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1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The Development of Trac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Pay Attention to IOT Construction
Yang Bo,Li Guilun,Su Shengyong
(Shangdong Provincial Military Command Communication Office,Jinan250099,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concept and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IOT have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 around the world.Its application will become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post-IP era.Therefore,a sustainable mechanism of IOT'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must be built to make 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military construction.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Development trend;Application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一个先进、综合、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利用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技术,为每一件物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代码,并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共享,达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身份识别与“透明”管理,从而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联网”。这一概念有两层涵义: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是互联延伸和扩展的产物;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
(二)物联网的特征。物联网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RFID、传感器是物联网主要工具;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三)物联网技术体系。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表述为DCM体系(Device,Connect,Manage),分为三个层,第一层是感知层,即要感知到物体的属性并能对其进行控制;第二层是网络层即要有一套网络通信体系将感知到的物体信息传输到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第三层是应用层,即要有适应不同行业和业务需求的中间件和应用管理系统,用于解决人和物的互联。
(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也有预测这个比例将来可达到100比1甚至1000比1。专家预计,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左右,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二、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及在军事领域应用
物联网的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已迅速被世界各国运用于军队装备保障领域,对各种参战物资实行感知和控制,以满足现代战争对装备保障“快”、“准”、“精”等的要求。美军已在多数装备物资中嵌入芯片,使用各类传感设备随时获取装备物资的相关信息,战时既能对装备物资的运用快速做出决策并实施分配,准确掌握各类物资的动、静状态,准确对物流过程进行实时临近;又能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和需求,在三军中实现物资保障一体化,发挥整体保障效益。美军这种“精确保障”、“精确物流”模式,就是成功运用物联网理念与技术的结果。其在军事领域的成功运用,给其他各国军队装备保障以很大启发和影响。
三、发展物联网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物联网应用将是后IP时代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家实施深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发展物联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建设和应用机制,切实发挥物联网在国家经济和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政策和技术问题。
(一)物联网政策和法规。物联网不仅需要技术,更是涉及到各个行业、产业,需要整合多种力量。这就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立法要走在前面,制定出适合该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行业的正常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但获得政府投资,而且在产业政策上也得到了政府支持,使得美国的信息产业高速度发展。现在全世界基于PC和互联网的信息产业完全控制在了美国人手中,对美国在政治利益、文化的传播、价值观的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对于复杂的物联网,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要有专门人和专门机构来研究和协调,物联网才能有真正意义的发展。
(二)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同样会有大量的技术出现,如果不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那么只会产生大量的小而破的专用网,相互无法连通,不能进行联网和形成规模经济,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也不能降低研发成本。
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2
关键词:金融物流;物联网;安全监控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084-02
前言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首次以书面形式确定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金融物流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它的发展对“两个中心”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金融物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业务操作缺乏标准,参与者鱼龙混杂,没有相应的行业规范,也缺乏规避和分散风险的业务转让机制,最为严重的就是安全问题了。
物联网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通信装置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巨大网络。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由于可追溯、可视,所以一旦被运用于防范和规避金融物流的不确定性,将极大提升金融物流产品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将物联网与金融物流结合起来的创新研究几乎没有。
一、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动态
二、物联网对金融物流产品进行安全监控的方案设想
金融物流产品风险主要是由业务过程的不透明,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造成的。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可以对金融物流产品进行追溯,从而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以下分别从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监管来设计架构:
1.基于物联网的质押品的动态信息的获取的系统构架设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为:在物品上贴上RFID标签,读写设备通过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尤其是ID信息,通过这个ID信息向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器请求以获取该ID所对应的进一步详细信息的统一资源标志符(URI),读写设备通过这个统一资源标志符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获取,实现信息的全面和透彻感知。
为了获取质押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我们需要研究从原料市场到产品市场。这一过程中质押物品信息的读取与采集。过程(如图2所示):
2.供应链流动中的质押品的信息监管系统设计。在上述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监管,一旦有关质押品信息出现异常,金融物流的各参与方均可以通过信息监管系统了解风险隐患。此外,我们还设计了“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中包含了通过实际调研所获得的大部分风险的类型,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信息监管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共享风险隐患,还能够使得风险关联方利用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的基本应对。对于未列入数据库的风险,需要参与方在协调的基础上做出最终优化措施。
在整个监控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三大关键技术,即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运用这些可视化技术,对质押品从出厂到目的地进行全程跟踪,能有效保证质押物的数量和质量。在存储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人员操作的失误、内部作案等问题。将实体货物信息存入数据库,随时对入库出库量进行统计,设立最低值警戒线,以确保库存量。通过物联网可视化可追溯技术,对物流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控制,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控制平台,监控供应链的每一步流程。
结束语
物联网是当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新生技术,针对物联网的环境和平台,设计金融物流的质押品安全的监管系统,为金融物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有效地缓解金融物流的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当前新兴的两大产业(金融物流与物联网)结合,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Don P.Holdren,Craig A.Hollingshead:Differential pricing of industrial services:the case of inventory financing [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1999,(14):7-16.
