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展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联网发展展望

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1

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回顾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并进一步影响会计手段、方法和功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两个阶段,虽然这两个阶段是前后相继、互有渗透的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会计手段的优化,由手工记账发展为计算机辅助会计核算,这是会计信息化的第一次飞跃;后者是会计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阶段,不仅有会计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更有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方法、手段、角色、地位、功能的深刻影响,这是会计信息化的第二次飞跃。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上的软件、硬件和服务的组合,以网页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技术。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云”计算产业的开发和应用中,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转移到“云”计算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和建设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中小企业快速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能。

未来,会计这样一种职能也许会像IT技术一样,外包给外部专业化的公司运行,比如会计事务所、财务公司。企业把整个财务流程切割成很多段,而只把其中的一段(即某一个业务流程)或某几段给外包公司来做,这样能精简人员,使公司更有效率。

二、物联网的便捷性与智慧性

在物联网时代,任何事物都是可感知的。联网的冰箱在坏后,可主动与厂家联系,并说明故障原因,甚至在消费者还没有发现冰箱坏的时候,就可能收到厂家的反馈;通过联网,用户还可以在远端用手机或电脑指挥家电运转,包括调节冰箱温度、打开空调等等。这是华为描绘的正在研发之中的数字家庭平台项目——一个更加遥远的互联网规划,让家电联网,其市场规模比移动互联网更大更广。

1999年,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被提出,表面意思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说明互联网依旧是其基础。即互联网是将计算机相互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通讯的网络技术,而物联网则是在该基础上将所有物品甚至人连在一起。这便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从技术层面上定义,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网络基础,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三、物联网下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方向

物联网下的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方向是在大系统内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只有站在大系统的角度看发展方向,才能与经营管理信息化实现有机融合。

1.认识问题的视野和应具备的理念。首先解决认识的视野问题,用大会计观提高两点认识,走出一个误区。需要有大会计的思维和胸襟,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技术的角度来制定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方针与策略。

2.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目前所用的或即将应用的信息系统体现了什么管理思想?已经解决了哪些管理问题,当今的管理瓶颈是什么?如何通过信息化运用物联网来提升管理水平?根据这些问题选择软件,就能为信息化的方案做出正确决策。

3.要有大系统观。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打破会计软件的信息孤岛。明白管理信息系统在先进制造中的位置,才能知道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案。明白和认识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清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才能知道会计信息化如何深入发展。清楚成本管理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位置,才能明白成本核算需要哪些数据,如何进行采集,需要与哪些系统集成才能支持决策。这些对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和方案至关重要。

4.要有集成观。集成是实现财务数据、成本数据从业务源头自动采集,目标是达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融合”只有通过集成的物联网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融合”也解决了各种信息孤岛。如何集成?这需要清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只有明白这些,才会提管理需求,这是会计人员应该做的。认识水平高低、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进程、水平高低和项目成败。

四、物联网对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物联网作为第三次信息产业的浪潮,以RFID技术将“现实的万物”和“虚拟的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对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而发展的会计信息化有较大的影响。

1. 解决数据源问题,有利于企业加强对有形资产的管理和利用。在原材料从采购开始就被嵌入RFID电子标签,到入库、领用、在制品、产成品入库、销售等所有环节中,设置多个感应器实时与标签主动“交流”,将所获数据导人数据仓库。在此过程中,数据的读取没有人工的参与,只是物品的自动“说话”,使得获取业务数据更加容易而且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在物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实时处理”方式,即数据不是在业务发生后才处理,而是在业务发生时立即被收集和更新,使得数据前移,因此数据具备了及时性,可以被实时反映,同时也增强了数据分析的价值。特别是标签数据存储量大,在物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写入了所有相关的,较以前更多的信息,包含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

