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分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分类

传统文化分类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鞋类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传统文化在鞋类设计中的表现

由五千年历史积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仅涵盖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思想,还包括了青瓷纹饰、民间美术、书法、中国结等传统艺术。换句话说,鞋类设计可以借鉴的传统元素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传统纹样。传统艺术纹样包括陶瓷、刺绣、窗花、剪纸、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图案。这些图案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所传承下来的,体现了民间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重的特征。将这些传统纹样应用于鞋类设计当中,会让消费者感到亲切。(2)宗教图案。这一类图案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具体表现为壁画、庙宇、雕刻等宗教艺术。将宗教图案应用于鞋类设计,可让相关产品表现出一种神秘感,并体现出虔诚的信仰,使得产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层次感。(3)宫廷图案。这一类图案象征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文化精髓,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精细美观、色彩华丽,如龙凤图、福、万寿图等都属于此范畴,将其点缀于现代鞋类设计当中,可彰显出一股吉祥富贵之气。(4)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是独有的中国绘画艺术。水墨画按墨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淡墨、浓墨、湿墨、干墨、焦墨等,其中蕴含了一种墨韵。将水墨画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可体现出一种淡雅、脱俗之意,让鞋类产品更具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二、传统文化对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分析

传统文化对于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无疑是重要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至鞋类设计人才培养当中,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并使其领悟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古典文化元素。将这些要素与鞋类设计关联起来,可让设计产品更具深度、更具内涵、更具独特性[2]。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工业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时,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会在实际生活中变得愈来愈明显,并且在充斥现代化元素的城市当中,传统元素反而会显得弥足珍贵。尽管工业文明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工业文明也从一定程度上排斥了传统文化,造成了现代社会群体精神缺失。而传统文化则恰恰相反,可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失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返璞归真”的想法,而传统文化元素与这种潜意识的追求是相契合的。换句话说,将传统文化融入至设计语言当中,可以激发出一种精神韵味,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三、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文化融入分析

1.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

在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以激发设计人才的传统文化理念及思维,使其能够带着传统的审美观去审视、思考鞋类产品。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求设计人才分别从思维层次、实践层次分别进行自我探究,逐渐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这种内涵置入设计当中。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鞋类设计师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升,还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让设计师的精神层次达到新的境界,使其对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色彩构成。鞋类设计色彩构成过程中,可有意识地以现代色彩构成为理论,合适地表现出传统元素,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将传统色彩的特征彰显出来,获得差异性效果。(2)立体构成。具体设计时,可将传统元素符号作为一种素材资源。通过这种素材资源让设计人才逐渐加深对传统元素符号的整体认识,使其能够精确把握到其中精髓。在实际设计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而且取其精华进行点缀,反而能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将传统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地表达出来。

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对于设计领域,特别是鞋类设计而言,同质化问题如今正变得愈来愈严重,特别是与国外优秀鞋类设计产品相比,国内鞋类设计无论是在创意还是设计内涵方面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可见,国内鞋类产品设计急需找到一条独具一格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而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产品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将这些东方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设计当中,必然能使其摆脱同质化,逐渐形成独有的设计特征[4]。当然,在鞋类产品设计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迷信于传统文化元素,也需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适当结合,在传统与时尚、民族与世界当中寻求一个平衡节点,让产品更加协调化,使其成为“含有传统文化精粹的现代艺术品”。以篮球运动鞋为例,事实上在NBA赛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篮球鞋设计,如Air Jordan29 “Year Of The Goat”五行之水这款作品,是以五行的水为灵感,鞋面印上水在流动的图案,将流水的力量爆发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观感。当然,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深度必然不如国内设计师,但上述作品却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鞋类设计当中的潜力,它与现代设计理念也是可以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这种大胆的融合设计是国内设计师值得借鉴的。

四、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设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并为其设计思维带来了灵感。未来,在国内鞋类设计领域当中,必然会看到愈来愈多的传统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当中,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促使鞋类设计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施凯,邱开金.基于“一体二翼一支撑”的高职鞋类专业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03):81-82.

[2]叶星.“艺工结合型”鞋类设计专业人才定位和能力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4.

