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职业道德;大学生;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20-01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道德、纪律、作风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培养敬业和奉献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用人单位反馈回的问题如就业履历掺假、随意签约毁约、缺乏团队意识、缺乏敬业精神、眼高手低等等,数不胜数。当代学生注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只愿意从事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同时学生诚信观念普遍淡漠,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集体的利益,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
二、导致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没有更多的关注;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注重大学生理论教育,而对学生道德品质修养教育重视不够。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对此基本没有具体、专门论述。
(二)家庭教育上的疏忽。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生活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繁荣发展的时代,是父母的心中的宝贝疙瘩,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过怕苦日子的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过分宠爱甚至溺爱孩子,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严重不足。
(三)社会上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提倡个性化和多元化,使学生个人本位主义倾向有所抬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例如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等观念渗透到学生中。同时,一部分家长拉关系、走后门,为子女找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指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国际教育理论界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提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这充分说明高校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于整个校园学习生活中,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一)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史、学院各专业的优势地位及发展方向,了解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科研成果,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及职业道德。通过新生军训,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德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思想政治修养》等课程,向学生灌输和教育正确的思想认识。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等,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高高校老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言传身教,用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尊重来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身上体会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意识,另一方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解社会对职业的要求,寻找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需求的缔合点,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转化为精神力量。毕业实习则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获得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学习处理上下级关系,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职业品质以及责任意识。
(五)邀请社会各个行业,尤其是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优秀企业家、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给大学生作生动的讲座报告,讲述他们的优秀事迹,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激励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成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第1期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2
(一)价值目标模糊
在高等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中,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地位。整体而言,高校“德育为首”的理念还不够全面深入,德育总体目标还不够明确,甚至有些模糊,这也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颇具模糊性。相对于德育效应,智育效应更具显性、及时性和可测性。因此,在绝大部分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智育处于中心地位。这一方面使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德育在高校全盘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使高校德育出现了“过度智育化倾向”,倾向于将德育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性的课程来传授,过分倚重单向灌输和考试,很难使学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高校在确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时,忽视了外在环境的持续变化,没有统筹兼顾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发展诉求。这种目标过分强调共性,充满了理想化和泛政治化的色彩,缺乏应有的层次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都想管用”的设计初衷变成了“很难管用”的现实尴尬。
(二)制度惯性明显
现行的高校德育制度体系,基于以往的历史背景、历史经验和社会环境,既有正式制度构成的刚性约束要素,又有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软约束”。调查显示,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高校德育制度体系总体是比较健全的。相较于其他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容易固化成德育主体的工作习惯和理念,久而久之,难以改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惯性所致。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包括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和途径等。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实施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制度没有及时修订或废止,已经部分或完全失效。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因为多种原因,不太熟悉新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制度固化所形成的经验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遭遇“雾里看花”的迷茫。
(三)德育评价滞后
近年来,高校德育评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尤其是高校德育评价中的一些误区。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用试卷来考核德育效果和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第二课堂的德育实践活动、道德品行养成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权重偏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德育评价,既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德育工作者用静止的标准体系去衡量个性不断发展的受教育者,当发现被评估的受教育者德行与评估标准不一致时,往往只会单方面否定被评估者,而不去反思已有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还有些德育工作者简单的将德育评价等同于政治教育评价,使评估结论失真或以偏概全,甚至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
(四)主体角色单一
建国以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全国德育在顶层设计上将德育工作者列为单一的德育主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高校德育深受这一理念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高校一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偏执认为学生像道德容器,只管从外部灌装,而忽视了容器内是否发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认识也较为单一。比如,授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而不是“教人”;一些肩负德育职责的后勤岗位人员,常把自己当成“保姆”,使学生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不利于其自立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者,把自己当成“警察”,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高校普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校内勤工俭学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之后,一些德育工作者甚至把自己当成“老板”,把大学生当成“临时工”和“雇员”。这使得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角色经常缺位,影响了教育实效。
(五)资源整合乏力
