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物流的发展

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1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城市配送是城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从目前特大型城市配送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阻碍城市配送发展的“车辆进城难、通行难、停靠难”等问题和城市配送过程“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等现象。因此,单纯依靠市场作用来推动城市物流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至少是在现阶段,政府应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首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城市物流发展带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十分明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化的,性质是环境友善型的。

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尝试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城市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使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相互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更高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其中,英国政府认识到城市物流的低载运率和低行驶速度造成城市物流的低效问题以及各种污染物排放带来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便在城市物流内部成立了货运分拨与物流组织,以解决城市货物分拨与配送问题。而德国城市卡塞尔在为改变原有的低效率城市物流而进行的新规划中,强调所有的项目参与者包括当地的零售商所建立的城市配送企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设立城市配送环保专区

欧洲多个地区在城市内建立了城市配送环保专区,早在20世纪末,瑞典就在斯德哥尔摩、哥特堡、马尔摩、隆德的中心城区设立城市环保区(The Environmental Zones),对货运车辆的DPM(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柴油颗粒物质)、HC(hydrocarbons,碳氧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污染。该项目仅允许车龄8年以下的柴油货运车辆进出环保区,车龄15年以上的车辆禁止进入环保区,除非这些车辆安装经许可的排放控制设备后,才可以进入环保区。该项目实施一年后,对其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DPM减少20%,HC减少10%,NOX减少8%,总噪声的强度也明显降低。

德国联邦政府出台法规,要求各州政府在主要城市建立“环保区”。并在其“环保区”相关法规规定:尾气排放仅达到“欧I”标准的汽车禁止驶入“环保区”,达到“欧II”及“欧III”标准的汽车进入“环保区”的有效期截止到2010年。2010年后,所有汽车都必须达到“欧IV”标准,否则将被拒之城外。在英国伦敦,交通部门发起了一项“低排放区(low emission zones)”的倡议活动,该活动旨在减少城市交通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该活动将使用一批摄像机监控大型柴油货车的废气排放,并对其中排放超过欧标的货车实施大额罚款。此项措施将有助于改善伦敦的空气质量,以保障数百万伦敦居民的身体健康。

强化城市货运车辆

交通管制与管理

丹麦的哥本哈根执行城市货物运输条例,采取了分区限制运输的策略。哥本哈根制定了一个关于车辆在老城区内行驶必须持有具有证明的规定,同时拿到通行证的车辆还需达到一定的利用率和发动机技术要求。有关专家指出:“此条例成功地使得货车的数量减少了,这说明通过最大化货车利用率来减少货车数量比要求清洁发动机或收取通行费更有效。”

国外许多国家的一些城市对配送车辆的管理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例如,欧洲部分国家通过征收拥堵费的方法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例如,2003年伦敦在其大约22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引入了拥堵收费计划,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质量。具体做法是每辆在交通高峰期通行的货车加收5英镑,该计划实施后,收费区内的交通拥堵减轻30%。不过,当客户仅在收费时段接受货物配送的话,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负担。通过调查显示,哥本哈根市区的55%货运车辆的载货量不足其车辆设计能力的20%。为了更好地利用每部车辆的载货能力,哥本哈根在“城市货运法令(city goods ordinance)”中规定了进出城市的车辆管理标准。

推动共同配送新模式

由于城市货运车辆夜间配送可以确保快速配送,减轻货运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因此,夜间配送计划也成为发达国家改善城市交通的惯例。并且,发展城市共同配送,更有利于节约资源,共同配送是一种一些发达国家鼓励和正在采取的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配送的效率,降低城市配送对环境的影响,因而代表了未来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柏林和斯德哥尔摩通过建立共同配送的示范体系,有效地推动城市共同配送的进程;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在与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的协调和沟通中,采取积极的方法,为共同配送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共同配送方式已经成为先进城市物流地区正在普及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城市物流节能减排,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销售损失,降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并提高物流提供商的专业化程度,从而促进城市物流产业升级。目前尽管在一些城市实施共同配送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商品(日用品、食品、药品、服装等等)特点不同,对仓储、分拣、配送等各物流环节的要求也不一样,共同配送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共同配送往往需要商品供应商、集运中心、大型商贸零售企业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目前比较成功的范例是英国的布里斯托城市实施的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其主要由政府与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建立并实施,其中,布里斯托城市集运中心是在当地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服务拥堵的城市中心区域。集运中心的运作有益于改善空气质量、降低交通拥堵(尤其是中心城区)、缓解停车和货物装卸的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道路使用;为零售商店提供更多有益的服务,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品质。并且,集运中心的建立得到欧盟特别项目的支持,并被用来评估城市物流的价值。