传统文化分类范文2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本体文化 技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66-01

一、文化的本质

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大致归纳为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类。本文中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广义的,即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人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本质。人的本质体现在社会实践,而文化的本质则在于人的实践创造性。文化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

二、教育信息化概述

目前对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是众说纷纭,其核心理念都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地整合起来,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本文则从两个视角来看信息化的内涵。从哲学视角来看,信息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设施等全新的劳动工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信息这种新型资源更成为了劳动对象,信息社会里的劳动者质变为空前解放的知识工人。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自身产业化、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三、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功能

(一)信息技术作为文化的载体

信息文化可分为物质化、行为化和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三个层面。物质化的信息文化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环境;行为化的信息文化主要体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及其方式;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价值观念和信息伦理、社会道德以及法律规范。由于人的主体性而使信息文化也具有主体性,信息文化反过来作用于人。促进人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和信息伦理道德的增强和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文化环境

教育应该要营造一种教育对话的环境,促进新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观念的形成。

1.教育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全国大力开展信息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引进了开放的网络,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行为习惯对校园文化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网络论坛、网络新闻、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交流娱乐等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已相互交融在一起。

2.教育信息化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对社区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建立面向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化网络。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推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信息化。

四、教育信息化的多元文化观

(一)本体文化与技术文化的融合

我们把文化分为本体文化和技术文化。彼此交互作用,从文化机理上称为“涵化”过程。以传统行为方式来使用技术的行为,就是本体文化对技术文化的影响i以新型方式使用技术的行为,就是新生技术文化对本体文化的“入侵”,比如教师利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这两个文化体的双向涵化最终互相融合,进化为新型教育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统一

传统文化在时代性、阶级性上必然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对现代化进程有阻碍作用,现代化总是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适应部分。但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又在不断地创新传统文化。[3]因此,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功能决定了信息化教育在传统文化创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提供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②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⑨改变时空结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教育信息化使得科学更加具有面向人的一面,使人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科学研究成果。另外,教育信息化也使得人文文化变得更能跟上科学文化的速度,更适应新观念和新思想,人们变得容易理解科学文化、融入科学文化、思考科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晓阳,张多来,现代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P33-37

[2]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P27-28

传统文化分类范文3

关键词:物态文化元素;非物态文化元素;空间设计;转换设计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096-04

The Applied Research?of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Hakka’s Traditional Physical and Unphysical State of Matter in Space Design

ZHAO Yong-jun(Guangdong Literature & Art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Hakka Culture is made up of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cultural elements, whi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Physical cultural elements represent the material carrier, while non-physical cultural elements reveal the traditional spiritual essence through its material form. they respectively form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evel. objective: the article is to explain how to apply the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Hakka Culture to space design through actual cases. method: collect and sort out the traditional Hakka Cultural elements, then extract their feature and the spiritual essence. transform the extraction so as to convert it into a resource for space design. Conclusion: Practices have proved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vert the traditional Hakka Culture, especially the non-physical cultural elements, into a resource for space design by extracting their feature and the spiritual essence and transforming the extraction. This, in turn, help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physical state of matter;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unphysical state of matter; space design; conversion design

Internet :.cn

每一种文化都是依附在各种载体之上的,这些载体往往是与创造这种文化的人们的生活生产、、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息息相关的,是人们在生存方式上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标记。这种文化载体可以称之为“文化元素”。“如何在表现形式上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就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具有时代感”。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均承载者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并具有重要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客家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在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方面有丰富的资源,为将岭南传统文化融入到空间艺术设计中提供了优质样本与研究对象。本文以河源客家“姓氏”传统文化设计项目教学为案例, 探讨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一、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解释

(一)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的概念

文化的载体可以分为物态与非物态两种,物态文化元素是可以看到,触摸到的物体,物态文化元素以物态的形式存在,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同时有体现文化的特征。物态文化元素载体有建筑、装饰、服饰、生活生产工具等。非物态文化元素是人们共同遵守与认同的精神文化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其存在的形式是非物态的,其载体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及其指导的行为中。非物态文化元素载体体现在礼仪,风俗、行为方式、、哲学思想等方面。物态文化与非物态文化分别构成了文化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对于物态文化元素,非物态文化元素所代表的是该文化的精神内容,是物态文化元素形成的动因与精神显现,而物态文化元素是文化精神内涵的物质显现。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文化的主体。

(二)非物态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区别

非物态文化元素的概念不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他们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联合国的公约)。其中建筑艺术与手工艺等是以物态形式体现的,非物态文化元素则更倾向于非物态的载体,更注重文化精神。