2.“清晰化”企业生产成本,加强过程控制和成本控制。为使企业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寒冬,SAP在最新白皮书《新经济环境下的成功之道》中提出,“掌控企业全局视图,成就清晰企业”;紧随其后。微软提出了“明智IT——逆势成长,节省成本,抢占先机”的口号。可见,二者都认为发现并降低低效甚至无效成本,控制管理风险,优化业务流程,增加成本收益是成为清晰化企业成本必不可少的,物联网是重要手段。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为例,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中心的划分有一定难度;而且与成本动因无直接相关的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作业中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成本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另外,如果作业数很大的话,就增加了成本计算的工作量,加大了核算成本。而在物联网环境下,利用RFID实时追踪整个领料、生产、入库流程,每个标签里及时更新成本信息,从而使生产成本计算变得“清晰”,结果也更加科学、合理,会计人员可以实现对生产成本的动态核算和管理。

3.促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快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该规范更多的从制度方面设计,但重要的是要想真正得到实施,还需要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撑。物联网应势而生,可以作为有效地技术工具,进行有效地监管。企业可以运用RFID技术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一旦RFID标签生产规模化、市场化,将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企业有效地内部控制。另外,物联网技术作为会计监管的先进手段和方式,将推动会计监督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加快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

4.物联网有利于促进企业内各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减少“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一般来讲,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在财务上的核算需要设计若干个凭证模板,每一经济业务事件对应一个凭证明细,凭证模板设计的越多,经济业务转换成记账凭证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当一项业务发生时,比如材料入库,RFID捕获入库信息,该业务信息进入系统后,根据凭证模板自动生成实时记账凭证,会计人员只需要审核确认即可生成相关的账簿信息,从而实现了实时信息系统。还有由于实时凭证是由包含了制单号的入库单等业务单据自动生成,所以可以由会计记录追溯到业务行为,保证业务和财务系统的一致性和及时性,还会实现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

5.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有利于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方便管理者加强供应链管理。由于物联网会成为内部控制会计监督有力的技术支撑手段,即对产供销环节的监控、对实物资产的监控、产品生产的监控等,所以业务混乱的现象得到有效防范,从制度上保证了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合法,降低了会计信息非故意失真的可能性。因此,物联网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中间件;物流发展;信息化产业

一、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的定义是[1]:核心是物物相连的思想,通过多种信息传感设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按事先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兴网络形式。 物联网有两个特点,一是互联网仍然是物联网的核心,是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物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已经到了任何物品之间都能交换信息和通信的认知程度。

物联网技术的现实应用,如使用传感器网络,无线通讯,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智能拍摄技术,不须人工手段的参与,商品、信息就能实现通过互联网的自动识别或互联共享。当今社会的角角落落已有了物联网的各种应用,如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载GPS,配备一个RFID芯片的集装箱,以及让用户可以便捷通过收费站而不用人工付款的系统。

二、物流信息化现状

1.没有足够的监管业务

信息技术是一个结构庞大的项目组织,由众多分支机构单位所组成。很多物流企业将ERP等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外包的原因是,避免繁重的人员投入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由此缺乏协调性。但是这样做,只能是隔靴搔痒,仍有大量的问题亟待处理,比如兼容性问题,再比如因沟通不畅通而导致的有检测盲区的出现。

2.信息化建设意识落后

物流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RFID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的价格压力下,信息化建设发展举步维艰。当然也有一些小作坊式的IT企业通过价格策略和盗版手段,扰乱了市场秩序,形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中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前景更加复杂。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平衡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拥有了相当数量、相当规模的物流企业,包括通信网络,条码,RFID,GPS,物流自动化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善企业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但长期坚持用信息化来参与物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大约只有39%,大多数企业仍然使用人工的传统方式,这使得该行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业务和高效运行的社会发展需求。

此外,物流的发展和信息标准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尤其是涉及中间件应用方面,如RFID标准将越来越多,所有这些一旦被合理解决,将会大大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三、物联网技术的中间件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

1.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RFID射频识别,常称为【2】感应式电子芯片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下。【】