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2

一、SWOT分析

1.优势。①长株潭城市群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长株潭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为湖南的核心地带,是湖南省的经济动力核心。也是中国中部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均较发达。以长株潭为核心延伸的交通网络覆盖全省,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河道运输的立体交通网络。黄花国际机场航线覆盖全国主干航线;京广、浙赣、湘黔、洛湛、长石铁路和京珠、上瑞、长常高速公路以及106、107、319、320国道贯通长株潭内外。四条国道,14条省道以及106条县道纵横交错。仅长沙一个市的公路密度就突破了42.74千米/百平方千米。高速总长193千米。从长株潭三市的分布结构来看,三市相互接壤,相互距离不足40公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十分优越。

②绿色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在各行各业蔓延开来,传统物流结合现代信息管理系统,依靠互联网技术使得物流成本大大降低,资源利用率提高,极大缓解了物流行业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物流运输企业以及仓储公司也正积极处于向绿色物流转型的阶段,根据对长株潭工商企业的抽样结果表明,45%的企业有意向将自身的原材料采购、运输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

③实施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优势。由于政府对长株潭物流基础建设的大力支持,长株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以顺利展开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电力供应方面,长株潭三市电网已实现全面升级,据数据显示,目前长株潭三市所拥有的电源装机不低于150万千瓦,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85座。并呈逐年增加趋势;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光缆已成为网络运输的主线,覆盖长株潭各个城乡地区,极大地提高了长株潭地区的信息传播效率。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形成也使得物流规划更合理。

2.劣势。据调查显示物流人才的短缺是长株潭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所以应加强新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由于传统物流的影响,目前落后的物流经营模式与不合理的整体规划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①长株潭物流发展缺乏整体规划。近几年,长株潭城市群物流l展相对迅速,得益于政府及企业的积极性都有很大提高,三市仅仅各自从自己地区的物流利益考虑,纷纷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各项政策以实现自身的物流发展。长株潭三市的物流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都只是单个行业或者各个行政区的局部规划,没有从长株潭三市的整体物流规划去综合考虑,没把自己纳入长株潭的整个物流系统里面。

②发展绿色物流人才短缺。绿色物流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物流要想实现向绿色物流的完美转型就必须注入新的物流人才,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员,物流行业拥有和使用着众多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物流行业本身也是一个十分具有创新意识的行业,物流领域独特的创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时代的牵引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湖南地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也是空前的,湖南地区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课程内容也不断丰富,不乏湖大、中大这样的国内知名高校。

③落后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长株潭物流企业众多,第三方物流虽发展较为迅速,实际情况是大多物流企业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物流企业基本都是由一些比较传统的物资流通小公司发展而来的,“小、散、差”,专业化及社会化程度较低,没有成型的规模,业务能力弱,所提供的服务只能停留在基础的运输、仓储,服务范围十分有限,其所提供的服务其实是不足以满足迅速增长的物流需要的。

3.机会。由于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株潭地区的物流需求是十分可观的,加上国家的中部崛起计划物流服务行业作为一个重点项目都是难得的机会。长株潭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系统更是为该地区的物流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①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现代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原国家经贸委在09年的十一五规划文件中明确表示,全国各城市应该将物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点项目对待,并明确表示将大力支持有需求的城市将服务经济做大做强形成主导产业结构,这对长株潭城市群来说是一个明确的风向标。同年,长沙作为全国首批物流服务行业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进入运作期,这是长株潭物流服务体系进入产业化的开端。中部发展战略的实施更是使得长株潭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大大加快,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②社会物流需求逐渐增大。从现代物流需求现状来看,随着各行业的繁荣发展,物流需求涉及的面变得越来越广,方式也极其多样。所以让许多希望进军物流行业的企业一时间还难以整体把握物流需求现状,难以具体定位。在目前的物流市场,如果没有正确的分析和引导,贸然进军物流企业确实不是明智之举。长株潭物流作为社会物流的一部分,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借助定量以及定性分析,合理规划物流方案,迎合整体物流需求,改善整体物流需求供应系统。实现物流的合理、健康、绿色发展。

③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201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GDP10539.19亿元,较上年增幅高达11.5%,长株潭地区总货物周转总量达到984.59亿吨,较去年增长9.7%。2013年该地区物流的总产值高达人民币1007.38亿元,占长株潭GDP总产值约15%。由于近几年国家对中部崛起计划的大力支持,使得传统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均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如此产生的巨大物流需求将极大地推动长株潭地区的物流行业的发展。

4.威胁。①长株潭物流行业竞争加剧。国内物流巨头同样也瞄准了长株潭物流市场,中国招标、大田国际货运等都争先恐后登陆长沙。中铁、中邮早已在长株潭物流市场扎稳脚跟,长株潭物流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物流企业之间混乱无序的竞争使得物流活动趋于频繁,资源的滥用也使得物流行业对环境的压力增加,违背了绿色物流的高效集约发展理念。