二、客家传统文化与设计项目背景

(一)客家传统文化简述

“客家”(Hakka)可以做如下界定:“它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赣闽粤与畲族、瑶族等土著民族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的一个汉族民系”。文献指出这只民系所创造的文化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三大族群文化均脱胎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客家人因其迁徙的历史,居住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族群的文化特征--既保有传统中原文化特征,又容纳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精粹,其在民俗、风情、文化、语言等方面有鲜明个性。因其独特性,“客家”“可以说是一个文化概念”更为准确。

(二)设计项目背景

在迁徙的历史过程中,客家人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较其他族群文化更注重祖先崇拜,所以客家人的聚集区中祠堂文化与祠堂建筑相当盛行。这也是龙川县政府决定筹建“客家姓氏文化馆”及“百姓文化街”项目的原因。从微观的角度看,该项目以姓氏文化为主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实际是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客家姓氏文化中,从小孩出生起名、教育、婚嫁、生子到殡葬融入了几乎所有的客家文化内容,所以在该馆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融入客家传统的文化元素,以便更深刻的展现客家姓氏文化。

三、传统文化符号梳理

作为独特且底蕴深厚的文化,客家文化符号载体相当丰富,做全面梳理非本文所能做到,在此将其做大的分类,我们把客家文化符号分为物态文化符号和非物态文化的符号。

四、文化元素载体图像梳理

空间设计最终是以三维空间的形式体现,所以将设计元素的原始依据以图像的形式体现是设计的重要步骤。物态文化元素因其以物质形态的方式存在,在做梳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该文化元素的物质载体图像梳理出来。而非物态文化元素多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中,其多以动态的形式体现,在载体图像的搜集方法上应以行为的场景为目的,同时要做好图像内容的解读工作。文化元素载体图像是空间设计程序中元素转换的原始依据。虽然并非收集的所有原始素材都会运用到项目设计中,但收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设计背景深入了解与消化的过程,有助于将设计方案做的更有深度与内涵。所以在展开设计前,需要尽可能的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载体图像作为筛选的资源。

五、传统文化元素的转换设计路径

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是要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把握其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再创造。无论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在转换为空间设计元素过程中都需要正确且严谨方法。物态文化元素以物态的形式存在,在设计运用中可根据其形态、材料及使用功能进行现代视觉的转换设计,设计程序操作相对容易。而非物态文化元素则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中,多以非物态的形式存在,但其也有相应的物态载体,如客家建筑的平面布局就是儒家思想的行为规范的物化显现。客家祠堂中所进行的仪式即是客家“崇尚祖先,追根问祖”的非物态文化的物化显现。非物态文化元素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在转换为空间设计元素时需要寻求物态化的载体,设计程序需更宽的思路与路径。

(一)物态文化元素的转换设计

物态文化元素一般以二维或三维形态存在,其转换设计实际是将一种二维或三维空间形态转换为另一种二维或三维空间形态,在转换过程中把握住其源形态的典型形态特征进行形态的再设计。如北京奥运会上,以祥云为原形态所做的各种应用设计。具体的设计路径如图1。

油纸伞的转换设计应用:“油纸伞”,谐音“有子伞”体现了客家人对于生育的观念,希望多子多福。应用设计上,将该元素形态直接运用到空间设计的天花上,作为照明的灯具使用。改变了元素本身的使用功能却保留了该元素的原本内涵。(图2)

姓氏图腾的转换设计路径:客家人崇尚祖先,对于自己的姓氏起源极为重视。以印章为元素进行转换设计,使之以姓氏图腾的形式再现,同样保留了元素的原本内涵。(图3)

休闲椅的转换设计路径:将客家凉帽与石鼓结合进行形态再设计,使之从一种三维形态转换为另一种三维形态,改变了元素的使用功能,保留了元素的形态特征。(图4)

售票站的转换设计路径:以凉帽与斗笠的形态为原型进行再设计,改变了元素的原使用功能,保留了元素的形态特征。(图5)

物态文化元素的转换设计是将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其转换路径基本是形态之间与使用功能之间的转换设计,设计程序相对简单,可操作性较强,也是传统文化空间设计项目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属于较为浅层次的转换设计。(图6)

