访问支付系统;3G、4G 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网络技术的多样性和不成熟的客户群体随意安装应用软件以及二维码泛滥使用加剧了移动终端病毒和恶意代码攻击的威胁。因此,微信支付需要腾讯与财付通、网络运营商、银行等群体共同达成统一的标准,提高移动支付的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认证技术及反病毒技术等,以确保微信用户的交易安全,并打造由警方、银行、商家、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协同参与的移动支付保护链, 提供系统性的安全解决方案,切实保护支付安全。

2。平台开发模式应该规范统一。

目前微信的商业开发模式多样化, 有将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开发变成微信商城的, 或将二级域名网站解析嫁接到微信系统, 实现与HTML5 商城互通的,或是朋友圈发送地址链接到微信小店的, 并未最终稳定成型。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致微信移动电子商务不规范的原因。正是由于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存在,加之微信平台的特殊性及隐蔽性,致使微信平台上进行买卖行为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 一旦出现纠纷,较难维权。因此,微信在开放开发接口的同时,应规范统一商业开发模式,建立统一标准的接入服务,规范微信平台的生态环境, 为中小型商家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更好、更便捷的电商平台。

3。微信支付功能仍需深入开发。

微信支付商业化功能于2013 年8 月在微信5。0版本中推出,与有着11 年历史的支付宝相比,微信支付还好似刚满周岁的孩童, 微信支付只接入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13 家银行,支付宝接入的银行近180 家。微信支付场景仅有手机话费充值、理财通、彩票、嘀嘀打车、精选商品等十余个,在产品数目与支付功能上远不及支付宝。电商的支付功能必须依附于交易场景才能发生, 而这个场景并不局限于线上消费,目前微信已着手与线下商户展开合作,商户货架上的商品均可通过二维码扫一扫, 由用户采用微信支付完成购买,免去收银台排队的等候。微信通过掌握重要的线下消费场景,逐步拓展自己的地盘,构建新的移动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电商消费场景。微信支付仍然年轻,O2O 电商模式也才刚刚起步, 想要赶超支付宝需推出更多贴近生活的产品,增强用户黏性,继续坚持自己的O2O 电商模式,争取更多的线下资源,以微信支付为核心,串起整个消费平台。

4。消费保障机制亟需科学构建。

“微店”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信用评价体系,这给许多不法商户亮起了绿灯, 一件商品在一个月内销售了多少件、大家的反馈如何、商家是否有不诚信行为等,对新的购买者无从参考, 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导致消费者购物时丧失对该商品和服务质量的评判。在电子商务法律缺位的情况下,行业规范非常必要。淘宝建立的评价体系, 长时间以来对买卖双方的信任交易起到了保障作用。如果没有完整的评价评分等保障机制,必然会给买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如商品质量依据匮乏、虚假信息泛滥,不能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务的商家将鱼龙混杂、浑水摸鱼。因此,如果微店仍然采用即时到帐的模式,不建立评价体系,不纠正买卖双方的不对等关系,微信电商也只是移动电子商务中的昙花一现。

5。移动电商立法需要加强建设。

在我国, 针对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但针对微信移动电子商务在进行商业活动中从广告到商品交易众多的环节都难以用现行法律进行制约,如微信朋友圈广告,因微信中含有大量私人交流信息,缺乏明显的广告标识,被认定为广告还是传播,目前还没有定论。同时,微信广告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广告受众一般分散在不同区域,使得追查违法广告的源头成为电商监管的难题, 确定相应地区的机关执法管辖成为微信平台消费者维权的障碍。在商品的退换货环节,由于微信平台的申诉体系尚未建立,一旦出现交易纠纷, 卖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缺乏第三方监督和保障, 这就使得微信移动电子商务的买卖双方权益保护处于真空。因此,对于超前的微信移动电子商务,建议微信团队配套相应的风险监管措施,包括电商身份认证、工商注册或登记备案、信用评价等,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电商交易的诚信与安全。微信卖家或消费者如果在商品交易中受到财产损失,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如果卖家存在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行为, 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当地工商部门投诉。同时,应呼吁有关部门提高立法、管理、监督的速度和力度,为移动电子商务消费提供公平、诚信、便捷的商业环境。