首先,从高校内部来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场地、时间、设备等要素,相对于高校其他教育教学资源有其特殊性,但当前,这些资源在利用程度、利用范围和利用效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其次,从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衔接角度来看,各层级德育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有效衔接。整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资源既缺乏整合,又难以共享。再次,从全社会层面来看,高校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没有完全融合。一些高校困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量,很少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德育实践,让一些有意为学生德育提供支持的社会组织望而却步。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社会生活中过分逐利,忽视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想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德育开展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协同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道德教育的一般属性,即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协同学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许多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吸收了很多前沿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问架起了一道桥梁,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过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显著复杂性的开放系统,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并且每个要素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个层级和各种要素不断从外部接收信息和向外部输出信息,通过自组织推动系统在不断发展。因此,将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从理论层面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和丰富高校德育理论,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化支撑和科学化水平;从实践层面考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切实整合德育资源,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渠道,突破制约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现实瓶颈。在协同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备序参量、控制参量、自组织演化和随机涨落的特征。
(一)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家哈肯(Haken)教授从事激光理论研究时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状态时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他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不同现象或系统中有序结构形成的特点与规律。1971年,哈肯与经济学家格雷厄姆(Graham)合作发表“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并强调“无论任何对立的双方,只要在同一个系统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之后,哈肯相继公开出版《协同学导论》和《高等协同学》,系统阐述相关理论,使协同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吸收了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协同学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参量”是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因素。随着控制参量的不断变化,系统接近质变“临界点”时,内部各子系统的关联作用不断增强,子系统的无序运动状态会逐渐变弱。当控制参量达到“阀值”时,子系统的关联作用显著增强,并呈现出有序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序参量”。序参量源于所有子系统对系统协同(有序状态)的贡献总和,体现了系统的宏观有序度,是系统发生质变的显著标志。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并不意味其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完全受控”。子系统中仍然存在无规则的独立运动,或强或弱,有时还会产生局部耦合,遇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序参量在一定范围内“涨落”。系统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其子系统也会向更加有序或无序状态发展,这源于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如果系统在自组织作用下,趋于更加有序的运行状态,称为“良性涨落”,反之则称为“不良涨落”。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协同学特征
1.序参量特征
协同学指出,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有序参量起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目标、内容、主体、方法、阵地和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且具有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各种参量和要素的作用完全不同,但会形成以实效性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随着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不断竞合,在序参量集合中最终产生了系统的主导序参量,从而主导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宏观发展方向,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
2.控制参量特征
协同学认为,系统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但内外因皆与控制参量相关。因为控制参量既会影响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又会影响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程度。就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不同子系统在目标诉求、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导向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或健全。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的差异性,导致系统产生远离平衡的“熵”。随着“熵”的累积,系统将开始偏离平衡状态。因此,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协同增效的动力,必须把握好系统的控制参量,以管控“熵”的快速累积。
3.自组织演化特征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整体行为和功能并不是子系统行为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在协同机制、激励体系、社会需求、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其子系统和人才、技术、信息、知识、资金等要素不断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并不断的进行自我调适,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各子系统及要素也将形成全面依赖的关系结构,产生单个系统不具备的新结构和功能,促进系统的高级有序演化,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要创建协作型、互助型、学习型的平台,并健全激励机制,实现系统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系统协同增效的自组织动力。
4.随机涨落特征
随机涨落是指系统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序参量瞬时值常常偏离平均值的现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要素具有互补性、共生性,经常处于一个远离平衡的状态,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变量涨落的情况。这种涨落分为良性涨落和不良涨落。其中,促进系统宏观有序的涨落称之为良性涨落,否则,则为不良涨落。如宏观政策的调整、重大典型的培育、新媒体技术和新软件的应用等,可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放大良性涨落效应。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活教育主客体活力,放大涨落效应,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趋于良性涨落。
5.非线性作用特征
协同学强调,系统的演进离不开子系统及其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恰似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指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我国高校德育领导体制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征,一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如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不畅、师生信息不对称、工作制度不合理等带来的信任危机、管理危机,对金字塔各个部位和层级形成的冲击力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及其子系统和要素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环境的细微变化,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影响力也不一样。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民生话题;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或招不满的人才,社会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困局面。一些大学生加入“自愿性失业”行列,成为“啃老族”;还有些大学生频繁的跳槽,成为“炒老板鱿鱼专业户”。面对这些现象,社会各界开始全面反思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如前所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确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价值目标模糊、制度惯性明显、德育评价滞后、主体角色单一、资源整合乏力等,严重制约了其实效性。协同学的普适性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复杂系统性,使二者能有效契合。在大学生职业教育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过程中,科学引入协同学理论,全面推进目标协同、内容协同、阵地协同、方法协同、主体协同、环境协同,既是大势所趋,又是迫在眉睫。
(一)目标协同