[2]David E.Vance,Financial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Tools and Techniques to Solve Financial Problems and Make Effective Business Decisions [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3:217-249.
[3]李凤保,李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
[4]Buzacott J.A.,R.Q.Zhang.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 Based Financing Management Science [J].2004,(24).
[5]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2005.
[6]曹娟.物流银行业务风险防范[J].武汉金融,2008,(9):51-53.
[7]谷晓冬.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中国物流金融的发展[J].物流科技,2009,(10):4-5.
[8]钱文彬,孙稚锐.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2).
[9]崔显林.中国物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9,(6).
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3
>> 探析物联网核心技术及应用 浅谈未来物联网核心技术 物联网时代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及发展趋势 王晶:物联网产业是核心技术的竞争 物联网核心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核心技术探讨 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的智能考勤系统 论物联网安全核心技术与挑战 MEMS:物联网核心技术所在(上) MEMS:物联网核心技术所在(下) 区块链核心技术演进之路 蓝牙4.1版本核心技术支持物联网 物联网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诞生 关于LTE核心技术应用及网络建设研究 物联网应用对WCDMA核心网演进的推动 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掌握自己“命门” 暖通设计BIM技术应用及核心技术研究 浅谈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及应用领域 多金属矿选矿的核心技术及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4] HE M, ZHENG Z, XUE G X, et al. Event driven RFID based exhaust gas detection services oriented system research[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Piscataway: IEEE, 2008: 1-4.
[25] EUGENE W, YANLEI D. Highperformance complex event processing over streams[C]//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ACM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New York:ACM, 2006: 407-418.
[26] QUACK T, BAY H, VAN G L. Object recognition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eidelberg: Springer, 2008: 230-246.
[27] BULUSU N, HEIDEMANN J, ESTRIN D. Density adaptive algorithms for beacon place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CLACS010013[R].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2001.
[28] 曾凡仔,孙正章,罗娟,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方法[J]. 通信学报,2008,29(11): 62-66.
[29] ELNABRAWY E, NATH B. Cleaning and querying noisy sensors[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ACM, 2003: 78-87.
[30] 周傲英,金澈清,王国仁,等. 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32(1): 1-16.
[31] LI R Z, NEJAD M B, ZHUO Z, et al. Future RFID and wireless sensors for Ubiquitous intelligence[C]// Proceedings of 26th Norchip Conference. Piscataway: IEEE, 2008: 142-149.
[32] GONZALEZ H. Warehousing and analyzing massive RFID data sets[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Piscataway: IEEE, 2006: 83.
[33] JEFFERY S R, ALONSO G, FRANKLIN M J, et al. A pipelined framework for online cleaning of sensor data streams[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Piscataway: IEEE, 2006: 140-153.
[34] JEFFERY S R. Declarative support for sensor data cleaning[C]// Proceedings of PERVASIVE06. Heidelberg: Springer, 2006: 83-100.
[35] INOUE S, YASUURA H, HAGIWARA D. Systematic error detection for RFID reliability[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Piscataway: IEEE, 2006: 280-286.
[36] BORDER L A. RFID multiple access methods [EB/OL].[20100711]. http://vs.nf.cthz.ch/ccu/SS2004/DS/reports/06_rfidmac_report.pdf.
[37] ISO/IEC FCD 156933. Identification cards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Vicinity cardsPart 3: Anticollision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 [S]. Geneva: ISO, 2000.
[38] JEFFERY S R, GAROFALAKIS M, FRANKLIN M J. Adaptive cleaning for RFID data streams[C]//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New York: ACM, 2006: 163-174.