6。 必须加大用户深度体验力度。

传统电子商务的消费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并有了相当大的受众群体, 移动电子商务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还需经历相当的磨合时期。如今微信需要鼓励、刺激消费者对移动电子商务进行深度体验,逐步占领电子商务市场。微信自开启移动电商之路后,一直都努力地把社交流量转化成电商流量,2014 年1 月微信将“滴滴打车”电商板块植入微信“我的银行卡”,将生活服务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 结果是初步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2014 年春节的微信红包笼络了近500 万人密切关注微信, 凭借微信良好的用户黏性及年轻群体对新产品的热衷度,微信红包一炮而红,结果是微信支付井喷式发展。然而,微信用户的体验并没有在购物上得以加深,微信里的微生活、微购物、微团购模块难以发现甚至发现不了。微信开拓的这些微电商只是微信众多订阅号、服务号里的其中三个,需要用户主动添加关注才能开启微信的移动电商业务,而“发现”中的购物也只接入了京东商城。因此,为达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微信必须要提高用户体验,合理控制消费用户的期望, 并提高消费用户的实际体验, 比如产品本身质量,购物流程体验,售后服务等,特殊情况下还能通过送券、红包、打折等意外惊喜来提升用户消费体验,从而加深用户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认知,并努力做到便捷、流畅和自然。

四、结束语。

在微信移动电子商务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看到,随着微信的商业化趋势,微信已经逐渐把腾讯品牌从原先的社交属性里延伸出来,在不久的将来,微信移动电子商务必然可以和成熟的淘宝一较高下,微信也将通过不同的方法将线上平台和线下商务连成一片,打破线上和线下的障碍,实现“二维码+账号体系+基于位置服务+支付+关系链”一体化,形成一个O2O 闭环,并引进优秀的生活服务O2O 企业, 围绕微信支付打造良好的微信生活服务生态圈,并以此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津。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探讨[J]。硅谷,2014(4):140-141。

[2]雷殷睿。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融合[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4):162-163。

[3]余佩颖。微信电子商务模式探讨[J]。软件,2013(10):124-125。

[4]邵泽云。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3):83-85。

[5]齐赫。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41-42。

[6]汪顺。计算机技术用于电子商务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5):232。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财富管理

在互联网巨头支付宝的带领下,一场新的金融革命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神速和神功无不让传统金融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似乎一夜间回到群雄逐鹿中原、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乱象丛生、江湖纷争的变革时代,互联网首当其冲的是对于财富管理的影响,我们有必要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方方面面和发展模式,以期探索银行财富管理发展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的神秘面纱

不可否认的是:依托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金融脱媒终于逐渐实现,传统金融机构正向供应商的角色转变;互联网金融的惊人能量,其前所未有的低门槛,超级的灵活性,将一大批理财的门外汉带入了这个市场,打造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但,不迷信、不轻信是我们作为财富管理者相较投资者更应当秉承的态度,需要深入揭开互联网金融神秘面纱,在当下竞争乱象中不至于人云亦云、雾里看花,而且更可以帮助投资者去拨开缭绕迷雾。

(1)创新之举有包装: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其运作上确实有不少亲民性,如灵活转换、低门槛等等,但其本质上只是把一些货币基金、理财基金进行再包装。

(2)低风险≠无风险: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投资范围包括现金、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债券回购、央票等。这些投资领域属于低风险范畴,但具体的收益水平要视货币市场的收益水平而定。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发达国家,货币基金均曾出现过净值低于1的情况。

(3)产品收益随行就市:“无风险”、“年化收益率8%”、“收益高达活期存款的20倍!”等在不少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宣传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提法。但投资者必须厘清的是,自己所投资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收益又是如何来确定的。

(4)补贴回报凑出高收益:在互联网平台上,一些产品能够提供“高出一筹”的收益率,原因在于其收益结构的特殊性――常规收益+补贴收益,一方面规避监管,一方面抢占市场,扩大份额。虽金融理财也是一种消费选择,但和消费品不一样的是,理财投资不仅要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也要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与控制。

(5)不适合长期投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多集中在短期理财和低风险品种当中,类型较为单一。对于财务全面部署和长期规划来说,这样的产品并不足够,投资者应有更多元化的考虑。