高校要使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形成强大合力,前提是构建一个教育主客体都能认同的目标体系。如果被集合起来的诸多单位或个人缺乏必要的目标整合机制,教育主客体价值理念相互冲突,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事倍功半。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目标是其“主导序参量”,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刚性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和统一性,缺乏规划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处于一种结构性困境,即子系统结构不完善,大系统基础不稳。同时,在实践中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当作教育起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点设置不当,过分强调社会价值,以“人民伦理”来塑造学生“无我”的道德境界,对学生道德的个性和自我利益的正当性等进行全面抑制,甚至彻底清除,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影响教育实效。二是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混为一谈。这致使原本不简明的高校德育目标变得更加模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分目标子组成。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其总目标科学分解成多层次、多类型和有序列的分目标,并构建有力的支撑点,才能组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系统。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协同重在四个方面。一是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协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公德,使学生对社会和集体高度负责。二是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远期目标协同。合理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发展链,形成目标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三是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协同。通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外因对内因的有效刺激,使受教育者内在的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相协调。四是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协同。实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二)内容协同
内容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协同思维来解决。首先,强化“纵向协同”。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自为政”、“各负其责”的状况,造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脱节、越位、遗漏、重复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工具理性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忽视了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因此,全国亟待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按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原则,构建一个贯穿大中小学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强化其自身的“自组织作用”。其次,强化“横向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作茧自缚,应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际元素”,以此增强本系统的开放性。尽管欧美高校与我国高校在社会制度、管理体制、教育传统等存在差异,但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生态文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国家意识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耦合。这些经验正是维护高校德育系统平衡的“负熵”,将强化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世界性,增进学生和社会对德育内容的认同,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再次,强化“内部协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些组成要素陈旧、孤立、分散或重复,要素匹配性欠佳的问题有时还比较突出,甚至各要素之间还出现相互悖离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坚持“确保方向性、凸显生活性、强化时代性、把握灵活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实际和社会形势,促进显性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的协同,知识性内容与情意性内容的协同,政治性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的协同,构成有序、有效、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阵地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是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必须依赖的空间。家庭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学校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网络和新媒体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和各阵地的联系纽带。四个德育阵地的协同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校内,传统“三点一线”(教室、寝室、自习室)德育阵地地位依然牢固。2008年起,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办机构免费向大众开放,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拓展带来新机遇。但一些高校因为资金、安全、政策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相对滞后或停滞不前。同时,还有一些高校陷入“只挂牌,不使用”的尴尬境地。家庭、学校、社区和企业均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但四者在协同增效方面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促进第一课堂阵地和第二课堂阵地协同,形成阵地育人功能合力,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协同的重点。相对于传统教育阵地,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正在营造无比宽阔的虚拟阵地。近两年,中国最流行的20个移动应用,在网络上累计下载量超过33亿次,而大学生是其中最主要的用户群体之一。显然,新形势下虚拟阵地的缺失将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黯淡无光。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德育工作考量,这体现了国家抢占互联网阵地的战略意图。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控制变量的“控制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促进虚拟阵地与现实阵地协同,使互联网成为现实阵地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四)方法协同
方法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个动态的、蕴涵着科学性、创新性的子系统。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优劣,只有在与其实施过程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现。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系统不断完善,但其内各个层次、各种方法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十个多于”的特征比较突出:被动说教多于主动引导,单向灌输多于双向交流,集中教育多于分散教育,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传统手段多于现代科技手段,认知教育多于实践教育,理性教育多于情感教育,言教多于身教,现实方法多于虚拟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多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务虚的工作方法仍有很重的份量,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导致形式主义,如“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重在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注,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发展需要。形式主义同样存在德育课堂之中,难以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实现寓教于乐。高校德育要取得预期成效,最重要的不是通过某一种方法的选择,而是多种方法的“黄金搭档”,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组合运用“因材施教法”、“教学相长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和“环境陶冶法”等德育方法,有效支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控制参量”,形成带来协同效应的“序参量”。对于学生而言,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覆法”等德育方法,才会更好促进自我的提升。
(五)主体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协同旨在实现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有机统一,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强调教育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要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即教育客体主体化。高校传统德育专注于教育者的主导和主体作用,片面的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形成“正反馈回路”,严重制约了德育实效。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尽可能的调动学生自主育德的能动性,使师生双主体相得益彰。二是教育者相互之间协同。近年来,高校德育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员育人”和“全员育德”理念逐渐普及,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意识日益加强,但“遇责任相互推诿”和“遇利益相互博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使全体教职员工时时、处处、人人履行育人育德的使命。三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协同。当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自上而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一些机构职责交叉导致“政出多门”,一些机构职责不清导致功能弱化,一些机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一些机构纵向衔接不畅。高校应建立一个组织和人员落实、工作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整个德育系统工程运作的统一领导,将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协调各个德育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作和互补关系、完善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