(二)非物态文化元素转换设计

非物态文化元素是以非物态形式存在,如儒家思想对客家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作为一种指导人们行为的哲学,它以非物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文化中有很多物态元素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但其在转换设计为空间元素的困难在于如何体现人们行为方式的时间维度。非物质文化元素的转换设计需要寻找可体现该元素文化精神的物态载体,再进行转换设计,其设计程序既要考虑元素的形态美,又要考虑其文化内涵,是非物态化元素的物态化设计。其设计程序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严谨的推理思维,属于较深层次的转换设计。(图7)

图8展现了客家祭祀民俗中“追根问祖”,劳动民俗中“坚忍不拔”,礼仪民俗中“儒家思想”三种非物态文化的转换设计过程。以水流、树根的形态作为“追根问祖”文化的物态载体,隐喻“追根溯源,落叶归根”之意。水流中的岩石形态作为“坚忍不拔”精神的物态载体。体现儒家礼制的客家建筑平面布局作为“儒家思想”的物态载体。

传统客家建筑的平面布局、流水、树根、岩石作为客家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追根问祖”,“坚忍不拔”三种族群精神(非物态文化元素)连同油纸伞、围龙屋、灰砖灰瓦、姓氏图腾等物态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客家姓氏文化馆的设计元素被整合到展示空间中,较好的运用了客家传统的文化符号,是整个展馆既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展现出现代的视觉经验。(图9)

传统文化由各种物态文化和非物态文化元素构成,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承的,物态文化和非物态文化两者辅相成的,物态文化往往是非物态文化体现的载体,如客家姓氏祠堂是物态文化元素,而在祠堂所从事的体现追根问祖的相关活动则是非物态的。所以非物态文化往往是物态文化的精神体现,是传统文化的本质。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空间设计来说,对非物态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转换应用要更具意义。

结论

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本文通过设计实践,运用提取典型形态和精神内涵因子,寻找替换图形,是将客家传统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特别是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非物态文化元素转换为空间设计资源的有效路径,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细心剖析本民族独特而丰富的形式元素,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体系,才可使我国的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J].包装工程,2014,35(8):18-25.

[2] 胡希张、莫盼、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4

[3] 吴卫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 [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 姚青华.民间色彩在中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表达[J].包装工程,2014,35(8):121-124.

传统文化分类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民上网现象;农村;文化重构;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F302.4;F32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1064-04

Cultur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Rural Areas Drive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 of Peasant Online

ZHANG Cheng-li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Jiangsu,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shoots into Chinese rural areas and surfing the Ne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asant life. Particularly, surfing the Net is becoming a new landscape of the rural culture and changing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he rural culture, intensifying the trend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culture activities from public to private space; The multi-culture of the network world is reconstructing the rural culture after it is spread into the rural; The internet, as a sustainable technological social force, together with its resulting cultural influences, is promoting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relation structure, concept structure and act structure of the rural areas in a dominant form.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asant online; rural; culture reconstruction; social change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人,较2008年增长2 220万,增长率超过26.2%;全国99.3%的乡镇能上网,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91.5%[1]。CNNIC的报告充分说明互联网正迅速进入农村和农民生活。技术发展与文化的变迁具有过程的一体性,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2]。农民使用互联网意味着一种文化新景观在农村出现。技术被理解为物质文化,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的一个基本方面[3],本研究将沿着技术-文化-社会的路径,主要基于社会学视角,分析上网带来的农村文化传播渠道的更改、文化活动空间的迁移、文化内容的改变和以上变化引发的村域社会变迁。

1 上网对农村文化的多重影响

1.1 上网改变了农村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分布结构

外来新文化在村域内传播、扩散的关键性人物是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资源把持者角色,占据了村域“文化中心”位置,因此,传统村域文化往往带有地方精英的解释痕迹。互联网进入农村之前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第一次在渠道上实现了对村域文化精英的超越,起到了一定的去精英化作用,但作为单向文化传播媒介,其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上不能满足村民对于便利性、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技术局限性使其不可能帮助村民彻底摆脱对文化精英的依赖,文化精英的权威地位仍能获得较高合法性,而互联网第一次在技术上为普通村民彻底超越村域文化精英提供了可能。依托海量的网络信息,基于需要的文化提供,即便是地方性、个人化文化需求也能获得及时、合意的回应。还有,上网使村民获取文化资源的渠道更加去中介化,村域内文化资源的扩散不再是经由精英流向村民的模式,文化传播由此改道,传统文化精英被旁落。同时,依托互联网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普通村民也能获得丰富的文化资源,上网改变着农村文化资源的分布结构。