[39] SHETH A P. Changing focus on interoperabil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 system, syntax, structure to semantics[C]// Interoper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5-29.
[40] WANG W, TOENJES R, REETZ E, et al. A comprehensive ontology for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 Proceedings of 2012 IEEE Internetna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 Security and Privancy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Piscataway: IEEE, 2012:1793-1798.
[41] TAMMA V, AART C, MOYAUX T, et al. An ontological framework for dynamic coordina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Heidelberg: Springer, 2005: 638-652.
[42] PALMER M. S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RFID data management [EB/OL].[20100705]. http:///docs/articles/7principlesrfidmgmnt.pdf.
[43] SHAO X W. Study on security issue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RFID[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Piscataway: IEEE, 2012: 566-569.
[44] ZUO Y. Survivable RFID Systems: Issues, challenges, and techniques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2010, 40(4): 406-418.
[45] SARMA S, WEIS S, ENGELS D. RFID systems and security and privacy implications [C]// CHES 2002: Workshop on Cryptographic Hardware and Embedded Systems. Heidelberg: Springer, 2002: 454-469.
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4
11月3日 塔里木油田公司承担的国家油气供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开始启动,具体围绕油气供应采、炼、储、输、供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开展国家油气供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国家油气能源综合保障能力。
11月4日 成都市旅游局和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联手推出的“智慧旅游 畅游成都”成都旅游一点通产品正式上线运行。
11月6日 工信部公示“2012年物联网发展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
11月6日 以“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2012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在成都开幕。
11月6日 商务部《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九:推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11月7日 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与华存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成立“上海电子支付云计算工程中心”,打造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云计算示范平台。
11月8日 福建小区智能化管理地方标准《小区数字化智能家居管理系统》(DB35/T 1294-2012)和《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DB35/T 1295-2012)。
11月13日 西安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安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草案)》,将重点培育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1月1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1月15日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智慧城市奖颁奖典礼上,广州获得了1项城市奖和1项创新奖。
11月16日 以“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在深圳开幕。
11月18日 哈尔滨市开始设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连续3年将总共投入3亿元推进云计算应用项目建设。
11月23日 重庆智能电网输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由重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该中心成为智能电网省级研发中心。
11月25日 西安市政府与国云科技签署协议,国云科技将投资8亿元建设云计算物联网科技产业园。
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5
>> RFID标签天线技术发展综述 容器清洗中标签去除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煤制油技术发展综述 DNA技术发展综述 SONOS技术发展综述 新型天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RFID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RFID标签天线的研究及热点分析 适用于多种环境的RFID标签天线研究 基于UHF RFID物流标签的圆极化天线 车辆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基础工程技术发展综述 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发展综述 Web技术发展综述与展望 国内近年选煤技术发展综述 物联网技术发展综述 桌面虚拟化技术发展综述 FPGA器件设计技术发展综述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K.Finkenzeller. RFID Handbook(Second Edition) [M].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J,2003.
[5]新型超高频RFID标签使用3-D天线[EB/OL]. .cn.
[6]赖晓铮,刘焕彬,张瑞娜,等. 基于分形结构的纸基RFID标签天线研究[J]. 微波学报,2008(3): 36-39.
[7]赵万年,武岳山,刘奕昌. 基于Hilbert分形结构的电子标签天线设计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08(23): 29-33.
[8]Shantanu K. Padhi, Gerhard F. Swiegers, Marek E. Bialkowski. A Miniaturized Slot Rnig Antenna for RFID Applications[C]. 2004 15th Conference on Microwaves,Rada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4: 318-321.
[9]Chang Kihun,Kwak Sangil,Young Joong Yoon. Small-sized spiral dipole antenna for RFID transponder of UHF band[C]. Asia-Pacific Conference Proceedings.Suzhou: Microwave Conference Proceedings,APM C,2005: 4.
[10]汤伟,林斌,等. 一种小型化RFID标签天线的仿真设计[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50-54.
[11]赖晓铮,刘焕彬,张瑞娜,等. 一种平面倒F纸基RFID标签天线[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276-279.
[12]王振华,张春,李永明,等.用于2.4GHz的射频识别的硅基集成小环天线的仿真与设计[J].微波学报,2007(3): 19-22.
[13]赖晓铮,刘焕彬,王重山,等. 纸基RFID小环天线设计[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46-49.