(六)环境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无时不有”,学生间个体和群体差异“无处不在”。如果不从环境子系统寻找合适的控制变量,系统会演变为无序的耗散结构,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协同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考察。一是高校内部环境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协同。使校园环境子系统及其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校园要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英国剑桥大学分子实验室多年来在学术界声誉斐然,已产生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因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自由、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环境。许多科学家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了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二是高校德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外环境协同机制还不顺畅,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大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有时甚至被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削减、抵消。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大力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主动吸纳家长参与和支持,形成具有层次性、互补性的德育环境系统,使相关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优组合,让大学生在拟态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丰富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体验职业道德的真谛,提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促进从“知”到“行”的转化和“知”与“行”的合一,有力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公务员
公务员应当是道德的先行者,其德行操守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具有的稳定性、地位性,吸引了众多社会各界人士应考,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信任度,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决定着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有着重要作用,也将对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和现状
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及价值理论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公务员职业道德通过道德规范,控制公务员的公务行为且可以检验,它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保持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处理问题方法的基础。国家公务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组织管理各项行政事务,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当前公务员道德状况,从总体上看,主流是积极的、上升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1)公仆意识淡化,认为自己是“官老爷”,处处高人一等,办事脱离群众,脱离实际。(2)个人利益至上,。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官员腐败的案例时有见诸报端。(3)不思进取,认为捧着了“铁饭碗”,于是过着安稳日子,在工作上不思创新,不思突变,害怕担风险。
二、应届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职业
近些年,公务员报考热中报考者以应届大学生居多。2011年6月,沈阳日报网举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志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愿意报考公务员的占61.40%。大学生选择公务员作为自己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公务员社会地位较高;二是公务员五险俱全,工作环境和条件好等;三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衰退,追求稳定,害怕冒险,也成为公务员报考热的一大因素。而很多报考的大学生对于公务员职责、工作特点并不了解,在报考时本着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思想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
现代社会各种诱惑增加,社会化生活越来越频繁,大学生职业道德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利益至上,功利化趋势严重。诚信意识淡薄,毁约现象时有发生。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精神缺乏。2004年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6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的是“敬业精神”,可这一点却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今大学生最欠缺的。
目前,有些大学生不按照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办事,总是“一山望着一山高”,把刚毕业找到的工作当成是跳板,遇到薪水待遇更高的工作就毁约甚至一走了之,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少工作和经济损失。还有些大学生毕业工作后仍然不改其上大学时的散漫作风,上下班不遵守时间,迟到早退,也不遵守规章制度,或是不遵守工作的操作规程,不服从工作调动安排,工作如果稍不顺心,就到处宣传消极言论,影响其他人工作。
2.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消除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给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既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看重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再次,许多高校和大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度关注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是今后各类高级人才的后备军,担负着整个社会的期望,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对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完善自身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关系到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期间是人生方向逐渐确立、个性品格逐渐形成的时期,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和期望,对未来事业道路也有相对明确的计划。因此,积极引导使学生确立合理的道德观念,是使其形成良好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关键,是个人能力全面提高的关键。其次,培育学生诚实信用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点。在实际的两课教学活动中,多结合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违背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去分析判断,明辨是非。在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可结合专业特色,从职业规范的角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感受真实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体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一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多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兼职,感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优秀的职业道德对于企业等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优良品质的具有,会给他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什么。二是利用专业实习期间,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不同行业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如医生、教师、财务人员、记者有什么不同,让他们树立起“职业人”的概念。道德不同于法律,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通常是凭借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这些方式实现的,而不是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因此,社会大环境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3.重视家庭对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深远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始发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举足轻重。虽然读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远离父母,但长期的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行为和道德选择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父母应该在生活中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引导孩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家长见利忘义或损公肥私,其对子女的正面教育的作用必然荡然无存,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能够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4.加强行业规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
在社会转型期,法制化是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同行业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各自的特点,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用法律这种“硬”约束机制来填补因惯常道德约束机制弱化而留下的空白,以控制和干预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4