1.2 上网推动着农民文化活动由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迁移

如果说广播、电视开启了农民文化活动由公共空间向家庭空间的迁移进程[4],互联网则进一步把农民引向家庭。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5]。从公共文化硬件设施看,已有文化设施规模小、标准低,新建设施滞后。从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来看,一是农村既有的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公共文化因缺乏时代感而难以吸引中、青年农民;二是源自政府的输入性公共文化或是突出教化、娱乐缺失,或是供不应求,或是供非所需,被弃之一旁。另一方面,上网进一步使家庭文化内容丰富化,娱乐性增强,村民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便利、合意、时尚的精神文化体验。公共文化引力的弱化,家庭文化引力的强化,使农民更愿意留在私人文化空间而疏离了公共文化空间。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农民网络使用深度增加,如果现实公共文化建设没有根本性改观,农村文化获取家庭化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然,这也不完全意味着村民“脱出”村域现实公共文化活动,网络世界的文化还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的文化活动,如健身活动、祭祀活动、礼俗活动还需要在现实空间进行。还有,上网农民在家庭里获得的文化资源也会从个人、家庭溢出到公共文化空间,形成对村域公共文化资源的回补,促进村域公共文化更新。此外,上网村民可能因能成为网络文化传播者而带来的“成就感”的吸引而乐意进入村域现实公共文化空间,未上网村民也可能因想获得对自己来讲不知道的、新鲜的网络文化信息而被吸引进来,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又可能出现被激活的趋向。

1.3 上网推动农村文化内容由一元主导趋向多元共生

从时间维度看,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主要包含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建国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性文化和改革后输入的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性文化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持续的重构,但又和传统儒家文化共享着“单中心”的政治价值观。农村实行市场化改革后,广播、电视、报纸等现代文化传媒为农村带来了具有多元因素的现代性文化,但是以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未摆脱“单中心”把关者的控制,以及大众传媒由于其传播内容的类似性、连续性、重复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而形成的“意见气候”功能,并未使农村文化走向深度的多元化,农村文化阵地依然在主流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共同统摄之下。

农村接入互联网后,由于互联网的无中心技术特性,使官方主流文化传播者几乎失去了对多元网络文化进行过滤的技术可行性,由此未经过主流文化侵染和改造的各种文化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互联网为各种文化下沉到农村,进入农民生活提供了几乎无障碍的通道。网络文化的进入是对农村文化又一次解构的开始,而且,由于网络文化更彻底的多元化,带来的将是更彻底的解构。当然,儒家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性文化也内含于网络文化之中,但与多元文化混杂在一起,既非主流也非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文化并不是对既往农村文化的彻底否定,只是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同时,网络文化在被传播到农村后必然会遭遇既有文化的抵抗,特别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对于既有文化而言,网络文化只能做到有力冲击而不可能完全替代,只能与其共生而不可能将其遮蔽。因此,更可能的是网络文化将开启农村文化由“一元”主导走向“多元”共生、互构的进程。

2 网络文化效应下的农村社会变迁

2.1 文化传播渠道的更改引发农村社会关系重构

先生把中国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概括为以个体为中心形成的“差序格局”,但由于不同个体对村域内资源占有状况和控制能力的不平等,村民分化为普通村民和精英,围绕普通村民的“格局”和围绕精英的“格局”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两种格局在村域内不是平面化分布,而是呈层次化分布,位于高层的格局对其下层格局具有控制力,下层格局又往往对高层格局有依附倾向,以此为基础,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往往又表现为以某类精英为核心的中心――边缘式结构。

村民的社会地位与其资源状况具有一致性,村域文化精英的根基在于对文化资源的占有或控制优势。资源运用于获取某种利益就具有了资本的属性,与其他资本一样,文化资本同样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体现着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还有,布尔迪厄[6]的研究认为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者可以相互转化。虽然由文化资本转化为另外两种资本形态将是一个耗费时间的复杂社会运动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进入农村后,其改变文化传播渠道及文化资源分布结构的直接效应将逐渐显现为调整村域内各种资源在精英与普通村民间的分布状态的间接效应,乃至成为一种持续性的推动村域社会关系结构演变的力量,在其作用下,具有层次化等级结构特征的村域社会关系将走向平面化。