RFID技术【2】可在物体快速移动的情况下识别,也可以识别多个标签,工作快捷。物流过程中货物跟踪信息的自动采集,仓储应用,应用端口,邮政快递。 RFID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在储蓄的一部分,RFID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仓储,取货计划,装运计划,提高物流的效率。在运输环节容易管理的货物,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分拣和配送部门,可以提高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在销售周期,改进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实时跟踪库存。

2.“3G”技术在物流业应用

3G指【1】的GIS,GPS,GSM三种技术融合为移动智能终端物流,实现高效的物流运输、配送和快递服务。物流“3G”技术不是简单地指三种不同的技术,而是指其相互融合产生的新技术。 3G技术的融合在于:GIS可以用于可视化,地理分析和空间分析,可以搭建数据库优势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平台;GPS定位技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实时访问不同精度的目标的位置信息;GSM通信技术,对于信息系统的指挥,调度,监控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数据传输,这三种技术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实现了实时动态运输车辆跟踪和监测。

3.RFID与“3G”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车辆和货物上贴上RFID标签,并且每辆货车配备GPS接收机和GSM信息终端,发货时,将车辆、货物的基本信息通过RFID读写器存入运输调度中心信息数据库中,同时将司机的身份信息存入运输调度中心信息数据库中。

RFID阅读器[2,3]全部部署在运输货物的车辆上,在运输途中,阅读器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以一定的频率自动无线扫描车辆和货物的电子标签,并将扫描的信息存入车载GSM信息终端,同时通过CPS技术获得的车辆位置信息也存入车载GSM信息终端,司机也要将其身份证信息通过车载读卡器存入车载GSM信息终端,再通过GSM通讯系统传将所有采集的信息传回运输调度中心,送入中心信息数据库中。以GIS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管理中心信息数据库。将收集到的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在的发货时的原始信息进行比较,包括司机的信息和车辆的信息是否匹配,车辆和货物的信息是否匹配,一旦三者有任何不匹配,说明该车货物出现了问题,必须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如果信息完全匹配,则将新的车辆位置信息存入中心数据库中,以做货物追踪之用,通过不断的扫描修正,运输调度中心可以掌握货物和运输车辆的实时信息。 物联网技术RFID与“3G”的应用[1,2,3]具有明显缩短工作流程,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准确,同时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降低周转运输费用、利于货物跟踪的优势,对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射频、3G等中间件等技术在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整体战略,物联网将会成为新兴技术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具体来说【1】,物联网技术己经深入到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它具有数据采集处理的优点,不仅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且增加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在现今激烈的竞争中,物联网技术必将对物流供应链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技术上、管理上与运作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M].电子工业出版社.

[2]宁焕生,张彦.RFID与物联网--射频、中间件、解析与服务,2008.

[3]余雷.RFID电子标鉴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2006(02).

[4]吴名.我国RFID应用现状和技术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2006.

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3

【关键词】LTE 物联网 网络融合

1 引言

近些年来,移动通信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LTE技术,正在被广泛运用,并有望在2013~2014年投入商用。LTE是由3GPP标准化的下一代蜂窝网络技术。此外,包含LTE-Advanced的IMT-Advanced 4G标准将提供一个全球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将提供数据接入更快、漫游能力增强、整合了信息和宽带多媒体服务的下一代交互移动服务。LTE系统的主要性能需求包括峰值速率和峰值频谱效率、小区吞吐量和频谱效率、语音容量、移动性和小区覆盖、用户面时延和控制面时延。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网络和人机交互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原来的网络连接服务转移到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基于这一转变,物联网迅速发展。传统因特网是面向人与人的连接,而物联网是面向大量物体(设备)的连接,即物联网涵盖更大范围的连接;因特网和通信网络关注信息的传输,而物联网关注信息服务。