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状况。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适用范围包括职工与其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义务、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荣誉等要素。社会应大力倡导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日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是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往往一个岗位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去竞争。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危机意识特别强,从而更加关注职业道德。高校相继开设的职业道德教育及其相关课程,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及各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相关讲座的开设等,对此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状况。大学生对与职业道德有关的意识和行为等多持赞同态度,大部分人不会因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违反集体利益,这是因为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多,信息量大,判辨能力强,社会责任感也较强。当然,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引起了利益的重新分化与组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行丸物质财富剧增的今天,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这条腿短就短在与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相比,道德财富增长速度慢得多,与物质利益的吸引力相比,道德的魅力微弱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存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这也使得一些大学生为了一己之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乃至国家利益。各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泛起,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状况。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敬业精神,但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强。许多大学生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事原则,职业道德意志力较薄弱,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无法坚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这种状况与社会大环境影响有关,现代人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利益至上,人情冷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多数学生无法正确评价自己,情感较丰富,遇事比较情绪化,很难控制自己,进而也就做不到公私分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既决定了人们思想道德的变化与发展,也需要培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思想道德。提倡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义利兼顾观,是当前社会存在的需要与反映。
大学生职业道德践行状况。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但是,一些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较高,行为实践水平却较低。如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考试作弊是不好的行为,仍有学生选择一旦有机会,也不排斥考试作弊,这说明在职业道德上难以做到知行统一,表明高校对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将职业道德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总体状况。在教育手段的实施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主要有情景模拟、案例教学、专家讲座、课堂讨论、教材讲解等。其中,情景模拟更容易使大学生身临其境,这种道德的养成也更有说服力。采用案例教学则能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容易接收和理解。专家讲座有一定的名人效应,大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讨论则有点沉闷,教材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许多大学生认为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他们职业道德的形成没有什么关系。受高校学习氛围的影响,及老师的指导不够,课程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们对高校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应让学生更好、更为透彻地明白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的关联性。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职业道德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教育仍存在许多缺陷。许多人认为,高校在职业道德方而做的不成功,没有充分发挥所扮演的角色,在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中没有起到作用或者作用很小。究其原因,在于缺少鲜活的案例,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性别差异。在教学内容方而,男女在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究其原因,在于刻板印象盛行,社会上流行的思想是男人要成大事,必须不拘小节。一部分男生追求优越感,喜欢掌控一切,而对某些细枝末节则不太在乎。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压力也与日俱增,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男生比女生更应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方法方而,男女在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而言,男生认为通过课堂讨论来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更有效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认为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有效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女的性格差异:男生比较大胆、自信,课上比较活泼,踊跃发言,而女生性格则较内向、保守、容易害羞,课堂上较安静,不大爱说话,讲究实际。
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城乡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个体的思想也呈多元化发展。随着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盛行,城镇和农村在教育上的距离越来越小。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无论是信息的传播途径还是信息的传播方式都很便捷,身居城市还是农村并不重要,大学生们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各种信息,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显然,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别对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并不大。
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学科差异。大学生在校无论学哪一种学科,其道德的养成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的全而发展,为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各种学科都在强调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此外,大学生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并不完全吻合。尽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对学科的要求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均给予相同的机会。但是,用人单位往往把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作为衡量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因此,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大学生都应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不存在年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熟的个体,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其自我意识高涨,价值取向、人生观、个性特征等已逐步稳定。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手段虽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多流于形式,尽管高校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大学生毕业前也有实习的机会,这些活动确实能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高校很少将职业道德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高校培养人才要有一定数量的好的教师、先进的实验室,还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念,易形成晕轮效应。个体一旦对某些认知对象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其他类似的认知对象。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把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直观案例更有说服力。反之,脏乱的校园环境是难以培养出文明的现代化人才的。
高校要定期收集以职业道德为题材的图片、新闻等,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慢慢地融入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中,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大学生已经成年,对自己言行的影响应该有正确的判断,高校所做的工作应该是引导为主,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认识和了解口前的社会现象,不要被所谓的假象所迷惑,为自己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行业特点都一样,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职业道德有所区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法、自我教育法、情景模拟法、情感陶冶法、游戏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和理解。通过举办不同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以及社会实践,来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5
1.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发展式就业指导的目标导向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一方面,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尚处于原始状态,社会迫切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人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需要具备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因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特别是专业素养和创业创新能力给予更大的期许,这要求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必须随之改变。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就是将工作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相互协调的全面发展,即着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获得全面发展。