②物流成本不断增加。近几年,物流服务所涉及的业务不断扩展,然而从事物流企业的单位运营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出现如此反常的原因究其根本一个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迅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物流技术设备的持续资本投入而物流行业的服务费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③环境污染严重加大实施绿色物流难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的飞速增长,重工业所做出的努力功不可没。长株潭地区的冶金、钢铁、机械制造加工浑然一体。这些重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免不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将对后期的人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控制预防措施,将给长株潭地区绿色物流的顺利实施造成极大挑战。

二、l展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的策略

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树立绿色物流理念。开展绿色物流,首先就应该从宣传绿色物流理念开始着手,政府应充分开展带头作用,着手在全民中树立绿色物流思想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让长株潭甚至全国的企业的个人都了解绿色物流,明白绿色物流的含义和开展绿色物流的意义以及重要性,让绿色物流教育深入人心。在过去,人们考虑更多的是较低层次的需要,比较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往往也会采取掠夺式生产,以利益为导向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认为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国家层面的,因而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层面上考虑。这种观点最终只会招致大自然的惩罚。绿色物流应该是全民意识,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去生产和消费才是可行之道。

2.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众多,以下推荐几种基本的途径:一是通过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可以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不必要的配车安排从而减少车次,与此同时应该注重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从而使运营成本降至最低。二是采用将公司的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降低公司物流成本。物流外包最显著的效果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商品在途时间从而减少商品周转费用及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加强成本管理理念的宣传,力争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让员工充分认识降低成本的工作不仅仅是物流管理部门的责任,而是各个部门的任务。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员工形成一种“战略成本意识”。四是运用供应链管理对产品生产流通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管控。使由企业、消费者、第三方物流构成的供应链实现系统化和一体化最终实现企业物流成本最大化供应链利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城市物流; 绿色物流; 负面效应; 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物流业尽管对社会进步及城市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化的进程造成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现阶段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城市物流对环境友好的发展对策无疑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一、 城市物流的内涵

城市物流的内涵是指,通过考虑城市内的货物流动对社会环境、经济、资源所造成的影响而对城市内的物流活动所进行的整体优化与控制的过程。尽管城市物流是在企业微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物流范畴,然而它又不完全属于宏观物流和社会物流的范畴,准确地说,应是介于社会宏观物流与企业微观物流之间的中观物流。城市物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从物流活动的具体范围上看,城市物流既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础;从物流活动的功能上看,城市物流通过经济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与废弃物清理来切实减轻城市的交通环境负担;从具体运转特点上看,城市物流具有综合性强、流通量大、物流结点多且分散,更强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既然城市物流的内涵如此丰富,那么也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物流对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重要影响。

二、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动因

1. 物流发展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流乃是一种派生需求,其活动的规模、系统结构及系统模式不仅要受到物流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还会受到社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物流业在给社会提供迅速、便捷与准确服务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由于城市路网和货物运输中心等基础设施既落后又缺乏科学的规划,无形中更加剧了城市物流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由于城市环境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并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践中下大力气去实现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发展目标,无疑是有着极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2. 交通拥挤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物流发展的角度分析,引发城市交通拥挤与和阻塞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为自营运输而拥有的车队大多处于单程载货和单程空载行驶状态;为满足及时的配送需求,车辆非满载行使情况十分严重;因选择运输线路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因而普遍存在着路径迂回现象;物流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没有综合考虑到城市交通的流量问题;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不高,无效运输的现象严重。城市交通拥挤现象的形成和加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而且也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交通拥挤一方面使车速降低,增加了燃料消耗,无形中也会引起更多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汽车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也很容易产生燃料不完全燃烧现象,使车辆排放物中的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会更多,当然造成的污染也就会更大。

三、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1. 合理规划城市物流系统

现阶段城市物流中出现的货物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及对流运输等不合理现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物流网络布局的不合理而引起的,特别是物流结点布局的不合理最为关键。为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恶化和运输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应合理地规划物流中的结点布局。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物流结点的规划布局应同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当物流设施布局距离城市公路网与铁路车站都比较近时,该物流设施就具有良好的货物集散作用和转运功能。因此,在具体的物流设施选址时,应尽量以此作为设置与布局的具体标准。考虑到物流结点布局设计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实际运作中,应借助于现代化技术与运筹学方法来建立物流网络中心的设施选址模型并求得最佳的物流结点布局。

2. 通过多式联运以降低汽车运输量的比例

考虑到汽车运输本身所具有的利弊特点,实践中更多地利用污染少的铁路运输与水上运输,应是现阶段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且重要的途径之一。实践中为了实现多式联运的无缝连接,还需要有高效率的转运技术和联运组织方式来与之配合,尤其是在联运的组织建设上,应大力发展可跨越多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业并积极简化中间环节。同时,也应重视各运输部门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具体方法是通过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以及资本间的相互渗透策略,真正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