2.2 文化活动的空间迁移引发农民认同观念重构

村域公共文化对村民认同感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首先,非正式制度规范认同。North[7]认为包括行动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等在内的各种非正式制度根源于各种文化传统,是文化的衍生之物,并且文化就渗透在各种非制度规范中,对制度的渐进演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建构村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与国家正式制度相一致的非正式制度规范,并与正式制度衔接和呼应,为其植入农村建构土壤,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其次,公共利益认同。在公共文化活动中,村民获得了话语表达机会,实现不同个体、家庭、群体之间的交流,知晓彼此的偏好、关切、利益及诉求,并形成对村域共同体的公共利益认同。第三,归属群体认同。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交往、精神和娱乐需要,进而培养对村域群体的归属感。

上网带来的村民文化活动家庭化对村域公共文化活动各个作用层面都具有扰动效应。一是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在于认同,而认同感是在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过程中默化而成。在家中上网使村民参与现实公共文化的机率降低,参与缺乏将影响非制度规范在村域的社会化进程进而导致村民对其认同障碍,甚至会导致非制度规范的缺失。二是对村域公共利益的表达、认同带来复杂影响。一方面,上网带来的文化活动家庭化会导致村民之间交流减少,村域公共利益表达受到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村民网络使用的深入,很可能形成如村网站、贴吧、QQ群等形态的网络公共空间,网络文化空间对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部分置换和替代功能,而且网络公共空间更具平等性,在网络公共文化空间,普通村民获得了同等话语权,为无顾虑地进行话语表达提供了可能,这为更真实的村域公共利益表达和形成更真诚的认同创造了条件。三是村民在家中上网导致参与群体性公共文化活动时间减少,意味着村民之间交往机会丧失,进而产生疏离感,彼此情感依赖下降,导致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流失。

2.3 文化多元化引发农民价值观念重构

由于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能力、操作技巧等因素的差异,不同村民的涉网程度会有所不同,以及不同个体原有观念结构的稳定性差异,村民之间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程度会有所区别。但基于对人类文化变迁规律的经验认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会切割具有相对整体性的传统村域文化,村民渐渐分裂为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每种文化都隐含着特定的价值构成,网络文化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在分解着原来村域内相对一体化的观念和意义结构。由网络文化导致的观念结构的变化投射到村域现实生活当中,村民会发现在同一件事上与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多了;村干部会发现“刁民”增加了,按着自己意图处理村中公共事务的难度增加,往往需要综合和协调更多的观点和利益表达。

网络文化在将村民价值观念导向多元化的同时,又制造着整合性的精神力量,网络文化内涵的现代民主思想、公民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会使村民之间找到新的观念契合点,树立起新的具有普遍性的村域象征,在新的、更具现代性的村域公约下集结。此外,多元观念具有天然的积极因素,可以避免、约束、抵抗倾向性、极端性观念在村域内形成、发展和蔓延,使地方社会趋于理性。

2.4 最终引起农民的行动结构重构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论认为:对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的理解,应被重新置于社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8]。“嵌入性”理论对制度主义是一种补充和修正,它提供的启示是人的社会行动都是嵌入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其约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将影响社会行动结构。此外,人的行动还受观念引导和约束,是观念的表现形式,社会观念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社会行动结构。

前文指出了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具有以某类精英为核心的中心――边缘式结构特征,在这种社会关系结构统摄下形成的是主导――参与型(或追随型)的行动结构,村民的行动往往对精英有依附性。而网络带来的文化力量与市场赋予的经济力量、村民自治形成的政治力量将共同消解着原来村域内的精英中心结构并赋予了村民自主性行动的知识与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各类精英的影响力彻底消融了,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村民认识到村域乃至地方精英不再是满足生活需要的结构要素,不依附于精英就基本可以获得用以满足生存、生活、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当然,理性的村民不依附于精英,一般也不得罪精英,而是采取一种自我满足式、消极化的抵抗。

罗伯特・K・默顿[9]认为文化目标和制度化的规范共同作用,形成占主导的实践,当然二者不一定具有持续的相关性。市场化的经济制度、村民自治的政治制度和多元网络文化具有导向的一致性。在此背景下,村民开始寻求个性化生活,随大流式、一体化的行动开始减少,村民行动向度将变得多样化。