将传感器网络、因特网、通信网(有线或无线)和云计算平台结合在一起,物联网能够感知、识别和控制物质环境。无线通信网络成为物联网的基础承载网络,移动通信终端也可实现与物联网终端的融合。但传统的无线通信网络无法满足物联网对数据传输的需求,而LTE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宽带宽和大覆盖范围的特点,在一些没有有线连接的场景下,LTE是一种很好的无线备选方案。因此,研究物联网和LTE的融合及其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物联网与LTE

2.1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由多个具有更透彻感知能力的传感器形成的自组织、智能化多传感器网络体系(信息获取),再辅以智能化的计算(信息处理)与泛在的互联技术(信息传输与共享)支撑,从而实现信息的汇聚、协同整合、泛在聚合、交互共享、智能处理等过程,最终构建成物物互联的综合智慧网络[1]。

物联网的行业应用涉及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电子政务、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远程医疗、绿色农业等多个领域,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它所带来的产业价值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包含了丰富的技术,其中,最为核心的有三部分:前端的透彻感知技术、中端的泛在接入技术和后端的智能处理技术,分别对应物联网分层架构(图1)中的智能感知层、泛在接入层和个性应用层的关键技术[2]。

智能感知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识别和采集,包括RFID、条形码、传感器、GPS/GIS等设备。泛在接入层包括传感网和无线/有线接入技术、广电网等。无线/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传统的2G/3G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Wi-Fi)、互联网等技术,重点解决如何将传感器网接入核心网。感知层和物理层是物联网的基础,而要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达到真正的“物物相联”,还有赖于对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处理的平台应用层。这方面的主要技术有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存储技术和异源异构数据的整合技术等。

2.2 LTE

LTE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着重于提高网络速率、增大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LTE设计目标如下:

(1)通信速率: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s,上行为50Mb/s。

(2)频谱效率:下行链路为5b/s/Hz,3~4倍于HSDPA;上行链路为2.5b/s/Hz,2~3倍于HSUPA。

和以往的通信技术相比,LTE大幅提高了对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的要求[3]。它采用了以下两大技术:

(1)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FDM是无线环境下的一种高速传输技术。它的主要思想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把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OFDM与一般的频分复用的主要差别在于其不同载波的频谱可以相互交叠,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2)多输入多输出(MIMO)。MIMO技术是指发送机和接收机同时采用多个天线。其目的是在发送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建立多路通道,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改善用户的通信质量或提高通信效率。其实质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空间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而空间分集则可以增强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误码率。

3 LTE与物联网的融合分析

3.1 LTE与物联网的融合架构

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LTE技术的物联网架构,如图2所示。整体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物联网服务/应用中心、LTE传输网络和物联网设备网络。物联网服务/应用中心是由对象命名服务器(ONS)、物联网服务器和内部中间件构成的。对象命名服务器类似于互联网中的域名解析系统(DNS),用于对相应的物联网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定位。物联网服务器对外界提供统一的可伸缩的数据和服务器接口,外界用户或应用能够通过物联网服务器读取相关数据和实行各种物联网应用。内部中间件提供物联网服务器和LTE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其主要作用是收集物联网数据和保证防火墙安全。

LTE传输网络负责物联网设备间数据和控制信令的可靠传输。它由eNB和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组成,MME提供UE和LTE核心网络的信令交互,S-GW实现数据包传输和移动性管理。

物联网网关从所有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上收集信息。外部用户和应用能够接入物联网服务器,以获得物联网数据并通过网关控制物联网设备。因此,网关可看作物联网设备的。物联网用户能够通过3GPP LTE接入网络所支持的物联网服务器,控制大量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服务器由经营者提供,并为物联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接口。

3.2 LTE与物联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通信和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有一些类似的特点,如移动性、分组交换、安全连接等;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常在线、小数据包传输等[5],且物联网中的设备通常比人与人之间通信的移动设备更小更昂贵。在物联网通信中另外还有许多限制,包括能量、消耗、存储和带宽。LTE与物联网的融合,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怎样使LTE网络适应和满足物联网的业务特点及要求?对此,可以分析基于物联网的特殊业务模型,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优化,以适配物联网的数据业务形态[6]。同时,研究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对QoS的不同要求——如智能交通业务需要高移动性、低延迟,而智能电表业务移动性较低且允许延迟,使LTE系统能够保证相应的服务质量。