[14]日经BP社. NTN开发出能随意设置介电常数“橡胶类天线材料”[N/OL]. [2006-9-29] .cn.
[15]Amit Rawal. RFID: The Next Generation Auto-ID Technology[J]. MICROWAVE JOURNAL,2009(3): 58-74.
[16]智能标签票据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EB/OL]. [2007-12-01] .
[17]Susan Zheng. Omrom开发出新型UHF天线可消除多路影响[EB/OL]. [2006-03-28] .cn.
[18]Cai A. High frequency RFID smart table antenna[J].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07,49(9).
【作者简介】
物联网发展综述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 关键技术 发展现状
一、 前言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IoT在信息产业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本质上就是互联网的一部分,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系统、GPS、智能扫描仪、气体感应器等,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赋予物体感知能力,并通过接口将互联网与大量物体连接起来,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物体识别、定位、跟踪以及监控和管理,甚至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早在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到2012年中国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物联网已经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其关键技术已经被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但缺乏总结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物联网系统架构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论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挑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作为当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热点,具有海量信息,多种接入设备,智能化物物交互的特点。物联网的成功依赖于多种技术的融合,主要包括物联网的系统架构技术,统一识别与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安全隐私保护技术。
1、系统架构技术
物联网的系统架构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它要求用户网络服务器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自组织性和用户公平性。感知层即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识别物体并读取该物体的相关信息,读取的相关信息反映物体自身的特点。网络层是物联网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服务质量优化的重要环节,并通过与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其它专网相结合,将物体的信息准确地实时传递出去。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把感知层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物体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2、统一识别和识别技术
物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即每个物体都应该是独立的,因此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应该能够反映每个物体自身的特点。统一识别和识别技术应该包括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技术类似于条码扫描,RFID的主要功能是非接触式识别,即不需通过机械或光学在识别系统和识别物体之间建立接触,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技术识别物体并读取其静态信息。对于物联网的发展,了解特定物体的动态信息也很关键,因此依赖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探测物体的动态改变,也缩小了生活实际与网络虚拟之间的差距。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微型化技术和纳米技术也将快速融入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这意味着越来越小的物体将与互联网实现连接。
3、网络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网络通信具有通信量大和范围广的特点,它为各种硬件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系统的控制提供操作平台,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方式实现识别系统和需识别物体端到端的连接。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方便用户对物联网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用户操作物联网的复杂度,且实现了物联网服务质量的最优化,满足了海量通信的需求。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还引入了云计算技术和自组织组网管理技术,在网络层协调各个部分的任务管理和分配,提高网络传输数据的速度和质量。
4、安全隐私保护技术
安全隐私保护技术可以为物置信息或数据提供安全性和保密性,阻止用户未经授权信息的访问,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等内容。安全隐私保护技术的实现还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如云计算保护技术,数据加密和保护技术,用户身份验证技术等。
三、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2010年我国将物联网写入发展战略和第十二和五年规划,物联网产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到2012年第一个关于物联网的五年计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物联网的发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完善。
物联网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让物联网真正地实现在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目前应用在物联网的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物联网缺少物联网的统一技术标准。我国各行各业都积极加入到物联网的发展中,但各领域发展产业分散,不能实现互联,这都是国家没有统一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结果,且物联网想要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物物相连,也需要统一的编码和统一的寻址。
2.物联网的发展技术问题。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多技术融合和多学科交叉,因此容易遇到技术瓶颈。物联网的技术核心是异构网络,如何实现异构网络的协调和融合,以及如何处理和储存海量的信息,都是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物联网涉及范围无处不在,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甚至于国家政治军事等信息,如果被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保证信息安全问题也是我国物联网发展要面临的挑战。
4.物联网的商业可行性。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用户的接受度和投Y回报等问题都是无法估算的,且如何使用户自觉维护物联网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四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理念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应该在物与物互联互通的共性上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采取开放的态度,完善国内物联网与国际物联网的互联,实现快速与国际物联网对接。循环物联网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可以把握物体和资源在配置上的合理性,从而实现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物联网的智能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各个行业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实现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
五、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且提出了物联网的未来发展理念。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传递方式,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处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也处于世界物联网研究的前列,因此我国物联网技术研究人员应该抓住此时的机遇,争取突破物联网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从而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志鸿等.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40(5)
[2]刘锦等.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13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