2.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持续培养是发展式就业指导的工作重点
《维基百科》(Wikipedia)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即个体在经过学习后,能够具备获得理想工作、为保有工作不断做出努力及再次获得新工作的综合能力。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获得、保持和再获得工作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养成既可以使个体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渗透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影响和控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就业指导工作,就是要通过开展互动的职业信息交流、个性化职业指导以及职场体验等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对“自身的就业能力进行投资”,通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重新审视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
1.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趋于“个体本位”
以往的创业教育理念,过分强调“拉动经济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等“社会本位”,属于“被动”型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学会如何主动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并通过自身的整合,将已有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综合能力,继而作用于社会实践,实现个体和社会价值的相互协调,实现由被动创业向机会创业转变。也就是说,相对于“解决就业、积累财富、提升社会地位”而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是大多数学生创业的首要目的。因而,在观念上,创业教育的价值应逐渐摆脱单一的“社会本位”,实现以“个体本位”为主,“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复合。
2.创业教育的过程立足于“全程化”
很多高校已经引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教学环节内容,更有一些高校已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然而目前的创业教育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学内容和过程过于简单,多限于毕业前期急功近利的实务技能训练。为了使创业教育能真正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而不至游离于高校专业教育之外,不仅要强化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更要充分认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认真研究创业教育规律、优化创业教育内容,将创业教育与基本理论教学、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开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联盟基地,构建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上看,高校应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作为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方向。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而且是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关键。从创业教育实践过程看,高校应将创业教育由课堂内、书本内、学校内拓展到课堂外、书本外、学校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既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力,也强调培养学生就业后的创新能力,把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素质”
一方面,为改变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经验总结的局面,相当一部分高校已健全和完善了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构成,形成了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专兼职辅导员)、“就业指导者”(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创业教育队伍。这一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根本问题,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建设相互融合渗透,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纸上谈兵”的非专业性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也有所增强,表现在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学科间的相互融合问题等已成为当前创业教育研究新领域。当然,创业教育课程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在就业过程中衔接尚不够紧密,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处于探索阶段。
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应着眼于其“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说来,“创新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当代社会各种信息广泛杂糅,大学生已养成了被动接受新知的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应从思想意识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在面对各种职业需求时从容而不慌张,满怀信心而不轻言放弃。二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尽管大学生尚未真正步入职场,但他们大多能从各种信息渠道大致了解一些,尤其是那些自己较向往和感兴趣的职业。因此,应根据大学生的求职意愿和思想道德水平,有区别地进行相关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创新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道德水平,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创新能力便会凸显出来。
三、倡导以就业力取代就业率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根本诉求
1.以传统的就业率来评判就业工作必将成为过去
高校和政府现行的衡量就业工作的主要标准是存有诸多争议的就业率。由于如何科学、准确地统计就业率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和可靠的获取途径,且因存在“被就业”等问题广遭质疑,“注水”甚至带有造假嫌疑的就业率没有公信度。因此,传统的建立在简单数据统计基础上的就业率,不但无法正确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其给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和学生家庭带来的弊端更是日渐凸显,必须舍弃或改良这一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就业评价方式,促进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2.以就业力表征高校办学能力正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就业力是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包括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核心内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不仅反映了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深层次的内在矛盾,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所在。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最可行的方法就是把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因此,高校绝不能再仅靠完成数据统计甚至是数据编造显示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应该切实转变观念,通过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强烈的就业意识、扎实的岗位知识、较强的岗位竞争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求职应聘心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并通过广开就业渠道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四、认真准备,把握机遇,积极推进以创业促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构建融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就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潘懋元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或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5]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在培养目标上实现由传统的满足于理论知识灌输到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实现单纯的院校教育向院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转变;在课程教学上实现过于注重课程自身的联系向主动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元素、沟通不同课程间创新创业的关联知识、实现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在课程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种子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院校教育充分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和精神,充分促进大学生担负起创新创业的重任,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2.理论与实践并重,建立立体化的教学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既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般学科的知识,也涉及不同专业学科的知识,既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也有创业实践技能的广度,因而高素质高水平的立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力保障。创业教育的队伍建设应本着“专兼”和“校内外”双结合的原则。所谓“专兼结合”,即在队伍的建设上,既有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有专业教师,且职称、学位、年龄等结构合理,比例适当。所谓“校内外结合”,即在队伍的构成上,既要有校内就业指导教师,也要有社会资深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双结合原则一方面要求学校既要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应拓展校外创业基地的数量和层次,以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校要设法提高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使其更好地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当然,能否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整体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事关立体化的教学保障体系成败的关键。由于创业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强,涉及的学科多,因此需要打造一支知识面宽、知识底蕴深厚、能满足多维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