3. 大力推进和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考虑到城市物流信息在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而实践中重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为了真正发挥信息与智能化管理在现代物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建立并完善基于Internet 的物流信息系统十分必要。因为这种信息系统在不改变和不影响原有各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安排运输、仓储、货物跟踪与查询等业务,并最终能够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将GIS和GPS技术应用于城市配送系统中,不仅能帮助配送企业优化车辆和人员调度,最合理地安排人、财、物资源,而且还可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利用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配送区域与配送线路并最终实现配送服务的最优化。

四、 结束语

由于中国的城市物流业才刚刚起步,不仅在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方面有待于努力与提高,而且在具体的布局规划、物流理念以及组织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或不足,认识了这些问题与不足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无疑是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的。

作者单位:汽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城乡物流;一体化;聊城市

[DOI]10.13939/ki.zgsc.2015.42.201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指通过纵向约束手段,统筹安排好“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培养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之间的分割、分离,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求取区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衔接。

1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1聊城市稳定增长的经济态势,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全市经济“逆势上扬、进中向好”。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516亿元,增长9.4%,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2亿元,增长15.2%,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国税、地税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05亿元,入地方库部分增长22.2%,增幅居全省第2位;地税收入完成103亿元,增长1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3.6%,实现了速度质量双提升。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46.6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聊城市的经济仍能稳定增长,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大环境。

1.2信息技术的革新,给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提供了便利

电子商务快速兴起,2014年年底,聊城市电商企业达到3440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4.7亿元,增长12.7%,增幅居全省第4位。电商的发展,为快递配送服务业带来新的活力,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提供了便利。

1.3优越的区域交通环境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提供了便利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唯一一个“一区一圈一带”政策的叠加城市,也是山东西部隆起带中最大的城市。聊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山东省东引西拓的“桥头堡”。2013年,聊城市以构建“双百大城市”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5521”工程,再造交通优势。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郑济高铁、京九高铁、聊城至石家庄铁路、德州经聊城至郓城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复航、徒骇河通航。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东西的青银高速、济聊高速等5条铁路和5条高等级公路建设,形成“丰”字形的高速体系。聊城军民合用机场、京杭运河和徒骇河复航等也列入了上级规划,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聊城水陆空立体大交通体系日渐形成。全市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济南―聊城―馆陶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向东与京福(北京―福州)高速相连,向西与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相接,使聊城成为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2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2.1物流基础建设薄弱,影响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聊城市农产品物流,乃至整个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并且绝大多数企业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城乡物流服务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商贸流通,也影响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2.2城乡物流组织方式上的差异,给聊城市城乡物流对接带来一定困难

聊城市城乡物流在组织方式上存在差异,给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带来困难,主要表现在 “三个脱节”。一是组织空间脱节。聊城市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单户的农产品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一,而城市物流具有一定规模和品质要求,需要汇集千家万户生产的产品。二是组织时间脱节,城市物流时间比较稳定,农村物流受季节影响很大,淡旺季明显。三是组织机构脱节,目前原农村供销社机构和个体经营者为农村物流的主要组织者,他们往往实力较弱,很难组织较为完整的流通体系,而组织城市物流的往往是实力雄厚的专业或兼营物流企业,两者在人力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不在同一层次上,所以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困难较大。

2.3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缺乏,阻碍了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目前,聊城专门从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寥寥无几,农产品物流人才的缺乏更加严重。聊城市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规避市场风险、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减少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农产品流动效率、降低农产品损失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物流专业人才来完成。

2.4重交易场所建设、轻物流配套措施,造成交易与物流断裂

目前,聊城市在乡区镇一级,建设的农村商品市场,往往只提供一个交易的物质平台,如门面、柜台和交易日期,而支撑交易的物流配套措施则被忽视。比如,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包装、市场营销、物流信息传输等物流环节均未得到足够重视。

3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3.1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第一,聊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一区一圈一带”战略红利加速释放,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据统计,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4∶51.5∶36.1。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崛起。全市上下坚持把转变方式和调整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经济发展不仅速度快、效益好,而且产业结构、产业层次都有了明显提升,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二,聊城市“双百大城市”蓝图的勾绘,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网络基础。山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对聊城市过境对外交通将更加完善,与京津冀、长三角洲、中原等城市群的沟通联系更加紧密,聊城约半小时通达济南,一个半小时通达北京,一个半小时通达郑州;对于人流、物流等运力极大增强,尤其是铁路、水运这种集约化运输方式承担运输任务比重的增加,更优化了聊城市客货运结构。聊城市的“双百工程”为聊城市交通运输业锦上添花,同时也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交通网络基础。