怎样合理地整合、压缩和挖掘海量数据?对此,要继续研究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同时,将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融入到LTE网络管理系统和业务平台系统,提高物联网的数据处理和共享能力。

怎样将LTE网络与物联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此,在LTE终端方面要重点研究LTE天线与RFID、GPS天线的多模重构技术等,在网络层方面要重点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与LTE网络的异构网络融合技术,从而使网络更加稳定、高效。

4 展望

物联网和3GPP LTE网络的融合将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物联网设备能够通过3GPP LTE网络传输数据,而3GPP LTE经营者能够基于物联网设备开展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远程监控、智能计量、智能家居和远程医疗等。在3GPP核心网络中,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基于规定QoS的分组交换,能够为物联网提供多媒体业务的支持,更将极大地促进物联网的发展。同时,LTE与物联网融合存在一些挑战,对于其融合业务分析、数据压缩处理和网络层融合等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Juan Pablo Conti. The Internet of Things[C]. IET Communications Engineer, 2006: 20-25.

[2] Zorzi M, Gluhak A, Lange S, et al. From Today’s Intranet of Things to A Future Internet of Things: A Wireless and Mobility related view.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10(17): 44-51.

[3] Farooq Khan. LTE For 4G Mobile Broadban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4] Xiangming Wen, Wei Zheng, Zhaoming Lu. Convergence architecture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3GPP LTE-A network based on IMS[C]. Mobile Congress(GMC), 2011.

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时展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24

1 “互联网+”时代提出的背景

经过二十年的互联网发展,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然而,互联网经历着转型升级的环境。现代企业家与中国政府为互联网发展进行不懈努力,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互联网逐渐从一个单一的辅助工具转变成驱动产业通和发展的新时代平台。

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良好,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速度快、势头猛为特点。随着为我国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我国电子商务全局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我国电子商务已经迈入规模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市场份额具有明显变化,网络零售市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逐年平稳增长。从市场结构上来看,因各企业之间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相差较大,企业与企业间的市场仍是我国电子商务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趋于平稳的大环境的影响,多数企业正在面临货物积压,消费市场低迷,企业与企业间市场份额下降明显等问题。

网络购物规模发展迅速,线上零售市场交易集中度高,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网络购物的规模发展迅速,对零售市场的贡献日益突出。从增速的角度来看,在网购基数日益增大,市场份额扩大升入新阶段,以及网购消费者趋于理性化,网购增速自然回落,从高速增长转化为快速增长成为当下网购增速的普遍现象。

电子商务企业分布地区密度大、过于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近78%的企业集中分布排名前十的省市,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度依赖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信息化水平,所以相对发达的沿海经济区发展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造成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 新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

迄今为止,各国政府、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就其核心来说,电子商务就是一种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进行的商业活动。

在未来的发展中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应用程度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电子商务的未来。就现在来说,有一种电子营销方式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微商,这种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营销方式就是新媒体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成功运用的典例,2014年,微商中国移动的购物用户逾3亿,交易额达1500多亿元。可见,新媒体技术的地位尤为重要。

现如今电子商务已不再是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渐渐的变成了为人们所熟知、熟用的方式。例如当当网,现是一个综合性的网上购物中心,包括服装、鞋包、图书、家居、孕・婴・童等众多品类,但它1999年11月正式开通时只是一个销售图书的网站。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在对旗下的某一品类根据某一特定人群进行深化。但发展到今天,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已不像之前那样清晰可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终将会是传统企业与电商企业在线上与线下的业务融合。