3.充分解读政府政策,积极营造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性就业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参与,高校引导是基础,政策扶持是关键,社会企业的参与是催化剂。高校要引导学生确立创业意愿,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创业性就业的发展思路。同时高校还需要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学生创业技能的增长。国家针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制定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已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大学生创业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他们解决创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政策和法律咨询,建立信用担保、产权交易等机构,重视各类科技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效。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范文6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辅导员如何发挥在就业指导中的角色作用等问题作了相应阐述.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业制度的改革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途径和机遇:同时.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准确了解自身的前提下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的特殊群体.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他们熟悉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易于沟通且关系密切,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诸多有利条件.理应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班的事,一些低年级辅导员对就业工作甚至不关心。即使有的辅导员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的深层思考,把提高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满足于一般的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等,而忽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如何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等。
(二)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但目前高校辅导员由于其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不能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较为简单。
当前,大多数辅导员都会开展就业指导,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指导。形式和内容比较分散、单一、针对性差;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协助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接近学生.广泛收集第一手学生就业动态的优势,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进行生涯规划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四)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全程化意识薄弱。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很难有大量时间花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面,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对毕业班学生的指导.所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能“临阵磨枪”.没有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诚然,出现以上现象与辅导员事务繁杂的工作性质和辅导员队伍年轻、缺乏经验等自身特性不无关系,然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不明晰、认识不到位。如果说整个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是一个有机系统网络的话.那么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就是这个系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找准结点、准确定位是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道德的引导者。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待转变,职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了新要求,就业所引发的道德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择业过程中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这样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其次,指导学生了解未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对个人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并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另外,辅导员应强调就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教育学生在就业中避免违约、毁约、伪造材料等不诚信现象。
(二)就业形势、政策的宣传者。
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每年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服务办法和程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信息等也需要毕业生们及时地了解和遵循,如有疏忽,将会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差错。辅导员是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一线直接责任人,应该做好有关学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办法、措施,以及其他信息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学生一进入大学,辅导员就应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辅导员可从日常教育服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学生职业梦想,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
(四)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者
近年来,由于就业竞争El趋激烈,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焦虑、自卑、抑郁、嫉妒等心理问题。辅导员应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者,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完善自我。
(五)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者。
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包括: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便用人单位了解情况时及时调阅: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其他相关渠道为学生采集有用的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本人的有效沟通:为毕业生做好个人自荐和集体推荐的材料:帮助学生策划面试:开展模拟招聘会、就业指导讲座活动。等等。做好这些服务工作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辅导员如何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作用
(一)增强主动学习意识,丰富就业指导知识。
辅导员要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必须丰富自身的就业指导知识.包括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方向、求职择业技巧及相关心理知识等。要做到这些,就应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努力做到以下“三多”:一是多培训,即多听取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开设的辅导报告和专题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就业指导相关培训,特别是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并争取取得资格证书:二是多实践,即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同时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多思考,要把思考贯穿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地思考找出在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和理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再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树立全程化意识,突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辅导员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大一应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概念,培养职业意识。大二应侧重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大三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点来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挥特长,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就业的主动性。大四应侧重择业技巧指导,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教育学生把个人成才同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三)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多渠道开展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