(6)P2P网贷产品“保本”存风险:一些P2P网贷机构把获得的债券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通过赚取资金的利息差和手续费来运营。一旦平台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倒闭跑路,在缺乏监管的现状下投资者也很难追回损失。

(7)担保承诺须看清:P2P业务在英国初创时,互联网平台只提供牵线搭桥收取佣金的功能,并不承担担保责任。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在欧美国家顺利运行,与他们透明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国民极高的诚信素养有密切联系。

(8)资金存管并非万无一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三有三无”:有需求、有供给、也有中间服务商,但却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这“三无”使得P2P行业乱象丛生。

(9)风控水平不透明:不少P2P公司的倒闭,与资金实力不足、技术条件不过关、营销能力欠佳、风控水平不高等密切相关。造成上述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透明,而信息不透明的根源则是监管缺位。

(10)监管确实须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还存在不少盲点,投诉与监管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缺少。

二、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激发了主动财富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大众化财富管理需求得到更大满足。互联网金融具有“去中心化”等特点,通过新的信息与金融技术,原先只能被动接受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服务的公众,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财富管理,主动参与家庭理财管理。第二,通过技术与财富管理有效结合,赋予了财富管理工具全新吸引力。第三,促使财富管理工具平台化融合成为可能。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财富管理平台将逐渐跳出传统模式,成为面向机构、企业、个人等不同客户,提供融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增值服务、消费与支付等在内的“金融与消费服务超市型”综合平台。第四,降低了特定融资风险,并使新型的融资与财富管理模式不断出现。基于互联网融资,不仅使得创业者开始有可能摆脱传统金融机构的局限,从认可其创业计划的大众手中直接筹集资金,也使消费者能够在主动参与到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第五,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发掘与整合,形成更准确的客户定位。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信息支撑,而信息又是信用形成和金融交易的基础。

三、“与狼共舞”互联网金融变革中的财富管理发展策略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有一句名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已经迫使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仓促应战,而天天富的出现,已经开始跑到银行的院子里来抢食吃了。真可谓,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再不起跑就晚了,甚至可能会输掉整个比赛。

第一,改变服务理念,从改变营销模式开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是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所有的理财产品几乎总能在市场上找到同类产品,或者有相似的替代品。因此,银行所推广的产品核心价值,一定是客户强烈需求的、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

第二,品质无止境,服务无边界,扩大财富管理服务的外延。在互联网领域“法无明文禁止便可为”,这对传统金融“法无规定便不为”的思维冲击带来的实质和衍生影响更大。回到财富管理,伴随客户需求不断升级,特别是高端客户的需求已经从个体需求到家庭需求的变化,家庭的整体风险控制、整体资产组合、家庭财富传承等成为非常关注的需求点,更多以客户家庭需求为单位,提供整体的、全方位的财富策划,这样的财富管理服务也不仅仅是在于投资安排。

第三,“跑马圈地”,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盈利模式,创造多元盈利模式。商业银行必须充分挖掘金融服务,将电子银行从“交易主渠道”上升到专业化、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信息、资金、产品服务手段。

第四,“破旧创新”,开拓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未达的处女地。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商业银行要增强客户黏性,就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一方面,要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业务联盟,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全流程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以及全场景金融解决方案,不拘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而且更要理念创新、模式创新。

第五,“突围行动”,在竞争乱象中保持清醒行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谁能率先“突围”,谁就能用自己的质变带动整个行业的量变,财富管理亦如此。在清醒认识形势变化的同时,银行财富管理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妄自尊大,财富管理保持并发挥和利用好商业银行原有的优势,一方面在无限扩展和创新服务的同时,扎实基础服务,强化过程管理,不以牺牲客户利益换取的考核业绩。

参考文献:

[1]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2.