3.2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Threat)

第一,金融抑制造成的农村金融空洞化严重,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要找到城乡均衡供给的平台,面临一定的困境。资金对农村物流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但由于“金融抑制”导致的农村金融空洞化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绊脚石,因而必将对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时,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设置了一道屏障,使农村物流的发展雪上加霜。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要求城镇和农村有平等的融资体制,但是农村金融空洞化实质上剥夺了农村物流和城镇物流平等发展的客观基础,因此,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要找到城乡资金供给的平台,将面临一定困难。

第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提升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中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层次面临重重阻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聊城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部分乡镇物流基础设施仍很薄弱。落后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将大大削弱农产品物流的竞争力,限制农村物流服务能力向纵深层次的发展和提升,提高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中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层次面临重重阻力。

4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4.1统筹城乡物流发展规划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物流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要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从战略高度,制订出统一的城乡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全市物流系统,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做到统一规划公路网络布局,尽快形成有效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城乡空间形态上的一体化。同时,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优化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一方面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在组织协调与宏观规划等方面,稳步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4.2加大政策扶持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财政与金融支持是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因此,聊城市政府应加大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投资力度。通过设立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促进委员会以及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手段,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对于在农村物流急需设施和关键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或资金上的财政担保。对于从事农村物流服务的企业,要通过实施一定政策倾斜,以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的不利状况。

4.3强化人才支撑

随着聊城经济的发展,聊城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物流人才仍然比较缺乏,城乡物流一体化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因此要求聊城市加快出台城乡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城乡物流方面的产业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推动物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快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4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四种典型模式,一是“农户+合作组织+城市零售终端模式”,二是“农户+合作组织+公司+城市零售终端模式”,三是“城市农资工业品生产企业+城乡配送中心+农村零售终端模式”,四是“城乡配送中心+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模式”等。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通过借鉴物流联盟和供应链动态联盟等新型物流组织形式和纵向约束手段,加强对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培养,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融合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实现城乡物流的融合和整体优化,取得城乡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聊城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探索出符合聊城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聊城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一些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

参考文献:

[1]Eiichi Taniguchi,Russell G.Thompson,Tadshi Yamada,Ron van Duin.City Logistics―Network Modelling and Intelligence Transport Systems[M].Oxford: Pergamon Press,2001:1-47.

[2]白晋湘.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5.

[3]王忠伟.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内容体系的战略探讨――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商贸,2009(17):108-109.

[4]李煜,胡洪林,等.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中国市场,2015(15).

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 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物流产业,白水湖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2-0098-03

[作者简介] 林 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江西 南昌 330028)

一、南昌市白水湖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江西省实施“工业强省”政策,使其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大工业造就大流通,大流通又促进大工业。为此,江西省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在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构建网络物流体系;规范市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提供优惠政策,培育引进物流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总目标。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近临长三角、闽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重要基地。随着南昌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内贸、外贸增长迅速,“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的形成和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口岸通道的开辟,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按照“城外大物流”的商贸规划要求,建东、南、西、北四大物流园区。

以白水湖工业园为主体的城北物流园区将充分发挥南昌地处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珠江三角洲进入内陆的重要中转地,以及京九铁路中段最大中心城市和“水、铁、公、空”综合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依托昌北机场,南昌港、铁路专用线、国道,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具有口岸通关功能、综合运输功能、保税仓储功能、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建成集储存、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航空―铁路―水运―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使其为全省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服务及经济开发区内企业提供服务。

白水湖物流园区目前具备四大功能:(1)国际中转。对国际、国内货物进行分拆、集拼后,转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2)国际配送。对进口货物进行分拣、分配或进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3)国际采购。对采购国内货物和进口货物进行综合处理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销售。(4)国际转口贸易。进口货物在区内存储后不经加工即转手出口到其他目的国(地区)。应该说,白水湖物流园区的物流产业链比较长,几乎涵盖了现代物流的所有环节。

二、南昌市白水湖物流园区形成的条件

1.区位优势。白水湖物流园区位于赣江大桥下游6公里处,白水湖国际集装箱码头为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迄今为止我省最大的内河港口建设工程,可使1000吨级货轮沿赣江入长江至上海港,总投资1.49亿元,陆域面积16.3万平方米,码头岸线400米,并预留岸长1.5公里,今后可扩建为年吞吐能力20万个标准集装箱的码头。白水湖物流园区将在105、320、316国道,京福、沪瑞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昌北机场之间建立起货运枢纽,成为推动现代综合物流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白水湖物流园区具有最佳的依托环境和广阔的辐射面。南昌和白水湖的区位优势,为物流园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现代物流业规模迅速扩张