4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应该加深对消费者、对市场的理解,对产品规划、设计的理解。培养跨界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扩大信息化建设范畴,丰富信息处理方式,围绕信息进行全面技术创新,使信息系统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改变企业生产与产业发展内涵及其边界。把信息化充分地深层次融入到人们的思维和意识中,融入企业进行运营和战略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积极面对“互联网+”的时代,用互联网思维使“互联网+”进一步转化实践成果。“互联网+”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将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

参考文献

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036-01

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已提出,它的定义很简单: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全球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尤其是在世界各国都在为经济复苏积极寻找新突破口的关键时刻,物联网目前已经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我国发展物联网的优势

物联网是不同于互联网的一种全新网络。互联网的承载网(端到端)是单一的,而物联网的承载网(端到端)不是单一的。互联网主要强调规范的开放性和通达性,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是,“尽力而为”的传送能力和基于优先级的资源管理。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就会高得多,目前,实际上已经存在若干孤立的物联网系统,这些系统对实时性、安全可信性、资源保证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那么,物联网热浪为什么在中国会迅速壮大呢?在我看来,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发展方面拥有几大优势。

中国拥有话语权: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与此同时,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这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高校研究支撑: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主要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江苏无锡市在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物联网”发展进入实际建设阶段。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南京邮电大学专门召开了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

政府措施得力: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十分重视。2006年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构想,2009年“感知中国”的新兴命题进入了国家政策的议事日程,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

二、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物联网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如远程防盗、高速路不停车收费、智能图书馆、远程电力抄表等。不过,客观地说,这些还仅仅是物联网的雏形,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目前全球状况来看,物联网的发展仍有众多问题需得到解决。

技术统一与技术突破: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作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备可操作性。更多的是应在涉及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定相应的标准。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有必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构建管理平台与协调互动:物联网的价值在于网,而不在于物。传感是容易的,但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就不能进行管理和整合,那么,任何传感都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建立一个全国性、综合的业务管理平台,把各种传感信息进行收集、分门别类管理以及有指向性地传输,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盈利模式与产业链条: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将有多种选择去开拓市场。因此,在未来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商业模式将变得异常关键。目前,物联网发展直接带来的一些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与物联网有关的电子元器件领域,如射频识别装置、感应器等。而庞大的数据传输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的机会以及对产业链最下游(如物流及零售等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渐体现出来。

建立信息安全体系:在物联网时代,互联互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数据和隐私的保护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物联网存在很多信息安全隐患。由于物联网在很多场所都需要无线传输,这种暴露在公共场所中的信号很容易被窃取,这将直接影响到物联网体系的安全。与此同时,物联网还会带来更多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而且物联网还承载了比现在任何网络都要庞大的数据信息,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这些信息的外泄或被他人盗用,将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也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彭德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

[2]刘浩力.物联网应用及发展前景浅析[J].中国信息界,2011(8).

物联网发展展望范文6

物联网、大数据无疑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工业界应用最为热门的

关键词 ,对于制造商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风起云涌、暗礁激流的时代。《哈佛商业周刊》最新发表的由管理学大师Michael E.Porter与PT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im Heppelmann合著的文章《物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再造》深入探讨了互联智能产品革命,以及在互联化、智能化的世界中,企业需要如何在战略和运营方面做出选择。

PTC首席市场营销官Eric Snow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PTC对于ThingWorx以及Axeda的收购,帮助我们立足于物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使PTC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未来我们会继续大力整合和发展现有的技术和服务,帮助制造商重新改进业务流程,布局智能互联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抓住新一波的价值浪潮,在物联网时代赢得竞争优势。”

除了上午的主题演讲和案例分享,本次技术大会还开放了5大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专题论坛,总共进行了20个课题演讲,全方位介绍了PTC Creo3.0、PTC Windchill更新、物联网ThingWorx解决方案、服务转型及最新的PTC SLM解决方案等极具价值的技术内容。除了PTC的技术专家外,来自德国电动汽车企业StreetScooter、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迈瑞生物医疗、LG等PTC优秀客户的代表也在会上分享了PTC产品和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让与会者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