3 小结

农民上网改变着农村文化资源的稀缺性,推动了文化知识和信息在村民间的扩散,村域文化分布结构趋向平面化。互联网是个人化、家庭化、无中转的文化资源传播渠道,达成了农民文化活动的便利性和独立性,重构着以往农村文化资源输入、接收、扩散的旧逻辑及其所形塑的社会关系。还有,当在家上网变得有吸引力的时候,村民对村域公共文化的需求就会降低,这意味着村民从现实公共文化活动的“脱出”和对公共文化的切割。此外,网络文化以其去中心化、互动化、多元化等特质,解构着具有保守、封闭、依附特征的传统村域文化,并与传统文化共构着新的农村文化图景。最后,互联网带来的农村文化各层面的变化影响着农村的社会关联方式、农民的观念和行动结构。当然,互联网进入农村的时间还很短,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还较低,其所代表的技术逻辑力量还远未释放,对农村社会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004/t20100415_13712.html,2010-04-15.

[2] 沈 阳.论信息技术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02-104.

[3]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 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4):101-111.

[5] 吴理财.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J].人民论坛.2006(14):52.

[6]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2.

[7] NORTH D.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36-39.

传统文化分类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2.1.1 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 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 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 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 规划布局 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 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 建筑形式 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 空间 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色彩与材料 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 景观设计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 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2.1.1 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 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 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 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 规划布局 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 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 建筑形式 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 空间 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色彩与材料 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 景观设计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 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传统文化分类范文6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一定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是指“在内容与形式等各个层面上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及与其发展的适合、接近和一致。”(曾鸿、王静:《国产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浅谈》,载《当代电视》2005年2期)一部电视剧取得高收视率,一方面是因为制作精良或者内容出奇制胜,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表现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升华了观众的精神世界,完成了应有的大众传播的导向性责任。

当代多元的文化发展,导致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提出:“在当今中国社会里,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外来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多元并存,使我国当代文化真正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机遇与挑战——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营销策略》,彭吉象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因此将当代中国电视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后现代文化,这种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电视剧文化分类,以下按照不同电视剧文化分别探讨多元的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问题。

一、主流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现代的主流电视剧,即主旋律电视剧。主旋律电视剧的立意大都是从当前的国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生导向的重大主题上繁衍出来的,起到指导人生的作用。主旋律电视剧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潮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基调昂扬,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的意志和催人奋进的力量。例如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大量的献礼题材电视剧是此类电视剧的代表,《解放》、《开国前夜》、《苍天》、《监察局长》等。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这类电视剧在90年代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后来由于在形式上灌输说教,一度被大众冷落,通过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使主旋律电视剧也尽量大众化,向大众接受心理靠拢。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策略是采取艺术地表现主题的方式,既有严肃的思考,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期完成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对受众进行意识形态塑造的功能。

二、精英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精英文化的电视剧,在数量众多的中国电视剧中,是极少见的。在电视剧艺术的探索中,一度也有这样的作品,但是很快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特性凸现出来,这样的电视剧虽然可以成为研究电视剧的典型教材,但是却不符合大众和电视的收视习惯。《我的团长我的团》是近年精英文化的代表,观众评论其“企图承载教化色彩”、“感觉像坐在小剧场看实验话剧”,过于先锋派的叙事方式令大多观众表示无法接受。相反专家学者却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对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评价两极分化明显,正说明了精英文化在大众化、泛娱乐时代的尴尬。电视剧创作应该追求精英文化,追求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与道德批判,但不是用极端的艺术手段去表现精英文化才是正确的。理解和继承精英文化的评判精神对电视剧创作精品是有帮助的,尤其是精英文化的精品意识,应当成为电视剧创作者的创作准则。