(1)物流相关行业个数多。据经济普查资料测算,2004年止,南昌市从事物流产业的法人企业为1938个,占全社会法人企业总量的18.2%。按行业划分:批发业法人单位1737个,交通运输167个,仓储业32个,邮政业2个。南昌市批发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在物流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分别各占89.6%、57.8%、54.1%、52.1%,增加值也占南昌市的33.8%。显而易见,南昌物流企业相关行业个数多。

(2)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明显。2005年,南昌货运周转量158.8亿吨公里,增长44.4%;其中铁路货运量128.2万吨,增长50%;公路货运量21.1亿吨,增长9.5%;水运货运量8.3亿吨公里,增长94.6%;民航货运量1.2亿吨公里,增长20.6%。物流业的总体规模快速扩大,在南昌市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2004年普查资料测算,1938家物流企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381.6亿元,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的7.7%。全部物流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9.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2.2%,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45.3%。分行业看,批发行业物流从业人员5.7万人,占物流产业从业人数的58.7%;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从业人员4万人,占物流产业从业人数的41.3%。2005年南昌市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101.65亿元,占南昌市生产总值的10.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5.1%。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业53.1亿元、批发业29.5亿元、邮政业1.8亿元。南昌市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南昌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与占三产1/4以上的物流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3)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运能力迅速提高。2003-2005年,交通运输业累计投资54.7亿元,年均增长29.2%,城市道路基础建设的陆续投资,使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2005年,南昌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78.74公里,比2000年增加1120.4公里,拥有汽车16.2万辆(含特种汽车),铁路、公路、民航货运总量为150.5亿吨。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支相联、衔接配套、运输便捷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辅之东西横贯全境的铁路,通达国内各大城市,有利现代物流业发展。

(4)物流投资呈多元化趋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南昌市物流呈现出国有集体与个体、私营、股份制及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各种经济成份的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特别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其涉及的行业涵盖了交运、批零、餐饮配送等各行业。2004年南昌市非公有制物流产业年末从业人员6.9万人,占全部物流业71%以上。其中2004年南昌市交通运输业非公有制法人企业达107家,资产12亿元,拥有员工6867人,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分别占交通运输法人企业的64.1%、33.2%、38.8%、42%。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完善了物流市场竞争机制,带动南昌市经济增长,而且其迅速增长的态势表明,非公有制物流企业已成为南昌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物流业总体水平提高,现代物流起步提升。南昌作为全国著名的商贸城,拥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业发展优势,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据测算,2005年南昌市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9.8%提高到10.1%,占第三产业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24.5%提高到25.1%。

3.极为有利的政策优势。白水湖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1)海关监管。物流园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行出口被动配额管理外,不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物流园区内的仓储物流企业,开展进出口货物的分拨配送业务,经海关核准,可实行“凭担保分批出区、集中报关”;从区外运入物流园区的货物同、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物流园区内可进行分级、挑选、刷贴标志、改换包装形式等简单加工。

(2)税务管理。比照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区外企业运入物流园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可办理退税:物流园区内企业在区内加工的货物,凡属于货物直接出口和销售给区内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3)外汇管理。区内货物分拨企业,在自有外汇不足以对外付汇的情况下,允许企业购汇解决;实行区内企业非贸易购汇试点,对货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的付汇,允许区外企业凭相关凭证向境外企业付汇。

白水湖物流园区的这些政策优势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白水湖物流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园区内物流企业之间缺乏合作。这里的合作主要是指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作业,在首先实现主体之间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增强信息整合能力和物流作业优化能力,从而实现管理的协作,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准确性。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的集群,企业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增强集群的竞争力。但是,根据调研,白水湖保税区管委会外经贸处许先生表示,目前物流园区内的企业之间没有业务往来,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信息共享的氛围。

2.园区内物流企业核心业务不突出,企业同质性较强。白水湖物流园区内目前有12家物流企业,企业的同质性比较强,太平名威物流有限公司、上实外联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日本通运株式会社、、怡亚通商贸有限公司、高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东方嘉盛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等的业务范围均包括:供应链设计、全程物流承运、仓储安排等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以及保税区企业间的贸易及贸易,国际国内集装箱中转及拆拼装箱业务保税区仓储物流等等。分拨业务企业核心业务不突出,没有形成分工合作的现象,区内几乎所有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是一致的,应该说还没有形成集群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现象。

3.物流人才的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的匾乏,是白水湖物流园区内各物流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荷兰世天威、东方海外等知名企业的HR都认为,怎样留住和引进专业的物流人才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他们目前都缺乏物流专业人才,从国外引进的专业管理人才很有限,而国内的物流专业人才又很少,所以,他们迫切希望有专业的物流人才培训和引进机构,解决物流人才紧缺问题。