[2] 吴晓灵.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优势何在[DB/OL].福布斯中

文网,2013.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市场的需求;就业前景;重要意义

一、引言

物联网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有效互连,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在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性重要作用的物联网领域中,我国目前已居于世界领先行列。无论是在政策、技术还是产业链上,我国的物联网发展都拥有显著优势,具备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物联网的定义

1.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

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三、技师学院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可行性

物联网虽说是新兴高科技产业,但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起点的技师学院开设物联网专业,培养物联网技能人才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既不要把物联网神秘化,更不能把物联网虚拟化。任何新专业的开发,都是由浅入深、逐步建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可取,简单否定的做法也不可取。我们只要认识物联网的真实属性和本质,就能大力推进物联网专业的发展。

作为连续9年位居中国软件百强之首的华为有46%的人力集中在研发,33%的人力集中在市场,生产、管理和行政合计只占21%。生产主要是作业员、品管员、物料员等市场主要是销售工程师、渠道经理等,管理主要是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等行政主要是文员、行政经理、食堂宿舍管理员等

由此可见专业技能型人才是物联网的建立与发展产业链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下技师学院应面向大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为物联网专业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给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即以大型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初、中级实用型专业人才。

四、物联网专业建立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物联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作为信息技术新的突破方向,物联网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不仅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而且能够有力地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物联网,将为我国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物联网专业开设的现状

1.2010年,教育部批准40所高校办学2011年初,第二批批准27所高校2012年2月,教育部批准80所高校办学。目前,共有147所学校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还有在其他专业下开设(物联网方向)的办学模式,约200所高职高专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估计近500所高校已办或准备开办物联网专业。

2.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与世界同步。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基本成型,西部的贵州、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截至2012年6月底,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320多个城市和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

3.目前物联网开设的主要课程:

《RFID技术》、《WSN无线传感器网络》、《M2M技术》、《物联感知与终端(嵌入式)技术》、《物联网组成原理》、《物联网综合实训》、《短距无线与异构组网技术》、《物联网安全》、《云计算》、《物联网工程与平台综合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系统调控方法》

六、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广阔

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表示,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对软件产业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开放式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产业生态体系的竞争、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新时期软件发展的重要特点。

1.2012年07月-12月深圳物联网预定人才需求数量

2.深圳IT企业招聘研发岗位的领域和方向

(1)华为中兴及其外包系列(华为技术、中兴通讯、易思博、华胜天成、文思创新、软通动力、东南融通等);

(2)对日软件外包系列(鹏开信息、东洋网篮等);

(3)嵌入式类软件企业(凯立德、元证科技、茁壮网络等);

(4)对香港软件外包系列(大展信息、香港永泰、香港志鸿、新华南方、中联信息等);

(5)应用软件开发企业(联软科技、金蝶软件、腾讯等);

(6)民营电子产品企业的自主研发―为制造型大国走向创造性大国而努力!

3.深圳软件名企

(1)华为技术――中国软件百强之首、世界通讯行业亚军;

(2)中兴通讯――世界专利申请冠军、中国软件百强亚军;

(3)腾讯科技――世界第一互联网公司;

(4)迅雷科技――中国最大的下载软件平台;

(5)金证科技――中国证券行业软件冠军;

(6)长城股份――中国软件企业百强、上市公司;

(7)创维数码――中国软件企业百强、香港上市公司;

(8)长亮科技――中国小型商业银行软件冠军、创业板上市公司;

(9)宇龙科技――中国国产智能手机之冠(酷派);

(10)金蝶软件――中国中间件第一名、香港上市公司、

4.物联网朝阳产业

2011年中国实现软件产值18500亿元。增长32.4%,国家GDP增长9.2%,按照中国软件从业人员产值80万元计算,现有软件从业人员231万人。2015年中国将实现软件产值4万亿元。到2015年物联网相关产值将达到1万亿,平均年增长29.1%,是中国GDP增长速度的4倍。

七、深圳软件园订单定岗高端就业

就业案例:

1.毕业生2010年11月入职:深圳融创天下公司毕业前薪资:3900元,工作地址:深圳市南山高新区国家软件园。

2.姓名:宋亚楠,性别:女,培训毕业时间:2011年6月,培训专业:深圳软件园J2EE开发,就业时间:2011年3月入职深圳融创天下,毕业前薪资:3500元。

3.姓名:王杰,性别:男,学历: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毕业时间:应该于2011年6月,培训专业:深圳软件园J2EE/Android开发,就业时间:2011年4月入职深圳鹏开信息,毕业前薪资:3400元+(注:该披露,该生挂科17课,目前仍未拿到证书)。

总之,物联网的发展对学校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深圳分校应充分发挥身处深圳的特殊地域优势,就业市场广阔,人才需求量大等特点开设物联网并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以灵活的办学机制、有效的教学手段、可行的实训计划来开设新型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2012年7月22-23日,《全国物联网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