三、大众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大众文化在今天被理解为娱乐文化,所以大众文化电视剧即是以娱乐观众为主要目的电视剧,大部分电视剧都是大众文化电视剧,它们填充了观众的休闲娱乐空间,放松观众身心。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娱乐型的电视剧是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对于主流文化价值取向而言,大众文化电视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众施以最迅速、最广泛的价值观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其娱乐化倾向过于严重,向市场妥协而丧失了艺术品格。当一种题材无意间火了之后,一窝蜂地跟拍效应,就是大众文化倾向最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电视剧将是电视剧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不论题材也好,手法也罢,对于此类电视剧的研究应该深入到文化价值的最深层面——精神内核。因其在创作上最灵活、最靠近市场需求,所以应该将对市场需求的导向问题也纳入到电视剧创作者的思考范畴中。中国电视文化不断向大众通俗文化转型,在这时代更应该注重一种道德理性精神的回归,培养大众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四、外来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这里的外来文化电视剧指的是深受国外文化影响,模仿国外电视剧拍摄的电视剧。很显然,在拍摄此类电视剧时,其文化价值取向从开始就不是中国的,但是碍于表现内容是中国的,于是在原作基础上做出中国式的修改。这几年中国电视剧深受美剧、韩剧影响,跟风之作数量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太成功的嫁接,不中不洋,例如《丑女无敌》、《回家的诱惑》等。这类电视剧往往只将国外的故事挪到了中国,人物塑造、故事情节非中国化,缺乏真实性基础,其价值取向并不真正是中国的,以至于其传扬的是外国文化而非中国文化。

经济的全球化、大众媒体的强大力量,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又带来世界文化同质化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一部分电视剧创作者迷失在外来文化中,误以为电视剧创作可以将外国电视剧从形式到内容全盘接受,所以拍摄了上面提到了外来文化电视剧。这种电视剧通过炒作等手段,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吸引部分受众,但是其文化价值取向的水土不服,只会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电视剧创作者要正确面对全球化,深入思考中国电视剧所应秉持的文化立场,以创作表现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故事内容,紧随时代精神,把握优良传统文化,用优质的电视剧回馈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

五、地域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地域文化电视剧是指按照具有鲜明特色地域文化的地区进行分类,甚至一个市或者县也可以发掘自己的地方文化。这主要是指电视剧的本土化,以地域文化为受众认知基础的文化策略,包含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人文习俗、语言乃至思维方式。如上海方言电视剧《孽债》、《老娘舅》等,四川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等。很多地区都将创作地方文化电视剧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宣传手段。然而电视剧本土化不等于文化复古,也不能过于传统化。如何对这类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进行引导,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做到细致而不狭隘,吐故纳新,在反映地方真实文化的基础上,宣扬全局观、科学观,将地方文化价值取向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是此类电视剧首要思考的。

六、民间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民间文化“是相对官方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由众多普通百姓自发形成的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化形态。它往往更多地释放出下层民众的情绪,与民风、习俗、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王玉玮:《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民间化倾向探析》,载《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4期)民间文化电视剧的代表是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仍然保留在农村中,例如电视剧《刘老根》,描写了东北农村的文化习俗,既在新旧思想的冲突中推进改革思想,又宣扬了东北的二人转艺术。民间文化电视剧,其价值在于一方面保留了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碰撞、融合过程。然而民间文化同样也有藏污纳垢的一面,不乏存有封建思想的残余,因此在真实反映民间生活的同时,要用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其加以引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七、后现代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后现代文化本身并不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所以即使有所表现,也往往是隐藏在电视剧中,一闪而过。若是电视剧打算通篇以后现代文化为核心,则会选择荒诞的艺术形式。例如《武林外传》,其打破时空及传统的表演方式,采用情景喜剧的篇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告诉观众故事是荒诞的。但是后现代文化并不代表就是违背道德、扭曲的文化,相反,后现代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人物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仍是真善美。这种后现代的电视剧形式很符合当代青年人的审美情趣,除了《武林外传》一炮而红外,《魔幻手机》这部后现代魔幻电视剧,在2008年中央八套的收视率排名第一,足见此类电视剧的魅力。

近年来火爆的穿越题材电视剧,与网络剧(包括改编源自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的电视剧)天生带有后现代的特点,“它所构建的必然是一个超现实的虚构社会,它并不是创新型的产物而是一种文化的再循环,不可避免带有媚俗的特性。”(刘菁:《论穿越题材作品的后现代性》,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

在电视剧产业大发展的时刻,重视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立足点,并且要将对文化价值导向性的重视扩展到每一种电视剧类型中。“媒介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的责任,媒介的价值体系和伦理观念会对大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字时代的中国电视》,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10页)今天,单集制作费用超过一百万的大制作电视剧越来越多,可以说电视剧创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了更好的创作精品的物质保证。在这个时候,需要创作者保持清醒的认识,认清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