4.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整个城市物流构成一个系统,才能实现现代物流服务的迅速、敏捷,才能体现现代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建设信息平台,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白水湖物流园内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内。三个囊括海陆空运输方式的物流园区应该共同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同时将海关、商检等机构纳入进来。但是目前来讲,白水湖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的建设还没达到这个阶段,白水湖物流园信息平台的建设仍然停留在白水湖物流园区本身。由此造成的问题是:从物流企业层面上讲,彼此之间也无法进行信息共享,南昌的物流行业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接口。具体而言,在货代企业与货主的生产、采购部门之间,货代企业与承运企业、机场港口之间,货代企业与海关之间,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接口,很难实现实时的、无缝的信息共享。

5.园区内对入驻企业甄别不够仔细。从白水湖目前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发现,尽管大多数企业投资物流设施是以推动物流业发展为目的,但也有个别企业或集团以土地炒作为目的。

四、促进南昌市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1.成立中介机构,促进园区物流企业的合作。为了促使物流园区内的企业相互合作,发挥集群的竞争力,应在物流园区内成立中介机构,使企业之间熟悉相互的业务,促进企业之间联系。

2.引进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入驻,促进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物流园区本来就是不同功能物流企业的集聚地,它应该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种功能,把多家专业从事物流服务、拥有多种物流设施的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到同一区域内,形成物流产业链。通过把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集聚到一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专长和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价值创新。

3.完善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建设,促使物流园区企业信息共享。在2006年以前,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方向,缺乏合理规划。目前物流园区内的建设着重在仓储、运输上比规模,而忽视了需求、供应、信息和管理地有序整合。尤其表现在供需双向信息流地建设。综合性、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同时也是指挥、管理和信息的中心,通过园区将信息集中,达到指挥调度的功能。

4.成立物流企业人才培训机构,引进高级物流人才。物流服务包括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方的门到门的全程服务。物流具有上述服务能力,就必须引进国际化的物流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国内外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特别要重视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等四类人才,因为上述四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5.园区内物流活动应多元化经营。由于园区建设的长期性和投资回收周期长,因此,在建设初期可采取多种经营方向回收投资成本。

6.对园区内入驻企业要进行甄别,要对土地的使用严格控制。对于将入驻白水湖物流园区的企业,应该在审核入驻企业资质时要严格把关,要对土地的使用以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提出要求,以保持园区土地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对白水湖物流园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传统的观念中,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培训机构的责任。但是在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园区内,完全可以引入物流专业培训部门,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形成物流人才培养基地。这既可以为园区内企业输送人才,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流知识,推动物流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城市物流的发展范文6

一、电子商务兴起所引发的物流业革命

物流在新世纪中重生,成为新世纪的一颗明星 ,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善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环境与系统,改变了贸易形态,引发了全球采购领域的深刻革命。将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放在一起进行宣传,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而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领域的一次革命。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改变过去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把物流提升到全球贸易竞争战略的地位。以欧美国家为例,沃尔玛已经开始安装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能把扫描数据直接通过卫星传向公司总部,使公司可以快捷地管理自己的供货链,在库存减少时自动订货,还可以使沃尔玛发现新的营销机会。电子商务的应用需求商与供应商、消费者与生产商直接交易虽然少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但却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需求商往往需要多批次、少批量的货物,而消费者采购更是量少而单一。要想快速、低廉地将产品交付,国外的很多企业在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时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美国的物流中央化、日本的离散配送中心、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这三种形式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都是物流企业本身提升电子商务意识以及充分利用网络。

网络技术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新千年到来之际由于电子商务浪潮的推动,中国物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新的动向表明,物流现代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杠杆,这一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物流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从古代物物交换继而产生货币开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物流活动不具有独立性质,始终是生产和流通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产品空前丰富,流通成本快速上升,物流活动开始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社会经济中的研究热点,物流系统也在现代物流科学诞生后结束了长期处于潜隐状态的历史。在此之后,人们很快就发现改善物流系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物流被评价为“经济领域未开垦的黑大陆”、“企业脚下的金山”、“第三利润的源泉”。

由以下的事实可以知道这些评价是有根据的:美国企业在开始对物流系统进行改善的初期,库存水平一般都下降三分之一以上,仅此一项就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一些行业的企业统计数字表明,原材料由进厂开始,经过若干道工序的加工直到成为产品的一部分出厂为止的时间段内,处于加工状态的时间只有5%。而95%的时间中,物料是处在仓库中、运输线上、工位前等待的状态。也就是说物料在厂95%的时间是存在于物流系统中的,加快物料周转的关键是改善物流系统。此外,据统计企业的流动资金一般有3/4是被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占用的,因此加快物料的周转速度将有效地缩短流动资金的周转期。由于在实践中这些无可争辩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被重视的物流领域,终于登上了社会经济的历史舞台。

二、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业新特点

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致使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化、全球化的模式。在网络时代,物流对经济的反作用明显强化,制造业更为关心的不是生产量的多少,而是如何占领市场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拥有一个高效而通畅的物流系统是现代企业生存与竞争的可靠保障。从这一点来看,说新的世纪是物流的世纪是并不过分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经营全球化趋势

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化、全球化的模式。

面对全球化激烈竞争的趋势,企业的战略对策之一是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经营领域,力争在核心技术方面领先;而本企业不擅长的业务则分离出去,委托给在该领域有特长的、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这种趋势为现在所谓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一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DEII计算机公司的经营模式,他们只做订货与最终组装,而将零部件的制造和物流系统运作委托给合作伙伴,通过供应链的管理与重组,有效地减低了库存、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大地提高了竞争力。耐克鞋公司也有类似的方法,没有制鞋厂只做经营与产品设计,又如运输公司把烦琐的收费业务委托给卡片公司去管理等。

企业注重核心技术的趋势使物流业务从生产企业分离,为物流企业带来良好机遇;物流企业也必须按照同一原则精心发展自己的业务、提高服务水平,确实保证委托方的利益并建立本企业的信誉。

2.供应链的简约化

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全过程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无数供应链构成了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体系。在同一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都需要上游企业供应原材料或货品,同时也不断地向下游企业供应自己的产品,形成了递阶式的体系,因此这些企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所谓市场竞争实际上不是供应链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互联网技术为供应链所有环节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生产者、最终消费者和中间经营者都能够及时地了解供应链的全部动态。也就是说供应链具有了更好的透明度。在供应链中,任何多余的环节、任何不合理的流程与作业都能被及时发现。特别是由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支持,供应链中原有的多余环节将被消除。因此,供应链将变得更为紧凑,供应链的这种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战略。

3.企业规模化

由于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小批量、多品种以及快速性的特征更为显著,配送的难度更大,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快地在规模效益方面领先,企业的兼并、联合趋势加强。当然,在选择合伙人时,弱者将被淘汰出局,形成强强联合。企业必须依靠自己先进的经营模式、高质量的服务和强大的实施能力为依托,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也可能有条件被其他优秀的企业选为合作伙伴,在联合中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国内外两方面,物流企业也是如此。一些国营储运公司,规模虽大但存在体制不灵活的问题;一些新型物流公司大多规模偏小。它们需要在竞争中求联合,依据双赢战略选择战略伙伴,以图结成实业联盟创造规模效益。可以预见,物流企业的强强联合趋势将加强,我国现代化超大型物流企业将出现在社会经济舞台上。

4.服务一体化

由于物流系统的复杂化和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物流是服务行业,服务水平是竞争因素的最重要部分。第三方物流业者最时髦的口号是“提供一体式物流服务”,把用户的物流业务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管理全部承担下来。在保证成本的条件下,使用户拥有一个高效、通畅的物流体系。

在供应链急剧变化的时代,第三方物流业通过增值服务扩大营业额也是重要的手段。加强增值服务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务,如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以及其他按客户的需要提供的服务。

增值服务的内容除一般的装配、改包装之外,还在于不断扩大范围,发展有特色的增值服务。如德国FIEGE公司对服装进行配送,在送达最终用户之前把衣服熨好、进行商业包装或悬挂在衣架上送达商店;又如生产吉他的FENDER国际公司委托UPS公司对其配送系统进行集约化和系统化整合,UPS的增值服务包括为吉他调好音。扩大的增值服务不仅仅增加了物流企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由于承担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所分离出来的业务,使自己成为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稳定了客户群。

三、电子商务在我国外贸中的有效应用

所谓电子商务实质上是指在国内外商务活动中实现电子信息化,也是现代物流业信息化的基础。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外贸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新的变化。信息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信息要素成为劳动力、资金、技术三大传统生产要素之外的至关重要的新的竞争要素。外贸企业如能在信息竞争上取得优势,则会提高其获得市场份额和争夺利润的核心能力。由于物流信息化的使用提升了我国外贸企业的信息竞争优势,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发挥了明显的效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更多贸易机会。在传统贸易方式下,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为了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必须付出极高的代价。而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外贸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电子商务拥有无地域界限的全球市场,商品信息更加透明。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借助有关国际贸易物流信息化平台,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网,向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供求信息,从而获得全球性、无时限的商务空间;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主动上网搜索各种经贸信息,寻找到理想的贸易伙伴。

2.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进货价往往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的5倍~10倍。通过物流信息化进行国际贸易,既可节省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算、汇款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另外通过网上交易,还能减少大量的中间环节,使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就可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明显下降,成本优势十分显著。现在有不少国际贸易物流信息化平台直接把中国的生产或出口企业和国外的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网上,让他们在网上直接交易,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中国的出口企业和国外的进口商都得到了实惠。大大提高交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